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河道岸坡生态整治模式研究_胡宇祥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3-29T13:20:24.693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1期作者:孟祥涛[导读]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建设事业的孟祥涛北京鑫大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摘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高速发展,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质量也成为衡量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一大标准。
只有不断提升河道生态护坡建设水平,提高水利工程的结构性能,才能保护河流,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本文中,笔者将在概述我国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的基础上,对生态护坡的基本特征及具体功能进行详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生态护坡的施工技术要点,为我国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建设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态护坡技术;河道治理;应用研究引言在传统的水利岸坡防护工程当中,一般会采取硬化护砌措施,常用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等。
硬化护砌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自身的稳定性较强,可以持续使用多年。
但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其不仅会破坏原有的水环境景观和谐性,更会对水环境生物群种的发展和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针对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起步较晚,直至彻底了解生态系统发展规律后才开始逐步在实践当中进行应用,原则上是以尊重生态系统、不破坏生态系统、尊重生物生存空间为护坡的建设前提。
现如今,生态护坡已经开始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延伸发展成了多种不同形式。
生态护坡在本质上属于岸坡防护措施,其主要用于保护河道体系、恢复河道系统生态平衡,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
生态是多种学科交叉应用后的结果,其包含水利、环境、生物科学、力学、生态化等多种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实际建设过程中充分强调自然植被与工程材料之间的结合,力求在提高岸坡防护效果的基础上,避免对水环境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1生态护坡型式选择原则护岸型式既要保证堤岸防冲稳定安全,又要采用型式多样的生态护岸。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应用研究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护坡模式不能实际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需要合理应用生态护坡模式,全面落实新发展观念以及新的生态观。
本文将详细分析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合理应用生态护坡具备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生态护坡应用方案,希望更好的保护我国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护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时,需要充分意识到采用生态护坡的重要性,不断完善生态护坡管理方案,优化草皮护坡结构、网垫护坡结构以及生态箱护坡结构等。
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护坡应用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质量。
1分析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应用具备的意义1.1提高河岸整体稳定性生态护坡,具体采用生态扰动方式,有效提高中小河流治理效果,加强维护中小河流。
在开展生态护坡工作时,需要帮助中小河流提高生态恢复速度,将中小河流和生态化护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效避免水质存在二次污染情况,全面提高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效果。
1.2实现水体自净目标由于大自然中河流水具备了很好的洁净能力,科学运用生态护坡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体自净效果,防止水体出现污染情况。
通过采用生态护坡,能够帮助中小河流提高抗洪防涝整体治理效果,有效防止出现水土流失情况,避免中小河流以外的污染物流入到河道当中,有利于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1]。
1.3应用生态护坡,提高整体美观性在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时,采用生态护坡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体观赏性。
在进行生态护坡建设时,可以给中小河流河道附近打造亮丽风景线。
不断优化河道周围的景观,逐渐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全面提高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的美观性和品味,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2探究生态护坡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相关措施2.1优化草皮护坡整体结构在进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时,设计人员应全面分析当地河流河道附近具体的水文地质情况,并合理融入生态护坡模式,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有效提高中小河流治理效果,防止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情况。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_1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8T03:47:50.83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3期第7月作者:李智宇[导读] 近年来,我国绿色生态发展成果显著,水利工程项目也正朝着生态环保方向发展李智宇(黄河河口管理局利津黄河河务局山东东营 257400)摘要:近年来,我国绿色生态发展成果显著,水利工程项目也正朝着生态环保方向发展。
