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第二章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平面图
1 2
1
Ⅰ–Ⅰ′剖面图
1
1
2
沿向斜布置对掌子工作面
【实践方法3】
③石门配合煤巷探查复杂褶皱,往往是在多条石 门控制的基础上再结合煤巷探查(图3—6) 。
石
煤门
门
煤门
煤门
石 门
石
石
门
门
南探煤石门
石门配合立眼探查向斜枢纽,一般采用从下水 平石闸向上部煤层的向斜槽部掘立眼的方法。所 掘立眼既可用来探清向斜枢纽位置,又可作为将 来回采时的溜煤眼(图3-5)。
②实测控制与外推相结合
Ⅲ
Ⅱ
Ⅲ
Ⅱ
剖
剖
面
面
Ⅰ
向斜枢纽 Ⅰ 剖 面
沿向斜枢纽掘进运输平巷
巷道施工顺序
沿中型向斜两翼布置对掌子工作面时,对向斜枢纽探查。对掌子工作面布置的 关键是要掘好相邻两工作面的共用运输巷,确保运输巷沿向斜枢纽掘进。为此, 合理调整巷道施工顺序,先施工横穿褶皱的巷道,后施工沿枢纽掘进的巷道, 从而达到事先查明褶皱枢纽,指导运输巷道掘进的目的.
在利用经验类推法时,主要是根据巷道掘进方向断层倾向的关系 来确定找煤方向。如总规律是以正断层为主,掘进方向与正断层倾 向相同时,则应向掘进巷道上帮方向去找煤;掘进方向与断层倾向 相反时,则应向下帮方向去找煤。例如鸡西滴道矿8坑4斜有一组 北西方向的正断层,右三掘进方向与断层倾向相反,则向下帮(煤 层顶板方向)找煤,左三掘进方向与断层倾向相同,则向上帮煤层 底板方向)找煤。(见下图)
鸡西麻山矿6井5号 层根据左二、左三路 的断煤交线推断左四 见到的断层为同一断 层,找煤方向与上部 一样
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确定断层性质的依据是遇到同一条断层 下图为鸡西麻山9井横切7号和8号煤层的水平切面图,7号煤层
煤矿地质学试卷 2
中国矿业大学 学年度第 学期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合计20分)1.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2.中生代从老到新分为三叠纪、志留纪、白垩纪3.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地震波不连续界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依此将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4.煤矿中的“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5.岩层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6.在纵剖面上,根据褶曲枢纽的产状可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类;在平面上,根据褶曲延伸长度和宽度之比,可分为线形褶曲、短轴褶曲、近等轴褶曲3类。
7.宏观煤岩类型包括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暗淡煤。
4种类型。
8.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在以下岩石中,石灰岩是这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大理岩是这三大类岩石中的变质岩,玄武岩是这三大类岩石中的 岩浆岩(火山岩)。
9.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主要有 遥感、填图、坑探、钻探、巷探、物探等6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合计20分)1.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2..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二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3.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
4.震中: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5.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三、问答题(共计35分)1.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征?(12分)整合接触: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连续沉积,无明显间断。
(4分)。
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虽平行一致,但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一段沉积间断,反映了一次先升后降的地壳运动,其间有风化剥蚀的痕迹。
(4分)角度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不平行,有一交角,其间有明显剥蚀面。
表明一次褶皱运动升起剥蚀后再沉降接受沉积的过程。
(4分)2.岩浆侵入对煤矿生产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11分)减少煤炭储量、缩短矿井服务年限(4分);使煤质变差,灰分增高、挥发分降低,粘结性破坏(4分);破坏煤层连续性(3分)。
探讨影响煤矿采掘生产安全的地质因素
探讨影响煤矿采掘生产安全的地质因素摘要:安全生产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要点,而煤矿生产的安全则是重中之重,针对当前煤矿事故多发的情况,我们便要从多角度出发来对煤矿的生产安全进行分析。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样性的,而地质因素则是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从地质构造与煤矿生产的关系出发,在地质因素对于煤矿生产安全影响的基础上来讨论地质因素与煤矿采掘安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探讨影响地质因素1、地质构造与煤矿生产间的关系在煤矿生产中,因为矿井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开采方式的不同,会面临不同的地质环境,而这种地质构造上的不同则可能会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讲,我们通常所关注的主要是褶皱、相关的节理构造以及断层等。
