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路径刍议
校园媒体宣传策略
校园媒体宣传策略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校园媒体在大学校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引导舆论,成为了校园媒体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校园媒体宣传策略,旨在为学校的媒体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针对对象的细分校园媒体是面向学生群体的,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多种多样,有着不同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因此,校园媒体需要根据学生的分类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细分。
比如,在内容上可以区分为新闻报道、校园资讯、学术研究等栏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传播方式上可以采用微信公众号、APP、传统纸质媒体等多种形式,以覆盖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二、关注话题的热点校园媒体应该敏锐地把握时代热点和学生关心的话题,及时报道并深入反映学生的需求和心声。
除了正面积极的新闻报道外,还应关注社会问题和学术研究的深度报道,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社会事务。
在报道方式上可以进行专题报道、人物专访、社会实践等形式,以展现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三、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校园媒体的宣传策略中应注重故事的叙述方式。
通过具体的案例和个人故事,将抽象的内容转换为具体的形式,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感。
通过真实的故事,媒体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美好与价值,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四、引入多媒体元素在信息时代,文字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校园媒体需要引入多媒体元素。
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可以丰富内容,提升宣传效果。
例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通过照片、视频来展现事件的全貌,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事实;在专题报道中可以使用音频、视频来呈现学生的声音和观点,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五、互动性的传播方式校园媒体的宣传策略需要与读者进行互动,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
通过提供评论区、在线问答等方式,与读者进行交流和讨论,增强媒体品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同时,也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立专页,与读者实时互动,迅速传播信息,增加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大学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
大学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大学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内聚和力,外树形象,营造和谐,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院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动、全面、及时、讲究实效的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服从大局,服务学院的发展。
第三条学院新闻宣传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管理等有关规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新闻宣传部门及各部门和个人。
第二章新闻宣传范围和形式第五条学院新闻宣传主要内容:(一)国家、省、市等领导参加我院有关会议和重要活动,视察、检查我院,以及有关重要批示的宣传报道。
(二)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宣传报道。
(三)学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报道。
(四)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和规定。
(五)学院出台的重要政策、规章、重大措施和学院工作运行中的重要信息的发布。
(六)学院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阶段性重点工作及重要观点、的宣传报道。
(七)学院改革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典型经验和先进个人的宣传报道。
第六条学院新闻宣传主要形式:(一)利用院内媒体发布新闻信息,通过《z学院报》、z网、院广播台等进行宣传。
(二)新闻发布会:对学院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举措、重大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各新闻媒体发布。
(三)记者招待会(包括新闻通气会、媒体恳谈会、媒体集体采访、情况介绍会等)。
(四)邀请媒体记者来校采访。
(五)向新闻媒体发布、发送新闻信息。
第三章新闻宣传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由学院统一领导。
学院成立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院办公室的副院长担任。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策略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策略探析【摘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受众需求的个性化等。
为了有效开展宣传工作,高校需要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包括加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培养宣传人才等。
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宣传效果,培养人才则是宣传工作长期发展的关键。
高校应重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新形势不断调整发展方向。
未来高校宣传工作有望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宣传策略,为高校宣传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宣传工作、新形势、挑战、应对策略、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国家的重要基石,而高校宣传工作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校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宣传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
高校宣传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影响着高校的声誉和形象、招生情况和社会认可度。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宣传工作的现状分析,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以及针对挑战的应对策略,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高校宣传工作,并强调培养高校宣传人才的重要性。
