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L技术研究与应用
子网掩码255.255.255.255的深层次研究
子网掩码255.255.255.255的深层次研究子网掩码255.255.255.2552008-02-05 16:29看了一下自己ADSL动态上网的IP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55也就是说..只有一个网络号.没有主机号.....摸不着头脑.......tell me why大概不少朋友一开始都和我一样认为255.255.255.255是个广播地址,昨天偶然看本机IP地址时发现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55,觉得很奇怪,便搜了一下相关技术文档,终于搞清楚了这个掩码并非非法掩码,具体请看下文此类接口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虚接口,几乎在每台路由器上都会使用。
常见于如下用途。
1 作为一台路由器的管理地址系统管理员完成网络规划之后,为了方便管理,会为每一台路由器创建一个loopback 接口,并在该接口上单独指定一个ip 地址作为管理地址,管理员会使用该地址对路由器远程登录(telnet ),该地址实际上起到了类似设备名称一类的功能。
但是通常每台路由器上存在众多接口和地址,为何不从当中随便挑选一个呢?原因如下:由于telnet 命令使用tcp 报文,会存在如下情况:路由器的某一个接口由于故障down 掉了,但是其他的接口却仍旧可以telnet ,也就是说,到达这台路由器的tcp 连接依旧存在。
所以选择的telnet 地址必须是永远也不会down 掉的,而虚接口恰好满足此类要求。
由于此类接口没有与对端互联互通的需求,所以为了节约地址资源,loopback 接口的地址通常指定为32 位掩码。
2 使用该接口地址作为动态路由协议ospf 、bgp 的router id动态路由协议ospf 、bgp 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为该协议指定一个router id ,作为此路由器的唯一标识,并要求在整个自治系统内唯一。
由于router id 是一个32 位的无符号整数,这一点与ip 地址十分相像。
而且ip 地址是不会出现重复现象的,所以通常将路由器的router id 指定为与该设备上的某个接口的地址相同。
ADSL上行带宽占满后对下行的影响研究
/ }9 `, e: t& t5 Y. y1 `: s; M為非对称频宽,下载的频宽较大。也意味着需上传回去的资料量较大,在频宽较小的上传频宽中与满载的上传资料同时抢频宽,因此,上述效应更為明显。. s+ F! L) `2 y% V
连线速度测试报告
( t1 c/ j& g4 Y& o8 e) a7 o6 P《一》 测试环境5 |% I9 p3 x; a$ d8 R
上传满载时,从中山大学站下载档案,测试下载频宽情形。
5 \8 n) N% s% Q5 h# V `: [《二》 测试结果
5 t2 b0 f5 \6 T+ f数据比较:上传满载时,下载最大频宽114/;上传档案完毕后,下载最大频宽恢復到282/。(详如附图一、二)
: j8 @$ ~' j+ |5 m- {3 w& l上传满载时,会影响下载频宽。影响最大频宽约2.4倍,但仍有114/的频宽大於拨接的速度。1 Q7 D- H0 G5 ]! N0 S, R5 l
. v7 l7 a+ I1 ~8 _
《叁》影响原因分析
- r J- K1 S. x5 v) X0 `+ H# o/协定传递资料时,需要传回资讯,来确认资料已收到,并做流量控制使用。因此,资料下载时,仍有资料需要上传回覆资料传输情形,作為后续下载资料的传送讯息。因此,上传频宽满载时,会影响的回覆速度,确认速度慢因而下载速度也变慢。
例:上行64,下载512。但是一般网路所使用的/协定,每一个封包,都需要有讯息的回传。也就是说,传递的资料,需要有一个收到资料的讯息回覆,才能决定后面资料的传送速度,并决定是否重新传递遗失的资料以资料传送的速度来看,上行的频宽一部分是用来传递这些(确认)的资料,上行频宽满载时,是会影响到资料的传送速度,并进而影响到下载速度。这在非对称性的频宽如上传速度远小於下载速度的服务的资料传送,尤其明显。
本科毕业论文 OFDM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OFDM技术的研究与仿真刘彦波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本文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然后用MATLAB软件对OFDM 技术进行仿真分析。
首先简单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引用领域及发展现状、趋势。
为之后的仿真平台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对OFDM系统进行系统平台构建、写出系统流程图。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写出MATLAB语言的仿真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修改。
通过软件仿真出OFDM系统在QPSK调制下和没有插入保护间隔的波形图。
最后,通过对QPSK调制和解调方式原理的学习,配合MATLAB的仿真图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对误码率的影响。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MATLAB;仿真;误码率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FDM and its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then analysis OFDM technology using the MATLAB simulation.First of all, it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FDM briefly, c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and the status, trends. And it will do help for the foundation platform in future.Secondly, we build the system of the OFDM system platform to write the system flow chart. Reading relevant books and literature, it's the way to write, debug and modify the simulation program. By simulating software of OFDM system in the QPSK modulation,we can drew the waveform which is not to insert the guard interval.Finally, we analyze MATLAB simulation diagram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get the impact of the error rate by learning the way of 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principles.Keywords OFDM; MATLAB; Simulation; B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OFDM系统的概述 (1)1.2.1 OFDM历史 (1)1.2.2 OFDM现状 (2)1.2.3 OFDM技术的应用 (3)1.2.4 OFDM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6)1.3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8)第2章OFDM基本原理 (9)2.1多载波调制理论简介 (9)2.2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 (11)2.3OFDM系统调制解调的FFT实现 (12)2.4OFDM系统正交性原理 (13)2.5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15)2.5.1 保护间隔插入的原理 (15)2.5.2 插入保护间隔后的OFDM系统分析 (15)2.6傅立叶变换的过采样 (18)2.7OFDM信号的频谱特性 (19)2.8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20)2.9本章小结 (22)第3章OFDM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23)3.1OFDMD的系统仿真 (23)3.1.1 MATLAB的简介 (23)3.1.2 OFDM模型的参数选择 (25)3.1.3 MATLAB仿真步骤 (26)3.1.4 结果分析 (26)3.2本章小结 (27)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2)附录1 (33)附录2 (38)附录3 (42)附录4 (46)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信息和通信两个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国内宽带的深入研究