矿井地质构造中的断层会对煤层的延续性和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而这种地质构造的破坏作用在煤矿生产中是比较难以发现和控制的,而煤矿采掘的工作面产生褶皱、节理或者是断层时,则可能会出现渗水或者是作业面岩石的破碎与脱落,从而给煤矿的生产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具体而言,地质构造与煤矿生产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质构造中的断层会对煤矿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煤矿的采掘生产都是井下完成的,因此,在生产中会遇到性质各异的断层结构,而这些断层的存在会对煤层的走向及其结构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造成一定的破坏。
断层结构会使两端产生一定的牵引、揉皱或者是积压作用,从而使得断层的岩石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发生岩石破碎现象,并且该种地带给瓦斯气体的聚集、地下水的汇集等提供了条件,从而给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其次,褶皱也可能会造成生产事故的发生。
地质构造中的褶皱对于矿井中煤层的形态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煤层的完整性及其延续性并没有实质性的破坏,在镜像中对于该种褶皱的控制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但是它的存在会对煤层掘进的方向、工作面的形状或者长度等带来直接的影响,并且可能会影响采掘及其的应用和井下顶板的管理等,而一些褶皱的存在和发育情况也会对一些煤层的开采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使其处于无法开采的状态等。
煤矿地质学8岩浆侵入体和岩溶陷落柱
• 按照侵入体的形态和对煤层的破坏程度可 分为: • 上冲区 • 扩散区 • 波及区
• 二、岩浆侵入体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 三、煤矿生产中对岩浆侵入体的处理 • 井田煤系中若有岩浆侵入体存在,应查明侵入体 位置、形态,在此基础上合理布置矿井掘进遇到岩墙后,一般可按原计划直 接穿过 • ②岩墙沿垂直或斜交煤层走向分布时,工作面回 采至岩墙后,在岩墙另一侧重开切眼继续回采 • ③当岩墙沿煤层走向分布且延长较长时,可以以 岩墙为界将工作面分成上、下两段,采用两个小 采面进行回采。
第八章 岩浆侵入体和岩溶陷落柱
• 在煤矿生产中,影响矿井生产的地质因素 很多,比如断层、褶皱、瓦斯、地压等普 遍性的影响因素之外,岩浆侵入体和岩溶 陷落柱是带明显区域性特点的两大类地质 因素,它们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在不同煤田 的矿井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第一节 岩浆侵入体
• 一、岩浆侵入煤层的一般特征 1、产状和形态 1)岩墙:以断层或者节理作为通道侵入、穿 插在煤系中,与煤层面斜交或者垂直的侵 入体。 2)岩床:地下岩浆沿煤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 状侵入体。它可以沿煤层顶、底中间侵入, 也可吞蚀整个煤层。
• 2.对岩床的处理 • 对于岩床,要求用巷道或钻孔圈定岩体边 界范围,然后决定回采方案。如为大面积 岩浆侵入体分布区,则采区、采区布置要 设法避开。对煤层破坏不严重的串珠状侵 入体,工作面可以直接推过,但需增加采 面处理岩浆岩的工序。
第二节 岩溶陷落柱
• 一、岩溶塌陷的成因及形成条件
地质条件:岩溶发育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有可溶性岩层存在; (2)有良好的地下通道; (3)地下水源丰富,水具侵蚀性; (4)水流动能力较强,即有好的排泄口
• 二、陷落柱的特征 • (一)基本形态 • 陷落柱一般呈上细下粗的锥柱状,其中心 轴有时是直线状,有时是曲线状,与陷落 柱形成后发生的构造变动有关。 • 1.平面特征 • 陷落柱的平面形态多数呈椭圆形、似圆形, 也有长条形及不规则状。 • 2.陷落柱的剖面特征
煤矿地质学第8章 煤矿环境地质
(二)监测方法 1.化学分析法 2.连续分析法 (三)监测内容 1.煤矿大(空)气监测 2.水质监测 3.土质监测 4.岩移监测
(四)监测数据整理
1.算术平均值法
用在监测时间长、数据多的情况下说
明某一监测参数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
2.几何平均值法 Ci= (Ci,av) (Ci,max)
该方法适当考虑了污染物最大浓度故 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采用。 式中 Ci——污染物浓度统计值; Ci,av——污染物浓度算术平均值;
3.环境质量预测评价
(二)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1.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矿区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及地貌、
气象与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
2.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确定矿区内污染源,找出扩散和人
为排放的方式、途径、特点。
3.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与评价
通过布点采样和资料收集获得环境
质量信息。 4.环境效应分析评价 生态效应分析、人体健康效应分析、 经济效应分析。
第三节 煤矿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
一、煤矿环境监测
(一)监测网点布设 1.对面状监测对象(如矿区大气 ,水库, 湖泊,矸石山等)的分布方法。 (1)网络布点法 (2)同心圆布点法 (3)扇形布点法 (4)功能分区布点法
2.对线状监测对象(如河流,井下巷道,工 作面等)的布点法 一般按一定距离并结合污源排放口, 交汇点,采样点等综合布点。 3.对点状监测对象(如机器噪声等)的布点 方法 通常根据不同对象在其表面或附近的 一定距离内布点。
(六)矿井热
热源有地热、空气压缩热、井下煤 岩层氧化热、矿井热水热、煤层自然热、 机电设备运行热、爆破热及井下人员人 体热等。
(七)噪声 工业生产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建 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
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条件 Microsoft Word 文档 (6)
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条件煤矿地质工作是煤矿设计、安全生产中最基础的技术工作,如断层的出现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给采掘部署和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般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断层、褶曲、顶板岩层裂隙、水文地质条件等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断层,它的出现使顶板岩层的整体性、坚固性受到破坏,强度大大减弱。
