促进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及其路径选择
促进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及其路径选择
很少有动力花时间花精 力让 员工去接 受培训 ,对人力的使 用有着
只考虑显性成本 ,而不计隐性成本的倾 向 .所以这里的人 力是作 为外生性的资源 人 力的身份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可以使 这种外 部 性资源相应地转变为 内部 性的资本 人力资本是公共部 门的不 可脱 离的一部分 .人 的价值 、人的付出和所得都将被纳入核算和 考虑 的范 畴内 , 就是不仅考虑显性 的成本 .即人 力的薪酬福利 也
梧州市商 贸基地要抓住机遇 ,创造条 件 引进人 才、培养人 成这个部 门的成本 ,所以在引进之后 一般不会有动 力去考虑 , 才、用好人 才和留住人才 .为梧州市经济进 一步 发展提供人 才支 员工在作出贡献的同时 ,所付出的时间和精 力的成本是 多少 .也
撑。
参考文献 :
●
[】 为忠 唐 国跃 1 傅
张 驰 : 经济跨越 式发展人 才支撑体 县域
系研 究[ . J 北京 : 枝 和 产 业 ,2 0 ( ) 】 科 0 7 4
[1 2 宫银峰 刘长发: 力构建 实施跨越 式发展 的人 才支撑机 努
制 [ . 南 : 导科 学 ,2 0 ( 1 J 河 】 领 0 7 1) [】 5白世 贞 陈 化 飞 : 代 物 流 管 理人 才培 养 的 国 际化 研 究 [ . 现 J 】
人 力 姿 源
培 养内容 的教 师培养长效机制 . 给教 师创造机会条件 , 提供时 间、 经费 ,鼓励 和帮助教 师提升学位 、职称层次和提高教 育、教学、 科研 、实践 、创新 能力 最终达到教育部 《 普通 高等学校基本办
学条件指标 ( 试行 ) 教发 [0 4 号 )文件要 求的生师比 1 : 》( 20 ]2 8
黑龙江 : 商业 研 究 ,2 0 (0 04 2 )
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促进劳动就业升级
2 0 第 5期 09年
齐齐哈 尔师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unlo q a Jno ec e ’ o ee o ra fQii r u irT ah r C H g h s
“ 协调能力、 融合 能力 、 判断力和想象力 ”经理们可以利用其 。
成本 系统。作为企业 战略 的贡献者 ,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用合
法 的和有效的成本方式来提供人力资源 服务和活动。 在工业
社会 , 钢铁 、 汽车 、 机械等传 统工业是资本密集性产业 , 其战
他资源, 但是人力资源只能 自我利用。人对 自已是否工作绝 “ 对拥有完全的 自主权 ” c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输入 , ② 经过开发
众所周 知 , 国是 世界上第一人 口大 国, 我 劳动力丰富 , 根据第五次人 口普查资料显示 ,0 0年我 国劳动力 总量 规 20 模为 8 . 7亿人 , 据预测到 20 0 3年 , 劳动力总量 将达到 1 0亿
人左右① 。这些数据表明 , 我国劳动力丰 富这是我国的优势 , 他们在促进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过程 中起到 了积极 的贡献 , 尤其是 1 3千多万 的进城农 民工 , 们对城市 的建设和发 亿 他
15 9 4年 当代 著 名 的 管 理 学 家 彼得 ・ 鲁 克  ̄ee F 德 t r D kr mee 在其《 ) 管理 的实 践》 一书 中首次提 出“ 力资源 ” 人 一 词。他指出: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言 , “ 惟一 的区别就是 它是人”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 的具有“ , 特殊资产” 的资源。 德鲁克认为人力 资源拥有 当前其他 资源所没有 的素质 , 即
论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论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公共部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发展演变,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人力资源的战略性、人力资源信息化、人才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和激励措施。
首先,人力资源的战略性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以招聘、培训和绩效评估为主,但是现在,随着公共部门的职能和角色不断扩大和多样化,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逐渐凸显出来。
公共部门需要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需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确保人力资源能够为组织的运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人力资源信息化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许多公共部门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和使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公共部门可以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数据的集中化、共享化和规范化。
同时,信息化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人才管理的重要性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
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拥有优秀的人才对于公共部门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公共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和留用措施,为组织提供稳定的人才资源。
此外,公共部门还需要注重人才的激励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晋升通道,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四,绩效管理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
公共部门的工作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因此,绩效管理对于公共部门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标准,公共部门可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估,并根据绩效结果采取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措施。
同时,绩效管理还可以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并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最后,激励措施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实施路径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实施路径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人才流动不畅、人力资源浪费、管理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成为了国有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实施路径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现状,明确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意义在实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之前,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国有企业的现状,明确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意义。
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用人效率低下、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
而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人才的流动和共享,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在实施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之前,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国有企业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对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在国有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时,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共享服务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这个组织机构需要明确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相关政策和规定,负责统筹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协调人才的流动和共享。
还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确保人力资源共享服务的顺利实施和运营。
三、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和管理平台。
这个系统和平台需要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共享,同时也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人力资源的公平和公正。
为了方便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还需要建立一个便捷的管理平台,用于统一调度和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
四、制定和实施人才培训和发展计划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针对人才培训和发展的计划。
经济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分析
,
。
在 工 业 经 济逐 渐 被 新 的
且 人 力资源 主 体 意
激励 而 应 注重企 业 契约 的设 计
杂 劳动 能 力 人 力 资源 才能成 为 人 力 资本
,
人 力 资 源 对 收 益 的预 期 影
,
关 ■诩 :
义
人
力 资源
企 业 契约
人
力 资本
广狭 定
关系
但 因过分 强 调 复 杂 劳动能 力才是 人 力 资本 复 杂 劳动 能 力创 造 更 多价 值
,
与 学术 界 转化
。
直 关注 人 力 资源 向人 力资本 的 使 转 化 的研 究基 础 不 稳 定
性也 建 立 在 流 动 性和 不 确 定 性 上
。
生 产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但 现 有 研 究 对 二 者 的定 义 与 关 系 分
一
价值 增值位 于 生 产过 程 的尾 端
较 长 时 间才 能 检 验 有长期 性
组织可使 用的
一
切具
狭 义 指 这 部 分 劳动 者 的体
。
力和 智 力的 总 和
一
但 人 力 资本 作 为人 力资
必 须具
。
部分
,
并 不 能 简单 的定 义 为投 入 生
。
产 的人 力 资 源
定 义 人 力资本 时
,
钟
一
鸣
张
强
教 授 ( 西 南科 技 大 学
.
