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远程管理的下一代智能卡关键技术及应用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1.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的【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的载体(标签)与对应的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的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的商品条码。
4.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1.4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
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和【“数字字段”】的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的RFID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
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的工作频率都是【13.56】Mhz。
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的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是工作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和路由处理。
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
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 接口】。
OSN6800产品介绍
OSN6800产品介绍1.灵活的光电转接技术:OSN6800采用了大规模交叉连接(OLC)技术,具备高度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
同时,OSN6800还支持以太网、SDH、OTN等多种传输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接口类型和速率选项。
2.高度集成的平台设计:OSN6800采用高度集成的架构设计,具备高度设计和维护效率。
它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板卡设计,实现了更小的机架占用空间、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系统稳定性。
3.高性能的交叉连接能力:OSN6800具备高性能的交叉连接能力,可以支持数十万个交叉连接,满足高端业务的需求。
同时,它还具备动态保护和灵活的恢复能力,能够在网络异常情况下自动切换传输路径,提供高可靠性的业务保障。
4.先进的网络智能管理:OSN6800配备了智能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整个传输网的综合管理和控制。
该系统可以进行近实时的网络监控、故障诊断和远程配置,提供了强大的网络运维能力。
5.高效的能耗管理:OSN6800在设计上注重能耗的管理和优化,采用了先进的绿色节能技术。
它能够灵活调整电力模式,根据业务流量的变化,自动控制能耗,实现高效的能源利用。
6.可靠的业务保障:OSN6800具备高可靠性和业务冗余功能,能够提供可靠的业务保障。
它支持业务故障自动检测和快速故障恢复功能,能够在网络异常情况下自动切换传输路径,保证业务的持续运行。
总体来说,OSN6800是一款功能强大、性能卓越的光传输系统产品。
它具有高度灵活性、高性能的交叉连接能力、先进的网络智能管理和可靠的业务保障,能够满足大规模、高带宽的光传输需求。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其他行业用户,OSN6800都是一个值得选择的高性能光传输解决方案。
(完整版)《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
《RFID技术与应用》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共7题,每题2分,共14分)【13选7】1.自动识别技术是一个涵盖【射频识别】、【条码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磁卡识别技术、接触IC卡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集计算机、光、机电、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高技术专业领域。
2.自动识别系统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与被识别物之间的【耦合】,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数据采集系统,加载了信息的载体(标签)与对应的识别设备及其相关计算机软硬件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自动识别系统。
3.条码识别是一种基于条空组合的二进制光电识别,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供应链管理之零售】系统,如大众熟悉的商品条码.4.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即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5.国际标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1.4版(英文版),也简称【EPC】规范。
6.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规范给出包括【“标头”】和【“数字字段”】的标签通用数据结构,所有的RFID标签都应该具有这种数据结构.7.ISO14443中将标签称为邻近卡,英语简称是【PICC】,将读写器称为邻近耦合设备,英文简称是【PCD】。
8.ISO15693与ISO14443的工作频率都是【13。
56】Mhz.9.ISO15693标准规定标签具有【8】字节的唯一序列号(UID)。
10.对于物联网,网关就是工作在【网络】层的网络互联设备,通常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来实现网络协议和路由处理.11.控制系统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读写器的接口来完成.一般读写器的I/O接口形式主要有【RS-232串行接口】、【RS—485串行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
Sun Ray技术介绍
Sun Ray解决方案Sun Ray技术方案尽管这些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和尝试瘦客户机计算技术,但作为既能够提供工作站式的用户功能,又具有足够的速度和可靠性以满足关键任务应用的实施方案,Sun Ray 仍然是首选的方案。
最新一代Sun Ray Server Software 目前支持LAN 和低带宽 WAN 部署。
它在提供多平台支持(Solaris 和 Linux)的同时,能帮助保护桌面,防止数据窃取和病毒入侵。
Sun Ray的桌面单元(DTU)都包括智能卡读取器、键盘和鼠标。