煤矿的冒顶事故,片帮事故,有很多是断层尤其是小断层造成。
1、断层断层常常出现于顶板和工作面中。
顶板中尤其是脆性岩层的顶板,落差小于煤层厚度的断层,虽然对工作面布置关系不大,但对顶板的稳定性影响很大,断层的产生,易使顶板岩性破碎,增加顶板支护难度。
工作面中出现断层时,不论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在断层下盘靠近断层附近最易冒顶。
主要是工作面推进时,使断层下盘岩层与上盘岩层“离层”而发生冒落。
断层走向与工作面的推进方向也有很大关系,当断层与工作面斜交时,由于顶板被断层面分割为上、下盘两大块,其间失去了连接力,也就不存在抗弯、抗剪和抗拉的能力。
因此,两盘岩体会向煤层倾向方向或老塘方向滑移,使支架失稳而产生冒落。
当断层与工作面平行时,冒顶范围可能影响到整个工作面控顶区,尤其当工作面倾向煤壁时情况更为严重,因为控顶区顶板正是上述包括断层面在内的“复合顶板”,可以导致上、下盘岩体离层,下盘岩体冒落。
当断层走向与工作面近似垂直时,其上、下盘局部范围内都有冒顶区。
断层下盘冒项主要是由于所谓“复合顶板”中断层这一弱面起关键作用;断层面上盘冒顶主要是由于顶板向煤层倾斜方向或老塘方向滑移,造成支架失稳。
尤其当回柱放顶位置距断层很近(一般5一8m)时,顶板整体性更差,冒落块体更加活动,就更易发生下滑而冒落。
当工作面内出现两条以上断层时,冒顶的可能性就更大。
特别是当两条断层的倾向相反组成地垒时,在两条断层之间更易发生冒顶。
2、水文地质因素矿井主要充水水源有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和采空区积水。
主要的充水途径有断裂带、接触带、采空区上方冒落裂隙带、地面塌陷、封密不良钻孔和含水层露头区等。
煤矿安全生产五大灾害怎么预防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生产五大灾害怎么预防1、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厚度变化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条件岩浆侵入煤层矿井水喀斯特陷落矿井瓦斯地压地热.1.2 危害情况采空区地面塌陷主要是由于地下煤矿体开采,造成大范围采空,导致地面塌陷及变形,危害对象主要为耕地、农作物及民房,危害严重地段造成部份农田因地面沉陷而积水成潭或者成沼泽地,农作物被毁坏或者整块田地无法耕作而丢荒。
至1999 年矿山停产,地面沉陷累计影响面积约133 340 m2。
目前姑占岭煤矿矿区需处理复垦的农田塌陷面积约68 000 m2。
煤矿塌陷不仅破坏了土地、植被资源,而且对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1.1.3 成因及发展趋势姑占岭煤矿由于各矿段含煤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工艺、开采规模、开采年代与开采深度的差异,形成面积大小不等的采空区,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是由于煤层采出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的原始地应力平衡遭到破坏,随着开采工程活动进行,采空区上方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离层以致冒落而形成。
姑占岭煤矿采空地面塌陷多为缓变型,平面形态普通呈圆形、椭圆形盆状。
其发生发展过程及地表形态特征主要取决于煤层埋藏深度、开采厚度、顶板岩性、工程地质特征等。
姑占岭煤矿采煤历史长、强度大,伴有着采空范围的不断扩大,采空地面塌陷不断发生(主要发生在矿山开采过程和开采后一段时间)。
1999 年底停产后,地下水位开始恢复,采空区塌陷积水成塘。
由于矿山已停采十多年,现塌陷已相对稳定,近期未见继续发展趋势。
1.2 排土场边坡失稳煤炭开采中矸石固体废弃物堆放于石鼓砖厂一带,分布长160 m,宽70 m,体积161 146 m3 ,形成周边长约460 m 的边坡,高约10 m,坡度60~70°,结构松散。
由于排土场未作有效的防护处理,每年汛期一到都会浮现滑坡、崩塌等现象,阻塞乡村道路,加剧水土流失,并破坏地形地貌景观而引起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边坡失稳灾害稳定性较好,潜在危害小,危(wei)险性小。
07第七章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图6—2泥炭沼泽基底不平造
成煤厚变化示意图
图6—3河流同生冲蚀造
成煤厚变化示意图
图6—4海水同生冲蚀造成
煤厚变化示意图
(二)后生变化
煤层厚度发生变化是指煤层被沉积物覆盖以后或者 整个煤系地层形成以后,由于
河流冲蚀(图6-5) 构造变动(图6-6 ) 岩浆侵入(图6-7) 喀斯特陷落(图6-8)
主要指 辅助指
类型
辅助指标
辅指标
标
标
标
标
标
标
薄煤 Km≥0.95 γ≤25%
层
0.95≥ Km≥ 0.80
25%<γ 0.8> Km ≤35% ≥0.60
35%<γ Km <0.60 γ>55%
≤55%
中厚
25%<
和厚 γ≤25% Km≥0.95 γ ≤
煤层
40%
0.95≥
40%<γ 0.8> Km
(3)利用工作面上分层边采边探的断层观 测资料,编制煤层顶板、底板标高等值线 图,圈定煤层底凸薄化的位置和范围。 如图(6-16)是某矿开采缓倾斜煤层的底 板等高线图从图中可看出煤层顶板平直稳 定而底板凹凸不平,并在相应部位出现三 个不规则的煤层变薄带。应及时调整采高 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4) 煤层河流冲蚀变薄带的探测
6) 在上述观测基础上,将井下收集的各种煤层资料、填绘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填绘的资料包括;观测点号,含 顶底板岩性的煤层小柱状图,煤质化验简表及其它说明 煤层和顶底板变化的资料。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编制 煤层等厚线图和煤质等值线图 。
2. 煤层的探测
1)煤层厚度的探测
(包括回采和掘进两阶段 工作中的煤厚探测)
矿井地质(有关断层处理部分)
褶曲的处理
• 1.大型褶曲 • (1)褶曲轴线作为井田边界。有些大型向斜,由于轴 部埋藏较深,开采困难,多作为井田边界,其两翼分 别由两个或几个井田开采。有些大型宽缓背斜,两翼 煤层距离较远,井下难以形成统一的生产系统,可以 褶曲轴为界,两翼分别有两个井田开采。 • (2)大型褶曲在井田开拓部署中的处理方法。不是 所有的大型褶曲轴都必须作为井田边界,在有的井田 内也可以有大型褶曲存在。若在井田内有大型背斜构 造,开拓系统中常把总回风道布置在背斜轴附近,两 翼煤层均可利用。有些位于向斜构造的矿井,常把运 输巷道布置在向斜轴部附近,用一条运输巷解决向斜 两翼的运输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3.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 • (1)采用强行通过的方法。 • (2)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厚时, 对于倾向断层或斜交断层可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即 提前在断层另一盘重新开掘切眼,待工作面推进到断 层处,停止回采,工作面搬家到新切眼内继续开采。 • (3)采用划小工作面的方法。当断层落差大于煤厚 时,对于走向断层,可在断层两侧补掘中间平巷,把 原来一个采面划分为两个采面分别回采。对于落差一 端大、一端小的斜交断层,可采用合采与分采相结合 的方法,把断层上、下盘煤层结合起来开采。
