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参考资料4
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模板
一、封面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学分:4. 学时分配(总学时、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习学时、作业学时等):5. 课程类别:6. 编写人:_______7. 编写日期:_______二、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与意义:2. 课程目标:3. 课程性质与适用对象:4. 课程内容概述: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2. 能力目标:3. 素质目标:四、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安排:(1)第一章:_______(2)第二章:_______...(n)第n章:_______2. 教学要求:(1)知识要求:(2)能力要求:(3)素质要求: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4. 实验法:5. 实践教学:6. 信息技术应用:六、教学进程安排1. 教学周次:(1)第1周:_______(2)第2周:_______ ...(n)第n周:_______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第1周:_______(2)第2周:_______ ...(n)第n周:_______七、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等):(2)期中考试:(3)期末考试:(4)课程设计或论文:2. 成绩评定标准:(1)平时成绩:(2)期中考试:(3)期末考试:(4)课程设计或论文:八、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2. 参考书目:九、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实验指导书:3. 网络资源:十、其他说明1. 教师联系方式:2. 课程变更说明: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单元备课参考资料一、课程目标本单元的音乐课程目标主要包括: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2. 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音乐基本知识:音符、节拍、音阶等;2.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3. 音乐表演: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合唱和打击乐表演;4.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 观看音乐视频和演出录像,激发学生的兴趣;2. 听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3. 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4. 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有效开展本单元的音乐教学,建议教师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材;2. 音乐器材:打击乐器、键盘乐器等;3. 录音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和录音;4. 视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音乐视频和演出录像。
五、教学活动安排本单元的音乐课程设计建议按照以下安排进行:1. 导入活动: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 研究活动:教授音乐基本知识,进行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3.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展示他们的创造力;4. 总结活动: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小结和评价。
六、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学生在本单元音乐研究中的表现,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2. 听力评价:考察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听力测试和问答;3.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包括创意、表现和技巧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在本单元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方面:1.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2. 创设情境和游戏,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意识;3.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细化评价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每个方面进行评价。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标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是资料员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新成果、新规范,讲述如何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研究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一般方法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熟悉和掌握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基本内容、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
二、学习目标(预期学习成果):1、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基础数据编制建筑工程技术资料;(2)能够完整的收集各个阶段的资料;(3)能够对资料进行立卷归档;(4)能够进行备案工作;(5)能胜任资料员工作。
2、知识目标:掌握建筑工程资料的基本概念,建筑工程资料的质量要求,工程前期资料的编制与收集,监理资料的编制与收集,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的资料编制与收集,竣工验收资料的编制与收集,建筑工程资料的归档整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3、素质目标:(1)具有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敬岗爱业的职业道德;(2)能够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将学习得到的技能知识在各种学习和工作实际场合迁移和应用;(3)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4)养成科学的工作模式,工作有思想性、建设性、整体性。
三、学习内容:整个课程划分为5个学习情境。
具体教学模块见下表。
序号工作任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活动设计课时任务1.立项、可行性文件利用多媒体讲述建设项目任务2.征地、用地、拆迁决策立项阶段,建设用地、任务3.勘察、测绘、设计文件征地、拆迁,勘察、测绘、学习情前期资料任务4.招投标文件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8 境一编制任务5.开工审批文件开工审批阶段,工程质量任务6.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监督相关资料以及财务文件的编制和整理工作。
任务1.监理管理资料 1.利用多媒体讲述各种监任务2.进度控制资料理资料的概念、资料表式、学习情监理资料任务3.质量控制资料资料要求及填表方法等。
(完整word版)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一、绪论 (4)1。
1开发背景 (4)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4)2。
