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合集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分层检索:栅格数据: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律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元数据:用于描述要素、数据集或数据集系列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

空间叠合分析(叠加分析):是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空间信息系统缓冲区分析:是根据分析对象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中为一定距离的缓冲区多边形实体,用以识别这些实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

矢量数据: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图层: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由地图数字化形成的矢量数据存储的基本单元。

图层存储了主要地理要素(如弧段、节点、多边形、标识点等)和次要元素(如图幅范围、连接以及注释等)是一组与主题相关的数据单元。

影像数据:是以航空和航天遥感影像为基础,经几何纠正,配合以线划和少量注正,投影变换和比例尺归化,运用一定的地图符号,注记,直接反映制图对象地理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地图。

(三角法)TIN(不规则三角网模型):是按一定的规则将离散点连接成覆盖整个区域且互不重叠、结构最佳的三角形,实际上是建立离散点之间的空间关系。

泰森多边形:将所有相邻气象站连成三角形,作这些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于是每个气象站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

用这个多边形内所包含的一个唯一气象站的降雨强度来表示这个多边形区域内的降雨强度,并称这个多边形为泰森多边形DEM模型: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曼哈顿距离:是一种使用在几何度量空间的几何学用语,用以标明两个点上在标准坐标系上的绝对轴距总和。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整理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整理版本)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间数据库(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 ≥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间数据库(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2.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4.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17.空间数据编码空间数据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编码的目的空间数据编码是用来提供空间数据的地理分类和特征描述,同时为了便于地理要素的输入、存储、管理,以及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需要。

2、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在计算机内的组织和编码形式。

它是一种适合于计算机存贮、管理和处理空间数据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

它是对数据的一种理解和解释。

8.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

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

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3、3S 技术:(GIS、RS、GPS)技术的综合或一体化形成的集成系统。

在这种集成系统中,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各类传感器和运载平台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或准实时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非语义信息,发现地球表面的各种变化,及时地对GIS的空间数据进行更新;GIS则是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综合处理、动态存储、集成管理、分析加工,作为新的集成系统的基础平台,并为智能化数据采集提供地学知识。

4、DTM/DEMDTM为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

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又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它是把具有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运用地理学、测绘学、图形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和数据库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科学化、定量化、系统化的加工、存储、传输、管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解决各类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 GIS)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的支持下,对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制图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它能提供多方面的应用,包括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查询和分析。

(1)自然环境。

包括地貌、地质、地震、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内容。

(2)社会经济环境。

包括经济、人口、城市、交通、社会发展状况等内容。

(3)技术因素。

主要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情况。

(4)人文因素。

包括人文社会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内容。

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可以认为是一个空间信息系统,但又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GIS。

如今的GIS,已经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中去,不仅为GIS应用于区域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提供了必备的手段和条件,而且正在向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方向发展。

GIS的功能也由最初单纯的数据采集、存贮、管理、分析扩展到包括为决策者服务的各种分析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相关的空间位置、属性数据和专题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显示等过程,可实现对地理实体的数字化描述。

这里所说的“空间位置”、“属性数据”和“专题数据”,都是GIS的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就是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再利用,并且,空间数据又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

对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编辑,是使用GIS的第一步。

gis的名词解释

gis的名词解释

gis的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数据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工具。

GIS 将各种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整合在一起,通过空间分析等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相关的问题。

从字面上看,GIS 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缩写,它由地理信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和系统(System)两个关键词组成。

地理信息是指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地理坐标、地形、地势、环境、人类活动等等。

而系统则指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软件、硬件和数据的综合运用,将地理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和展示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

GIS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整合多源异构的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源的种类很多,可以是由卫星遥感、地面测量、GPS定位、地理编码等方式获取的实时或静态数据,也可以是统计数据、地图、图像、文档等非地理数据。

GIS 可以将这些数据通过数据转换和融合的方式统一为同一数据模型,并进行地理信息的组织和管理。

这样一来,GIS 就能够提供一种可靠、一致和便于操作的数据基础。

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

GIS 可以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关系的计算,从而得出更深入的地理理解。

比如,通过计算两个地理实体之间的距离、重叠、相交等关系,我们可以确定道路的长度、土地的面积、建筑物的分布等信息。

通过空间插值,我们可以预测地理现象在未来的分布情况。

通过空间模型和地理算法,我们可以模拟地理过程的演变。

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地理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此外,GIS 还可以通过地图的展示和可视化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