Sun Ray DTU 没有本地磁盘、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无状态的。
考虑到知识产权保护和政府工作性质,我们把 Sun Ray DTU 做成了名副其实的瘦客户机(或称“超级”瘦客户机),同时兼具维护费用低廉和绝对安全的特点。
虽然最新的版本支持使用 USB 海量存储设备,但却对这种设备的使用进行集中管理,因此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站点可以轻松规避因物理设备失窃而导致数据被盗的风险,这是与 PC 以及其他“胖”客户机相比,瘦客户机的优势所在。
一.Sun Ray的优点1.1安全性应用Sun Ray的首要原因是安全,Sun Ray产品最早是为美国国防部开发的产品,系统采用基于网络的主从模型,这种模型中,Sun Ray 桌Sun Ray解决方案面单元(DTU)主要负责交互,所有计算和存储都在服务器端完成,避免了客户随意拷贝数据,对用户做到严格的控管。
1.2 零管理优势由于所有的配置全部是由Sun Ray服务器和DHCP服务器来完成的,Sun Ray DTU是不需要配置的,只需要连同网络即可。
同时由于各类应用协议的也是由Sun Ray Server来完成的,因此即使后台协议变化,Sun Ray DTU是不需要更换的,只需要对Server升级即可。
1.3 低运行成本相对于常规的客户机80瓦功耗,目前Sun Ray 桌面机仅12瓦的功耗,其运行成本极低(大约每100瓦的功耗,年运行费用约为800元)。
智慧楼宇信息化解决方案
通过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隐患,从而减少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此 外,智慧楼宇信息化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预测性维护,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 故障发生,从而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提高安全性
监控和报警系统
智慧楼宇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监控和报警系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例如, 在建筑内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建筑内的安全情况,并在发生异常 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远程监控
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远程监 控,及时发现故障并处理。
智能调度
结合楼宇内的使用情况,智能调度电梯的运行, 提高运行效率。
安全管理
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对电梯内的危险因素进行实时 监测和预警,保障乘梯安全。
智能消防
火灾预警
通过烟雾探测器、火灾报警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火灾情况,并及 时发出警报。
人员定位和追踪
通过人员定位和追踪技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建筑内的人员,并采取相 应的救援措施。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员工的安全管理和考勤管理。
提高便捷性
移动办公
智慧楼宇信息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移动 办公技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例如 ,员工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远程访 问办公室的计算机系统,随时随地处理 工作事务。
定义
智慧楼宇信息化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智 能化管理方案,旨在提高楼宇的运营效率、降低能耗、提升安全性能以及提供 更为舒适便捷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特点
智慧楼宇信息化解决方案具有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等特点,它通过对楼宇 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全面感知和智能控制,实现对楼宇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HCiMC智能管理中心平台介绍
产品概述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除了单纯的追求高带宽、高速率外,安全的网络、高效的网络和可运营的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的焦点,网络精细化管理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一套好的管理软件无疑对网络的精细化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企业网中,一方面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对设备资源的控制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网络业务不断丰富,针对网络业务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接入节点规模庞大,对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也成为不少网络必备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的网络管理、业务管理工具或用户及接入管理往往缺乏相互融合,导致管理手段孤立、有效信息无法共享、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操作复杂;企业迫切需要一种融合的网络、用户和业务融合管理的系统,使得用户、网络、业务统一管理、互相协同、操作简便、满足多种接入场景所需;iMC智能管理中心,是H3C推出的下一代业务智能管理产品;它以业务管理和业务流程模型为核心,采用面向服务SOA的设计思想,为客户提供网络业务、资源和用户的融合管理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网络业务的端到端管理;同时以全开放的、组件化的架构原型,向平台及其承载业务提供分布式、分级式交互管理特性;并为业务软件的下一代产品提供最可靠的、可扩展的、高性能的业务平台;iMC智能管理平台IntelligentManagementCenter是整个iMC智能管理系统的基础管理平台,iMC的各个业务组件都必须安装在这个公用的平台上才能使用;iMC智能管理平台不仅为系统各业务组件的集成提供了包括统一权限控制、SOA框架、统一操作日志管理、各组件License控制、分布式安装等基本功能,而且还为用户提供了包括操作员管理、资源管理、拓扑管理、性能管理、告警管理、配置管理、Syslog管理、及操作日志管理等网络管理功能,以及资产管理、VLAN管理、ACL管理、虚拟化网络管理、安全控制中心、来宾接入管理、报表管理等基础业务功能;产品特点1 首页个性化定制支持各业务在首页发布widget,每个widget具有折叠、还原、最大化、拖拉、关闭、新窗口打开等功能;支持用户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定制个性化主页;2 