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湘教版选修六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教案
高中地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学案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 5.3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学案湘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制定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目的。
2.了解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
一、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1.制定的目的:保护和改善人民的①______环境和②________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③____________,保护人体健康,促进④________________建设的发展。
2.体系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1.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许多涉及环境保护的条款,是制定环境法的基本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____。
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⑩________效力,负有相同的○11____________,因而也归入到我国○12________________体系中。
3.环境保护法规14(1)环境保护基本法即《○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环境保护的○________法规,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15________。
(2)环境保护单行法律:○16________法规。
(3)环境保护行政法规:○17____________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4)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5)环境保护标准。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我国宪法序言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思考并完成1~3题。
1.环境法制定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原则是________中的有关规定( )A.《宪法》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民法通则》2.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规定了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的是( )A.《宪法》B.《国际环境保护公约》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民法通则》3.下列规定来自《宪法》的是( )①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②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③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④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下列关于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原则B.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但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C.违反环境保护法须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D.我国其他法律,如刑法、民法和经济法中涉及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也属我国环保法体系的组成部分考查点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2008年9月2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南宁市人大公布施行《南宁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精品】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6第五章环境管理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素材
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学建议本节知识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环境保护法规的类型。
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多采用案例法进行讲解,以案例的形式将知识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解环境保护法规的类型时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讲解,这样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资料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构成近20年,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多级别、多种类、多形式、适用范围不同的法律法规组成的环境保护法体系。
但各种法律法规各自的目的、任务、重点有所不同。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从世界各国已经建立的环境保护法体系看,环境保护法体系由以下各级各种法律法规组成。
(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有关规定是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根据和指导原则。
我国《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第9条第2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
”第10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2)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是指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为了保护环境,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原则和措施的法律。
其特点是将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保护,并且基本上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3)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
这部分法律法规包括环境污染防治与自然资保护两类单行法律、法规。
①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律法规。
是为预防与治理人们排放的有害环境的物质或释放的能量对环境造成的传染危害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这方面法律法规的特点是一般以防治某方面的污染为主,兼顾保护自然资的条款,体现污染防治与保护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②自然资保护法律法规。
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各种自然资,调整因保护某些特殊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因素,危害生态平衡和环境优美和谐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湘教版选修六 环境保护教案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湘教版选修六环境保护教案
教材概述
本教案为湘教版选修六《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专题中的一节课。
该课程共有两课时,是本专题中的第五章。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环境保护现状、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2.理解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
3.掌握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4.理解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1.环境保护现状;
2.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
3.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4.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教学方法
1.控制教师讲解时间,结合现实案例进行讲解;
2.提供相关文献资料供学生查阅和分析;
3.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手段的了解。
教学重点
1.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
2.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教学难点
1.环境政策的实施和监督;
2.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教学评价
1.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和讨论互动;
2.组织学生小组作业,分析和总结相关案例。
资源准备
1.相关案例资料;
2.环境法律法规相关资料。
课堂延伸
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推广环保策略和技术手段,唤起公众环保意识。
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了解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体系、掌握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理解环境保护的技术手段。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推进环保工作做出贡献。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选修6