河道生态护坡应在提高岸坡强度的同时更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为了改善水利工程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文章对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展开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引言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对于保证人们生产生活安全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协调利用等具有关键性作用,维护了区域内部的生态平衡。
规范河道整治工程,可最大程度上确保流域内的生态平衡不被破坏,对于维护我国整体生态平衡也有重要意义。
1生态护坡技术概述1.1生态护坡技术的作用生态护坡技术是一种综合植物、土壤、生态和力学相关理论对边坡进行支护的方法。
利用生态的方式对边坡进行修复,是指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载的压力,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调节能力使边坡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通过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再加以人工措施作为辅导,使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或向良性循环发展。
生态护坡的要点包括两个方面:①要使结构稳定,达到安全的要求,并且要有一定的透水透气性,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平台;②要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
1.2生态护坡技术的优势生态护坡技术利用植物的深根对边坡起到锚固作用,浅根对边坡起到加筋效果,一般情况下植物草籽造价很低,整体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生态护坡技术能通过改善土壤环境,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滑坡等边坡失稳现象。
生态护坡技术除了可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协调周边环境、增加美观性以外,也能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型护坡 技术 , 目前参考 国外经验 及根据 自 身工程 特点及有关工程 经验 , 的性能特性 , 水 利工程河道 治理 、 边坡生态 防护工程 建设 应树立 “ 尊 重 已形成一定 的生 态护坡 改造技术 , 认为河道 生态护坡 改造主 要有 以下几 自 然、 恢 复 自然 ” 的理 念, 采取一 切措施 尽快恢 复边 坡原来 的 自 然 植物 , 种 途径 : 一 是硬质驳坎与软 质护岸结 合, 采用水下式硬 质驳坎结合 水上 使 防 护工 程 的植 被与周 围环 境融 为一体 , 应 该按照相 关规 范要求 , 结 合 生 态护坡 的形式 增加河道亲水 性、 生态 性 , 该方 法尽量减少 浆砌块石等 工 程实 际特性 , 建立 系统可靠 的边坡生 态化 防护设 计方 案 , 使水 利工程 硬 质驳 坎 的使 用 , 在 场地 条件允 许、 结 构保证 可靠 的前提 下, 改用仿 木 建 设护坡工 程与周 围环 境融为一 体, 充分发挥水 利工程 边坡生 态化防护 桩、 景 观石等结合植被 绿化覆盖 等手段改造河道 , 必须使用 到硬 质驳坎 的综合性 能, 但前提是必 须保证 护坡工程 本身的质量和安 全, 因地制宜 , 的地 方。 二是 景观改造 , 工程改 造与景 观改造 结合在一起 , 高大乔木 、 低 达 到工程与环境 的和谐 统~。 矮 灌木 、 花 草、 鱼巢、 水草 、 动物沿滩 地 、 迎水边 坡、 坡脚及 近岸水体等
科 学论坛 I S C I E N C E F O R U M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王红丽 河南省内乡县桃 溪镇农业服务 中心 4 7 4 3 5 0
[ 摘要】 随着人 民生活 水平 的提 高, 河道综合治理的护坡也 由原来的纯 控制河 势, 抵抗 冲刷 , 减少水土流失 等功效 , 通 过景石 的堆砌 , 使岸线错 落
小河流域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应用
小河流域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应用摘要2016年国家第2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推行时,固原市成为宁夏首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清水河作为流经市区的母亲河,河道整治面临许多问题,河道生态新系统较差,基本无纳污自净能力2016年国家第2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推行时,固原市成为宁夏首个海绵城市试点城市。
清水河作为流经市区的母亲河,河道整治面临许多问题,河道生态新系统较差,基本无纳污自净能力;河道年久失修,多年处于污染状态;清水河上游工业园区在非雨季时排口处水体浑浊,明显有偷排现象更加剧了清水河生态污染;河岸两侧均是混凝土灰色护岸,多有剥落,影响对河岸的防护及美观,且不利于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构建;它的综合治理是固原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河岸的生态建设在当代水利建设中有重要的一席,为了维护河岸稳定性,建立良好循环功能的水利生态系统,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基础建设,完善灌溉、行洪、排涝等水利体系。
而岸边区对于河道来说又是关键一环,保护岸边区有重要意义,生态护坡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绿色发展的优势,是一种可靠的护坡措施[1]。
但是生态护坡相比传统护坡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应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护坡方式。
本文结合固原清水河治理工程的实际应用,重点介绍三维土工网格在护坡工程中的应用,包括作用机理和施工工艺;将三维土工网格植被护坡并与传统护坡形式对比,突出生态护坡绿色环保的优势,在生态护坡与传统护坡的选用方面提出了些许建议。
1河道生态护坡相关概念分析1.1生态护坡的定义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
边坡开挖后,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根系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一方面能增强土体的抗滑移能力、稳定性,另一方面能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防护手段[2]。
1.2生态护坡的优缺点尽管传统灰色护坡(砲片石护坡、三合土抹面、喷混凝土和错喷网护坡)稳定性较强,可防止坡面侵蚀、维持边坡稳定,但密实的坡面防护阻碍了水土之间交流,不仅使地下水难以得到补充,而且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使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最终使水体失去自净能力。
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的几点思考
- 113 -生 态 与 环 境 工 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不仅需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环境,而且要充分发挥河道的防涝泄洪作用,建立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多,河道泄洪能力不断下降,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加强河道岸坡生态整治,不但能够使河道的基本功能得到恢复,而且能够使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是打造绿色河道、生态河道的客观需要。
