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各节预习题

合集下载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word有答案)

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word有答案)

2019-2019 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十章第三节基础题一. 选择题(共 20 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19 余年前的西汉时期, 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 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 “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A. 铜(单质)B. 硫酸铜(溶液)C. 铜的化合物D. 可溶性铜盐(溶液)2. 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从现代化学的观点理解, 这句话的涵义是()A.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B. 氧化铜在单质铁的催化作用下, 分解生成铜C. 铜绿(碱式碳酸铜)和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铜D. 单质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 因为它们属于()A. 氧化物B. 化合物C. 混合物D. 金属或合金4. 下列生活垃圾可跟铝制易拉罐归为一类回收的是()A. 废旧书报B. 旧玻璃瓶C. 废弃铁锅D. 一次性塑料饭盒5. 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东汉晚期马踏飞燕的青铜B.纳米铜C. 河北沧州铁狮子的生铁D.铁矿石6. 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青铜B.铁矿石 C. 焊锡 D.铜7.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 CO 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红色固体变黑 B.硫在氧气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 C. 铁丝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得到黄色溶液 D.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8. 做完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后, 清洗试管壁上留下的黑色物质时可选用的方法是()A. 用大量水边洗边冲B. 用盐酸清洗后, 再用水冲洗C. 用肥皂水清洗后, 再用水冲洗D. 用试管刷上下、左右猛烈刷9.图为实验室用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装置, 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CO 的实际用量要大于理论计算值B. 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点燃酒精灯C. 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黑色粉末变红D. 此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1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B.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C.武德合金的熔点高, 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D.“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11. 下列与铁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炼铁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的过程B.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C. 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D. 铁制污水管道可常用废酸液冲洗12.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①铁矿石②石灰石③焦炭④一氧化碳.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13.关于木炭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比较, 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A. 氧化铜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B. 反应现象基本相同C. 反应装置有明显不同D. 两个反应产物不同14.木炭, 氢气, 一氧化碳分别与黑色氧化铜反应,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都属于置换反应 B. 都有红色物质生成C. 反应都需加热D. 反应中氧化铜都是氧化剂15.使炭粉和一氧化碳分别跟足量的氧化铜完全反应, 还原剂被氧化的产物都是CO2, 若要使生成铜的质量相同, 则消耗炭粉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A.3: 7 B.7: 3 C.3: 14 D.14: 316. 下列金属通常需要用电解的方法才能制取的是()A. 锰B. 镁C. 铁D. 铅17. 西汉时期已经发现湿法冶铜的方法是()A. 氢气还原氧化铜B. 木炭还原氧化铜第 3 页C. 一氧化碳还原铜D. 铁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18.很多金属的冶炼方法各有不同, 假设想要从金属的矿物中获得铝, 你认为应当采用的方法是()A. 直接加热法B. 热还原法C. 电解法D. 高温加热法19.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氢、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B.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20.下列对相关物质性质或性能的描述或事实的解释中, 不合理的是()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 CO 与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质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结构不同D.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氧气浓度不同二. 填空题(共 10 小题)21. 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 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 这里的曾青就是的化合物, 若该化合物中有两种元素, 另一元素为氯,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 小辉同学通过参考资料知道:Mg+CuOMgO+Cu. 为探究该反应并采用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铜, 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将镁粉和氧化铜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 隔绝空气加热一段时间后, 得到固体 M.请你与小辉同学一起对该固体 M 进行探究.(资料:常温下, 镁不与水发生反应;)【对固体M 的成分猜想】猜想 1: 氧化镁和铜;猜想 2: 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氧化铜;猜想 3: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镁粉;猜想 4:氧化镁和铜, 还可能含有;【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第 4 页【问题讨论】(1)根据步骤①中产生的现象, 可以判断上述猜想一定不成立.(2 )步骤②的操作名称是 , 它与步骤①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3)产生气体 A 的反应方程式为, 固体 B 的化学式, 步骤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有个.(4)加热一段时间后, 固体 M 中除镁粉外, 是否还有氧化铜剩余?即猜想 4 是否成立.①小红认为可根据上述实验中溶液 C 显蓝色的现象来判断, 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②小辉认为可根据固体 M 与稀硫酸在微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 B 的质量是否增加来判断. 若固体 B 增加, 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23 .金属材料包括 , 以及它们的.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有余种, 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和制得的合金已达种.24. 锌锰电池(俗称干电池)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锌锰电池所使用下列材料中,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填字母序号).A. 铜帽 B. 碳棒 C. 锌筒D. 