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
什么是文化?
• 什么是旅游文化? • 为什么学旅游文化?
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与三大类型 二、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三、中国旅游文化的种类 四、旅游文化与酒店管理服务
一、 旅游文化定义及其三大类型
• • • 1.旅游文化的概念 (1)文化的定义 文化由三个不同的要素和层面构成:一是文化的物质要素和物质层面,即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 主要包括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其他各种物质产品;二是文化行为要素和行为方式,即通 常所说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等;三是文化的心理要素和精神 层面,即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主要包括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 道德情操等。 • (2)旅游文化的定义 • 目前我国旅游学界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解: • 1)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 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作用的结果。 • 3)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 • 这几类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在本教材中我们把旅游文化定义为: 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之间相互碰撞、作用而产生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以及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
二、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的溯源: 最早将“文”和”化“字联系起来出现的是《周易.象传》"关乎天文, 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 即《易经》,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相传系周人所作,内容包括 《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 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 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但一般认为它是战国或秦 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1]
旅游文化的名词解释
旅游文化的名词解释旅游文化是指以旅游为核心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
它涵盖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习惯、风土人情等丰富的内容。
旅游文化不仅仅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更是人们开展旅游活动时所接触、感受和体验到的各种文化元素的综合体。
首先,旅游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旅游文化就是地方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展示。
例如,中国的丝绸之路文化、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文化、日本的和服文化等,都是旅游目的地所特有的地域性文化。
通过旅游活动,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景,更能深入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内涵。
其次,旅游文化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形式。
旅游作为一种跨越国界、跨越文化背景的活动,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机会相互交流、了解和学习对方的文化。
当游客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时,会接触到不同的语言、风俗、宗教、建筑等各种文化元素,这种跨文化的体验对于促进国际理解和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旅游文化也是一种历史记忆的载体。
许多旅游目的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历史遗产。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古迹、博物馆等方式,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演变、人文传统等方面的信息。
旅游文化不仅帮助人们感知过去,还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遗址和文物。
除了地域性、跨文化和历史记忆,旅游文化还包括艺术、饮食、民俗等多种形式。
旅游目的地常常会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表演、节日庆典、传统手工艺体验等,给游客提供了更全面的文化体验。
而当地特色的美食也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独特美食,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在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交流。
旅游文化让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世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通过旅游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可以培养人们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对多样性的认同和尊重。
总结起来,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
旅游文化名词解释
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活动和旅游目的地相关的文化特征、传统、习俗和艺术表达。
它涵盖了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宗教、风俗、节日、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美食等方面的文化元素。
旅游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游客在旅行中体验和了解不同地域、国家或民族特色的重要途径。
旅游文化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和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旅游文化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活动鼓励游客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从而促进了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旅游文化为游客提供了机会,通过亲身体验和接触不同的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游客可以了解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增进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和尊重。
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旅游文化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旅游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旅游文化可以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
游客参观自然风景区、生物保护区等,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促进地方社区发展:旅游文化可以促进地方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旅游活动带来的需求和游客支出,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商机,改善生活条件。
风景旅游与旅游文化
风景旅游与旅游文化一、旅游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旅游文化是指游客从旅游活动中获得的文化体验和感受,同时也指各地区、各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服务以及整个旅游产业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息。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形式和特征。
1.多元性特征:旅游文化包含了各种多样的文化元素,如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