集中化的设备资源和用户资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H3C、HP、3Com、华为、Cisco各厂家网络设备的分类和识别;对设备状态和基本信息的管理,不仅包含了设备的基本信息、接口信息、性能数据和告警信息,同时还可以在增加其他组件的情况下显示扩展后的业务信息;与业务无关的用户基本信息的统一维护,这些基本信息是独立于业务的,包括用户姓名、证件号码、通讯地址、、电子邮件、用户分组;并提供用户附加信息管理功能,管理员可根据网络运营的习惯进行用户信息定制,如学校可以定制学号、年级等信息,企业可以定制部门、职务等信息;支持对设备访问参数的批量配置和校验,提供对网络设备资源的查找、修改、删除和批量导入/导出功能;提供用户的批量管理功能,包括:批量修改用户附加信息、批量注销用户,以及批量用户导入功能,节省操作员录入时间;3 丰富的设备资源管理能力◆更多的管理设备类型:除了传统的路由器、交换机外,更能对网络中的无线、安全、语音、存储、监控、服务器、打印机、UPS等设备进行管理,实现设备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多厂家设备的统一管理:除了对H3C的网络设备管理外,iMC平台还实现了对业界其他主流厂家网络设备的管理;支持用户手动添加设备型号、设备厂商;◆灵活快捷的自动发现算法:基于H3C专利的发现算法,iMC平台不仅提供了快速自动发现方式,还提供了四种高级自动发现方式,包括路由方式、ARP方式、IPSecVPN方式、网段方式等,能快速、准确地发现网络资源;◆直观的设备面板管理:支持设备面板管理,所见即所得的显示设备的资产组成和运行状态;◆清晰的网络设备资产管理:在将iMC平台中管理的设备增加到网络资产管理的同时,系统还会自动发现该设备上可以管理的配件信息,并将这些配件加入到网络资产中进行管理,管理员可以对网络资产信息进行修改,还可以查看该资产的子模块信息、接口信息以及变更审计历史信息;4 灵活的拓扑功能美观清晰的拓扑展示,能够实时显示当前视图的拓扑状态;通过在拓扑上浮动显示设备、链路的基本信息和CPU、链路流量等性能信息,管理员可以在拓扑界面中方便的对网络中的设备以及相关链路进行监视,拓扑上提供了常用的Ping、Telnet、TraceRoute、打开设备Web网管和管理/不管理设备等常用操作和相关链接,拓扑可以作为管理员管理网络的一个入口;提供传统的基于IP网络的IP拓扑、二层拓扑和邻居拓扑;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组网情况,自由定义自己关注的网络拓扑视图自定义拓扑;并可通过自定义子图的方式对部分网络设备进行组织和管理;支持按设备物理位置进行组织的数据中心机房和机架拓扑;通过此拓扑视图,用户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设备在机房中所处位置,进而对设备物理实体进行管理维护;安全控制中心SCC向用户提供特定类型网络攻击的攻击拓扑,并可实时绘制出攻击路径,便于用户定位攻击来源,并进一步采取管理措施;在安装了其他组件的情况下,拓扑会增加相应的业务拓扑和操作链接,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5 智能的告警管理◆直观的故障列表:H3C智能管理中心能自动汇总全网中故障设备,形成故障设备列表,使管理员能快速、清晰的找到需要关注的故障设备;◆智能的告警关联:支持重复、闪断、未知事件过滤;支持自定义事件过滤规则、自定义告警生成规则;实现重复告警过滤、突发的大流量告警过滤、未知告警过滤和用户自定义规则过滤功能,可以有效压缩海量网络告警,使得管理员直接关注真正的网络故障;◆告警根源分析和影响度分析:提供基于拓扑的区域告警根源分析,提供告警关联分析,提供告警分组分析,有效屏蔽故障引起的海量表象告警,方便用户快速定位、查找故障根源,确认故障影响的范围;◆告警定义和Mib导入:在支持标准Trap以及H3C、华为、Cisco等主流厂商私有Trap基础上,还提供新增及通过Mib导入Trap定义功能,方便快速地支持各厂商新Trap;◆丰富的告警转发机制:除提供告警声光提示、转Email、转短信等方式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告警定义不同的提示内容以及对应维护参考,当再次出现同类告警后能直接对应到相应的维护参考;◆结合拓扑直观的设备故障状态监控:与传统的网管告警和拓扑状态互相分离做法不同,使用显着的颜色把故障状态直观的反映在拓扑中的设备和链路图标上,用户仅需要查看拓扑,即可知道网络的整体运行状态;◆Syslog接收与分析:iMC平台支持多厂商设备的Syslog原始报文接收,提供日志浏览、查询、导出及自动转储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预定义及用户自定义规则对Syslog报文进行分析,将关键事件升级为告警,有效地帮助用户在海量Syslog报文中及时发现网络关键事件;◆安全事件联动:iMC平台对多厂商设备的Syslog报文进行分析,提取安全相关的关键信息比如攻击事件类型、攻击源、攻击目的,并根据安全控制策略,采取匹配的安全动作,比如关闭攻击源网络端口等;在安装其他组件的情况下,还提供基本告警和业务告警的关联,在基本告警发生后,系统进行关联分析,自动产生业务告警;管理员即可根据基本告警从而迅速定位问题,缩短平均修复时间;又可根据业务告警,分析出受影响的业务,为网络的现状评估和优化提供数据基础;6 易用的性能管理◆一目了然的网络TopN性能指标: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带宽利用率、设备响应性能、设备不可达等是网络性能管理中用户最关注的几项,iMC平台通过TopN列表,使用户能一目了然当前网络中的性能瓶颈问题;◆性能视图:用户可灵活定制性能数据浏览视图,分析网络运行趋势;性能视图支持多指标多实例数据组合的展示,支持TopN明细表格、TopN柱图、折线图、柱状图、面积图、汇总数据多种性能监控数据展示方式;◆性能与告警的深度结合:iMC平台支持对每一个性能指标设置两级阈值,发送不同级别的告警;用户可以根据告警信息直接了解到设备监视指标的性能情况,有助于用户随时了解网络的运行状态,预测流量发展趋势,合理优化网络;◆详实的性能统计报表:利用采集到的性能数据信息,iMC平台能对关键的性能监控内容形成实用、详实的统计报表,用户可以直接打印这些报表,也可以将报表导成Excel、Html、PDF、Word等形式的文件;◆丰富的拓扑性能指标实时展示:iMC平台支持在的拓扑中展示设备和链路性能监控数据,用户可为不同设备和链路定制不同展示指标;7 强大的配置管理◆资源化的配置和软件管理:iMC平台以资源管理的角度提供了配置模板库和设备软件库的管理;配置模板库维护网络设备配置模板文件、用户常用的配置模板片段两种资源;配置模板文件可部署为设备的启动配置或者运行配置;配置模板片断可部署为设备的运行配置,也可通过启用“下发命令后将设备运行配置保存为启动配置”选项部署为启动配置,并且配置内容可以带有参数,在部署时根据设备的差异设置不同的值;设备软件库维护各类软件文件;除了管理设备的版本软件,还支持设备上各种业务的软件管理目前包括ONU软件、ONU算法等设备软件资源,从而实现设备软件文件的统一管理;用户可以将配置模板、设备软件文件从系统中导出到本地系统,建立本地的配置、软件文件资源备份;反过来也可以从本地文件中导入到iMC平台中;◆集中化的设备配置和软件信息展示:提供全网设备的配置文件、软件版本信息集中式展示,包括设备的当前软件版本、最新可用于升级的软件版本、最近备份时间、是否已加入自动备份计划等信息;可提供管理员对设备的集中操作包括设备配置部署、设备配置备份与恢复、设备软件升级与恢复、设备空间管理、设备软件基线化管理功能,极大的方便了管理员直观的掌握当前网络的配置和软件版本;◆基线化的设备配置变更审计:通过配置备份历史和软件升级历史的管理,实现基线化的设备配置变更审计功能,使配置文件管理和软件升级管理具有了可回溯性;提供设备运行配置和启动配置的基线化版本管理,将每个设备相关的配置文件划分为三种版本:基线、普通、草稿;便于管理员识别、管理;并可快速恢复至基线配置;提供设备软件基线化版本管理,每个设备可以指定一个基线版本,提供基线审计及快速恢复至基线版本功能;◆自动化的建立可追溯的网络配置:通过启动自动备份功能,帮助管理员周期性自动地完成设备配置的历史备份,为用户自动建立起可追溯的网络配置;用户可以针对不同的设备设置不同的备份周期和备份时间点,支持按天、周、月周期备份;支持网络运行设备的配置变化检查,一旦配置发生变化,立刻以告警方式通知管理员关注;8 