密封塑料(2)普通锌锰电池放电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Zn+2NH4Cl+2MnO2=Zn(NH3 )2Cl2+2MnOOH, 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 变为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Zn)制取海绵铜(Cu), 并得到硫酸锌溶液, 主要流程如图:(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物质 D 的化学式 , 气体 E 的化学式, 过程III 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第 6 页25. 如图为实验室炼铁装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开始的时候, 应先(填序号①通 CO、②加热);②实验过程中, 硬质玻璃管①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③右侧试管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④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26.目前全球钢产量的45%是通过对废钢铁的冶炼来完成的.现有10g 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通过B 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铁锈按氧化铁处理).I. 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Ⅱ. 上述实验过程中, CO 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 还能起到的作用是: ①实验开始时, ;②停止加热后, 防止 A中生成物被氧化, B 中的溶液倒吸入 A中;③ .Ⅲ.完全反应后,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测得装置 B 增重 6.6g, 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Ⅳ. 请你说说尾气的处理方法 .第 7 页27. 金属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工业上用磁铁矿炼铁的原理为 , 其中高炉内加入焦炭的作用是(2)农业生产中常用 15%的食盐水来选种, 现有 50g 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 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28. 金属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工业上用 CO 和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R 是银白色金属, 将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Fe、R、Cu 的试管中, 只有 Cu 表面无现象;将 FeSO4 溶液中分别加入到盛有金属 R、Cu 的试管中, 只有R 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 则金属H、Fe、R、Cu 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9.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2)实验开始时, 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3)实验过程中, 图中 A 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0.某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停工, 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已锈迹斑斑.小强将设备上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第 8 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 又观察到铁螺丝表面有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第 9 页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选择题(共 20 小题)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距今 2019 余年前的西汉时期, 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 此乃现代湿法冶金术之先驱.从现代化学观点理解, “曾青”应赋予的最恰当涵义为() A.铜(单质) B.硫酸铜(溶液)C. 铜的化合物D. 可溶性铜盐(溶液)【解答】解: 此过程是一种盐的溶液放入金属铁得到铜的过程, 由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可知该盐溶液必须是可溶的盐制得, 此盐必须含铜, A 不可取;B 可以完成该变化但不全面;C 不具体;只有 D 可溶性铜盐(溶液)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三节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三节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9.3习题一、单选题1.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B.5%C.10%D.20%2.把1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加水稀释到100g,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A.增大到原来的9倍B.减小到原来的C.增大到原来的10倍D.不变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0℃时,各盛50g水的A、B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20g、40g,充分搅拌后,两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A.m A>m B B.m A=m B C.m A<m B D.2m A=m B4.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固体物质M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B.加入1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M溶液C.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D.加入10g水5.把5g食盐溶解在12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4%B.4.2%C.4.4%D.5%6.用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A.100g B.200g C.400g D.800g7.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C下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为() A.B.C.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且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B.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相同质量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D.某一物质的稀溶液,也可能是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5g氯化钠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C.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B.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11.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经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0.8g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C.量筒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D.配制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12.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不符合题意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若所有操作都符合题意,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70g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九年级化学空气水二氧化碳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空气水二氧化碳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空⽓⽔⼆氧化碳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答案)初三化学(⼆)空⽓、⽔、⼆氧化碳第4课时多种物质组成的空⽓【课前预习】1.你知道空⽓中有哪些⽓体?各有什么⽤途?2.你能⽤⼏种⽅法证明空⽓确实存在?【课堂练习】3.见书本做空⽓中氧⽓含量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主要有。

