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320×[(128+147)÷25]=3520 (920+438÷73)×34=31484
3.发散练习,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 括号。
①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②32×800-400÷25 先除再减最后乘。
③32×800-400÷25 先减再除最后乘。
更多互动练习见“课堂 训练”下的随堂小测、达标 检测等,助您大数据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想一想: 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 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 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 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 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96÷(([ 12+4)×2 ]) =42×[169-113]
940×[128-﹙154-31﹚] 6000÷[75-﹙60-10)] 96÷(12+4)×2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20×[(128+147)÷25]=3520
如果想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任选一题计算。
1=24+22×请3-[1166你9-1说173×] 一23÷说6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发散练习,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96÷12+4×2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请你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如果想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怎么办?
=8+4×2 ①32×800-400÷25 先减再乘最后除。
最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PPT课件全集(303张)
如何解答?
文化宫
课件PPT
60米 苗苗家
?米
(75+60)×5 =135 ×5 =675(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675米。
画线段图
课件PPT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行驶,甲车每时 行45km,乙车每时行52km,两车开出3时后相距多少千米?
两车行走的方向 是怎样的?
相对而行
车站
甲车
课件PPT
甲、乙两个工程队修复一段510m长的公路,两队同时各从一端开工。 8天能否修复这段公路?
510÷(45+40) =510÷85 =6(天) 答:8天能修复这条公路。
可以先算出两队合修这条公路,需要 多少天?再判断。
课件PPT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510÷(45+40) =510÷85 =6(天)
课件PPT
48 ÷12=4(个) 48 ÷4=12(棵)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注意:0不能作除数。
课件PPT
乘法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因数× 因数=积
被除数÷除数=商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
计算下列各题: (1)0÷4= 0÷5= 0÷134= (2)0÷0= 6÷0=
答:8天能修复这条公路。
算的是什么?
8天
也可以先算出两队8天能修复多少米? 再判断。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算的是什么?
×8 =85×8 =680 (米) 510
(45+40)
68<0
答:8天能修复这条公路。
课件PPT
课件PPT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1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课件
第九页,共九页。
第七页,共九页。
求下面小数的近似数。
(1)0.256 0.256≈0.26
12.006
12.006≈12.01
(2)3.72 3.72≈3.7
0.58 0.58≈0.6
1.0987 (保留两位小数) 1.0987≈1.10
9.0548 (保留一位小数)
9.0548≈9.1
第八页,共九页。
课堂小结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通常用“四舍五入”法。
第三页,共九页。
1.这头鲸大约重多少吨?
我重100.9465吨。
第四页,共九页。
100.9465吨≈ 100.95吨(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小数点右边第3位上 是6,就在第2位上加1。
100.9465吨≈ 100.9吨(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一位小数,小数点右 边第2位上是4……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1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课件
科 目:数学 适用版本:西师大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数学
第一页,共九页。
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
的近似数
第二页,国总人口数1370536875人。 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13.70536875亿人,通常说成13.7 亿人。13.7亿就是一个近似数。
100.9465吨≈ ( 10)1吨(保留整数)
第五页,共九页。
2. 1.39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1.396≈ 1.40(保留两位小数) 1.396≈ ( 1.4 )(保留一位小数)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pdf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与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和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 分数与小数的互换4. 分数和小数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2. 教学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计算,特别是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3.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入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表示方法。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4. 练习巩固: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5.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教材P56页的练习题1-5。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这个概念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进行互换。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分数与小数的概念在讲解分数与小数的互换之前,首先要确保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分数是指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它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2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内角和
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内角和【教学内容】教材第37~39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让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3.在学生理解三边的关系和内角和是180°后,通过“课堂活动”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4.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数学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探索并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任意的含义。
