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经费管理规定
行政经费收支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经费管理,确保行政经费合理、合规、高效使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部门所有行政经费收支活动,包括办公经费、人员经费、项目经费及专项经费等。
第三条行政经费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行政经费收支合法合规。
(二)厉行节约:坚持勤俭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浪费。
(三)公开透明:实行预算公开、支出公开,接受监督。
(四)责任到人: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条行政经费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程序:(一)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提出经费需求;(二)财务部门汇总各部门需求,编制行政经费预算草案;(三)预算草案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单位领导班子讨论;(四)单位领导班子审议通过后,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行政经费预算一经批准,不得随意调整。
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需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收入管理第六条行政经费收入主要包括:(一)财政拨款;(二)行政性收费;(三)其他合法收入。
第七条行政经费收入应及时入账,不得隐瞒、截留、坐支。
第八条行政性收费收入应按照规定标准收取,并全额上缴国库。
第四章支出管理第九条行政经费支出应按照预算执行,遵循以下原则:(一)合规支出:支出项目、标准和金额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二)合理分配:合理分配各项支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三)按程序审批:严格执行审批程序,确保支出合法合规。
第十条行政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一)办公经费:包括办公设备购置、维修、办公用品购置、租赁、水电费等;(二)人员经费: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三)项目经费:包括项目启动费、实施费、验收费等;(四)专项经费:包括扶贫、救灾、公益活动等。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本部门应建立健全行政经费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行政经费收支情况进行检查。
行政经费管理规定
行政经费管理规定
1、公司行政经费实行定额管理,包干使用,节约提奖,超支处罚的原则。
2、行政经费范围:
2.1、办公费:含管理使用的办公用品、电脑、低值易耗品、通讯费、各种表格的印刷等。
2.2、劳保费:含职工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规定由企业支付的费用,包括工作服,其它劳动保护用品等。
2.3、水电费:含企业生产、生活使用的水费、电费。
2.4、其他费用:含清洁费、物业管理费、清洁费、绿化费、残疾人安置费等。
2.5、修理费:含房屋装修费,非生产设备维修费,房地产登记费等。
3、行政经费计划:
3.1、公司办公室负责在分析各单位上年度(月度)实绩基础上拟定各单位下年度(月度)行政经费计划。
3.2、各单位接到下达的年度(月度)行政经费计划后,应明确责任人,制定控制使用措施,严防计划超支。
3.3、公司对各单位行政经费使用情况逐月统计,超支的,各单位要写出书面分析报告交办公室,年度行政经费使用节余的,按一定比例奖励单位负责人。
反之,同比例处罚单位负责人。
4、行政经费使用和报销程序:
4.1、行政经费使用必须由使用单位第一责任人写出书面申请,由第二责任人签字认可后,报主管部门审核,经总经理批准,方可按批准意见实施。
4.2、行政经费报销,必须由经办人写明用途、数量,经单位责任人签字后,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方可报销。
5、经济分析:
5.1、公司办公室每季应对各单位行政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一次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制订措施。
5.2、各单位每月应对本单位行政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分析,公司办公室提出的整改措施应及时落实。
行政单位对所属单位拨付经费文件依据
行政单位对所属单位拨付经费文件依据一、引言在行政管理中,行政单位对所属单位拨付经费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行政单位需要依据一定的文件和规定来进行经费拨付。
本文将介绍行政单位对所属单位拨付经费的文件依据。
二、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行政单位需要依法编制预算,合理拨付经费,并按照预算执行要求进行管理和监督。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行政单位对所属单位进行经费拨付需要符合相关行政许可的程序和要求。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如果所属单位对行政单位拨付经费的决定存在异议,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行政规章1.行政单位内部管理规定行政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规定,明确了经费拨付的流程、条件、限额等具体要求。
2.财务管理制度行政单位依据财务管理制度,对所属单位的经费拨付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行政文件1.拨付通知行政单位会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所属单位的需求,发出拨付通知,明确拨付金额、用途、时间等相关信息,通知所属单位进行经费申领和使用。
2.经费申请表所属单位需要根据行政单位的要求,填写经费申请表,详细说明经费使用的理由、金额、期限等相关信息,提交给行政单位进行审核和拨付。
3.经费使用报告所属单位在使用经费后,需要按照行政单位的要求,填写经费使用报告,详细记录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并及时报送给行政单位。
五、行政审批程序1.申请所属单位根据经费需求,向行政单位提交经费申请,包括申请表、相关证明材料等。
2.审批行政单位对所属单位的经费申请进行审批,核实申请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3.拨付经过审批通过的经费申请,行政单位会按照拨付通知的要求,将经费拨付给所属单位。
六、监督与检查1.内部监督行政单位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经费拨付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
严格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严格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规范行政经费的使用管理,提高财务经费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保障行政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接受政府拨款及其他财政经费支持的行政单位及其下属机构。
第三条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
第四条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应当明确责任、审慎操作,扎实推进改革,提高使用效益。
第五条各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内部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合规、规范。
第六条行政单位及其下属机构应当每年组织开展经费使用管理工作的自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七条财政部门负责行政经费的拨付和管理监督,会计部门负责经费的管理核算工作。
第二章经费的拨付与管理第八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财政拨款管理规定,依法依规申请经费支持并接收财政拨款。
第九条财政部门应当依法按照国家财政拨款管理规定,定期将经费拨付到各行政单位指定的专用账户,并确保拨款及时、足额、准确。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拨款用途规定管理经费,确保经费使用合规、规范、高效。
第十一条经费管理规定范围内的支出,应当经过预算编制、调整、审批、备案等程序,确保使用经费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十二条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管理台账,记录财政拨款的使用情况和流向,并确保财务核算的真实、准确。
