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重点章节
成人高考复习重点--政治
成人高考复习重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见教材3页)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的内容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二者谁决定谁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凡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都是唯物主义;反之,凡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由意识派生出来的都是唯心主义。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内容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以此为标准,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者。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见教材第4页,第一、第二、第三)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也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形而上学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唯心主义哲学主要表现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见教材第10-11页,(1)(2)(3)部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最主要、最基本的理论特征。
二、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源和统一基础的最高抽象。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见教材第14-15页,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见教材15页。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没有发生变化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形式。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全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相关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什么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答: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有哪些?答:辩证法的观点:它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且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4.说明物质观发展的三个阶段:答: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它对世界穷根究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这种“原初物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第二阶段,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三阶段,是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和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是客观实在。
5.说明运动及其本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答:所谓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成人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成人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成人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大全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区别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根本分歧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①、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心主义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简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①、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只有一个本原;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精神或意识是物质派生的;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4、简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
实事求是:“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我们去研究。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5、简述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质变体现量变、巩固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自身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7、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其三种情形含义: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和过程各有不同特点。
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2016年成考政治+要点
一选择题(单选)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重点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1、三种唯物主义物质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如金,木,水,火,土。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缺陷:朴素性,猜测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就是原子。
如把原子当作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a.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实在的,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物质不依赖于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从而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b.唯物主义物质观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不可知论认为物质是不能被认识的,而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能被认识的,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 c.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把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相区别,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 d.从实践中理解物质,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性。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表现在: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
这是因为,任何物质都包含内在矛盾,矛盾必然引起运动;物质通过运动而存在。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它们互相区别,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l~4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辩证法思想的现代形态是(c)A.自然辩证法B.朴素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D.唯心辩证法3.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这是一种(b)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4.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是(d)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乐极生悲,苦尽甘来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b)A.法管审理案件B.农民播种小麦C.科学家做化学实验D.医生为病人治病6.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理论,一种是唯理论,另一种是(a) A.经验论B.循环论C.直线论D.不可知论7.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b) A.真理具有绝对性B.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客观性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c)A.联系的B.变化的C.实践的D.精神的9.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是(d)A.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B.进步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0.在生产关系的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D.产品的分配关系11.“社会历史是天才的英雄人物活动的结果”这是一种(b)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C.形面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2.下列各项体现正确处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是.(c)A.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B.把方便留给自己,把困难留给别人C.苦了我一人,幸福千万家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13.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b)A.选择的自主性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的改造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14.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b)A.开始萌芽B.基本形成C.达到成熟D.继续发展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16.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b)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1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c)A.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国家所有C.减租减息D.没收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18.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最先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c) A.八一南昌起义B.广州起义C.湘赣边界秋收起义D.百色起义19.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b)A.对象不同B.领导者不同C.任务不同D.动力不同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最终促成工农民主联合战线发展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件是(d)A.1931年九一八事变B.1935年华北事变C.1936年西安事变D.1937年七七事变21.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的会议是(b)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2.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三反”运动,其内容除了反官僚主义、反浪费外,还包括(a)A.反贪污B.反偷工减料C.反偷税漏税D.反盗骗国家财产23.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全新历史课题是(c)A.巩固新民主主义B.消灭资本主义C.建设社会主义D.进入共产主义24.陈云在中共八大的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所涉及的是(a) A.经济体制改革问题B.政治体制改革问题C.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D.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25.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b)A.党的领导B.改革开放C.与时俱进D.依法治国2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A.发展B.创新C.改革D.稳定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这体现了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c)A.发展教育B.扩大就业C.改善民生D.养老助残28.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我国的立国之本是(a)A.四项基本原则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9.“一国两制”的基本前提是(d)A.繁荣稳定B.两种制度C.高度自治D.一个中国3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d)A.爱国主义B.为人民服务C.国际主义D.集体主义31.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c)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科学技术现代化D.国防现代化3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以人为本,科学发展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对外开放,改革创新3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在于(a)A.坚持执政为民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与时俱进D.坚持发展生产力34.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c)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C.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D.能够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3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d)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保护和发展各民族文化C.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6.2008年7月9日。
政治成考高频考点梳理(重点)
对于专升本的考生来说,政治是必考科目也是一个主要拿分的科目,所以同学们要尽可能拿更高的分。
以下是政治高频考点梳理,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啦!!1.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经验基础上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运用世界观来分析具体事物,就是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区分哲学主要派别唯一的科学的标准。
①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③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水、火、气、土、风);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⑥对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不同回答,即是联系、变化、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不变的,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4.物质。
①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可感知的实物;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原子;③辩正唯物主义,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5.意识。
①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②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全国成人高考政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
2016年全国成人高考政治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观是A.人们对人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社会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答案:C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内容是A.自然和社会有无同一性的问题B.时间和空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物质和运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答案:D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空间广延性C.无限多样性D.客观规律性答案:A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答案:B5.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说明A.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B.每个人的认识都依赖于直接经验C.书本知识并不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答案:A6.在认识论上,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A.实践论B.反映论C.矛盾论D.先验论答案:B7.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A.客观性、无限性B.客观性、一元性C.有条件性、有用性D.有条件性、有限性答案:D8.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地理环境B.人口数量C.生产方式D.人口素质答案:C9.社会形态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答案:A10.阶级斗争是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C.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答案:C11.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D.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答案:B1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替代B.相互包含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D.相互补充答案:C13.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所遭受的最大的压迫是A.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B.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C.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D.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答案:D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顽固势力采取的策略方针是A.孤立B.发展C.消灭D.争取答案:A15.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标志是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年土地改革完成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D16.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具体到科学文化领域所采取的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答案:A17.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A.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B.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马克思主义理论神圣不可侵犯D.