1引言 (4)2.1。
1编写目的 (4)2.1。
2项目背景 (4)2。
1.3定义 (4)2.1。
4参考资料 (5)2。
2技术可行性 (5)2。
3操作可行性 (5)2。
4时间、设备可行性 (5)2。
5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5)2.5.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5)2。
5.2工作负荷 (5)2.5.3费用支出 (6)2。
5.4人员 (6)2。
5。
5设备 (6)2.5。
6局限性 (6)2。
6所建议的系统 (6)2.6.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6)2.7系统工作量 (6)2。
9文档要求 (6)三、需求分析说明书 (6)3.1引言 (6)3。
1。
1编写目的 (6)3。
1。
2项目背景 (6)3.1.3定义 (6)3。
1.4参考资料 (7)3.2系统介绍 (7)3.3系统面向的用户群体 (7)3。
4系统的功能性需求 (7)3。
5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 (7)3.5。
1用户界面需求 (7)3.5.2软硬件环境需求 (7)3.5.3软件质量需求 (8)3.6系统E-R图 (8)四、开发环境与项目规划 (8)4。
1开发环境 (8)4.2项目规划与管理 (8)4。
2.1开发人员安排 (8)五、软件界面设计标准与规范 (9)5.1编写目的 (9)5.2界面设计思想 (9)5。
4界面设计样式 (9)5。
5常见错误信息样式 (9)5。
6其他界面约定...................................................................................9六、概要设计说明书 (10)6.1引言 (10)6。
1。
1编写目的 (10)6。
1。
2项目背景 (10)6.1。
3定义 (10)6.1。
4参考资料 (10)6.2系统概述 (10)6。
3系统总体结构图 (10)6。
4系统局部模块IPO表 (11)七、详细设计说明书 (12)7。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参考资料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国际经济学》是教育部确定的“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
了解世界上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收支差额的概念,及对其不平衡的抚平政策;产出、利率、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
使学生做到眼光定位于全球,解释和探讨国际经济交往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化的现状的理解。
二、课程教学要求1、通过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纯的,无任何限制为前提的国际贸易及贸易所能带来的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
通过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定位于实际,应用商业政策调节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如何更好的贸易,使一国的利益最大化.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国际经济交往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国际经济理论和解决国际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课程;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跨国公司。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计划为1学期,开设时间为第五学期,每周2学时,计38学时。
章节教学内容课程时数分配讲授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4第三章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5第四章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2第五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4第六章国际要素流动 3第七章国际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4第八章汇率与外汇市场2第九章货币,利率,与汇率3第十章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3第十一章短期产出与汇率4合计38 0五、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主讲教材:1、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四课 在网络的天地里 通用版
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第四课在网络的天地里通用版一、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参考资料:1.《小学生网络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2.《小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培养指南》3.《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南》二、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的发展历史及对人类的影响;2.了解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3.掌握网络使用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4.增强网络素养,提高网络文化素质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网络的发展历史及对人类的影响,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2.教学难点:掌握网络使用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在思考“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时,看一段视频或图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了解网络的发展历史(10分钟)介绍网络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3. 探讨网络的影响(20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调查网络在学生生活中的角色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的好处和风险。
4. 讲解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30分钟)通过演示网络安全事件和案例,教授学生在使用网络时需要注意什么,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
5. 掌握网络使用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20分钟)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网络使用规范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使用意识。
五、教学评价1.练习题,回答网络安全问题。
2.判断网络使用行为是否合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对学生提交的观点和建议进行及时评价,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六、教学反思网上世界提供了无限可能的信息交流途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风险和挑战。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网络使用规范和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图片观察、问题提出、案例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使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同时,在评价环节,注重学生的讨论和思考,促进信息交流和心智发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东北师范]-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及设计22秋学期在线作业2-答案资料4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及设计22秋在线作业2-0004