2.传承性特征:旅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赖于各地知名景点的保护和修缮,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可以深度了解和感受各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从而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3.体验性特征:旅游文化是一种高度体验的文化形式,游客通过参观、观光、游览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特点,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实际交流得到的文化体验。
二、风景旅游的定义和特征风景旅游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方式,以赏景、欣赏大自然为主要活动形式。
风景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自然风光特征:风景旅游的核心就是美丽的自然景观。
海洋、山岳、湖泊、河流、峡谷、平原等天然的自然景象是风景旅游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2.舒适持久特征:风景旅游相对于其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游客的身身体验,同时追求适宜的旅游环境和舒适的旅游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旅游愉悦感和体验效果。
3.生态环保特征:风景旅游需要保护环境和生态,保护和恢复旅游区生态环境相当重要,以使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对保护环境和健康生态有所了解。
三、风景旅游和旅游文化的结合旅游文化和风景旅游是相互关联、互相渗透的。
风景旅游通过展现突出景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特点进行旅游宣传和整体定位;并通过观光、交流等活动与传统历史类型的旅游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坚定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文化认知。
1.丰富旅游体验风景旅游的自然山水和人文特色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可以让游客在赏景、体验文化之间互为补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和意义。
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内容,是一种旅游体验和文化传承的结合。
旅游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遗址、博物馆、艺术品等,以及各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习惯。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1. 历史遗存:历史遗存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留下来的各种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形式的痕迹。
例如:长城、故宫等。
2.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来具有历史价值或者艺术价值,并且对于后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实体或者非实体文化成果。
例如: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等。
3. 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
例如:广东花灯节、云南火把节等。
二、旅游文化的意义1. 促进文化交流:旅游文化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2. 丰富旅游体验:旅游文化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使之在旅途中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独特魅力。
3. 保护文化遗产:旅游文化可以促进对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护,使之得以延续和传承。
三、发展旅游文化需要注意的问题1. 文物保护:发展旅游文化必须要注意对历史遗存和文物进行保护,不能因为开发旅游而破坏历史遗产。
2. 文化尊重:发展旅游文化必须要尊重当地民俗风情和习惯,不能因为商业开发而扭曲当地传统风俗。
3. 人才培养:发展旅游文化需要有专业人才提供支持,例如导游、翻译等。
四、结语总之,旅游文化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传承的结合。
发展旅游文化需要注重对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尊重当地民俗风情和习惯,同时需要有专业人才提供支持。
通过发展旅游文化,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并且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
旅游文化
名词解释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精神与物质的整个复合体。
旅游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种文明形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系统,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题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碰撞产生的生活方式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文化关系的总和。
旅游主体:即旅游活动的主体、狭义上指旅游者。
旅游主题文化:是旅游主题在旅游过程中形成共有文化现象的综合。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景观:凡是可以作为人类欣赏对象的自然的或人文的景物或现象称为景观。
地域文化:是一个由紧密联系,由具有因果联系的各个文化要素(语言、习俗、宗教、服饰等)整合而成的文化复合体。
文化转型:一种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文化变迁,与社会的变迁和人的变化。
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前往旅游的国家或地区,能够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追求旅游客体。
旅游目的地形象:就是旅游者关于旅游地综合性、概括性的认识和印象,是旅游地内在的历史文化蕴含和外在特征的表现。
旅游介体:指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
旅游介体文化:指各类旅游介体在长期的旅游发展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共同文化理念、价值取向、行业精神、行业规范、行业氛围等方面的总和。
旅游客体文化:是指旅游文化系统中以旅游客体自身文化价值为基础,融合旅游课题的背景文化及来自旅游主题的文化审美投射等因素而形成的综合体。
简答题文化的综合性定义: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可得及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
文化的要素:物质要素和层面、行为要素和行为方式、心理要素和精神层面。
文化的特征:创造性、时间性和空间性自由性、开放性、历史性、对象性。
学界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理解:旅游+文化说、总和说、民族文化说、主客体说、碰撞说。
旅游文化包括哪些方面
旅游文化包括哪些方面旅游文化是指旅游活动中体现出的地方特色、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文艺作品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它可以分为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方面。
一、自然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状况等。
例如,海洋旅游地的海岸线、海洋生态系统等。
2.生物多样性:旅游地的植物和动物物种的多样性,例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景点。
3.自然景观:旅游地的自然美景,例如山川湖泊、河流、瀑布等自然地貌景观。
4.自然资源:旅游地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例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
二、人文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文化:旅游地的历史沿革、历史遗迹、古建筑等。
例如,长城、故宫等历史文化遗址。
2.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民间传统、节日习俗等。
例如中国的春节习俗、西方的圣诞节习俗等。
3.文学艺术:旅游地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
例如文学名著、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
4.教育科学:旅游地的教育和科学成果,例如大学、研究机构等。
5.哲学宗教:旅游地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
例如印度的佛教、希腊的哲学等。
6.饮食文化:旅游地的传统饮食文化,例如中国的四川菜、法国的美食等。
