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翘盼“中国智造” 发展亟待集群规模

合集下载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现状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现状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增长,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现状,主要从技术进步、应用范围扩大、产业链完善、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加剧、服务市场增长、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增多等方面进行概述。

1.技术进步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着研发力度的加大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机器人的性能、稳定性和寿命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中国企业在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上也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降低了对进口部件的依赖。

2.应用范围扩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增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食品、化工等众多行业,特别是在劳动力密集、环境恶劣的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随着服务型机器人的兴起,医疗、康复、助老等领域也成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应用场景。

3.产业链完善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和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

目前,中国企业在各个环节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特别是在中游和下游环节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此外,中国还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产业集聚区,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4.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工业机器人行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政策。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多项专项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国家战略层面,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为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5.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品牌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和技术领域。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合作,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6.服务市场增长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服务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

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一、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当今,机器人已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据了解,我国机器人年均销量已达到10万台,其中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7万台。

与此同时,智能制造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许多机器人制造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推出更加智能化、灵活化的机器人设备。

目前,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物流、装配、焊接、喷涂、清洗等方面。

例如,物流机器人可以运送零部件、自动化仓储管理、自动分拣等;装配机器人可以完成机械、电子、汽车等各类产品的装配任务;焊接机器人可以高效、稳定地完成各类焊接操作。

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也为企业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

二、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未来发展1. 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也将逐渐实现更加智能化。

在物流方面,未来的物流机器人将具备自主识别、自主定位、自主避障等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种不规则、复杂环境下的物流运输需求。

在装配方面,未来的装配机器人将能够实现“自学习、自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配任务,自主调整自身的动作和工具、自动生成装配方案,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和准确性。

在焊接方面,未来的焊接机器人将会更加智能化、柔顺化,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不同材质的焊接应用。

2. 机器人将更加柔性化未来,机器人的柔性化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柔性化机器人具备独立决策、自主工作、灵活适应不同生产场景的能力,可以实现“一机多能”的功能。

在装配方面,柔性化装配机器人可以通过自主路径规划和自适应工具选择,适应不同的装配任务和产品变型,从而实现自动化、高效、灵活的生产。

在清洗方面,柔性化清洗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表面特性和清洗程度,自主选择清洗工具和清洗方式,实现机器人清洗的自动化和精细化。

3. 机器人将更加协作化未来,智能制造将不再是机器人和人类相互独立的生产方式,而是机器人、人类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紧密协作的生产方式。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

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状况及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正在呈爆发式增长。

相比较2022年,2022年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增加了51%,达到22600部。

其中,2022年至2022年间,工业机器人年度供应量增加了4倍。

在工业机器人50年的进展历史中,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增长速度无人能及,中国将会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大消费国,并将做到厂厂都有机器人,家家都有机器人。

机器人需求激增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上世纪70年月初期,经过20多年的进展,大致经受了3个阶段:70年月的萌芽期,80年月的开发期和90年月的适用化期。

从开展工业机器人讨论至今,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不断进步中。

近些年,我国先后涌现出多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的企业,但产品产业化应用程度较低,多数处于几十台的生产规模。

就应用状况来看,近3年市场需求激增,并且由汽车产业向电力和电子、机床、化工等诸多领域拓展,市场需求空间大。

2022年开头我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激增,比2022年增加了1.7倍,2022年比2022年增加51%,估计到2022年需求量将达到3.2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国。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劳动成本快速上涨,一些企业开头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

食品机械制造引入机器人机器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制造业在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对于设备组成部件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密性、表面质量等。

尤其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如航天、通信等。

下游市场技术需求的转变,对食品机械行业的进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假如食品机械的技术进展能够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则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制约其进展。

目前,国内大部分食品机械企业大都关怀如何将企业做大。

而国外企业则更多追求技术的领先,即让自己的产品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制造中不行或缺。

目前中国食品机械企业的竞争机制主要是靠价格和数量取胜,缺乏核心技术。

随着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的提高,企业的利润会越来越薄,因此竞争机制亟待转变。

中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中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中国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中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全球机器人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背景下,中国机器人行业呈现出了以下发展现状:
首先,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年均增长超过30%,2018年市场规模达到了750亿元人民币。

这一规模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之一。

其次,中国机器人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

过去,中国机器人产业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大了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力度。

例如,中国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再次,中国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除了传统的汽车制造、电子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外,中国的机器人应用正在向更多领域拓展,如物流、医疗、农业等。