(2)红磷在反应中应过量,原因是。

(3)反应后,集⽓瓶中的⽓压集⽓瓶中剩余的⽓体主要是。

(4)打开⽌⽔夹后,集⽓瓶中吸⼊约占瓶容积1/5的⽔,说明。

(5)你还能设计出什么实验来测定空⽓中氧⽓的体积含量?4.空⽓中各组分⽓体体积占空⽓总体积的百分数⼤约是:氮⽓,氧⽓,氦、氖、氩等稀有⽓体,⼆氧化碳,其他⽓体。

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碳酸氢铵B.氮⽓C.空⽓D.红磷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B.液氧C.⼟壤D.加碘⾷盐7.氮⽓的化学性质,可⽤作。

稀有⽓体中,可⽤于填充探空⽓球的是。

8.造成空⽓污染的是()①汽车尾⽓②煤燃烧产⽣的烟尘和⽓体③动物呼出的⽓体④化⼯⼚排放的废⽓⑤植物光合作⽤产⽣的⽓体⑥沙尘暴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⑥【课后测试】⼀.选择题9.空⽓中氧⽓和氮⽓的体积⽐约为()A.1∶4B.1∶5C.4∶1D.5∶110.能除去空⽓中氧⽓,且不⽣成其他⽓体的是()A.汽油B. 蜡C.红磷D.⽊炭11.⽬前城市空⽓质量报告中,报告的主要污染物是()①⼆氧化碳②氮的氧化物③⼆氧化硫④⼀氧化碳⑤可吸⼊颗粒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填充12.有下列物质①⽯灰⽔②⼲冰③⾷醋④镁⑤碳酸氢铵⑥冰和⽔⑦苹果汁饮料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属于混合物的有。

三.简答题13.公共场所为什么要禁⽌吸烟?如何保持教室内空⽓新鲜?14.你知道温室效应吗?谈谈温室效应的危害?15.设计实验证明空⽓中有⽔蒸⽓。

第5课时性质活泼的氧⽓(1)【课前预习】1.⾃然界中消耗氧⽓的途径有哪些?产⽣氧⽓的途径有哪些?2.冷开⽔能不能养鱼?为什么?【课堂练习】3.通常氧⽓是⼀种⾊味的⽓体,密度⽐空⽓,溶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必备题典【考点精讲精练】第十六讲燃料的利用与开发(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尖子生必备题典【考点精讲精练】第十六讲燃料的利用与开发(原卷版+解析)

第十六讲燃料的利用与开发考点直击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量的变化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煤燃烧等吸收热量:如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等意义: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如利用燃料燃烧做饭、取暖等2.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面形成的。

化石燃料主要是由碳氢氧元素构成的,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形成古代植物埋在地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古代植物遗骸在地壳中经过复杂变化面形成元素组成主要含C,含少量H、N、S、O等主要含C、 H,含少量S、 N、O混合物主要含C. H,主要成分CH4类别混合物(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混合物(多种有机物)混合物形态黑色固体,有光泽,人称“黑色金子”,无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可燃性粘稠液体,黑色或棕色,不溶于水,无固定的熔点、沸点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性质煤干馏→化学变化焦炭、煤焦油、煤气等(隔绝空气加强热)石油分馏→物理变化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易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为CH4+O2点燃===CO2+H2O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1)燃料充分燃烧的措施a.燃烧时要有充足的空气(或氧气):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或煤炉的进风口大小b.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或做成空心(如空心炭)等。

(2)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影响:a.煤燃烧产生SO2、NO2等空气污染物―→形成酸雨(pH<5.6的雨水)b.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c.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防治措施:a.使用脱硫煤或将煤转化为水煤气b.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改善能源结构,尽量使用清洁能源(3)能源的利用和开发①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水合物优点:热值高,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未来新能源②乙醇:俗称酒精,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3O 2 2CO 2+3H 2O ,优点:可再生;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③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 2H 2O 优点: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未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制取成本高、贮存和运输困难④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好题精讲【例题1】科学家提出了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根据该循环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循环是一种环保绿色,反应中没有污染物生成体系 B .该循环体系通过化学反应可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在此循环中只有化合反应发生,因此是环保的 D .在此循环中氢气与氧气是中间产物【例题2】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 的能源。

2024秋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预习可用

2024秋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预习可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及的科学其特征是。

二化学的重要用途1.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很多色彩鲜艳的衣料来自化学方法合成的纤维和染料,粮食和蔬菜的丰产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建筑要用到水泥、钢材、玻璃、塑料和涂料等材料,交通工具要使用汽油、柴油等燃料。

我国是发明陶瓷、冶金、酿造、印染、造纸和火药等较早的国家。

在一些文物和科学技术典籍中对此有生动而详尽的记载.三.化学发展史古代:火的发明.陶器.铜器、纸、火药.酒、染料在翠绿的孔雀石上燃烧炭火,会有红色的铜生成Cu2(OH)2CO2O+CO2↑2CuO+C高温2Cu+CO2↑从近代:拉瓦锡发现了。

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并编制,现代:对物质结构理论和高效催化剂进行深入研究,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创建稀土分离理论,研究耐高温合金材料等。

化学家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运用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获取了大量证据,认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化学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创造和研究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

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上亿种,其中很多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如新型半导体材料、有记忆功能的金属材料,以及合成高分子材料等。