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述来解决问题答案:B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答案:B19.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A.自然资源状况B.人口数量与结构C.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D.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答案:C2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所制定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总体小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C2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性质是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B.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变革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答案:D22.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A.教育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23.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B.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行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进行D.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行答案:C24.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体系的特点是A.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B.互联互通、多元平衡、安全高效C.互利共赢、各方协商、安全高效D.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合作答案:A25.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当前,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范收入分配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对外开放答案:A2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A.辅助性作用B.替代性作用C.决定性作用D.补充性作用答案:C27.现阶段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决定因素是A.公有制经济的资产规模B.公有制经济的市场竞争力C.公有制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D.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答案:C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C.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总目标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答案:B2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答案:A3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要A.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C.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D.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答案:B3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求真务实C.改革创新D.艰苦奋斗答案:C32.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措施体现了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B.再分配注重公平C.初次分配注重公平D.再分配注重效率答案:B33.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这是由于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B.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被破坏,环境恶化D.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此起彼伏答案:A34.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A.实现两岸三通B.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答案:C3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由A.党的纲领决定的B.党的路线决定的C.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D.党的性质决定的答案:D年7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5年底前我国一项社会保障措施将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支付比例超过50%;这项措施是A.疾病保险B.慢性病保险C.大病保险D.工伤保险答案:C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抗战胜利周年周年周年周年答案:B年9月16日,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决定中国的一个城市获得2022年亚运会举办权;这个城市是A.杭州B.北京C.上海D.广州答案:A3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6年1月27Et发表声明,宣布该组织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正式生效;中国正式成为IMFA.第一大股东B.第三大股东C.第二大股东D.第四大股东答案:B年6月23日,欧洲一个国家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有超过半数的投票者赞同脱欧;这个国家是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英国答案:D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41.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答案:错误;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区分为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两部分;2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与新生产力相联系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须给予保护;3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4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答案:错误;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而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之外,还包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成果为人民所享有的要求;只有完整地把握这两层意思,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理解;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43.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答案: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问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2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3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4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第一,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第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第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45.简述我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答案: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46.辩证否定观包括哪些内容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坚持辩证否定观答案: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
最新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和意识【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却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
能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四、实践和认识【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
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掌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要求】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准确掌握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新民主主义**及审核主义改造道路的特殊性和基本经验。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要求】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及其意义,准确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特别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
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第三部分:时事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约2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约65% 时事 约7%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 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第三,离开物质讲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是形而 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第一,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基本特征:把 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原初物质(水、土等) 第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特征: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 特征: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 物辩证法和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主要派别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注意把握哲学与世界观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但世界观不一样是哲学,只
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把握哲学与方法论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依据: A、这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B、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 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C、这一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D、这一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016年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详解详解
成人高考政治复习资料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由:这是由哲学的特点决定的;是任何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一切哲学体系的基本路线和方向。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它为研究哲学发展史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性线索;它提供了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唯一的科学标准;它是反对形形色色唯心论、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一、选择题:1~40小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B.革命性C.实践性D.科学性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B.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3.抽象的可能性是指()A.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B.实质上是一种不可能性C.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的东西D.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东西4.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5.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B.政治制度演变史C.生产劳动发展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6.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7.人的本质是()A.永恒不变的B.随主观意志的变化而变化的C.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D.随个性的变化而变化8.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不容许B.封建主义不容许C.无产阶级不容许D.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9.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强调了()A.工人运动的重要性B.武装斗争的重要性C.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D.城市工作的重要性10.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A.领导权问题B.争取多数、反对少数问题C.政策和策略问题D.政治纲领和战线问题11.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A.中共六届七中全会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2.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陈云D.邓子恢13.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爱国统一战线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A.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科学制定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C.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D.科学判断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16.改革是中国的()A.第一次革命B.第二次革命C.第三次革命D.第四次革命17.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A.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B.第三产业C.新兴产业D.金融业18.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A.社会主义企业B.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C.社会主义经济实体D.人民代表大会19.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A.服务型政府B.领导型政府C.权威型政府D.法制型政府20.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A.把“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把“培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D.把“实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D.社会、经济全球化22.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利是()A.立法权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行政管辖权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开拓创新D.与时俱进24.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相当力量红军的存在B.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国民革命的影响25.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经验是在()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26.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B.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C.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D.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2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在于()A.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B.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公平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28.作为社会现象的阶级,它是一个()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思想范畴D.文化范畴29.就国家的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征服的产物B.人们相互订立契约的产物C.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0.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题整理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题整理1成人高考政治复习题一.概念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方法论: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4.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5.意识: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6.运动: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7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又称客观规律。
客观性是其根本特点。
8.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普遍性有三层含义: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中而存在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9.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0.矛盾所谓矛盾就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1.量变和质变含义及区分标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
量变即事物量的变化,是事物在原有的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12.肯定和否定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事物中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重点
B.主张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记忆口诀
▲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
关键词组
▲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思想理论来源
答题要点