一、情境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它有3个角和3条边。
你们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边与边之间、角与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三角形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内角和)二、探究新知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如果老师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指2名学生分别用教师准备好的4厘米、5厘米、7厘米和4厘米、5厘米、9厘米的小棒上讲台操作。
学生操作后,发现:4厘米、5厘米、7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4厘米、5厘米、7厘米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2)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将吸管任意剪成3段,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动手量一量每段吸管的长度,并根据围成三角形的情况完成教材第37页的表格。
(3)质疑: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生1:三条相等的边能围成三角形。
生2:将吸管剪成长度分别为8毫米、9毫米、10毫米的3段,因为8+9=17,所以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西师四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扩大”“缩小”的含义2.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二)能力训练点1.能抽象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的规律。
2.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这一数学规律的教学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一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计算。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24×20 15×30 16×200 18×3002.下面两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8×40 2800×30二、探究新知1.教学“扩大”或“缩小”几倍的含义。
(1)讲授把一个数“扩大”几倍就是把这个数乘以几。
(2)练习:①6扩大4倍是多少?②3扩大10倍是多少?③200缩小20倍是多少?④8缩小8倍是多少?2.教学例6。
(3)想:发现了什么?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①第2、3、4、5组的第二个因数同第一组比较,分别扩大5倍、10倍、100倍、500倍,积也随着扩大5倍、10倍、100倍、500倍。
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4)练习:58页做一做,说说是怎么想的[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使每位学生透彻理解](5)观察1、2、3、4组第2个因数与5组第2个因数比较,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
(6)启发学生把发现的两条规律进行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西师大新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确定位置全单元课件(共2课时)
小方从家出发,以每分钟50m的速度向东行走8分就到
学校,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50m,请在图上用点标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列)
西师大新版数学下册
17
学以致用
(行)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画一画,说一说。 (1)把下面的点,
顺次连起来,并首尾相 连,说一说得到的是什 么图形。 (3,11),(9,11), (3,8),(6,8)
(2)画一个自己喜 欢的图形,与同桌说一 说各点的位置。
小方从家出发,以每分钟50m的速度向东行走8分就到
学校,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50m,请在图上用点标出
学校的位置。
北
(行)
65 43 21
小方家 (3,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列)
小方家在第1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为(3,1)。
西师大新版数学下册
26
探索新知
小方每分走1格,走了8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列)
西师大新版数学下册
18
西师大新版数学下册
19
第 三 单元 确 定 位 置 第 2 课时 确 定 位 置(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 数对确定动点运动后的位置。
⒉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第 三 单元 确 定 位 置 第 1 课时 确 定 位 置(1)
学习目标
1.能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 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⒉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 对确定位置。
复习导入
(1)在教室里, 我的座位是第( )排第( )个。 我的同桌是第( )排第( )个。 我的好朋友坐在是第( )排第( )个。
2020年最新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4.7 整理与复习》ppt课件
②⑦
一个角是钝角 的三角形。
返回
整理与复习
指出三角形的底和对应的高。
底 底
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 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返回
整理与复习
综合运用
下面三角形中,以角分类,在括号中填出它们的 名称。
( 钝角三角形 )
有一个角 是钝角。
( 直角三角形 ) ( 锐角三角形 )
有一个角 是直角。
三个角都 是锐角形底边上的高。
底
底
底
1. 找准底边,找到对应的顶点。 2. 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底边重合。 3. 使对应的顶点在三角板的另一条边上, 从顶点向底边画一条垂线,并画上垂足。
返回
整理与复习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5cm,它的一条腰比底 边长5cm,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求∠1、∠2的度数。
锐角三角形
60°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90°-30°=60°
∠1=180°-60°-60°∠2=180°-30°-30°
=120°-60°
=150°-30°
=60°
=120°
返回
整理与复习
下图中,∠2=60°,∠4=120°,求∠1的度数。
∠4=120° ∠3=180°-120°
三角形的腰长度为:15+5=20cm 三角形的周长为:20+20+15=55cm
20cm 15cm
返回
整理与复习
在一个三角形中,∠1=52°,∠2=48°,这个三 角形是( C )三角形。
52°+48°=100° 180°-100°=80°
A.直角 三角形
B.钝角三 角形
第四单元第1课《认识三角形》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四单元三角形单元目标:1.认识三角形,能说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能指出底与相对应的高。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大三边,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能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经历积极探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根据不同标准对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体会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征学习目标:1. 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 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