结合以上内容,将总结新形势下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探讨未来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高校宣传工作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竞争的加剧,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高校宣传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现状:传统的宣传手段逐渐失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宣传手段如传单、海报等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需求。
高校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来进行宣传。
高校宣传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一些高校宣传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长期策略,宣传内容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不足,导致宣传效果不佳。
浅议在新时势下如何做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
浅议在新时势下如何做好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在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之重要责任的大学,需要不断加大对社会的开放和交流程度,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在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情况下,如何做到与进俱进,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我校在进入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依托船舶、立足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来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一系列问题,这既是负责宣传工作的领导所经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新闻工作者较为关心的热点话题。
作为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者,我结合本职工作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谈几点拙见: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就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积极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自觉地接受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积极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努力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把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学校党委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上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发展的新思路,不断谋求改革的新突破,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学校在努力完成“十五”规划、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二、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近几年,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本建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体实力和声望得到了明显提升。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校在国内一流大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这就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在深刻领会学校各级领导的总体工作思路的基础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落实行动,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刍议
传 统 的新 闻学 研 究 有 较 强 的 实 用性 质, 理 论 但 色 彩 较 弱 。 传 播 学 被 引 入 新 闻 学 界 以 后 。 多 传 播 许 学 的 理 论 假 设 和 研 究 方 法 已 成 为 新 闻 理 论 研 究 的 一 部分 。新 闻学 研 究 已不 再 局 限 于 传 统 的 学 报 , 包 它 括 广 播 电视 、 络 传 播 等 各 种 传 播 媒 体 或 形 态 。 且 网 而 涉 及 了大 量 的 非 新 闻 类 的 媒 体 传 播 的 内 容 。 及 广 以 告 、 共 关 系 、 体 经 营 的研 究 等等 。这 种 融合 不仅 公 媒 是 原来两 个学 科 的 融 合 。 且 与 传 媒 活 动相 关 的各 而 个 学科 的研 究成 果 , 如 社 会 学 、 会 心 理 学 、 类 例 社 人 学 、 学 、 济 学 等 等 , 越 来 越 多 地 被 运 用 到 新 闻 法 经 也 传 播学 的基 础理 论研 究 中。 自2 0世 纪 9 0年 代 中 期 以 来 . 着 网 络 传 播 在 随 中 国 的普 及 , 闻 传 播 学 界 以 新 闻 的 敏 感 性 迅 速 抓 新 住 了 这 个 研 究 话 题 . 98年 出 版 了 第 一 本 专 著 , 19 20 0 1年 出 版 第 一 套 教 材 。 研 究 者 除 了 具 有 较 敏 锐 的 学术 眼光 外 。 耍 与 网络传 播 市场 化 有一 定 关 系。 还 市 场需要 以科学 的名 义开 展 广泛 的公 关 活 动和 投入 广 告 , 这 种 知 识 的 普 及 需 要 不 断 地 研 究 提 出 新 问 而 题 和扩 展新 视角 。 2 2 传 媒 经 营 、 闻 法 治 与 职 业 道 德 成 为 新 闻 传 播 . 新
新闻传播规律
新闻传播规律
选择律、效用律、接近律是新闻传播中不以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客观法则。
本文以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揭晓后,评委对部分获奖消息导语优化为例,从新闻传播规律出发深入剖析原因,以期归纳出导语写作原则。
一、以新闻传播规律的“选择律”审视导语
新闻传播选择律要求寻找传受双方的共同关注点,尽可能在求同存异中使受众赞成传播主体的立场和观点,从而形成舆论引导力。
《菲南海仲裁案所谓最终裁决公布中方强调不接受不承认》这则消息,钱莲生认为其导语不妨如此优化:“南海仲裁案闹剧终于谢幕。
……‘最终裁决’也是非法无效的。
”温和的态度冷静的笔调体现着公正性、客观性,但是“闹剧”一词,既表明了中国的严正立场,又反衬出仲裁的荒唐以及美菲等国滥用国际法的阴险用心和恶劣影响,凸显出着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有理有据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法理的大国形象。