• 3.小型褶曲 • (1)采面重开切眼生产。在小型褶曲发育地 区,常见到煤层突然增厚或变薄,甚至不可采, 使工作面无法通过,需要重新开掘切眼进行生 产。 • (2)采面运输巷改造取直。煤矿要求运输巷 在60m内不能有大的弯曲,弯曲过多无法使用。 由于小褶曲存在,使煤层平巷弯弯曲曲,为满 足生产要求,巷道需要改造取直。
• (5)在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这 些小断层是判断大断层的重要标志。 • (6)在高瓦斯的矿井,在巷道中瓦斯涌出量 常有明显变化地段,可能有断层存在。如焦作 矿务局焦西矿掘进巷道时,遇断层前后瓦期涌 出量出驼峰现象。 • (7)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接近断层时,常 出现滴水、淋水以至涌水的现象,可能有断层 存在。
煤矿地质学 第十章: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煤矿地质学---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3、煤层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 (3)斜交断层的处理
煤矿地质学---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煤矿地质学---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煤矿地质学---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一、褶皱构造
(一)褶曲构造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1)褶曲对井筒位置选择的影响很大; 保安(煤柱2)是为由保于护褶地曲表地构貌造、而地使面建煤筑层、起构伏筑物不和平主,要使井巷主,要分大隔巷矿的田、位井置田和、部含水署层掘、进火发区 及破生碎带困而难留,下而来不且采对或采暂区时不的采布的置部和分矿采体煤。方法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3、小型褶曲的处理 小型褶曲使煤层厚度产生变化,造成工作面无法推过,需重新开掘切 眼。 小型褶曲使煤层产状变化,造成煤巷弯弯曲曲而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需进行巷道改造取直工作。
煤矿地质学---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二、断裂构造
(一)裂隙与煤矿生产的关系及其处理方法
1、裂隙发育区布置回采工作面的原则 2、裂隙与回采工作面支架和顶板管理的关系 走向长3壁、式裂采隙煤与法:矿回井采水工和作面瓦沿斯煤的层关倾斜系方向布置,沿煤层走向方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煤矿地质学---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主要有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 岩浆侵入体、岩熔陷落柱、煤层顶底板、矿井瓦斯、煤层自燃、 煤尘爆炸、矿井涌水、地压以及地温等。正确判断和处理这些 地质因素,是保证煤矿建设与生产的正常、安全地进行和高速 度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证达到矿井 井型和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
2 影 响 煤 矿 安 全 生 产 主 要 地 质 因 素
石 门 揭 4号 煤 层 的 施 工 中 , 风 钻 打 震 动 炮 眼 时 发 生 了 特 大 型 煤 与瓦斯 突 出事 故 ,突 出煤 量 8 7 6 5吨 ,岩 石 6 1 . 4立方米 , 造成了 1 5人死亡 ,经济损失 巨大 】 。
2 _ 3 顶 底 板 灾 害
煤 矿顶板 事故 是煤矿发 生频率 最高 、死 亡人数最 多的伤 害事 故 ,影 响煤 层顶 板稳定 性的地 质因素 较多 ,包括顶 板岩
2 . 4 矿井地 质构造 矿井 中的地 质构造 主要是 指褶皱和 断裂构 造 ,因为 他们 常常是岩 浆侵 入 、矿 井充水 、矿 井瓦斯 等的控 制因素 ,并直 接影 响矿 井 的开拓和 煤层 的开采 ,尤其 是断层 常造成掘 进和 井 巷 工 程 支 护 困 难 , 甚 至 会 引 起 透 水 或 淹 井 、 冒顶 等 事 故 , 在瓦斯含量较大 的煤层 中还可能诱发瓦斯突出事故 。 贵州杨柳 煤矿 的断层构造 比较发育 ,特 别是 F 1 0和 F 2 2 规模 大 ,断层面岩 性较破 碎 ,岩层 不稳定 且可能连 接导 通玉 龙 山段强 含水层 ,这也给 井筒 穿越构造 时支护及 防水增 加了 较 大难度 。而 由于没有大 断层 要素的准确 参数 ,再加上 未发 现断 层 ,严重 制约杨柳煤 矿的 生产布局及煤 炭回采率 】 。
2 0 1 7 年5 月期 中 国金 属通 报
煤矿地质学第6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
(3)查明褶曲的探测手段
(三)褶曲的处理
1.大型褶曲
褶曲轴线作为井田边界,在井田开 拓部署中开拓系统常把总回风道布置在 背斜轴部附近,运输巷布置在向斜核部 解决两翼运输问题。
工作面直接推过
向斜轴部示意图 以中型较紧闭 褶曲轴作为采 区边界示意图
3.断失煤层的寻找 (1)层位对比法 根据巷道揭露的断层两盘煤岩层层
位,寻找断失煤层位置。
(2)伴生派生构造判断法 一些小型或微型构造,在成因上与 断层有联系,在分布上与断层相伴随。
(3)规律类推法
对矿区出现的断层得出某些规律性 认识,并据此寻找断失煤层。
(4)作图分析法 地质剖面图,水平地质切面图,煤 层底板等高线及煤层立面投影图。
3.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 (1)采用强行通过的方法 ①断层两盘对接部分的煤层落差小于煤层厚时。
②断层两盘对接部分的煤层厚大于液压支架
的最小支撑高度时。 ③煤层顶板底板岩性较软,采煤机能切割时。
(2)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
断层落差大于煤厚时,对于倾向断层
或斜交断层可采用重开切眼的方法。 (3)采用划小工作面的方法 断层落差大于煤层厚度,把原来一个 采面划分为两个采面分别回采。
煤层总厚度。绘制煤层柱状图、迎头素
描图,将井下收集的各种煤层资料,填 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2.煤层的探测
(1)煤层厚度的探测
