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实施效果评估——基于“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

合集下载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案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案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案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案。

城乡困难群众是指因疾病、残疾、失业、贫困等原因无力支付医疗费用,难以享受医疗保障的人群。

针对这些人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一、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建立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是帮助这一特殊群体缓解医疗负担的有效途径。

该基金应通过政府拨款、企业和社会各界捐赠等多种渠道进行筹集。

其中,政府应该作为主要的经费提供者,以确保基金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二、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对于城乡困难群众,免费提供医疗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补救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远程医疗等形式,免费向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三、提高城乡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为了更好地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政府应将其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

具体包括免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保障机制,确保城乡困难群体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四、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医疗救助制度是实现城乡困难群体医疗保障全覆盖的一项重要措施。

该制度应包括医疗救助经费的筹集和分配机制、医疗救助对象和范围的确定、医疗救助申请和审核程序等方面内容的完善。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五、促进医疗技术和人才的发展为了提高城乡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水平,我们需要更多的医疗技术和高素质医务人员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医疗技术和人才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机构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综上,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案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议题。

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从多个方面确保这一特殊群体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加强对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设和监管,促进医疗技术和人才的发展,实现城乡困难群体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最新)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最新)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方案为缓解我区城乡贫困家庭因患重大疾病导致的医疗困难问题,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生命健康权益,根据《X省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方案》、《X市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及各级对民生工程的总体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救助对象凡在我区行政区域内居住,具有我区常住户口的以下五类对象,均可申请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持有区民政局发放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且正在享受低保待遇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以下简称城乡低保对象);(二)重点优抚对象;(三)持有区民政局发放的《农村五保供养证》的农村五保户;(四)城乡低收入居民。

城市低收入居民是指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现行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的居民;农村低收入居民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现行农村低保标准1.5倍的居民;(五)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人员。

二、救助病种(一)恶性肿瘤或再生障碍性贫血;(二)急性脑中风;(三)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四)严重心脏病;(五)重症肝炎及并发症;(六)艾滋病;(七)晚期血吸虫病;(八)重症精神病;(九)系统性红斑狼疮;(十)风湿病并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或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影响正常生活;(十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十二)肝豆状核变性。

三、救助标准及定点医疗机构救助对象在扣除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类商业医疗保险可支付部分、单位应报销部分及社会互助帮困等部分后,个人负担的年医疗费用将给予定额救助,当年救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10000元。

我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指定医院参照区医保中心和区合管局指定的当年医疗定点机构。

四、救助办法(一)资助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参加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参合资金。

(二)资助“三无”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代其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参保资金;其他城市低保居民个人缴费部分按50%比例给予补助。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社会救助的各个方面:一、背景和目的社会救助工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是衡量社会救助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通过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测量,为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评价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评价范围和内容本评价标准适用于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全面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救助对象认定:社会救助的对象应当符合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如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生活困难程度等。

评价标准应考虑救助对象的认定是否科学、合理、公正,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地方实际。

2. 救助水平评估:社会救助的水平应当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相适应,同时也应考虑受助者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状况。

评价标准应评估救助水平是否合理、适度,是否能够满足受助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3. 救助资金管理:社会救助资金应当规范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和效益。

评价标准应评估救助资金的筹措、分配、使用和监管是否规范、透明,是否能够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4. 救助服务效果:社会救助不仅应提供物质帮助,还应提供相应的服务支持,如就业援助、心理辅导等。

评价标准应评估救助服务的效果是否明显、受助者是否满意,是否能够帮助受助者实现自我发展和脱贫致富。

5. 社会参与程度:社会救助工作应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评价标准应评估社会参与程度是否广泛、参与方式是否多样,是否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评价方法和程序本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范围和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2. 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报表等方式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社会救助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

社会救助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

社会救助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社会救助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帮助弱势群体,减轻贫困现象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社会救助政策需要不断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效果和适用性。

本文将探讨社会救助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

一、社会救助政策的效果评估社会救助政策的效果评估是对政策实施后的社会影响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这一评估过程旨在验证政策的可行性、针对性和效果,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政策成效的途径。

1. 评估指标社会救助政策的评估需要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其效果。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受益人数量、受益人生活水平的改善、减少贫困率等。

同时,还可以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比如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社会稳定性的提升等。

2. 评估方法社会救助政策的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方法可以通过深入调研、访谈受益人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定量方法可以利用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得出相应的评估结果。