第三章经费的使用管理第十三条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用途、权限和程序等。
第十四条行政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支出,合理安排经费使用计划,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第十五条经费的使用应当注重节约和效益,提高经费使用效益,降低不必要的支出。
第十六条经费使用管理应当严格审批程序,明确经费使用的权限和程序,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第十七条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费使用中的失职渎职行为。
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管理企业的行政经费使用,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订立本行政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司全体员工和部门,包含行政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各部门及其相关人员。
第二章经费预算与核定第一条经费预算1.公司每年依据经营计划和发展需求,订立相应的年度经费预算。
2.经费预算包含各项行政经费,如办公用品、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并按部门分类。
3.部门经理负责依据实际需求编制经费申请,并将申请提交行政部门。
4.行政部门负责审核和修改经费申请,并将经费申请报部门主管审核。
第二条经费核定1.经费申请经部门主管审核后,提交财务部门进行核定。
2.财务部门负责核定经费申请是否符合预算和公司相关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3.经费核定后,财务部门将经费划拨至各部门的预算。
4.法务部门要求各部门严格依照核定的经费预算进行使用,不得擅自加添或超支。
第三章经费使用与管理第一条经费使用权限1.经费使用权限依据岗位职责和权限划分,分为一般员工、部门主管、高级职员和管理层。
2.一般员工只能使用与其岗位职责相关的行政经费,不得超出权限使用。
3.部门主管在预算范围内可以使用与部门工作相关的行政经费,并要求合理节省使用。
4.高级职员和管理层可以使用相应的行政经费,但需要严格依据预算和相关规定。
第二条经费使用流程1.各部门依据实际需求,将经费使用计划书报行政部门审核。
计划书内容包含经费用途、金额、使用时间、使用方式等。
2.行政部门审核经费使用计划书,符合预算和相关规定后,将计划书报财务部门核准。
3.财务部门核准经费使用计划书后,将经费划拨至部门预算,并通知相关部门。
4.部门依据经费使用计划书,依照预算规定进行经费使用,并保存相应的支出凭证。
5.部门执行完经费使用后,需及时向财务部门报销,并供应相应的支出凭证。
6.财务部门对报销凭证进行审核,符合预算和管理制度的要求后,办理报销手续。
第三条经费使用限制为合理使用行政经费,保证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订立以下经费使用限制:1.行政经费只能用于公司正常经营和行政管理活动,不得用于私人或非法目的。
行政单位办公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单位办公费管理,规范办公费用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行政单位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办公费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节约原则:合理使用办公经费,避免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规范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确保办公经费开支的合法、合规、合理。
(三)透明原则:公开办公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监督。
第二章办公费开支范围第四条办公费开支范围包括:(一)办公用品购置费:包括纸张、文具、打印耗材、办公设备等。
(二)办公设备维修费:包括办公设备日常维护、维修、更新等费用。
(三)通信费:包括电话费、网络费、传真费等。
(四)交通费:包括公务出行、公务接待等产生的交通费用。
(五)会议费:包括会议室租赁、会议材料、会议餐饮等费用。
(六)培训费:包括员工培训、专业培训等产生的费用。
(七)其他合理费用:根据工作需要,经批准的其他办公费用。
第三章办公费审批与报销第五条办公费开支必须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支。
第六条办公费审批程序:(一)部门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填写《办公费用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分管领导审批。
(二)分管领导对《办公费用申请单》进行审核,如有异议,退回申请人重新修改;若无异议,签字同意。
(三)财务部门根据审批结果,办理报销手续。
第七条办公费报销程序:(一)报销人填写《报销单》,附上相关发票、凭证等,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财务部门审核。
(二)财务部门对报销单进行审核,如有异议,退回报销人重新修改;若无异议,办理报销手续。
第四章办公费管理与监督第八条行政单位应建立健全办公费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加强办公费管理。
第九条办公费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办公费管理制度。
第十条行政单位应定期对办公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办公费使用的合法、合规、合理。
第十一条行政单位应加强对办公费使用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办公费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一、总则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的公用经费管理。
公用经费是指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为保障正常运转和履行职能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二、公用经费预算管理(一)公用经费预算编制原则1、综合预算原则。
公用经费预算应根据单位的工作任务、人员编制、资产状况等因素,统筹考虑各项收入和支出,编制综合预算。
2、保障重点原则。
公用经费预算应优先保障单位基本运转和重点工作的需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
3、勤俭节约原则。
公用经费预算应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4、科学合理原则。
公用经费预算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编制,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程序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实际需求,提出下一年度公用经费预算申请。
2、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申请进行审核汇总,按照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编制单位公用经费预算草案。
3、预算草案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审议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
(三)公用经费预算执行1、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安排支出,不得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
2、建立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定期对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的,应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执行。
三、公用经费支出管理(一)办公费1、办公费是指单位购买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
2、办公用品的采购应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定点采购或集中采购。
3、各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控制办公用品的领用数量,避免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单位正常运转,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及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的公用经费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用经费,是指单位为保障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第四条公用经费管理应当遵循保障需要、勤俭节约、规范透明、注重绩效的原则。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五条单位公用经费实行预算管理。