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冲击和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要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主动适应新媒体技术潮流,抢占新媒体传播阵地,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关键词:新闻宣传舆论导向社会多元化新媒体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则需为其提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高校新闻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为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一、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总体现状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发挥着对内传播政策、引导思想、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对外树立良好形象、改善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尤其在交流沟通信息、引导舆论导向和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
第一,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搭建起了内部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通过校报(刊) 、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媒介的协同服务,高校管理部门可以将各项工作、政策迅速传播并进行有效解释,师生既能及时了解到学校工作的进展情况,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校园新闻媒体发表意见和建议。
避免了因沟通不畅而产生的误解和矛盾,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能较好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报道形式和手段,发挥把关、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功能,将所要宣传的思想蕴藏到新闻报道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高校师生的正确舆论引导,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推出能够充分展示大学风格和风采的宣传产品,在多元化的文化特质中凸现和发展校园主流文化,使大学文化得以不断继承、融合、创新、发展。
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目前面临的挑战当前社会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不断普及,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也随之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新挑战。
大学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宣传管理办法
大学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宣传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更好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学院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内聚和力,外树形象,营造和谐,实现新闻宣传工作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院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动、全面、及时、讲究实效的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围绕学院中心工作,服从大局,服务学院的发展。
第三条学院新闻宣传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管理等有关规定。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新闻宣传部门及各部门和个人。
第二章新闻宣传范围和形式第五条学院新闻宣传主要内容:(一)国家、省、市等领导参加我院有关会议和重要活动,视察、检查我院,以及有关重要批示的宣传报道。
(二)学院学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宣传报道。
(三)学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高校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报道。
(四)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有关高等教育的政策和规定。
(五)学院出台的重要政策、规章、重大措施和学院工作运行中的重要信息的发布。
(六)学院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阶段性重点工作及重要观点、文章的宣传报道。
(七)学院改革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典型经验和先进个人的宣传报道。
第六条学院新闻宣传主要形式:(一)利用院内媒体发布新闻信息,通过《z学院报》、z网、院广播台等进行宣传。
(二)新闻发布会:对学院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举措、重大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各新闻媒体发布。
(三)记者招待会(包括新闻通气会、媒体恳谈会、媒体集体采访、情况介绍会等)。
(四)邀请媒体记者来校采访。
(五)向新闻媒体发布、发送新闻信息。
第三章新闻宣传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由学院统一领导。
学院成立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院室的副院长担任。
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原则和方法
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原则和方法新闻传播是指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公众的过程,而舆论引导则是通过言论和观点对公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
在当今社会,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在塑造社会舆论、影响公众意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分析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原则和方法。
一、新闻传播的原则和方法1.真实性原则新闻传播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
新闻应当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避免虚假报道和夸大事实的现象。
采编人员应当通过对事件的深入了解和多方核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2.公正性原则新闻传播应当坚持公正原则。
新闻机构应当平等、公正地对待各方观点和意见,并将其传递给公众。
在报道中,应当避免片面倾向和偏颇观点,确保新闻的公正性。
3.客观性原则新闻传播应当追求客观性。
采编人员应当保持独立、客观的立场,尽量避免主观判断和个人情感的介入。
新闻报道应当以事实为基础,通过详实的报道来呈现事件的全貌。
4.及时性原则新闻传播追求及时性,要求新闻机构快速、准确地将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公众。
及时报道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提高新闻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5.多样性原则新闻传播应当尊重多样性。
新闻机构应当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利益,传递多元化的观点和信息。
通过多样性报道,能够满足公众的多元化需求,塑造一个包容、开放的新闻环境。
二、舆论引导的原则和方法1.舆论导向原则舆论引导应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各级媒体和舆论机构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公众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