二、社会救助政策的调整社会救助政策的调整是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其适应性和效果。

调整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并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

1. 政策完善根据评估结果,政府可以针对性地调整社会救助政策的细节和执行方式。

例如,针对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可以增加财政投入,提高救助标准;针对失业人群,可以加强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等。

政策的完善需要政府部门与各相关方面进行密切配合,确保调整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资源配置社会救助政策的调整还需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政府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理分配财政资金等方式,确保救助政策的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此外,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推动救助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3. 信息公开与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调整需要充分考虑各方的需求和意见。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评价标准是对社会救助工作进行全面、科学和客观的评估,以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社会救助工作是政府为了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救助对象的认定、救助标准的确定、救助方式的选择、救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

社会救助工作的评价标准应当涵盖救助对象的认定、救助项目的执行、救助效果的评估等多个方面,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救助项目和对象具体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应当包括对救助对象的认定标准。

救助对象的认定是社会救助工作的第一步,主要是根据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收入来源、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评价标准应当包括具体的认定标准和程序,以及对认定结果的有效监督机制,确保认定工作的公平和准确。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应当包括对救助项目的执行标准。

救助项目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救助资金的使用管理、救助物品的发放标准、救助服务的提供标准等方面。

评价标准应当确保救助项目的执行过程公开、透明,确保救助资金、物品和服务的合理使用和分配,确保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应当包括对救助效果的评估标准。

救助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救助对象的生活改善、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

评价标准应当明确评估的指标和方法,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并及时调整救助政策和措施,提高救助工作的效果和公平性。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应当包括对救助工作机构和人员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当包括救助工作机构的管理制度、内部监督制度、人员素质和工作绩效等方面,确保救助工作机构和人员的廉洁、高效和公正。

社会救助工作评价标准应当包括救助对象的认定、救助项目的执行、救助效果的评估和救助机构及人员的评价等多个方面,确保救助工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评价标准需要根据不同的救助项目和对象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标准,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依据,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

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旨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社会参与能力。

为了确保这项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绩效评价。

下面是一个关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的例子。

一、绩效评价目标和要求1.目标:通过绩效评价,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和改善生活条件。

2.要求:绩效评价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1)救助范围和对象:评价救助工作是否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是否确保救助对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救助资金使用:评价救助资金是否按规定使用,是否做到精准扶贫,是否能有效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3)救助效果和长效机制:评价救助工作的效果,包括救助对象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改善,是否通过救助帮助他们实现脱贫。

评价救助机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能够帮助困难群众自力更生。

(4)绩效评价机制:评价绩效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是否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上述目标和要求,可以建立以下评价指标体系:1.救助范围和对象(1)救助范围:评价救助工作是否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标准执行,是否覆盖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

(2)救助对象准确性:评价救助对象的甄别和登记工作是否准确、公正、透明,是否存在漏洞或虚假登记。

2.救助资金使用(1)资金使用效率:评价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包括经费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使用。

(2)精准扶贫:评价救助资金是否能够精准到人,是否能够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3.救助效果和长效机制(1)救助效果:评价救助对象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改善,通过救助是否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脱贫。

(2)长效机制:评价救助机制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能够帮助困难群众自力更生,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摆脱长期贫困。

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问题调查分析

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问题调查分析

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问题调查分析作者:吴昭月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作者调查分析农村弱势群体看病现状困境,发现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存在资金困难,医疗救助缺乏可持续性、疾病多样性与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矛盾,医疗卫生救助制度局限性设计和卫生资源不合理分配,医疗服务机构错位和服务对象缺失,农村弱势医疗救助苍白无力,政府救济金分散,医疗救助有效性降低和卫生运行成本经济成本加重,农民就医费用上升六个方面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从强化医疗救助的救助措施,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与医疗保障体系同步,构建农村弱势群体疾病预防机制,社会政策之间有效衔接,医疗救助与合作医疗联合等问题,以及于保障措施等总的五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现阶段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基本制度,进一步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医疗救助问题;农村弱势群体现阶段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指:现阶段获取到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于机会,并且现阶段仍然处在困难地位当中的农村群体,伴随着不断发展的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的问题,现阶段抗风险能力弱的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面对看病就医的时候会出现与以往有着不同的新的困境问题。

一、现阶段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方面所面临的主要的关键性问题现阶段的医疗救助制度是一种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群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的保障性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有效促进分配医疗资源公平性。