7.传统工艺:旅游地的传统手工艺和工艺品,例如中国的丝绸、印度的手工艺品等。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在于为游客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认知,增加了旅游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旅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保持旅游地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因此,各国各地都在加强对旅游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 “旅游资源” 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 •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
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 畴。 • 自然旅游资源: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 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 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 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 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 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5
文化别解
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由人们创造并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 特的人文现象。
①西方文化
②丧文化
• ③仰韶文化
④学习文化
• ⑤市井文化
⑥饮食文化
• ⑦人类的文化 ⑧龙山文化
• ⑨酒文化
⑩校园文化
6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
现代旅游起源于欧洲---英国
• 现代旅游可分为两大类别:以“游”为主的 旅游和以“旅”为主的旅游。
文 化
1、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 的本质属性。
与
旅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
游
的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关
系
8
1.文化性是旅游主体活动的本质属性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核心
• 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 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 常安,然后求乐” 。
• 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 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 为基础的,涉及经、政、社 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 性大众活动。
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结果的总和。
• 文化与文明
•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文化:与自然相区别的人类所创造的一
切。有物质形态和观念形态。 狭义文化:人自身的智慧、精神状况、观念
什么叫旅游文化元素的概念
什么叫旅游文化元素的概念旅游文化元素指的是旅游中包含的各种与文化相关的要素和特点。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过程中,以观光、参观、游览和交流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而文化,则是指人类对于环境的适应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精神财富。
因此,旅游文化元素是旅游活动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的总称。
旅游文化元素具有多样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且随着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民族特色等的不同而各有独特之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旅游文化元素的概念和举例:1. 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特征之一。
通过游览古建筑,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建筑技术、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北京的故宫和长城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则是法国建筑的象征。
2. 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是指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方面表现出的文化特征。
通过观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参与一些传统节日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
例如,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感恩节都是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节日。
3.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指的是过去留下来的有文化、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意义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
世界遗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是旅游中最常见的文化元素之一。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意大利的斗兽场和中国的敦煌莫高窟都是世界遗产。
4. 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特有的食物制作和食用方式。
通过品尝当地特色食物和体验当地独特的用餐习俗,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
例如,法国的红酒和奶酪、意大利的比萨和意面以及日本的寿司和生鱼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5. 艺术表演:各种艺术表演如戏剧、音乐、舞蹈和民间艺术等都是旅游中的重要文化元素。
通过观赏当地的艺术表演,可以感受到一个地区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形态。
例如,奥地利的维也纳音乐厅、印度的卡塔克舞和巴西的桑巴舞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演。
6. 符号与象征:文化中的符号与象征是人们对某种思想、观念或价值观的象征性表达。
旅游文化知识
旅游文化知识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那么你对旅游文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旅游文化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旅游文化的概念(一)旅游+文化说将旅游与文化联系起来,重视文化在旅游过程中的作用,弥补了我国旅游文化学科研究的一个空白,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二)总和说1990年10月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提出:“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人类在旅游过程中(一般包括旅游、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要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总和说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三)民族文化说《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指出:“所谓旅游文化,指的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在世世代代的旅游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本民族或本国家的文化。
它包括只有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独有的哲学观念、审美习惯、风俗人情等文化形态。
或者说,旅游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传统在旅游过程中的特殊表现。
”(四)主客体说主体说与客体说都是从旅游的基本要素出发界定旅游文化的。
客体说是产生旅游文化的基础,但仅有这个基础还不能揭示旅游文化的本质内容。
与之相比,主体说明确指出旅游文化与旅游客体之间的包含关系,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五)碰撞说“碰撞说”抓住了旅游文化的自由开放这一特性,用旅游媒介在主体与客体间架起一道桥梁。
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将“碰撞说”叙述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碰撞说”更多的注意到旅游三要素在旅游文化中必须分清主次,而非孰有孰无。
