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

合集下载

教师心理素质定义

教师心理素质定义

教师心理素质定义
教师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在心理层面上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和特质,用以应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压力、挑战和困难,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心理素质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积极乐观的情绪态度、适应压力的能力,能够平衡个人情绪和情感,保持稳定和积极的心态。

2.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情绪、需求、价值观等有清晰的认知,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并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3.情绪调控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能够在压力和挫折面前保持冷静和稳定,并能够有效地表达和管理情感,以促进良好的教学和师生关系。

4.社交和人际关系能力: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并能够有效解决冲突和困扰。

5.应变和适应能力:教师需要具备灵活的应变和适应能力,能够适应教育教学环境中的变化和挑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

教师心理素质的良好发展对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提高工作效能和满意度,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教师心理学

教师心理学

教师心理学教师心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心理发展、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等内容的一门学科。

它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既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可以作为一个框架,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以更全面地研究和分析教师的心理问题。

教师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心理发展,二是教师心理健康,三是教师心理咨询。

一、教师心理发展教师心理发展是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展自身的心理能力。

这些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能力、情感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行为调节能力、抗压能力、思考能力等。

这些能力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实施教学,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在其他方面更好地完成工作,比如与家长沟通、处理班级关系、进行行政工作等。

二、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活动,能够正常工作,有效地实施教育活动。

因此,保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就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比如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培训、提供职业健康服务、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等。

三、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采用各种心理学方法,以辅导和咨询为主要手段,来帮助教师解决其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情感困扰,也可以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困扰,并寻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总之,教师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心理发展、保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为教师提供各种心理咨询服务。

正是凭借这些服务,才使得教师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得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

教师教育心理

教师教育心理

教师教育心理教师教育心理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

它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也有直接影响。

因此,了解和研究教师教育心理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教育心理。

一、教师教育心理的重要性教师教育心理对于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堂管理、教学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教育心理包括了教师的情感态度、责任心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次,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也会对课堂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此外,教师教育心理对教学效果也有直接影响。

教师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将直接反映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上。

二、教师教育心理的构成要素教师教育心理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师的情感态度、自我价值感、教学动机以及教学责任心等方面。

首先,教师的情感态度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好感、尊重、关心等情感体验。

教师应该以爱心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自我价值感是教师对自己教育工作的内在评价和态度。

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再次,教学动机指的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和目标。

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教育事业追求和对学生发展的渴望。

最后,教学责任心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负责任的态度。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

三、提高教师教育心理的方法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心理素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教师工作压力大,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需要学会合理调解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影响到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学生。

再次,教师应该与同事和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导言: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使命和社会责任,但在教学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心理压力和困扰。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只有教师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今天我们将探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工作压力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学生数量多等因素。

在面对这些工作压力时,教师们往往会感到焦虑、紧张,甚至产生情绪失控的情况。

2.学生问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面临学生的不听话、不遵守纪律,甚至出现教室纷争等情况。

这些问题会给教师带来心理压力。

3.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能,这些改变和挑战会给教师们带来心理压力。

4.教育经验不足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教育经验不足,面对学生的问题时往往无法有效应对,这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困惑和挫败感。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1.寻求支持在面对心理困扰时,教师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会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2.建立合理的工作和生活规划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确保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3.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4.增强团队合作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共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5.积极心态面对问题教师在面对学生问题和工作挑战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从困难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提升专业素质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加自信心,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促进1.增加工作满意度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积极关注教师的工作情况,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2.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教师认识心理压力和困扰的原因,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

教师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

教师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

教师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一些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满意度。

下面是教师需要具备的心理特征:
1. 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需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信仰。

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够真正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2. 耐心和耐性
教师需要具备耐心和耐性,因为教学工作需要不断地重复和解释。

只有具备耐心和耐性的教师才能够耐心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耐心地引导学生学习。

3. 乐观和积极
教师需要具备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因为教学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只有具备乐观和积极的心态的教师才能够克服困难,积极面对挑战。

4. 严谨和认真
教师需要具备严谨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因为教学工作需要严谨和认真的态度。

只有具备严谨和认真的工作态度的教师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有同理心和关爱心
教师需要具备同理心和关爱心,因为教学工作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只有具备同理心和关爱心的教师才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具备热爱教育事业、耐心和耐性、乐观和积极、严谨和认真、有同理心和关爱心等心理特征。