3. 培养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学习难点:三角形高的含义。
课前准备: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橡皮筋导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趣引入1.出示P34主题图春天到了,同学们来到生态公园,请看,公园中都有哪些图形?其中,最多的图形是什么?2.揭示课题:三角形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今天,我们就走进三角形的王国,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板书:三角形的特征)二、学习探究活动一:1.学习例1,三角形的含义(1)从实物中抽象出三角形①生活中还有很多三角形,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随着学生的回答。
出示P35例1中的图形)②想象三角形:同学们看见了这么多三角形,又能找出、说出生活中的三角形,请你闭上眼睛,现在,你头脑中还有三角形吗?③画三角形你能把头脑中的三角形画出来吗?请画出一个三角形。
(提示:用工具画)(2)比较归纳,揭示三角形的含义①画三角形的反馈:同桌相互比较一下你们画的三角形,认为画得满意的给对方一个微笑。
敢于说出自己的三角形没画好的原因是什么的同学请高高举起手来。
反馈:展示自己画的三角形,并评价自己画的三角形怎么样?②感受三角形的含义老师发现你们画出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小组活动要求:1、独立观察比较,三角形由哪几部分组成?2、同桌交流,边指边说你的发现。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三角形教案.doc
第四单元三角形第一课时认识三角形(一)【教学内容】课本第34--36 页主题图、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折、画等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能指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会辨认出三角形的底与高。
3、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指出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准备】例1中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三角形纸,1副三角板,用木条做1个四边形框架和1个三角形框架。
【教学过程】一、主题引入,激发兴趣出示第34页主题图,观察后回答:图中哪些物体形状是三角形的?根据学生回答贴出例1 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教师: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三角形。
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趣的三角形。
(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二、认识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教师:观察这些三角形,(隐去实物,显示出三角形图形)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让学生充分观察,自己总结出特征)归纳: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2)教师:对照图形,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引导学生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板书)(3)操作:第35页课堂活动,按要求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并相互检查。
(4)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完成练习九第1题。
2、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1)在日常生活中,桥梁支架,自行车车身,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形状的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学生分组活动:①用木条做一个四边形和1个三角形框架,②拉三角形的框架和四边形的框架。
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就完全确定。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的这种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2)讨论,怎样才能使这个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呢?验证:现在老师在这个四边形的对角处再加一段木条,再请一个同学上来拉拉看,会发现什么?(不变形)这又是为什么?(3)教师:找找你们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四则混合运算》PPT课件1
=620–60+155
560+155=715(头)
=560+155
=715(头)
答:牧场里有715头奶 牛。
0 例题精讲
3 四年级
例2、有两袋球,第一袋有110个,第二袋有50个,每次从多的
一袋中取出6个放入少的一袋,要拿多少次才能使两袋球的数
量相等方?法一:
110+50=160(个)
方法二: {110-(110+50)÷2}÷6
5+3+4=12(岁) 12÷(3-1)=6(岁) 弟弟:6+4=10(岁) 哥哥:10+5=15(岁)
答:弟弟今年10岁,哥哥今 年15岁。
0 例题精讲
3 四年级
练习6、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4岁,妈妈比爸爸小2岁,妈 妈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三人各多少岁?
74-2=72(岁) 4+4+1=9 儿子:72÷9=8(岁) 妈妈:4×8=32(岁) 爸爸:32+2=34(岁)
4、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 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0 例题精讲
3 四年级
例1、一共要做200个灯笼,四天做了80个,照这样记算。7
天后还剩多少个灯笼没做?
方法一: 80÷4=20(个)
方法二: 200-(80÷4)×7
20×7=140(个)
3、所有四则混合运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
4、780+20÷5加上括号变成(780+20)÷5时,运算顺序发生了改 变。()
0 学以致用
4 四年级
二 、选择超市: 三 1、与289-[163-(27+85)]得数相同的是()
最新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角【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西师大版课件
第一关 分一分
把下面各角的度数按要求填在圈内。
63。 87。 100。 90。 165。 6。 180。 92。 115。 89。
锐角
钝角
第二关 找一找
在下图中找出我们学过的角,除周角外 各找两个。
第三关 数与算
1. 找出下图中的锐角、直角、钝角。
(√ )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练习册中选取。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第 三 单元 角
第 2 课时 角 的 度 量
角的组成
边
顶点 边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 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 (2)直线比射线长。
( )×
• (3)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射线。 ( )√
• (4)在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这两个点之间的部分就
是一条线段。 • (5)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
( )√
√
基本练习
• 3. 选一选。
• (1)一条(C )长10dm。
• A. 直线 B. 射线 C. 线段
• (2)太阳的光线可以看成是(B )。
平角
等于180°
周角
等于360°
1周角 = 2平角 = 4直角
你知道吗?