旅游文化的范畴旅游文化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它一方面包括具体的、客观的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钱、财、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添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这种从酝酿到实施完毕的过程,莫不带有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之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制约。
旅游文化介绍
旅游文化介绍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
在旅游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独特魅力,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
下面将按照不同类别介绍一些旅游文化。
1. 历史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旅游中,我们可以去参观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如故宫、长城、兵马俑等。
这些景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这些景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2. 自然文化自然文化是指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等方面的文化。
在旅游中,我们可以去一些自然景观区,如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
这些景点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奇峰、怪石、溪流、瀑布等,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些景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然界的神奇之处,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3.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指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文化。
在旅游中,我们可以去一些民俗文化景点,如西安的鼓楼、北京的南锣鼓巷等。
这些景点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传统的手工艺、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等,让人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魅力。
在这些景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气息。
4. 美食文化美食文化是指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包括不同地区的特色菜肴、饮品等。
在旅游中,我们可以去一些美食文化景点,如成都的火锅、广州的早茶等。
这些景点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些景点中,我们可以品尝到不同地区的美食,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总之,旅游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通过旅游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
在旅游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独特魅力,了解不同文化的异同之处。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及类别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所代表的文化,包括了各种地方独有的文化,如建筑、风俗、习惯、服饰、美食、手工艺品等等。
根据其
来源和表现形式,可以将旅游文化分为口头文化、文字文化、艺
术文化、实物文化和社会习俗文化等五种。
二、文化旅游的概念与类型
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活动为主体,以文化体验为目的,通过参观、体验、学习和交流等方式,认识、了解和尊重不同地方和民族的
文化习俗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
根据其特点,文化旅游可
分为纯粹文化旅游、主题性文化旅游和创意性文化旅游等三种。
三、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旅游文化
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与资源保障,文化旅游是旅游文化的主要
宣传与表达方式。
在文化旅游中,旅游者不仅能够欣赏到各地域
不同的文化艺术,还能通过参与和体验,更深刻地感受文化的内
涵和精神。
四、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随着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旅游的发展将朝着以
多样性、个性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可以发现,在未来的文化旅
游中,主题性文化旅游和创意性文化旅游将会更加受到关注。
因此,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我们应当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促进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总之,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方向和突出特点,其融合发展为丰富旅游活动,推进文化交流,跨越文化差异提供
了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提高文化旅游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国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坚
实的基础。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或文化种类),既是人类活动的表现,也是人文化的结果;作为存在方式,旅游文化通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反映了人类旅游实践的结果,还包括创造成果的活动本身。
游子:是对出游在外的统称。
可分为两种,①衣锦还乡以显其贵,桑梓之情安土重迁;②事业有成,无缘故里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①历史传承特征,承传延续具有社会特点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
②地域文化特征,同一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相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③民族特征,是中国旅游文化最具彰显力的个性所在,民族性的不同特色④综合发展特征,兼容并蓄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民俗具有两种存在形态:文化的和生活的民俗文化: 是历史的产物,被称作是社会生活史的活化石;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并且在不断地继承、扬弃、融合、渐进民俗文化与开发旅游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发展旅游的最佳资源,应加以保护,合理开发。
民俗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及区域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者入乡随俗便成为探寻地域文化的钥匙。
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民俗文化和旅游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追溯渊源,考察流变,发扬传统,光大亮点,不断地挖掘利用,推陈出新。
民俗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中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其显著的特点是今天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民俗文化是以历史地理及区域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者入乡随俗便成为探寻地域文化的钥匙。
城市:属于社会经济的范畴,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中分化出来的市:交易场所建筑:既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建筑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林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遇。
旅游景点文化
旅游景点文化
旅游景点文化是指不同地区或国家所拥有的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景点和相关的文化元素。
这些景点和文化元素往往是某个地区或国家的代表性标志,吸引着游客们前来探索和体验。
旅游景点文化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文化:一些景点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著名。
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和古罗马的斗兽场都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2. 自然景观:一些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吸引游客。