(2)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 (3)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
(4)煤层河流冲蚀边薄的探测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大型构造是指决定井田总体形态和井
田边界的大型褶曲和大型断层。中型构造
是指井田范围内影响采区划分和采区巷道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分析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 录
• 地质因素 • 技术因素 • 经济因素 • 政策因素 • 社会因素
01
地质因素
煤层厚度
总结词
煤层厚度是影响煤矿开采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煤层厚度决定了采煤机械的选型和采煤工艺的制定。较厚的煤层可以提高采煤 效率,但同时也需要更强大的开采设备和更高的技术要求。煤层厚度变化大也 会给开采带来一定的难度。
采煤方法
不同的采煤方法对开采效率、安全性 和成本有显著影响。常见的采煤方法 包括长壁采煤法、放顶煤采煤法和水 力采煤法等。
回采率
顶板管理
顶板管理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 顶板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 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回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煤炭资源的利 用效率和矿井的服务年限,因此提高 回采率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目标。
环保政策
环保政策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方面。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对煤矿开采 的环境保护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环保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煤矿开采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国家可能要求煤矿企业采取措施减少矿区污 染、恢复矿区生态等。
土地使用政策
土地使用政策对煤矿开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供应和利用方面。土地是煤矿开采的基本要素 之一,土地政策的调整会影响煤矿开采的成本和可行性。
环保法规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严格的环保 法规,限制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遵守法规的成本 和难度可能会影响煤矿开采的经济可行性。
社区关系
矿区周边社区的影响
煤矿开采往往涉及周边社区的居民, 良好的社区关系有助于减少冲突和协 调问题,降低开采成本。
地质工匠复习题
地质复习题(工匠)一、填空题1.煤矿地质工作始终贯穿于(建井、开拓、回采、矿井报废)全过程。
2.自然界中的岩石按成因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3.煤层的产状分别为(走向、倾向、倾角)。
4我国煤炭分为(14)大类和(17)小类.5煤层顶板存在富水性中等及以上含水层或其他水体威胁时,应( 实测)垮落带、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
6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线表示( 下盘 )断煤交线。
7.影响煤矿生产地质因素的判断与处理可分为几个步骤(观测、判断、预测和处理)。
8.常用的地层单位有(宇、界、系、统、阶、时间带)。
9地层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10井工煤矿地质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复杂和极复杂)4种类型。
二、判断题1.矿山岩石按其生成原因不同,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多是由岩浆岩组成。
(×)2. 煤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3.褶曲轴部或转折端通常变形强烈,煤岩层破碎、裂隙发育、强度降低,是安全隐患的重点部位。
(√)4.井下(现场)观测、记录、描述的地质现象,必须于升井后3天内整理完毕,并反映在相关图件或台账、素描等地质文档中。
(×)5.采煤工作面与顶板主要裂隙面互相平行时,工作面顶板不易垮落。
(×)6.老空水含铁质变成红色,酸度大,水味发涩。
(√)7.鸡西煤盆地内普遍发育的主要含煤组,城子河组(J3ch)与下伏地层滴道组呈整合接触。
(×)8.剖面方向越靠近岩层的真倾向,其视倾角越小 (×)9.在煤层底板等高线上图上圈定的面积是煤层水平投影面积(√)10.采取了防护措施后,可以在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三、选择题(10题)1.探放水设计中首先应设计出(ABD)。
A.积水线 B.探水线 C.排水线 D.警戒线2根据断层上下两盘岩体相对移动的方向,断层分为(ABD)。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
要 】 本 文笔者根据 自己工作 经验与 实践 , 通过分析影响煤矿安全 生产的各种地质 因素 , 分析各种地质 因素对煤 矿安全 生产的影响并从 中 地质构造 影响 因素
且直 ,一般 不切入 到其它煤 层 中。外生 裂隙 : 煤层形 成后 ,由于区域 构造 变 动而 在煤 层 中发育 的裂 缝 。通 常成 组 出现 ,方 向性 明显 ,裂 隙 面较 平直 ,延伸 远 ,可切 入其 它 煤层 ,甚至煤 的 顶底板 岩层 。裂
致 围岩封 闭瓦斯 的能力 明显增 强;经过 褶皱作用 ,岩层发 生剧烈 的层 间错 动 ,使 得煤 层 产生 塑性变 形 ,褶 皱轴 部 加厚 ,软 分层 厚度 和分 布 范 围都 很大 所 以 , 向斜 轴 部发 生煤 与 瓦斯 突 出 的可能 性很 大 。 背 斜 轴部 :在背 斜轴 部 ,张性 节 理处 于 主导地 位 ,并且 埋深 相 对较 浅,导致 围岩封 闭瓦斯 的能力 明显 减弱 ,煤层 中瓦斯 不易保存下 来 ;背 斜轴 部 围岩 处于 拉张 状态 ,岩层 相对 错动 不剧 烈 ,形成 的软 分层 厚度 和分布 范围一般很 小 。所 以,背斜轴 部发生煤 与瓦斯突 出的 可 能性相 对较 小 。向斜仰起 端 :在 向斜 仰起 端 ,煤 层埋深相 对较 浅 , 围岩封 闭瓦斯 的能力也 相 应减 弱 ;经过 褶皱 作用 ,岩 层 发生层 间错 动 ,使 得 煤层 产 生塑性 变形 ,翼部 变薄 ,软分 层厚度 和 分布 范 围都 很 小 。所 以 , 向斜 仰起 端 发 生煤 与 瓦 斯突 出的可 能性 极 小 。
12断层 作 用 对 煤 与 瓦斯 突 出的 影 响 .
