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高分突破满分特训11课件

合集下载

说明方法及作用(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突破(31张PPT)

说明方法及作用(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突破(31张PPT)

【速记攻略】 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列数字、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 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 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 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 分类别——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笑,不苦口的良药
3、作比较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借以提示事物的异同、优劣
、高下,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语言 标志有“也、而、相对于、较……” 4、列图表
通过表格、插图,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
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 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
就是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门别类地逐一说明 特征 。句中通常含有“分为、一种(方面、类)……另一
种(方面、类)……、表序数的词”等作为标志。 作用(答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 题规范) 有条理性,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加突出。
河南《速冻食品也新鲜》第⑧段说明速冻食品的解 示例 冻方法时,用“一是……。二是……。还……”的
命题趋势 3.从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题目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 然,人与科学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重在科学思想与科 学精神。 4.试题创新上,注重体现课程整合,强调人文精神。
考查方向
1.标题的作用 2.辨别说明对象并概括特征
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 (1)判断某句话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分析某句话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
列举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解释抽象的道理或 特征 深奥的科学知识的方法。句中通常含有“例如、比
如、据说、譬如”等作为标志。 作用(答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题规范) (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 (一)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 (一)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 (一)在中考中,语文科目是占比最高的一个科目,也是很多学生最担心的一个科目。

那么如何在中考中获得语文高分呢?对于这个问题,中考语文-高分突破-第讲-课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以下是对这个课件的分点分布排序:一、复习方法篇在复习语文时,要注重细节,把握重点。

这需要我们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

1.书写笔记:把记忆中的知识点通过书写的方式巩固在脑海中。

2.多读书:在中考前适当的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多读几遍,对于对文学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3.做题与讲题:在复习时要重视做题的环节,可以找一些模拟试卷进行练习。

4.拓展知识和提高素养:虚心向其他领域学习,多看一些时事新闻、历史书籍等等。

二、考查形式篇不同类型的考题需要不同的解答方式,了解考查形式是正确应对考试的关键。

1.选择题:选择题需要选择正确的答案,有时还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去判断答案。

2.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主要考察对于一些专有名词的理解,需要我们从文化、历史、文学等各个方面进行理解。

3.画图题:画图题需要我们画出一些相关的图表或者复制文章的某一部分。

三、注意事项篇虽然在复习时我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和方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规范写字:避免在主观题与书写字迹上被扣分。

2.正式模式:在复习时要注意正式模式的应用。

3.注意阅读理解:此类型题目会对于文章的细节等方面进行考查,要细致观察。

综上所述,在中考语文中获得高分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相信大家都能够在语文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1课件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1课件
考前满分 特训 (mǎn fēn)
一) 满分 特训( (mǎn fēn)
(时间:30分钟)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说明:本部分内容由基础+课内文言文阅读构成,并精 选高频考点、重点课内古文,适合周测、考前冲刺。第一轮 复习我们采用了地毯式练习,现在通过本部分的练习,一可 检测复习效果,二可进行第二轮重点复习。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8.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陋室铭》开篇即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 出手不凡,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 凉、冷清,极为简陋。 C.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 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 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dōngnán)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
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不畏浮云(fúyún)遮望眼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1分)
第三页,共二十二页。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考前满分(mǎn fēn)特训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第九页,共二十二页。
C.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需要,出 版社赚了钱,可是那些书能起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把 “起到”改为“达到”)
D.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 举行,总长约55公里左右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 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 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删去 “约”或“左右”)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语文课件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语文课件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
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句末加上“的生动局
面”)
B.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
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会爆发一场后
果严重的贸易战争。(“有关发言人日前指出”改为“日前有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本文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四个方面 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 B.作者引用《齐谐》一书中的话对鲲鹏之事作了补充 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C.文章采用夸张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重点是为 了对大鹏进行赞美。 D.这则寓言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
12/12/2021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 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 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 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 正色1邪2/12?/202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厉害了,我的国》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展现了党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军 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现了中国人民为这些成就所呈现出 的拼搏精神、忘我精神和奋斗精神。
12/12/2021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3 月 2 日上映后,该片首日票房 3 813.2 万,首周四

专题01+词语解释(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高分突破

专题01+词语解释(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高分突破
一些考区把古诗和文言文放在同一板块内。古诗和文言文有着相同的 时代背景、文化基础,语言、修辞、主题、思想情感有相通之处,二者融 合有基础,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考查方向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3.通假字 4.词类活用
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选出每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3)选出与例字用法一样的一项。
一、一词多义 一般说来,一个文言实词诸多义项之间会有一定的联系,
其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他义项则是它的引申义、比喻义或假借 义。
如“亡”的本义是“逃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中的“亡”,用的就是它的本义。成语“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中的“亡”用的是它的引申义“丢失”。文言文中,“亡” 通“无”,读作wu,解释为“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中的“亡”。掌握一词多义,一靠学习课文时及时理解,二靠 准确识记。
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 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 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课标解读
2022版课标中对于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 阅读表现人与自然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古诗文名篇,体会作者通
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 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文名篇,考查词义理解、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断句、文 意理解、写法探究等。
命题趋势
整体上看,非选择题占主导地位,但各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占比不 尽相同。比如浙江宁波卷没有选择题,而四川南充等地选择题数量和分 值远大于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更能够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真实感悟与能 力,对学生更公平,预估选择题比重较大的地区,将来非选择题比重会 增大。