比如,尼亚加拉瀑布和大峡谷国家公园都是自然奇迹,成为了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3. 宗教文化:很多国家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吸引着信徒和其他游客前来朝圣或探索。
比如,印度的恒河和尼泊尔的巴德岗达均是佛教和印度教徒必去的圣地。
4. 美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美食文化,它们不仅体现了当地的传统和风味,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比如,法国的美食文化以巴黎的咖啡、奶酪和葡萄酒而著名。
5. 艺术与表演:一些景点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和表演文化而闻名。
比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美国的百老汇剧院都是世界级的艺术和表演盛事。
旅游景点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资源,通过展示和传播这些文化元素,可以为旅游业带来经济收益,并且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旅游文化的定义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P4)旅游文化的定义(徐日辉版):旅游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或文化种类)。
既是人类活动的表现,也是人文化的结果;作为存在方式,旅游文化通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反映了人类旅游实践的结果,还包括创造成果的活动本身。
(P6)第二章: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历史承传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特征,也就是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性指世世代代相传延续,承传延续具有社会特点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
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特征即:同一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相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
民族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正是中国56个民族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同时也是展示我国多民族和睦团结气氛和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所在。
综合发展特征:旅游是动态的,文化是发展的,而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这是因为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可以肯定地说西方旅游文化的传入并不能也不可能取代中国原有的旅游文化,特别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其结果只能是对中国旅游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
(P22)游子:游子,是对出游在外的统称。
“游子”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衣锦还乡以显其贵。
桑梓之情安土重迁;另一种则是事业有成,无缘故里。
(P18)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书上未找到,来自百度百科)第三章: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P29)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历史的产物,被称作社会社会史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并且在不断继承、扬弃、融合、渐进。
旅游文化论文 (3)
旅游文化论文引言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旅游景点的表象,更是一个地方的历史、风俗、艺术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本文将探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触和体验到的与地方相关联的文化元素。
它包括但不限于地方历史、风俗习惯、传统艺术、民俗传说等。
旅游文化将地方特色与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游客提供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旅游体验。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旅游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游客在选择旅行目的地时,通常会考虑目的地的文化底蕴是否丰富,是否有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活动。
具有独特文化吸引力的地方将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旅游文化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通常是一个集合了各个相关行业的产业链,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而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内容,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访,促进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繁荣。
此外,旅游文化还有助于地方的文化传承和保护。
通过旅游活动,游客可以了解到更多地方的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对该地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地方政府和社区还可以通过开展旅游文化活动,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
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引游客:旅游文化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内容,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游客在了解到目的地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后,会对该地产生兴趣,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体验和了解这些文化元素。
2.改善旅游体验:旅游文化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旅游体验。
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参与传统节日庆祝、品尝特色美食等,使他们对旅行目的地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3.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地方具备吸引力、保护性和可利用性。
旅游文化可以提升地方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到访;同时,通过旅游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可以保护和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使其持久地为旅游业提供支持。
旅游文化名词解释
旅游文化名词解释旅游文化是指人们在旅行中所体验和感受到的文化现象和元素。
它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了与旅游相关的各种文化元素和实践。
以下是对几个常见旅游文化名词的解释:1. 文化遗产: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建筑、场所、艺术作品、遗址等。
文化遗产是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者在旅途中接触和了解文化的重要资源。
2. 民俗文化:指代某地区的传统风俗、节日、习俗、民间艺术等。
民俗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参与民俗活动,旅游者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增加旅行的乐趣。
3. 地方特色:指代某个地区在文化、自然、历史等方面特有的特点和特色。
地方特色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吸引着旅游者前来探索和体验。
这些特色可以包括地方特色的建筑、食物、手工艺品、景观等。
4. 文化交流:指旅游者和当地人通过旅游活动互相了解和交流文化。
旅游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旅游者可以通过和当地人的互动,了解到不同地方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
5. 游览:指旅游者前往某地区参观、观光、探索。
游览是旅游的核心活动之一,通过游览旅游者可以领略到当地的景观、建筑、自然风光等,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
6. 旅游资源:指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基础,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也是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