接下来我们分析每个运营商的问题,不管是从国际出口带宽,IDC资源,还是用户量.电信肯定是排第一.不要说在国内.就算在全世界.估计电信的宽带用户量也是世界第一了.所以.对网络要求比较高的.经常喜欢玩游戏.BT下载任何资源的,当然还是电信的好了,但好的同时,你也不得不接受它的高昂的价格,至于很多人说的什么独享.共享带宽,什么是epon还是ftth.fttb+lan.等等,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可以明白的说.所有用户,包括专线,最后都是共享带宽.不管是哪个运营商.包括国外的.很简单的原理.比如说.现在宝山区有10个1M的用户.电信不可能拉一根10M的光纤到武胜路交换机房啊.他可能只需要拉根5M的就够了,这专业称呼叫复用率.一般不可能发生这10个用户同时上网.同时都在满负荷的下载的.就算带宽可能有点紧张的话,也很简单,通过qos保证qq,游戏.web的应用.限制BT等等就可以解决了.其实去年下半年上海北区的电信用户可能有点感觉,晚上上网高峰时段.就算是电信的用户,在BT等大流量的应用事,也会感觉有点慢,这就是去年电信推光纤的时候.发展了大量的大带宽用户的同时,没有及时的加大北区到中心机房的城域网带宽.现在差不多已经解决了.关于epon还是ftth.fttb+lan那只是一种传输方式,和网络质量无关.最早大家都是用的ADSL.因为AD的本身局限性.就算发展到ADSL2+.它的下行带宽也不会超过24M.这跟电信想发展其他比如IPTV等等的业务产生了冲突.不能满足新业务的发展.正好这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纤的成本直线下降.其实现在光纤和铜缆布线的成本已经很接近了,所以去年开始电信拼命的发展EPON.其实EPON也就是在中国独有.毕竟是中国有独力的核心技术,在国外.由于光纤发展的早.大多采用的是FTTB+LAN的方式.这2种方式对网络质量没什么区别.现在的带宽是可以通过局端的设备端口.或者认证系统里直接设置的,至于下面用电话线,还是光纤传输,一样的结果.所以.以后大家还是不要太过于关心是用什么样的传输方式了.
中国电信宽带接入及DSL发展
z
进一步推进接入网光纤化,实施“光进铜退”、 DSLAM下移
适时采用更高速的接入技术
ADSL2+大规模应用
z
传输能力显著增强
– 频带扩展 – Annex L
z
线路诊断能力得到加 强
– DELT – SELT
z
适应能力和稳定性明 显提高
– OLR:BS、DRR、SRA – 接收端决定配置
DSL Forum TR058
Conversational Conversational services services Game Game service service Video Videoon ondemand demand (VoD) (VoD) service service
Application layer
异质分流 和替代日 趋明显
从传统基础 网络运营商 向现代综合 信息服务提 供商转型
在价值链的 延伸和扩展 上开拓新的 增长空间, 实现快速协 调可持续发 展
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
企业转型
基础 网络转型
关键
保障 组织和人力 资源转型
业务和服务 转型
技术创新、网络创新、业务创新、机制创新
宽带成为支撑企业转型的重点业务
Other Networks
IP M ultim edia C om ponent (C ore IM S ) (SIP based)
Legacy Term inals
GW
N etw ork A ttachm ent Functionality N A SS
R esource and A dm ission C ontrol Functionality RACS
第7章 宽带接入网络
7.1 xDSL接入 7.2 无线高保真(Wi-Fi)接入
7.1 xDSL接入
目前流行的铜线接入技术主要是xDSL技术。DSL是“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缩写,即所谓的数字用户环路。DSL技术是基 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 语音信号。在DSL技术下,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 这就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 于专线上网方式,这意味着使用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 话费。xDSL中的“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包括HDSL、 ADSL、VDSL等。DSL技术主要用于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基 本速率业务,可在一对双绞线上获得全双工传输,因而它是最现 实、最经济的宽带接入技术。
由交接箱开始经较小线径、较小对数的配线电缆(每组几十对)连至分线盒。 分线盒的作用是终结配线电缆,并将其与引入线(又称业务线)相连。从功能上可 以将分线盒称为配线点(Distributing Point,DP)或业务接入点(Service Access Point, SAP)。
由分线盒开始通常是若干单对或双对双绞线直接与用户终端处的网络接口 (NI,Network Interface)相连,用户引入线为用户专用,NI为网络设备和用户设备 的分界点。
铜线用户环路的作用是把用户话机连接到电话局的交换机上。据统计,对于 市内用户环路,其主干电缆长度通常为数千米(极少超过10千米),配线电缆长度 一般为数百米,用户引入线一般只有数十米。
1.HDSL系统的基本构成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HDSL)是ISDN编码技术研究的产 物。HDSL技术是一种基于现有铜线的技术,它采用了先进 的数字信号自适应均衡技术和回波抵消技术,以消除传输线 路中的近端串音、脉冲噪声和波形噪声,以及因线路阻抗不 匹配双 绞铜线(两对或三对)上提供准同步数字序列(PDH)一次群速率 (T1或E1)的全双工数字连接。使用0.4~0.5 mm线径的铜线时, HDSL的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3~5 km。
实习课题名称
21. 工程热力学 22. 建筑管理与安全 23. 建筑环境测试 24. 热力系统故障分析 25. 建筑环境与生态研究 26. 节能建筑与生态环境 27. 建筑文化与环境 28. 太阳能与建筑物 29. 绿色环境与建筑30. 供热系统微机控制31. 建筑空间研究 32. 城市内环境研究 33. 节能与污染控制 34. 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 35. 能源效益与节能分析 36. 环保制冷技术 37. 供暖系统设计 38. 城市供暖计量研究 39. 纺织厂通风研究40. 建筑风格与现代办公材料和环化学院1、 纤维(或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2、 腈纶短纤维的性能改进及其生产工艺3、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4、 丙烯酸作为改性剂的应用研究5、 吸湿排汗纤维的开发与应用6、 涤纶纤维的改性研究7、 涤纶纤维的亲水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研究 8、 膜分离技术在(活性)染料工业中的应用 9、 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 10、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的方法与技术 11、 棉织物与丝织物的防皱整理 12、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 13、 微胶囊技术在染整工业中的应用14、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及回用的现状和发展 15、 药物微胶囊化的新方法纺织学院1. 气体热力学2. 热力工程与节能 3•供热系统与智能控制 4. 混合通风研究 5. 工程流体力学 6. 供热工程7. 建筑物自然通风设计 8. 建筑环境与色彩9. 采暖系统的耗能分析与措施 10.建筑产品与无控制 11. 城市供热与热源研究 12.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 13.建筑环境学 14. 空气污染控制 15.城市建筑节能研究 16. 智能建筑设计与研究 17. 工业通风 18. 热能消耗计量研究19. 自然通风在建筑中的应用16、纳M材料(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17、纳M二氧化钛的研究进展与应用18、一个新兴学科----绿色化学及其实施与发展前景19、防静电涂料研究进展20、微生物聚酯的合成和应用研究进展21、壳聚糖的开发与应用22、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23、聚合物共混相容性的研究24、膜反应器在催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25、碳纳M管的制备与研究26、现代天然香料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27、智能型水凝胶结构及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28、聚合物共混相容性研究进展计算机、通信、机电学院1. 