2.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这里所谓的“基本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包含某方面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规定的整体性综合性法律。理论上它应处于国家基本法的地位。我国在1979年制定了第一部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理论上,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而且是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和环境与资源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环境立法残缺不全,仅仅颁布了几部自然保护的立法,主要有《渔业法》(1929年)、《森林法》(1932年)、《狩猎法》(1932年)、《土地法》(1930年)和《水利法》(1940年)等。这些颁布的法律由于战乱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也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保护自然的法规,其中如《闽西苏区山法令》(1930年)、《晋察冀边区禁山办法》(1939年)、《晋察冀边区垦荒单行条例》(1938年)、《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1941年)、《晋察冀边区兴修农田水利条例》(1943年)、《东北解放区森林保护暂行条例》(1949年)等。上述自然资源立法的主要意图是发展经济,保障资源的持续利用。建国后,直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兴起和环境法的孕育产生时期;从1973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法初步而又艰难的发展时期;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实施,到1989年国家对该法进行修改的10年问,是中国环境立法的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颁布了大量关于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除制定国内的环境法之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并参加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双边协定。如《控制危险废物污染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1989年后,我国环境法处于改革和完善期,并制定和修改了许多环境保护专门法律法规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l世纪议程》以及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本节课的作业。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巩固(占总作业量的40%)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我国环境法规体系的结构及其特点。
2.作业反馈:
我将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对于理论知识巩固部分,我会检查学生对环境法规体系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环境法律制度基本原则的掌握情况。对于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的地方,我会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正确答案。
-对于实践与应用部分,我会评价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法律法规应用能力和解决策略的提出。我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深入的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案湘教版”针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环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环境法律法规以及青少年如何履行环保义务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的课堂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环境法规体系,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但课后,我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的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环境污染的情况?”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热烈回应。这说明学生们可能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反映出我在提问设计上的不足。未来,我需要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湘教版选修6课件
探究
续表 在法规体系 中的地位 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根 据国家环境保护法规 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 的 为执行各种专门的环 境法而制定的技术规 范 环保法体系的组成部 分 《生活饮用水卫生 标准》(GB5749 2006) 刑法、民法和经济 法等有关条款 强制性的用 “GB”表示;推荐 性的用“GB/T” 表示 — 《内蒙古自治区草 原管理条例》 综合性或单行 环境保护法规 举例 《排污费征收使用 管理条例》 备注 环境保护法规
探究
探究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问题导引● 2013 年 7 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 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 现批准《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 和 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 测方法》等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结合材料探究 :
一
二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
1.宪法 :环境法的基本依据和指导原则。 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是各国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法律依据。 我国 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 3.环境保护法规 (1)环境保护基本法 :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方针、原则和 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2)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基本上属于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专 门性法规。
2
3
4
5
6
1.环境保护法制定的目的是(
)
①保护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②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③ 保护人体健康 ④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⑤打击污染严重的 企业 A.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高中地理 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湘教版选修6
ppt课件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
1、保护和改善人民是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人体健康 3、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ppt课件
中国的环境法规体系
宪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 方法规
环境保护单行法
其他相关法规
ppt课件
ppt课件
三、环境保护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环 境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保 护 法 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规
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
环境保护标准
饮用水质量标准
ppt课件
ppt课件
一、宪法
内容: 1、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 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2、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 的动物和植物等等
作用:依据和指导原则
ppt课件
二、国家环境保护公约
(1)为什么属于我国的法律?
(2)我国加入哪些环境保护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生态环境保护-湘教版选修六 环境保护教案
生态环境保护-湘教版选修六环境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措施;3.培养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习惯。
二、教学内容1.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2.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3.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措施;4.环保政策和法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措施;2.难点:环境污染种类和危害以及环保政策和法律。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互动式授课;3.案例分析法;4.结合实际情况的讲解。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1.生态环境的定义;2.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对生态环境中的生物、非生物因素进行阐述;2.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展开相关讨论。
第二节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教学目标1.掌握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
教学内容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噪声污染;4.固体废弃物污染。
教学步骤1.分别介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定义;2.阐述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第三节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教学目标1.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教学内容1.环保知识;2.环保措施。
1.介绍环保知识,包括环保三原则、绿色生活、低碳环保等;2.分析环境污染的成因,阐述环保措施,如减少废气、废水、废固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等。
第四节环保政策和法律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政策和法律。
教学内容1.环保政策;2.环保法律。
教学步骤1.介绍我国的环保政策和主要环境法律;2.引导学生认识和遵守环保法律。