A.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ຫໍສະໝຸດ 治舞台。(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德国法国)
答题要点
A.唯心主义二大分支(主观,客观)
B.唯物主义三大分支,又叫三个阶段(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辩证)
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记忆口诀
▲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关键词组
▲物质、运动、静止
答题要点
A.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B.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物质具有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记忆口诀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组
▲世界观、人生观
答题要点
A.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B.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方法辩证的方法
二、物质和意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记忆口诀
▲唯心唯物,物质意识谁先谁后
关键词组
▲辩证唯物主义
3.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记忆口诀
▲时空同物质运动不可分;时空绝对相对
关键词组
▲时间(一维性和不可逆)、空间(三维和可颠倒性)
答题要点
A.时间是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伸张性、广延性
B.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C.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不变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客观性、无限性和相对性
成人高考政治重要考点
成人高考政治重要考点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其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法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时代的精神精华。
2、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及其关系。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第一,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
即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第二,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对立表现在二者之间是相对绝对、相互区别的关系。
即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
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唯物辩证法是有着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与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某二方面的展开。
2016成人高考政治要点
2016成人高考政治要点:投资的选择1、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投资方式有:(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2、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3、利息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利息所得×利息税率。
4、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分类、原则和作用?主要业务:(1)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无此项业务,商业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
没有存款,就没有商业银行。
(2)贷款业务: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
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位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
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商业银行还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分类: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
原则: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5、股票的含义和特点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票的特点:股东的出资不可返还性,除非公司破产清盘或者将股票转售给第三人;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笔记-重点范围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6.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28. 执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职能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29. 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30.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33.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34. “一国两制”构想的起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35.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6.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辨证关系38.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形而上学不变论39. 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40. 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41. 感觉、知觉和表象,这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42. 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43.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4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5.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46. 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47.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4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最迫切的任务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49.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50. 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工农联盟51.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52. 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53. 新民主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54.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选举谁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55.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56. 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57. “一五”计划确定的优先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58.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要求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59. 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60.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1.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6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63.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6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65. 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十五大”6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67. 坚持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68.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69.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70. 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7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2.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73.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74.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了: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75.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76. 认识的本质在于:能动反映77.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78. 生产关系范畴所反映的是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物质经济关系79.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80.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81. 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在于:在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82.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中83.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84.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85. 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遵义会议86.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87.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88.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89. 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决战序幕的是:济南战役90. 毛泽东明确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任务的会议是:六届六中全会91.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92. 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93.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9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9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96. 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97.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98. 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9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00. 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劳动收入101. 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10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1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104. “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105. 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主力军1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107.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108.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09.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110. 唯物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后者是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111. 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112.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13. 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114.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15. 下列不正确的是:无产阶级领袖是历史的主人116. 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11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118. 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119.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120. 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21. 从1927年11月到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在政权问题上的基本主张是建立:工农民主政权122.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12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124. 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125. 标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126.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27. 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28. 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2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130. 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131.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32. 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133.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134. 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135. 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13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3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138. 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39. 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140.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141.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142. 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143.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44.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45.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46. 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147.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148. 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149.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150.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跨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具有多样性151.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152.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153. 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154. 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55.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156.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57. “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反映的战略战术思想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158. 针对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159. 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160.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61.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62.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关系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63. 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16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16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166. 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167.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6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169. 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170.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71.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72.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174.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175.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17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177. 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178.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经验来塑造鬼神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各种意识形式都是物质的反映179.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要求人们用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