丰富的VLAN管理iMC平台的VLAN管理的功能包括:全网VLAN管理、VLAN设备管理、VLAN拓扑、VLAN批量部署等,同时提供详细的VLAN操作结果报告,方便网管员跟踪VLAN配置的历史记录;◆全网VLAN管理:通过全网VLAN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很方便的在全网范围内增加、修改和删除VLAN,查看VLAN具体的不属于哪些设备,并能够方便地对VLAN内的设备进行管理;◆VLAN设备管理:iMC平台提供了对单个设备上VLAN相关资源的管理,比如对VLAN、路由虚接口、Access、Trunk、Hybrid的创建、删除和修改;◆VLAN拓扑:在VLAN拓扑中,通过节点或链路加亮的方式显示是否允许当前VLAN通过,这对于判断VLAN的连通性非常方便;同时允许管理员直接基于拓扑图进行配置,使当前VLAN在某节点和链路上允许通过,相对传统的配置方式较为直观;◆VLAN批量部署:采用向导方式,提供对全网内的VLAN资源进行批量配置,包括批量部署Access口、批量部署Trunk口、批量部署Hybrid口、批量部署VLAN等;9 实用的IP/MAC管理IP地址分配,将IP地址作为网络中的一种资源,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准入配置,对网络终端接入网络的安全规则进行设置,并在网络终端违背安全规则的情况下,设定相应的安全处理策略发送告警、关闭端口等;异常接入日志,网络终端接入网络时,如果违反了交换机准入绑定或终端准入绑定,或者不能匹配任何绑定关系,但在“终端异常处理策略”中设置“未知接入”是“非法”,iMC将会无条件记录“异常接入日志”;历史接入记录,网络终端接入网络的所有日志,通过历史接入记录可提供给操作员终端接入的全部信息,包括网络终端从何时、何地接入,iMC最后一次轮询到这台网络终端的时间;实时定位,在网络终端在线的情况下,实时定位可以实时查询网络终端当前所在的网络位置,或最近的网络位置;当发生异常攻击或病毒传播时,通过实时定位,网络管理员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所在网络位置,并进行隔离;10 ◆便捷的网络资产管理提供网络资产的管理和查询功能;网管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检索网络资产信息;管理员首先将iMC系统中管理的设备增加到网络资产中进行管理,在设备增加到网络资产管理的同时,系统还会自动发现该设备上可以管理的配件信息,并将这些配件加入到网络资产中进行管理;通过网络资产详细信息页面,网管员可以对网络资产信息进行修改,还可以查看该资产的子模块信息、接口信息以及变更审计历史信息;提供网络资产的审计功能;iMC提供两种触发网络资产审计的方法:一种是系统定期自动同步,在同步网络资产信息的同时对资产信息进行审计,记录网络资产发生的变更信息;另一种是通过手动触发,当对iMC中加入网络资产管理的设备进行同步操作时,会触发该设备的资产信息同步,并进行审计;通过网络资产审计的查询功能,网管员可以定制条件查询资产变更的审计信息;11 专业的虚拟化网络管理支持显示虚拟网络视图;虚拟网络视图以树形结构,层次化的展示出了物理服务器ESX、虚拟交换机vSwitch、虚拟机VM之间的从属或连接关系;同时基于虚拟网络视图,管理员可以查看ESX和VM的详细信息,并执行VM的迁移操作;支持虚拟网络拓扑,以拓扑方式展示物理服务器ESX、虚拟交换机vSwitch、虚拟机VM之间的从属或连接关系;同时,通过ESX和物理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展示ESX所在的物理位置;支持虚拟机迁移后,对物理网络配置进行相应的迁移;提供虚拟机迁移建议,显示vCenter上的所有迁移建议,管理员可以基于迁移建议执行VM的迁移操作;显示迁移报告,虚拟机迁移的信息报告中包含了虚拟机迁移的最终结果以及迁移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执行结果;12 直观方便的ACL管理支持对全网设备ACL配置进行统一管理,可灵活地对多个设备批量配置相同的ACL;在网络维护中,通过资源的反复重用,可以如同堆积木一般轻松地完成ACL配置和部属;在配置ACL资源时,还提供了的功能,智能化地提出简化ACL配置、提高ACL效率的修改建议;ACL部署管理提供了强大的下发处理机制,方便管理员进行管理和ACL 配置任务下发,为用户提供可计划的、可批量化的ACL部署能力,包括部署ACL配置、删除设备上的ACL配置、删除设备上的时间范围配置、部署ACL应用、删除设备上的ACL应用五种配置操作;13 专业的网络分级分权管理对于大型网络和业务管理的需要,iMC平台提供分级分权管理功能;通过权限管理,可为不同的iMC操作人员规划不同的权限,不同的权限对应不同的设备分组,从而实现精细化分权管理能力;分级管理功能是将整个网管分为上、下级两层或更多层,其中专业版iMC平台为上级网管,其他的iMC平台专业版或标准版为下级网管;用户可以通过上级网管直接对下级网管及其管理的设备进行管理;下级iMC的重要设备、重要告警的告警信息可以通过分级网管的告警功能通知上级iMC的管理人员;可以在上级iMC的“下级网管视图”中管理下级iMC及其管理的设备;“下级网管视图”用来展示当前服务器作为上级网管服务器所管理的下级网管服务器的信息,同时也是增加、修改、删除、登录下级网管等操作的入口;同时,上级网管可通过系统预置报表模板和自定义报表模板,立即、周期性生成下级网络运行状态报表,全面了解全网运行状况;14 丰富的报表管理提供我的报表视图,展示了当前操作员常用的报表,包括实时报表、快速自定义报表和周期报表;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关注情况,在此视图中配置所关注的报表;提供即点即看类型的实时报表;当用户使用iAR组件时,可以定制自己的报表模板,并通过发布功能使用此报表;自定义报表模板只有在发布后,才能使用,生成报表;通过周期报表帮助用户定期自动生成报表,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自动发送到用户的指定中;15 多种网管平台的集成能力iMC平台的集成插件支持与OpenView,SNMPc和NetView等网管平台集成,集成后的第三方网管平台可以识别H3C设备、显示H3C设备图标,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第三方网管平台上的菜单项,直接调用iMC打开H3C设备面板、查看和管理该设备;iMC平台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用户,该用户只能是维护员或查看员,并且仅能使用网元组件的相关功能;16 IT资源深度管理的承载平台除了网络管理功能外,iMC平台更是IT资源深度管理的承载平台,在此基础上用户可以增加H3C智能管理中心“NTA网络流量分析”、“MPLSVPN管理”“EAD 终端准入控制”、“UBA用户行为审计”等组件,同时基于SOA的软件架构也能方便集成用户原有管理系统;组网应用中小企业网组网a中小企业网的组网示意图网络节点和层次较少,在总部使用一套iMC标准版或中小网络版即能满足管理的需求;分权分级网管--大型企业网、政府网络典型组网政府网络、大型企业网网络节点和层次较多,,使用一套iMC在资源管理能力和性能上压力较大,且不满足分权管理的需求,一般在二级网络分别部署iMC标准版,在总部部署iMC专业版,形成层次化、区域化的分级网络管理结构,各级、各域的管理员以分配的功能和资源权限进行管理,分散管理压力;分布式组网安装一套iMC时,为了分担各模块的性能压力,可以将各组件分布式安装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在分布式部署环境中,存在一个主服务器和若干从服务器;主服务器端运行iMC平台资源组件,从服务器可以分别运行平台性能、告警、UAM接入认证、EAD 检查等组件;多个组件可以集中部署在一台服务器上,也可以根据实际负载情况和服务器配置情况分布式部署;iMC支持分离式数据库部署,在分布式部署时,用户可以将所有的数据库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便于进行集中式管理;Web访问和iMC服务器物理隔离的组网从外部访问iMC时,考虑到iMC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做到Web访问服务器和iMC服务器的物理隔离;此组网适用于需要对外提供iMC访问能力,但对数据安全有较高要求的用户场景,比如数据中心,Web服务器位于DMZ区,iMC服务器位于数据中心内部,同Web服务器通过防火墙物理隔离;外部用户只能访问到DMZ取得Web服务器,通过代理方式达到访问iMC管理台的目的;选配信息1.1 I MC标准版1.2专业版选购运行环境。