自2003年开始,我国农村医疗制度不断发展,但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金困难,水平低,农村医疗救助和医疗救助缺乏可持续性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来源主要在资金渠道不稳定和不完整的管理困难。

投资强度小,散,缺乏统一管理,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能满足救助对象。

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的财务投资,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

一系列管理基金的筹集、管理、报销和补偿的佣金,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和后果的农村医疗救助,缺乏社会动员和宣传,动员社会大力量参与医疗援助空间。

中国贫困家庭的困境差异性分析——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

中国贫困家庭的困境差异性分析——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
2 0 1 5年 3月 第 2 期 总第 2 2 8 期
甘 肃 理 论 学 刊
Ga ns u Th e or y Re s e a r c h
Ma r ., 2 O1 5 NO .2 Ge n e r a l 2 28
中 国贫 困家庭 的 困境 差 异 性 分 析
力、 疾病 和 失业是 困扰 中 国贫 困家庭 的三 大 困境 , 家庭 脱 贫能 力 削弱 。在 困境 差 异性 方 面 , 贫 困家庭 面 临 的
困境 在城 乡、 地 域 方面存在 区别 , 而且相 当 比例 的 贫 困 家庭 同时遭 遇 多重 困境 。 因此要 提 供 与 困境 差 异 性
表 1 中 国贫 困家庭 面 临的 困境
面临 的 困境 家 庭主 要成 员没 有 劳动能 力 家 庭成 员疾 病 负担 重 家庭 主要 劳 动力 没有 工作 子女教 育 负担 难 以承受 家 庭成 员需 要 长期 照料 家 庭成 员 发生 意外 事故
遭受 重 大 自然灾 害
境与农村贫 困家庭 不 同。此外 , 城 市贫 困家庭认 为 教 育负担更重 , 而农村 贫 困家庭则 认为家庭 成员 的疾 病 负担和长期照料负担更重 。( 见表 2 )
度调整救助 的侧 重 点 、 水 平与 手 段 , 提供 有 效 的政 策
干预 。

从表 1中我们发现 , 家庭成员无劳动能力 、 疾病 和
失业是 困扰 中国贫困家庭 的三大困境 。目前 中国贫 困 家庭 面临 的最普遍 的困境是家庭 主要成 员没有劳动 能 力, 遭遇这 一 困境 的贫 困家庭有 5 1 3 2户 , 占全部被 调 查家庭 的 4 2 . 4 7 。其 次 , 家庭成员疾病负担重和家庭 主要劳动力没有 工作成 为第 二大 和第三大 困境 , 比例 分别高达 3 5 . 0 7 和 3 4 . 6 3 9 / 6 。认为子女教育 负担难 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1.03•【字号】杭政函〔2022〕69号•【施行日期】2022.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救助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杭政函〔2022〕6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现将《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2022年11月3日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杭州市以“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为突破口,促进社会救助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打造社会救助领域共同富裕城市范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一)基本现状。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全市土地面积1685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全市户籍人口834.5万人,常住人口1220.4万人。

2021年,杭州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生产总值18109亿元,较上年度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4700元和42692元。

(二)工作成效。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推进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首创性、突破性的社会救助政策举措,获批全省首批“精准保障标杆区”改革试点。