地图作为GIS 最常见的输出形式,可以将地理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

地图不仅可以用来展示自然地理现象,也可以用来展示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现象。

通过GIS 技术对地理数据进行地图制作,我们可以制作主题地图、叠加地图、动态地图等多种形式的地图,呈现不同角度的地理信息,使得地理问题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所组成的一种集成处理空间地理信息的技术体系。

GIS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 空间地理信息:指代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各种现象和要素的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

例如,地形、地貌、土壤、水体、道路等。

2. 数据:GIS的核心是对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以分为两类,即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用点、线、面等几何模型来表示地理对象的信息,栅格数据则是将地理信息分割成一个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包含一个特定的属性值。

3. 空间分析:通过GIS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地理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等,以便获取地理数据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4.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的软件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方便地对地理数据进行插入、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5. 地图制图:GIS技术可以将各种地理数据转化为地图形式,以便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析。

地图制图是GIS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6. 网络分析:通过GIS可以进行网络分析,例如路径分析、躲避障碍物、服务区分析等。

这对于交通规划、物流配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7. 空间模型:为了更好地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GIS使用了不同的空间模型,例如栅格模型、矢量模型、层状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8. 元数据管理:GIS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地理数据可以很庞大,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数据,GIS系统需要建立元数据库,对数据的来源、属性、质量等进行描述和记录。

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农业、气象、交通、水资源管理等。

通过对地理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再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对数据进行再分类和提取,这种分类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的再次分类组织。

2、地理数据: 是指表征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3、地图投影: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4、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6、椭球体:它是一个很接近于绕自转轴(短轴)旋转的椭球体。

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球体通常称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7、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

8、地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9、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10、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本身并没有意义.11、栅格数据:栅格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12、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它的自由水面必定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方向)成正交。

1、拓扑属性是指在拓扑变换下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

拓扑属性: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一个弧段是一个简单弧段(自身不相交)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内部、外部)一个面是简单面(面上没有“岛”)一个面的连接性(给定面上任意两点,从一点可以完全在面的内部沿任意路径走向另一点基本拓扑要素:线段(ARC,弧段),在线段的中间与其他任何线段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在线段的段点才与其他的线段有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名词解析1、地理系统、地理信息流、地球空间信息学:地理系统:指某一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的,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地理要素或过程所组成,并具有特定的功能和行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并能自动调节和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整体。

地理信息流:它是由于物质和能量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不平衡现象所产生的,它依附于物质流和能量流而存在,也是物质流和能量流的性质、特性和状态的表征和知识。

它是地理系统的纽带,有了它地理系统才能运转。

地球空间信息学:采用以3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地球空间目标与环境参数信息的获取、分析、管理、存储、传输、显示和应用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与技术。

2、地理实体与地理目标;地理实体:指自然界、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是一个概括性的、复杂的、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或术语。

具有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

地理目标:实体在地理数据库中的表示。

地理目标的表示方法随比例尺、目的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对于城市这个地理实体,在小比例尺上可作为一个点目标,而在大比例尺上将作为一个面目标。

地理目标在地图上是以地图符号的形式来表示的。

3、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的联系与区别?地理数据: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之间的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特征、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三个基本特征部分。

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是与地球表面空间位置相关联的信息,是地理数据的解释。

联系与区别: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而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4、数据源与数据集;数据源:GIS的数据源,是指建立的地理数据库所需的各种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地图、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统计资料、实测数据、多媒体数据、已有系统的数据等。

数据集:一个结构化的相关数据的集合体,包括数据本身和数据间的联系。

数据集独立于应用程序而存在,是数据库的核心和管理对象。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资源环境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WebGIS:WebGIS就是利用Web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

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指基于Internet平台,客户端应用软件采用网络协议,运用在Internet上的地理信息系统。

一般由多主机,多数据库和多个客户端以分布式连接在Internet 上而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WEB-GIS浏览器,WEB-GIS服务器,WEB-GIS编辑器,WEB-GIS信息代理。

3、拓扑关系:用来描述实体间的相邻、联通、包含和相交等关系。

4、地理实体:指自然界现象和社会经济事件中不能再分割的单元,它是一个具体有概括性,复杂性相对意义的概念。

5、数字高程模型(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6、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7、游程编码结构:是在栅格数据矩阵中逐行将相邻同值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8、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存储在硬盘、光盘等介质上的。

