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减法(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减法(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概念、法则,以及基本的减法运算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减法运算,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运算能力,他们对加法运算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学习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对减法的概念和法则产生困惑,特别是对于退位减法,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减法运算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概念、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减法运算的概念、法则,以及基本的减法运算技能。

2.教学难点:减法运算的退位处理,以及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减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讲解法、小组合作法、练习法等,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找零,引出减法运算的概念。

2.讲解减法运算的法则:讲解减法运算的顺序、退位处理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练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思考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全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全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 加强对时间长短的体验
• 体验15秒的时间究 竟有多长,渗透估计 的方法。
• 借助标准计时工 具——钟表,让学 生跟秒针的节奏计 数,体会1分的标准 时间有多长;
• 借助学生熟悉的活 动,将1分的时间具 体化。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动,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 突破教学难点。
• 独立解决 • 借助计数器讲解 • 分散难点
• 验算方法
※ 解决问题
• 估算与精算的适 用情境
• 根据需要选择解 决问题的策略
• 提出问题和发现 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 推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
2.重视错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 4.注重算理,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
2. 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 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 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
三、编排特点
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例3
千米的认识 吨的认识
认识千米,千米和米的关系
例4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例5
估计长度,培养长度观念
例6
认识质量单位吨,吨和千克的关系 例 7
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
例8
列表法解决问题
例9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 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 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什么是部编版课本部编版课本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6年,在几个省市试用;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2018年,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课本。

2019年,小学、初中全年级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

什么是人教版课本“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

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部编版课本和人教版课本的区别1、编写单位不同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学校所用的教材。

部编本即“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简称。

部编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小学和初中)开始全新启用部编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科课本。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

2、课文顺序有所调整对比人教版课本,经典课文仍然存在,但顺序做了很大地调整;3、部编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部编教材更加注重基础的掌握与积累,如果人教版要求孩子学写8个字,那么部编教材会要求学写16个字;4、部编版课本更加“现代性”部编版的教材在选取课文、习题设计和课后练习作业等方面都更加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更加具备“现代化”的气息。

5、部编版古诗文的比重有所增加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

6、部编版增加了课外阅读书目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小学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四边形知识点:【正方形】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的总体特点:1、内容结构: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整体体例:一、时、分、秒(3课时)秒的认识…………………………………………………………………………………1课时时间的计算………………………………………………………………………………1课时练习一……………………………………………………………………………………1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6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2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加法……………………………………………………………………………………2课时减法……………………………………………………………………………………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3课时)倍的认识…………………………………………………………………………………1课时解决问题…………………………………………………………………………………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口算乘法………………………………………………………………………………1课时笔算乘法………………………………………………………………………………8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数字编码…………………………………………………………………………………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3、做一做,单元练习的基本特点: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

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

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个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教材的解答者,以下是我的回答:你好!很高兴能为你解答关于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的问题。

作为一本新版的数学教材,它旨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材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领域,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线,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通过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次,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材中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此外,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教材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最后,人教三年级上数学新版教材还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

教材提供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测试等,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教材还注重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材内容和形式。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两位减两位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两位减两位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两位减两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减两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对于两位数的认识也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和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计算准确性,以及对于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索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和教学软件,来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发学生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通过一个生动的例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整数减法知识,来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

3.练习:通过一些有趣的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实际问题解决: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步骤。

人教版三上数学教材

人教版三上数学教材

人教版三上数学教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它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写。

该教材主要涵盖了整数、小数、百分数、分数、算数、几何、概率等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内容:
1. 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等数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 算数: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运算,以及乘法口诀、除法法则等进位制和退位制的知识。

3. 几何:包括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4. 概率: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此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材,适合三年级学生使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解析

大家都知道数学知识博大精深,知识点多、涉及面广,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但是泉水再甜也只能取一瓢饮,路途再长也要一步一步走!应该说数学学习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路上。

虽然我个人的能力有限、数学知识又如此广博、个人需要和大家交流和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今天,希望针对三年级上册第一至第五单元教材内容和在做的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前五个单元依次是《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还有一个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

一、《测量》是在二年级学习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等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吨,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够恰当的选择单位。