压性 断 层 :压 性 断层 导致 围岩 结构 致 密 ,透气 性 比较差 ,瓦 斯 沿 断层任 何 方 向的运 移都 比较 困难 ,对煤 层 中的瓦斯保存 最为 有利 ; 压性断 层两盘 发生剧烈 的相对错 动 ,同时周 围煤 层发生剧 烈的层 间错 动 ,导 致压 性断层 控制 形成 的软分 层厚 度大 ,分布范 围广 ,强度大 。 所 以 ,在压 性 断层 附近 ,发生 煤 与瓦 斯 突 出 的可 能性 极大 。 张 性 断层 :张性 断层 导致 围岩 结 构 疏松 ,透气 性 比较 好 ,瓦斯 沿 断层 任 何方 向的运 移都 比较 容易 ,不利于煤 层 中的瓦斯 保存 ;张性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安全生产
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因素1、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对煤矿安全生产有哪些影响因素地压、温度、瓦斯、涌水等2、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地质因素有那些?自己把下面的内容整合一下,再找一两个实践中的例子,一凑合就两千字了。
不要指望别人包办,朋友们给你搜集一些资料就够意思了,给你娶个媳妇,还指望大家给你把孩子生出来?做人别太懒了!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厚度变化是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
煤层发生分叉、变薄、尖灭等厚度变化,直接影响煤矿正常生产。
一、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及变化特征煤层厚度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成因来说,可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两大类。
(一)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煤层厚度的原生变化是指泥岩层堆积过程中,在形成煤层顶板岩层的沉积物覆盖以前,由于地壳活动,沉积环境变迁等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
原生变化主要包括地壳不均衡沉降引起的煤层分叉、变薄、尖灭、泥炭沼泽古地形对煤层形态和煤厚的影响、河流同生冲蚀、海水同生冲蚀等四种原因。
(二)煤层厚度的后生变化煤层厚度的后生变化是指煤层被沉积物覆盖以后,或煤系形成以后,由于河流剥蚀、构造变动、岩浆侵入、岩溶陷落等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变化。
二、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采掘部署2.影响采煤工艺3.影响计划生产4.掘进率增高5.采出率降低三、煤层厚度变化的研究和处理(一)煤层厚度变化的观测和探测1.煤层的观测1)煤层的观测内容2)煤层的观测方法2.煤层的探测1)煤层厚度的探测(1)煤巷掘进中的探煤厚工作。
(2)回采工作面的探煤厚工作。
2)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根据煤层分叉的稳定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煤层分叉后分层的分布比较稳定;另一种是煤层分叉后只有一层保持稳定(即为主分叉层),其它各层延续不远很快尖灭。
3)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煤层底凸薄化是指煤层底板凸起造成煤层变薄尖灭的现象。
煤矿地质学第8章 矿井地质工作
1)产状变化:塌陷牵引作用所致。 2)裂隙增多:裂隙走向平行柱面切线方向,裂隙 面向陷落柱中心倾斜。 3)小断层增多:多为向陷落柱中心倾斜的正断层 。 4)煤质氧化:光泽变暗,水分增多,强度降低。 5)涌水量增大:陷落柱穿过含水层起了通道作用 。
50°
3)陷落柱高度
根据地质条件不同,一般为几十米~二百米,
也
有高达数百米,直至地表。
4)陷落柱中心轴
柱体各平面中心点的连线——中心轴线;
中心轴线多数不是直立的;
星蓝海学习网
2.陷落柱出露
1)地表出露特征
(1)盆状凹陷:被第四系覆盖; (2)丘状凸起:上覆 路两侧; (4)特殊地貌上的形态(黄土覆盖 区):蜂窝状圆形陷坑、弧形裂缝、滑坡等。
2、探测岩浆侵入体
(1)巷探、钻探 (2)编制侵入体平面图、剖面图 (3) 采取煤样,了解煤变质规律 (4)利用地震、钻探资料研究侵入体分布规律
3、对岩浆侵入体资料的综合研究
综合各种资料,提出侵入体分布图、煤层煤质预测图
星蓝海学习网
(三)岩浆侵入煤层的处理
岩墙: 视岩墙规模大小而决定是否重开切眼还是分采
2.褶曲的观测 (1)巷道描述:褶曲轴位置、方向、产状,并 绘制平面图式剖面图。 (2)两翼产状:褶曲宽度和幅度、延展变化。 (3)褶曲与断层、节理、煤厚变化的关系。
星蓝海学习网
三)褶曲的处理
1.大型褶曲 (1) 以轴线作为井田边界。 (2)井田内背斜轴作总回风巷,向斜轴作运输大巷。 (3)向斜轴部煤层厚度大,顶板压力大,不宜布置 井筒,背斜轴部要注意瓦斯突出的预防。 2.中型褶曲 (1)轴线作为采区中心的上山或下山(平缓褶曲), 或采区边界(紧闭)。 (2)平缓褶曲可将工作面直接推进过轴部。 3.小型褶曲 (1)煤层变化大时,需重开切眼生产 (2)采面运输巷道取直(60米内无大弯)。
煤矿开采的影响因素
矿井水处理
对矿井水进行科学处理,防止 水体污染和资源浪费。
粉尘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排放, 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03
经济因素
煤炭价格
煤炭价格是影响煤矿开采的重要经济因素之一。当煤炭价 格高时,煤矿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大,开采积极性提高,产 量增加。反之,当煤炭价格低迷时,企业可能面临亏损或 减少开采量。
。
05
社会因素
社区影响
社区关系
社区发展
煤矿开采项目对当地社区的影响重大 ,包括土地使用、房屋拆迁、人口迁 移等,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良好的关 系,以获得其支持和配合。
煤矿开采项目应考虑当地社区的发展 需求,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地方经济等方式,促进社区的可持续 发展。
居民安置
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居民房 屋损坏或需要拆迁,需要合理安排居 民安置工作,确保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得到保障。
煤层深度