9、空间数据内插:通过已知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数据的方法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10、DT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表述。

11、空间数据编码:指将空间数据分类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含名词解释,简述,填空。资源提供者唐超)

地理信息系统(含名词解释,简述,填空。资源提供者唐超)

一、名词解释:1、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和图像等。

2、信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3、地理信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据、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总称。

4、土地信息:指一切有关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和土地管理内容的数字、文字、符号、语言、图形及图像的总称。

5、信息系统:具有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各种有用信息。

6、空间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的信息系统。

7、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和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GIS基本构成一般包括5个主要部分,即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8、土地信息系统:是各种土地信息及其载体(包括文字、数据及各种土地专题图表)的输入、存储、解说、修改、量测、统计运算、分析和输出的技术系统。

9、土地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的数据。

10、数据元素:数据的基本单位,或称元素、结点、顶点、记录。

11、数据模型:根据未来便用上的要求和事物的特征用概念化的语言和示意图来描述现实世界。

12、数据结构:用逻辑关系图、列表、矩阵来表达数据类型,并用某些数据项来反映现实世界以及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13、空间数据:描述地理表面及近地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属性和时序特征的数据。

14、空间数据结构:是指空间数据适合于计算机存储、管理、处理的逻辑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详细整理版)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大全(详细整理版)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间数据库(Geospatial Database)为基础,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

简单地说,GIS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员组成的有机体,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空间型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地理信息科学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同时,还指出了支撑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

地理信息流即地理信息从现实世界到概念世界,再到数字世界(GIS),最后到应用领域。

数据是通过数字化或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是客观对象的表示,是信息的表达,只有当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信息系统是具有数据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够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有用的信息。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

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2n,且n≥1),直到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

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1.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具有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等特点。

3.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也叫地理数据,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它具有属性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

4.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5.地理信息系统(GIS):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6.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和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其间是自然地理过程和生命及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场所。

7.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通常将空间关系分为三大类: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和度量空间关系。

8.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指网结构元素节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9.比例尺:地图比例尺通常认为是地图上距离与地面上相应距离之比。

包括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解比例尺和面积比例尺等表示方法。

10.地图变形:是指将地球椭球面投影到平面上后所产生的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与面积变形的总称。

11.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12.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它是假设用一个椭圆柱与地球椭球体面横切于某一条经线上(此经线称中央经线),椭圆柱的中心轴位于地球椭球的赤道上,再按高斯—克吕格投影所规定的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椭圆柱面上,然后将椭圆柱面展开成平面而成的。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1、信息 1)定义:信息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它以文字、数据、符号、声音、图象等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传递和处理,为人们的生产,建设,管理等提供依据。

2)信息的特性:A、客观性:任何信息都是与客观事实相联系的,这是信息的正确性和精确度的保证。

B、适用性:问题不同,影响因素不同,需要的信息种类是不同的。

信息系统将地理空间的巨大数据流收集,组织和管理起来,经过处理、转换和分析变为对生产、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的有用信息,这是由建立信息系统的明确目的性所决定的。

如股市信息,对于不会炒股的人来说,毫无用处,而股民们会根据它进行股票的购进或抛出,以达到股票增值的目的。

C、传输性:信息可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传输信息的传输网络,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D、共享性:信息与实物不同,信息可传输给多个用户,为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这为信息的并发应用提供可能性。

2、数据指输入到计算机并能被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符号。

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的表示,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3、两者关系(有人认为,输入的都叫数据,输出的都叫信息,其实不然)。

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例如“1、”“0”独立的 1、0 均无意义。

当它表示某实体在某个地域内存在与否,它就提供了“有”“无”信息,当用它来标识某种实体的类别时,它就提供了特征码信息。

二、地理信息与地学信息 1、地理信息 1)定义: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示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

2)特点:A、地域性:(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管理、收集、储存、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建立一个可以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显示的数据层次结构。

它有助于改善人们管理地理信息的方式,并且可以提供全面而全面的地理空间分析和解决方案。

GIS可以将地理信息相关的记录,如道路,建筑物,植物,土壤,水源或社会活动的记录,与其相关的其他数据(如人口数据或统计数据)进行连接。

它可以显示多种信息的空间层次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

此外,GIS还可以收集,储存和分析在不断变化的地理空间和环境条件下的历史和现行数据。

GIS在许多领域,如农业,环境管理,土地管理,城市管理,社会学,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中都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获得一个立体而全面的视角,从而使他们能够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1.据结构:GIS使用“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显示地理信息。