电机及拖动控制系统28. 空调压缩机2. 家用电器智能控制29. 分组交换技术3. 集散控制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30. 过程检测与控制4. 光学传感器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31. 离心机设计与制造5. 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过程32. 计算机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6. 电缆短路检测33. 计算机模式识别7. 分布式计算技术34. 数字电路在智能检测中的应用8. 分布式多媒体技术35. 高速可编程控制器9.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36. 异步电机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10.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37. 通讯技术中集散控制应用研究11. 语音合成技术38. 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逻辑电路设12. 流媒体技术计13. 时序电路设计39. CAD/CAM 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14. 智能住宅监控系统设计发15.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研究40. 计算机化的机械制图16. 遗传算法研究41. 信息编码与压缩技术17. 小波变换理论研究42. 3G技术18. Monte Carlo法在仿真中的应用43. 扩频通信19. 远程教育技术及应用44. 卫星通信技术20. 数据加密研究45. 移动宽带尢线接入技术21. 校园网安全问题46. 滤波器设计22. 虚拟现实技术47. 视频编码技术23. 人脸识别或轮廓跟踪48. 发光二极管应用研究24. 数字图像处理49. 微弱信号检测25. 数据挖掘技术50. 图像压缩编码算法26. AutoCAD定制方法研究51. 现代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27. 纺织机械自动控制用52. 快速成型技术58. 微电子机械系统应用研究53. 复杂曲面测量技术研究59. 移动IP认证54. 数控加工60. 编/解码器设计55. 现代机床设计61. 红外传感器56. 智能型机械研究62. 高端数字电视57. 动力学仿真智能工程机械故障诊63. 电子管功率放大器断64. ADSL 技术的应用经济学院1.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我国生态环境对对外贸易的影响3.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4.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研究5.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机制研究6.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其融资行为7.国际贸易理论研究8.国际贸易实务研究9.国际纺织品市场营销策略10.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11.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12.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13.国际贸易中价格谈判策略14.定量分析与统计在管理中的应用15.教育经济学研究16.上海、北京国际投资研究17.现代信用经济与虚拟经济问题研究18.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19.加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研究20.扩大内需问题研究2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2.资金密集产业与劳动密集产业研究23.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2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问题研究2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6.海洋经济问题研究27.现代经济中的诚信机制研究28.调整消费和投资关系研究29.中国基尼系数研究30.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外语学院1.英语听力教案研究2.英语新闻评论21 / 73.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及翻译4.电视英语新闻5.英语语言习惯的培养6.阅读能力的提高7.动词不定式研究8.独立主格结构9.被动结构使用研究10.英语诗歌研究11.英语毕业论文撰写12.商务英语教案13.计算机辅助英语教案14.多媒体英语教案15.日语语法理学院1、运筹学研究2、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3、数学在经济学方面的应用4、数学在管理学科的应用5、数学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6、抽象空间中的数值分析7、边值问题(与数学相关)8、稳定性理论(数学方面)9、模糊数学应用研究10、数学在过程技术中的应用管理学院1.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2.管理信息系统模式的比较与分析3.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4.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与特征5.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及其启示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8.中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之比较9.ERP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发展趋势10.现代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应用11.ERP系统设计12.ERP实施和应用过程中的知识管理13.绩效考核工商学院16.网络资源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17.英汉文化差异研究18.英语专业等级考试与阅读教案19.商标英语研究20.广告英语翻译21.文学翻译研究22.国际金融用英语23.翻译文化研究24.日语课堂教案模式25.日语自他动词26.日语方言27.日语翻译11、数学模型的应用与发展12、Monte Carlo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13、网络资源与数学14、数学毕业论文的撰写15、数值分析应用16、数学理论中的控制论17、数学理论中的信息论18、数字图象处理应用19、保险精算的应用20、数理统计应用与研究14.策略管理的涵义15.德尔菲方法16.影响企业发展的环境趋势17.国际目标市场选择18.市场营销价格策略分析19.企业战略环境分析20.企业战略的控制21.质量管理与控制22.企业经营战略案例23.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24.管理心理学与现代化管理25.不同地区商人性格特征之比较研究26.期望理论的应用1.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及其防范2.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评价及建议3.现代管理理论对网络财务发展的影响4.构建反倾销会计机制5.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索6.如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7.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8.论会计职业道德特征和建设途径9.知识经济对审计的影响与对策10.股份制企业内审11.审计证据的分类12.提高会计中介机构监管成效的研究13.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14.国家审计人员绩效考核15.优化税制结构研究16.建立社会保障税研究17.绿色GDP核算制度研究18.