煤层深度对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难度 有重要影响。随着煤层深度的增加, 地温、地压和瓦斯压力也随之增大, 开采难度和危险性增加。
深部开采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更严 格的开采管理,以确保安全生产。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对煤矿开采的影响较大。断层会导 致煤层破碎或缺失,褶皱则可能使煤层弯曲或倾斜,影响采 煤方向和开采效率。
感谢聆听
VS
市场供需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状 况、能源政策、替代能源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04
政策因素
政府政策
政府对煤矿开采的政策导向
政府对煤矿开采的支持或限制政策,如鼓励或限制煤炭产能、推 行绿色开采等,对煤矿开采的规模和方式产生影响。
政府投资与补贴
政府对煤矿开采行业的投资和补贴政策,可能影响煤矿企业的经 济收益和开采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1) 在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巷道中,用皮尺垂直煤层直接测 量煤层总厚。。 2)采用绘制连续煤层剖面,或以一定间距测绘煤层柱状、 迎头素描及用顶底板标高控制煤厚。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 煤层观测点的布置应按实际情况。 4)一般用沉积岩石学方法来鉴定煤层顶底板。
5)煤岩分层描述的观测点,尽可能选择在新鲜的连续剖面 上。
6)在上述观测的基础上,将井下收集的各种煤层资料填绘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2.煤层的探测 对于巷道未揭露的厚煤层或没有巷道揭露的煤层, 就必须采用一些探测手段,来了解其厚度变化。探测工 作常用的是探煤钻和探煤巷。 1)厚煤层的探测
对于厚煤层,巷道一般不能揭露其全厚,而煤厚的 变化又直接影响着分层开采和巷道布置,所以在厚煤层 掘进和回采中,坚持探煤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① 掘进巷道的探煤厚工作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1)地壳不均衡沉降
地壳不均衡沉降形成煤层分叉的形式:
①马尾状散射束; ②超覆式; ③退覆式; ④聚煤面积不断扩大的分叉类型; ⑤聚煤面积不断扩大的分叉类型。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2)泥炭沼泽古地理
泥炭沼泽基底不平引起的煤层厚度变化特点:
① 底板起伏不平,而顶板与煤层的接触面是平面。 ② 煤层变博的方向是底板突起的方向,煤层厚度是渐变的。 ③ 煤分层或夹矸被基底隆起地段隔开而呈现不连续。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2.回采工作中的处理 方法
1)变薄区或不可采 区范围较小,可采用 直接推过的方法。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2) 变 薄 区 或 不 可 采 区范围较大,可采用 绕过的办法。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 如 果 事 先 了 解 到 有些地方变薄或尖灭, 最好把这些变薄或尖 灭带作为采取或工作 面的边界来处理。
(2)工作面探煤厚的方式:
a. 回采第一分层时,一次探测煤层全厚。
b. 回采第一分层时,只探测下一分层厚度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2)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 煤层分叉形式很多,但根据分叉后的稳定情况,可分 两种,一种是煤层分叉后,各分层的分布比较稳定,这样 的分叉煤层在勘探阶段就已查明,生产阶段主要进一步控 制和确定可采分叉的分布和分合区界线。另一种是仅有一 层保持稳定既主煤层,其它各分叉很快尖灭,这种分叉煤 层勘探阶段不易查明,甚至出现层位对比上的错误,产生 阶段必须探明。对分叉尖灭的探测有三种情况: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掘进率增高 为探明煤厚变化,需要布置探巷,有时煤层尖灭造 成废巷 4.回采率降低 煤厚变化,造成面积损失,降低回采率。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三、煤厚变化的研究与处理
(一)煤层厚度的观测与探测 1.煤层的观测 1)观测的基本要求 ① 一切穿过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详细观测。 ② 顺煤层掘进的巷道,观测点间距视煤层稳定性确定。 ③ 采面每7—10天布点观测一次。 2)观测的内容 ① 煤层结构:各煤层夹石层层数,岩性。 ② 煤层厚度:总厚度,分层厚度及变化。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1)褶曲轴线作为井田边界;
(2)井田内开拓部署中的处理方法:背斜轴部—总回风 巷;向斜轴部—集中运输巷。
2. 中型褶曲
往往是大型褶曲的次一级构造。 (1)轴线选做采区中心,布置采区上、下山。对开阔的 平缓褶曲,以向斜轴作为采区中心,向两翼布置回采 工作面。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二)次生变化 含煤岩系形成以后,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侵蚀 冲刷等引起煤层厚度发生变化。主要包括:河流后生冲蚀、 地质构造变动、岩浆侵入活动和喀斯特陷落破坏。 1)河流后生冲蚀 次生冲蚀的特征: (1)冲蚀规模较大,煤、顶板及底板均被冲蚀。 (2)冲刷沉积物粒度较粗,常为砾岩、粗砂岩及中砂岩。 (3)邻近冲刷带的煤层,光泽变暗、灰分增高、裂隙发育。 (4)被冲刷的煤层与冲刷沉积物犬齿交错。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岩浆侵入 4)喀斯特陷落柱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二、煤厚变化对生产的影响
1.影响采掘布置 原分层开采的厚煤层,由于煤厚变薄,只能改为 单层开采。原一次采全厚的煤层,由于煤层增厚,又要 改为分层开采。 2.影响计划生产 工作面内煤层变薄,引起工作面回采提前,造成采 掘失调。工作面接续紧张。采掘工作面,对煤层稳定程 度要求更高,煤厚变化影响生产效率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① 煤层呈多层次比较稳定的分叉 在稳定的厚度较大的煤层中布置巷道,用井下钻探探测其 它分层的分叉情况。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② 煤层呈稳定程度不同的 分叉
