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小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件:总复习(共31张ppt)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
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为xy=k(一定)。
数与代数
5.常见的量 (1)货币、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单位及其进率
货币 1元=10角 1角=10分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长度 毫米 1厘米=10
④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会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会求图 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 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⑤ 按比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 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作按比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 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北师版六年级
总复习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1)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叫作自 然数。
(2)小数
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 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数与代数
3.式与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 运算的结果。 (2)简易方程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 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数与代数 ④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 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 =a×(b×c) 。 ⑤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 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⑥ 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 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一、平面图形1.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c÷2-a=b 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c÷2-b=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长方形的面积÷宽=长S÷b=b2.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2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底S÷h=a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S×2÷a=h 三角形的面积×2÷高=底S×2÷h=a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要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一条边的长要大于其它两边的差,小于两边的和。
5.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圆形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2 直径=圆的周长÷圆周率d=c÷π半径=圆的周长÷圆周率÷2 r=c÷π÷2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πd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c =2πr半圆的周长=周长的一半+直径半圆的周长=半径×5.14 (π+2=5.1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2S=πr2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二、立体图形1.长方体:长方体的周长=(长+宽+高)×4 C=4(a+b+h)长方体的周长÷4-宽-高=长C÷4-b -h=a 长方体的周长÷4-长-高=宽C÷4-a-h=b 长方体的周长÷4-长-宽=高C÷4-a-b=h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的体积÷宽÷高=长V÷b÷h=a 长方体的体积÷长÷高=宽V÷a÷h=b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高=底面积V÷h=S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完整版
(北师大版)毕业总复习一.数和代数数和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理解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这些数。
教学过程: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为此,必须认真地学好本单元,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整理和复习,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复习数的意义举例说说,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教师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
整数自然数0: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比0小的数(以后学习的内容)练习“做一做”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小数分几种情况,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当学生总结后,可归纳如下: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整数和小数位顺序表,理解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填写教材74页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请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什么叫数位?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练习教材的“做一做”。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有关术语。
举例说说什么叫百分数。
练习教材的“做一做”3.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请同学们总结整数的写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和分数应怎样读?怎样写?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近似数;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要点归纳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侧面是曲面。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4)圆柱是由长方形绕长或宽旋转360度得到的立方体,所以沿高线切割后的切面是长方形。
3、圆锥的特征:(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和底面相对的位置有一个顶点。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4)圆锥是由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360度得到的立方体,所以沿高线切割后的切面是等腰三角形。
4、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ch;(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πdh;(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2πrh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S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表示底面直径,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S表=S侧+2S底或S表=πdh+πd2/2或S表=2πrh+2πr2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5、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6、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复习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高相当于圆的半径;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
所以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π×半径2如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也可以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把它分成若干等份,分得越细越好,再把它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形状改变了,但体积没变,那么就可以发现拼成的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是相等的,长方体的高也与圆柱的高相等,而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也就等于圆柱的体积。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及复习要点
圆柱和圆锥(12小时)一、面的旋转(4小时)1.“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点的运动形成线;线的运动形成面;面的旋转形成体。
2.圆柱的特征:(1)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两个圆。
(2)两个底面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3)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3.圆锥的特征:(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圆锥只有一条高。
二、圆柱的表面积(4小时)1.沿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如果不是沿高剪开,有可能还会是平行四边形)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用字母表示为:S=ch。
侧3.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应用:=ch;(1)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dh;(2)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rh (3)已知底面半径和高,求侧面积,可运用公式:S侧V4.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用 S 侧表示一个圆柱的侧面积,S底表示底面积,d 表示底面直径,r 表示底面半径,h 表示高,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为:S 表=S 侧+2S 底或 S 表= dh+ d 2/2=或 S 表=2 rh+2 r 25.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特殊应用:(1)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的,例如无盖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2)圆柱的表面积只包括侧面积的,例如烟囱、油管等圆柱形物体。
三、 圆柱的体积(4 小时)1. 圆柱的体积: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 V 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底面积,h 表示高,那么 V =Sh 。
3. 圆柱体积公式的应用:(1) 计算圆柱体积时,如果题中给出了底面积和高,可用公式:=Sh 。
(2)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 r 2h ;(3)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 = (d/2)2h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可用公式:V=(C/2)2h;圆柱形容器的容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是V=Sh。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总复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总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
2.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事件的独立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2. 教学难点:式的化简与方程的求解、图形的变换与位置、数据的分析与事件的独立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课堂讲解:讲解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等知识点。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常见的量。
2.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事件的独立性。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数的运算、式与方程、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2. 提高题:式的化简与方程的求解、图形的变换与位置、数据的分析与事件的独立性。
3. 拓展题: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涵盖了所有的知识点。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与难点,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
讨论
1.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体积?