学习化学化学的目的: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世界,学会认识物质和创造物质的本领;了解化学的研究方法,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

课题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实验1-1】(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直到水沸腾。

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或盛有冷水的小烧杯)移近试管口(1-1),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记录: 。

(2)将盛有一小块石蜡的试管置于盛有沸水的烧杯中(如图1-2),观察方法导引 在实验1-1中,我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变化。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4.1空气的成分-章节测试习题(8)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4.1空气的成分-章节测试习题(8)

章节测试题1.【答题】按照下列要求,完成计算。

(1)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Xg/L,空气的密度为Yg/L,据此计算L的空气中含有Xg氧气(用整数表示);(2)若要收集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气体。

如图在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打开活塞通入氧气,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V后立即通入空气,当量筒中水的体积达到100mL时,立即关闭活塞。

则设定的体积V约是mL(用整数表示)。

【答案】5,75【分析】本题考查有关空气组成的简单计算。

【解答】(1)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Xg/L,质量是Xg,根据质量♦密度= 体积,计算出氧气的体积:Xg-Xg/L=1L,氧气的体积是空气的五分之一,1Lx5=5Lo (2)若要收集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80%的气体。

先通入氧气的体积是V,通入气体的总体积是100mL,则通入空气的体积是100mL-V,氧气的体积是空气的五分之一,通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是(100mL-V).5,所以氧气的总体积是V+ (100mL-V )-5,体积分数是80%,则[V+ (100mL-V )-5]-100mLx100% = 80%, V=75mL。

2.【题文】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每次吸入0.8L的空气,每次呼出0.8L 的气体(其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为16%)。

请回答:成年人每小时大约需要吸入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克?成年人每天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千克?(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答案】993.0g 1.3kg【分析】本题考查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计算。

【解答】解:成年人每小时大致需要吸入的空气的质量为:16x60x0.8x1.293=993.0 (g)。

成年人每天消耗的氧气质量为:16x60x24x0.8x (21%-16%) x1.429+1000=1.3kg答:成年人每小时大致需要吸入993.0g的空气。

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

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

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学,它在现代科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初中化学学习的前两个单元涉及基础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的练习题。

第一单元:常见物质
1. 磷是一种常见的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什么?
2. 请简要描述一下硫磺的性状及其溶解性。

3. 以下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氧气、氯气、水、氦气。

4. 铁和硫磺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5. 请解释一下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
1. 酸和碱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
2. 环境中的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3. 请解释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4. 反应物A和B反应生成产物C,当反应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会有何变化?请解释原因。

5. 请简要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步骤。

以上是一些初三化学前两个单元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可以
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的化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的学习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完成练习题的同时,也要
尽量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
学们能够善用这些练习题,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加油!。

《原子的构成》配套练习 2022年九年级化学附答案

《原子的构成》配套练习 2022年九年级化学附答案

课题2原子的构成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根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响质子中子电子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2)1/1 8361 13.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局部原子的构成指数: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还能总结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

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

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那么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科学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课件

科学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单元全套重点习题练习课件

【解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由烧 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反应后生成了水,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氢元 素;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 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原气体中含有碳元素。综合 起来,只要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即可。①可能三种气体都 存在;②氢气只含氢元素,所以不可能只含氢气;③甲烷和一氧 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既含碳元素,又含氢元素,故可能;④甲烷中 含有碳、氢元素,故可能只含甲烷。 【答案】C
7.[2018·重庆]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 (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8.乙醇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 C )
5.下列衣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C )
6.[2019·武威]某牛仔裤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C ) A.棉纤维透气性较好 B.聚酯纤维是合成纤维 C.合成纤维耐磨性较差 D.用灼烧的方法可区分棉纤
7.根据不同的标准,纤维有多种分类方法,如: ①植物纤维,②动物纤维,③天然纤维,④合成纤维。 分析指出下列几种物质应属于哪类(填序号): (1)棉花和麻是___①__③___。 (2)纯羊毛绒是____②__③____。 (3)涤纶是___④_______。 (4)人造羊毛是____④________。 (5)涤棉纤维含有_①__③__④__。 (6)尼龙是___④________。
12.[2018·威海]材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下列关于材料的 说法错误的是( D ) 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B.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 C.制造芯片的硅属于非金属材料 D.铝镁合金属于复合材料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预习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预习学案【知识清单】一、常见仪器1.反应容器(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用作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2)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等;(3)间接加热的仪器(须垫石棉网):烧杯、锥形瓶等。