同时,要注重民众的主体性,鼓励公众参与舆论的讨论和建设。
2.信息精准原则舆论引导应当基于准确、全面的信息。
舆论工作者应当具备较高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通过传递真实、权威、全面的信息,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思考。
3.舆情研究方法舆论引导需要通过搜集、分析舆情来实现。
舆情研究可以包括对新闻报道的监测和评估、社会舆论的分析和研究等。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社会舆论的变化,进而实现对舆论的引导。
遵循新闻规律:有机运动的必要性与条件性
遵循新闻规律:有机运动的必要性与条件性1. 引言1.1 介绍新闻规律新闻规律是指在新闻报道和传播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原则。
这些规律包括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多样性、时效性等。
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应该客观公正,不带个人情感和立场;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应该基于事实真相,不内容虚假或夸大;权威性是指新闻报道应该来自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消息来源;多样性是指新闻报道应该涵盖多种声音和角度;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应该及时准确,符合时事新闻的快报性要求。
遵循新闻规律可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闻规律的遵循更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遵循新闻规律,新闻报道才能真正起到宣传教育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作为新闻从业者或者新闻媒体机构,遵循新闻规律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对公众的尊重和对自身职业的尊严。
只有通过遵循新闻规律,新闻报道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认可,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的助推器。
1.2 解释有机运动的概念有机运动是指在新闻报道和传播过程中,遵循一定规律和原则,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流畅、准确、客观、公正。
有机运动需要依据新闻事实和道德准则,以客观真实的态度进行报道和评论,避免偏向个人或团体的利益,确保信息的传播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有机运动的核心概念包括事实真实、客观公正、言之有物、立场合理、信息完整、适度热情等几个方面。
事实真实是指报道的信息必须来源于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人物,不得篡改事实或捏造出一些虚假的内容。
客观公正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事件时要客观中立,不带有个人情感和偏见,不能为了迎合某些群体或个人利益而歪曲事实。
言之有物是指报道重点要突出,内容要翔实而具体,不能空洞无物。
立场合理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处理问题时要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但必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不得一再地强调个人偏见。
信息完整要求报道的内容要充分完整,不能有所遗漏或加以删减,以确保读者能够了解事情的全貌。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区域治理
前沿理论与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谢瑶函
湖南省地勘局四。二队,湖南 长沙410004
摘要:当前,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新媒体的应运而生,从基本上改变 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改变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为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由现实到网络的丰富深化 提供了广阔空间。如何运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特点,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已经成为每个新闻宣传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 160 ·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动把握新特点、探索新规律、创造新 方法,不断拓展途径,创新思索,将互联 网思维和互联网手段真正贯穿到价值引领 全过程,才能为单位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谢瑶函,女,本科,办公室科员,主 要从事网络编辑和新媒体平台编辑工作。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新闻宣传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在宣传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主要 表现在:时效性、高效性、强互动性、个 性化、定向宣传、社群性等方面。互联网 走进千家万户,移动互联网更是普通触及 大众指尖,比起以前的传统媒体,新媒体 的新闻传播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新媒体 所具备的实时更新能力更强,可以做到新 闻现场同步直播。实现全方位、立体报道, 更直观,已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时间, 第一现场。其丰富的信息含量,更大的容 量。不受时长的限制。有别于报刊、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可对新闻播报的 内容实时监控,互动交流,通过更先进的 科学技术手段,实时更新和完善新闻宣传 信息,并可与受众及时互动交流,第一时 间了解受众心理和舆论导向,通过互动交 流,使成果及时分享、矛盾及时化解,让 新闻宣传工作更加便利。更加直接,更加 主动。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机遇 与挑战并存 新媒体时代,使新闻传播形式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革,很多程度上为新闻宣传工 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可 以说,新媒体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闻宣传工 作不可或缺的宣传平台。但是,由于网络 传播的便利性及网络管理的复杂性,新媒 体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加以重视。 1创新思路。与时俱进 充分运用新媒体资源,才能不断将宣 传工作推向更高水平。在传播理念方面. 贴近公众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把握节点, 以专题宣传来提升新媒体的影响力;把握 重点。以贴心的服务来提升新媒体的吸引 力;把握亮点,可选取主流媒体、主要门 户网站刊发的最新消息进行转载,提升新
报网联姻 共促发展--高校新闻传播体制改革刍议
很 多 , 够 为 师 生 提 供 更 多 、 丰 富 的 信 能 更
息 。 . 动 优 势 。 园 网 有很 强 的 互 动性 , 4互 校 师 生 可 以随 时在 网 上 发 帖 、 帖 , 表 自 跟 发
其次 是 它 们 的互 补 性 。校 报 和 网络 联 姻 ,
可 以相 互 取 长 补 短 , 势 互 补 。 用 网 络 的 优 “ 、 、 ” 快 活 多 与校 报 的“ 、 、 ” 真 深 久 相结 合 ,
体制 , 立报 网 建
联 姻 体 制 . 共 以
促 发 展 关键词 : 校