180°
巴比伦人擅长天文学,他们制定角度就来源于长期的天文观 测。巴比伦人发现:春秋分日,太阳划过半个周天的轨迹,恰好 等于180个太阳直径,受此启发,他们定义圆周为360°,平角为 180°。角度的符号小圈,最早就是代表太阳。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西师大版
(2)知道小组的平均身高,一定 ( )
能知道小组中每人的身高。
(3)知道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 145cm,就能算出小组中10 人身高的总和。
( √)
例3
汽车厂上半年生产消防车的情况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辆数 16
21
18
17
19
17
(辆)
1、汽车厂上半年平均每月生产消防车多少辆?
2、汽车厂全年应生产消防车234辆,下半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辆,才 能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
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甲组成绩
8分 7分 9分 6分 8分 7分 5分 6分
乙组成绩
9分 8分 7分 6分 8分 9分 9分
课堂探索
甲组的成绩: 总成绩 8+8+7+7+9+5+6+6=56(分) 平均成绩 56÷8=7(分)
将成平学中平绩均的多均相成掷数成比绩圈人绩 较成的7分7,绩成分并你,绩和不有它都这一什表与个定么示7组是分发这每某接现个个个近?组人同或 相等。表示这个组的平均水平。
课堂探索
乙组的成绩: 总成绩 9+8+8+9+7+9+6=56(分) 平均成绩 56÷7=8(分)
答:用两组的平均数比较,乙组的掷圈成绩更好。
你能说说平均手:
美参加了青少年宫组织的卡拉OK比赛,7位 评委打的分数分别是:
96
95
95
93
85
98
96
你认为怎样表示美的得分比较合适?
课堂练习
议 一议
陈宁同学的身高为120cm,他在平均水深为110cm 的水塘中游泳,你认为下面的说法中,谁说得有道理?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确定位置单元教案与反思
第三单元确定位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9页例1、第30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八1,2题。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位置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介绍自己的位置。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小伙伴,(课件出示主题图)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教师:哪位同学能给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学生可能用前、后、左、右等方位词或第几组第几排来介绍自己的位置。
教师:真不错,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老师特别注意到有的同学用第几组第几排这种方式介绍位置,其余同学能继续用这种方式来向你的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吗?学生用第几组第几排向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
2、揭示课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同学们已经学过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确定位置。
(教师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了解用“列”、“行”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
教师指着小红问:同学们能用前面你们掌握的方法介绍一下我们的新朋友小红的位置吗?学生可能介绍:小红在第3组第2排。
教师:你们是怎么找到她的位置的呢?引导学生回忆原来找位置的方法后回答:我是先数第几组,再数第几排这样找到的。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在主题图上先闪烁第3组的前两个小朋友,再闪烁第2排的左边3小朋友,最后闪烁交点——小红。
教师:是这样找小红的位置的吗?教师:非常好!生活中我们习惯先横后竖的观察,先横着看小红在第3组,竖着看她在第2排,在数学中我们习惯把横着排列的说成“行”,竖着排列的说成“列”。
你能用“列”和“行”说一说小红的位置吗?引导学生说出:小红在第3列第2行。
教师:再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同学们边说边注意思考一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学生用“列”和“行”说自己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探究
1.独立思考,完成例2。
2
学习要求
2.小组交流做法。
3.全班汇报,总结数对表示方法。
下面的方格棋盘上放有黑、白两色棋子。
棋子在第2列第1行,用数对 表示为(2,1)。
棋子在第5列第4行,用数对 表示为(5,4)。
、❖ 、 各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表示出这些棋 子的位置8:(3 , )5,(2 , )7,(1 , )。
3
思考:观察家和学校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小方从家出发,以每分行50m的速度向东行走8分就到学校。 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50m,请在图上用点标出学校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为( , )。
因为小方只朝东走就到了学校,所以家和学校是在同 一行,小方家和学校数对中的第二个数都是3,没变。
课堂探索
4
学习要求: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完成在书上。
小兔回森林。
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遇到 了什么问题?
(1)图上白兔的位置是(8,1),灰兔的位置是 ( , ),森林所在位置是( , )。
(2)两只兔子同时向森林跑去,灰兔跑到森林时 白兔在什么位置?在图上用点标出来。
课堂探索
4
1.为什么要强调两只小兔跑的速度相同呢? 2.从白兔的位置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2课时
课堂引入
根据数对找汉字,并连起来读一读。
们世 国 博中 梦 宇 上嫦 发 天世 神 娥打
想飞 海界 月探 光祖 明会
(2,3)—上—— (4,4)—海——
(3,2)—世—— (1,4)—博—— (5,1)—会——
课堂探索
3
认真读题,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方从家出发,以每分行50m的速度向东行走8分就到学校。 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50m,请在图上用点标出学校的位置。
●
●
●
●
课堂拓展
地址和门牌号
课堂拓展
火车票
ABC DEF
3 4 5 6 7 8 9
看看谁最聪明?