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如毫米、厘米、分米和米)和质量单位(如克和千克),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例如,一个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一袋盐大约重500克等等。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比如千米和吨,我们是无法直接通过用手比一比、用尺量一量、掂一掂来建立相应的观念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来加以认识,比如在教学千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操场上走出100米的距离,然后想一想绕操场走几圈就是一千米。

或者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素材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大概是几千米等,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间接感受一千米的距离,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教学受环境和教学实效性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或者是几节课中让学生准确的建立这样的观念,因此我们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现此类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感受,比如我们学校每年冬季的时候都会运煤,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知道这样的一辆货车他的载重是2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两吨煤卸在地上的时候大概有多大一堆,而且农村的孩子都会经历家里买卖粮食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刻意的让学生参与到这其中来,实际生活中的看一看,比我们坐在那里让学生空想要好上几千倍,所以能够有机会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的时候我们就一定不要错过。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全册课标分析:数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2.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3.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4.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两位数。

5.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

6.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7.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8.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9.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10.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图形与几何: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综合与实践: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学情分析: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已经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

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

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也就是人教版三上教材,包含了各种数学知识,如加减乘除、长度单位、测量单位、认识时间、认识图形等。

具体来说,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主要内容有:
1. 长度单位:包括认识厘米和米,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技能,以及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角的初步认识: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画角,会用直尺画角。

3. 观察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 乘法: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计算乘法。

5. 认识时间:让学生初步了解时间的概念,认识时钟,学会看时间。

6. 加法和减法: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二),这些内容是数学中的基础运算。

7. 统计: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概念,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并能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

此外,还有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如掷一掷、周长是多少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总之,人教版三上教材数学的内容比较丰富,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一、知识结构图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定从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万以内数加减进位算、退位算3、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4、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分数的含义和产生的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7、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不同。

(二)教学难点:1、万以内笔算中的进位与退位。

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3、多位数乘一位数,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

4、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三、解读教材,深研教材,改进教法,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长足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2、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两、三位数加减法。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5、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6、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7、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一)课标解读1.核心素养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能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数感、量感)、运算能力、数据观念、推理能力、模型意识。

2.学段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二)教材分析1.本单元在小学数学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加减法、会笔算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除法打基础。

2.内容编排:本单元先出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

先出口算,是由于同学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连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简洁接受。

同时,笔算乘法也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

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是需要有口算的基础。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教材在帮忙同学懂得笔算算理的基础上,实行各个突破的方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支配:(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忙同学懂得笔算的算理。

(2)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

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进位问题。

二是因数的中间和末尾有0的问题。

在进位中,先出不连续进位的,再出连续进位的,两种情形都以两位数乘一位数为主。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表达在两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同学提出乘法运算问题,使同学体会到乘法运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包蕴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

二是将乘法运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习的趣味,同时让同学体会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的亲热联系。

3.纵向联系:人教版教材“整数乘法”的内容编排分为四个阶段(如下表)。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二阶段,既是笔算乘法的开始,它以表内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为基础,又为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作铺垫,在整数乘法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 画长方形、正方形;知 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本 册 教
6.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 标
题的意识。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 (分母小于10),会读 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 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 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 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 其含义解决问题。
三年级上册 数学 教材解读
义井小学:贺爱茹
编写特点
内容解析 与整合
学段目标
说教材
教学建议
说课标
说建议
总目标

评价建议
年 级
课程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 方法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

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

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 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 方法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
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
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 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

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 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

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
7.认识长度单位毫米、米、千 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 =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 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 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 ,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 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涉及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货币的加法和减法》。

- 这一部分是学生初次接触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货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 教材内容包括认识货币的图案、认识货币的名称与价值、进行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认识货币的图案,了解货币的名称与价值。

- 掌握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能够将货币的实际运用与数学运算相结合。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货币的认识和使用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认识货币的图案,了解货币的名称与价值。

- 掌握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材教具:《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课本、纸币、硬币。

-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货币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新课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货币的图案、名称及价值,并进行解读。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案,并与图案所代表的金额进行对应。

3. 实物操作(15分钟)分发纸币和硬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模拟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巩固对货币的认识与运算方法。

4. 练与巩固(15分钟)在课本上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练巩固学生对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检查学生的研究效果,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