有两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表示地理空间元素的几何性质,而栅格数据结构表示地理空间元素的属性。

2. 代码集:代码集是一组代码,用于表示数据中存储的地理特征。

它也可以用于指定行政区划,地块边界,社会,自然和人造特征。

3.处理:GIS还提供数据定位和更新服务。

这包括地理空间参考系统,地理空间投影,地图比例尺,空间分析,空间查询和其他数据处理。

4.视化:GIS还允许用户创建出具有吸引力的地图,以帮助他们展示各种类型的地理空间数据。

可视化工具可以帮助理解复杂的数据模式和模式。

GIS在社会,经济,环境和规划等领域独具价值。

它可以帮助地理空间研究者们深入分析研究课题,以便更有效地决策,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通过开发新的GIS应用程序,地理信息系统也可以用于改善公共安全,社会组织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可以收集,表示,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信息。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地理空间关系,并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地理信息,以便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名称解释

地理信息系统名称解释

名词解释1、信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容、数量或特征,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数据:是未知加工的原始资料,是对客观容事物的直接符号表示,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

3、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以地理空间为基础,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建模,显示和制图,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的地理信息的计算机技术信息。

4、矢量数据结构:地理空间中各离散点平面对象的数据结构。

5、空间数据:关于某一区域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字集合。

6、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

7、宗地:是指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围的地块;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8、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信息资源的编目信息,它通过描述资源的属性,使得使用者不需要直接浏览资源就获得资源的主要特征信息。

9、C/S和B/S:C/S是客户端/服务器结构;B/S是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0、缓冲区: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围或服务围,具体指在点、线、面实体的围,自动建立的一定宽度的多边形。

11、拓扑结构:空间拓扑结构是指两个空间目标在拓扑变换下保持不变的空间关系,比如相邻、相交、相接等关系。

12、SQL: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简称,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

包括数据操作、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

13、实用型GIS:实用性地理信息系统又称面向项目的信息系统,是一类具有应用目标,为特定区域或者专题的管理做决策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

14、电子地图: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贮于计算机外存贮器上,并能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15、投影变换:是研究从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系转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点的坐标系的理论和法。

16、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是由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的一个分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1.数据: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具有客观性、实用性、传输性、共享性等特点。

3.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也叫地理数据,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它具有属性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

4.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5.地理信息系统(GIS):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6.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和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其间是自然地理过程和生命及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场所。

7.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通常将空间关系分为三大类:拓扑空间关系、顺序空间关系和度量空间关系。

8.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指网结构元素节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9.比例尺:地图比例尺通常认为是地图上距离与地面上相应距离之比。

包括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图解比例尺和面积比例尺等表示方法。

10.地图变形:是指将地球椭球面投影到平面上后所产生的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与面积变形的总称。

11.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12.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它是假设用一个椭圆柱与地球椭球体面横切于某一条经线上(此经线称中央经线),椭圆柱的中心轴位于地球椭球的赤道上,再按高斯—克吕格投影所规定的条件,将两侧一定经差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椭圆柱面上,然后将椭圆柱面展开成平面而成的。

13.正轴等角圆锥投影:假想一个圆锥其轴与地球椭球旋转轴重合地套在椭球上,按等角条件把地球椭球上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沿一母线(经线)展开而成。

14.空间数据质量:空间数据质量是指空间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通常用空间数据误差来度量。

15.数据编辑:数据编辑又叫数字化编辑,它是指对地图资料数字化后的数据进行编辑加工,其主要目的是在改正数据差错的同时,相应地改正数字化资料的图形。

16.误差校正:是指在图件转换或在图件扫描及矢量化过程当中,图件都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此时就需要根据图形的变形情况,计算出其校正系数,然后根据校正系数,校正变形图形。

17.数据压缩:即从空间坐标数据集合中抽取一个子集,使这个子集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最好地逼近原集合,而又取得尽可能大的压缩比。

18.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19.像元:又称像素,即单元,是组成的最小单元。

20.灰度值:指黑白图像中点的颜色深度,是表征像元信息的一种方法。

21.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22.栅格数据结构:基于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23.矢量数据:矢量数据是用欧氏空间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来表达空间实体的几何特征的数据。