特别是在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制造的背景下,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上的应用得到了更多的推广。

此外,中国政府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

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加大对机器人应用的推广力度。

政府还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升级,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很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情况分析机器人技术是未来的方向,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器人行业都在快速地发展。

其中,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机器人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机器人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和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国内机器人市场在国内,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不断投入,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事实。

根据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报告,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销售收入达到3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

其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大,占比超过70%。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焊接、上下料、装配、喷涂等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尽管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但随着国内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的不断进步,中国机器人市场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外机器人市场在国外,机器人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率比国内高。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预测,到2022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量将达到388,000台。

其中,日本、欧盟和美国是机器人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在美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80亿美元。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机器人市场主要集中在军事、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在日本市场,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制造、医疗和家庭助理等方面。

而在欧盟市场,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医疗保健、服务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机器人市场应用场景各异,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

机器人技术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在飞速进步。

在机器人的控制和智能化方面,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并且,智能机器人的开发也受到广泛关注,如聊天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和个人助理等。

除了智能化方面的发展,机器人在外形造型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比如,人形机器人和无人机等。

此外,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应的产业链发展。

比如,机器视觉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系统等。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现状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参预者。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2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

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

1.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领域,主要应用于汽车创造、电子创造、机械创造等行业。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了15.7万台,占全球销量的40%以上。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创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2. 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新兴领域,主要应用于医疗、教育、餐饮、物流等行业。

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医疗机器人在手术、康复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教育机器人在学校和培训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3. 特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军事、安防、航天等领域。

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较小,但在军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在军事侦察、打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内机器人发展的动向1. 技术创新中国机器人产业正致力于技术创新,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例如,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

2. 产业升级中国机器人产业正逐步向高端创造、智能创造方向升级。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机器人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例如,机器人在汽车创造、电子创造等行业的应用逐渐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国际合作中国机器人产业加强了与国际机器人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与日本、德国等机器人强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加深,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市场拓展。

同时,中国机器人企业也积极参预国际机器人展览会、论坛等活动,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引言概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领域的热点之一。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本文将从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的现状1.1 产业规模扩大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

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产业链也逐渐完善。

1.2 技术水平提升国内机器人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了对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力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在机器人感知、控制、运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上,国内企业也在不断创新,逐渐缩小与国外巨头的差距。

1.3 应用领域广泛国内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外,机器人在农业、医疗、物流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可以自动化完成播种、浇水、除草等工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国内机器人发展的动向2.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国内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机器人赋予了更强的智能化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和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未来,国内机器人将更多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的智能助手。

2.2 服务机器人的广泛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内对于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服务机器人可以在医院、养老院等场所提供照料、陪伴等服务,减轻人力压力。

因此,国内机器人企业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将会得到更多关注。

2.3 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为机器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未来,国内机器人企业将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机器人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十一学校九年级(上)段考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

1.(6分)学校开展“走进神圣殿堂——人民大会堂”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人民大会堂,小华撰写了活动手册的前言。

阅读前言,完成各题。

ㅤㅤ人民大会堂矗.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建成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两翼略低,中部稍高,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从东门拾级而上,穿过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北部是可以容纳五千座席的大型宴会厅,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楼。

万人大礼堂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一层池座,两层挑台容.纳万人同时开会。

顶棚呈穹隆形,中央饰有红宝石般的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周围点缀有镏金的70道瑰.丽的光芒线和40个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ㅤㅤ人民大会堂有“共和国殿堂”之美誉。

70多年来,它既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国家举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①_____也是一座历史丰碑。

无数推动中国苍.桑巨变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制定②_____无数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在这里展开。

作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建筑,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人民”的力量与中国奇迹。

人民大会堂,走过悠长岁月,芳华依旧。

(1)(2分)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矗”应读为“zhù”B.“瑰”应读为“guì”C.“容”应写为“融”D.“苍”应写为“沧”(2)(2分)下面对①②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①; ②;(3)(2分)同学们在词典中查到“是”的义项有:①直,正;②正确;③法则准则。

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甲】国家的政治体制【乙】国家做得正确的事【丙】国家的大政方针2.(2分)活动手册的封面需要配一幅图画。

下面是国家邮政局于2009年发行的《人民大会堂》特种邮票,图案分别是人民大会堂东门和万人大礼堂。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标题: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应用工具。

