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余文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全)
温馨提示:《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内含《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04页例1。
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所以教材先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核心能力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能读懂图上信息,并能根据图中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与预测,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来准确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五)学习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请你自学课本第104、105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任务1;下面是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请你试着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这张统计表的信息。
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时间7:20 7:30 7:40 7:50 8:00 8:10车辆/辆90 120 180 60 30 15任务2:请用简短的语句或词语来总结下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二)课堂设计1.情境导入出示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都能看到校门口的车辆怎么样?(车来车往/多/拥挤)师:这是张老师在3月20日早上统计的7:20~8:10这个时间段学校门口的车辆流动情况,并把它绘制成的统计表。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些车辆的流动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折线统计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2.探究新知(1)展示自学环节,总结画法。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尝试着画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画的怎么样呢?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上台展示。
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组成部分及特点,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
2. 对情境中的折线统计图中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根据数据预测情况。
3. 结合统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学科融合教学目标(数学、科学):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探索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绘制折线统计图。
3.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以及感受四季变化、划分的原理兴趣,并结合古代智慧充分感受古人沿用至今的四季的划分。
教学重难点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学会整体观察折线统计图的趋势,通过分析作出合理的预测。
3.区分统计图表的特征。
4.分析探索四季的变化、划分的规律。
教学过程前置作业利用搜索引擎对2021年株洲一年气温变化数据的搜索,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根据问题的需要,从互联网媒体上获取数据,能把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回顾统计知识。
)一、设疑激发自主探究谈话导入,引出新知1.师:课前我们已经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到了株洲2021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成了统计图表,老师这里有一份同学完成的统计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希沃白板手机同屏)展示学生搜索之后,制成的统计表。
师:从这个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师: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每月的数据情况,我们可以用已学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希沃白板手机同屏学生作品)2.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呢?预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谁多谁少也一目了然。
师:用你的手,我们一起来比划下这12个月温度的变化情况。
师:大家比划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老师用课件画一画,请仔细观察屏幕。
(用动画演示将条形统计图转变成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读懂折线统计图,学生在对比、观察、分析、发现中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全部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结构图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设计了3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分析例1是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例题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现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数据分析观念。
学情分析学习知识经验: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科能力水平:学习和认知活动由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变化的转折期。
学生具有一定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发展路径:(1)突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重视算理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利用合作学习,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目标确定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二次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人。
师:同学们,你们家有几口人?那你知道我们全国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师:那你知道近24年全国总人口数有什么变化吗?可以怎样统计?生:网上搜索近24年的全国总人口数,进行比较生:可以用统计表、统计图。
师:对的。
这里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的统计情况。
师:从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国总人口数越来越多。
生2:可以绘制条形统计图,更清晰。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绘、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理解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目标: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理解折线统计图,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理解绘制统计图的过程。
2、根据折线统计图,学生能描绘、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数据的变化,学会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现实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五、教学的难点: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新课。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齐声回答:机器人)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每年我国都会举办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向大家展示自己研制的机器人风采。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近几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情况?(想)教师给出信息,我们还能用学过的什么来表示呢?师:(课件4:条形统计图)请大家齐读标题。
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表示多少?接下来每格代表多少?(师问生齐答)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师: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直观。
条形统计图通过直条的长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每一年参赛队伍的数量有变化吗?(有)你能用手势按顺序把变化比画比画吗?(师可在课件2006年处先做模仿)全部生尝试。
指一生试一试。
师:这是一种新的统计图。
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再播放一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理解的“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齐读课题。
(二)、比较异同,构建新知。
师:看到今天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内容,我想你们的脑海中一定有一个一个的问号吧。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对比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利用迁移让学生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形成过程,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看懂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并能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学校气象小组测得了2023年济南市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如下: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师:从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气温的什么?师: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出各个数据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的引入:师:从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看出每月平均气温值,并能直观地比较每月平均气温的大小,但不能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用怎样的统计图能够直观地反映每月之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呢?3、揭示课题:认识折线统计图二、新授(一)探究一1、认识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1)在折线统计图中看到了一些什么?(2)介绍横轴与纵轴、刻度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月份、温度)师:纵轴上的1小格表示多少℃?(1℃)(3)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相同点:横轴与纵轴不同点:直条表示数量、点表示数量。
(4)看数据师:2023年3月济南市的平均气温是多少℃?你是怎样看的?(先看横轴、再看纵轴)(11℃)师: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7月)(5)看上升与下降幅度师: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上升幅度表示什么意思?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你是怎样知道的?(看折线越陡峭程度)2~3月,3~4月师: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几月和几月之间?(10~11月)师: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统计量变化的情况。
五下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数学四下第五单元《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全国总人口数为题材,先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述1998—2021年每年全国总人口数的情况,再在此基础上引出折线统计图。
这一方面激活了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统计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感受这两种统计图的联系,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科书还特别注重根据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图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已经确定了纵轴、横轴并画好网格的图中描点、连线,用折线表示相关的数据,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图操作干扰学习的重点。
这样,既突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关键环节,又能让学生更加关注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教学重点: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人口数吗?,知道近几年来全国人口数的变化吗?学生自由交流师:请看大屏幕视频,这回知道咱们国家有多少人了吧!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是1998-2021年全国总人口数统计情况师:这是什么表呢?还可以怎样表示呢?师:对.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吗? 生:能直观看出数据多少,根据直条的高低很容易比较数据大小。
折线统计图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目标分解表格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
题组训练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第七单元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
、普通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台。
、液晶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台。
)季度两种电视销售差距最大,是()台。
、根据你获得的信息,预测明年两种电视的销售情况。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第七单元第三课时课型:复习课备课人:
(1)两个学校的篮球队第一场比赛时成绩相差多少?