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与竞争力研究艺术设计学院1.服装色彩的设计及其流行趋势2.中国结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3.如何提高服装表演中的表现力4.服装品牌的策划与维护5.国内外服装CAD应用系统的比较及国内服装CAD的应用现状6.现代扎染工艺7.丝网印刷在现代装饰画/纺织与服装工业中的应用8.绘画与装潢设计9.古籍装潢与修复艺术10.计算机室内装饰设计11.现代标志图案设计12.绿色食品包装设计研究人文与法学院19.我国监管机构间协调合作机制研究20.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资本工程开放21.我国邮政储蓄体制现状及发展模式22.新形势下金融安全问题研究23.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24.社会保障基金安全运行问题研究25.证券市场会计监管研究26.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问题研究27.中国审计市场开放问题研究28.入世后提高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29.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研究30.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31.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研究32.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33.中外审计市场管理机制比较研究34.谈会计信息的虚假及防范措施35.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趋势研究36.企业资信评估的探讨13.工业设计与展示设计14.国际服装贸易对策15.建筑艺术与城市规划16.绿色环境装饰艺术17.苏州园林景观研究18.儿童书籍装帧设计研究19.装饰壁画与装饰雕塑20.创意服装与着装技巧21.服装模特的视觉及艺术表现能力22.服装模特的综合修养23.现代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24.化妆品广告设计艺术25.服装艺术表演中的造型1.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研究2.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挑战3.企业避税问题4.新闻阅评工作研究5.新形势下的社会问题报道研究6.公众外交与对外宣传研究7.广告伦理研究8.驻外记者工作研究9.国际新闻报道研究10•商品房预售中的法律问题11.民营资本介入传媒问题研究12.新闻传播行业协会研究13.我国报刊图书发行体制研究17.新闻图片报道研究18.中外国家广播比较研究20.新闻图像的传播研究21.少数民族语文报道研究22.中国报刊经营发行史23.中国广告发展史24.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问题25.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研究26.大众传媒采编工作管理研究27.记者招待会与新闻发布会研究28.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29.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30.我国版权保护政策研究31.世界广播电视发展趋势研究32.医疗事故中的民事责任33.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融资问题研究34.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35.经济类报刊研究36.新闻传媒宣传技巧研究37.报刊图书的跨地区经营发行问题研究38.大众传媒的娱乐节目与娱乐版研究39.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发展途径研究40.我国传媒广告的规范问题研究41.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42.广播电视与西部大开发战略43.广播电视媒体资本运作的理论探讨44.新闻资料学研究45.新闻学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改进办法46.传播学批判学派研究47.我国行政法的行政效率机制48.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49.行政垄断问题研究50.劳动法学中的社会责任问题51.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52.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53.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54.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55.网络银行税收法律问题研究56.农民平等权的法律保护57.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58.电子商务纳税问题59.网上支付中的法律问题探讨60.中国法律教育体制问题。
VDSL2技术与应用研究
2 7 6 k H z , 支持时域 均衡 ( T E Q ) 和回波抵 消 ( E C ) 机制 等措 施, V D S L 2 传送 性能大大增 强 , 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 ) VDS L 2 A 行速 率 与ADS L / ADSL 2 + ¥ N 比显 著 提
数 字代 表 最大 截 止 频率 , 字母 通 常代 表不 同 的功 率特 性 , 如8 a 、 8 b 、 8 c 前 的数 字 8 代 表 最大 截 止频 率 为8 M H z ; 8 a 的
最 大下行发 射功 率 1 7 . 5 d Bm; 8 b 为2 0 . 5 d Bm, 主要适 用于 长距 离应 用 ; 8 c 为1 1 . 5 d B m, 主要用于 近 距室 外 机柜 应用 。
— - ・ - - - - - - f
薹 茌 鞠 : 朝 嚷士k x n 国 e w w . n ・ I . e n羹桌 蔓 曩: 阜女 l :
姗7 阜1 胃幅日鼍2 搬
维普资讯
随着 视 频 业 务 、P2 P等技 术的 发 展 ,用户 和业务的带宽需求特性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
方面要求提供更高的下行带宽 ;另一方面要求 提 供 高 的上 行 带 宽 ,如视 频 监 控 、P2 P业 务对 上 行 带 宽部 有 较 高要 求 。AD SL 、ADS L 2 +由
于 其 上 行 带宽 能 力有 限 ,很 难满 足 这 些 业 务 需
V D S L 2
用环境需求 。 V D S L 2 通过定义一系列P r 0 f i l e 来增强自身对环境 的适应能力, 其中, 功率谱密度控制是 主要 内容。
VDS L 2 定义 了 8 种P r o f i l e( 8 a ,8 b , \ 8 c ,8 d , 1 2 a ,
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光纤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来进行信息传输,具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损耗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信、电视、互联网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就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速率传输技术高速率传输技术是光纤通信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为了提高光通信的传输速率,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高速率光通信技术。
例如,WDM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可以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并在一起传输,从而提高传输带宽;光纤光放大器技术则可以减少信号传输中的信号衰减,提高传输距离和速率;码分多址技术则可以将多个低速率的信号组合在一起,然后使用编码技术进行传输。
2. 高精度定位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是光纤通信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该技术可以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功能。
例如,高精度定位技术可以用于精确测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以便更好地预测地震。