1.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低保标准与消费支出挂钩调整机制,低保标准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相关经验做法在国务院办公厅专报刊登;在全国率先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开展支出型贫困救助,织密困难群众救助安全网”实践案例获评民政部年度“十佳创新案例”,并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1.社会救助(生活救助、灾害救助、教育救助等)中的非政府组织角色扮演或功社会救助(生活救助、灾害救助、教育救助等)中的非政府组织角色扮演或功能发挥能发挥2.2.某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机制研究某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机制研究某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机制研究3.3.某城镇低保人员分类施助的现状与探索某城镇低保人员分类施助的现状与探索某城镇低保人员分类施助的现状与探索4.某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差异分析某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差异分析5.某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研究某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研究6.6.某地城镇低保和就业联动的现状与对策某地城镇低保和就业联动的现状与对策某地城镇低保和就业联动的现状与对策7.7.某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退出机制研究某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退出机制研究某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退出机制研究8.全民医保战略下的医疗救助政策取向全民医保战略下的医疗救助政策取向9.某地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融资模式研究某地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建设融资模式研究10.某地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探究某地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探究11.某县市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实证分析12.某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及实践探析某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路径及实践探析13.苏州居民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苏州居民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14. 中国养老金制度转轨中的“中人”问题分析中国养老金制度转轨中的“中人”问题分析15.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某地区为例以某地区为例 16.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分析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分析17.新农保保障水平的定位和政府职责分析新农保保障水平的定位和政府职责分析18.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研究——以XX 机构为例机构为例 19.某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状况分析某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状况分析20.某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研究某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研究21.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模式选择及改革----以某城市为例以某城市为例22.某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供给)分析某地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供给)分析23.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及其效果评估 /24.社会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制评析社会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制评析25.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26.民营医院“公营化”运行分析民营医院“公营化”运行分析27公立医院药事服务费实施的政策效果分析公立医院药事服务费实施的政策效果分析28.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路径探究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路径探究29. 公立医院治理模式探讨公立医院治理模式探讨30.某地居家(或社区)养老服务的供求分析某地居家(或社区)养老服务的供求分析31.某地城镇大龄失业人员某项就业促进政策分析某地城镇大龄失业人员某项就业促进政策分析32.某地区(某大型企业)劳动争议实证分析某地区(某大型企业)劳动争议实证分析33.33.某行业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问题实证研究某行业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问题实证研究某行业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问题实证研究34某类弱势群体(大龄城镇失业人员、大龄被征地农民、残疾人等)的就业现状与思考状与思考35.某市非正规就业群体社会保障现状分析36.某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设计方案及问题分析某企业员工福利制度的设计方案及问题分析37.某企业员工福利满意度分析与思考某企业员工福利满意度分析与思考38.(某地区/城市)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城市)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卫生的发展现状及问题39.常州市武进区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常州市武进区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的现状及问题分析40.残障人士(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的实施及问题分析---以某地为例以某地为例41.41.某地残疾人社区康某地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供需分析42.42.失独者身心失独者身心诉求及其社会支持体系建构43.43.商业保险消费心理探讨商业保险消费心理探讨商业保险消费心理探讨------------------以……保险公司为例以……保险公司为例44某地、某项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政策分析某地、某项大学生就业促进的政策分析45.中小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的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中小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的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46.某公司薪酬满意度调查与分析某公司薪酬满意度调查与分析47.中小民营企业核心员工中小民营企业核心员工((一线操作工一线操作工))高流失率探析——以SY公司为例高流失率探析——以SY公司为例 48.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方式探讨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方式探讨49.大病再保险模式比较与选择大病再保险模式比较与选择50.公众参与慈善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某地为例公众参与慈善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某地为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1.14•【字号】桂政发〔2014〕68号•【施行日期】2014.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决定桂政发〔2014〕68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调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的规定,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评审,并于2014年8月15日至9月13日在《广西日报》上公示,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授予著作类《中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兼论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研究报告类《广西艾滋病防治策略与措施及应用研究》、论文类《真实:“花非花”——一个问题、两部小说、三点启发》等20项成果为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授予著作类《马来西亚华人美术史研究》、研究报告类《广西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变化及保护对策研究》、论文类《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1930年代新诗的一种倾向》等121项成果为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授予著作类《漓江画派中国人物画研究》、研究报告类《珠江流域中上游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参与式乡村社会发展研究》、论文类《论壁画公共空间“场域”创作》等256项成果为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希望获奖者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开拓创新,不断推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全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向获奖者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潜心钻研,有所作为,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繁荣发展广西社会科学事业、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服务方案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服务方案

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服务方案为加快推进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救助服务水平,有效减轻救助对象医疗费用支出负担,按照省民政厅、财政厅、卫生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和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原则。

(二)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施救、公开便捷、救急救难、及时有效的原则。

(三)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基本建立起资金来源稳定、管理运行规范、救助标准统一、救助程序便捷、信息资源共享、救助效果明显的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格局。

三、救助对象具有我区户籍,已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

四、救助办法救助对象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在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服务设施目录范围内,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即救助对象的住院医疗费用在扣除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其余个人承担费用再按50%的比例给予救助。

单次救助金额不超过6500元,每人当年累计救助金额不超过30000元。

五、定点医疗机构范围为保证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与区内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有序、有效衔接,确定区医院、区中医医院、区妇幼保健医院、区胥各庄中西医结合医院、胥各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区医院门诊部、区妇幼保健院高庄子社区门诊部、区济康医院和14所乡镇卫生院(共23家)为医疗救助“一站式”试点医疗机构。

六、操作程序(一)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医疗救助操作程序。

城乡困难家庭的医疗负担及其救助政策完善——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调查数据的

城乡困难家庭的医疗负担及其救助政策完善——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调查数据的
调查 显 示 ,2016年城 乡 难 家 庭 中残 疾人 家庭 占比分别 为33.36%
调 查 显 示 (如表 1).20l6年城 乡 难 家庭 中表 示 医疗 负担 “非常 重 ” 和 “较 重 ” 的 合 汁 比 分 别 为
%(城市 )、. 57.94%(农村 ),其中 .

