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优质教案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1.训练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

2.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情境导入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学习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怎样的呢?交流讨论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实例讨论。

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方案;(4)进行实验;(5)收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知识拓展科学探究的形式有多种,实验、调查、讨论等都是科学探究的形式,进行科学探究不是一定都按科学探究的8个步骤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选择其中几个环节进行。

探究点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在实验时,我们在实验前观察什么?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实验后又观察什么呢?观察到的这些实验现象,我们从哪些方面去进行描述呢?讨论交流讨论相关的原因。

归纳总结观察化学实验的内容:化学实验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并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点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实验续表蜡烛,观察现象焰;蜡烛火焰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火焰分三层流影响而摇晃,黑烟是石蜡未充分燃烧产生的炭黑;燃烧火焰分三层:焰心、内焰、外焰(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2 s后取出火柴梗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先变黑,第二层次之,里层几乎无变化外焰处石蜡蒸气充分燃烧,温度最高;内焰处石蜡蒸气燃烧不充分,温度较低;焰心主要是未燃烧的石蜡蒸气,温度最低(3)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蜡烛燃烧有水生成(4)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迅速往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熄灭蜡烛,观察现象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石蜡的蒸气遇冷形成白烟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再观察现象火焰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是石蜡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课堂讨论1.蜡烛燃烧时状态有没有什么改变?2.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2s后取出,放置的时间长了,会有什么现象?3.蜡烛燃烧时产生黑烟,为什么熄灭后是白烟?熄灭后的白烟是什么物质?归纳总结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此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写在了箭头的上方。

课题2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共31张PPT)

课题2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共31张PPT)

1.在化学学习探究中,你认为下列提出问题 的思路和方法可行的是( ) C
A.人云亦云
B.相信定论
C.学会质疑
D.迷信权威
2.小明所在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的实验时,发现气体产生的速度太
慢了,他跟组员们说这可能是石灰石加得
太少的缘故,在以后的实验中要注意所加
药品的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1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现象或 结论的叙述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罩在烛火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少量 白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B.罩在烛火上方的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C.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够被点 燃,说明白烟是可燃气体
B.用小刀可将石蜡切下,说明石蜡的硬 度较小
C.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D.将干冷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 液滴出现,说明石蜡中含有水
8.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 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 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 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D)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小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 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图12-2),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重新燃烧了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D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3.观察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三阶段)
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形态、外观 等;
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 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本实验再现蜡烛点燃前蜡烛燃着时(1)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2)蜡烛火焰哪层温度最高(3)蜡烛燃烧时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实验内容步骤与方法实验现象结论蜡烛燃烧时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取一个干燥的大试管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然后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试管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蜡烛熄灭后实验目的步骤与方法实验现象结论探究白烟的成分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有白烟飘出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气,而后燃烧。

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拓展训练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发生了化学变化B.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变化C.由石蜡能漂浮在水面上可得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的物理性质D.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描述的是石蜡的化学性质2.蜡烛(足量)在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高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两个实验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中可观察到注射器内壁出现一层白膜B.通过“实验一”可知: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实验二”所得曲线是c代表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浓度变化D.“实验二”结束后可观察到反应容器内壁有少量水珠5.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探究实验一_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_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程功化学探究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活动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活动目的:探究(1)实验用品石蜡的各种性质;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通过分析,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

):小刀、烧杯或水槽(盛水)、火柴、干燥(干冷)的烧杯、蜡烛、澄清石灰水。

(2)石蜡在点燃前后的变化;步骤和方法现象(描述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分析(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并嗅其气味。

然后用小刀切割,放入盛水的大试管或烧杯中中心有一根灯芯,周围是筒状白色蜡状固体,轻微气味;可切割,放入水中不溶于水,浮在水面上常温下为白色固态,略有气味,质软(硬度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物理性质(2)燃着时: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及变化;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2s后安静燃烧,放热,顶部先熔化,逐渐变短;火焰分三层,中层(内焰)最明亮,最里层最暗;火柴梗接触石蜡受热易熔化(熔点低)。

★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芯X),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取出,观察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冋部位被烧的情况外层部分(外焰)最先被烧变黑,中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

次之,焰心温度最低;故加热时用外焰。

(3)检验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取一个干燥(冷)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

或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烧杯内壁出现无色小液滴(小水珠/ 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混X )浊;或烧杯内壁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H2C)和二氧化碳(CQ)(两种新物质)----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从而证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