(4)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等。

(5)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锥形瓶等。

2.加热仪器(1)酒精灯:用于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400℃∼500℃。

(2)酒精喷灯:火焰温度高于酒精灯,可达1000 ℃左右,用于加热需较高温度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3.存放物质的仪器(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2)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以做洗气瓶;(3)集气瓶:用作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于有关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容器;(4)滴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4.需要磨砂处理的仪器:细口瓶、广口瓶、集气瓶、滴瓶、分液漏斗。

二、化学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药品的取用原则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约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③剩余药品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2)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②取用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时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

(3)液体药品的取用①滴管吸取法: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竖直悬空,不能伸入其中,更不能相碰。

吸液后胶头滴管不可倒置或平放,防止药液腐蚀橡胶帽。

若用滴管取完液体后,可用少量清水冲洗,以备再用。

滴瓶上的滴管,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冲洗。

②倾倒法: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初三化学预习练习题

初三化学预习练习题

初三化学预习练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金、银、铜的化学符号?A. Au、Ag、CuB. Fe、Zn、PbC. Hg、Cd、CrD. Ni、Co、Al2. 已知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NaCl,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H2O,哪个化合物是化学元素?A. AB. BC. A和B都是D. A和B都不是3. 下列哪个物质不属于超细微粉?A. 云母B. 石英C. 钙石膏D. 粘土4. 化合物NaCl是由Na+和Cl-离子组成的,属于离子结晶体,以下关于离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在溶液中能够自由运动B. 离子物质的导电性较差C. 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D. 离子成键通常是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合物5. 下列物质中,哪个是无机高分子材料?A. 聚氯乙烯B. 过氧化氢C. 硼酸D. 丙烯酸6. 下列哪个原子结构模型最符合实际情况?A. 汤姆逊模型B. 赫兹斯普龙模型C. 卢瑟福模型D. 特立克模型7. 下列哪个物质具有较高的电导率?A. 铁B. 纯净水C. 石英D. 蓄电池8. 下列物质中,可溶于非极性溶剂的是:A. 氢氧化钠B. 甲烷C. 醇类D. 乙酸9. 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中,CO2和H2O分别是:A. 产物和反应物B. 反应物和产物C. 催化剂D. 阻滞剂10. 在反应中,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是指:A. 酸和碱生成水和盐的反应B. 酸和碱互相中和的反应C. 酸碱溶液的酸碱度保持不变的反应D. 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第二部分:填空题11. 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价电子层数的元素位于同一个_____________。

12.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________,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_________。

13. 由两种或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的纯物质称为__________。

14. 微量元素对生物体的营养很重要,其中铁和______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15. 氮气和氢气混合后,在适当条件下反应会生成________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练习‎与实践1.88g。

2.如①1952年‎冬天,伦敦的烟雾‎事件。

②1955年‎日本的四日‎市的空气污‎染事件。

③1952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事‎件。

④我国近年来‎福建、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

3. 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向人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消除大气污‎染物等课题‎。

用化学的方‎法对大气进‎行检测和污‎染防治,回收处理生‎产的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等‎都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1.C2.D3.D第三节练习‎与实践l.(1)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沿略倾斜的‎试管缓缓倒‎人,瓶口紧靠试‎管口。

(2)根据试管的‎大小折叠纸‎槽,将药品放在‎纸槽上,水平送入试‎管中,竖起试管,抽出纸槽。

也可以用药‎匙代替纸槽‎。

(3)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l/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随意丢‎弃。

2. 见P73表‎3.猜想:(1)铝能导电;(2)铝能与氧气‎反应;(3)铝能与食醋‎反应。

实验设计:(1)将打磨好的‎铝片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2)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3)将一小片铝‎片放人食醋‎中。

实验现象:(1)电珠亮了;(2)铝片表面光‎泽度下降,变白;(3)现象不明显‎,若加热,则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结论:(1)铝能导电:(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铝,但没有像镁‎带与氧气反‎应那样剧烈‎;(3)铝几乎不能‎与冷的食醋‎反应,加热则有少‎量气泡产生‎,不如镁带与‎食醋反应现‎象明显。

本章作业1.C2.A3.A4.不一定。

(1)固态二氧化‎碳受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易溶解碘等‎物质。

化学人教版九上课前预习检测:1.1.2 物质的性质

化学人教版九上课前预习检测:1.1.2 物质的性质

1.1.2 物质的性质
课前预习
【知识梳理】
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
实例
区别
【预习检测】
1.下列描述中,哪些是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1)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2)酒精能燃烧;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4)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臭味的气体。