四
川绵阳
6 2 10 10
)
体 分 析 与 之 相 关 的社 会 形 态 及 经 济 结 构
, ”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和发展趋势对策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问题和发展趋势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不断增加,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其特殊性和社会责任感,在人力资源激励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薪酬福利不够吸引人才公共部门一直以来以“公益性”和“回报社会”为宗旨,因此薪酬水平不如私营企业高。
这导致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不愿意在公共部门工作,人才流失严重。
2. 激励机制不灵活公共部门的激励机制往往比较僵化,只注重薪酬和一般性的奖励,忽视了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和职业发展,这使得员工缺乏动力和归属感。
3. 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公共部门管理上的特殊性,很多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的激励员工,导致组织绩效低下。
1. 个性化需求将成为主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员工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个性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的人力资源激励将更加注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包括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
2. 知识和技能成为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公共部门将更加注重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组织绩效。
3. 平衡工作和生活的需求未来的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需求将越来越重视,公共部门将加大力度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以满足员工的需求。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的对策1. 提高薪酬福利水平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公共部门应提高薪酬福利水平,制定更加合理的薪酬政策,提供更多的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公共部门应该创新激励机制,注重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成绩、贡献、个人发展等方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措施。
公共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推动公共部门的组织绩效提高。
4. 加强人才培训公共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提高对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公共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第三 ,坚持 用 工 需 求 与 技 能 培训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整合教 育 资 源 ,抓 好 转 移 劳动 。据统 计 ,我省 已转 移 的农 村 劳动力 中只
有 2 %左右是高 中以上文化 。文化程度低 、专业 0 技能差 、总体素 质不高、与用工单位要求 相距甚
存 量 的提升 ,而且 可 以激 发农 民创 业创 新热 情 和活
总体思路指导下 ,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较好 , 由此产生的劳务经济效果 日益突出。
第一 ,发展 劳务经 济 ,是 我省 地方 经济发展 的 重要 组成部 分 。劳动 力在 城乡 之间 劳务市场 上 的 自
力,促进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的紧密结合 ;不仅可
之一 ,劳务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
推 动作 用 。地方 政府 特别是 劳务 输 出地逐 步形成 共 识 ,将劳 务产 业作 为农 民增 收 的有效 途径 进行 全面
经营。四川作为人 口大省 , 必须针对当前劳务输出 存在的问题 ,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不断发展壮大
劳务 经济 。
更体现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上。大力发展劳务经
济正是省委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思路 的落实 和应证。发展劳务事业也正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 共识 ,并把加快劳务输出作为其重要工作之一。
二 、发 展劳务 经 济需要 注 意的 问题 农 村 劳动力 转移 是一项 长期 而艰 巨的任 务 ,它
现 “ 三个转 变” 的重 要途 径
由于长期二元体制的限制 ,四川省同样存在大 量农村剩余 劳动力。如何在整体就业形势 1 3 趋严峻
的情 况下加 快农 村 劳动力 转移 速度 ,逐 步实现 充分 就业 是 当前 的一 个 迫切 问题 。在 省 委 “ 个 转 变 ” 三
经济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分析
浅谈经济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分析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1-0090-01摘要: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备受学者关注,但现有研究对二者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界定不够统一,使转化的研究基础不稳定、方向不明确。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对二者的转化进行审视,从而明确转化的关键是生产关系的确立,提出促进转化勿需全程激励而应注重企业契约的设计。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广狭定义关系企业契约人力资本具有远高于其它资本的增值收益,一定条件下,资源可转化为资本。
为获得更高收益,企业界与学术界一直关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但现有研究对二者的定义与关系分析的不够统一,使转化的研究基础不稳定、方向不明确。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重新审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以寻找转化的关键点,促进高效转化。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研究现状概述现有研究对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够统一,出现了如表1所列的交叉重合情况。
(一)二者关系的研究1.人力资源载体观。
该观点视人力资源为人,人力资本为人的能力素质,认为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激励,就能培养并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形成人力资本。
但因过分强调人力资本由后天投资形成,将一切后天能力都划归人力资本所有,使得人力资源这个载体仅保有人的形态,逐渐沦为人力资本的躯壳。
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层次观。
该观点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为同类事物,或同时指人,或同时指人的能力,只是分处不同层次。
前者指简单劳动能力或只具有简单劳动能力的人,后者指复杂劳动能力或具有高级技能能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人。
此观点认为只有经历“投资并获取收益”的资本化过程,丰富完善简单劳动能力为复杂劳动能力,人力资源才能成为人力资本。
但因过分强调复杂劳动能力才是人力资本、复杂劳动能力创造更多价值,导致“创造价值是人力资本的特权,普通劳动者或简单劳动能力不能创造价值”的错觉。
(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判断标准与转化方法研究价值增值位于生产过程的尾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检验,高级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长期性。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变迁及其对策