3. 深海光缆技术深海光缆技术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深海光缆技术可以用于海底传输光信号,以解决海底油气勘探、海底监测和海底资源开发等问题。
深海光缆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海底光缆材料研究、光缆布置和维护等方面。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光纤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损耗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信、电视、互联网等领域。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应用领域:1. 电信领域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电信领域的标准传输技术,其在传输速率、信号质量等方面远远超过其他传输技术,例如DSL、ADSL和ISDN。
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普及至城市和乡村,成为人们日常通信的主要方式。
2. 互联网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重要。
而光纤通信技术的高速率和大带宽正是互联网发展所迫切需要的。
光纤的发展进程
信息科学前沿讲座——浅谈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一、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1966年英籍华人高馄发表了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提出能够用石英制作光导纤维,其损耗可以控制在20 dB/km的范围内,可实现大容量的光纤通信。
当时,世界上只有英国的标准电信实验室(STL)、美国的康宁(Corning)玻璃公司,美国贝尔(Bell)实验室等几个少数机构的领导相信该理论的可实施性。
1970年,康宁公司研制出损失低达20dB/km,长约30 m的石英光纤(据说花费了3000千万美元)。
1976年,贝尔实验室建立了一条从华盛顿到亚特兰大实验线路,传输速率仅45Mb/s,只能传输数百路电话,此时若使用同一级别的同轴电缆,可传输1800路电话。
当时尚无适用于光纤通信的激光器,只能使用发光二极管(LED)做光纤通信的光源,这便是导致光纤传输速率低于同轴电缆的原因。
1984年左右,适用于光纤通信的半导体激光器研制成功,使得光纤通信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44 Mb/s,可同时传输1920路电话。
到了1992年,一根光纤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2.5Gb/s,相当3万余路电话。
1996年,各种波长的激光器相继研制成功,这使得光纤通信可实现多波长多通道的数据传输,即所谓“波分复用(CWDM)”技术,也就是在1根光纤内,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于是光纤通信的传输容量倍增。
在2000年的时候,利用WDM技术,一根光纤的传输速率已经能够达到640 Gb/s。
在提出光纤通信理论之后的几十年里,高锟的理论成为了现实,光纤通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010年,高馄因在光纤通信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
有人对高馄1976年发明了光纤,而2010年才获得诺贝尔奖有很大的疑问。
事实上,从以上光纤发展史可以看出,尽管光纤的容量很大,没有高速度的激光器和微电子仍不能发挥光纤超大容量的作用。
现在,电子器件的传输速率只能达到Gb/s量级,而各种波长的高速激光器的出现使光纤的传输速率已经达到了Tb/s量级(C1 Tb/s=1000 Gb/s),人们认识到了——光纤的发明引发了通信技术的一场革命!二、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程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了光纤通信的基础研究。
多路复用技术(攻略篇)
P114 图6. 21
脉冲填充示例
Example of Pulse Stuffing
帧同步 Framing
TDM技术应用时,复用器和分离器之间的同步是一个主 要问题。
最常用的技术是“附加数字帧同步法”: 在每帧上增加一个控制比特(时隙) 这些比特看起来就象增加了一个新信道——“控 制信道”。 控制信道上所用的比特形式应该是可识别的。 如使用交替变化的…之类数据信道上不可能有这样 的比特形式。 将每个信道的输入位与预期的同步形式比较,就可 以解决同步问题。
Note
时分复用是一种数字多路复用技术,用于将 多个低速通道组合成为一个高速通道。
TDM is a digital multiplexing technique for combining several low-rate channels into one high-rate one.
如果源端发送的是模拟信号,复用前要先转换 为数字信号。
多级复用
Multilevel Multiplexing
当一路的数据速率是其他几路数据速率的整数 倍时,可采用多级复用技术。
多时隙复用
Multiple-slot Multiplexing
在一个帧里对某路输入分配多个时隙。
脉冲填充
Pulse Stuffing 如果某些源输入的数据速率不是其他源输入数
一般来说,正在通信的两个站点不会完全用尽数据链路的 全部带宽。
“复用”(multiplexing) 就是使一条数据链路能同时传输 多路信号的一组技术。
复用技术最常用在使用大容量光纤、同轴电缆或微波链路 的长途通信方面,以及广域网的主干连接。
家庭局域网研究型课题
家庭局域网研究型课题课题计划书2006年10月家庭局域网课题计划书课题发起者高峰年级班级高一(6)班指导教师许叠云课题组成员李秀婷张思佳任怡菲刘硕成员分工李秀婷:家庭局域网拓扑结构张思佳:方案综述任怡菲:需求分析刘硕:设备选型及预算课题研究周期开始日期06年11月13日结束日期06年11月13日需求分析:在分析企业局域网的安全风险时,应考虑到这个网络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分析,以我所在的企业局域网为例,它有如下几个特点:1、网络与Internet直接连结,因此在进行安全方案设计时要考虑控制Internet连结的相关风险,包括控制可能通过Internet传播进来病毒,防止黑客攻击,制定远程访问管理规则,垃圾、病毒邮件过滤,不良网站过滤等。
2、网络中一些服务器,如WEB服务器需要允许外部直接访问,这时应采取加固系统、访问认证、防病毒系统、网络隔离、内容过滤等措施,避免公开服务器的安全风险扩散到内部。
3、病毒、蠕虫是企业局域网上的最大安全威胁,必须建立企业级的网络防病毒机制,部署企业级的网络防病毒产品;应建立系统补丁自动分发机制。
4、网络用户数目巨大,必须制定安全策略,使满足一定的条件的用户才可以接入公司网络。
用户接入控制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包括对接入网络计算机的信息获取,企业安全策略,如密码策略、软件策略、服务策略、外设策略的设定与分发等。
5、内部网络中存在许多不同的子网,不同的子网有不同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安全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将不同功能和安全级别的网络进行逻辑或物理的分离。
6、根据从一些安全事件中得到的教训,企业应用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方面的因素,如强身份认证、日志审计等,防止攻击、泄密事件的发生。
7、移动存储设备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应该从管理到技术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8、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或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时(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应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事故发生后,应能提供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
Internet接入方法
• CATV同轴线已连接了全国的 7700万用户。目前已改造 为HFC(即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方式,用户端仍为 同轴线。
• 同轴线的带宽很宽,可达800MHZ;用频分方法传送数 十个电视节目后,仍有很大的带宽盈余(因为每个电视 节目只占6MHZ带宽),可以用来传送计算机数据。
ADSL安装设置过程。 • ADSL接入技术将逐渐取代现有的普通拨号上网接入技
术,成为接入Internet的主要方式之一。
10
4.以ISDN方式上网