S=∏r
2
V=Sh
2.已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怎样求体积? d 2 r= S=∏r V=Sh 2 3.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周长和高,怎样求体积?
r=C÷∏ ÷2 S=∏r
2
V=Sh
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r和高h, 如何求体积V? 2 1
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d和高h, 如何求体积V? 2
r= d÷2 S=∏
S=∏ r
V= 3 S h
r
V= S h V= 3 S h
r =C÷∏÷2
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C和高h, 如何求体积V? 2 1
S=∏
1 3
r
完成课本P37-38页 第1-7题
意义
正、反比例
图形特征 解决问题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正比例 反比例
相 都有一个定量,两个变量。 同 点 不 比值(商)一定 积一定 同 y x×y=K(一定) (一定) k 点 x
特征
圆 柱 圆 锥
侧面积 表面积 体积
S C h 侧 底
S S 2 S 表 侧 底
V Sh
1 V Sh 3
特征
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要求下列圆柱形物体用料的面积,要求哪些面的总面积?
铁片制成的糖果盒 侧面+2个 侧面+1个底面
水泥烟囱 侧面
铁皮油 侧面+2个底面
定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 实际距离的比 1.比例尺 计算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完成课本P38-39页 第8-13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还可以表示起点、分数与代数界点等。
“”是最小的自然数。
一、整数的范围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或者说整数由正整数、XXX负整数组成。
1.自然数。
自然数的意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作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在计数中起占位作用,表示该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
“+”号一般可以省略不2.正数。
写。
正数的定义:以前学过的8,16,200,…这样的数叫作正数。
正数的写法和读法: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例如:8读作:正八。
数字越大的负数反而越小;3.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的界说:像-1,-5,-132,…如许的数叫作负数。
“-”叫负号。
负数的写法和读法:负数前面加“-”号,例如:15读作:负十五。
4.整数与天然数的接洽及区别。
自然数全是整数,整数不全是自然数,还包括负整数。
比较整数的方法根据整数5.整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看它们的的位数选择。
位数,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不异,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的大小,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6.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是彼此依存的。
意义:整数a除以整数b,所得的商是一个整数,而没有不克不及单独存在。
余数,我们就说a叫作b的倍数,b叫作a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7.奇数与偶数。
意义:个位上的数是1,3,5,7,9的数叫作奇数;个位上的数,就看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
数是2,4,6,8,0的数叫作偶数。
奇数与偶数的特点:奇数都不克不及被2整除;偶数都能被2整除。
8.质数与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意义:一个数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也叫作素数;一个数的因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小数、分数、百分数》作业设计方案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1、小组内4人自选小数、分数、百分数三个知识点中任意一个知识点做一张思维导图、数学手抄报、记录重点及笔记、总结典型题型或罗列易错题等。(要求:组内必须每个知识点有一份,内容全面,知识点条理清晰,并写出自己的发现与困惑)
2、完成后将自己的思维导图或数学手抄报等发到家庭作业小组群里,对比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思维导图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将思考问题答案写下来,可以举例说明每个问题,利用30分钟时间进行组内分享发现与困惑,组长记录)
(在组内分享,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挥和自我展示,发挥团队优势。在分享发现时可互相补充,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提出的问题侧重本节课的重难点,有一定的指向性,也可将学过的内容系统化)
作业反馈情况及反思
作业反馈:通过思维导图的逐级分支串联,化繁为简,触类旁通,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内容,作业效果明显提高。
反思:
1、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请同学们自己梳理并归纳小数、分数、百分数这三个知识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形式多样,且每种都充分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同学们把整理好的思维导图在组内分享、展现,与同学一起交流,进行二次的复习,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2、让学生大胆在作业群里发表自己的发现、困惑与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快乐主动的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问题:
1、用多种方式说说 的含义。
2、 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4、不变的规律与分数基本性质有什么的关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试题全册
六年级数学毕业总复习数与代数(一)班级 姓名1、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读作( )。
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45。
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
4、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 )和(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5、观察并完成序列:0、1、3、6、10、( )、21、( )。
6、在一条长50米的大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可栽( )棵树。
7、被减数减去减数,差是0.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减数是( )。
8、两个数的积是45.6,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01,积是( )。
9、将一条57 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是( )米。
10、74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是( )。
11、73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12、三个分数的和是1021,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是1∶2∶3,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 )。
13、小明有一摞书,分别平均分给5人、6人、7人后,都剩下3本,这摞书至少有( )本。
六年级数的认识及计算测试题一.填空。