相关部门要对河道的防洪抗旱作用加强重视,建设自然环境良好、地域文化丰富的河流,使河道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状态。
1 加强城镇河道生态整治的重要性加强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不仅是城镇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形象品质的重要手段。
各城镇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城镇的生态发展、人文地理、经济增长等因素,合理规划和整治河道生态系统,对其景观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既能够起到防涝泄洪的作用,又能够对生态环境起到美化的作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快城镇现代化建设。
基于此,加强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势在必行。
2 目前城镇河道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人们淡薄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滞后的河道管理观念导致河道情况每况愈下。
针对河道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2.1 河道淤积严重,行洪能力减弱部分城镇河道对通航具有一定的要求,受风浪和行船影响,严重破坏了河堤的完整度,使其出现坍塌或地基松动等问题,从而导致河岸边坡和堤顶面的水土大量流失,在河床内大量的泥沙淤积,从而抬高河床。
另外,许多城镇不恰当的开发使岸坡绿地面积大量减少,增加了河道行洪压力;不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的几点思考耿 琳(河南舜禹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
河道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受城镇快速发展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破坏。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中生态护坡应用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中生态护坡应用城市水污染逐渐加重,我国政府愈来愈重视中小河流的生态保护。
在生态护坡工作的开展中积极治理中小河流是主要途径之一。
护坡方式可以简要的分为植被式与混凝土式。
因此本文就我国某市的小河流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概括其在小何流治理中的应用,凸显出生态坡在保持水土、净化水体以及保持景观中的作用与优势,分析在小河流生态护坡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科学合理化的建议,望能够对日后对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实践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标签: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生态护坡;应用近几年,局部地区的强降雨、暴发山洪,加剧了我国某省小河流域的灾情,多地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对我国河流两侧的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从去年开始,我国调整了生态护坡的理念,转变为分期治理、系统治理以及生态治理,并且坚持安全经济、自然生态、防震减灾、按固河畅、长效管控等治理原则。
在充分的专业理论指导下,某省逐步开展某市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为河道通洪的畅通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1、生态护坡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生态护坡即综合水环境、水景观、水资源、水安全等方面内容的相结合,在满足排涝、航运以及抗洪需求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生态效应,将河堤从原本的混凝土建筑物改造成为适宜植物生长、水体、土体以及植被或者生物相互涵养并且模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因为生态材料具有水环境、水景观、水资源、水安全等多种功能,能够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以及其本身多孔质形式,对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尤为重要。
从上述可知,生态护坡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要素:其一,其应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了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在系统内部与相邻系统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互换,具有极强的动态特征;其二,其建立在保证护坡稳定与安全的基础上,将护坡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作为目标,在水体、土壤、生物之间形成物质、信息以及能量的转换,进行自我组织与修复,使护坡具备了景观效果的同时还能修复被污染的河流水体,为城市营造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
中小河流河道岸坡生态整治模式研究
g a t i o n,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s l o p e s t a b i l i t y e x p e r i me n t a 8 a me t h o d,i n t h e r i v e r b a n k s l o p e s t a b i l i t y r e s e a r c h,p u t f o r - w a r d a p l a n t o h i t me . 8 8 t h e r i v e r s u g g e s t i o n s .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p r o v i d e a n i mp o r t a n t b a s i s f o r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 n
o f t h e e c o l o o ̄ c y c l e o f n a t u r a l r i v e r ,r e s u l t i n g i n t h e d e t e r i o r a t i o n o f t h e e 【 沁I e n v i r o n me n t , ̄ u l t i n g i n t h e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_1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5-05T02:16:11.58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1期第34卷作者:石北泰陈兴[导读] 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砍伐,沿江美丽的风景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石北泰陈兴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砍伐,沿江美丽的风景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从而影响了河流的通航和泄洪能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河道,采用生态护坡技术来改善河道环境。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护坡技术;应用分析引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人们日趋重视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