(4)熄灭时: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再观察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刚熄灭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火柴点燃白烟,白烟可燃烧并重新点燃蜡烛。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 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中 国 古 代 的 炼 丹 设 备
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就 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炼金, 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
实验探究步骤
现象
结论
1、点燃前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 白色、圆柱状固体, 状态、形状、气味 稍有气味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 放入水中
质软
易切,浮于水面, 密度比水小,
不溶解
不能溶于水
实验探究步骤
2、蜡烛燃烧时: ①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火 焰分层情况。
②取一根火柴, 迅速平放在火焰 中,2S后取出
现象
首先看到明亮的 火焰,发黄光, 放热,冒黑烟, 火焰分三层,外 层最明亮,内层 最暗;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是否受热熔化,燃烧时 是否发光、放热,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结果的解释。即不是孤立 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 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练习:几位同学对蜡烛火焰 的焰心进行了探究,请你完 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 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 后取出,现象如右图A,这 证明焰心___温__度__最__低_____。
____。
不具有可燃性.
【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
是 石蜡固体小颗粒。 。
在火焰上方振荡。 浑浊。
二氧化碳+水
3、熄灭时
①熄灭蜡烛,观察 有白烟飘出 所发生的现象

九年人教版上册件:课题2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8张PPT)

九年人教版上册件:课题2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8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本课结束
我们,还在路上……
【解析】A、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为观察,A正确;B、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属于科学探究中 的猜想假设,B错误;C、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C正确;D、④ “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现象,D正确。
强化练习
3、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 “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B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新课引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千古绝唱, 赞美了春蚕和蜡烛的无私奉献。
蜡烛带给人类光明,驱散了漫漫长夜的黑暗。
蜡烛到哪去了? 是消失了? 变成了其他物质?
新课讲解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制订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用品 进行实验: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新课讲解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一般从下述三个方面讨论: (1)形态: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液、固三态)、分层、溶解、沉淀析出、 气泡冒出、特殊气味等。 (2)外观:包括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等。 (3)能量:包括物质变化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爆(炸)等。
归纳小结
1、科学探究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是一个动手与动脑 紧密相结合的过程。
新课讲解
【探究内容】 观察顺序 燃烧前 燃烧时 燃烧后
观察的现象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硬度、溶解性
燃烧时的现象,火焰的层次 熄灭后的现象,对燃烧产物的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重新燃烧?
小结:熄灭蜡烛后的现象
熄灭蜡烛后冒白烟。 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又
重新燃烧。
总结: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学生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我们一起对生活中的蜡烛有了更 深的了解,那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去观察物质 呢?
再见
蜡烛燃烧后到底生成了什么其他的物质?能不 能直接观察到?
对蜡烛燃烧产物继续探究
分别取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润湿内壁 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内壁上分别 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
小结: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及生成 的物质
蜡烛燃烧时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属于物理 变化。
活动探究二:蜡烛燃着时观察到的现 象
2.点燃蜡烛
点燃蜡烛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 亮?哪层最暗?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 约1 s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说明火 焰哪部分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
小结:蜡烛燃着时的现象
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内壁出现水 珠,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内壁变混浊,说明蜡烛燃烧后生成 了二氧化碳。
所以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活动探究四:熄灭蜡烛后有什么现象
熄灭蜡烛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用火柴支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
发黄光 发热 冒黑烟 火焰分三层。各层燃烧的情况不一样,外焰燃烧充
分,温度最高,内焰稍差,温度稍低,焰心燃烧最 不充分,温度也最低 。 蜡烛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一、实验目的
九年级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时,用倒扣在火焰上的小烧杯看水雾,倒过来向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看是否变浑浊。

但由于烧杯小,在火焰上罩的时间稍长就发热使水雾蒸发,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烧杯倒过来大部分已逸散,导致最关键的两个实验现象不易观察到。

这个探究实验的关键是观察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为了使这两个实验现象清晰
..和描述
可见的呈现出来,只需要将烧杯换掉即可。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锥形瓶、蜡烛、澄清石灰水、火柴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
四、实验操作
点燃蜡烛,把锥形瓶斜罩在蜡烛火焰上,看清水雾后,向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防止锥形瓶口炸裂,倒石灰水时尽可能不要接触瓶口),振荡。

五、改进的意义
首先,一般学校都有锥形瓶(如果学校没有锥形瓶,可以用大试管代替),有很好的推广性,而且放起来比较稳,不至于学生第一次做实验,没有放好而滑落摔碎,影响实验心情;其二,水雾的产生时,由口往里移动,时间足够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倒入澄清石灰水,稍一振荡,就浑浊,实验现象清晰可见;其三,由于实验现象清晰,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很方便,而不是老师说的实验现象,很有说服力,同时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会觉着化学很神奇,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四,由此得到启发,利用同样方法可以检验氢气和甲烷的燃烧产物。