1..十五亿零四十万九千写作( )。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2.一个两位数的个位的数字是a ,十位上的数字是b 这个两位数是( )3.自然数a ÷b=51,那么a 、b 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4.在43、74、和87三个分数中,( )的分数单位最大,( )的分数值最大。
5.在循环小数0.4121252121…… 中,可简写为( ),移动循环节的第一圆点,使新产生的循环小数尽可能小,可改写为( ) 6、5060086540读作(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
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公式大全一、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 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8)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1季度=3个月 1年=4季度二、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r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总复习(一)数与代数二、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考点一:小数的计数单位1、填空(1)大于0而小于1的小数有( )个。
(2)整数部分是3的一位小数有( )个。
2、0.2和0.20的大小相等,意义相同。
( )解析:(1)在0与1之间的小数,整数部分为0,小数部分可以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所以有无数个。
(2)整数部分是3的一为小数,它只有十分位,十分为上的数可以是0,1,2,3,4,5,6,7,8,9,所以共有10个。
(3)由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但是0.2的计数单位是0.1,表示有2个0.1,而0.20的计数单位是0.01,表示有20个0.01,因此,0.2和0.20表示的意义不同。
答案:(1)无数 (2)10 (3)×考点二:分数的意义3、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
A.53 B. 51 C . 52 解析:求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把“1”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的1段。
答案:B考点三:百分数的意义4、判断(1)一块布长27%米。
( )(2)10027米=27%米。
( ) 解析:(1)一块布的长度是具体数据,27%不能表示具体的米数。
(2)10027米事一个具体的数据,不能写成百分数。
解答:(1)× (2)×考点四: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及数的大小比较5、把0.33,31,0.34,33.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解析:先把31和33.3%化成小数,再按照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把其中较大数依次放在左侧,中间用“>”连接。
答案:0.34>31>33.3%>0.33考点五:比的应用6、一段路甲走了32时,乙走了109时,甲、乙的速度比是多少? 解析:一段路的总路程可看作单位“1”,则甲的速度1÷32=23,乙的速度是1÷109=910 ,甲和乙的速度比是23:910,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8倍,这样化简就成了最简整数比。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题-数的认识1
-10人,6人,4人,-7人,-3人,2人,经过十站后,车上人数比原来多或少()人。
二、判断题:
1、10的最大因数是10,最小倍数也是10。()2、一个多位数的中间有几个连续的0,都读一个零。()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4、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是因数。()
(16)两个数的公因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17)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却只有1个。()
北师大版六下数学总复习(整数部分概念)
填空:
1、八百四十万零六十写作(),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
2、一个数由4个亿,5002个万组成,这是一个()位数,这个数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亿。
二、判断题:
(1) 0能被任何自然数整除。()(2) 1是任何非零自然数因数。()
(3)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4)两个数最小公倍数一定能被这两个数整除。()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6)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7)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至少有两个。()
(8)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
10、一个数百万位上是7,万位上是5,百位上是2,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是()。
11、一个五位数如果只读一个零,那么最小是();如果读两个零,那么最大是()。
12、在□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49□882≈50万60□6666888≈60亿2□70000000≈25亿
13、在○填上>,<或=
6、在13和52两个数里()能被()整除,()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 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9的倍数: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是3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9的倍数,是9的倍数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6、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7、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0、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0、1。
8、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1)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2)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3)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硫 100 千克,脱氮 380 千克。另外,40 米宽的林带可使噪声降低 10 至 20 分贝。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填空:
1、某市现已营造城市森林 380 公顷,每年大约吸收二氧化碳(
)吨,释放
氧气( )吨,可脱硫( )吨,脱氮( )吨。
2、每公顷森林每天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最简整数比是( ),每公顷森
北师大小学数学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发明在于发现,发现在于实践
TB 小初高题库
(二)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一、在图中涂色表示下面各数。
北师大小学数学
二、在下面的表0.875 3 5
百分数 25%
三、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1 公顷森林,一昼夜可吸收二氧化碳 1005 千克,释放氧气 735 千克;每年脱
2、 3 > 5 > 2 473
北师大小学数学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可以让
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TB 小初高题库
0.6 : 1 10
4: 5 6
3 :1 8
2.5 : 11 2