只有具备这些心理特征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是指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

这些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们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热情与激情: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和激情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以高度的投入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耐心和细心:教师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面对学生的学习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保证教学质量。

4.自我调节能力:教师需要拥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

5.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心理特征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对待这些特征,并不断强化和
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第一篇: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该篇教案重点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研究的本质、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有效研究。

第二篇: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该篇教案介绍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该篇教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篇:如何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该篇教案介绍了如何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包括情绪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处理情绪问题。

第四篇:焦虑和压力管理该篇教案介绍了焦虑和压力的产生原因和常见表现,并给出了一些应对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应对自己和学生的焦虑和压力问题。

第五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该篇教案介绍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该篇教案,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篇: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管理该篇教案介绍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原因和预防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已经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职业倦怠。

第七篇: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中的应用该篇教案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中的应用,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八篇:如何预防和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该篇教案介绍了学生常见的问题行为,包括逃课、打架和早恋等方面,并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

第九篇:如何应对学生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该篇教案介绍了学生在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包括研究动力不足、研究方法不当和知识掌握不牢等方面,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的困难。

第十篇:如何处理学生的家庭问题该篇教案介绍了学生可能会面临的家庭问题,包括家庭暴力、父母离异和家庭贫困等方面,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教师的教育心理学

教师的教育心理学

教师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在教育环境中学习、发展与适应的学科,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的教育心理学包括教师个体心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师管理课堂的心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的教育心理学。

一、教师个体心理教师作为教育者,其个体心理对其教育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个体心理包括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师的情绪管理以及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角色认同。

教师的职业认同与其教育行为、教育态度密切相关。

一个教师如果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爱和责任感,将更加投入于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教育有更积极的影响。

其次,教师的情绪管理对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情绪的管理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效果。

教师需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

最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将影响其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教师应该积极培养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认知互动以及行为互动。

首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关怀和支持。

一个温暖和睦的教育环境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其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知互动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需求,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任务。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最后,教师与学生的行为互动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传递知识和教育理念,并能够主动引导学生的行为。

通过与学生的行为互动,教师能够有效管理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管理课堂的心理教师管理课堂的心理是指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管理时的心理状态和策略。

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

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

教师理应具备哪些优良的心理品质第一.乐观、开朗、自信。

教师时常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一方面能够使多种内脏功能得到正常发挥,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学生也会从与老师的交往中受到影响和感染,逐渐形成这种良好的心境,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同学交往。

同时,教师对教学、对学生充满信心,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敢于迎接挑战。

这不但对其学习阶段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甚至会对以后的工作乃至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优良的个性品质。

教师的人格力量,往往是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优良的个性品质不但使教师具有强烈的人格感染力,而且是他们投身自己事业的内在积极性的源泉。

优秀的个性品质应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具有准确的价值观。

唯有具备准确的价值观,教师才能以发自内心的价值标准来教育学生,而不是被动地服从于外在的道德规范,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否则,学生受教育就会感到教师出于无奈,言不由衷,自欺欺人,说服力不强,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合理的职业动机和浓厚的职业兴趣。

教师应具有较高的职业成就动机,唯此才可能保证教育的质量,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事实证明,过弱的成就动机,会使教育在低质量的状态下实行,从而以失败告终。

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的稳定的热爱和积极的探究,而且乐此不彼。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应形成浓厚的职业兴趣结构。

再次还应有坚强的意志力。

教育是艰巨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具有坚强的意志力,特别是自制与坚毅的品质。

这种意志品质的重要性表达在:1. 教师在教育中能克制自己的烦躁、失望等不良情绪,冷静地分析原因,坚决地完成教育工作。

2. 教师的自信、坚定的态度本身就具有教育作用,能够使学生增强信心,稳定情绪,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丰富的情感,良好的情绪。

教师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对教育工作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情感丰富,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也才能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

教师心理知识点总结

教师心理知识点总结

教师心理知识点总结一、教师心理的基本概念教师心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体现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行为。

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行为。

教师心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师的心理特点通常表现为积极向上、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特点。

2. 教师的心理行为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

3. 教师的心理特点还包括教育教学的理想追求、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矛盾与冲突、自我修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二、教师心理的功能和作用1. 教师心理的功能(1) 调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激发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激情,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4) 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5) 塑造积极向上的教师形象,树立良好的教育教学榜样。