六、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开展约30分钟的环保知识测试;2.日常评价:记录学生的课外环保实践行为,定期考核;七、教学资源1.课件;2.教材;3.参考书籍。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5.2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教案设计(无答案)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2.理解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理解贯彻三大环境管理政策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或其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做出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2.“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的制度。
该制度是防止新的污染源产生,实现预防为主政策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政策1.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排放后占用,必须征收一定的费用,征收排污费,可使排污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2.污染限期治理制度(1)含义:对特定区域内的重点环境问题采取限定治理、治理和治理效果的强制性措施。
(2)类型:的限期治理,行业的限期治理,的限期治理。
思维活动1我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三)贯彻“强化环境管理”政策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具体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制度。
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以为依据,以改善和提高为目的,通过科学、定量考核指标体系,使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思维活动2为什么说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二、探究活动探究点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指通过实行定量考核,对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活动予以管理和调整的一项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自1984年起在我国得到广泛推行。
材料二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主要包括:“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和“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选修6-第5章 第3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配湘教
4.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有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
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
④《京都议定书》
Hale Waihona Puke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②③
【答案】3.D 4.D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解析:第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 关于环境保护的条款是制定其他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4题, “生物”是关键词,这就排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 议定书》,因为它们制定的目的是控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行政法规 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
收使用管理条例》
地方性环 境保护法规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国家环 《内蒙古自治区草
境保护法规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原管理条例》
的综合性或单行环境保护法规
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 《生活饮用水卫生
环境保护标准
的技术规范
标准》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1.《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是
图表·活动点拨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1.教材第88页 图5-3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解读说明:该图反映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首先是 宪法,宪法之下是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其他相关法规; 环境保护基本法之下是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环境保护单行法 律。在该体系中,前一级的法规是后一级法规制定的依据,例如,环境 保护基本法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 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地理 选修Ⅵ 环境保护 配湘教版
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六同步课件:第五章 环境管理 第三节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3.下列法规是为了方便执行该类《规定》而制定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B.《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 解析:第 1 题,《宪法》中的相关条款是制定其他环境法律
的依据和指导原则。第 2 题,“直接”是关键字,《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第
(1)该《条例》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属于什么法规? (2)该《条例》制定的法规是依据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的哪 些法律? 解析:该《条例》是河北省制定的,属于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它制定的依据是《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答案:(1)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2)《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分类体系
地位
宪
法
最高法律地位 和法律权威
环境保护 基本法
次于宪法,是 制定环保单行 法的基本依据
举例 宪法第九条规定:“矿山、水流、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 即全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资源 环境法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分类体系
3 题,该条例是一种专门环境法,为了执行它需要制定相应
的技术规范。
答案:1.A 2.C 3.A
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受
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课件第五章第三节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根本法
《宪法》中 是环境法的基本 的相关条款 依据和指导原则
《中华人 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 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是我国环境保护 的综合性法规,是 制定其他环境保 护法规的依据
—
规定了国家的环 境政策和国家保 护的方针、原则 和措施
第十六页,共25页。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环境管理
在法规体系中的 法律法规
第十三页,共25页。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环境管理
提示:(1)制定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最高层是《宪法》,宪法之下是环 保的基本法(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地方法 规和环保单行法律等,前一级的法规是后一级法规制定的依据。
第五章 环境(huánjìng)管理
第三节 中国环境(huánjìng)法规体系
第一页,共25页。
第五章 环境(huánjìng)管理
学习目标
明目标、知重点
了解我国环境法规体系的组成。
第二页,共25页。
第五章 环境管理
1.中国环境保护法制定的目的 保 护 和 改 善 人 民生的态生环活境环(sh境ēnɡ和tà_i_h_u_á_n__j_ìn_ɡ__) ____ , 防 治 染(w__ū_r_ǎ_n_)___和其他公害,保人护体__(_ré_n_t_ǐ_)健__康____,促进社会主义现
第六页,共25页。
栏目 导引
第五章 环境管理
一、判断题 1.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各国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法律依 据。(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 依据。( ) 3.环境保护标准是为了执行各种专门的环境法而制定的技术规 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环境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
1.宪法中环境保护的规范
宪法在一个国家中处于法律体系的最高地位,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中已经将环境保护纳入其规范体系中,以此作为环境立法、环境行政的依据。
教学提纲
(一)中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目的和构成
(二)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组成
1.宪法是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2.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3.环境保护基本法
(1)主要内容
(2)地位
4.其他环境保护法规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一方面是通过对我国环境法规体系的一般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已初步形成环保法体系,在环境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材对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适当的说明,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法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约束自身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法律武器制止损害环境质量的行为发生。