收稿 日期 : 2006- 04- 13 作者简介: 童雅芬 ( 1982- ) 女,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32 一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 公共 管理
及团队合作的组织文化,这与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要求
不谋而合 。 二、市场化的冲击及其回应
由流动。在市场化的转型中,“ 身份制”成为了阻滞中国 人力资源正常流动的一大制度障碍。而在市场一体化配置 战略下,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成为主要的录用
能的人力资本主导知识 (包括组织制度) 创新,以高科技 和社会化教育为主导和支柱带动整个社会再生产运行和产 业经济发展。相对于传统物本经济而言,知识经济是高度 人本化的经济,是智能化的人力资本依托型经济。 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成为决定国家竞 争力的关键变量 ,知识化、多样化、灵活性、创新性成为 新的竞争规则。它的到来改写了人类的历史,深刻地影响 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选择。 首先,从物本战略向人本战略转变。在现代化的转型 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人力资本约束,即人力资 源丰富 (人口数量多) 而人力资本稀缺 ( 人 口素质低 ) 。
其三,从固定用工战略到契约化管理战略。契约化管 理与劳动力市场配置是相辅相成的. 劳动合同制是人力资 源契约化配置与管理的核心内容. 劳动合同的签订首先意 味着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在法律基础上的平等 自愿 、协商一 致; 其次。劳动合同还意味着雇佣关系的有限性 ,而不是 终身雇佣、固定用工。传统固定用工的制度安排在实际操 作过程中演变为具有人身依附性质的 “ 单位所有制” ,形 成了 “ 企业办社会”的扭曲现象,企业包办了个人的生老 病死。这不仅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而且给企业加上了 沉重的包袱,使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错姗。而以合同 制为基础的契约化管理保证了职工人 口和出口的开放性, 通过将在统配就业、固定用工制度下形成的 “ 铁饭碗”置 换为合同工,干部和职工都实行聘用制,使 “ 企业围绕市 场转,职工围绕职位转” ,提高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其四,从单位保障战略到社会保障战略。在固定用工 制度安排下 ,形成了企业包办个人生老病死的 “ 单位制” , 而在市场体制下,由于实行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和契 约化管理,“ 单位制”逐步瓦解,人力资源的保障主体也 需从单位转移至社会。人力资源的保障包括两个方面: 权 利保障和物质保障。在劳动力市场上,单个员工与企业处 于不对等的地位,并且劳工之间往往很难形成强有力的集 体与雇主讨价还价,在订立合 同时,雇员往往处于消极、 分散的地位,其权利缺乏有效的保障。这就需要政府 出面 干预,形成集体谈判制度。集体谈判是指劳动者通过参加 工会,联合起来与企业进行集体协商,订立集体合同,作
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做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第2 6卷 第 5期 20 0 6年 1 O月
隧 道建 谩
T n e n tu t n u n lCo sr ci o
2 ( ) 9 9 6 5 : 4~ 6
Oc .,2 0 t 06
加 快 人 力 资 源 向人 力 资本 转 化 做 好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工 作
关键词 : 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 转化
中图分类号 : 21 F 8 文献标识码 : C
S e d n p Tr n f r a in o p e i g u a so m to fHum a s ur e n o Hu a p t l n Re o c s i t m n Ca ia
责任感 , 推进人力资本优先积累, 人力资源是第一 以“ 资源” “ 、 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 理念为指导, 搞好当前 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人 力 资源 和人 力 资 本有 着本 质 的 区别 , 现代 人 力
资源理论认为 ,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源之一 , 它指的是
包 含 在劳 动者体 内的一 种 生 产 能力 , 只有 经 过 一定 方 式 的投资性 培训 , 有 了 知识 和 技 能 的人 力 资 源 才是 拥 企业 一切 资源 中最重 要 的资源 。当人 力 资源在 运用过 程 中转化 为现实 生 产 力 , 断为 企 业 创造 出更 大 的新 不 价值 时 , 转化 为对 企 业 发展 具 有 决 定 意义 的人 力 资 就
a d Do n o o n De eo me to t r rs  ̄Hu a s u c s n i g a Go d J b i v lp n fEn e p ie m n Re o r e
ZHOU u h n S -o g
如何使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
如何使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许多公司在招聘、员工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已经采取各种措施。
但是要使人力资源成为真正的人力资本,需要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1. 提高员工的技能和学术水平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培训计划来提供员工技能和学术方面的学习机会。
培训计划可以包括专业课程、进阶课程、连续教育课程等。
这样员工可以在工作间隙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企业中实践学习后,员工也能够拿到证书,便于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更快的发挥个人所学。
2. 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企业需要合理地确定员工的薪酬政策,以确保员工在公司工作的体面和可靠性。
如果员工得到了合理的激励,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他们所带来的价值。
正确的薪酬政策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企业。
3.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反映了企业的内在品质和日常行为。
若想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通过培训、宣传、文化活动等方式,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强烈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融入企业。
4. 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对于员工而言,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虽然每个员工的状况不一样,但是工作压力和生活中的一些烦恼会影响员工的心理和情绪。
如果企业能够制定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政策,例如鼓励员工进行更多的休息和放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那么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 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在企业建立良好的文化基础和政策后,还需要制定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这样可以让员工感到公司没有任何不公正的行为,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大大提高。
所以企业需要制定公平、公正、透明的制度,例如制定优良行为、业绩考核、评估、晋升和退休制度等来让员工有足够的机会进步。
6.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如果企业想在特定的领域中成为专家,那么他们需要雇佣一些专门的人员,这样才能满足其在特定领域的要求。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内容摘要:进入到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确定了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为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制造了条件,本文主要针对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实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转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确定了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价值和地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促动生产过程中有效劳动投入增加或物质资本利用效率的改善,提升劳动生产率并使产出以更快速度增加;人力资本积存会提升劳动者素养,而劳动者素养决定了投入生产中的劳动质量的高低。