2.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知识梳理】
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沸点、密度;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预习检测】
1.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2.B。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预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预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预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预习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常见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l 物质发生化学常伴随一些现象①颜色改变:如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石蕊试液遇碱变蓝。

②放出气体:2KMnO4△K2MnO4+MnO2+O2↑③生成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④吸热、放热、发光:多数可燃物的燃烧C+O2点燃CO2 S+ O2点燃SO2但有这些现象不一定放生化学变化,如:①颜色改变: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是物理变化。

②放出气体:加热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在水中的气体逸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③生成沉淀:饱和的石灰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晶体析出(可说成有沉淀,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④放热、发光:灯泡发光放热。

l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区别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l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蜡烛1.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2.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最明亮)和焰心。

2021年九年级化学开学预习班2.3 实验操作规范与仪器的认识(课后巩固测试)(人教版)(原卷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开学预习班2.3 实验操作规范与仪器的认识(课后巩固测试)(人教版)(原卷版)

2.3 实验操作规范与仪器的认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2.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3.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

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A.碳酸钙固体B.氢氧化钠溶液C.氢气D.稀盐酸溶液4.小明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8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3mL,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小于5mL B.大于5mL C.等于5mL D.不能确定5.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 mL的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仪器已经洗净7.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块状固体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D.夹试管9.下列使用试管夹的操作,错误的是()A.从试管底部往上套B.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C.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D.用试管做实验时,都要使用试管夹10.下列仪器中不.可直接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蒸发皿11.下列化学基本实验技能,你认为正确的是A.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防药品滑出试管B.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C.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D.用滴瓶上的滴管取液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12.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3.0g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右,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移动游码B.增加砝码C.减少食盐D.增加食盐二、填空题:13.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14.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课前预习单

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 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课前预习单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预习速填1、化学式的定义:。

2、写出下列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水,氧气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石灰石______________硫酸铜,稀盐酸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化学式对应的物质名称NaOH______________NaCl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Gu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HO ①______________2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NaCl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5、化合价的一般规律(1)。

(2)。

(3)。

6、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自我检测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氢气氧气铜碳 2个铜原子 4个二氧化碳分子 3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符号中的数字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O2中的“2”表示2个氧原子B.2Fe中的“2”表示2个铁原子C.3H2O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D.2N中的“2”表示2个氮分子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MgCl2——氯化镁 B.Ca+2——钙离子C.2H——2个氢元素 D.O2——2个氧原子4.下列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 C.2H+ D.2H2O5.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2H—2个氢元素 B.N2—氮气 C.2H2O—2个水分子 D.Mg2+—镁离子6.对下列符号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A.N2两个氮原子 B.2H 两个氢元素C.2H2O 两个水分子 D.Ca2+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预习速填】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H2O O2 CO2 CaCO3 CuSO3 HCl3.氢氧化钠氯化钠碳4.铜铜是由铜元素组成的一个铜原子一个水分子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构成氯化钠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5.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在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6.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自我检测】1、H2;O2;Cu;2Cu;4CO2;3O2。

2021年九年级化学开学预习班5.3 氧气的制取及基本操作(课后巩固测试)讲义(人教版)(原卷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开学预习班5.3 氧气的制取及基本操作(课后巩固测试)讲义(人教版)(原卷版)

5.3 氧气的制取及基本操作(课后巩固测试)一、选择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 A .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B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C .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D .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2.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作错误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C .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D .实验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 ) A .防止试管破裂B .防止水被吸入试管C .防止氧气产生太快无法收集D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4.下面是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③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④+加热氧化汞汞氧气。

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的方面考虑,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氧气比较适用的方法有( )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组装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④向锥形瓶中放入二氧化锰;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②③④①⑤D .①④②③⑤6.下列方法都能得到氧气,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最好采用( ) A .加热过氧化氢溶液 B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 .加热氯酸钾 D .加热高锰酸钾7.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是反应物 B .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氧气 C .二氧化锰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D .只有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才能分解8.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下列操作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②用手掌捂在试管的外壁,使管内气体受热膨胀③把导管的一端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④把手移开,观察导管内水位是否上升形成一段水柱⑤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②④⑤D.②①③⑤④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B.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比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上更方便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反应不是分解反应D.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不用放棉花10.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二、填空题:1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新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课前预习单