2. 教师心理的作用(1) 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塑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培养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4) 塑造优良的师生关系,增强学校教育教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教师心理的形成和发展1. 教师心理的形成教师心理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体内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个体内在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先天因素和个体心理特点等。

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社会风气等。

2. 教师心理的发展教师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具有开放性、持续性和循环性。

教师心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心理特征、心理行为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心理变化等方面。

教师心理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教师心理的调控和疏导1. 教师心理的调控教师心理的调控主要包括情绪调控、压力调控和自我调适等方面。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师常见的⼼理问题教师常见的⼼理问题(通⽤7篇)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教师的⼼理问题⼤多可以归结为情绪问题、⾏为问题两类,其中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为问题主要有强迫、偏执。

这些⼼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我评价,造成⼈际关系紧张等消极后果。

下⾯我们来看看教师常见的⼼理问题,仅供⼤家参考! 教师常见的⼼理问题篇1 焦虑 焦虑是⼀种⽐较常见的情绪障碍,是指对即将⾯临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痛楚所产⽣的悲伤、忧虑及不安等交织⽽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其基本内⼼体验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害怕,体验到不快和痛苦,严重的有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

这种情绪指向未来,意识中感到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

幼⼉园教师的焦虑主要表现在对⼯作是否得到认可的担忧以及对幼⼉安全、健康等异常关注,在⼯作中出现紧张、逃避、不耐烦、不愉快、恐惧、注意⼒不集中、健忘等症状。

适度的焦虑对于提⾼⼯作效率、保证⼯作质量是必要的,但过度焦虑将直接导致教师⼯作质量下降,甚⾄产⽣⼼⾝疾病。

因此,处理焦虑的核⼼是降低过度焦虑的⽔平,使其保持在中等程度。

保持乐观的⽣活态度和良好的⽣活习惯对降低由压⼒导致的焦虑是很有帮助的。

如,对⾃⼰有客观的认识,能⾃我接纳,⾃我肯定;适当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冷静分析压⼒,了解压⼒所带来的最佳和最坏影响,做好相应的准备,等等。

抑郁 抑郁也是常见的⼼理问题,是⼀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复合性负情绪。

抑郁的主要特征是丧失,如丧失信⼼、丧失兴趣等。

在抑郁影响下,⼀般⾃我评价⽐较低,⾃责愧疚,对未来⽐较悲观;在情绪上表现为沮丧、悲伤、闷闷不乐、绝望;在⾏为反应上表现为萎靡不振、寡⾔少语、兴趣减弱、⾏动迟缓等。

美国学者卡托尔对消除抑郁提出了⼗五点建议: ⼀、遵守⽣活秩序,与⼈约会要准时到达,饮⾷休闲按部就班,从稳定规律的⽣活中领会⽣活的情趣; ⼆、留意⾃⼰的外观,保持⾃⼰⾝体清洁卫⽣,不穿邋遢的⾐服,保持房间院落⼲净; 三、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放弃⾃⼰的学习和⼯作; 四、不强压怒⽓,对⼈对事宽宏⼤度; 五、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学到⽼”; 六、树⽴挑战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盾,并相信⾃⼰能成功; 七、即使是⼩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动; ⼋、即使⼼情烦,仍要特别注意⾃⼰的⾔⾏,让⾃⼰合乎⽣活情理; 九、对待他⼈的态度要因⼈⽽异; ⼗、拓宽⾃⼰的情趣范围; ⼗⼀、不要将⾃⼰的⽣活与他⼈的⽣活⽐较; ⼗⼆、最好将⽇常⽣活中美好的事记录下来; ⼗三、不要掩饰⾃⼰的失败; ⼗四、尝试以前没有做过的事,积极地开辟新的⽣活园地,使⽣活更充实; ⼗五、与精⼒旺盛⼜充满希望的⼈交往。

教师的心理特征概述

教师的心理特征概述

教师的心理特征概述
优秀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责任感
优秀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清楚自己的职责,重视每一个学生,
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愿意为学生负责,大胆挑战自我,专注于学生日常学
习的指导和改善,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拥有重要的责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优秀的教
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自信和能力。

二、热情
优秀教师对他们的工作充满热情,他们认真负责,注重每一个学生的
发展,将自己的热情和活力注入到教学中,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融入到课
堂文化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动力和梦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
习潜力。