专题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

专题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知识点】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例】小明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1)点燃蜡烛,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中有。

(2)探究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A.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B.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可能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①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猜想(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②吹灭蜡烛,并用一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

③吹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猜想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猜想,因为。

【答案】(1)水和二氧化碳(2)①A 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不是水蒸气③C AB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巩固练习】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B.测量C.实验D.推理【答案】C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水D.大量灰烬【答案】C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地被烧黑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C.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答案】B4.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答案】C5.下表列举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解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中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答案】B6.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课题2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件 (共21张PPT)

课题2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课件 (共21张PPT)
火柴
探究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什么物质
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的石灰水 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内 壁上的现象。
现象:(1)烧杯内壁有水雾;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 生成。
4. 熄灭后
(1)熄灭蜡烛观察现象
冒白烟
(2)用燃着的火柴点白烟观察现象 白烟燃烧并再次点燃蜡烛
在水面上.结论:石蜡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
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
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
(填a,b或c)处最
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 的
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现象
说明了蜡烛燃烧有

成;再把一只涂有澄清石灰水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

,说明了蜡烛燃烧有
生成;
蜡烛吹灭后,立即用火柴点燃从烛芯飘出的白烟,现象

,说明这缕白烟是

归纳总结p14
5. 拓展实验
小心地往烛焰里插入一根玻璃导管,用火柴在 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会发现什么?
例3.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
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插入焰心,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
1. 点燃前
(乳白色)颜色 (圆柱形)形状 (轻微气味)气味
硬度(小)
是否溶于水(不溶)
密度(与水比) (比水小)
2. 燃着时
(1)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 (2)观察火焰的层次和明暗度及探究各层的温度的高低。
外焰 温度最高 内焰 温度较低 焰心 温度最低

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课件

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课件
蜡烛燃烧时温度的变化
随着蜡烛燃烧时间的延长,蜡烛周围的温度逐渐升高,这是由于蜡烛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物质
蜡烛在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些物质可以被检测到。
01
02
03
讨论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
蜡烛燃烧时发生的是不完全燃烧反应,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05
结论
总结主要发现
xx年xx月xx日
化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介绍蜡烛和燃烧的基本知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和讨论结论反思和拓展
01
介绍
本课件主要探讨化学中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相关知识。
课程主题
适用对象
学科领域
适用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学习化学时使用。
本课件属于化学学科领域。
03
课程背景
02
01
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并产生白烟。
火焰分为三层,最内层是焰心,温度最低;其次是内焰,温度较高;最外层是外焰,温度最高。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和灯芯。
蜡烛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可以被人类利用,如用于照明、取暖等。
Hale Waihona Puke 蜡烛的燃烧也提供了烟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火灾。
对生活的启示
研究不同类型蜡烛的燃烧特性,如环保蜡烛、香薰蜡烛等。
掌握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火焰、烟和气味等燃烧现象的基本概念。
理解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及基本原理。
学会观察和分析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02
蜡烛和燃烧的基本知识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油蜡或蜂蜡,这些蜡状物质在空气中容易燃烧。
蜡烛通常由棉芯或石蜡芯制成,棉芯吸水性较好,燃烧时火焰较为稳定,而石蜡芯则具有较高的熔点,燃烧时间更长。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展观察和描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教学重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难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具】蜡烛,火柴,酒精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二、实验探究,观察学习通过教师进展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然后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2、点燃前(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投入装水的烧杯中石蜡的硬度较,溶于水,密度比水。

3、点燃时(1)点燃蜡烛,观察火焰分几层,哪层最亮,哪层最暗?蜡烛火焰分层,最亮,最暗。

(2)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上1S后取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最低。