第五场呢?
(2)两队成绩呈什么变化趋势?
(3)你能预测下一场两校的篮球队的比赛结果吗?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整理和复习
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也能清
晰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
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
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
趋势。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利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的概念有所了解,例如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相对较弱。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分析策略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和绘制方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折线统计图模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变化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全)
温馨提示:《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内含《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04页例1。
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所以教材先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学习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核心能力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自主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能读懂图上信息,并能根据图中信息做出简单的分析与预测,发展数据观念及进行合情推测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来准确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五)学习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单式折线统计图》名师教学课件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请你自学课本第104、105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任务1;下面是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请你试着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这张统计表的信息。
3月20日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时间7:20 7:30 7:40 7:50 8:00 8:10车辆/辆90 120 180 60 30 15任务2:请用简短的语句或词语来总结下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二)课堂设计1.情境导入出示校门口车辆流动情况统计表。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都能看到校门口的车辆怎么样?(车来车往/多/拥挤)师:这是张老师在3月20日早上统计的7:20~8:10这个时间段学校门口的车辆流动情况,并把它绘制成的统计表。
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这些车辆的流动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折线统计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折线统计图)2.探究新知(1)展示自学环节,总结画法。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尝试着画了折线统计图,你们画的怎么样呢?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上台展示。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子午中心小学以口小学李平贵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104页《折线统计图》。
学习目标:1、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探究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2、学会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探究,观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习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习活动:一、导入:复习谈话:看图后你知道哪些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导入课题,板书课题)二、导学:活动一:探究方法活动任务:探究:“通过观察,你发现绘制折线统计图有哪些步骤和方法?”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活动一,并请一个小队读一读2、自主学习:观察例1,独立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简要的记录下来。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问、质疑、评价等)。
5、梳理提升:教师利用微课对重难点进行进行梳理提升。
活动二:发现特点活动任务:思考:“通过解答例1中的问题说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活动二,并请女生读一读。
2、自主学习:自学例1,独立思考问题。
3、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4、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问、质疑、评价等)。
5、梳理提升:教师利用课件对学生展示交流的结果进行简要补充、梳理,评价和激励,并板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直观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的)活动三:尝试绘图活动任务:讨论:“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活动流程:1、明确任务:课件呈现活动三,并请男生读一读。
2、自主学习:尝试独立完成“做一做”,再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有序交流、讨论,形成小组共同成果并记录下来。
3、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前台展示讨论结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不同意见(补充、追问、质疑、评价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制作和解读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提高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4.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难点: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练习法: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纸:准备空白练习纸,让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
3.教学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用于教学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图的作用。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展示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进而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数据分析观念。
对折线统计图,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目标,即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在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上点线表示的含义,了解折线统计图具有表示数量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统计活动过程,初步体会数据蕴含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做出判断、预测,有效地构建数据分析观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活动中了解它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数据蕴含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做出判断、预测。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孩子们,有一个重大的体育赛事将在张家口举行,你知道是什么吗?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助力冬奥,我校将举办冬季运动会,让我们来看看选手们的训练成绩如何。
小强训练成绩统计表这是小强第一次到第七次的训练成绩,请学生观察每次的成绩情况。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成绩的高低,老师把这些数据整理成了条形统计图。
2、复习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看来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地通过条形的高低看出数量的多少。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一种统计图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正确地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能够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正确地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3.交流分享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折线统计图的样图、数据资料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调查本班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图表来表示这些数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样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折线的起伏、折点的分布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大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大全]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大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课题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课备课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创境激疑一、引出折线统计图(1)这是李康同学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体温变化的情况吗?(条形统计图)(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么? 小结:通过条形统计图确实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天的体温变化,还能很快看出哪一时刻的体温最高,哪一时刻的体温最低。
(4)那怎样更简单、更清晰的表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呢? 出示折线统计图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合作探究二、解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也是统计图的一种,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 a)独立观察b)小组交流3、大组交流(1)点: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小结:折线统计图上的点是表示一天的体温。
(2)线: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什么呢?(李康的体温变化情况)小结: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4)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看看书上怎么说的? 学生看书三、感受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2)交流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它与我们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吗?(1)生说(2)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理解其含义,掌握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2)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图表分析,将折线统计图应用于生活实际中。