增强人力资本的积存,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对于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至关重要。
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可行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进展,“知识=财富”的观点被绝绝大多数人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
技术、治理、个人智力作为人力资源的具体体现,在企业财富制造中越来越居于主要地位。
越是现代化的高科技、高风险企业,越是需要专门人才实行经营治理,人力资源在企业财富制造中的地位就越重要,导致社会对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增加,其稀缺性问题也就凸现出来,这又在一定水准上强化了人力资源所有者的优势。
企业形态的演进以及投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使能够大规模聚集资本的公司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股东的分散化,大大增加了物力资本的所有者直接操纵企业的成本。
而科学的能够相互制衡的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又为经营治理的专业化分工制造了良好条件。
结果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逐渐取代了物力资源的所有者而操纵企业,企业内部发生了“经理革命”,经理阶层更多地操纵了企业的支配权。
上述表明,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对企业利润产生索取权具有合理性和可能性,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现实性却来自于高科技、新知识引起的财富制造和价值增值数额的巨大。
人们已明显地感受到,与人力资本结合的投入流通中的物力资本带来的利润,同仅将货币化的物力资本存入银行所获利息相比,其间的倍数差越来越大。
如何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
如何让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中非常重要的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包括人员招聘、培训、福利、薪资、绩效评估等方面。
然而,仅仅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一项管理工具,是不够的。
如果能够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将能将人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和利润。
那么,如何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1. 建立强大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是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例如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交流项目等等。
通过培养,员工将会学习到更多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在不同领域的经验,他们更加能够为企业做出贡献,并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2.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机制,来衡量员工的表现和创造力。
通过客观的绩效考核、奖励、晋升机制等,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通过分析具体的绩效数据,来寻找提高业务能力的方法和方向。
高绩效的员工可以带来企业的长期收益,并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3. 制定有竞争力的薪酬计划竞争力强的薪酬计划可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并刺激员工的动力,进而提高生产效益;这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关键。
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表现,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计划,并结合绩效考核,进行差异化奖励。
4. 实现员工参与式管理员工参与式管理是一个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方案,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将员工视为企业合法的投资者,并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在参与式管理中,企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员工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中,这会激励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认为自己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能力来源。
5. 获得适当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刺激创新,促进员工的自主性和自我表达,鼓励员工为企业奋斗。
因此,企业应该创造一种适合企业自身和员工发展的良好文化,通过企业价值观、理念等方面,让员工在企业中拥有自己的归属感和所属感。
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引言 近 年 来 ,我 国大 学 毕业 生 就 业 率 越 来 越 低 , 就 业矛 盾 愈 加 突
件 。这 就说 明 ,企 业 希 望要 现 成 的 人才 ,将 培 训 寄托 与 外 部 ,而
不 愿意 做过 多 的投 入 。
出 。一 时 间 “ 读 书 无 用论 ” 、 “ 上 大 学 不 如 卖 猪 肉 ” 的说 法 又 卷 2 . 4 “死读 书 , 读死 书 ”观 念 的 阻碍 ,读 书 者 缺 乏将 知 识 转 土 重 来 。到 底 是 什 么 原 因 导致 这 种 局 面 的 出 现 ? 需 要从 各 方 面 展 换 为 生 产 力 的 “ 观念 ”和 “ 能力” 开 深 入 的研 字 己 。 曾经 在 《 新 闻 纵横 》 的封 面 上有 这 样 一 副 漫 画 :一 顶 翻 转 的 1 . 问题 提 出 的背 景 博 士 帽 , 帽子 里 面 长满 了玫 瑰 花 ,只 是花 朵 和 叶 子 都枯 萎 了 。这 1 . 1 “ 读 书无 用 论 ”的 卷土 重 来 幅 封 面 图片 意 在 比 喻 中 国大 学 在 人才 培养 上 缺 乏 生机 ,缺 乏 将 学 “ 读书 无用 论 ”争 议 虽然 由来 已久 ,但 近 年来 又有 卷土 重 来 的 校 教 育 与社 会 需 求 有 效 结合 。同 样 , 中 国 的大 学生 在 学 习的 时 候 势 头 。2 0 1 3 年 成都 女 孩玲 玲 考上 了一 所重 点本 科 大 学 ,因父 亲认 为 缺 乏 思考 这 样 的 问题 :所 学 的各 项知 识 和 技 能 在社 会 各 个 方 明 有 “ 读书 无 用 ,读大 学 是个 肯 定失 败 的投 资 ”, 虽有钱 却 拒绝 让 女儿 什 么用 处 , 目前 企 业应 用 情 况 如 何 ,还 有 哪 些 方面 有 待 改 进 或提 读 大学 。另据 权威 媒 体报 道 ,2 0 1 3 年 我 国高 考缺 考 人将 近百 万 ,几 高 ; 同样 不 会 有 意 创造 情 境 去 锻 炼和 检 验 自 己所 学 到 的知 识 和 技 乎 占到 考 生总 数 的十 分之 一 。 “ 有钱 没 钱 ,不 想读 书 ”的 问题 已经 能 ;更 不 知 道 自 己除 了 学 习之 外 ,还 应 该 掌 握 其他 哪些 本 领 , 以 摆 到我 们 的面 前 ,我们 该 拿什 么来 应对 “ 读 书无 用 论 ”呢 ? 便 更好 地 将 自身 的 知识 、技 能 转 换为 能创 造 产 品 、服 务 的资 本 , 1 . 2 存在 “ 企 业 招 不 到 合 适 的 人 ,大 量 的 人 找 不 到理 想 工 即 促使 人 力 资 源 向 人力 资本 转 变 的 “ 转化剂”和 “ 驱 动 力 ” 。似 作 ” 的矛 盾 乎 学 习就 是 为 了 完成 老 师 布 置 的作 业 、为 了期末 考 试 合 格 、 为 了 在 当 下 的 一 些招 聘 会 上 ,经 常 会 出 现 这样 的现 象 : 虽然 来 招 能 顺利 毕 业 。因 此 , 当大 学 毕 业 生走 向社 会 时 ,似 乎 与 社 会 是 隔 聘 的 单 位 和 求 职 者都 不 少 ,但 一 个 招 聘 会 过后 ,大 量 求 职 者 找 不 离 、甚 至 格 格 不 入 的 ,不 了解 社 会 的各 种 现 实 情况 ,更 做 不 到将 到 合 适 的 岗 位 ,很 多招 聘 单 位 也 招 不 到 自己想 要 的人 才 。 比如 目 所学 知识 、技 能去活 学 活用 。 