提示:本科目有多套随机试卷,请核实本套试卷是否与您的试卷一致,本资料为东北师范课程参考资料,仅供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教师根据制订的评价指标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分析活动的成效的环节是
<A.>社会教育目标
<B.>社会教育内容
<C.>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D.>社会教育途径
【答案】:C
2.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活动是
<A.>师幼交往
<B.>亲子交往
<C.>同伴交往
<D.>家园互动
【答案】:B
3.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等特点的认识,属于
<A.>物质的自我
<B.>社会的自我
<C.>心理的自我
<D.>理想的自我
【答案】:B
4.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活动主题属于
<A.>自我教育活动
<B.>社会环境与规范认知活动
<C.>人际交往教育活动
<D.>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答案】:D
5.教师以口头语言对社会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幼儿较系统地理解社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和方法,便于指导其行为,这一方法是
<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观察演示法
【答案】:A
6.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这一概念是指:
<A.>个性。
《证据法》教学大纲
《证据法》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证据法2、课程类别:法学专业核心课程3、课程学分:X学分4、课程总学时:X学时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证据法是法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研究关于证据的法律规范和相关理论的学科。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证据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证据法的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任务1、使学生了解证据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2、让学生掌握证据的种类、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学生应熟悉证据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
2、掌握各类证据的特点、收集方法和审查判断规则。
(二)能力要求1、能够运用证据法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件中的证据问题。
2、具备收集、整理和运用证据的实践能力。
(三)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和证据意识。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证据法概述1、证据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证据法的定义和内涵证据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2、证据法的历史发展外国证据法的发展历程我国证据法的发展沿革3、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裁判原则直接言词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自由心证原则(二)证据的概念和特征1、证据的定义和内涵2、证据的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证据的种类1、物证物证的概念和特点物证的收集和审查判断2、书证书证的概念和特点书证的收集和审查判断3、证人证言证人的资格和义务证人证言的收集和审查判断4、被害人陈述被害人陈述的特点和作用被害人陈述的收集和审查判断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和分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和审查判断6、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的特点和分类当事人陈述的收集和审查判断7、鉴定意见鉴定意见的概念和特点鉴定人的资格和权利义务鉴定意见的收集和审查判断8、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各类笔录的概念和特点各类笔录的收集和审查判断9、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概念和特点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四)证据的分类1、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2、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的运用规则3、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运用规则4、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五)证据的收集与保全1、证据收集的概念和原则证据收集的定义和内涵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等2、证据收集的主体和方法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的收集证据的职责和权限证据收集的各种方法和注意事项3、证据保全的概念和条件证据保全的定义和内涵证据保全的条件和程序4、证据保全的方法和措施证据保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六)证据的审查判断1、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和内容证据审查判断的定义和内涵证据审查判断的内容包括对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审查2、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和步骤证据审查判断的各种方法,如个别审查、综合审查、比对审查等证据审查判断的步骤包括审查证据的来源、审查证据的内容、审查证据的形式等3、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能力证据的证明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证据能力的概念和判断标准(七)证明对象1、证明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证明对象的定义和内涵证明对象的范围包括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和证据事实2、无需证明的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推定的事实预决的事实(八)证明责任1、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性质证明责任的定义和内涵证明责任的性质是一种法律责任2、证明责任的分配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3、证明责任的倒置证明责任倒置的概念和情形证明责任倒置的适用条件和限制(九)证明标准1、证明标准的概念和意义证明标准的定义和内涵证明标准的意义在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2、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定罪的证明标准量刑的证明标准3、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标准优势证据标准4、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清楚而有说服力的标准实质性证据标准(十)证据规则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非法证据的概念和范围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和后果2、传闻证据规则传闻证据的概念和特点传闻证据排除的理由和例外3、最佳证据规则最佳证据的概念和要求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和限制4、意见证据规则意见证据的概念和分类意见证据排除的理由和例外五、课程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系统传授证据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使学生对证据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资料试卷答案4套