六、板书设计- 认识货币的图案- 货币的名称与价值- 货币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多媒体设备和实物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货币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使用货币进行简单运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有效地参与了课堂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解决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上)解读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观摩了两节课,都是人教课标版三年上,第四单元的内容。

我们的目的也旨在就这一册教材关于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两种课型研究,同时也只是抛砖引玉,想与在坐一线的各位实践者共同探讨、交流一下,关于新课标教材中,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

希望大家积极思考、群策群立,将你在实践中真正遇到的问题,也取得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共享,让我们在交流共享中不断取得共进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正确区分现实情境(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中的不同作用。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把计算与解决问题分割开来,纯粹为了计算而教,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明显脱节。

而在如今的课改推进中,教师们往往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情景吸引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较好地把握情景与教学之间的合理关系,导致计算课与解决问题的课分不清楚。

那么,计算课要不要情景,怎样用情景,需要理性思考。

“解决问题”又该如何与之区分呢?首先我们读一下新课标里的一段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第20页中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
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这段内容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精辟的界定。

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算用结合”。

今天我们就立足于教材、教参,本着用好教材才能用活教材的原则,实实在在的展示了两节“常态课”、“平实课”,也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的素材,在此感谢矿工街小学的两位教师辛苦的劳动,感谢学校领导的精心筹备。

下面给大家这两种课型的基本模式(粗线条):
计算教学:
新课展开(情境创设)——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提出问题——列式计算(解决问题)——明算理、会算法、懂优化(重点)——总结方法(法则)——练习设计(围绕算理设计,尊重教材)——解决问题(巩固提升算法的应用、不宜过多)提示:实际问题背景下,获得计算的方法,懂得运算的道理,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
新课展开(情境创设、复习引入)——主题图(看读、读图、理解图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解决策略——应用已有算法解决问题、用算法、懂优化(重点)——解答问题——练习设计、解决问题(联系生活,尊重教材、树立应用意识)
提示:在已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两种课型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联系生活,以“用”引“算”
联系生活,以“算”激“用”。

联系生活,以“用”促“算”
真正做到“算用结合”。

使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下面对两种课型具体说明一下:
计算教学:
计算题教学的三点意见:1、抓好算理;2、讲清方法;3、适当的笔头、口头训练。

我们都知道,计算是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需要,也就没有计算的必要,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必须与解决问题相接合,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计算教学,那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如何做到算用的结合?
在计算教学中,把计算教学局限计算本身,把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学习,只强调训练学生程式化的叙述“算理”,注重模仿和记忆算法,重视单纯的技能训练,通过各种计算形式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和熟练程度,这在新课程理念下是行不通的。

这样的计算教学显然忽视了计算的现实背景,削弱了计算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为了充分体现计算与应用的密切联系,在计算教学时,我们有时从具体的问题情境
引入,在学生理解了算理之后,马上就去解决大量实际问题,在这里看似应用意识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也发现,学生的计算错误率却很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差。

鱼和熊掌两者不能兼得,那么作为算和用的结合也是如此,我们在一节课中不可能既重视问题的解决又落实了计算的技能,两者总会所偏重。

因而笔者认为,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以计算方法、算理等技能为主。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当在计算教学时,当学生学会思考算法,明确算理之后,不必马上去解决问题,还要侧重加强在计算方法,技能技巧上的练习。

在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之后,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适时缩短中间过程,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再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计算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过多追求花样的翻新,亦不要太多的关注形式的求异,要求使双基(增加基本思想、基本经验)教学落到实处,平实中见新奇
1、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的有效结合.
2、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有效结合.
3、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有效结合.
4、学生探究与适时引导的有机结合.
5、计算教学与问题解决的有效结合.
用所学的计算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信息,体会计算的价值和应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浅释
从实质上说,“解决问题”教学的目标与“应用题”教学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是,在编排上“解决问题”教学与原“应用题”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前的“应用题”是独立于其他知识单独编排的,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另外,教师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应用题”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对于学生掌握解题技巧确实很有帮助。

但是当学生掌握了这种解题模式,就不去分析数量关系了,使得解应用题变成了机械的训练,也就失去了“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用意识等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这里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方法是不变的初衷。

解决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情境生活化;
2、问题解决活动化;
3、解决策略多样化;
4、学习方式开放化;
我们的追求就是:“扎实、朴实、真实”的有效课堂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