小明的位置是(4,3),你能用数对表示 出小明前、后、左、右的位置吗?
前( 4,2 ) 后( 4,4 ) 左( 5,3 ) 右(3,3 )
国庆阅兵的步兵方阵中,最后一列的最后 一个战士用数对表示是(25,14),请问这个 方阵一共有多少人?
(4,1) (5,2)
(2,3) (7,4)
小朋友,请仔细看下面的数对,是同 一个同学吗?请下面的同学起立。
(2,3)
(3,2)
请下面的这些同学起立。
(1,1) (2,2) (3,3) (4,4) (5,5) (6,6)
想一想:这些同学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请仔细看下面的数对,如果是你的位 置,请站起来!
锐角
钝角
(小于90°) (大于90°,小于180°)
课堂探索
1 下面的三角形各有几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1) (2) (3) (4) (5) (6)
直角(个) 0 1 0 0 0 1 钝角(个) 0 0 0 1 0 0 锐角(个) 3 2 3 2 3 2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观察左表,这些三角形可 以分为几类?怎么分?
课堂探索
讨论: 1.为什么说:“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里能不能有2个直角?能不能有2个钝角?或1个
直角、1个钝角?
2.填一填,想一想。
课堂练习
1.说一说,你在班上的 座位是第几列第几行,你的 几个好朋友分别在第几列第 几行,并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的方格图中
标出你和好朋友的座位。
课堂练习
2. 画一画,说一说。 (1)把下面的点,顺次连 起来,并首尾相连,说一说得到
的是什么图形。 (3,11),(9,11), (3,8),(6,8)。 (2)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图 形,与同桌说一说各点的位置。
2.小组交流自己的表示方法。
1
试一试:
在本子上用数对表示小强和小娟的位置。
课堂探索
1
引导总结
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3, 2 ) ,前面的3
表示第(3列
) ,后面的2表示第(2行
)。
注意:用数对表示时用两个数加小括号表示, 将点所在的列数写在前,行数写在后。
游戏活动
下面的数对分别表示的是哪些同学? 请这些同学起立。
小兔回森林。
●
(1)图上白兔的位置是(8,1),灰兔的位置是( ,3 7), 森8林所7 在位置是( , )。
(2)两只兔子同时向森林跑去,灰兔跑到森林时白兔在什
么位置?在图上用点标出来。
同桌两个学生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 前进的格数,和数对变化之间的关系。游戏规则如下:
(1)两个人玩;可以猜拳,或掷骰子来决定谁先开始; (2)两个人的起点都在(1,1) ,掷骰子掷到几,就前进几格,在自己的书上
用数对表示为( , )。
(1)小方要从家去学校; (2)小方朝东走了8分钟;
(3)小方每分走50m; (4)格子图中每一格的边长代表50m。
3
学习要求
1.独立思考,尝试完成例3。
2.小组交流自己的做法。
小方从家出发,以每分行50m的速度向东行走8分就到学校。 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50m,请在图上用点标出学校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为( , )。
课堂探索
3
全班交流并总结
小方从家出发,以每分行50m的速度向东行走8分就到学校。 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50m,请在图上用点标出学校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为( 9 ,3 )。 (1)小方的家用数对表示是(1,3) ; (2)学校位置在图上是第9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9,3) 。
第三单元第四单元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课时
课堂引入 猜猜谁是我的好朋友
活动要求:请在白纸上写一写、画一 画,用文字、图形或符号表示自己好朋
友的位置。
课堂探索
行
教室座位平面图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列
讲桌
课堂探索
1
学习要求
1.请在本子上表示出小红的位置,看谁的表示 方法更简洁,更有创意。
画上相应的点,并标出数对; (3)要注意前进的路线;
(4)谁先到达目的地谁获胜。
课堂练习
小羊从羊村出发,以每分行60m的速度向西行走7分 就到学校。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60m,请在图上用点
标出学校的位置。
●
课堂练习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课时
课堂引入
下面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直角
(等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