例 为4().94%、1人 患 大 病 的 比例 为 照 料 方 式 的 占 比 为92.2l%、农 村 为
一 、 我 国城 乡 困难 家庭 成 员 的健 23.1 7% ;农村 的情况 与城市 大致相 94.86% ;无人照料情 形的家庭 占比分
康状况
差 不 大 ,其 中1人患 慢 性病 的 比例 别 为4.91% (城 市 )、.{.96% (农村 )
新 论 I决策参考
城 乡困难家庭 的 医疗负担及其救 助政 策完善
— — 基 于 “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 日调查数据的分析
、 江 治 强
医疗 负担 沉 重是 我 国城 乡 困难 差”“很差 ”的 ,城 市和农村【术J难 家 (城 市 )、30.55% (农 村 ),其 中 ,重
二 、城 乡 困难 家庭 的 医疗负 担和 诊疗方式
卫 生事业的进步 ,极大改善 了城 乡居 村困难 家庭 中 ,患慢性病 和 患大病
(一 )城乡困难家庭成员的患病
民的健康状 况 .但相对而 言 ,当前城 家庭 占比分别为O0.77%、24.86%。 率和残疾程度较高 ,对其造成沉重经
乡【木】难群体的健康状况仍 不乐观。调
济负担
查 显示 ,我I玉J城 乡困难家庭 成员的总 体健康状 况依然欠佳 。2《)16年城 乡凼 难 家庭 成 员 自认为健康状 况 “很好 ” 和 “较好 ”的合 汁不足三成 ,“一般 ” 的 占三 成 ,而 自 认为 健 康状 况 “较

2023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项目

2023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项目

2023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项目一、背景1.1 2023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有一部分困难群众无法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为了全面了解并评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确保社会救助工作的公正、透明和有效,2023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项目应运而生。

1.2 2023年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项目旨在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全面考察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实施效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提供有效支持。

二、评价内容2.1 评价对象:牵涉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救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2.2 评价内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政策制定与落实、资金使用合规性、救助对象认定及帮扶措施执行等方面。

三、评价指标3.1 政策落实情况:包括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的出台与执行情况,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是否到位、有效。

3.2 资金使用合规性:评价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合规性和效益。

3.3 救助对象认定与帮扶措施执行:考察困难群众的认定标准是否公平、科学,帮扶措施是否得力。

四、评价方法4.1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要通过定量数据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进行量化评价,又要考察其社会效益、政策效果等定性指标。

4.2 实地调研和文件梳理: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困难群众以及救助机构,获取第一手资料。

对政府文件、资料进行归档、梳理,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五、评价报告5.1 结果发布:评价完成后,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供社会各界参考。

5.2 利益相关者沟通:评价结果可能对相关各方利益产生影响,需要及时与相关部门、机构进行沟通,寻求共识。

六、评价意义6.1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评价结果可以为政府关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汇报材料社会救助政策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汇报材料社会救助政策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

汇报材料社会救助政策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汇报材料:社会救助政策效果评估与改进建议一、引言社会救助政策是国家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政策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救助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

本文将对社会救助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效能。

二、社会救助政策效果评估1. 救助对象覆盖率评估社会救助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评估救助对象的覆盖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救助政策的普及程度,即政策覆盖的人群比例;二是救助政策的针对性,即政策是否能够准确识别和帮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群。

通过对救助对象覆盖率的评估,可以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 救助标准与金额评估社会救助政策的救助标准和金额直接关系到救助对象能否得到足够的帮助。

评估救助标准与金额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与物价水平的匹配程度,即救助标准和金额是否能够满足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是与收入水平的关联性,即救助标准和金额是否能够准确反映救助对象的经济困难程度;三是与地区差异的适应性,即救助标准和金额是否能够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进行差异化调整。