•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通过普通电话的本地环路向用户提 供数字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也就是说,ISDN使用与模拟信号 电话系统相同类型的双绞铜线,但却提供端到端的数字通信线 路,这是它与电话网的最大不同。
6
3.以ADSL方式上网
• 目前的水平可达到下行8Mb/s,上行为1Mb/s,这已可 满足单向传送宽带多媒体信号而又可以进行交互的需要。
• 这种方式也需要一对ADSL调制解调器,并且在电话交 换局端,要有专用设备将数据信号和模拟话音信号分离 出来分别处理,ADSL的最大传输距离是1.5公里。
7
3.以ADSL方式上网
计算机 MODEM
本地环路
电话局
MODEM 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4
2.电话线拨号上网
• 连接时,将电话来线插在modem上,再用一根RS-232电缆将 modem连至计算机的串行I/O接口上;如采用modem卡,则可 以直接插入计算机中。
• 使用专门协议,即串行IP协议SLIP(Serial Line IP)或点对点协 议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进行通信,传输速率可达 14.4kb/s,33.6kb/s,56kb/s。
G.fast技术研究与应用
G.fast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鲍志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9期摘要 G.fast是一种基于现有电话网络铜线的千兆宽带接入技术,具有高频带、时分双工、矢量化等关键技术,主要应用于FTTdp(光纤到分配点)与FTTB(光纤到建筑物)的使用场景,为电信运营商升级现有VDSL网络提供了一种可选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关键词快速接入用户终端时分双工矢量化中图分类号:TN913.8 文献标识码:A0引言随着4K高清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人们对于宽带接入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
在中国FTTH或FTTB已经替代基于电话线的DSL宽带接入为家庭用户提供100M或更高的带宽。
而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人工昂贵、居住分散,光纤入户改造困难、建设成本高等原因,运营商无法通过全网光纤改造来替换现有的DSL网络进行宽带提速。
G.fast技术的出现,为运营商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案:运营商将光纤网络前移到靠近用户的街边分配点或楼道内,再通过G.fast技术利用原有的电话线为用户提供宽带入户,在较短距离为用户提供与光纤接入相当的带宽性能。
既提升了接入带宽,又利用了现有的铜线资源,且改造施工作少,相比FTTH改造成本较少。
1 G.fast技术及相关标准G.fast是一种利用电话线传输的千兆宽带接入技术,可以在250米以下的短距离上提供高达2Gbps的上下行总带宽。
部署应用于靠近用户端的光纤分配点(光纤到分配点,FTTdp)或楼道地下室(光纤到建筑物,FTTB)的场景。
G.fast标准于2011年由ITU-T开始研究制定,于2014年4月和12月先后发布了G.fast功率谱密度规范(ITU-T G.9700)与G.fast物理层规范(ITU-T G.9701)的正式版本,这是G.fast的两个核心规范文件。
除了G.9700与G.9701规范外,还有其它一些G.fast相关的规范。
如,ITU-T G.997.2为G.fast传输系统的物理层管理规范。
高速网络中非对称链路的性能优化研究
高速网络中非对称链路的性能优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于高速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非对称链路的性能优化。
本文将重点研究高速网络中非对称链路的性能优化方法,以提升用户体验和网络效率。
1. 非对称链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非对称链路是指在网络中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不对等的链路。
在实际应用中,非对称链路普遍存在于家庭宽带网络和移动网络中。
例如,大多数家庭宽带网络中的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技术就是一种非对称链路技术。
非对称链路的主要特点是上传速度和下载速度不对等。
一般情况下,上传速度较慢,下载速度较快。
这是因为在大多数应用场景下,用户更多地需要下载数据(如观看高清视频、浏览网页等),而上传数据的需求相对较少(如发送电子邮件、上传文件等)。
2. 非对称链路性能优化的挑战在非对称链路中,上传速度较慢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首先,当用户需要上传大量数据时,上传速度的限制会显著影响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其次,上传速度慢可能会导致网络延迟,并降低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如何优化非对称链路的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然而,非对称链路的性能优化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非对称链路的特性,上传速度的提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可能需要改变传输协议或者更换网络设备。
其次,非对称链路的性能优化需要综合考虑蜂窝网络、宽带网络和传输协议等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最后,非对称链路性能优化的目标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供尽可能快的上传速度,这增加了优化策略的复杂性。
3. 非对称链路性能优化的方法为了提升非对称链路的性能,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优化。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优化方法:3.1 使用适当的传输协议选择适当的传输协议可以改善非对称链路的性能。
比如,使用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代替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宽带网络技术研究与发展述评
宽带网络技术研究与发展述评【摘要】本文从宽带主干网技术、宽带接入技术两个方面来就宽带网络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就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分析,意在为宽带网络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借鉴与支持,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宽带网络技术;主干网技术;接入技术;发展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迅速普及,人们对于宽带业务表现出越来越高的需求。
然而,宽带网络技术的种类较多,且特点各异,使得宽带接入网技术在选择与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围绕技术特性来对宽带网络技术及其发展进行探讨,明确其相关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宽带网络技术的发展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宽带主干网技术研究及其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企事业单位管理职能的不断增强,手工办公方式与不断增长的办公业务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一些单位将办公业务的处理、流转和管理等过程电子化、信息化,从而实现了网络化业务处理和综合办公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然而,internet中存在的潜在威胁时刻影响着办公系统的安全和数据的保密,如何保护数据的安全是网络化办公所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为使网络办公系统免受黑客的威胁,就需要考虑解决网络化办公中的安全问题。
(一)宽带主干网技术研究宽带主干网技术主要包括千兆以太网技术、atm技术、pos技术等。
其中,千兆以太网技术在传输距离上不受传输介质的影响,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g。
同时,以太网具有组网成本低、设备便宜、运维简单的优势,对于低利润、传输大的数据业务非常适合,尤其是城市城域网的建设;atm技术兼具了atm和ip技术的特点,其原理是在atm层将ip数据包全部封装成atm信元,并以此为形式在信道中进行传输。