在明确了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和地位之后,教材对以环境保护基本法为依据而制定的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等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其他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解释。对于环境保护标准,通过阅读材料的形式进行补充说明。最后,教材指出,我国其他法律中的有关环境保护条款,也属我国环保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2.中国环境法的演变和形成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是从对生物资源保护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产生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1l世纪的西周时期,经过1000年的发展,至秦汉之前,已逐步完善起来。从秦汉以后至明清时期,这种思想在实际中得到一定的运用和发展。例如,在《秦律十八种》之《田律》中,有一部分是关于生物资源保护的规定,体现了“以时禁发”的原则。从中国早期的自然资源保护立法来看,早期的环境法律规定目的是为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中国1982年《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环境行政权的最基本依据。此外,中国宪法对自然资源和一些重要的环境要素的所有权及其保护也作出了许多规定。例如,“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又如,“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以及“城市的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环境立法残缺不全,仅仅颁布了几部自然保护的立法,主要有《渔业法》(1929年)、《森林法》(1932年)、《狩猎法》(1932年)、《土地法》(1930年)和《水利法》(1940年)等。这些颁布的法律由于战乱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共产党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也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保护自然的法规,其中如《闽西苏区山法令》(1930年)、《晋察冀边区禁山办法》(1939年)、《晋察冀边区垦荒单行条例》(1938年)、《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1941年)、《晋察冀边区兴修农田水利条例》(1943年)、《东北解放区森林保护暂行条例》(1949年)等。上述自然资源立法的主要意图是发展经济,保障资源的持续利用。建国后,直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兴起和环境法的孕育产生时期;从1973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法初步而又艰难的发展时期;从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实施,到1989年国家对该法进行修改的10年问,是中国环境立法的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颁布了大量关于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除制定国内的环境法之外,中国政府还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保护合作,并参加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和协定,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双边协定。如《控制危险废物污染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1989年后,我国环境法处于改革和完善期,并制定和修改了许多环境保护专门法律法规如《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国2l世纪议程》以及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教材的主体部分,对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的六个方面的法律进行了一般性介绍。对高中生来说,具备一定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是本节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关于宪法,教材主要介绍了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并从根本法的角度上指出这些规定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二)关于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教材指出我国加入的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因而也归入到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为了拓展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加入的部分环境保护公约的基本情况,并设计了一个网上查阅的实践讨论活动。
教材分析
上一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主要体现了我国环境管理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方面,本节教材则重点介绍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体现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这应该是本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首先简要说明了制定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同时以示意图的形式介绍了我国环保法体系的构成。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家和政府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已经把该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初步形成了环境法规体系,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5.3中国环境法规体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环保法体系的构成。
2.了解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查阅我国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通过模拟法庭,明确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法制意识,培养现代公民的法律素养。
1.国外环境法的发展
国外环境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以前的欧洲。在中古时期的11世纪,由于西欧兴起了城市,因此,环境卫生和空气污染问题就开始产生。由于城市化的原因,欧洲一些国家就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的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环境的立法。现在可以找到最早的欧洲环境法律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1306年颁布的禁止在伦敦使用露天燃煤炉具的条例。据资料记载,在14世纪的伦敦,曾有一名男子由于燃烧煤而被绞死。在公元14世纪,法国的查尔斯六世禁止在巴黎“散发臭味和令人厌恶的烟气”。国外环境法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共卫生到自然资源保护(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环境立法);第二阶段生活环境段是全方位的环境保护(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整合型环境立法)。
(一)可通过指导自主学习教材的方式并结合网上查阅或其他方法(如去图书馆),了解构成我国环保法体系6个方面的法律地位和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环境法知识。这些活动需要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完成,课堂中可采取分享成果的方法,请6位同学分别介绍6个方面法律的基本情况,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
(二)可创设模拟法庭的情景进行教学。违法案例可以采用课本的活动案例,也可由师生另选其他案例。模似法庭应设置法官、原告、被告、双方律师、检察官、书记员等成员,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或小组担任。活动应紧紧围绕案情事实、违法表现、法律依据、如何判决处罚等方面,进行深入辩论和分析。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点评,提出质疑,引导讨论,褒奖成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体验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加环保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参考资料
(一)环境法的发展
环境法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警惕和预防人为侵害环境为目的,调整与环境相关的人类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环境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警惕和预防人为原因造成对环境的侵害;环境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包括全部与环境相关的人类活动;环境法体系的范畴还包括其他调整与环境相关的社会关系部门法的法律规范。
在基本权利方面,中国宪法并未直接规定环境权条款。因此,理论上有关公民的环境权只能从专门的环境立法中有关公民参与原则的条款规定来推演。
2.综合性环境基本法
这里所谓的“基本法”,是指国家制定的包含某方面的综合性政策、目标规定的整体性综合性法律。理论上它应处于国家基本法的地位。我国在1979年制定了第一部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环境保护法(试行)》(以下简称“试行法”)。理论上,综合性环境基本法的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而且是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和环境与资源
(三)教材的第三部分,环境保护法规,首先指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和地位,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规定了国家的环境政策和环境保护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段关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民事责任”的阅读材料和一个关于“环境侵权案”的探究活动,这部分内容与正文相呼应,能够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法律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立法也还存在一些与环境管理的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