2.过程与方法:(1)探讨类似数据的处理方法,强化数据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和分析数据,促进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协作、交流、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数据图表的作用,并从生活中实际案例中认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2)掌握合适的分析方法及统计思维方法,能够分析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及建议1.教学重点掌握折线图制作的步骤及相关概念。
2.教学难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如何关联折线统计图和现实生活。
三、教学内容安排1.引入:(5分钟)展示几张折线统计图,询问学生它们代表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和其他同学讨论了解折线统计图等概念,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2.导学:(10分钟)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导学,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并用图例引入折线统计图概念。
3.实践:(25分钟)以小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
老师可以将一些实际数据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开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同时让学生把处理好的数据画成折线统计图进行比对、分析和讨论。
4.展开:(10分钟)通过学生小组的数据分析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析,从数据图表中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老师可以将学生成果反馈,引出做更多数据分析和折线图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可以让学生找到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自行进行分析和制图,并在班级中分享。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
2.幻灯片展示、影像演示、电脑辅助制图、图片呈现等教具。
3.数据案例。
五、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方法课后作业以及对课内组合制作的数据分析和折线统计图的评价。
2.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总结研究数据分析与折线统计图制作的方法和策略。
《折线统计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并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运用它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统计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有者广泛的应用,从小让学生接受统计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学统计,重要的是制作统计图表,理性分析数据、做出恰当的分析和预测。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并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做出预测。
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着相同的部分,只是表示数据的方式不同。
教材中首先通过条形统计图引出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画法,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自己绘制;接着再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更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相同的部分,只是改用折线来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学生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比较容易。
2.在前面统计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经验。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析数据,并对折线的走向做出正确的预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预测意识。
3.统计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与学生平常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3.会根据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能做出科学的预测。
过程与方法经历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绘制和科学分析的过程,体验迁移比较、观察分析等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1.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小组里互帮互学,快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材第104和105页的内容。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根据给出数据绘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统计思想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合理推测及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根据统计表给的数据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发展的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具准备】PPT课件,直尺、三角尺、小黑板、作业纸等。
【学具准备】作图工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1)师: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生1:2006年机器人参赛队伍支数有426支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通过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知道的。
师:嗯,观察的很仔细。
你们还看看到了些什么?生:2007年参加的队伍最少,2012年参加的队伍最多。
师:你又是怎样看出来的呢?生:通过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和直条的长短。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条形统计图直条的长短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每一年的参赛队伍支数都一样吗?生:不一样。
有多有少。
师:那你能用手势比划出它的变化情况吗?生:试着比划师:比划的真棒!那如果我们能一边比划一边说数据是不是会更好些呢?(示范边说边比划,并让学生跟着比划。
再请学生试着单独边说边比划)如果把我们的手看成一支笔,把我们刚才整个的比划过程画出来,会是怎样的呢?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动态演示条形统计图转化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像这种由点和线组成的图形叫做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意图说明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及意图说明【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4、105页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的第一课时,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领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为今后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打下基础。
例题1从机器人大赛的主题图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给出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绘制出了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条形统计图。
通过提示“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引出折线统计图。
运用小精灵的话:“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明确新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参加参赛队伍数量的增减变化,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做一做”给出陈东从出生到10岁的身高数据,让学生通过描点、连点成线段,学会画折线统计图,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情况的特点,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在表格上画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能读懂图上信息,根据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或预测。
2.通过观察、比较及分析,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提高统计意识,了解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会画折线统计图,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灯盏小学余文田
【教学目标】
1.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重点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指导】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性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
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习统计的知识,应当注意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
3.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
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在学生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引领、指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
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时复式折线统计图…………………………………………2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重点难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
(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本105页"做一做")
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课堂作业】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突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还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单式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折线统计图,并播放生活中的统计图,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有关的单式折线统计图,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
让学生在分析和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逐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第2、3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准备】
投影仪及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
(见课本图形)
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
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
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
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
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反思】
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复式统计表,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分别绘制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接着为了便于比较信息,教师让学生将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二为一,由师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最后,教师让学生充分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点。
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图例的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