各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按照预算编制的有关规定,编制公用经费预算。
第六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优先保障基本支出,合理安排项目支出。
第七条预算编制要细化到具体的支出项目和金额,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条预算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应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三章支出管理第九条单位公用经费支出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超预算支出。
第十条公用经费支出范围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等。
第十一条办公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办公用品的采购和使用,推行绿色办公,减少浪费。
第十二条印刷费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选择质优价廉的印刷服务提供商。
第十三条水电费支出应当加强管理,倡导节约用水用电,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
第十四条邮电费支出应当严格控制邮件和电话的使用,降低通信费用。
第十五条差旅费支出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报销,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和天数。
第十六条会议费支出应当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控制会议规模和费用标准。
第十七条培训费支出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培训计划合理安排,选择合适的培训机构和培训方式。
第十八条公务接待费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有关规定,控制接待标准和陪餐人数。
经费收支管理制度
经费收支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管理经费收支,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提高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特制定本经费收支管理制度。
1.行政拨款:由上级主管部门拨款,用于公务活动、行政事务和公共支出。
2.自筹经费:指通过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等方式自行筹集的经费。
三、经费使用:1.经费申请:部门、项目或个人当需要使用经费时,需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经费申请,包括申请金额、经费用途、预计使用时间等。
2.经费审批:上级主管部门根据经费申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审批,并且确保经费安排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3.经费报销:在经费使用完毕后,经费使用人需要提供相关凭证和报销单据,向财务部门提交经费报销申请,包括报销金额、报销事由、报销凭证等。
4.经费监管:财务部门根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和审核,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和合法。
四、经费管理:1.经费预算:在每个财政年度开始前,各部门需要根据工作计划和需求,制定经费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2.经费核算:财务部门根据经费预算和实际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和支出情况,为经费分配和管理提供依据。
3.经费监察:由专门的内部监察人员对经费使用进行监察,确保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规范性。
4.经费追溯:对于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和不当操作,将进行追责和问责。
五、经费公开:1.经费公开: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后,财务部门要及时公开经费收支情况,包括经费支出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等。
2.经费报告: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后,各部门和项目需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经费使用报告,包括经费收入情况、支出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
六、经费监督:1.内部监督:各部门需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外部监督:社会各界和相关利益方有权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与相关部门制度相衔接和补充。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一、总则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本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管理。
公用经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二、公用经费的范围公用经费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专用材料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办公费:指单位购买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
印刷费:指单位的印刷费支出,包括大宗账簿、表册、票证、规章制度等的印刷支出。
咨询费:指单位咨询方面的支出。
手续费:指单位支付的各类手续费支出。
水费:指单位支付的水费支出。
电费:指单位支付的电费支出。
邮电费:指单位开支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取暖费:指单位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的工资、节煤奖以及由单位支付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宿舍取暖费等。
物业管理费:指单位开支的办公用房、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宿舍等的物业管理费,包括综合治理、绿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
差旅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因公出国(境)费用:指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
维修(护)费:指单位日常开支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以及按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
租赁费:指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以及其他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会议费:指单位在会议期间按规定开支的住宿费、伙食费、会议室租金、交通费、文件印刷费、医药费等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一、总则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公用经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二、经费管理的原则1.合规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公用经费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经费的合法性、合规性。
2.公平公正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的使用和分配中,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项支出都是合理必要的,公平合理地满足单位的运作需求。