报 校 园 网 新 闻
己 的 意见 , 与 对事 件 的讨 论 、 议 。 比 参 评 这 给 报 纸 写 稿 、 稿 、 表 来 参 与 互 动 要 便 投 发
EⅣ
AI - I AOZH E 2 1 ・ ( I 0 0 3 上半 月 )
报网联姻 传播 共促发 展 高 校新 闻 体 制改革 刍 议
摘 要 : 随
高校校报要经过组稿 、 编稿 、 稿 、 版 、 审
排版 、 对 、 校 印刷 、 放 等 多 道 程 序 。 版 发 出 周期 往 往要 一 到 两 周 时 间 甚 至 一 月之 久 ,
可 以 收到 “+ > ” 效 果 。在 现 今 信 息 化 112的 和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息 就 是 财 富 , 实 现 信 要 高校 效 益 的最 大 化 , 担 任 高 校 信 息 传 播 把 的有 效 媒 体 整 合 起 来 . 免 校 报 和 校 园 网 避 的 无 序竞 争 所 带 来 的 内耗 , 学 校 生 存 和 对
新闻传播的规律
新闻传播的规律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信息在社会中的传输和传播过程。
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的时效性和即时性。
新闻是一种及时性的信息,它需要快速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因此,新闻传播需要具备高效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手段,保证新闻能够迅速传播。
2.新闻传播具有选择性。
在传播过程中,媒体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立场选择报道哪些新闻,哪些新闻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反响。
同时,公众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选择获取哪些新闻。
3.新闻传播具有度量性。
新闻传播的效果可以通过一定的指标进行度量,比如新闻报道的曝光率、转载率、评论数等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媒体评估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进而调整传播策略和方向。
4.新闻传播具有反馈性。
新闻传播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交流过程。
公众会通过各种渠道对新闻进行反馈和评论,这些反馈会影响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导向,从而构成一个反馈循环。
总之,新闻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闻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 1 -。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研究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研究作者:东静蕾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8期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是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好高校新闻舆论导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要保障,是培养新闻宣传人才、提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高校新闻宣传者要站在党和国家新要求的高度,站在学校改革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发力。
一、高校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是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历来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阵地,始终处于新闻舆论斗争的最前沿。
历史和现实证明,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把好高校新闻舆论导向,是赢得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这需要高校新闻工作者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制定预见性、针对性强的工作计划,做好宣传引导和解释工作,使舆论导向真正深入师生的思想、行动中,使导向作用渗透到新闻宣传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把握舆论主导权。
(二)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是凝聚高校改革发展共识的需要当前,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越是深化改革,越是面对巨大困难,就越需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需要发挥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正面宣传、鼓舞干劲、增强信心、凝聚共识的作用,激发师生投身改革事业的强大力量。
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对内和对外两种功能,对内要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为基础,以自身的办学实力定位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文化精神。
对外则要以高等教育改革事业大局为立足点,以积极的行动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三)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是提升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取得了成绩,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新闻宣传人才,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的新闻宣传仍存在工作手段尚需提升、宣传能力尚需提高、宣传队伍尚需加强等问题。
刍议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传播策略
刍议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与传播策略本文分析了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新闻传播的传播策略。
认为,要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就必须选择正确的传播环境和选择正确的传播方式。
标签:新闻传播;制约因素;传播效果;策略新闻是生活中的调味剂,最重要的是新鲜,真实,贴近生活实际。
新闻工作者是对新闻进行编辑、整理、充实、报道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贯穿新闻的形成,传播和新闻被接受的整个过程。
新闻传播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新闻传播的效果好,才能对人们产生良好的影响。
新闻的传播有一定的规律,同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因素、传播的方式等等。
要让新闻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不仅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责任心,新闻的接受者也要具备感恩之心,体会新闻传播的艰辛,认真对待每一条新闻,真正发挥新闻的价值,为社会和家庭带去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一、新闻传播的制约因素新闻传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传播方式和受众的选择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他们,才能避免消极的影响,扩大传播的范围和空间,让新闻为人们所喜爱。