前 企业 需 要 大量 的专 业 管 理 人 员 、 工 民 建 人 员 、 高级 技 术 人 员 、 3 . 实现 人 力资 源 向人 力资 本转 变 的途径 分析 高 级操 作 工 ,且 收入 不 菲 ,但 求 职 者 当 中 更 多 的可 能 是 文 员 、会 3 . 1 从 宏 观 角度 分 析 , 社会 应 该 为人 力 资 源 向人 力 资 本 的转 计 、 英 语 翻 译 、 国 际 贸 易等 专 业 的 人 员 。 而 且 当下 有 的大 学 生 虽 变进 行更 多机 制 与体 制 的创 新 然 有 各 种 各样 的证 书 ,修 过 各 门课 程 , 但 可 能连 企 业 需 要 的 完 成 人 力 资 源 向人 力 资本 的 转变 ,在 确 定 了观念 之 后 ,就 是 体 制 最 基本 工作 的技 能和 素 质 都 不 具 有 , 更 不 要说 入 职 后 单 独 完 成 企 问题 。体 制 顺 畅 与 否 ,直 接 关 系 到办 学 主 体 、 投 资主 体 、 教 育 主 业 布 置 的某 项 任务 。这就 导 致 “ 招 人难 ,就 业 难 ”怪 圈 的 出现 。 体 的积极 性 、主 动性 和创 造性 。 2 . 阻 碍人 力 资源 向 人力 资 本转 变 的原 因 分析 第 一 ,加 快教 育体 制 创 新 的步 伐 ,在 办 学体 制 、投 资 体 制 、 2 . 1人 力资 源 向人 力 资本 转变 的机制 不 健全 教 育 行政 管理 、学 校 内部 管理等 方面 加 大改 革 的力度 ,采 取新 的 举 目前我 国还 没 有 形 成 广 泛 的 促 进 人 力 资源 向人 力 资 本 转 变 的 措 。没有 教 育 ,人 力 资源存 量得 不 到积 累 ,没有 良好 的教 育 ,人 力 机 制 与体 制 。 比如 教 育体 制 改 革 滞 后 、 教 育和 劳 动 力 市 场 之 间 缺 资源 难 以实现 向人 力 资本 的转变 ,教 育发展 是人 力 资源形 成和 人 力 乏有 效 的连 接 机 制 ,导 致 人 力 资 源供 给结 构 不 合 理 ,在 一 定 程度 资源 资本 化 的决定 性条 件 。首 先, 要坚 定不 移地 实施 素质 教 育 ,促 上 影 响 了人 力 资 源 向人 力 资 本 的 转变 ,我 国高 层 次 的 创 新 型 人才 进 学 生素 质 的全面 发展 。要 把培 养 学生 的创新 精 神和 实践 能力 作 为 和 技 能 型 人 才 相 对 缺 乏 , 而 传 统 的 文哲 史 、计 算 机 类 专 业 的 人才 人 力 资源 开发 的重 点 ,重视 学生 个性 的 发展 ;其 次 ,在办 学体 制 上 呈 现 出供 大 于求 的状 态 ; 大 学 生 踏入 职场 之 前 的培 训 不 到 位 , 高 充 分 挖掘 社会 力量 办 学的积 极 性 .努 力 推动 教 育产业 的发 展 ,学 校 校 缺 乏职 场 环 境 和 业 务 运 作 的 氛 围 ,难 以创 造 类 似 职 场 的 情 境对 教 育 可 以借助 社会 力量 为 学生创 造更 多 的职场 情 境 ,给予 学生 更 多 学 生 进 行 职 场 技 能 、 素 质 的 训 练 ,企 业 又 寄 希 望 于 学 校 ,希 望学 的职场 训 练 。比如 与企 业合 作组 织创 新 、创 意技 能大 赛
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趋势一、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对其所拥有的、对其所招募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是组织控制和协调人力资源的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规划、招募、教育和培训、评价、奖惩、激励等方面的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1.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已经不再是以机器和物品为主,而是以人才为主体,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依赖于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
因此,人力资源部门需要走向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的信息化方向,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服务,培养核心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组织架构的变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将发生改变,传统的垂直式管理结构的组织形式正在被取代。
新的管理模式将以横向办公室、职能团队为基础,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人力资源的整合,提高企业管理效能。
3. 从人力资源管理向人力资本管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服务对象,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成长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而人力资本管理,则注重人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关注员工的能力及其创新意识的开发。
现代企业重视人力资本,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产,试图通过发展人力资本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提高经济效益。
4.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的精神气质,还是企业的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人力资源管理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加强企业文化的管理和塑造,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企业的美誉度。
5. 员工福利的提高和人才管理的贯穿员工福利在企业管理中不再是一门简单的资产管理,而是成为了组织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企业管理中,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制度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加强人才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现代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发展路径
人力资源发展路径人力资源是企业成功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发展路径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发展的关键步骤和策略:1. 人才招聘和选拔:确保招聘过程科学、公正和有效。
明确岗位需求和职位描述,并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
采用多种渠道广泛寻找人才,并通过面试、测试和评估等手段选拔最适合的候选人。
2. 培养和发展: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跨部门轮岗等。
同时,鼓励员工参加行业研讨会、学习课程和专业认证,不断提升其技能和知识水平。
3. 绩效管理: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并与员工进行定期沟通和回顾。
通过绩效评估和反馈,识别并奖励优秀表现的员工,同时为低绩效员工提供改进和发展的机会。
4. 激励与福利: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计划。
确保薪酬体系公平、透明,并与市场相匹配。
此外,通过激励措施如奖金、晋升机会和特殊待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5. 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通道。
为员工提供清晰的晋升标准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组织内不断发展和成长。
同时,鼓励员工参与跨部门项目和领导发展计划,拓宽其视野和经验。
6. 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强调合作、沟通和共享。
建立开放和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分享想法、提出问题,并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新。
7. 人才留住和关怀:实施有效的人才留住策略。
了解员工需求和关注点,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和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支持。
同时,定期进行员工调研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他们的心声,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8. 变革管理和适应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及时进行变革管理。