3.高效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经费使用时间和金额,并加强预算管理和监控,确保经费使用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4.透明度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公开公用经费的收支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用费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三、经费管理的程序1.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年度经费预算。
预算编制过程中,应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经费的充足性和合理分配。
2.经费申请和审批:单位内部的各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应根据实际需求,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提出经费申请。
申请经费应进行逐级审批,并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批记录和归档。
3.经费使用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预算和审批的要求,使用公用经费。
单位负责人应设置专人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经济性。
4.经费结算: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定期进行经费结算,并及时报送相关财务报表。
所涉及的经费收支情况应实事求是地反映真实情况,严禁虚报冒领。
四、经费使用的范围和限制1.公共服务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应优先保障公共服务的经费支出,确保正常运行并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2.管理费用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合理支出相关的管理费用,包括人员薪酬、办公设备、培训等开支,但应注意经费的节约和合理使用。
3.其他特殊支出:行政事业单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相关政策,合理安排公用经费。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是指用于办公、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资金。
为了规范和有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提高财务使用效率和透明度,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依据《行政事业单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原则包括合规性、规范性、公开透明性和高效性。
第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设备的购置、修缮和更新,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及相关管理费用。
第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预算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符合预算规定。
第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具体流程和责任。
第二章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第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每年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公用经费预算,并按照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第七条公用经费预算应包括各项支出明细和金额,必要时要附带说明或经计划、财务等部门审核意见。
第八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根据预算,对公用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和核查。
第九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调整公用经费的预算,根据实际需要增减相应的经费。
第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公开公用经费的预算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公用经费使用管理第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的规定,合理安排和使用经费。
第十二条公用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设备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购置、修缮和更新,以及与行政事务管理相关的费用。
第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设备采购及使用制度,确保购买的设备符合质量要求,且合理使用寿命。
第十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设备报废制度,及时淘汰不合格、过期或损坏的设备。
第十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费用核销和财务审计,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用经费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相关部门和组织有权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行政单位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行政单位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经费收支活动,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和专项资金等。
第三条行政单位经费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保经费来源和使用的合法性。
(二)真实性原则:经费收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虚报、冒领、截留、挪用。
(三)效益性原则:优化经费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四)公开透明原则:经费收支情况应向单位内部公开,接受监督。
第二章经费预算管理第四条行政单位经费预算应根据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编制,经单位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经费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程序:(一)单位各部门根据工作计划,提出经费需求,编制部门预算。
(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预算进行汇总、审核,形成单位预算草案。
(三)单位领导对预算草案进行审议,提出修改意见。
(四)财务部门根据单位领导的审议意见,对预算进行修改,形成正式预算。
第六条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应按原审批程序办理。
第三章经费支出管理第七条行政单位经费支出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擅自调整支出项目。
第八条经费支出应遵循以下规定:(一)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维修等日常支出,由部门负责人审批。
(二)单项支出超过规定限额的,由单位领导审批。
(三)大额支出、设备购置、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应提交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第九条经费支出应实行票据管理制度,所有支出凭证必须真实、合法、完整。
第四章经费收入管理第十条行政单位经费收入应按照国家政策规定,依法征收、管理。
第十一条经费收入应遵循以下规定:(一)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政策,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二)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确保经费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三)加强票据管理,确保发票使用规范。
机关经费规范化管理制度
机关经费规范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关经费管理,保障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机关的经费管理。