1、新闻传播的外在环境任何新闻的传播,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在环境。
环境对新闻的传播来说,是客观因素。
新闻所传播的内容不同,对应的外在环境就不同。
新闻的主题只有与一定的环境相适应,才能起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的外在环境不断的扩大,使用先进的技术,就可以让新闻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大众。
新闻传播的环境包括信仰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及生活环境等,一条新闻如果违背了受众的信仰,就会受到受众的批判和责怪,信仰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活动,它是无形的,却比有形的东西更具有影响力;一条新闻如果在本质上违背了它所存在的制度环境,国家或者社会就会阻止这条新闻的发布,只有符合制度环境的新闻才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和推动。
2、新闻传播的传播方式新闻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的,新闻传播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方式。
新闻的传播方式是新闻的重要媒介,如果受众是从新闻的发现者和第一发布者直接获得新闻属于最直接的传播方式,中间不经过其他媒介或者其他空间,一次性的接触就可以完成。
对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文章对校园网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了校园网新闻宣传的优势,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应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校园网;新闻宣传;优势;作用;原则网络媒体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能力,并以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成为新闻传播不可忽略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河南电力工业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宣传工作优势,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了良好的整体形象,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一、校园网新闻宣传的优势1、权威性。
校园网新闻宣传是学校党委的“喉舌”,利用新闻宣传做好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其重要职责。
新闻宣传的导向正确、传达及时、信息丰富、严谨负责,已是学校党委指导和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师生员工领会精神、学习政策的重要渠道。
因此,校园网新闻宣传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
2、群众性。
新形势下,广大师生员工对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他们千方百计地想了解时政、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娱乐身心,关注校园新闻已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习惯,而广大师生员工对信息的渴望和追求也推动了校园网的不断发展。
因此,校园网新闻宣传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
3、形象性。
网络宣传图文并茂,可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感染力强。
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选用,可在屏幕上创造一种活跃、轻松、愉悦的情景,使严肃的宣传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人们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思想得到升华。
4、时效性。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征。
目前,网络媒体可以随时更新信息,这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人们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
这种迅速、及时、准确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加强网络空间的正确舆论导向。
二、校园网新闻宣传的作用校园网是学校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是学校政策、重大事项和活动的权威发布者和传播者,既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也代表着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
2024年浅析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理论
2024年浅析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理论新闻宣传工作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塑造形象等多重任务。
本文将从新闻宣传的定义、特点、功能、原则、方法、效果评估、挑战与对策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一、新闻宣传定义新闻宣传,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新闻媒介进行的宣传活动。
它是指运用新闻报道、专题报道、评论、访谈等手段,将特定的信息、观点、立场传播给广大受众,以达到宣传目的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新闻宣传以新闻为载体,通过真实、客观、公正、及时的报道,来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公众认知。
二、新闻宣传特点新闻宣传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真实性:新闻宣传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报道内容必须真实可信,这是新闻宣传的生命线。
客观性:新闻宣传应尽可能客观地呈现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时效性:新闻宣传强调时效性,要求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以满足公众对新鲜事物的需求。
广泛性:新闻宣传通过大众传媒向全社会传播信息,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三、新闻宣传功能新闻宣传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传递信息:新闻宣传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动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引导舆论:通过有选择地报道和评论,新闻宣传能够引导社会舆论,塑造公众价值观。
塑造形象:新闻宣传可以帮助塑造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的形象,提升其在公众心中的认知度和好感度。
监督社会:新闻宣传能够揭露社会问题,监督政府行为,推动社会公正和进步。
四、新闻宣传原则在进行新闻宣传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党性原则: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党的领导,服务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真实性原则:新闻宣传必须真实反映事实,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
正面宣传原则: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社会正能量。