3. 救助机制与流程评估社会救助政策的救助机制和流程直接关系到救助对象能否顺利获得救助。

评估救助机制与流程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救助申请的便捷性,即救助对象是否能够方便地进行申请;二是救助审核的公正性,即救助对象是否能够公平地获得审核结果;三是救助发放的及时性,即救助对象是否能够及时获得救助资金或物品。

三、改进建议1. 完善救助对象识别机制为了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针对性,应加强对救助对象的识别工作。

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对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

同时,还可以加强社区和村级组织的作用,通过社会调查和家访等方式,深入了解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确保救助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到需要帮助的人群。

社会福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评估

社会福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评估

社会福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评估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福利政策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在这个过程中,福利政策的实施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福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评估。

一、福利政策的种类福利政策的种类很多,从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逐一介绍。

1.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主要包括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粮食补贴、救助等方面。

社会保障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住房保障主要包括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等。

粮食补贴主要针对农村困难家庭,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救助主要是对那些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贫困户提供帮助,让他们渡过难关。

2.教育教育作为福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

义务教育是指普及全民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接受到基础教育。

而职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高等教育主要包括本科、研究生等,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造,积累更多的知识。

3.医疗医疗作为福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等方面。

基本医保是指普及全民医保,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的健康素养。

医疗救助主要是对那些无法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二、福利政策的实施效果福利政策是为了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实施效果也是被人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福利政策的实施效果。

1.社会福利实施效果社会福利的实施,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福利政策的实施,可以满足人民基本需求。

提高农村建设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的丙型肝炎医保报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的丙型肝炎医保报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的丙型肝炎医保报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赵子淇;刘乙瑶;苟亮文;郭昭廷;冯海欢;胡明【期刊名称】《中国医疗保险》【年(卷),期】2024()2【摘要】目的:基于医疗机构真实世界数据,评估丙型肝炎医保报销政策实施效果,为丙型肝炎防治工作和医保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提取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甲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电子病历数据,采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从诊疗情况、医疗费用、药物使用和治疗效果等方面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诊疗行为和疾病负担的变化情况。

结果:在诊疗情况方面,成都市门诊特病报销政策实施后就诊人次和治疗人次均出现瞬时增长,实行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单行支付政策后诊疗情况无显著变化;在医疗费用方面,丙型肝炎患者的门诊疗程总费用、自付费用和药品费用均在单行支付政策实施后明显降低。

结论:成都市丙型肝炎医保报销政策能够促进丙型肝炎患者积极就医,推动DAA方案的广泛使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丙型肝炎的治疗效率。

【总页数】10页(P119-128)【作者】赵子淇;刘乙瑶;苟亮文;郭昭廷;冯海欢;胡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数据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保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84【相关文献】1.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实施效果评估——基于"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调查数据的分析2.基于统计数据的山东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分析3.扩大医保报销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的影响r——一项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卫生经济研究4.基于患者调查的丙型肝炎DAA药物医保政策实施效果评价5.“三医联动”改革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基于北京市医疗机构人工晶体相关数据的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瞄准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分析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瞄准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分析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瞄准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数据分析郭伟和;丰宝宾【期刊名称】《社会观察》【年(卷),期】2016(000)011【摘要】<正>国务院于1999年9月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推动了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2007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拓展到农村。

近年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026.1万户、1877.0万人,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721.7亿元。

2014年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411元/人、全国城市低保月人均【总页数】3页(P64-66)【作者】郭伟和;丰宝宾【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我国城乡低保家庭基本状况分析r——基于2016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 [J], 刘丽娟2.城镇困难家庭生活状况和社会救助政策改革要点——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调查数据分析 [J], 郭伟和;江治强3.中国贫困家庭的困境差异性分析——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分析 [J], 刘璐婵4.影响城市低保对象主观评价的多因素多水平分析--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数据 [J], 李沫;邱华丽;吕俊涛;5.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瞄准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数据分析 [J], 郭伟和;丰宝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社会救助项目效果评估报告

社会救助项目效果评估报告

社会救助项目效果评估报告一、引言社会救助项目的目标是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提供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本文旨在对社会救助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其实施情况以及对受益人的影响。

二、项目背景社会救助项目是基于社会公益性的理念,旨在帮助那些身处困境或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

该项目涵盖了贫困救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多个方面,为受助者提供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三、实施情况分析1.项目范围社会救助项目的受益人群涵盖了城乡居民中处于困难境地的个体和家庭。