七、涂出你喜欢的图案。 下图有 36 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或黄色,使红色和黄色格数的比是 5:4。
部分答案: 三、1、13.9 万 10 万 38
2、67:49 5 19
四、1、C 2、B 3、C
144.4
TB 小初高题库
五、1、9.5%<0.955< 24 <0.97 25
林每年脱硫与脱氮的比值是( )。
四、精挑细选,对号入座。
1、3.496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A、3.49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常用数量关系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5.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7.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2.长方形(C:周长,S:面积,a:长,b:宽)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体积=长×宽×高,V=abh3.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4.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5.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6.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周长=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面积=半径×半径×π7.圆柱体8.圆锥体9.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0.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1.利润与折扣问题三、常用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4.重量单位换算1吨等于1000千克,1千克等于1000克,1千克等于1公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空间与图形部分教材分析三堡寄宿制小学易好冠本单元是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四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又包括: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第二部分包括长度、面积和体积。
这部分内容建议用17课时教学这部分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的分布情况,见教师用书后面的附页,写的很详细。
关于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见教师用书。
我们看一下具体的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图形的认识》这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给出了5条,我给定为4条我认为达成这四条就够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运用所学的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引导学生交流整理知识的方法。
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时应重点指导学生再次感知图形特征,以此强化、扩展和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再通过一定的练习进行巩固。
根据内容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在安排图形的认识的复习时分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系统整理,沟通联系”,主要是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联系的“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网络;第二部分是“把握特征、练习深化”,主要是从“线与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各种图形的特征,进行整理与内化,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罗列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图形进行归类,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网络图等形式呈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组织学生展示整理的结果,并进行交流。
知识整理呈现的形式不是唯一的,只要合理,教师都应该鼓励。
对于学生呈现出来的好的作品,教师应该让学生介绍整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反思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在分类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将图形与其名称结合起来。
在整理时鼓励学生根据图形的名称画出来(立体图形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出简图),二是通过分类,再次深化学生对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
如在多边形的分类中学生可能会进一步发现,四边形、五边形等可分解成若干三角形,在复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时教材呈现了三幅图,是从不同的角度提示学生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第一幅图呈现的是一个正方体,是从“视图”的角度沟通联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面在体上”;第二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是从“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角度沟通联系;第三幅图呈现的是一个圆锥的截面是一个三角形,是从“截面”的角度沟通联系。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各种立体图形,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适当的动手操作,以实现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上的提升,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对于线与角的教学,教材给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线与角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复习“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然后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列表进行比较。
第二个问题是。
引导学生复习垂直与平行。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并说说判断直线垂直或平行的基本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角的大小,复习角的测量等知识。
教学时,要让学生说说测量角的方法,并让每个学生用量角器量角。
第四个问题是复习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及周角。
巩固与应用的题目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平面图形》这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梳理。
如从边的角度进行梳理,特殊的四边形有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中包括长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对边平行并且四条边都相等;从角的角度梳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个角都相等;再如从轴对称图形的角度来梳理,这些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分别有2、3、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
再整理时鼓励学生将知识用合适的形式表示出来。