24.矢量数据结构: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一种最常见的图形数据结构,即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特征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25.游(行)程编码:是栅格数据压缩的重要编码方法,属于无损压缩编码,游程编码是逐行将相邻同值的栅格合并,记录合并后栅格的值及合并栅格的数量(即游程),以消除数据间的冗余。

26.四叉树编码:又称四元树或四分树,是最有效的栅格数据压缩编码方法之一。

它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直到子象限中的属性数值都相同为止,该子象限就不再分割。

27.DIME:双重独立地图编码方法(DIME)是美国人口调查局在人口调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通过有向编码建立了多边形、边界、节点之间的拓扑关系,DIME编码成为其它拓扑编码结构的基础。

28.实体数据结构:是矢量数据结构的主要类型之一,在实体数据结构中,空间数据按照基本的空间对象(点、线、多边形)为单位进行单独组织,其中不含有拓扑关系的信息,最典型的是所谓面条(Spaghetti)结构。

29.拓扑结构:是根据拓扑几何学原理进行空间数据组织的方式,拓扑数据结构仅从抽象概念来理解其中图形元素(点、线、面)间的相互关系,不考虑结点和线段坐标位置,而只注意它们的相邻与联接关系。

30.数据库:数据库就是为一定目的服务,以特定的数据存储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它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是从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而来的。

31.空间数据引擎:简称SDE,是一种的实现方法,即在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添加一层,以获得常规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之外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能力。

32.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简称空间数据库或地理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33.数据模型:根据一定的方案建立的数据逻辑组织方式叫数据模型。

34.空间索引:空间索引就是依据空间实体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实体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实体的概略信息。

35.叠加(置)分析:是指在相同的空间坐标系统条件下,将同一地区两个或多个不同地理特征的空间和属性数据重叠相加,以产生空间区域的多重属性特征,或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

36.缓冲区分析:指根据分析的地理实体,自动建立它们周围一定距离的带状区,用以识别这些实体或主体对邻近对象的辐射范围或影响度,为分析决策提供依据。

37.网络分析:网络分析依据网络的拓扑关系,并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计算。

38.DEM:当数字地形模型(DTM)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

39.DTM:数字地形模型(DTM)是描述地面特性的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在形式上可分为:①规则格网(Grid);②不规则三角网(TIN);③数字等高线、等深线、地形特征线等。

40.TIN:不规则三角网(TIN)是一种表示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方法,它根据区域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连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落在三角面的顶点、边上或三角形内。

41.Grid:规则格网(Grid)是一种表示数字地形模型(DTM)的方法,它将区域空间切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值。

42.GIS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是应用GIS系统原理和方法,针对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和要求,统筹设计、优化、建设、评价、维护和应用GIS系统的全部过程和步骤的统称,也称GIS实用工程。

43.GIS标准化:GIS标准化是在GIS应用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44.遥感(RS):广义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狭义的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45.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技术。

46. 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通过互联网对进行发布和应用,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是利用Web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

47.组件式GIS:就是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式软件的GIS系统(包括基础平台和应用系统)。

48.时态GIS:时态GIS是能够跟踪和分析随时间变化的空间、非空间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

它不仅包含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特性,而且涵盖时间特性;它不仅反映事物和现象的存在状态,而且表达其发展变化过程及规律。

49.GIS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是指不同应用(包括软、硬件)之间能动态地相互调用,并且不同数据集之间有一个稳定的接口。

50.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OGIS):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环境下,根据行业标准和接口(Interface)所建立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

51.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以分布式计算的理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应用指导,用来设计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时空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表现等运算的理论计算模型。

52.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是1992年Goodchild提出的,与地理信息系统相比,它更加侧重于将地理信息视作为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实现,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53.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作为对象的、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海量的和多种数据融合的,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表达的,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

54.地球信息科学:地球信息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统内部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它由三部分组成:“地球信息学”是其理论研究的主体,“地球信息技术”是其研究手段,“全球变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其主要应用研究领域。

二、简答、论述和分析1.叙述GIS的组成答:一个实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基本组成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系统硬件,包括:①数据处理设备;②数据输入设备;③数据输出设备。

(2)系统软件,包括:①GIS功能软件;②基础支撑软件;③操作系统软件。

(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

(4)应用人员: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

(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2.一个典型的地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答:(1)基本功能,包括:①数据采集与编辑;②数据存储与管理;③数据处理和变换;④空间分析和统计;⑤产品制作与演示;⑥二次开发和编程。

(2)应用功能,包括:①资源管理;②区域规划;③国土监测;④辅助决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