确保人力资源策略与组织战略一致,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9. 引入多元化和包容性:重视多元化和包容性,营造一个平等、尊重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鼓励员工代表多样性,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试论企业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 ) 建设 企 业 文 化 , 为员 工创 造 良好 的 工 作 与 发 展 环 境 。 现
代 社 会 . 业 文 化 是 企 业 发 展 必 不 可 少 的 精 神 支 撑 企 业 文 化 是 企 企 业 制 度 、 业 精 神 、 业 道 德 规 范 和 价 值 取 向 的 总 和 , 企 业 企 企 是 的灵 魂 。 同时 , 业 文 化 本 身 只是 一 种 精 神 激 励 机 制, 业 在 加 企 企 强 企 业 文化 建 设 的 同 时 . 要 注 重 提 高 企 业 经 营 与 工 作 透 明 度 . 也 营造 人 与 企 业 共 同 发 展 的文 化 气 息 . 立 人 与 人 之 间 轻 松 愉 快 建 的沟 通 方 式 . 立 起 信 息转 化 的 知识 管 理 流程 体 系 . 而 营 造 出 建 从 良好 的 工 作 和发 展 氛 围 . 各 种 人 才 的 创 新 意识 都 能 得 到 充 分 让 重 视 . 其 创 新 能 力 得 到 充分 发挥 。 其 创 新 成 果 得 到 充 分 保 护 . 使 使 实 现 员 工 自身 价 值 的 提升 . 正做 到 人 尽 其 才 。 真 ( ) 立 良好 的 人 力 资 本 激 励 机制 。 人 力 资 本 作 用 的 发 挥 四 建 需 要 其 创 造 活 力 。这 就 意 味着 企 业 需 要 建 立 、 全 员 工 薪 资 福 利 健 制 度 . 善 人 才 激 励 机 制 与 约束 机 制 。 而 使 企 业 员 工 的 生 产 和 完 从 创 造 意 识 提 以提 高 . 其 创 造 活 =得 以 充 分 发 ( 转 第 1 4页 ) 使 I 了 下 8
、
人 力 资 源 向人 力 资本 转变 基 本 理 论
( ) 力 资 源 与 人 力资 本 的概 念 一 人
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路径和策略探讨
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路径和策略探讨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是对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
人力资本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提升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路径和策略,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升与维护对于人力资本的提升至关重要。
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它可以提高个体的知识和技能,强化社会成员的自我认同和价值感。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现阶段教育水平的提升仍有许多瓶颈问题。
为提升教育水平,政府应当大力增加教育投入,通过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等来提高教育的覆盖率和质量。
此外,应该大力加强对职业技能的培训,推广普及智能化生产技术,培养适应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产业结构向人力资本密集型转型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过去几年不断推进,但还远远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政府部门的决策支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技术创新,同时,也应引导企业在生产和业务过程中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确保人才的培养和经验的传承,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人力资本与产业发展互善互利的局面。
三、社会环境的改善社会环境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支撑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大众的生存环境,影响到大众关注的焦点。
社会环境的改善包括提升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消除不确定性,增加人才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等。
这些都需要政府从宏观方向上规划好资源的配合和调动,为具体实施的方案和具体业务领域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四、加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带来新的经济模式、新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个广阔的市场,中国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若想抓住机遇,加强创新能力是关键。
加强创新能力需要切实创建创新平台,培育释放人才,倡导创新思维,促进申请专利、修建创新公司等一系列举措。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传化集团,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在国外比较新的说法叫做人力资本.在国内一个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年会上,与会者形成这样的共识:就像煤、石油在开采出来之前,它只是一种资源,因为它没有产生经济效益,还不是资本。
同样,我们研究人的问题,更多地是从人力资本这个角度去思考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人力资源是一种生产性要素,指能够进入流通领域的劳动人口,既包括那些经过流通领域已经就业的劳动人口。
也包括那些正在流通领域等待就业的劳动人口,还包括那些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进入流通领域但一旦条件具备就可以迅速进入流通领域的劳动人口。
人力资源属于消耗并创造社会财富的人群。
具有时代、能动、资本和时效等时代特性.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发展中人力资源逐渐转化成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经过投资而形成的凝结在人体内的能够带来预期回报的知识、技能、健康和态度等因素的总和。
如何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这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如果想成为一流的企业,就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管理的价值和效益。
世界上很多大企业通过多年实践,已经从很多角度证明,人力资本管理的有效提升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企业:第一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第二能有效地提高员工满意度,进而提高服务质量;第三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管理能力,如招聘、培训,从而增加人力资本的回报。
作为中国知名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传化集团的业务领域已覆盖化工、物流、农业和投资,深知人才是企业的发展之本。
因此,除了招募人才,传化注重从企业内部培养人才,在人才的选、育、用、留方面更有着独特而有效的策略.传化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陈捷指出,与其说用工荒是东西部地域差异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企业之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差异的问题。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总量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企业能否找到理想的员工,取决于自身有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功”练好,有没有做到“事业以人为本、发展以人为先”.如果企业仅仅把人看作以体力交换劳动报酬的生产工具,而不是看成能持续创造企业价值的生产力要素,这样的企业,不管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都将面临“用工荒”.所以,破解“用工荒”的关键,是要突破企业的文化理念、管理制度与组织机制。
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思考——以四川省为例
1 人 力 资 本 的 概 念 关 于 人 力 资 本 的 研 究 , . 国外
许 多学 者 从 不 同 角 度 对 人 力 资 本 进 行 探 讨 。笔 者 认
为 , 力 资 本 的概 念 既 要 包 含 资 本 的 基 本 属 性 , 要 突 人 又
一
的 。人 力 资本 更 加 强 调 人 的 质 量 方 面 , 然 这 种 人 的 显 质 量 方 面 是 经 过投 资 开 发 而 形 成 的 能 够 带 来 价 值 增 殖 具 有 资 本 属 性 的 能 力 因 素 , 不 等 同于 人 力 资 源 的 质 它