但就现阶段而言,很多地区主要采用传统治理理念和技术,没有深入贯彻生态修复理念,导致水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不到恢复,难以保证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效果。
面对这种情况,要深入创新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理念,积极应用新型生态修复措施,以便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
1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的意义1.1有助于涵养水源水利工程中应用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河道附近的水土流失。
生态护坡建造过程中常会预留充足的植物生长空间,生长于此处的植物可以通过根系有效调节水土,实现水土交换,为水域生物、河岸生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不断增长、延续的根系更能固牢土壤、改善土质、稳固生态护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河道附近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平衡性。
1.2有助于美化环境生态护坡基于选材和结构的生态性,已经跨越建筑工程成为生态工程。
生态护坡建成之后,密布的草籽以及附近遍布的树木、花卉都会基于水分滋养实现繁茂生长;茂盛的树木可以利用光合作用有效净化空气,部分优良植物选种,更会散发怡人香气。
这些一定程度上都可提升生态护坡的观赏价值,促使生态护坡附近的居民更加亲水,或游玩,或钓鱼,此安居景象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生态护坡在江宁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县级及 以下河 流数量众 多 ,分布广泛 ,关系到农村 地 区行 洪排涝 ,直接 影响人民群众 的生产生活 用水 和人居环
境 。中小 河流治理在提 高河流行洪排涝 能力的基础 上 ,突出
解决县 乡功能衰减 、水 环境 恶化等 问题 。河道边坡主 要作用 是 防止水流 冲刷、淘蚀 、维持堤岸稳 定 ,同时具有 生态 、景
抗剪强度 ;另一方面通过对表土 的覆盖 ,减小了雨水 的溅蚀和 面蚀 。相比工程护坡措施 ,草皮护坡还具有 改善生态环境 、涵
养 水 源 、调 节气 候 、吸毒 滞 尘 等 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草 皮 护 坡 因
其造价低、景观 固土效果好 ,除 因稳 定、抗冲刷 等原 因不能实 施外 ,在 中小河流边坡 治理 中得到最大范围的应用 。
生态预制块护坡是 由一 组尺寸、形状和重 量一致的预制 块 组成的护坡系统 。生态预 制块护坡产 品种类 丰富 ,市场主 要 成型产品包括 联锁 块 ( 连锁块 ) 、生态混凝土护坡砖 ,铰接 式混凝土砌块等等 ,不 同厂 家的具体尺寸 、形 状、重量 以及 预 制块 之间的连接方式都 不一样 ,本次工程 中主 要采用联锁 块 护坡 。生态预 制块其 “ 生态”主要体现在两 个方面 :( 1 )
加筋 麦克垫 、纤维防护 垫、抗冲生物毯等产 品。本次工程 中主
要 采 用 了 生态 袋 护 坡 , 在 局 部段 采 用 了加 筋 麦 克 垫 护 坡 。生态
高速水 流、风浪 的冲刷 。通过在护 坡表面覆土种植 植物 ,能
体 与 坡外 环境 的 自然 交换 功 能 。 通 过 对 护坡 表 面 的绿 化 恢 复 , 保 持 了河 道 生 态 景 观 功 能 ,通 过 植 物 吸 附 、 吸 收 、 转 化 等 作 用 ,净 化 河 道 水 体 , 同 时为 河 流 生 物 提 供 栖 息 场 所 , 维 持 了 河 流 生态 系统 的 生态 平 衡 。
浅议中小河流治理与生态护坡设计
浅议中小河流治理与生态护坡设计
1、概述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深入,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气候和环境,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升温,植被的逐渐减少,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率逐年上
能力不足,遇到一些极端情况,就容易发生水灾。
2、生态护坡所面临的问题
2.1相关问题及产生原因
由于我国当前城市用地紧张,而人们喜欢依山伴水的生活环境,所以一些城市
的河道边水地带不断被侵占,水面面积越来越小,河流宽度越来越窄,为了泄洪的需要,将河道挖深,取直,这样的结果,使得对护河岸堤的建筑强度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的费用越来越大,但是破坏了河道两边的生态环境,其生态功能逐渐减退,河道成了专门的泄洪通道,失去了河道两边景观休闲和娱乐的功能。
虽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部分地区在防洪和河流治理工程中,采用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和新。
有关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的应用
有关河道护坡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的应用在河道的生态治理过程中,护坡工程是被广泛应用于其中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的护坡只片面强调发挥河道防洪、航运等功能,而忽视了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相较于传统的护坡,生态护坡不仅具备传统护坡的防洪、排涝功能,还能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丰富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针对河道护坡的治理模式及生态护坡在河道护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以下分析。
标签:河道护坡;治理模式;生态护坡1、河道护坡的治理模式1.1 原生态型原生态型治理模式一般适用于在坡度较缓、腹地较大、侵蚀不严重的河段。
原生态型治理模式是通过在河岸两侧种植植物的方式对河堤加以保护,形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河岸,通常种植的植物种类为白杨、柳树、香蒲、再力花、梭鱼草等水生性植物,利用其遍布的根系聚集堤岸的土壤,增加其稳定性,再结合植被枝柳的柔韧性,通过其在顺应水流方向,降低水流速度,从而达到抑制水土流失、提高抗洪能力、保护河堤的目的。
此外,如果河岸坡度过大,可利用池杉、金银花、龙须草、常青藤等网状性固土植物,加强对河堤的保护作用。
1.2 自然型自然型治理模式通常用在坡度较大的堤岸、水流速度较强、冲蚀较严重的河段。
自然型治理模式是采用原石、木材、砼桩等自然材料对河岸进行保护,其中木桩型护岸常用在自然型治理模式中,利用将直径较大的木桩固定在水下,从而降低水流速度,对保护河岸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自然型治理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施工成本较大、安全性较差、保护时间较短等,需要与原生态型治理模式相结合,协同工作对河岸进行保护。
1.3 工程生态型工程型生态治理模式适用与抗洪性较高、腹地较小的河段。