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资料试卷答案4套以下是《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试卷答案,包含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试卷共包含四套题,去掉重复后整理如下:一、单选题1.有大小关系和相等的单位,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乘除运算的量表属于哪一种?A。
等距量表 B。
顺序量表 C。
等比量表 D。
命名量表2.在教育评价大发展时期,实证化倾向占主要地位,其中典型的是哪一种?A。
形成性评价 B。
系统分析模式 C。
比较性评价 D。
目标本身的评价3.如果D大于1,表示什么意思?A。
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得了高分 B。
实际水平低的考生得了高分 C。
无法判断 D。
该题也可能没有区分度4.30人参加的测试,其中第8题主观题(满分20分)的总得分450分,该题的难度为多少?A。
0.75 B。
0.67 C。
0.2 D。
0.655.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标称作什么?A。
课程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行为目标 D。
研究目标6.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都属于哪一种?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常用题型7.在《研究的条件》中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的是谁?A。
布鲁姆 B。
加涅 C。
梶田叡一 D。
罗杰斯8.同一范围内同类评价对象,必须用同一标准;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值的确定要合理合情,评价等级和打分时也要合情合理。
这是什么原则?A。
方向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分为权数和分数两类,用来反映某一个体在整体中的相对地位的是什么?A。
职责标准 B。
量化符号 C。
科学标准 D。
社会标准10.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末级指标分为若干因素,将每个因素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编制相应的期望评语称为什么?A。
积分评语式编写法 B。
期望评语式编写法 C。
隶属度式编写法 D。
行为目标式编写法11.在评价对象的集合内选择一个或若干基准,各个评价对象和基准进行比较,叫做什么?A。
小记者课程大纲
小记者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特点二、课程内容2.1 媒体素养培养2.1.1 消息获取能力2.1.2 媒体信息评估能力2.1.3 媒体创作能力2.2 报纸写作技巧2.2.1 新闻写作基础2.2.2 标题与导语的撰写2.2.3 叙述与描述的技巧2.2.4 采访与报道的实践2.3 广播节目制作2.3.1 电台节目结构规划2.3.2 台本撰写与剧本创作 2.3.3 配乐与声效的运用2.3.4 台风与主持技巧2.4 电视新闻制作2.4.1 摄像与剪辑基础2.4.2 拍摄与导演技巧2.4.3 采访与主持技能2.4.4 视频剪辑与后期制作三、课程安排3.1 学时分配3.2 教学计划3.2.1 第一周:媒体素养培养 3.2.2 第二周:报纸写作技巧 3.2.3 第三周:广播节目制作3.2.4 第四周:电视新闻制作四、评估方式4.1 课堂表现4.2 作业完成情况4.3 项目实践成果五、教材与参考资料5.1 主要教材5.2 参考资料六、师资力量6.1 授课教师介绍6.2 助教配备七、学员要求7.1 年龄要求7.2 报名条件7.3 课程要求八、培训机构介绍8.1 机构背景8.2 课程优势8.3 培训环境九、报名与联系方式9.1 报名方式9.2 咨询联系方式一、课程简介小记者课程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对新闻和传媒方面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将获得新闻写作、广播节目制作及电视新闻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内容1. 媒体素养培养通过了解新闻的获取和评估方法,同时学习媒体创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
2. 报纸写作技巧学生将学习如何撰写新闻报道,包括如何撰写标题、导语以及叙述和描述的技巧。
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采访和报道的演练。
3. 广播节目制作学生将学习电台节目规划、台本撰写、配乐与声效的运用,以及台风与主持技巧等内容,并进行相关实践训练。
4. 电视新闻制作学生将学习摄像与剪辑基础、拍摄与导演技巧,以及采访与主持技能等,并进行视频剪辑与后期制作的实际操作。
国开(宁夏)02367-妇产科与儿科护理学-形考任务四-参考资料答案
妇产科与儿科护理学-形考任务四-辅导资料说明:如果课程题目是随机的,请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特殊说明请仔细:课程的题目每学期都可能更换,所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第1题期待疗法不适用于()A. 入院时出血性休克者B. 阴道流血量不多C. 孕妇全身情况良好D. 胎儿存活者E. 妊娠37周以前或估计胎儿体重<2300g正确答案是:入院时出血性休克者第2题关于产后出血的表现,错误的是()A. 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流血,色鲜红,应考虑软产道裂伤B. 胎盘娩出后出现流血,主要因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C. 失血表现明显,伴会阴部疼痛而阴道流血量不多时,应考虑子宫损伤D. 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开始流血,色较暗,应考虑胎盘因素所致E. 若阴道持续性流血,且血液不凝,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正确答案是:失血表现明显,伴会阴部疼痛而阴道流血量不多时,应考虑子宫损伤第3题诊断前置胎盘较安全可靠的方法是()A. 腹部检查B. B超检查C. X线捡查D. 肛门检查E. 阴道检查正确答案是:B超检查第4题胎盘早剥缓解症状的护理措施,不包括()A. 为期待疗法做好准备B. 纠正休克,改善患者一般情况C. 产褥期护理D. 预防产后出血E.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正确答案是:为期待疗法做好准备第5题某孕妇,孕前基础血压为100/60mmhg。
宫内孕28周始出现浮肿,34周查:bp150/100mmhg,浮肿达脚踝部,24小时尿蛋白定量﹥300mg,无头痛、眼花等自觉症状。