其优点是本身能完成qos的提供,网络可靠性高,故障恢复能力和流量均衡控制能力良好,网络扩展能力良好,对于多种业务均适用。
但同时其网络结构重复且复杂,且相关功能的实现需要较大的开销,因此对于超大型ip骨干网来讲,其应用则不太适合;pos技术是在sdh帧中完成对ip包的直接封装,从而促进传输效率的提高,这符合互联网的特点,表现出较高的网络稳定性,网络结构得到简化,运行费用得以降低。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分析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电视行业中,受到了网络用户的青睐。
通过应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性高、功能齐全、质量好的收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电视行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就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概述和优势进行分析,并探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有线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部分。
宽带是连接有线电视与用户家庭的重要载体,而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受到用户的充分重视,成为电视技术研究的热点,有利于促进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改进有线电视的宽带接入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功能完善、质量较好的收视服务,从而提高电视行业的经济效益。
1 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分类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在传送数据信息时,能够以宽带网接入的技术来完成有线电视的高速传输,如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等,是支撑有线电视目前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
在宽带网络逐步发展的同时,宽带接入网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可以根据宽带接入网技术的不同载体进行分类,如ADSL技术、PON技术、光纤以太网技术等。
1.1 ADSL技术在以电话线作为载体的宽带接入网技术中,ADSL技术在初期使用较为普遍,因其原理比较简单,且安装较为方便,受到用户的青睐,但是由于ADSL技术的传输量有线,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
1.2 PON技术PON技术是将无源光网络作为基础,主要指终端设备与头端设备之间进行无源光网络分配,这种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特别是GEPON技术,通过应用波分复用技术后,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光纤网络,且分配网络不需使用有源的设备,从而降低设备维护的成本,成为宽带接入网技术今后发展的重要技术。
1.3 光纤以太网技术光纤以太网技术是局域网接入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技术,其做法是将一定区域内的网络用户与网络的交互设备进行连接,使其成为统一局域网,并与外部主干网络连接。
技术研究报告(2)
基于变流量设计的供热计量控制系统技术研究报告长春荣创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9月目录一、概述 (2)二、立项背景 (3)三、原理及结构 (7)四、系统方案 (14)五、相关产品研究开发 (19)五、研究过程和工程实践 (21)六、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22)七、与国内现有技术的比较 (23)八、社会效益及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24)基于变流量设计的供热计量控制系统技术研究报告一、概述基于变流量设计的供热计量控制系统,通过对区域管道阀开度的连续调节和对水泵转速的连续调节实现了对具有分户温度控制能力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全参数变流量控制,并在系统动态建模和系统参数解耦方法的研究上采用了“试错算法”和“前馈线性补偿法”,解决了供热系统在热负荷和流量变化较大时管路系统出现的压力和流量的大范围扰动问题,本质地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同时,使集中供热系统的热系统、水系统的匹配更加合理,节能效果更加显著。
本控制系统在热力计量方法上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具有压力和温度段补偿的时间面积分摊法,使计量更加准确,计费更加公平、合理。
该系统用于对现有供热系统的改造,可以达到舒适、节能、计量准确、收费合理的目的。
具有压力和温度段补偿的时间面积分摊法充分考虑到用户系统入口压力、温度和散热器面积不同带来的计量不合理性和有时是极大的计量误差,通过对管路高差的压力补偿计算、用户进回水温度的检测和管路总入水温度的时间段补偿计算,大大提高了分户计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本系统的设计基础是认为:集中供热系统在实施分户计量和控制时全系统是一个本质变流量系统。
在目前的大部分系统设计中,在用户入口端增加控制阀后,为了保持系统楼栋主管系统为定流量系统会在用户进水和回水管之间安装三通阀和旁通阀,当用户入户阀关断时三通或旁通阀会开通。
但是,由于旁通管的流阻与用户管路流阻完全不同,因此,不能认为系统流量恒定,这时,楼栋平衡阀将不能保证压力恒定和平衡,造成整个系统流量和压力大幅度震荡,严重时系统将失去平衡,这是目前集中供热分户计量和控制系统面临的普遍问题,将在正式实施分户控制阶段体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SL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晓文(鞍山市电信局数据通信分局鞍山,114001)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ADSL的技术特点以及在实际应用的具体实例说明ADSL 技术将成为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接入技术,通过与其它现有接入方式的对比说明其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ADSL xDSL随着Internet的爆炸式发展,网上的商业应用和多媒体服务业得以迅猛推广。
但现在普遍使用的上网方式是利用modem或ISDN以及电话线的拨号上网,速度低和费用高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两大障碍,因此高速上网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
光纤到户是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由于其成本过高,在一段时期内还不能得到应用,于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应运而生。
它充分发掘现有的铜钱环路潜力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服务,延长现有铜线资源的寿命和可用性,将成为电信部门积极推广的宽带接入技术。
与以前的传统modem,ISDN以及新近的CABLE MODEM上网方式相比,ADSL将以其低成本、高速率的优点而更具前景及竞争力。
1 概述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ADSL,是xDSL 家族中的一员,被欧美等发达国家誉为"现代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快车".顾名思义,ADSL传输的是不对称的数据流量,是利用现有的一对电话铜钱,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带宽),其下行传输速率远远大于上行速率,即上下行线路带宽不相等,且上下行带宽比率一般都在1比10左右。
上行(从用户到网络)为低速的传输,可达64kbps;下行(从网络到用户)为高速传输,可达7Mbps。
电信部门采用ADSL 技术作为用户接太网宽带高速接人服务,用户接入部分采用普通的用户电话铜钱,各ADSL接入节点通过光端机接入ATM,经ATM交换机接入SDH电信主干传输系统,实现互联网的高速接入。
它的长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接入投资而实现了宽带上网,这是宽带的ADSL与窄带ISDN的不同之处。