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人工材料对河岸进行保护,具体就是将混凝土亦或是钢筋混凝土灌注到较大容器内,形成柱状固定到水下,这种模式与自然型治理模式的相同之处是具有较高的抗冲刷性,不同之处是弥补了自然型治理模式安全性差、保护时间短等缺陷,其整体稳定性比较好,抗击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并且维持时间较长。
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研究
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研究- 水利治理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研究摘要:通过对小流域大坡降河道特征的分析,以实例为基础,初步探讨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时规划坡降确定、断面形式采用及岸坡防护,以资为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坡降确定,岸坡防冲随着各地大江大河治理逐步接近尾声,河流源头的小流域治理工作逐渐展开,小流域治理对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维系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所依赖的环境条件、各种自然资源协调发展,减少和避免因洪旱灾害所引发返贫现象、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1问题引出河流源头的小流域河道具有坡降大、冲刷淤积严重的特点,尤其上游水土保持措施不好的小流域,卵砾石、沙土受水流的搬动能力影响,从上至下分段淤高河道可与两岸农田齐平,一遇暴雨,洪水失去河道约束,频繁改道损坏农田,危害较大。
因此在进行河流源头小流域治理时基本都涉及到河道清淤整治,以抑制河床进一步向不利方向演变。
以东江上游埔前河小流域为例来研究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的问题。
埔前河位于某区南部,属东江右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为90.7km2,主河道长30.9km,平均坡降0.0188,发源于桂山山脉的尖顶山,流域内以车角为界,分为山区和平原区两部分,车角以上为山区,集水面积54.8km2,河床平均坡降0.022,山高陡峻,耕地稀少,车角以下为平原区,集水面积35.9km2,河床坡降0.01至0.04,两岸人口稠密,土地平坦连片,有耕地2.5万田。
流域上游有水库控制,水库下游至汇入东江口沿途结合农田灌溉布置有8座引水陂头。
埔前河从河口至水库下游新娘潭陂河道长15.3km,河底高程落差64.0m,其中下游8.4km至樟陂处河道坡降在0.003以下,樟陂以上还有老牛陂、社潭陂、小坑陂、社潭陂四座陂头,本河段长6.9km,落差40.0m,天然河道坡降大,洪水流速快,本段河床为卵砾石床基,在上游修建控制性水库后,下泄洪水冲积物含量减少,对两岸冲刷严重,尤其凹岸崩塌连片存在,已危及农田。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第一篇: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关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探讨摘要: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当坚持人本理念,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的治理目标。
本文主要对当前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生态河道治理模式、评价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河道;治理模式;评价方法;研究生态河道治理,即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一方面要确保河道防洪以及引水排涝,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人工修复措施,对河道的水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构建。
一、河道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1.水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向周边不断扩展的同时,使得离城镇相对较远的河道成为城中河,越是人口密集的河道受影响越严重,以致于很多农村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成为工业发展的牺牲品,大量的工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之中,水体自然净化能力严重退化。
实践中可以看到,对于多数农村地区的河道而言,水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治理不及时、不到位,使得河道中的大量水草、杂物长期积聚,严重影响了水质。
2.水资源非常有限,调水难度比较大。
从我国发展水资源分布和管理现状来看,淡水资源非常匮乏,水资源的有效人均占有量明显不足。
对于境外引水工作而言,落实不到位,使得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可利用水资源受限,河网水体建的设想,非常的困难,调水难度比较大。
二、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在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即设计、施工以及管理,具体分析如下:1.设计。
以生态治理思想为指导,在生态河道建设过程中,应当将人本理念与回归自然相结合,不仅要保留河岸原有的礁石、水草以及水生生物,而且还要恢复河道的排洪、航运以及蓄水等功能,维系河道的自然特征及其水体流势多样性。
在此过程中,还要建设仿自然河流,处理好水与人之间的关系。
2.施工(1)截污纳管。
在河道整治时,主要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尤其是截污时,应投入足量的人、财和物,并且将沿岸河道中的污水做截流,由污水处理厂对其统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浅议中小河流治理与生态护坡设计 周展鹏
浅议中小河流治理与生态护坡设计周展鹏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经济的大形势下,治理中小河流的工作具有水土资源统筹与稳固基础的作用,而且在气候发生突变的情况下,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为城市的整体经济建设,构建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而在治理中小河流时,多采用护坡技术,这种技术在城市现有水资源全面防护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而在构建护坡体系时,融入现代生态概念,更加有助于现有城市的长足发展。
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小河流,主要探讨了其治理工作与生态护坡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治理;生态护坡设计;中小河流目前,中国各地区的中小河流很多,而且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在进行修建时,由于在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约束下,造成有安全隐患存在。
而在治理中小河流中,现代生态护坡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能够净化水体并保持水土。
因此,在治理中小河流时,应全面认识和了解生态护坡及其设计。
这样除了可以确保岸坡稳定外,还能和四周的环境协调一致。
1 治理中小河流中的生态护坡问题1.1 问题及其原因目前,因为中国各城市的用地均十分紧张,而城市居民又多喜爱依山伴水的居住环境,所以,很多城市的河道地带被严重侵占,而且水面面积日益减小,中小河流也变得更难更窄。