最可能的诊断是()A. 妊娠合并慢性肾炎B. 子痫前期轻度C.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妊娠D. 子痫E. 子痫前期重度正确答案是:子痫前期轻度第6题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A. 24小时内B. 1小时内C. 8小时内D. 2小时内E. 12小时内正确答案是:2小时内第7题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A. 精神神经功能紊乱B. 输卵管慢性炎症C. 内分泌失调D. 输卵管手术黏连E. 受精卵游走正确答案是:输卵管慢性炎症第8题异位妊娠患者就诊的首要症状是()A. 腰痛B. 腹部包块C. 腹痛D. 阴道出血E. 腹泻正确答案是:腹痛第9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是()A. 低蛋白血症B. 全身小动脉痉挛C. 底蜕膜出血D. 胎盘绒毛膜退行性变化E. 水钠潴留正确答案是:全身小动脉痉挛第10题关于分娩期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B. 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C.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D. 胎头、胎肩娩出要尽量快E. 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正确答案是:胎头、胎肩娩出要尽量快第11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一般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 保证充足睡眠(8~10小时/天)B. 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C. 保证足量的食盐摄入D.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摄入E. 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正确答案是:保证足量的食盐摄入第12题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是()A. 宫强直性收缩B. 妊娠晚期突然发生的腹部持续性疼痛C. 妊娠晚期无痛性腹部持续性疼痛D. 多为无痛性阴道流血E. 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正确答案是:妊娠晚期突然发生的腹部持续性疼痛第13题前置胎盘患者的处理原则,不包括()A. 抑制宫缩B. 及早终止妊娠C. 预防感染D. 纠正贫血E. 止血正确答案是:及早终止妊娠第14题前置胎盘的典型症状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出现()A. 贫血、休克B. 突发性无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C. 阴道上行感染D. 产后出血E. 胎头高浮正确答案是:突发性无诱因、无痛性阴道流血第15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使用硫酸镁解痉时,应停用药物的情况是()A. 呼吸18次/分B. 膝反射消失C. 自觉症状消失或减轻D. 尿量700ml/24小时E. 血压130/90 mmHg正确答案是:膝反射消失第16题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错误的是()A. 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B. 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C. 对高危妊娠者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肝炎、贫血、血液病等孕妇应提前住院D.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E.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作会阴侧切术,胎头、胎肩娩出要快正确答案是: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作会阴侧切术,胎头、胎肩娩出要快第17题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 可导致早产发生率增加B. 可能引起死胎或死产C. 可导致胎儿畸形率增加D. 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增加E. 不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正确答案是:不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第18题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要依靠()A. 24小时尿蛋白定量B. 眼底检查C. 糖筛查试验D. 尿糖的检查E. 尿酮体的检查正确答案是:糖筛查试验第19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时,其最早出现的中毒反是()A. 呼吸减慢B. 尿量减少C. 尿量增多D. 膝腱反射亢进E. 膝腱反射消失正确答案是:膝腱反射消失第20题关于期待疗法孕妇的护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孕妇需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尤以左侧卧位为佳B. 白天持续吸氧,以提高胎儿血氧供应C. 必要时做阴道检查及肛查D. 以右侧卧位为佳,并定时间断吸氧,每天3次E. 胎儿娩出前,及早使用宫缩剂正确答案是:孕妇需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尤以左侧卧位为佳第21题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处理方法是()A. 病情观察B. 保守治疗C. 药物治疗D. 手术治疗E. 对症处理正确答案是:手术治疗第22题李女士,30岁,初产妇,停经28周,因阴道流血1天收入院。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巩固最新版(二)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多选题下面属于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的有_____。
A :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 :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 : 课程资源的建设者D : 课程资源的开发者E : 传道、授业、解惑者参考答案: ABC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BCD【解析】角色有: (1)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2、简答题课程资源的特点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多样性; (2) 潜在性; (3) 多质性; (4) 动态性。
3、单选题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_____级管理。
A : 三B : 四C : 一D : 二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解析: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4、单选题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_____。
A :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 : 国家、省、县三级课程管理C : 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D : 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三级课程管理的掌握。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本次课改按照课程的制定者不同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5、单选题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学者是_____A : 杰克逊B : 泰勒C : 杜威D : 博比特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 1968 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6、简答题试述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也称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活动为中心来编制课程的理论,因此,这种课程理论又称活动课程理论。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的第四版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热交换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热传导和流体力学基础;3.热交换器的设计计算方法;4.热交换器的模拟与优化;5.热交换器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和优化不同类型的热交换器,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热交换器的制造工艺。