总的来说,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中所涵盖的各种文化元素和实践,通过旅游活动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加旅行的乐趣和充实感。
旅游文化对于了解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促进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整版)《旅游文化》第一章旅游文化总论
地位,人或物所占的地方或位置。地位决定者人或物的 功能的发挥程度和作用的大小。
1. 旅游文化在旅 游活动中处于核心 地位
旅游活动既有经济性,也有文化性 文化性是旅游活动的第一属性。
文化交融,增进相互理解和认同,减 缓摩擦 遵纪守法,恪守道德,约束行为,遏 制矛盾
2. 旅游文化在化解 旅游矛盾中具有重 要作用
02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 经济潜能
03
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 和管理水平的关键
04
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 提高竞争力的法宝
案例1:景区神翻译
• 西安一处景区将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英文翻成了“毒枭”(drug king)。 • 该景区的错误翻译并非个案,我们在加油站、车站、公园等很多地方都能
看到令人忍俊不禁的错误翻译。比如,No dashouji(禁止打手机)、No paizhao(请勿拍照)、Gong-gong no smoking(公共场所禁止吸 烟)、Please wait outside a noodle(请在一米线外等候)……
02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Culture
一、旅游文化的概念
国家/民族/地区
物质财富
本书定义
因旅游活动而产生和为旅游活动 所整合的文化。
精神财富
旅游文化
旅游主体 旅游客体
制度财富
旅游介体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
1.对立统一性
10:00 到达茶园后,背上竹篮或带上袋子往茶园亲自体验采茶采摘生活。 12:00 把采来的茶青放在茶农家的地上晒青 12:30 在农家品尝特色午餐 13:30 参观洪恩岩景区 15:30 在茶场可观看制茶全过程及成品茶叶出产,真正了解、熟悉铁观音茶叶的生产全过程。 16:30 结束愉快的茶文化体验之旅,车返厦门或泉州温暖的家。
旅游历史文化小知识点总结
旅游历史文化小知识点总结一、旅游的起源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度假、寻求刺激或其他目的而离开家乡,到外地或境外游览观光的活动。
旅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游牧民族和商贸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全民生活方式,也为各国带来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旅游的历史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和秦始皇兵马俑等都是古代旅游的热门景点。
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和旅游服务的发展,现代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
三、旅游的文化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旅游活动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可以体验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这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使得各国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传播。
四、旅游的意义旅游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已经成为各国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支柱,而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也可以增长见识、体验不同文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友谊。
五、旅游的形式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文化交流旅游、商务旅游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类型,满足不同人群和不同目的的需求。
六、旅游的发展随着全球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服务和产品也不断创新和更新,旅游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和转变,为人们的生活和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七、旅游的挑战尽管旅游带来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安全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各国和旅游业共同努力解决。
总结:旅游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产业和生活方式,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人们增长见识、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旅游可以继续发挥促进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摘要: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不仅自游客的破坏,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
关键词:旅游,环境,危害,保护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本文首先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寻求发展与保护这对矛盾对立面的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旅游得以持续发展。
一、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1.旅游对环境的破坏。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对可供观赏的山川湖泊、名泉瀑布、名胜古迹、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损害和污染。
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问题已得到旅游界的相当重视,在此本文不予赘述。
旅游对环境的危害一方面来自游客的破坏,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的游人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对环境危害的另一来源则是外来投资商及当地旅游部门的大规模开发活动,这种破坏在第三世界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更甚,消极影响更大。
究其原因,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
因此,如何一方面发展旅游,一方面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旅游赖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成为旅游界急需迫切解决的课题。
2.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旅游主管部门与实业部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均已形成共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国自1973年始先后频布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对外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法》,以及1992年巴西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发布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等等规定都不同程度地与旅游环境保护有关,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行政管制体系。
在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旅游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环保行政主管与实业部门精诚合作、联手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尽令人满意之处。
进入90年代,尽管北美和西欧无论是从客源产生量还是从接待游客人次上看都仍然占据着国际旅游的首要位置,但随着国际旅游重心东移意,亚太地空旅游业一枝独秀,其持续、高速增长令人瞩目,国际旅游业正在逐步形成欧、美、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分布格局。