2 ADSL是xDSL家族中的一员DSL(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c)是以铜质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组合,"x"代表着不同种类的数字用户线路技术,包括HDSL、SDSL、MDSL、ADSL、RADSL和VDSL。
它们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距离,还有对称和非对称的区别上。
2.l xDSL的起源在电信行业中,一般把从交换机到用户终端之间的联接线路称为用户环路或接入网,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交叉连接、复用和传输功能,但一般不包含交换功能。
众所周知,早期的接入网是针对语音的传输而设计的,而语音信号的频宽多在30OHz-3.4kHZ 范围内,只占到线路频宽的一小部分,因此其传输速率很低。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通信的要求已从低速的电话、传真和数据等窄带服务向视频点播与交互式电视等宽带服务延伸。
由于多年来电信部门已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铺设了大量的铜缆,而光纤设备的价格又非常昂贵,光纤到户也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实现的,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资源,通过铜质双绞线实现高速接入就成为了业界的研究重点。
贝尔实验室从198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通过普通铜质双绞线传输视频、图像和数据信息的高速传输技术。
从HDSL(对称性的Tl/El传输技术)、MDSL(对称性的速率为64 kbps~1152kbps的传输技术)到ADSL(非对称性的1.5~8Mbps传输速率),我们将这些技术统称为xDSL 技术。
简而言之,xDSL技术是一种解决网络提供者到用户终端之间"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的、在普通铜质双绞线上实现的传输技术。
由于xDSL在特定的情况下只使用一条线路,这使得在提供话音业务之外,利用现有线路,还可以提供从视频点播(VOD)到交互式游戏等一系列新业务。
2.2 xDSL家族成员HDSL与SDSL支持对称的T1/El(1.544Mbps/2.048Mbps)传输。
其中HDSL的有效传输距离为3-4公里,且需要两对至四对铜质双绞电话线; SDSL 最大有效传输距离为3公里,只需一对铜线。
比较而言,对称DSL更适用于企业点对点连接应用,如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等收发数据量大致相应的工作。
同非对称DSL 相比,对称DSL的市场要少得多。
VDSL、ADSL和RADSL,属于非对称式传输。
其中VDSL技术是xDSL技术中最快的一种,在一对铜质双绞电话线上,上行数据的速率为13-52Mbps,下行数据的速率为1.5~2.3 Mbps,但是VDSL的传输距离只在几百米以内,VDSL可以成为光纤到家庭的具有高性价比的替代方案;ADSL在一对铜线上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lMbps,下行速率lMbps~8 Mbps,有效传输距离在3~5公里范围以内;RADSL能够提供的速度范围与ADSL基本相同,但它可以根据双绞铜钱质量的优劣和传输距离的远近动态地调整用户的访问速度。
正是RADSL的这些特点使RADSL成为用于网上高速冲浪.视频点播(IAV)、远程局域网络(LAN)访问的理想技术,因为在这些应用中用户下载的信息往往比上载的信息(发送指令)要多得多。
3 ADSL的技术特点和优点3.1 ADSL的接入模型ADSL的接入模型主要由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和运端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包括在中心位置的ADSL Modem和接入多路复合系统,处于中心位置的ADSL Modem被称为ATU-C(ADSL TransmissionUnit-Central)。
接入多路复合系统中心Modem通常被组合成一个被称作接入节点,也被称作"DSLAM"(DSL Access Multiplexer)。
远端模块由用户ADSL Modem和滤波器组成,用户端ADSL Modem通常被称为ATU- R(ADSL Transmission Unit-Remote)。
图L3.2 ADSL的技术特点简单地说,ADSL接入技术是一种利用新的线路调制技术及频分复用(FDM)或者回波消除的方法在现有的铜质双绞线上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DSL技术是非对称性的,下行速率为l-9Mbps,上行速率为16kbps-lMbps。
·减少串扰。
当被调制过的电子信号在铜质线缆上传输时,会向同一电缆束内的相邻铜线环路辐射能量。
这种由电磁辐射引发的交叉耦合称为串扰。
在同一电缆束中,当相邻线对以相同的频率发送或接收信息时,会产生强烈的串扰干扰,频率越高,串扰越强。
由于串扰信号会与从远端发送来的信号叠加,从而导致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波形的轻微变化。
串扰被分为近端串扰(NEXT)和远端串扰(FEXT)。
为了克服这种现象,ADSL采用FDM技术,通过将频段分成上行通道和下行通道,以分别发送和接收数据,从而减少了串扰干扰。
ADSL将双绞线的远大于音频频宽的频带分成三段,使电话语音和数据流在一起传输,用户只需加装一个ADSL用户端设备,将其通过POTS 分离器(话音与数据分离器)与电话并联,使可使用一条普通电话线同时通话和上网且互不干扰。
因此,使用了ADSL接入方式,等于在不改变原有通话条件的情况下,另外增加了一条高速上网专线。
·先进的调制技术减少了衰减。
ADSL的工作频段是1OOkHz-400kHz,传输衰减几乎可达到50-70dB。
目前有二种线路码型可以用于ADSL系统:CAP(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 Modulation,无载波福相调制)和DMT(Discrete MultiTone Modulation,离散多音调制)。
DMT的基本方法是将通路分成大量的子通路,在每个很窄的子通路频段内,电缆的特性可以近似地被认为是线性的,因而脉冲混叠可以被降到最低程度。
每个子通路内被传送的数据比特数可以按每个子通路内信号和噪声的大小自适应地变化,因而DMT技术可以使每个特定环路的性能达到最佳,并自动地避免使系统工作在干扰较高的频段。
DMT是ADSL的较理想的一种调制技术,其性能良好,传输距离较远。
目前ANSL已把DMT定为ADSL的标准编码形式。
·ADSL在一般的双绞线上传输的最大距离可达5.5公里。
3.3 ADSL与Cable Modem的比较与Cable Modem相比,ADSL技术具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Cable Modem的HFC(光纤同轴混合网)接入方案采用分层树形结构,其优势是带宽比较高(10M),但这种技术本身是一个较粗糙的总线形网络,这就意味者用户要和邻近用户分享有限的带宽,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其速度将会减慢。
再者,有关资料表明,大部分情况下,HFC方案必须兼顾现有的有线电视节目,而占用了部分带宽,只剩余了一部分可供传送其它数据信号的带宽,所以Cable Modem 的理论传输速率只能达到一小半。
国外公司实验表明,其速率减为lM-2Mbps,更常见的是400-500kbps。
综合来看,即使在理想状态下,HFC只相当于一个lOMbps的共享式总线形以太网,而ADSL接入方案在网络拓扑结构上较为先进,因为每个用户都有单独的一条线路与ADSL局端相连,它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星形结构,它的数据传输带宽是由每一用户独享的。
3.4 ADSL与普通拨号Modem及N-ISDN的比较(1)比起普通拨号Modem的最高56k速率,以及N-ISDN l28k的速率,ADSL的速率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2)与普通拨号Modem或ISDN相比,ADSL更为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
这意味着使用A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
4 ADSL的应用由于ADSL在开发初期是专为视像节目点播而设计的,具有不对称性和高速的下行通道,随着Internet的急速发展,ADSL作为一种高速接入Internet的技术更具有生命力,它使在现有Internet网上提供多媒体服务成为可能。
4.1 提供多种应用服务(1)高速的数据接入。
Internet需求的膨胀无疑促使了家庭用户和小型企业高速Internet 接入服务。
ADSL不仅可以提供高速通信,而且是一个"常开"(always on)的业务,并且不会导致电话网络的拥堵。
服务提供商可以为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和用户提供各项基于Web主机的服务,以及各种工具,用于他们管理和维护自己的站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