二、课程教学大纲1. 热交换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1 热交换器的概述1.2 热交换器的分类1.3 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1.4 热交换器的性能参数2. 热传导和流体力学基础2.1 热传导基础2.2 流体力学基础2.3 热交换器的传热分析3. 热交换器的设计计算方法3.1 热交换器的换热面积计算3.2 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计算3.3 热交换器的压降计算4. 热交换器的模拟与优化4.1 热交换器的模拟方法4.2 热交换器的优化设计4.3 热交换器的性能评估5. 热交换器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5.1 热交换器材料的选择5.2 热交换器的制造工艺5.3 热交换器的维护和保养三、课程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种新型的热交换器,并进行模拟和优化。
要求如下:1.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新型热交换器;2.进行热传导和流体力学分析,并给出计算结果;3.进行热交换器的模拟,并对模拟数据进行评估;4.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并给出优化方案;5.撰写设计报告,详细介绍热交换器的设计过程和结果。
四、参考资料1.热传导与传热学,裴乃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热交换原理与工艺,吕光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热力学基础,黄思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热交换过程强化,魏都督,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以上参考资料仅供参考,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并按照教师要求撰写设计报告。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能使学生在全面理解信息安全基本原理和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安全目标要求基础上,掌握密码技术、VPN、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网络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较系统的、必需的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安全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信息安全管理与维护等岗位工作。
同时为学生通过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和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NISP)服务。
因此本门课程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网络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并且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直接相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基础》,后续课程有:《WEB应用安全与防护》、《渗透测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建立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基础之上。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的了解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该专业知识要求和能力、技能要求。
3.课程作用《网络安全技术》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和管理等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我们紧密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的需求,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并使学生成为效能型服务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专业理论教学环节、模拟实训教学为基础,通过先进的、灵活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又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且能够运用信息安全的知识实施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合理结合的目的。
家政服务培训课程
家政服务培训参考资料第一课家政理念§ 1家政基础知识一、基本定义以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家庭保洁、烹饪、照顾老人、护理、婴幼儿看护等家庭日常事务为服务内容,由家庭经营者提供有偿服务活动的行业成为家庭服务业。
二、家政服务员的职业守则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家政服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进行行业的规范,在国家职业标准中,有关家政服务员的职业守则有以下几点:1.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
2.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3.文明礼貌、守时守信、勤劳节俭。
4.尊老爱幼、忠厚诚实、不涉家私。
三、家政服务员的工作原则1.工作早安排巧计划2.见缝插针避免空劳3.分清主次、繁简、急缓、劳逸结合4.主动协商争取合作四、家政服务员的行为准则1.不乱翻雇主的东西。
2.为雇主的家庭财产安全负责。
3.正确理解是否与雇主同桌就餐的的问题4.正确化解和处理工作期间的矛盾5.正确理解善意的批评和冷潮热讽。
§2 明确服务目的、强化服务意识、迎接挑战一、选择从事家政工作的目的1、赚钱2、责任3、成就自己二、调整心态,以良好的面貌投入工作。
1、不要有低人一等,伺候人的想法。
2、客户在消费,我们在挣钱。
3、社会是一个服务循环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三、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接受挑战。
区分家政服务同家务劳动的共性与特性。
1、劳动强度(大)2、心理压力(重)3、服务技能(高)4、人际关系(杂)5、物质诱惑(多)家政服务员是社会劳动群体中的一份子,同样是在从事社会性服务职业,伟大而崇高,我们应该努力顺应社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做温馨家庭的使者,老年人的保护神,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我们的口号是“您做天下事,我做家务事”第二课基本家务技能§1 家务技能概述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学习内容:家居保洁、衣物洗烫及保管、家用电器使用及养护先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1.房屋结构2.居室结构3.清洁工具的种类4.清洁用品种类5.常用清洁用品的功能6.清洁方法(干擦、半湿擦、湿擦)§2家居保洁学习目的:通过对居室的清扫、擦拭、整理三个环节,使居室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舒适。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4