而在满足行洪的需要下,需要挖宽、取直河道,如此一来,则对护河岸堤周围的建筑强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投入的建设费用也日益增多,但却严重破坏了两边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其生态功能也渐渐退化,造成河道沦为专门用于泄洪的通道,这样河道两边原有的景观娱乐与休闲的功能也逐渐丧失。
尽管为了将这种情况加以改善,中国有些区域在防洪和治理河流的工程中,引进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思路。
例如,选用堤防绿化方法和生态护坡技术等,试着还原河流域原有的生态环境等。
1.2 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当下的经济环境背景下,针对现有中小河道的常见治理问题,在进行解决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结合区域市政的规划外,还需要政策上的大力扶持,需要尽可能地维持天然的中小河流形态,全面展现自然、生态治理的中小河道的基本理念,宜滩则滩,宜弯则弯,避免出现裁弯取直、占滩围河、河道渠化的问题,针对局部一些不太合理的中小河段,应该结合具体的情况,适当予以一些微微调整改进等措施。
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以天津市某河道为例 胡岩
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以天津市某河道为例胡岩摘要: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水生态环境,造成水体发黑发臭,使人们“谈河色变”,而且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
本方案以“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为出发点,统筹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多种措施,结合河道特点、现场调查情况以及周围水环境质量,确定水体治理的总体技术路线为“清淤疏浚+生物强化治理+高效复氧+应急处理+综合管理维护”。
通过综合治理,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恢复了往日“鱼翔浅底、清水绿岸”的景象。
1.项目背景水系面积为32万平方米,现有蓄水量约为35万立方米,淤泥厚度在0.2~0.5 m之间,河道水体水质为劣V类,水体透明度低,水色呈暗黄或暗绿色,水质差,COD严重超标,部分河道水草丛生、杂草蔓延。
由于河道水生态脆弱、水体缺乏流动、汛期排沥影响,内源污染物长期蓄积在水体和底泥内,易发生黑臭、水华等现象,严重影响周边的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河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当前需要,也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3]。
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2.1水质状况通过现场踏勘及调研,对该河道水系水质进行了取样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局部区域的河道总磷、总氮和氨氮超标严重,水质为劣V 类,影响水环境质量。
2.2河道现状现场调研发现,该河道内的主要污染来源以内源污染为主。
由于水体缺乏自净能力,加之雨季面源污染,日积月累,污水中有机有害物质越来越多,水体污浊,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3底质现状根据现场踏勘,河道的局部区域淤积较为严重。
雨季面源污染的输入和累积效应不容忽视,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通过沉降作用或随颗粒物吸附作用进入到水体底泥中。
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
此外由于城市河道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河道中微生物、藻类过量繁殖。
浅谈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主要型式
浅谈河道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坡的主要型式
徐晓文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在河道治理中采用生态护坡是发展趋势,在保障河
流岸坡安全与稳定的前提下,同时保护水生态环境、改善河道水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列举了主要的生态护坡型式,并对护坡型式的选择作了简要分析。
【总页数】2页(P16-16,17)
【作者】徐晓文
【作者单位】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浙江杭州31002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生态护坡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2.浅谈南山支流堤防护坡的必要性及主要型式
3.生态护坡型式在西江干堤险工段治理中的运用
4.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
工程中的应用5.土牛河河道治理工程护坡型式比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道整治生态护坡之探讨
河道整治生态护坡之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不仅要解决防洪安全的最基本问题,还要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近年来,政府对河道整治的管理理念逐渐转变为生态、自然、全扭曲、纯净水源和无水绿化。
保持生态平衡,尽量减少人类对河流的干扰,维护河流的自然岸线,维护河流走廊的生态功能。
与传统的坡型相比,生态护坡在景观美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生态护坡理论,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鼓励进一步创新生态保护技术。
关键词:城市;河道整治;生态型;护坡结构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技术得到快速地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建设和农业的发展,必须改造现有水利设施,解决农业生产中用水不足的问题。
河道治理应该基于生态建设理念,因此,在进行河道护坡建设时必须重视生态环保的观念。
并且在制定相关计划时要对河流的地理位置和规模进行实际勘测,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这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够改善河流护坡的生态保护。
一、生态型护坡含义、功能与特点生态护坡建设旨在创造和保护良好的动植物的栖息地,确保自然景观的合理开发。
此外,只有当生态是可持续、安全和持久的,我们才能实现生态和生物效应。
从本质上讲,生态保护是通过模拟自然状态,确保水、土壤和生物的相互保护。
因此,生态护坡不仅要能够保持水土还要有基本功能,更应具有防洪、防侵蚀、自动调节水闸、切断和对河道污染物进行分解的功能。
护坡的生态特性体现在生物性、亲水性、安全性、景观性等方面。
首先,护坡生态防护的本质是水利设施,要充分发挥防洪固岸的保护作用。
其次,它对当地动植物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生态护坡地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在设计细节方面,下一阶段的安装和平台的扩建将使人们获得水资源更加安全和高校。
最后,生态保护具有景观的特殊性,建成后可以与周边景观相一致[1]。