第三条机关经费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机关经费管理应坚持节约用钱的原则,合理合法使用经费。
第五条机关经费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六条机关经费管理应当建立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个人的职责。
第七条机关经费管理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简洁的财务管理制度。
第八条机关经费管理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权。
第九条机关经费管理应当依法开展内部审计,保障经费使用的合法合规。
第十条机关经费管理应当建立风险防控制度,预防经费使用中的各种风险。
第十一条机关经费管理应当建立经费监督机制,完善经费使用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机关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二章经费预算管理第十三条机关应当按照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定,合理制定经费预算。
第十四条机关经费预算应当充分考虑机关工作任务和经费来源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确定经费预算总量和各项经费预算。
第十五条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的经费预算编制程序,明确参与预算编制的部门和人员、编制时间和程序、编制依据和方法等内容。
第十六条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的经费预算审批程序,确保经费预算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第十七条机关应当及时调整经费预算,确保经费使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第十八条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的经费执行控制机制,确保经费预算的合理执行。
第十九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对经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汇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第三章经费使用管理第二十条机关应当合理分配经费,确保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一条机关应当对经费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正常的经费使用行为。
第二十二条机关应当规范经费使用程序,确保资金使用符合规定。
第二十三条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的经费使用报销制度,规范经费使用流程。
行政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行政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行政单位三公经费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与范围1. 本制度所指三公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公款吃喝、公车运行和维护、公款出国(境)等方面的经费。
2.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财政拨款的行政单位。
三、预算管理1. 行政单位应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编制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明确经费使用方向、标准和额度。
2. 三公经费预算应遵循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的原则,不得虚列、多报。
3.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三公经费预算的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预算予以调整或撤销。
四、审批程序1. 行政单位使用三公经费,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审批。
2. 公款吃喝、公车运行和维护等经费支出,应报单位负责人审批。
3. 公款出国(境)经费支出,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4. 审批过程中,应严格把关,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合理。
五、支出管理1. 行政单位应严格按照预算和审批程序使用三公经费。
2. 公款吃喝应遵循节约、合理的原则,严禁铺张浪费、高档消费。
3. 公车运行和维护应实行单车核算,严禁公车私用、违规驾驶。
4. 公款出国(境)应严格执行因公出国(境)相关规定,严禁变相旅游、借机敛财。
六、报销与核算1. 行政单位应建立健全三公经费报销制度,明确报销程序、报销标准和报销时限。
2. 报销时应提供合法、合规的原始凭证,严禁使用虚假发票、冒名顶替等手段。
3. 财务部门应加强对三公经费的核算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合规、合理。
七、监督检查1. 行政单位应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三公经费的监督检查。
2. 对三公经费管理不善、违规使用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信息公开1. 行政单位应定期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 公开内容应包括三公经费的预算、决算、使用明细等信息。
九、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三公经费损失、浪费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是指用于支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服务于公众的费用,包括办公开支、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各项支出。
为了规范和统一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如下:一、经费申请与审批1. 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编制公用经费申请报告,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 上级主管部门应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审批公用经费申请报告,并将批复结果及时告知申请单位。
二、经费使用和管理1.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应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公用经费的使用应严格遵循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
2.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公用经费使用的台账和档案,对经费的收入、支出、结余等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和备案。
3. 使用公用经费进行项目或工作需要时,行政事业单位应经过合理的评估和决策程序,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采购和支付。
4. 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定期审计制度,对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并及时纠正和处理不当行为。
三、经费汇报和公示1. 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和费用结余等相关报告。
2. 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及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单位内部公告栏、网站等方式进行公告。
四、经费监督和责任追究1. 上级主管部门有权对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随时进行检查和核查。
2. 对于滥用、挪用、浪费和其他不当使用公用经费的行为,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对责任人进行追究。
五、附则1. 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单位。
2. 对于一些特殊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规定,但不得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原则和要求。