三、自律
优秀的教师是自律的,他们有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感,能够有规划
地安排学习资源,把握好教学进度,把握好教学实施计划,实施有效的教
学管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学习提高。

四、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优秀教师不断开拓视野,不断完善自己,积极学习,关注最新的课程
进展,利用符合学生特点的科学课程理念实施教学,创造性表达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法,提供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五、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重任。

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建设健康的教师队伍,对于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1.1工作压力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面对繁重的工作量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教学任务、学生管理、家长沟通等方面的压力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1.2情绪波动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情绪波动,教师们经常需要应对来自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各种情绪,这种情绪压力可能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3学生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这也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应对这些问题,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战。

1.4工作与生活平衡教师的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去照顾家庭和个人生活,这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2.1建立健康的工作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加强组织管理、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等方式,为教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利于保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2.2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2.3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或者心理疏导中心,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服务。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化解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

2.4提供专业的培训和辅导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相关的培训课程,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的个人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6篇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6篇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6篇为了能够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大家可以将个人总结写好,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识别出自己的职业成就和贡献,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总结篇1一学期已经过去了,我们班级在心理健康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现对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的总结:一、途径:我们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多项工作中;2、开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等。

二、方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有:1、学科教学渗透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践中,老师们反映运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1)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2)要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3)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

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

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合格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哪些

合格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哪些

合格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

教师心理素质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教师所担任的职责决定的,也是教师劳动及职业特点的反映。

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如下方面:教师的智力素质、教师的情感素质、教师的意志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教师的人格素质。

1、教师的智力素质
1.1敏锐的观察力
1.2丰富的想像力
1.3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4注意分配的能力
2、教师的情感素质
2.1成熟而稳定的情感
2.2爱的情感
2.2.1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2.2.2对学生的热爱
2.2.3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3、教师的意志素质
4、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
4.1教师的知识结构
4.1.1本体性知识
4.1.2实践性知识
4.1.3条件性知识
4.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4.2.1教学认知能力
4.2.2教学设计能力
4.2.3教学操作能力
4.2.3.1表达能力
4.2.3.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4.2.3.3运用现在教育技术的能力
4.2.4教学监控能力
4.2.5教学反思能力
4.2.6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
4.2.7获取信息的能力
4.2.8教育科研能力
4.2.9心理教育能力
5、教师的人格素质
5.1浓厚的职业兴趣
5.2正确的动机
5.3健全的自我意识
5.3.1正确的自我认知
5.3.2积极的自我体验
5.3.3良好的自我调控
5.4良好的性格
5.4.1公正无私5.4.2谦虚诚实5.4.3活泼开朗5.4.4独立善断。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教师心理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教师心理
二、教师的成长历程
2
关注情景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跟)时 ,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 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 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如班级的大小、时 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 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 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二、 教师的角色
(五)平等中的首席 要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有效互动,教师需要从
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六)反思者与研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七)终身学习者
1 全面而正确 的认识教师
职业
2 树立学习榜

3 积极参与教
学实践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的概念
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 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 和震撼力。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 生心理上引起的信服而又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 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
(一)教学效能感的概念
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 判断称为效能感,效能感的高低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 认知和行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有一定水平的 效能感。所谓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 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 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 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
五、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教师工作心理

教师工作心理

教师工作心理教师工作是一项高度责任、辛勤耕耘的职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

教师工作心理的稳定与健康对于保障教师的工作效果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师工作心理的特点、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法。

一、教师工作心理的特点1. 压力巨大教师工作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的期望、学校的评估、社会的认可等。

这些压力常常会给教师带来心理负担,增加工作的难度。

同时,教师也承载着学生们的未来发展,这种责任感也会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压力。

2. 情绪波动频繁教师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情绪波动,如教学成绩的起伏、学生的问题行为、家长的抱怨等。

这些情绪波动对教师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长期工作疲劳教师的工作是长期的、重复的,需要面对大量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得教师容易产生疲劳感。

教师在疲劳状态下,很难保持高效的教学态度和积极的工作情绪,这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师工作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1. 压力管理为了有效管理工作压力,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避免任务紧迫。

(2)学会放松:运动、阅读、听音乐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放松,调整心情。

(3)与同事交流:与同事交流可以分享工作中的困惑和压力,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

2. 情绪管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1)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绪特点和成因,学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节。

(2)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积极面对问题,灵活处理矛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