物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应用综述(论文)
题目:物联网的概念、关键技术、应用综述阚世朋学号:201110202136摘要: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构架、特征以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并举例说明物联网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应用正文:一.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对“物联网”的涵义进行了扩展。
物联网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有很大区别,给其概念、特征所做出的归纳和总结也有很大的差别。
由于物联网概念出现不久,其内涵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学术界和工业界视觉各异,至今都没有给出公认的统一定义。
本文认为感知和识别是物联网的核心功能,是物联网区别其他网络的显著特征,下面给出几个典型的物联网概念。
定义1: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和条码等信息传感设备与物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定义2:由具有标示、虚拟个性的物体或对象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标示和个性信息在智能空间使用智能的接口与用户、社会和环境进行通信。
定义3:物联网是以感知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
其突出特征是通过各种感知方式来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在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升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定义4: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物联网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互联网特征。
物联网是解决物与物、人与物之间通信的网络形态,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尽管终端多样化,但其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
(2)识别与通信特征。
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通信(M2M)的功能;通过在各种物体上植入微型感应芯片,使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受、有知觉”。
《智能卡技术》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近年来,智能卡与RFID技术发展迅猛,业已形成一涉及全球众多著名电子巨头的新兴技术产业,其应用范围普及电信、金融、商业、交通、医疗、税务、身份认证及供应链管理、工业生产和安全管理等诸多领域。
因此需要大量精通智能卡与RFID 技术的人才生力军来从事各类智能卡及RFID配套设备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发行、维护和服务工作。
本课程完全按照精品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来编写。
根据行业的主流核心技术将课程内容分为4大模块(第2-5章),包括接触式逻辑加密卡技术、非接触式IC卡与RFID技术、智能(CPU)卡技术及超高频RFID技术,对应选取应用广泛、技术实用、拓展性强的4种实用产品作为这4大核心技术的教学内容。
同时以基本原理模块(第1章)为基础,以应用系统模块为综合及与后续课程的衔接,全面贯穿于4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
在4大核心技术模块中,我们以产品设计任务作为课程设计任务,在每个模块一开始就以系统需求分析的方式引入该任务,然后按产品开发流程把每一个课程设计分解为“卡的认识与操作”、“硬件设计与测试”、“软件设计与调试”3类技能训练项目,即“做一做”;让学生通过项目训练来掌握“卡的存储结构与安全特性”、“硬件电路工作原理”、“读写时序与软件编程”3种必备知识,即“学一学”。
最后通过拓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本模块的其他相关技术和应用。
课程组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智能卡与RFID实训设备,可提供相关实训室建设、实训设备供应等方面的配套支持,同时也可对采用市售通用读写器及读写模块自行搭建实训设备的教师提供技术指导。
八达通芯片技术标准
八达通芯片技术标准一、技术概述八达通芯片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智能卡芯片,用于存储交通卡数据和进行无线交通支付。
它采用最新的射频识别技术和安全加密算法,具备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停车收费、道路通行等领域。
八达通芯片技术标准是对其硬件、软件和通信接口等方面的规范,旨在确保各厂家生产的芯片产品具备互通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硬件技术规范1. 芯片封装:八达通芯片应采用先进的封装工艺,确保芯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常见封装形式包括CSP、QFN等,应符合相关国际标准。
2. 射频通信:八达通芯片应采用射频通信方式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传输,通信协议应符合ISO/IEC 14443等相关标准,以保证与各种读卡设备的兼容性。
3. 存储容量:芯片的存储容量应能够满足日常交通支付和消费数据的存储需求,一般不低于4KB。
芯片应支持数据的快速读写操作,以提高交易效率。
4. 安全性能:芯片应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包括硬件加密模块、随机数生成器、安全存储等,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5. 功耗管理:芯片应支持低功耗工作模式,以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使用体验。