(3)用一个枯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

4、熄灭时熄灭时,观察现象,并迅速用火柴去点刚熄灭的白烟,观察现象白烟是石蜡的。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通过刚刚的实验及记录,完成以下问题。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点燃蜡烛前,蜡烛是色体,硬度较,切一小块放入水中发现蜡烛,说明蜡烛溶于水,且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时,看到,其火焰分层,即,,,其中最亮堂的一层是,最暗的一层是,温度最高的一层是,用一个枯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并迅速将烧杯翻转过来,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看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
新知学习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 究】
⑵ 点燃蜡烛
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 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 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仔 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 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 了什么物质。
干燥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澄清石灰水润湿过的烧杯内壁变浑浊
蜡烛硬度较小,不容于水,密度比水小
新知学习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探 究】
⑵ 点燃蜡烛
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 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此变化? 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亮? 哪层最暗?
外焰 内焰 焰芯
蜡烛燃烧时,蜡烛一边熔化一边燃烧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焰芯最暗
古代炼丹术士在炼丹 作坊炼长生不老药
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但他 们发明了许多实验器具及 一些分离物质的方法,同 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 识,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 科学作出了贡献。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古代炼金术士在炼金作坊 将普通金属点化成金银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 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⑴ 关注物质的性质 ⑵ 关注物质的变化 ⑶ 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新知总结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2.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 3.蜡烛是白色圆柱状的固体,略有异味,硬度较小,不溶水,密度比水小 4.蜡烛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物为水和二氧化碳
新知学习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为观察 B、②为结论 C、③为设计实验 D、④为实验现象
【方法点拨】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析】A、①有银白色金属光泽,为观察,A正确;B、②它可能是由铁制成的,属于科学探究中 的猜想假设,B错误;C、③“我们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C正确;D、④ “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现象,D正确。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 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新课引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千古绝唱, 赞美了春蚕和蜡烛的无私奉献。
蜡烛带给人类光明,驱散了漫漫长夜的黑暗。
蜡烛到哪去了? 是消失了? 变成了其他物质?
新课讲解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制订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用品 进行实验: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
答属于实验现象分析;D、对问题的回答属于结论。
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是什么?
小颗粒
强化练习
2、一元硬币的外观是: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②它可能含有铁。 有同学就提出:③我们可以用磁铁来吸一下。实验发现:④一元硬币被磁铁吸起来了。 就这一探究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2、通过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知道了蜡烛的性质,学会观察 蜡烛燃烧的现象,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并要学会对实验 探究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强化练习
1、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
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的是( A )

问题

布置作业
用大烧杯将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罩住,如图所示,哪一支蜡烛先熄灭? 你可以利用家中的器材,实验一下。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新课讲解
【探究内容】
观察顺序
观察的现象
燃烧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硬度、溶解性
燃烧时
燃烧时的现象,火焰的层次
燃烧后
熄灭后的现象,对燃烧产物的探究; 对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的探究
新课讲解
燃烧前: 蜡烛为白色固体,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易熔化。
新课讲解
燃烧时: 1、蜡烛燃烧时,烛焰附近的蜡烛会熔化; 2、蜡烛吹灭后,迅速点燃白烟,会引燃 蜡烛; 3、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
对问题的回答
A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其不同
如何比较?
部位的灼烧情况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方火法点焰拨明】解亮决的此原题要因知是道科什学么探?究的与主火要环焰节中,如的提碳出颗问题粒、有猜想关与,假碳设等颗。粒会影响
【解析】A、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火方案焰;明B、亮对程问题度的回答属于解释原因;C、对问题的回
新课讲解
燃烧后: 1、将干冷烧杯罩在烛焰上方,会有水雾出现; 2、烧杯倒转,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 浑浊; 3、将坩埚压在烛焰上,会有黑烟生成。
新课讲解
对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的探究: 点燃白烟,能引燃蜡烛,这说明该白烟 的主要成分不是二氧化碳,也不是水蒸气; 而是冷凝的石蜡蒸气。
新课讲解
探究(或实验)完成后,应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强化练习
3、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 “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B )
A.向老师请教 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方法点拨】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方法很多,但是实验探究中的态度必须严谨。 【解析】A、向老师请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间接经验也很重要,A正确;B、认为自己做错了, 不予理睬是错误的,没有探究精神,B错误;C、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普遍情 况,C正确;D、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D正确。
新课讲解二ຫໍສະໝຸດ 化学实验的思路和方法1、观察: (1)明确实验目的,使注意力转向定向观察实验的现象,避免“看热闹”。 (2)变化前要观察所用仪器,看所用反应物药品的主要物理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等;看仪器的连接,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3)变化中观察反应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发光、发热、火焰颜色,是否有气 泡和沉淀等,还要注意反应条件。 (4)变化后观察生成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如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新课讲解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 物理性质;石蜡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例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发光、 放热的现象,有二氧化碳和水的生成等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 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系统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 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结论。
新课讲解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一般从下述三个方面讨论: (1)形态:包括物质的状态(气、液、固三态)、分层、溶解、沉淀析出、 气泡冒出、特殊气味等。 (2)外观:包括物质的颜色、烟、雾、浑浊等。 (3)能量:包括物质变化中发生的光、电、热、声、爆(炸)等。
归纳小结
1、科学探究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是一个动手与动脑 紧密相结合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