(3)寻求专业帮助:遇到情绪困扰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情绪管理。

3. 疲劳管理为了有效应对工作疲劳,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对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至关重要。

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教师这一令人仰慕的职业中,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面对课堂中的种种压力,教师需要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

本文将从教师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方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回答。

一、教师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工作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大、焦虑和抑郁等。

教师面对着众多学生的教育需求、家长和学校的期望,常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长期以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工作压力巨大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师需要制定教案、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任务繁重,时间安排紧张,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

其次,与家长和学生的关系也是产生问题的源头。

教师需要面对家长的期望和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同家长和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不一致,导致教师心理紧张。

此外,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教育改革的压力也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三、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教师应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娱乐,避免过度劳累。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家长关系。

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减少矛盾和冲突。

同时,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重要的。

教师应尝试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面对问题和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心理健康在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更好地处理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更好地与学生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

此外,心理健康也是教师个人幸福感的来源,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教师工作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方案教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使命。

然而,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复杂,往往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就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1.工作压力大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工作压力较大。

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质量要求高,学生复杂多变,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2.身心俱疲由于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下,教师容易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

长期疲劳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对教师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3.情绪波动大由于工作压力大,教师的情绪波动也会比较大。

有时因工作不顺利或学生问题而情绪低落,有时又因为工作取得成绩而情绪高涨。

4.心理健康问题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教师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工作环境原因教师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都会给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2.工作内容原因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教学工作,需要长时间面对学生和课堂,这对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3.社会压力原因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4.个人因素原因教师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1.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心理健康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2.健康管理,保持规律生活教师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适当减轻工作压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3.心理疏导,及时发泄情绪学校可以建立心理辅导机构,为教师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及时发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4.职业发展,增加教师成就感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增加教师的成就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职业压力过重导致教师情绪不稳定和心理不健 康。 2.职业压力导致教师生理疾病增多。 3.职业压力导致教师消极行为增多。
二、教师的职业压力源分析
(1)工作量大且时空相对无限
(2)强示范性 (3)角色冲突多 (4)责任弥散性 (5)评价导向不合理 校内 社会 (6)社会期望高 (7)教师对学生的了解逐渐下降
3.对教学结构的反思 (1)反思教学结构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取向, 是否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统一。 (2)反思是否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和运用新型 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达到艺术水平。
4.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1)反思是否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依据以 下几方面: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 (2)反思教法与学法是否统一,是否促进学生 的自主发展。
2.形成正确的认知:
自我认知:有所能有所不能
学生观:发展性、差异性、尊严性等 温馨提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你教不好的学生 发展观:遗传+环境+教育+家庭+同伴等 温馨提示:你对学生成长很重要,但不是由你说了算。 家长观:素质参差不齐,影响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的看法。 温馨提示: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教育方法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等。 温馨提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职业幸福观: 温馨提示:追求和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2.教学反馈技术。本方法旨在使实验教师对自己教 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正确地评价 自己的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是教师形 成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教师教学监控过程都是 从其对教学活动的反 思与评价开始的。在实验中, 我们所采取的教学反馈技术包括许多形式。具体 地说,从反馈来源上分,有自我 反馈、专家反馈、 学生反馈、同行反馈等形式;从反馈的方式来看, 有现场言语反馈、摄像反馈、测验反馈等 。

• 教师从事着既消耗脑力、消耗体力的工作, 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由此带来的健 康隐患是多方面的,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 健康状态:有睡眠障碍的355人,疲劳状态 的218人,检查结果显示有肺功能不足并影 响肺部血液循环的人数有189例,有消化道 功能不全的人数有805例,咽炎和鼻部过敏 的人数有731例,有颈椎病的人数更高达 616例。(2011)