以上是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的内容,旨在加强对公用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防止滥用和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增强经费的合理性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公用经费的范围1. 公用经费包括办公场所租金、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日常经营费用。
2. 公务差旅费,包括出差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
3. 办公设备购置、维护费用。
4. 会务费、培训费等相关费用。
第三章:经费的编制和审核1. 各部门在年度预算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编制公用经费预算,并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 预算编制应遵循合理、透明、节约的原则,科学合理配置经费。
3. 预算审批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第四章:经费的申请和使用1. 部门经费使用需按照计划提出申请,履行预算编制程序。
2. 各单位负责人应审核申请,确保经费使用符合合规要求。
3. 经费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用途进行,不能超出批准范围。
第五章:经费的管理和监督1. 经费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财务管理。
2. 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接受监督和审计。
3. 对于违反规定进行挪用、浪费、贪污等行为的,应依法追究责任,追回经费,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六章:附则1. 本办法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废止以前相关规定。
3. 本办法未尽事宜,由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配套措施。
结语本《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管理办法》旨在提高经费的管理效率和合理性,确保经费使用符合相关法规。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加强经费的规范管理,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果。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干部职工共同遵守本办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开展公益事业。
行政经费管理制度
行政经费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行政经费使用和管理,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和使用效果,维护国家财产,保证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经费管理工作。
三、经费来源和分配1. 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和其他资金。
2. 经费分配原则:按照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按需分配经费。
3. 经费使用范围:经费主要用于公务活动、职能部门的开支、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等相关支出。
四、经费申请和审批流程1. 经费申请:各部门在正式启动项目前,需填写经费申请表格,注明项目名称、经费用途、具体金额等信息,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 审批流程:上级主管部门收到经费申请后,需进行审批,经过严格审核后才可下发经费。
3. 经费审批情形:经费审批需符合相关政策和法规,合理合法,经过严格审批程序。
五、经费管理和使用1. 经费管理单位:每个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经费管理部门,统一负责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2. 经费使用原则:经费使用应遵循经济适用原则,保证资金的有效使用。
3. 经费使用范围:经费主要用于购买办公用品、支付职工工资、办公室租金等日常相关开支。
4. 经费使用限制:经费使用需严格按照经费用途进行,不得私自挪作他用。
六、经费监督和检查1. 经费监督: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经费的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规。
2. 经费检查:定期对各部门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追责。
3. 经费追查:对于经费使用不当或者违规情况,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经费使用报告和公开1. 经费使用报告:各机关和单位需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经费使用报告,确保透明度和规范性。
2. 经费公开:经费使用情况应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八、经费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1. 经费违规处理:对于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行为,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经费管理规定
为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对行政经费开支的监督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内容和准则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局机关及局直预算单位的行政经费支出管理。
行政经费包括:人员工资及福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社保费、困难补助费、病困慰问费、职工探亲及调遣费、培训费、调研考察费、出国费、职称评定及专家评审费、办公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租赁费、车辆费、接待费、书报费、宣传印刷费、邮电费、会议费、差旅费、维修(护)费、体检费、其它专项经费等。
第二条规定准则
(一)厉行节约原则
(二)事权财权一致原则
(三)真实合法原则
(四)统一归口管理原则
第二章事权及程序
第三条行政经费开支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重大
资金集体讨论决定的审批制度。
第四条审批权限
局本级行政经费开支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后,2万元以下的由财审处处长审批;2万元至10万元由分管财务局领导审批;10万元至20万元由局长审批;20万元以上的,报经局长办公会研究批准。
局直预算单位行政经费开支(人员经费除外)10万元以上的须报市局按程序审批。
第五条审批程序
业务处室提出经费需求,事前填写《费用开支呈签》,并附相应的开支依据,经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后,按审批权限审批。
(一)办公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租赁费、车辆费、接待费、维修(护)费、书报费、宣传印刷费、通讯费、会议费等开支,由局办公室在全年预算指标内统筹安排。
(二)人员经费、培训费、出国费、调研考察费、困难补助费、病困慰问费、职称评定及专家评审费等开支,由政工人事处在全年预算指标内统筹安排。
(三)具有特定用途的专项经费,由相关业务处室在全年预算指标内统筹安排。
第三章办理流程
第六条支付及报销程序
(一)经办人凭批准的《费用开支呈签》填写《借款单》,
会计审核,财审处负责人批准,出纳员办理支付。
(二)经办人整理原始单据,填制《费用报销单》并附《费用开支呈签》,处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后,由本处室报账员送财审处核报,财审处按国库集中支付规定办理结算。
(三)使用银行公务卡的还需填制《公务卡支付结算凭单》,财审处按结算凭单办理支付。
第七条原始单据审核
原始单据需有经办人和证明人签字,并符合以下要求:发票内容填写完整(包括日期、经济内容、单价、数量、大小写金额等),发票印鉴清晰,发票中难以写清楚的要附清单。
第四章标准与履职
第八条工资及补贴
在编职工按市人事部门核定的标准发放。
临聘人员的标准由政工人事处、财审处和用工单位三方共同审定,费用预算按临借人员审核委员会核定的实有人数编制,劳务派遣合同由政工人事处统一拟订。
第九条困难补助费
年初由财审处核定困难补助年度预算,一次性拨给局工会,由局工会审批使用。
第十条病困慰问费
市局机关干部职工工伤、患病等慰问,由政工人事处提出申请后报财审处审核,由分管财务局领导审批。
局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