芯片应支持快速唤醒功能,以提高响应速度。
三、软件技术规范1. 操作系统:八达通芯片应具备稳定、高效的操作系统,以确保支付和交易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Java Card、CosOS等。
2. 应用支持:芯片应支持多种交通应用,包括公交刷卡、地铁闸机、停车收费等,同时应具备灵活的应用管理功能,以满足不同城市和场景的需求。
3. 远程管理:芯片应支持远程管理功能,包括远程更新、远程锁定、远程激活等,以降低后期管理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
四、通信接口规范1. 射频接口:芯片应采用ISO/IEC 14443标准的射频接口,与各种读卡设备兼容,保证交通支付的顺利进行。
2. 数据接口:芯片应支持USB、UART、SPI等常见的数据接口,以便于与各种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和数据传输。
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
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摘要】本文针对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展开探讨。
在介绍了该技术研发的重要意义、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对SIM卡技术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全过程管控技术的现状,并提出了基于电力业务的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方案,探讨了关键技术研究和仿真实验。
在总结了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的成果,展望了其技术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本文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整个研发过程,为电力行业的SIM卡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将对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电力业务- SIM卡- 全过程管控技术-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技术研发- 关键技术- 仿真实验- 技术应用前景- 研究展望1. 引言1.1 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意义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的意义在于提高电力行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引入SIM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升电网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全过程管控技术能够实现对用户耗电行为的实时监测,帮助电力公司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借助SIM卡技术,电力公司可以实现对用户电费的实时计量和结算,减少欠费和违规用电现象,提高运营效益。
在推动电力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的研发还能为新能源接入、电力市场化改革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电力行业向更加可持续、高效的方向发展。
电力业务SIM 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2 研究背景随着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对于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传统的电力业务中,SIM卡主要用于电力表的通信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SIM卡存在被盗用、被篡改等安全隐患,电力公司需要一种全过程管控技术来确保SIM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前的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主要局限于SIM卡的初始化、发卡、激活、停用等基本功能,对于SIM卡在电力业务中的特殊需求并没有很好地满足。
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
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随着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SIM 卡是一种用于手机通讯设备的智能卡,可以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加密通讯等功能。
在电力行业,SIM卡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用于电表的远程抄表、电力设备的监测与控制等。
如何对电力业务SIM卡进行全过程管理和管控,成为了电力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技术挑战。
本文将介绍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研发的意义、技术要求以及研发方向。
电力业务SIM卡全过程管控技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安全性:SIM卡在电力行业的应用通常涉及到用户信息、电力数据等敏感信息,因此对SIM卡进行全过程的管控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或者篡改。
2. 降低成本:通过对SIM卡的全过程管控,可以有效避免因SIM卡被盗用或者损坏导致的额外成本支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提升管理效率:全过程管控技术可以使得电力企业对SIM卡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4. 支撑业务创新:通过对SIM卡全过程的管控,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多样化、更安全可靠的业务服务,为电力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1. 完善的追溯功能:能够对每一张SIM卡从生产、发放、使用、废弃的全过程进行追溯,并记录相关信息。
2. 高效的安全加密机制:要求对SIM卡的安全加密机制更加高效可靠,能够防范各类攻击手段,确保数据安全。
3. 精准的权限控制:能够根据用户身份、业务需求等设置精准的权限控制机制,确保SIM卡的合理使用。
4. 强大的应用支持:要求SIM卡能够支持各种电力业务应用的需求,包括远程抄表、设备监测、告警通知等功能。
5. 灵活的管理方式:要求SIM卡的全过程管控技术支持灵活的管理方式,包括固定管理、远程管理等形式。
1. 硬件设备研发:需要研发更加安全可靠的SIM卡硬件设备,包括安全芯片、通信模块等,以满足电力行业对SIM卡的高安全性需求。