5.对教学媒体配置与使用的反思 6.对教学管理的反思 (1)反思是否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反思课堂教学管理手段是否得当,是否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
• 自己在完成《Our school》这节课后进行反思。从整体而言, 是符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较成功地完成了学习的任 务。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校,介绍学 校的专用室,培养学生爱老师、爱集体、爱学校的思想情感。 但本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时间的把握不好,精神紧张,生怕 不能够上完自己准备的内容而提前讲课,而在感觉时间有余时 又没有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还是快速地讲完内容,这对整节 课影响很大。以后再上这节课,让学生仿照课文自编对话,时 间即可控制得当。或在备课时就要预防出现时间多的情况出现, 准备音乐或短片,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欣赏,既让学生 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孩子的疲劳,又将时间把握得分寸有度。
• (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申继亮/ 辛涛)
1.角色改变技术 本方法旨在使实验教师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形成正确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实验 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具体内 容包括:A.专家讲座,共七讲,分别是:(1)第一线教师参加科研 的目的、意义及本 研究的设想;(2)学一点教科研的知识和技能; (3)中小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途径;(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 (5)不同类型的课如何上;(6)课堂提问的技巧;(7)如何进行课堂管 理。B.观摩课,共三次:(1)听天津特 级教师上公开课;(2)请北京 市著名小学教师上示范课;(3)观摩张家口地区优秀青年教师的表 演课。C.参加学 生测验的数据处理工作。D.每位实验教师围绕自 己班的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在整个研究结束之前,写出自 己 的研究报告。
(二)建立积极的教师期待
• 1.教师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 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建立起积极的期待。 • 2.教师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 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产生对学生的消极期待 以致延误了学生的发展。
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压力管理
• 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工作环境 中,个体目标受到长期、持续的威胁而产 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
• 另外:微型教学与教学反思也是提高教师 教学监控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反思
• 概念: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 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 觉得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 析。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1)反思是否以总体课程目标为指导,以适 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全面 综合设计教学目标。 • (2)反思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 习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 性。 • (3)反思是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
三、教师个人应对职业压力策略
• 1.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锻炼身体
• 新华网上海9月8日电 在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育工会的支持下, 上海瑞美医疗保健中心历时3个月,对985名中小学和大专院校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男性701名,女 性284名,平均年龄48.9岁。结果提示:教师群体罹患脑血管疾 病的危险性最高,其次为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再次为罹患 肿瘤的危险性;前两者的发病危险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 众所周知,中风、心梗、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 的三大主凶,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本次教师体检发现罹患肿 瘤危险的教师人数为251人,占25.5 %;罹患心血管意外危险 的人数为469人,占47.6%;罹患脑血管意外危险的人数为482 人,占48.9%。教师们的以下健康指标也不容乐观:脑供血不 足的人数为482人,机体疲劳缺氧状态的人数为218人,高血脂 的有214人,高血糖的有21人,高血压的为136人,患有脂肪肝 的有214例,男性教师中患有前列腺肿大的有341例,女性教师 中患有妇科疾病的有209例。
•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 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与安排,包 括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状况、设 计课程等方面; • 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 价和反馈,即教师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 学活动及教学效果; • 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 的自我控制,在教学成功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任务, 或者查找教学失败的原因,确定改进措施。
3.现场指导技术 本方法旨在帮助实验教师针 对不同的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 以达到最佳的教 学效果,使实验教师是终 能达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
• 经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 (1)角色改变技术、教学反馈 技术和现场指 导技术做为三种干预手段,能明显地促进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2)教师教学监 控能力的发展 会促进其教学认知水平的提 高和教学行为的改善;(3)教师教学监控能 力的发展最终会显著地促进学生学科能力 的发展,也会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
△一、学习的指导者 二、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三、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四、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 五、教育科研者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概念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 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 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 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 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 3.学会自我放松 • 音乐调节 • 运动调节 • 聊天 • 购物 • 小型聚会 • 外出旅游 • 入静冥想 • 其他
• 4.经营好家庭
教师的生活里当然不 能缺少学生,不能缺 少工作激情,不能没 有付出与汗水,但更 不能缺少的是生活的 七彩阳光,不能缺少 生活的浪漫情调,不 能没有亲情与友爱, 不能因为工作紧张和 忙碌就忘记自我、忽 视自我,淡化家庭和 亲人。
一、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与影响
• 现状: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对近9000名教师进 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 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有 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 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
教师职业压力的消极影响:
三、教学效能感
(一)教学效能感的含义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 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 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 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 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②影响教师在工作重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 习 ③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
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学 习资源,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 等。 (2)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 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3)反思能否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反思能否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进程以及突 发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从教师自身: ①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 ②学习提高 ③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 (一)期待效应 •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一次有名 的实验中:他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 趋势测验”,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 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 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 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 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都 很优秀。 •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 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 而教师又将自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 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 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 在这里,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期待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因为他们受到了权威者的影响,坚信这部分学生就是最有发展潜 力的。也正因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难以隐藏对这些学生的信 任与期待,而这种“真诚的期待”是学生能够感受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