量方面 。
地 域 范 围内具 有 从 事 体 力 劳 动 和 智 力 劳 动 能 力 的 人 口总称 。
身 上 的动 态 存 在 性 。流 动 性 是 人 力 资 源 的 社 会 属 性 , 是 人 力 资 源 与 自然 资 源 的 本 质 区 别 。( ) 生 性 。再 2再
生 性 是 指 人 力 资源 因其 载 体 人 所 具 有 的 进 化 性 与 继 承 性 而具 有 遗 传 性 与继 承 性 。人 力 资 源 同某 些 自然 资 源
1 人 力 资 源 的概 念 .
人 力 资 源 概 念 产 生 于 美 国 的
管 理学 研 究 。 目前 , 于人 力 资 源 的 概 念 , 多 学 者 从 关 许
多 个 角度 给 出 了 很 多 不 同 的 定 义 。笔 者 认 为 , 力 资 人
源 是指 在 一 定 时 期 内某 地 区范 围 内的 人 口总 量 所 具 有 的 劳动 能 力 的 总 和 , 者 可 以说 是 指 在 一 定 时 期 内 某 或
到 极 大 的 提 高 , 此 促 进 了 西 方 经 济 的 高 速 增 长 。在 由 这 样 的历 史 背 景 下 , 技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的 内在 关 系 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月(中旬刊)总第557期培养内容的教师培养长效机制,给教师创造机会条件,提供时间、经费,鼓励和帮助教师提升学位、职称层次和提高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创新能力,最终达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 )文件要求的生师比18:1以下,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和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分别占专任教师的30%以上的教师学位、职称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
(6)成立专门研究机构在梧州学院成立商贸物流研究所,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建立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对国内外商贸物流形势、政策法规、理论前沿、方式方法和梧州市及周边商贸环境等相关资料的搜集和详尽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向梧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梧州市区域性商贸基地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政策建议;承担商贸物流方面的研究项目和专项课题;充分联系商贸物流管理方面的实际,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从而保证梧州市区域性商贸基地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构建人才使用机制, 为发挥人才作用创造良好环境(1)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和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体制环境。
必须遵循商贸物流人才成长规律, 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条件, 着力建立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崇尚成功、包容失败的用人制度, 创建鼓励人才想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服务环境。
(2)要协调好各类人才的利益关系, 创造能够实现人人成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①既要多渠道吸引外地人才, 又要切实保护好本地现有人才的积极性, 防止出现因待遇不均导致人才流失的现象发生。
②既要发挥好高级人才的领军作用, 又要重视一般人才的基础性地位, 关心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才的正当利益。
③既要注意加强人才的业务知识、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育, 又要注意实现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全面发展,使各类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三、结语梧州市商贸基地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为梧州市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1]傅为忠 唐国跃 张 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人才支撑体系研究[J].北京:科技和产业,2007(4)[2]宫银峰 刘长发:努力构建实施跨越式发展的人才支撑机制[J].河南:领导科学,2007(11)[3]白世贞 陈化飞: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研究[J].黑龙江:商业研究,2004(20)[4]刘 茂: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政府角色探讨[J].山西:生产力研究,2006(10)[5]曾 娟:对车险公估业人才引进机制的探讨[J].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共管理领域的不断探索,公共人力资源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不可避免地列入重点讨论范围之列,但是在这过程中,有部分学者在论述时简单地把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不加区分,甚至混同使用,笔者不敢苟同。
在笔者看来。
公共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是两个有联系但又有很大区别的概念,两者在公共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要想深入下去,公共人力资源向公共人力资本转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必须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及其价值,作为公共部门的管理者,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公共人力资源主要是指公共部门现有的、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到经济社会事务中的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公共人力资本则是指在公共领域内,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体力、智力和技能等质量因素之和,它是另一种形态的资本。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公共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1.公共人力资源是外生性的资源,人力资本是内生性的资本。
公共部门在把引进人员看成是促进部门发展的资源时,同时也构成这个部门的成本,所以在引进之后,一般不会有动力去考虑,员工在作出贡献的同时,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的成本是多少,也很少有动力花时间花精力让员工去接受培训,对人力的使用有着只考虑显性成本,而不计隐性成本的倾向,所以这里的人力是作为外生性的资源;人力的身份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可以使这种外部性资源相应地转变为内部性的资本,人力资本是公共部门的不可脱离的一部分,人的价值、人的付出和所得都将被纳入核算和考虑的范畴内,也就是不仅考虑显性的成本,即人力的薪酬福利等,同时也考虑人力所付出的时间体力精力等隐性成本。
2.公共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关注的重点不同。
公共人力资源把人作为财富的来源来看待,其关注的重点是它对公共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影响有多大,对公共部门整体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强。
公共人力资本则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研究人在公共部门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强调人力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考虑投资成本带来多少价值,关注的重点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促进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及其路径选择程玉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摘 要]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养,已经成为提升公共部门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法宝之一,在此背景下,区分公共领域的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对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两个概念进行区分,提出从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公共个人力资源 公共人力资本 转变 路径301《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月(中旬刊)总第557期3.公共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