群众性原则: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五、新闻宣传方法新闻宣传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新闻报道:通过新闻报道传递信息,引导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12期Vol.9 No.12235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路径刍议陈姣娣(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新闻中心,广州 广东 510800)摘 要: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在高校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维系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闻宣传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范式。
新闻报道需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高校新闻宣传作为一种定位更清晰、受众更明确的新闻报道形式,更须严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本文以新闻宣传与新闻报道、大众传播的关系为理论基础,论述了当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新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高校;新闻宣传;新闻传播规律;高校报道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2-0235-02一、新闻宣传: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类别“新闻宣传”与“大众传播”是新闻传播学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两者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涵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新闻宣传是一种基于新闻报道范式的特殊大众传播类型。
大众传播一般以专业媒体机构为执行者,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充当“社会公器”的角色,是一种“你说他说”的多向传播模式。
新闻宣传的定位更加明确,发挥着“喉舌”的作用,其行为主体是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往往呈现一种“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模式。
从现实考量,大众传播以受众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导向,寻求目标信息的抵达效果。
新闻宣传以内传播为重点,主观性虽强,但仍须遵循新闻报道中真实性、时效性等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倾向性、鼓动性的传播效果。
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与其他新闻宣传不同,高校新闻宣传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为任务,是一种特殊的新闻宣传形式。
实践表明,新闻宣传工作对于高校的运行、发展、改革、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主要由内宣和外宣两部分工作组成。
内宣主要是通过校报、校园广播网络和网络社交平台等传播渠道来展开。
内宣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政策及会议精神传达、校园文化活动推广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引导、沟通、激励作用。
外宣则是指高校借助公众媒体——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媒体或者新媒体,利用其进行宣传报道,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服务,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论何种形式的高校新闻宣传,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范式,都须建立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之上。
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现状及问题本文按照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藏大学等3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34所高校的校园网站报道文本,及其中10所高校的微信公众号文本发现,目前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特征与存在的基本问题如下:(一)宣传工作虽受重视,但制度仍待健全从样本空间分析来看,高校主要负责人对新闻宣传工作非常重视,无论是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还是经费划拨等方面,高校管理部门都给予大力支持。
现今高校新闻宣传队伍也正发生改变:工作人员数量越来越多,从业人员学历也越来越高,硕士以上学历的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占大多数,他们大部分都是新闻专业或中文专业等科班出身,甚至拥有博士学位的从业者也逐渐增多。
历史地看,高校新闻宣传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新闻宣传业务能力都呈现出攀升趋势。
同时,真正好的新闻故事大多来源于基层。
但由于高校宣传鼓励、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往往容易导致高校基层教职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够高,所以让很多好新闻宣传契机遭遇“滑铁卢”。
此外,由于高校新闻宣传人员拥有的业务培训资源相对匮乏,很多高校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与效果较之新闻专业媒体部门仍然有较大差距。
(二)外宣力度虽增,但传播艺术落后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日渐加剧,“酒香也怕巷子深”,各高校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建设和社会评价。
许多高校设置了专人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也有的学校的外宣工作由新闻中心工作人员负责。
在一些重大学术和校务活动中,大部分高校都会邀请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大众媒介(包括热门网络媒体平台)尤其是主流媒体来配合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高校开始尝试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积极就热点议题对外发声,密切掌握相关舆论的主导权。
毋庸置疑,在当前新形势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传播艺术落后,如采写的稿件宣传色彩过浓,新闻宣传文本时常难以摆脱“官本位”习性,事实材料解读过于肤浅,新闻价值不能得到充分挖掘,等等。
更有甚者,有些高校的新闻宣传报道纯粹就是从宣传的角度做新闻,为了宣传而宣传,而不是以新闻的视角做宣传,从而导致高校新闻报道很难深入人心,很难走出校门,难以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
(三)新闻宣传紧追媒介融合大潮,但报道内容失之单调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也紧随时势,加入了媒介融合的行列。
同时,高校新闻报道的数量也急剧增多,但是呈现出“一条新闻看三遍”236教研前沿的特点,即同一主题内容,新闻校园网、微博及微信公众号都复制粘贴报道,不进行任何表达上的修改。
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受众的阅读疲劳,本质上是一种机械化的伪媒介融合。