巩固与应用第2题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的复习。
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
第5题供有余力的同学去完成,全班不作统一要求。
《立体图形》这一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其特征,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
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尝试验证这些特点。
来引导学生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再用一定的方式验证这些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主要从点、面、棱等方面进行复习。
圆柱、圆锥的特征主要从面的角度去复习,还可以从展开图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第二个问题是找出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并连一连。
来引导学生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巩固与应用第1题主要是复习由平面图形旋转形成几何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旋转形成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2题鼓励学生先想象,再操作验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6 题鼓励学生先画一画,再进行交流。
在b点比在a点看到的范围大,体会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
《图形与测量》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1.通过列表、画图等,对图形测量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2.沟通几种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内在联系、体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与测量》复习的主要内容时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度量单位的认识及进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围绕这些知识,教材在“回顾与交流”中给出了9个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
教学时可以根据复习内容和班级实际分成几个课时进行复习。
教材的主题情境图是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中的物体说说对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的认识。
如结合围栏的长度说说对长度、周长的认识结合水池的占地大小、草坪的大小等说说对面积的认识;结合柱子的大小、水池中水的多少说说对体积容积的认识,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这些内容的认识。
第2,3,4题主要是复习度量单位和进率,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多交流、多体会、多记忆。
第5题教材呈现了一个三角形、一个多边形和一片树叶,鼓励学生想办法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周长的意义: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再组织学生交流对周长的理解及得到这些图形周长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结合练习,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第6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说说已学过的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用网络图的形式进行系统整理,然后展示学生整理的作品,组织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这写公式之间的联系,逐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推导其它图形的基础。
在其它图形基本公式推导过程中,都用到了转化的思想:主要是利用割补、平移等方法把未知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在以上的整理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一般策略,加深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内在联系的理解。
第7题是复习远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的内容,远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利用了“以直代曲、以有限逼近无限”的方法。
鼓励学生回顾这一过程,并说说圆的面积公式。
第8题教学时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立体图形和实际物体说说表面积的含义;再让学生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计算物体表面积的时候,变化较多,教师可以举一些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第9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四种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及其联系,回忆推导过程。
在交流中体会类比的思想,感悟直柱体体积的一般计算方法;在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体积计算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与变换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4.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5.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尽管是复习,但教学时仍应重视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
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具体内容的“度”,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作图需要借助方格纸,旋转的角度只限于90°,平移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回顾与交流的第一题是以常见的俄罗斯方块游戏为情境,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回顾与交流学过的的三种变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这里的三个问题由静到动,有简单到复杂:先关注一个图形的性质,然后再去研究图形之间的关系。
为了学生叙述方便,可以在图中用字母表示某些点。
教学时,借助具体图形的变换,教师可以引导讨论三种变换的要素。
对于平移来说,要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对于旋转来说,要指出旋转中心、方向和旋转的角度;对于轴对称来说,要指出对称轴。
进一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这些要素的方法,学生的方法只要合理就要给予鼓励。
(比如,对于平移,可以找到平移前后的对应点,通过对应点的变化可以得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第二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它的轴对称性最好。
巩固与应用第1题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折纸、观察等方法确定对称轴第2题是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的知识画图。
第4题很多同学对自刻印章比较感兴趣,通过想象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图案a是这枚印章印制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实践操作,用笔写出字再从背面进行观察比较,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