新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 第三节 海水”制碱“ 课前预习单

第三节海水“制碱”【预习速填】1.碳酸钠的化学式为,俗称或,属于(填“酸”“碱”或“盐”);碳酸钠是以、为原料,以为媒介,采用法制得的。

2.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时,先向食盐水中通入,制成饱和的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的条件下结晶析出,经后,将碳酸氢钠分解即得。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碳酸氢钠俗称,在灭火器里,它是产生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业上,它是的一种主要原料;在医疗上,它是治疗的一种药剂。

4.实验证明,碳酸钠可与HCl、H2SO4、Ca(OH)2、BaCl2等发生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为:、、、。

5.查阅“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知,其中盐、盐、盐、盐都易溶于水;盐大多数不溶于水;硫酸盐中不溶;盐酸盐中不溶。

6.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酸、碱、盐所电离出的相互结合,生成、或的过程。

【自我检测】1.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氢氧化钠B.硫酸C.氢气D.氯气2.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合,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

这种物质是()A.Na2CO3B.Ca(OH)2C.CaOD.NaCl3.鱼胆破后使鱼肉沾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好物质是()A.水B.纯碱C.食盐D.食醋4.“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氨碱法”的重要反应。

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

其中不正确的是()5.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④6.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1)“联合制碱法”的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①NH3+CO2+H2O=NH4HCO3;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③2NaHCO3Na2CO3+H2O+CO2↑。

第8课 课题1 分子和原子-2021年新九年级化学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人教版)

第8课 课题1 分子和原子-2021年新九年级化学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人教版)

【暑假起跑线】2021年新九年级化学新课知识点梳理预习(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8课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梳理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实验3-1(阅读课本实验)实验现象:品红在水中逐渐扩散,最后液体都变成红色。

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

科学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如下图是由苯分子和硅原子构成的)拓展延伸:(1)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2)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及一些固态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3)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例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20滴为1mL计)中大约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①探究(阅读课本P49实验步骤)——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蒸馏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仍为无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加浓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②在实验3-1中,如果使用的是热水,品红的扩散会更快一些,这是因为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3)分子之间有间隔①如: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②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各章节预习题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湿衣服晾在外面衣服上的水逐渐消失,点蜡烛时蜡烛逐渐变小,两者都变少了,试分析各自变少的原因,它们有什么不同?2、糯米磨成粉和糯米酿成米酒有什么区别?3、“蜡烛的白色的固体”,“蜡烛能燃烧”都是描述蜡烛的性质的,从获得物质的性质的途径分析获得这两点性质的途径有什么不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冬天的窗玻璃上出现小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事实能说明空气中有水?2、老师在第一节课中表演的“魔术”“口吹牛奶”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3、如何用一个瓶子装一瓶室外的空气,如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4、家中烧火做饭的木炭火放在炉灶中可以正常燃烧,而将它放入“炭瓶”中火就熄灭了,说明物质燃烧需要。

炉火用扇子扇会越扇越旺说明越多燃烧越旺。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冬天向泠的玻璃杯中迅速倒入热水玻璃杯会发生。

2、如何将生鸡蛋装入细口的玻璃杯中?3、如何将米粉装入矿泉水瓶中?4、蜡烛的火焰分为、和三总分,且的温度最高。

酒精灯的火焰的温度最高,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早上起来看到小草上有露珠说明空气中有,可燃物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有能够支持燃烧的,家中建房时浸泡石灰的水的表面会凝结一层“薄冰”说明空气中有气体。

2、查阅资料,说明硫、木炭、磷和镁在空气中燃烧分别是和空气中的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各自的生成物是什么?3、查阅资料了解各种五颜六色的彩灯与哪些气体有关。

4、调查我们农村的主要燃料,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课题2、氧气1、查阅资料说明供病人吸氧的病房中为什么要严禁烟火。

2、查阅资料说明剩饭剩菜变馊、堆放的稻草发生自燃、铁制文具盒生锈是哪些物质在作怪。

3、根据生活经验说明氧气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体现了氧气具有哪些性质?课题3、制取氧气1、查阅资料说明如何从空气中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

2、医生给病人清洗创口时会在创口处涂一种叫做“双氧水”的消毒液,当这种消毒液涂在创口上时会产生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如何验证?3、氧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根据这些性质你认为该如何收集氧气?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颗粒构成的,如空气、水蒸气等,“丹桂飘香”是构成桂花香的粒子散逸到空气中所产生的效果,皮球可以挤压,构成汽油的粒子都具有可燃性。