在主分叉层布置巷道, 对其他达可采厚度的次要分 叉层,采用钻探和巷探等各 种手段探明可采范围。
③ 圈定分叉区 根据钻孔、巷道、煤门 等实件资料中的分叉点连接 而成。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一、褶皱构造
二、节理
三、断层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一、褶皱构造
(一)褶曲对生产的影响 1. 大型褶曲 褶曲的规模、方向和位置影响到井田的划分和矿井的 开拓方式及开拓系统布置。 2. 中小型褶曲 中型褶曲影响到采区的大小和采区巷道的布置。小型 褶曲影响煤平巷的掘进方向、工作面长度 3. 紧闭褶曲 轴部地应力较大,次一级构造发育。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③ 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裂隙发育程度、力学性质。 ④ 煤质:煤的物理性质,煤岩类型。 ⑤ 煤层含水性:一般分为干燥(无水)、潮(滴)、湿 (淋水)、含水(涌水) ⑥ 煤层产状。 3)观测的一般方法 观测与地质编录一起进行,煤层稳定时,隔适当距离 实测小柱状,煤厚变化大,作一壁连续剖面,急倾斜,要 作巷道迎头断面图。
矿山地质学
宁超
资源环境学院
第六章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第三节 岩浆侵入煤层 第四节 喀斯特陷落柱 第五节 矿井瓦斯
第六节 煤层顶底板
第七节 地 温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一、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煤层是泥炭层经煤化作用转化形成的,大都呈层状或是 似层状。煤厚变化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可划分为两类: (一)原生变化 整个含煤岩系最终形成之前,由某些地质因素(地壳运 动、沉积环境变迁)引起的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2)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 煤层底凸薄化是指煤层底板凸起而造成的一种煤层变 薄尖灭的现象。主要是圈定煤层变薄和不可采范围,常用 的方法有: ① 利用钻探控制掘进前方底凸位置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② 利用巷道穿过底凸部位,直接圈定煤层底板凸起的位置 和煤层薄化的范围。
③ 利用工作面上分层边采边探的煤层观测资料,编制煤层 顶、底板等高线图,圈定煤层底凸薄化的位置和范围。
3)河流冲刷的煤厚变化探测工作
在巷道详细编录冲刷带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冲刷带宽 度、厚度、岩性、煤层被冲刷的情况,冲刷面的特征。将 巷道所见的冲刷现象展绘到平面图上。当冲蚀带不易查清 时,需要用探巷或从邻近煤层的巷道中布置钻孔,探明冲 蚀带宽度和煤层的可采范围。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3)褶曲的观测 对于已确认的褶曲构造,应详细观测描述以下内容: (1)褶曲枢纽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 (2)褶曲两翼煤、岩层和轴面的产状要素。 (3)褶曲与断层、节理、煤层厚度变化的关系。 2. 查明褶曲的探测手段 1)巷探:布置应遵循“一巷两用”的原则,探明褶曲, 生产利用。 2)井下钻探:构造复杂,控制较少的褶曲,应在井下邻 近巷道利用钻探查明。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二、节理
1. 影响钻眼爆破效果 2. 影响开采效率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3. 影响顶板 控制方法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4. 工作面布置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三、断层
(一)断层对生产的影响 影响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断层的规模:落差 >50m特大型断层;50~20m大型落差;20~5m中型断层; <5m小型断层。 1. 影响井田划分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3)同生冲蚀 在煤层形成过程中,即未形成煤层顶板以前,因地壳上 升,河流在含煤地段发育,泥炭被冲蚀—同生冲蚀。 同生冲蚀的特征: (1)煤层和冲刷物有共同的顶板。 (2)煤层和冲刷物相混,煤中有冲刷物,冲刷物中有煤。 (3)冲刷范围一般不大。 (4)冲刷物平面分布呈弯曲条带状。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第二节 矿井地质构造
(二)褶曲研究 1. 褶曲的判断与观测 1)褶曲的识别 井下判断褶曲的标志:新老岩层对称出现且岩层产状 有规律地变化。如石门中岩层的倾向相背或相向倾斜,或 煤层平巷中由于煤层急剧变化使平巷弯曲。 2)褶曲轴的判断 判断褶曲轴的方法: (1)根据上部资料推断:要注意不同类型褶曲轴在平面 上的投影有不同的位置。 (2)根据区域构造线方向推测:应用于资料较少地区。
γ为变异系数; S为煤厚变化标准差; m为评定区内的平均厚度; n为参加评定的煤点数。
S 100 % m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三)煤层厚度变化的处理 1.掘进中的处理方法 1)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掘进方案。如上分层稳定可采,下 分层变薄尖灭,则巷道应紧靠煤层顶板掘进,相反则应紧 贴底板掘进。 2)在采取上山掘进中,如遇煤层变薄带应根据变薄区范 围直接穿过或从其他地方绕开。 3)主要运输巷道遇到局部煤层变薄或尖灭时,巷道按原 计划施工。
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
(二)评定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参数 1.评价指标 1)煤层可采性指数Km
n' Km n
Km为可采性指数; n为评定区内所有参加评定的见煤点数; n’为见煤点总数n中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标准的见 煤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