公共人力资源是静态的,是存量的概念,如上所述,人力资源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公共部门内现存的财富,是可用的资源;人力资本是动态的,兼有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人力资本其价值是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予以体现的,表现为人力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增进、产出量的不断变化和体能的不断消耗,同时也表现为投入到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资本在人身上的凝结。
由上述可知,公共领域内的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在理解两者区别的同时,更要看到从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是积极而深刻的。
二、从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价值内涵1.实现潜在资源向现实资本转变。
公共领域的所存的人力资源仅是潜在资源,这些潜在的资源并不能给公共部门带来直接的效益,如果不能有效充分地使用开发,则反而会形成沉重的负担,成为公共部门的直接成本。
只有对这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这些成本才能转化成收益,才能形成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高增值性和效益递增性,也就是形成人力资本。
2.有利于公共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共部门要想提高效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近些年在公共部门的不同领域确实引进了不少的人才,但是在引进的同时,有的领域非但没有带来效率和质量的增长,反而导致效率的下降,主要的原因在于引进的人才没有人尽其用,存在浪费不经济现象。
表现为部分浪费或闲置。
通过把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使得人力资源的资本含量提高,价值量增加,更适合公共部门的用人要求,公共部门更加集约化地使用劳动力,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力浪费。
3.促进对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
从目前公共部门人员的激励来看,尽管公共部门的管理者也从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完善,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问题集中于激励目标的短期化和单一性,表现为仅仅注重薪酬的绝对数增加。
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投资,使得人力资源的资本率愈益提高,个人价值不断增加,其做出的贡献越大,公共部门的人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逐渐趋向一致,这样其工作的热情越高,积极性越能持久,也能充分地促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促进公共部门人员适应形势,提高管理水平。
公共部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得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公共部门的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快速地学习,才能快速检测并且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地做出决策,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寻找到新的管理运作方式。
知识经济对公共管理的从业人员同样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共部门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不断学习的人才队伍来获取持续的、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存能力。
三、实现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路径选择实现公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在于研究如何有效地使用开发和投资公共领域内的人力资源。
1.实施有效、有针对性、可持续的教育培训。
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组织成员的培训从总体上说没有统筹考虑,缺乏学习氛围,所以深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公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要对公共部门的从业人员加强教育培训,实现知识管理,努力塑造学习型组织,通过教育培训,使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在挖掘潜能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其政治觉悟、道德品德、法律观念,有效地开发创造性能力,培养创造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2.以人为本,学习人力资本理论。
要真正意义上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实施者必须坚持学习人力资本理论,转变以前的错误意识与做法,以人为中心,以增强人的能力为重点,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使人力资源充分地转化为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资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摒弃把人只当作创造财富的工具的观念,真正把人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目的。
3.学习西方公共部门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制度。
总览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对公共部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都是非常重视的。
从法国公务员看,其高级公务员的职位体系都是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而来,原则上每个公务员每晋升一级都必须经过该级别的考试,为了考试升级,公务员往往努力研修,使其专业能力和一般文化素养都有提高,可见法国公务员的考试、研修和任用升迁是密切结合、具有完整体系的一项制度。
美国的公务员考试则受实用主义哲学精神的影响,公务员的考试与培训内容,都很注重专门的知识与职务所需的特殊技术,较忽视一般的教育程度和通才训练;英国的公务员考试和培训内容则倾向于通才型,其标准不是职务所需的特殊技能、而是学校的一般教育制度。
我国可以学习了解这些制度,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部门特别是公务员的考试与培训制度。
4.提高教育培训效率,控制成本。
公共部门中,有些人员仅凭自己的弱势个体,通过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知识构成,增加职业技能,这种非整体式的上学与进修,形成不了规模效应,自身负担的经济成本过高,作为公共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有规模、有组织的培训机构,设立有针对性、可持续的、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从而降低成本,增强培训效果。
作为政府机构,实施人力资本投资计划的主要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建立政府贴息基金,由该基金承担培训贷款利息,降低培训成本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建立就业基金,为承担就业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提供津贴。
5.强化公共人力资本的风险管理。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而根据风险收益均衡理论,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