智能安防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
智能安防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其中,安防行业也是如此。
智能安防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安全防范效果,还降低了管理成本,给社会带来方便和节约。
一、智能安防技术的定义和形式智能安防技术是一种集成数据、视频、语音、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的安防系统。
它能够通过智能算法对异常行为进行自动识别、故障报警等,大大提高了安保效果。
智能安防技术的形式包括智能门禁、智能监控、智能报警等。
智能门禁是一种通过智能卡、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来控制门禁的方式。
它不仅方便了住户的进出管理,也可以限制非法人员的进入。
智能监控是一种具有高清晰度、大视野、远程控制等特点的监控系统。
它可以对各种监控场景进行精准分析,提供视频回放等多种功能。
智能报警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探测器等技术实现安全报警的系统。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它可以快速发出报警信号,方便管理人员及时处置。
二、智能安防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智能安防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点:1.远程监控:智能安防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例如,居民可以在手机端进行远程监控,及时查看家中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可能存在的安全情况。
2.自动化管理:智能安防技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自动化的联动,例如,当某一个传感器检测到异常动态时,相关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关闭门禁等,保障安全。
3.云存储:智能安防技术还可以通过云存储技术保存数据,以便于随时查阅和备份。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防止数据丢失,还可以方便后续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三、智能安防技术的应用优势智能安防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安防效果:智能安防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异常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和处理,从而大幅度提高安防效果。
2.提升管理效率:智能安防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自动化管理,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减少人工管理成本和错误。
3.便捷用户体验:智能安防技术通过远程管理、云存储等方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使用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CIMR-HB4A0075ABC说明书
CIMR-HB4A0075ABC说明书
1、无线通信模块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2、通信功能:支持GPRS和短消息双通道传输数据;支持多中心数据通信。
3、采用功能:采集串口设备数据,如串口仪表、采集器、PLC 等。
4、远程管理功能:支持远程参数设置、程序升级。
智慧课堂一卡通应用解决方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智能 分组,促进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
提升管理效率
01
02
03
统一管理
学校可通过智慧课堂一卡 通系统统一管理学生、教 师和各类资源,简化管理 工作。
信息共享
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 享,提高协同办公效率, 减少重复劳动。
数据驱动决策
通过数据分析为学校管理 层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资 源配置,提升管理效能。
详细描述
云计算技术通过互联网提供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如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应用程序,使得 数据集中存储和处理成为可能。在智慧课堂一卡通应用中,云计算技术主要用于数据存
储、处理和备份,同时提供了远程管理和维护的功能,降低了运营成本和维护难度。
大数据分析技术
总结词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智慧课堂一卡通收集的大 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 息和趋势,为决策提供支持。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层
包括读卡器、卡片、终端设备 等硬件设备。
应用层
提供各种功能服务,如身份识 别、消费支付、考勤管理等。
架构概述
智慧课堂一卡通系统架构包括 硬件层、数据层、应用层和用 户层。
数据层
负责存储和管理卡片信息、用 户信息、交易记录等数据。
用户层
面向师生提供便捷的卡片使用 和查询服务。
卡片制作与发行
特点
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智能化,能 够实现身份识别、消费支付、信 息查询等多种功能,为师生提供 便捷、高效的服务。
一卡通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一卡通系统,学校可以实现对师 生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快速查询,提高 管理效率。
促进校园消费便利化
一卡通系统支持校内消费支付、图书 馆借阅等功能,为师生提供便利的校 园生活服务。
互联网门禁解决方案
网络连接与配置
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等
网络设备: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IP地址分配:为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保证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
网络配置:配置网络设备的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网络安全:设置防火墙、加密传输等安全措施,保证网络安全
网络测试:测试网络连接和配置的正确性,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酒店公寓
应用场景:酒店、公寓、民宿等住宿场所
优势:提高入住体验,降低运营成本
案例:某知名酒店使用互联网门禁解决方案,提高入住率,降低投诉率
功能:智能门锁、智能监控、智能照明等
4
部署与实施