此外,高校作为教育单位部门,“会多、事多、讲话多”是客观事实,而高校新闻宣传文本也具有“会议多、讲话多、活动多”三个特征。
高校“会多、事多、讲话多”及新闻宣传工作的繁重性,导致很多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分身乏术,深入基层、深入师生不够,报道文本浅尝辄止,对学校师生的思想脉搏把握不准,从而导致报道内容的庸俗化和报道风格的僵化。
在新媒体信息追求趣味性、可读性和创新性的今天,这无疑阻碍了高校新闻宣传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路径目前高校宣传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根源是高校新闻宣传部门和新闻宣传工作者没有尊重传播规律。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也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因此,高校只有充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进行新闻宣传报道,才能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增强高校新闻宣传的传播效果。
因此,高校新闻宣传应贯彻落实新闻传播规律,深入研究受众心理,主动设置议程,加强舆论分析,善于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增强高校新闻宣传的传播效果。
笔者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以事实为基础,遵循高校宣传报道的真实性新闻宣传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特殊范式,也应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原则。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按照客观事实来采写新闻。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闻宣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生产传播路径,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也不例外,新闻的产生来源于高校师生,新闻产生完成后也要最终回归于师生,进而影响师生。
因此,高校新闻宣传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根据真人真事来讲述故事。
遵守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不仅表现为要从宏观上真实把握和反映人、事、物的全貌和概况,而且也要从微观上准确地介绍报道对象的特点及差别,切忌过度拔高、无中生有、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等新闻失实行为。
(二)以效率为准绳,提高高校宣传报道的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是新闻区别于历史的重要评价标准,这就是为什么专业记者在采写新闻过程中要“抢”的原因。
新闻不能“拖”也不能“压”,越早报道越好。
在新闻业界,记者普遍认为丧失时效性的新闻便是旧闻,新闻价值低。
因此,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性,就必须牢牢把握新闻的时效性。
如今,数字技术能使信息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与便捷,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与发布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电脑或其他数字设备上完成,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高校新闻宣传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引用现代传播工具,对新闻事件第一时间进行采访报道。
通过观察一些高校的新闻网站与新闻公众号,可以发现很多新闻报道的内容可能还是几天前举行的活动或者是所召开的会议。
更令人诧异的是,一些高校校报的新闻往往要经过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和印刷,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三)以师生为中心,增强高校宣传报道的趣味性在新闻传播学视域下,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接收者与消费者被称为受众,而教师与学生群体正是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目标受众。
所以,高校新闻宣传系统应借鉴新时期大众媒介以受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树立受众意识或师生意识,秉持信息公开应及时、透明的传播原则,让高校师生从高校新闻宣传的单纯受众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在宣传实务中,须牢牢把握“三贴近”原则,切实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理念,以准确、深入地了解和获取高校师生的所想所思和他们真实鲜活的新闻故事为准绳,增强高校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唯有如此,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才能引起目标受众的共鸣与认同,引导舆论的职责追求才能有效落地。
同时,高校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面对校内情况,运用新闻传播规律,讲好校园故事。
四、结语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联系,具有普遍性。
规律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只能通过认识它来加以利用,新闻传播规律也不例外。
所以,高校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时应本着尊重与遵循的原则,善于利用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规律,本着为学生服务、为教职工服务的原则,正确引导舆论,才能取得有效、可期的传播效果。
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这是对时代发展大势的必要呼应,是培育与提升高校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务实之举,也是凝聚和鼓舞全校师生的必经之途。
总而言之,唯有在恪守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才能将正向的舆论力量转变为高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护卫舰”。
参考文献:[1] 徐基磊.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民办高校新闻宣传体系完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2] 徐保山.高校新闻宣传现状与发展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0(11):117-118.[3] 陈力丹.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J].视听纵横,2008(04):4-5+1.[4] 王宇,童兵.事事处处都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学习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体会[J].新闻记者,2016(04):15-19.[5] 雷惠萍,孙超.高校新闻媒体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及其综合运用[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05):75-77.作者简介:陈姣娣(1990—),女,湖南娄底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硕士,初级职称,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