根据以上信息将粒子的相关信息和体现的性质用“——”连接起来:粒子的相关信息体现的性质构成物质的粒子肉眼看不到粒子是不断运动的“丹桂飘香”、汽油挥发同种粒子性质相同皮球可以挤压粒子的体积极小质量甚微构成汽油的粒子都具有可燃性粒子之间有间隔课题2、原子的结构1、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核带正电C.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D.原子是实心的球体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3、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A.原子不能得失电子B.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C.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4、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属于非金属元素B.它有3个电子层C.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5、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C.Na比Na+少一个电子D..Na+的最外层是相对稳定结构6、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15B.49C. 66D.164课题3、元素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铁C.硅D.氧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4、下列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5、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B.钠为非金属元素C.钠原子的实际质量为22.99 g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6、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1、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解决沿线100多个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要供水对象,兼顾农业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主要体现在: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能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改善当地饮水的质量。

第四,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伟大壮举。

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对华北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将带来巨大的改善,并带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

(1)伟大的南水北调工和主要目的是:,由此说明我国淡水资源(填“贫乏”或“丰富”)且颁布(填“均匀”或“不均”)。

(2)为解决我国淡水资源不足,除实行“南水北调”外,我们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做到,举出两项具体措施①,②。

2、我们五龙山脉的河流是“五河一湖”的饶河源头,哺育着沿河几个县、市的几千万中华儿女。

试分析我们周边的水域是否受到了污染,若有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防止土地荒漠化我们该如何做?课题2、水的净化1、家中做豆腐时是如何除去豆渣的?2、家中的冰箱有异味时,是如何除去冰箱中的异味的?查阅资料说明工业上是如何将红糖加工成白糖的?3、周末放假回家时,走在路上感觉很渴,发现路边有一泉水,但水量太小喝不了,用手挖一个坑,但此时水很浑浊,怎样才能喝到清澈的泉水?4、在家中烧开水时,水中会出现“水脚”(水垢),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脚”是怎样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什么?5、我们都知道海水是混合物,请设计实验证明海水中除了水以外还含有其它物质。

6、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工作流程。

课题3、水的组成1、由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HgO Hg+O2),说明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填“不变”或“发生改变”下同),元素的种类。

2、指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点石成金”就是可以将石头炼成黄金;(2)、有人说能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3)、酒精燃烧生成水(H2O)和二氧化碳(CO2)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氢元素(H)和碳元素(C)。

3、下列各种物质:①水(H2O)②空气③高锰酸钾(KMnO4)④四氧化三铁(Fe3O4)⑤铁(Fe) ⑥氧气(O2)⑦海水⑧五氧化二磷(P2O5)⑨硫(S)⑩氯化钾(KCl)(1)、其中混合物有(填序号),纯净物有(填序号);(2)、从元素组成上看铁(Fe)、氧气(O2)、硫(S)等都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填“混合物”或“纯净物”);(3)、水(H2O)、高锰酸钾(KMnO4)、四氧化三铁(Fe3O4)、五氧化二磷(P2O5)、氯化钾(KCl)等都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填“混合物”或“纯净物”);(4)、水(H2O)、四氧化三铁(Fe3O4)、五氧化二磷(P2O5)等都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且其中都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元素。

课题4、化学式和化合价1、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用式子表示下列各物质,并指出其物质的类型:①水,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过氧化氢,⑤氮气,⑥氯酸钾,⑦锰酸钾,⑧氦气,⑨氯化钾,⑩高锰酸钾。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

2、根据要求填写下表:3、思考与讨论:在书写物质的符号表达式时如何确定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1、利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电解18g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之和是g;(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质量逐渐变小;(3)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成铁锈质量增大了。

2、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反应的表达式:(1)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氢气燃烧生成水;(3)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4)加热分解高锰酸钾;(5)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分解氯酸钾;(6)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分析下列反应的表达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HgO Hg+O2;(2)Fe+CuSO4==Cu+FeSO4;(3)C2H2+O2CO2+H2O;(4)Fe2O3+H2 Fe+H2O。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电解水;(4)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

(5)镁在氧气中燃烧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推断,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化学式为。

2、完全分解36g水,能生成4g氢气,同时还能生成g氧气;实验室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备这些氧气,至少需要g水。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剩余物的总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3)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g,同时生成水的质量为g。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1、璀璨夺目的钻石、消除冰箱臭味的木炭、防毒面具里用作吸毒剂的活性碳、墨汁的主要成分碳黑(烟囱灰的主要成分)等它们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