二、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护坡设计原则(一)水力稳定性原则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的设计首先应遵循水力稳定性的原则。
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研究
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研究摘要: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大力推广,人们越来越关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的社会关注度日益明显,防洪防汛工作日益加强,有效开展河道清淤整治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本文基于小流域大坡降河道的恶化现状分析,研究探讨小流域大坡降河道的清淤整治措施。
关键词: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清淤;整治;现状措施长期以来,社会普遍关注长江等大流域河道,小流域河道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即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河道建设,却缺乏合理有效的后期清淤整治工作,小流域河道在洪水暴涨暴跌的冲刷下,容易造成泥沙的大量淤积,造成河床式水库的收益不理想。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大力开展水利工作,几乎每个乡镇都成立有水利工作站,对小流域河道开展清淤整治工作,然而现如今,部分拆除,部分合并,再加上筹措资金的困难,小流域河道的清淤整治工作仍然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一、小流域大坡降河道的恶化现状分析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恶化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势地形因素、地质因素、水土流失因素以及人为破坏因素四种。
第一,造成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恶化的地势地形因素,往往是指河道上游因坡降过大,泥沙冲刷现象严重,同时河道下游坡降急剧变小,水流速度骤减,造成泥沙大量淤积,尤其是在乡镇河段。
第二,造成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恶化的地势地形因素是指,河道上游由于长时间的冲刷,河道上多有露出的基岩和堆积的大量块状岩石,抗冲刷能力相较于下游较强。
河道下游多为砂卵石堆基层、沙壤土层、深层软土层等,抗冲刷能力极弱。
第三,造成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恶化的水土流失因素是指河道中水土的流失现象造成河道的干涸,目前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收效较为理想。
第四,造成小流域大坡降河道恶化的人为破坏因素包括人为有意识的破坏和人为无意识的破坏两种。
其中,人为有意识的破坏通常表现为大量生产生活等垃圾的排放倾倒入河道,侵占河道防洪断面以修建建筑等;人为无意识破坏包括阻水桥梁和拦河坝的低标准修建、河道堤防的单边修建、河道的建坝不修堤等现象,虽没有直接进行河道的人为破坏,但以不合规范的河道堤坝修建间接造成河道的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3-04-18基金项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12年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作者简介:胡宇祥(1983-),男,辽宁省沈阳市人,讲师,从事水土保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
中小河流河道岸坡生态整治模式研究胡宇祥1,李 娜2(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机械建筑学院,吉林132101;2.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132101)摘 要:目前,国内流经城市的河流岸坡整治工程中,片面强调河流的防洪能力,而淡化了河流的人文生态功能,破坏了天然河流的生态循环,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河道的治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因此,对河道岸坡的治理不但要关注它的结构稳定性,还要考虑生态健康、人文景观协调等生态学内涵。
本文以建华河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实地调查为基础,以边坡稳定实验研究为手段,在综合河道岸坡稳定性研究成果上,提出河道整治方案建议。
可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并对类似工程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边坡稳定;生态河道;整治模式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Patterns of Ecological Slope Treatment for Medium and Small RiversHU Yuxiang 1,LI Na 2(1.J ilin Agricultur 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 sit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 ing ,Jilin 132101;2.Jilin Urban Planning Des 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132101)A bstract :At present ,the river flows through the city 's river bank renovation pr oject ,one -sided emphasis on the river flood contr ol capacity ,while do wnpla ying the humanities and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river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 ycle of natural river ,resulting in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the river management exist certain one -sidedness and blindness .Therefore ,the governance of river bank slope should not only concern the stability of its structure ,but also c onsider the ecological health ,humanities landscape coordina -tion of ecology connotation .In this study ,Jianhua Riv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roject based on the spot investi -ga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slope stability experiment as a method ,in the river bank slope stability research ,put for -ward a plan to harness the river sugges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Key words :structural stability ;ecological river ;pattern of mana gement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河道的治理工程在保证行洪排涝的基础上,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旨在通过对河道岸坡的治理,保证岸坡的稳定,改善水边环境及人文生态系统的和谐健康,提供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以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推进水利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本文以建华河为实例,分析两种河道整治模式,为其他相似河段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本课题主要研究原生态型边坡和工程生态型边坡两种边坡模式。