硬件设备安装
设备选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门禁设备
设备安装:按照安装规范进行设备安装
设备调试: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访问控制技术:限制用户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安全审计技术:记录系统访问和操作日志,便于追踪和审计
漏洞扫描技术:定期扫描系统,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3
应用场景与功能
住宅小区
应用场景:住宅小区出入口、楼栋单元门等
1
功能:人脸识别、手机APP开门、访客管理、门禁记录查询等
2
优势:提高小区安全系数,方便业主出入,提高物业管理效率
集成化:门禁系统将与其他安防系统、楼宇管理系统等实现集成,提高管理效率
安全性:生物识别、加密技术等将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入侵和数据泄露
节能环保:门禁系统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定制化:门禁系统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提高用户体验
谢谢
03
智能卡技术:如IC卡、NFC卡等,实现门禁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终端与智能卡技术
支持 远程 管理 的下一代智 能卡关键 技术及应 用
韩 玲 ’ 。 顾 晏 霞 , 严斌峰 ’ , 旷 炜 ’ ( 1 . 中 国联 合 网络 通 信 有 限公 司研 究院 北 京 1 0 0 0 3 2 ;
2 . 中国联合 网络 通信 集 团有 限公 司 北 京 1 0 0 0 3 8 )
2 . C h i n a U n i t e d N e t w o r k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s G r o u p C o . , L t d . ,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8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S u p p o r t i n g r e mo t e ma n a g e me n t w i l l b e o I l e o f t h e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n e x t - g e n e r a t i o n UI C C.T h e r e l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d e v e l o p me n t s o f r e mo t e ma n a g e me n t o f UI C C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 k e y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e UI C C w i t h r e mo t e ma n a g e me n t c a p a b i l i t y wa s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e r v i c e mo d e l ,s c e n e s a n d b u s i n e s s mo d e l o f UI C C w e e d r i s c u s s e d . F i n a l l y ,a f e a s i b l e s e r v i c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b a s e d o n o p e r a t o r ’ S n e t wo r k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t y p i c a l b u s i n e s s r e q u i r e me n t s w a s p op r o s e d . h e T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p r o v i d e s a n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 r a c t i c e f o r f u t r h e r s t u d y a n d l a r g e — s c a l e c o mme ci r a l o f
基金 资助 : “ 新一代宽带 无线移动通信 网” 国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N o . 2 0 1 5 Z x O 3 0 0 3 0 1 4 ) F o u n d a t i o n I t e m: “ T h e N e w G e n e r a t i o n B r o a d b a n d Wi r e l e s s Mo b i l e C o m mu n i c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N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nd a T e c h n o l o g y Ma j o r P r o j e c t
摘 要 : 支持远 程管理将成 为下一代智能卡 的关键技术之一 。 介 绍 了智 能 卡 远 程 管 理 的相 关 研 究 进 展 , 对 支 持 远程管理 的嵌入式智能 卡关键技术进行 了分析和研究 , 对 其 业 务 应 用 的模 式 、 场 景及商业 模式进行 了探讨 , 最 后 结 合 运 营商 网 络 架 构 以 及 典 型业 务 需 求 , 提 出 了一 种 可 行 的应 用 体 系 架 构 , 为 后 续 智 能 卡 远 程 管 理 技 术 的 进 一 步研 究 及 规 模 化 商 用 提 供 了有 益 的 探 索 和实 践 。 关键 词 : 远程 管理 ; 嵌入式智能 卡 ; 架构 ; 安 全 d o i : 1 0 . 1 1 9 5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0 8 0 1 . 2 0 1 5 0 6 9
Ha n Li n g ,Gu Mi nx i a 2 ,Ya n Bi n f e ng ,Kua n g We i
( 1 . C h i n a U n i c o n r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2 , C h i n a ;
Ke y Te c h n o l o g y a n d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e x t — Ge n e r a t i o n
UI CC wi t h Re mo t e Ma n a g e me n t Ca p a b i l i t 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 言
传统的电信智能卡遵循从生产、 发行、 使用到终止的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2 — 0 5 : 修 回 日期 : 2 0 1 5 — 0 3 — 0 3
( N o . 2 0 1 5 Z X 0 3 0 0 3 0 1 4 )
薯 篓 薹
网应用中, 由于智能卡对数据保存时间、 擦写次数、 工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