从接待游客人次来看,虽然区内各部分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但总体增长势头却是十分强劲(见表一),1980年至1992年期间,亚太地区旅游接待人次增长近三倍,即由1980年的2100万增至1992年的5800万,年均增长8.9%,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从接待人次占全球份额来看,1960年,亚太地区接待游客人次占全球国际游客总人次的1%,1980年增至7%,1992年增至12%;从国际旅游收入来看,1980年,亚太地区旅游总收入为80亿美元、占全球8%,1992年旅游收入为430亿美元,占全球15.5%;从区内客源产生能力看,传统的单一欧美区际长程国际客源市场地位有所下降,区内各旅游目的地之间互访游客人次急剧上升,1967年,亚太地区国际游客人次56%是区外客源,44%是区内国际客源,至1992年,区内国际客源比重上升为73%预计在2000年会增至85%。
下文是考试吧论文频道的旅游管理论文提供的参考内容。
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亚太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区内各国或地区因此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香港,1993年旅游的外汇收入高达600亿港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
亚太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下列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其一,亚太地区经济稳步增长。
过去20多年时间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其它任何地区,亚洲“四小龙”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1980年至1991年10年时间内,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为5.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2.2%的两倍半多,90年代以来增长率也一直维持在4%的水平上。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将有更多的区内国际客源产生,另一方面,亚太地区旅游业不断走向成熟,旅游产品日趋多样化和标准化,也会吸引更多的区外旅游者来访。
其二,旅游环境改善。
旅游环境改善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旅游管制逐步宽松,例如,日本不断地放宽居民出国旅游签证管制,台湾当局亦于1989年放松签主管制;二是指交通“可进入性”提高,这主要又是指区内、区外航空运力增大,对区内、区外国际客源市场而言,亚太地区航空“可进入性”得以改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指出,1990年,亚太地区国际航空客运量达8700万乘客人次,预计1995年将会达到1.32亿人次,2000年达到1.89亿人次,到2010年,亚太地区区内、外国际航空客运量预计会占到全球航空客运总量的51.1%。
其三,主要竞争对手徘徊不前。
欧美是世界上国际旅游最集中、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1986年共接待全球国际旅游客总人次的72%,而传统上,欧美地区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区内对流客源,即各国、地区互为主要客源,因此,欧美始终是亚太地区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扩大占有份额的主要竞争对手。
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加之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德国居民的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封顶”程度,因而各国、特别是德国出境旅游人次规模和增长速度已是强弩之末,很难提高,作为旅游目的地,欧美各国在接待国际游客(多数是欧美本土居民)人次不会有太大起色,亚太地区各旅游目的地得此契机,在国际旅游的市场上大显身手。
其四,亚太地区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
如前所述,欧洲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次总量规模难以提高,与此同时,欧洲区内国际旅游者对本区各主要旅游目的地旺季时的拥挤和人满为患感到不满和失望,加上他们对新旅游胜地向往,流失于欧洲之外的国际客源与日俱增,而亚太旅游区作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既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是各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混和体,既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又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欧洲流失的本土客源将可能有部分作长距离旅游,前赴亚太地区,近几年欧洲赴亚太出国远程旅游呈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就证实了这一点。
就北美而言,由于美元对欧洲主要货币持续疲软,美国游客在欧洲的购买力下降,美国客源对欧洲旅游目的地需求受到抑制,必须寻找转移地区,相反,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同美元直接挂钩,美元的价值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相对而言又较为坚挺和稳妥,因此,美游客选择亚太地区为旅游目的地的人逐年上升。
以中国大陆为例,1990年赴华美国游客为233193人次,仅两年时间,1992年就达到346303人次。
对旅游环境有效保护的制约因素可作如下几方面的归纳:①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健全国家有关部门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我国的旅游业尚没有自己专门的旅游环境保护法,我国政府1985年才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项事业,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旅游业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环境保护虽然在立法上作了许多工作,但在法律、法规的监督执行方面却缺乏健全管理。
旅游区大多数基础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有关环境保护手续,有的虽然办了,但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把关,流于形式。
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对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办理设计任务书的审批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银行不予贷款;凡环境保护设计方案篇章,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查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办理施工执照,物质部门不供应材料,设备;凡没有取得‘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合格证’的建设项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办理营业执照”。
然而事实上,这些措施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30、31条规定:“刻划涂污和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尚不严重的,由公安部门或文物所在单位处以罚款或赔偿损失。
”其中何谓“尚不严重”,罚款赔偿如何界定,都无具体明确的规定,容易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旅游区没有权威性的环境保护机构,往往一个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主管,形成旅游部门、环保部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互相扯皮,条块分割的现象,不利于旅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的开展。
②重产值、轻环境虽然中央反复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对基层企业领导者和经营决策部门来说,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一直是个两难选择。
在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中,以牺牲长期效益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③环保经费紧张各级财政拨给的保环专项经费和业务费用相当有限,加之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许多该收的环保费没有按规定如数加以征收,再加上污染治理欠帐太多,导致许多环保治理项目没有资金保证,环保工作无法实施,形成恶性循环。
许多旅游区的环保部门除了有一两台陈旧简陋的监测设施外,多数无钱添置其他基础性设施和配套设施。
对于旅游区内排污情况难以进行常规分析,环境规划、环境趋势预测往往也因没有监测依据而无法进行。
④旅游开发、发展过程中生态意识不强我国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座落在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如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仍处在半封闭、半开放的发展状态中,过着原始的伐薪取暖、辟地种田的生活方式,因此,当其居住地被开发成旅游点时,居民们或破坏生态或猎杀动物以供纪念品交易,并通过这种方式获取旅游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