【初中语文文】+词语解释(课件)+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高分突破

【初中语文文】+词语解释(课件)+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高分突破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令尹南辕反旆。(《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 的意思。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 “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主要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
3.名词作一般动词、作状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躬”,亲身,作“耕
”的状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当面,是“刺”的方式,作“刺”的状语。
(2023·广东阳江·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
1.下列句子中,加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望其旗靡 B.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C.山间之朝暮也/皆朝于齐 D.余为夷陵令时/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A.都意为“向远处看”; B.命名/出名、有名; C.早晨/朝见; D.担任/跟,同;
(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
)
答案:讨厌/憎恨 同“辨”,辨别 乡,同“向”,先前、从前。
(2023·湖南娄底·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11课件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11课件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豁然开朗”表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感受,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 B.“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都写出了村中 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 C.村里人的叮嘱,暗示了桃花源中的人不愿与外人交 往的心理,同时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一事埋下 伏笔。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四页。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逝。此后就再没有访求桃花 源的人了。
第四页,共二十四页。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听说他在那边 kuò chuò( 阔绰(kuò)c过huò)一个时期,可是您看
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2)听到这儿,我开始 zuómo( 琢磨(zhu)ó牧mó)羊人的年龄。
(3)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 cháng túbáshè
第三页,共二十四页。
(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潮_平_两_岸_阔______,__风_正_一_帆_悬_______。 ___海_日_生_残_夜_(_cá_n_yè_) _,__江_春_入_旧_年__(ji_ùn_iá_n)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
诗》)(1分)
第二页,共二十四页。
(3)何处望神州? 满眼(mǎnyǎn)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 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10课件

中考语文高分突破 满分特训10课件
考前满分 特训 (mǎn fēn)
十) 满分 特训( (mǎn fēn)
(时间:30分钟)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liúyì)
。(范仲淹《渔家
傲·秋思》)(1分)
采菊东篱(dōnɡ lí)下
(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D.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意见不一致,七嘴八舌地商量 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半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得出一个 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解析】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 赶得上或比得上,比喻可以企及的境界。不合句意。
【答案】C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认识自己,发现自 己,从而才能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直到最后锤炼自己,成 长自己。(将“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与“锤炼自己,成长自 己”互换) B.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生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 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在“物候 学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后加“的科学”或去掉“物候学是关 系到农业生产”中的“是”)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 现。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 在哪里。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便记下小石潭的 景色后离开。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里的鱼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 靠也没有。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 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有一劳永逸的生意。
④我想象,最后的一场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
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
到了这种地步,生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也并没有结束。
A.干枯 做客 销声匿迹 虽然 B.干枯 做客 烟消云散 即使 C.干涸 作客 销声匿迹 虽然 D.干涸 作客 烟消云散 即使
【解析】“干枯”指草木衰亡,失去水分;皮肤干燥且 皱缩。“干涸”指水量枯尽,多用于河道、池塘。因此①应 选“干涸”,排除A、B;隐藏起来用“销声匿迹”;指物的 消失或散失选“烟消云散”。因此③选“烟消云散”,排除 C;故选D。
)”;俗语
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罗布泊
后,周边的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
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
②我在家十年未过此节,却在离家数万里外,孤

,在绵亘雄伟的白岭之巅,与几位长者相聚。
③正如伟人所说,一切稳固的东西都会
,一切
神圣都将会遭到亵渎。很多企业早已明白,在这个时代不可
D.桃花源最后无迹可寻,说明其的确是一个“与外人 间隔”的绝密理想之地。
【解析】最后写桃花源无迹可寻,意在说明像桃花源这 样的社会只是一种理想,其实并不存在。
【答案】D
三、重点句子翻译(12分)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花草遍地,新鲜美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 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桃花源里的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 外边的人说啊。”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豁然开朗”表现了渔人发现桃花源时的感受,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 B.“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都写出了村中 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 C.村里人的叮嘱,暗示了桃花源中的人不愿与外人交 往的心理,同时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一事埋下 伏笔。
【解析】应将“发现”和“解决”对调。 【答案】D
5.阅读下面材料,为“泥石流”下定义,不超过45 字。(4分)
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 地冲蚀掏挖,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 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和 惯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答案】D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删去“榜样”) B.为了防止“节日病”不再复发,春节前后中国各级 纪检机关加大了督查通报的力度。(删去“不再”) C.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 得了阶段性后果。(将“后果”改为“成果”)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及 时”调到“发现”前面)
考前满分特训
满分特训(十一)
(时间:30分钟)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十二章》)(2分)
(2)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
诗》)(1分)
(3)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 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 终,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欲穷.其林 尽 (2)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3)处处志.之 做记号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 必说魏、晋了。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1)听说他在那边 kuò chuò( 阔绰 )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
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2)听到这儿,我开始 zuómo( 琢磨 )牧羊人的年龄。
(3)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 cháng túbáshè
( 长途跋涉 )的行旅。 (4)古语说得好,“rú shìzhòng fù( 如释重负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 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 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海内存知己 , __天__涯_若_比__邻_____”一句与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2分)
(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潮_平__两_岸_阔_____,__风_正_一__帆_悬______。 ___海_日__生_残_夜_____,__江_春__入_旧_年______。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逝。此后就再没有访求桃花 源的人了。
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经地表径流 的冲蚀挟带,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泻的粘稠浆体。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