通过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不但要达到防洪标准,防止经济损失,还可以改善人居环境及水边环境。
建华河是东山泄洪沟,位于丰满区,流经建华村,流长1.5Km 。
现在该流域进行城镇规划,因此提出河道整治需求。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分为河床整治、断面整治、岸坡整治,本文主要针对岸坡整治进行,并且采用生态整治方式[1]。
1 生态河道岸坡治理模式1.1 原生态型治理模式原生态型治理模式主要采用林草措施保护河堤,以保持自然河岸形态,如种植柳树、杨树以及芦苇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林草,利用其发达的根系固堤,起到增加抗洪能力、保护岸坡的功能。
但该方式抵抗洪水的能力不佳,一般只用于岸坡坚固、坡度较缓的河道[2]。
采用林草措施护堤主要用于小河、溪流的堤岸保护和一些局部冲蚀的地方,以保证堤岸的自然特性[3]。
如图1(a ),这种方法采用生物措施,相对较简单,当河岸情况较复杂时,可辅助采用梢捆、沉柳、土工织物固坡,以达到固坡的整治要求。
1.2 工程生态型边坡工程生态型边坡是在原生态型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再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等材料,利用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标准。
此种方式一般用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对生态保护要求也较高的河段。
工程生态型治理模式不仅采用林草措施,还采用工程措施,如在坡脚设置挡土墙或木桩等护岸,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结合[4]。
如图1(b ),这种方法将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提高了抗洪能力以及河岸的抗冲刷能力。
2 边坡稳定性研究通过实验手段,测定试验地土样含水率、颗粒级配曲线、液塑限含水率,并且土样按照原状土容重制成岸坡模型,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2.1 粘性土自然含水率的测定通过烘干法测定试验地土样的干重度和自然含水率,本实验需进行三次平行测定,按下式计算含水率ω,含水率测定见表1。
ω=m 1-m 2m 2-m o×100% (1)2.2 粘性土液限值、塑限值的测定测定建华河土样的液限W L 和塑限W P ,通过双对数坐标计算出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含水率实验数据深度序号20cm 40cm 60cm 80cm 100cm 116%18%14%15%16%214%15%16%15%18%314%20%15%14%17%表2 液、塑限联合测定实验结果实验序号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平均值塑限值(t )p 8.7%6%7%6.8%7.1%液限值(t )i 24%21.2%16%16.2%17.3% 由表2中实验结果,得出液、塑限值的平均值分别为7.1%和17.3%,塑性指数I p =ωL -ωp =17.3-7.1=10.2,由于试验地土质的塑性指数在10与17之间,因此鉴定试验地土为粉质粘土。
2.3 粘性土颗粒分析实验筛分法测定土样的颗粒级配,对试验地土质进行颗粒分析,通过不同孔径标准筛上的颗粒质量百分比,得出颗粒分析结果,绘出颗粒级配曲线[5]。
重复四次平行实验,见图2。
图2即为四组实验得出的颗粒级配曲线图,图中显示试验地土样颗粒分配不均匀,试验地土质颗粒级配良好。
3 粘性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实验研究粘性土边坡侧面破坏情况。
制备模型的原材料为2m 长角钢三根,规格4m ×2m ,厚0.5mm 长方形钢板一块,足够大有机玻璃板一块,制成无顶面、正面,一侧面为有机玻璃板,其余三面为钢板的边长为0.5m 的正方体模型。
见图3。
在试验地取粘性土并在制备的模具内模拟基坑边坡,坡角为55°,坡高为397mm ,坡顶面为500×220mm 的矩形。
在有机玻璃板面沿坡面做好标记以便在坡面破坏后观察破坏情况,在坡顶面依次施加砝码荷载(单个质量为2.55kg )直到坡面出现微裂缝,最后到整体破坏。
做一次平行试验,将两次从有机玻璃面观察到的破坏结果进行分析。
试验的两次滑坡破坏,第二次比第一次破坏程度稍大一些,但两次滑坡曲线大致相近,均成圆弧面且越接近坡底两条破坏曲线越接近,试验结束后进行开挖,在轴线剖面处发现已经发生明显的水平错动,甚至断裂,表明边坡发生了多次滑动,由浅表层局部的滑裂向深部发展,最终导致大范围的滑坡破坏的发生[6]。
试验过程见图4。
4 结论通过对建华河实地考察,建议对河床进行清淤疏浚,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设计河道清淤要尽量与上下游进、出口河段平顺连接,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坡度[7]。
不对河道作过多挖填,不过大改变河道自然纵坡。
对河道内部分地段进行裁弯取直,疏浚后的河底高程需满足现有桥梁基础的防护。
基于粘性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实验,建议采用工程生态型边坡的形式。
利用内置石块、种植土石笼作为生态挡土墙,这种方式不但为植物提供了土壤,还能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的空间[8]。
参考文献:[1] 冯文凯,石豫川,刘汉超.西南某水电站闸址区高边坡特征及其工程效应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8):1388~1393.[2] 吴保生,马吉明,张 仁,等.水库及河道整治对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的影响[J].水力学报,2003,34(12):12~20. [3] 胡一三,张原峰.河道整治方案与原则[J].水力学报,2006,37 (2):127~134.[4] 姚文艺,王卫红,李 勇.趋于河势稳定原理的黄河游荡性河道整治机制研究[J].水力学报,2007,38(10):1172~1177. [5] 张俊华.城镇河道岸坡生态整治模式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23~30.[6] 梁 铮.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恢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9~10.[7] 季永兴,刘水芹.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1(12):12~14.[8] 束波峰.生态混凝土护坡在河堤加固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9(12):6~8.责任编辑:吴艳玲(上接第12页) 由表4可知,F=24.67>F0.05(15.4),F= 24.67>F0.01(11.4),所以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