项目根据受助对象的需求和资格条件进行甄别和资助,确保资源的有效分配。

2.项目管理社会救助项目由专业的机构或组织进行管理,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和效果的评估。

项目的管理人员负责任选定受助对象、核实申请人资格,并进行资助金额的核定和监督。

3.资助方式社会救助项目的资助方式多样化,既包括直接经济补助,也包括物资捐助等形式。

资助的方式根据受助对象的具体需求和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

4.数据收集与管理为了评估社会救助项目的效果,需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管理。

相关数据包括受助人群的基本信息、资助金额、项目执行情况、受益者的变化等。

四、效果评估1.经济效果评估社会救助项目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受助人的经济状况。

通过对受助人的家庭收入、生活水平等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可以评估项目对受助人的经济状况的改善程度。

2.社会效果评估社会救助项目对于受助人的心理和社会影响也需要进行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等方法,了解受助者自身感受和与周围社会的互动情况,从而评估项目对受助者的社会效应。

3.教育效果评估社会救助项目在教育领域的资助也需要进行评估。

通过对受助学生学业成绩、学习动力以及学校参与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项目对受助学生教育水平的提升效果。

4.医疗效果评估社会救助项目在医疗领域的资助对于受助人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受助人的健康指标、医疗支出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项目对受助人的医疗效果。

困难家庭救助综合评估实施方案2篇

困难家庭救助综合评估实施方案2篇

困难家庭救助综合评估实施方案困难家庭救助综合评估实施方案精选2篇(一)困难家庭救助综合评估实施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制定评估指标:根据困难家庭的特点和需求,制定评估指标,包括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环境、教育状况等方面。

2. 确定评估方法:确定评估方法,可以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以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3. 设立评估机构: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或组织,负责收集、分析和总结评估数据。

4. 进行评估工作:组织专业评估人员对困难家庭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5. 制定救助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救助方案,包括提供经济援助、提供培训就业机会、提供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帮助。

6. 实施救助方案:根据家庭救助方案,对困难家庭提供相应的救助服务,包括资金支持、培训就业机会、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帮助。

7. 监督和评估:定期对救助方案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救助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8.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困难家庭救助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救助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这些方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完善。

困难家庭救助综合评估实施方案精选2篇(二)困难家庭救助帮扶评估工作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基本信息采集:评估工作的第一步是收集困难家庭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人口数、家庭收入情况、住房条件、就业状况、教育背景等。

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信息采集。

2.需求评估:评估工作的重点是了解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包括经济困难、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需求。

可以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流和观察、咨询社区工作人员等方式进行需求评估。

3.资源评估:评估困难家庭所拥有的资源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劳动力、技能、社会关系、社区资源等。

可以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流、观察家庭环境、调查社区资源等方式进行资源评估。

4.风险评估:评估困难家庭面临的风险因素,包括生活困难、社会排斥、心理压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度及 其影 响 因素进行 了分析 , 结果发 现 困难 家庭 遭 受 疾病 风 险 高 , 抗 疾病 风 险 能 力 弱 , 医疗救 助水 平 总体 偏低 , 大病 家庭 受助 有 限 , 但 大部 分 城 乡 困难 家庭 认 为 医疗救 助 作 用
较大 , 满意度 高 , 医疗 卫生服 务 对提 高 医疗救 助 的 满 意度 正 向作 用显 著 ; 进 一 步通 过 对 受 助 困难 家庭 对重特 大疾病 医疗救 助 满意度 的分 析 , 发现 困难 家庭 对 重特 大疾病 救 助 满 意
尹 航 林 闽钢 ‘
( 南京 大 学政 府 管理 学院社会 保 障 系, 江 苏 南京 , 2 1 0 0 2 3 ) 摘 要: 基于 2 0 1 5年“中国城 乡困难 家庭 社会政 策 支持 系统 建设 项 目” 的调 查数 据 ,
本 文对接 受 医疗救 助 家庭 的基本 特征及 其 对 医疗 救 助 的满 意度 、 重特 大疾 病 医疗 救 助 满
度对 困难 家庭 帮 助程度 如何 ? 困难家 庭对 医疗 救助 制度 的实 施效 果满 意度 如何 ? 表1 2 0 0 4— 2 0 1 5年全 国 医疗救 助 人次 、 医疗救 助支 出资金统 计表
2 O O 4 2 O o 5 2 0 o 6 2 0 0 7 2 0 0 8 舢 2 0 1 O 2 0 1 1 2 0l 2 2 01 3 2 0 1 4 2 0 1 5
社 会保 障研 究 2 0 1 7年第 1 期
S o c i a l S e c u r i t y S t u d i e s N o . 1 2 0 1 7
弱 势 群 体 医疗 救 助 实施 效 果评 估
— —
基 于“ 城 乡困难 家庭社会政策 支持 系统建设项 目” 调查数据的分析
5 7
明, 2 0 1 3 ) 、 研究 医疗 救助 的实施 对低 收入家庭 贫 困脆 弱性 的缓解 作 用 ( 章 晓懿 , 2 0 1 4) 、 研 究 医疗 救 助 的实 施
对横 向公平性产生 的影响( 孙菊 , 2 0 1 4 ) 等 。总体上看 , 目前国内还缺乏通过全 国性 的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 医疗救助实施效果的研究。因此 , 本文研究 的重点是 : 接受医疗救助的困难家庭具有哪些特征?医疗救助制
诊疗 , 普及基本 医疗卫生服务。
关键 词 : 医疗救 助 ; 困难 家庭 ; 弱 势群体