高等教育学参考题4高等教育学参考题一、单选题1、最早的研究所教育出现在19世纪的(B)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2、在中国,高等教育从萌牙走向雏型的标志是:(D)A.殷商时期的“ 辟雍”B. 春秋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C.汉代的“太学” D.唐宋时期的“书院教育”3、首先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而发展了大学科研职能的是:(D )A.法国巴黎大学 B.英国剑桥大学 C.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D.德国柏林大学4、提出“大学向所有人开放,向所有学科开放”的办学思想的是:(C)A. 美国斯坦福大学B.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C.美国康乃尔大学D.美国哈佛大学5、《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20世纪:(D)A.50年代 B.6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6、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A. 德、智、体诸育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 .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7、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设副学士(协士)级的国家是:(A)A.美国 B.英国 C. 法国 D.德国8、现行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实行(D)。
A.校长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党委集体领导制D.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9、确定高校德育目标的关键依据是(A) 。
A.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规律B.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格C.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邓小平思想和理论10、下列不属于高校制度文化的是(B) 。
A.学校的领导体制 B.校园绿化C.人事管理制度 D.教学管理制度11、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D )。
A.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B.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C.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12、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B )。
A.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C.灵活性差 D.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13、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A )阶段。
A.大众化发展 B.英才教育发展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14、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
课程资料:造血干细胞动员发展史与高效稳态策略优势简析-4m审批版
✓ 单独使用G-CSF后血液CD34+细 胞计数的峰值出现在第4-6天; 故常于第5天开始采集3
实线: 外周血
CFU-E数量 /105培养的非贴壁单核细胞)
1. Duhrsen U, et al. Blood 1988;72(6):2074-2081; 2. Giralt S, et al.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4;20:295-308 3. Duong HK, etl al. 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 2014;20:1262-1273
故权威组织强调: PB CD34+细胞监测是化疗动员的重
要部分
稳态动员时,监测PB CD34+细胞是可选的 (optional); 但化疗动员,监测PB CD34+细胞是重要组成 (essentail);
• 化疗动员时,因为何时开始采集 难以预测,故需要每天监测PB CD34+细胞计数。
红框所示为开始CD34+细胞监测的推荐时间
造血干细胞动员发展史与高效稳态策略优势简析
MAT-CN-2003140 Approval Date 2020/4/20
免责声明
该信息仅作医学和科研参考,赛诺菲不建议以 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 用本产品。本材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
Only he/she who knows the past has a future
骨髓作为移植物存在不足
A 血细胞植入慢
B 需要麻醉 C 可能增加肿瘤细胞污染
目前BM主要用于以下情况2: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不佳 • AML
D 高并发症和死亡
[东北师范]-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2秋学期在线作业1-答案资料4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2秋在线作业1-0004
提示:本科目有多套随机试卷,请核实本套试卷是否与您的试卷一致,本资料为东北师范课程参考资料,仅供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是判断研究对象具有哪些性质,或者鉴别某些因素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实验。
<A.>定性实验
<B.>定量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现场实验
【答案】:A
2.有关行动研究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研究主体的特殊性
<B.>实践性与参与性相结合
<C.>可变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D.>分散性
【答案】:D
3.文献综述的撰写的四个步骤组成中不包括﹙)
<A.>确定综述的选题
<B.>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
<C.>搜集文献
<D.>撰写综述
【答案】:C
4.研究报告的撰写需要围绕着﹙)而展开。
<A.>文献资料
<B.>问题
<C.>研究者观念
<D.>研究者的个性
【答案】:B
5.﹙)是指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
<A.>演绎
<B.>扎根理论
<C.>归纳
<D.>推理
【答案】:B
6.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讲评不应当是教师的一言堂,应当是师生交流、讨论、研究的良好场合,这说明作文讲评应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要求及小结
本节主要内容:
⏹介绍A/D转换的一般过程——取样、保持、量化和编码
学习本节后,你应该能
⏹理解A/D转换的一般过程
⏹了解取样定理的内容
小结:
●现在常用的A/D转换器有多种不同的电路结构,如并行比较型、逐次比较型、双积分式等。
它们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但转换过程是类似的,通常包括取样、保持、量化、编码等,如下图所示。
D O(t)
υI(t)
取样-保持量化编码
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出
●在一系列离散的时间点上,对输入的模拟信号抽取样值,称为取样(或者抽样)。
为了保证取样所得到的信号υO(t)能够保留原输入信号υI(t)所包含的全部信息,即能够从信号υO(t)中将原先被取样信号恢复出来,必须满足下式:
f s ≥ 2 f imax
式中,f s为取样信号的频率,f imax为输入模拟信号υI(t)的最高次谐波分量的频率。
这个式子就被称为取样定理。
●一般取样与保持过程都是同时完成的。
将取样所得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给后续的量化、编码电路提供一个稳定值,取样电路的输出还须保持一段时间。
●经过取样和保持电路后,得到的输出信号仍然是模拟信号。
要转换成数字量,还要把取样得到的数值表示为某个最小数量单位的整数倍,这一转换过程称为量化。
量化所取的最小数量单位称为量化单位,用∆表示。
●划分量化电平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舍尾取整法和四舍五入法。
●把量化后的结果用二进制码或其他代码表示出来的过程称为编码。
经编码输出的代码就是A/D转换器的转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