问题的提 出
医疗救 助 制度作 为社 会救 助托 底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是 主要 针对 那 些 因病 而无 经 济 能力 进 行 治疗 或 因医
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实施专项帮助和经济支持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在《 关于实施农村 医疗救助的意见》 ( 2 0 0 3年) 和《 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 的意见》 ( 2 0 0 5年 ) 中, 将 医疗救助对 象界定为农村五保户 、 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 人员 、 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 的人员。之后在《 关 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 医疗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 ( 2 0 1 5年) 中, 进一步明确 : 低保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是 医疗 救助 的重 点救助 对象 , 并 逐步将 低 收人家 庭 的老年人 、 未 成年 人 、 重 度残 疾人 和重 病患 者等 困难 群众 , 以
度不及 医疗救助满意度 , 重特 大疾病救助在 涵盖病种、 救助标准、 审核手续、 费用结算方 面均有较 大的 可提 升 的 空间 。本 文 为此 提 出的 建议 是 : 实施 精 准救 助 和 早 干预 措 施 , 对
于不 同 家庭 的不 同医疗 需求 , 实施 分 类 救 助 ; 同时要 突 出重 点 , 加 强 大 病救 助 ; 推 进 分级
容包括医疗救助覆盖率 、 基金筹集与使用 、 医疗卫生服务使用率变化等多维度考察 , 另有一些研究侧重于从
特定 维度 考察 医疗救 助 的实施 效果 , 如 研 究新 农 合 与农 村 医疗 救 助 对 贫 困农 民就 医经 济 负 担 的影 响 ( 方 黎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 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 ” ( 1 2 & Z D 0 6 3 ) 的成果 。
及县 级 以上人 民政府 规定 的其 他特 殊 困 难人 员 纳入 救 助 范 围 。 同时适 当拓 展 重 特 大 疾 病 医疗 救 助 对 象 范 围, 积极探 索对 发生 高额 医疗 费用 、 超过 家庭 承受 能力 、 基 本 生活 出现严 重 困难家 庭 中 的重 病患 者实 施救 助 。
我 国医疗救 助历 经 1 0多 年发 展 , 医疗 救 助人 次 不 断 增 长 , 医疗 救 助 资 金 投 入 逐 年 增 加 。根 据 表 1 , 从
2 0 0 4年 到 2 0 1 5年 , 医疗 救 助人次 增加 了 1 3 8 6 . 4 6 %, 医疗救 助支 出资金 增加 了 6 6 8 1 . 8 1 % 。但在 医疗 救助 受 益人 次持续 增 长与 医疗救 助资 金投 人大 量增 加 的“ 双增 长 ” 下, 困难 家庭 的疾 病经 济 负担 持 续繁 重 ( 赖 志杰 , 2 0 1 4 ) , 因此 , 医疗 救助 制度 实施 效果 开始成 为人 们关 注 的焦点 。 医疗救 助 实施效 果是 医疗 救助 政策 管理 的核 心 问题 。已有相 关研究 主要 集 中于某 些 医疗救 助试 点 省份 及县 市具体 医疗 救助 项 目的实 施效 果 ( 如孟 庆跃 , 2 0 0 5 ; 宋颖 慧 , 2 0 0 7; 田庆 丰 , 2 0 1 1 ; 董秋红 , 2 0 1 5 ) , 研 究 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