本文将从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1.1 产业规模扩大: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1.2 技术水平提升:中国机器人技术水平逐渐提升,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1.3 创新能力增强:中国机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二、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2.1 领先技术优势:发达国家在机器人领域拥有领先技术和研发实力,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

2.2 应用领域广泛:外国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保健、军事安全等多个领域。

2.3 人工智能融合:外国机器人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到机器人系统中,实现更智能化的应用。

三、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挑战与机遇3.1 技术壁垒:机器人领域技术更新换代快,中国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能力,突破技术壁垒。

3.2 市场竞争:国内外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赢得市场份额。

3.3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四、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未来趋势4.1 智能化发展:未来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主学习和适应能力,实现更多人机协作场景。

4.2 人机交互:机器人将更加人性化,与人类之间的交互更加自然,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4.3 产业升级:机器人产业将不断升级,向高端技术和服务领域拓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五、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呈现出多样化和快速发展的趋势。

中国机器人产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市场竞争力;全球机器人产业应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相信在全球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机器人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下:一、发展现状持续壮大: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三年新增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2022年,中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645.8万台。

2023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22.2万套,同比增长5.4%,服务机器人产量353万套,同比增长9.6%。

到2024年7月,中国持有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过19万项,占全球比重约三分之二。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等制造业,且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光伏产业应用增长迅速,成为行业发展主引擎。

服务机器人在家庭服务、医疗康养、物流、餐饮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特种机器人在空海探索、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物流领域使用仓储机器人提高分拣效率;医疗领域有手术机器人协助进行高精度手术。

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中国在机器人模块化与重构、多任务规划与智能控制、信息感知与导航等技术方向积累了一批专利成果,部分国产机器人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赋予机器人更高的智能化、灵活性与效率。

例如,国内首台单孔腔镜机器人能在难度更大的手术中发挥作用;列车智能巡检机器人可替代技术工人采集车底、车侧高清图像和 3D 数据。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中国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集群,拥有北京、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广州、青岛等产业集聚地,并涌现出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锐企业和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企业竞争力增强:虽然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以外资品牌机器人为主,但内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国产替代进程显著加速。

一些国内企业在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埃斯顿等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

二、发展趋势技术创新融合加速:机器人产业技术将加快融合创新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将不断深化,推动机器人向更加智能化、自主化、灵活化方向发展。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引言概述:机器人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国内外对机器人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本文将从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机器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1.1 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国内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领域。

机器人应用领域涵盖了创造业、服务业、医疗等多个领域,推动了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增长。

1.2 技术创新突破:国内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突破,如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自主导航等方面的发展。

这些创新为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包括资金支持、减税优惠等,为机器人企业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国内机器人发展动向2.1 人机协作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多地与人类进行协作,实现共同工作和生活。

人机协作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和感知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人类的需求,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匡助。

2.2 服务机器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服务机器人将在医疗、养老、家庭助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2.3 智能创造机器人:智能创造是未来创造业的趋势,机器人在智能创造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未来的智能创造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自主性和灵便性,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3.1 技术率先: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处于率先地位,拥有先进的机器人研发技术和创造能力。

他们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3.2 应用广泛:国外机器人在创造业、农业、医疗、航天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特殊是在创造业领域,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

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

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展望机器人技术是现代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本文将就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论述。

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

首先,在制造业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力。

无论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生产还是生活电器制造方面,机器人都具备高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在服务业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

在餐饮业和酒店业,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从事接待、送餐等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物流和仓储行业,机器人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搬运和分拣,提高仓储物流的效率。

此外,在军事和安防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显示出巨大潜力。

机器人可以在危险的环境下执行任务,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例如,在巡逻、排雷和侦察方面,机器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的优势和挑战我国在机器人技术领域有着优势和潜力。

首先,我国具备庞大的劳动力和人才资源,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国在制造业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机器人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再次,我国政府对机器人技术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促进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然而,我国在机器人技术发展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外企业,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发。

其次,机器人技术的高成本和长周期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

此外,机器人的安全性和隐私问题也亟待解决。

三、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机器人技术将继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将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机器人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机器人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机器人科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机器人科学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机器人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

本文将分析中国机器人科学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中国机器人科学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3.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7%。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

2. 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发展:中国的机器人科学家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智能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机器人的自主学习和智能化发展。

3.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中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除了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外,机器人在医疗卫生、农业、建筑、教育、服务业等领域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医疗领域,机器人手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精密手术等高难度手术中,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4.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融合:人工智能是推动机器人科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智能机器人可以自主感知环境、识别物体,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这为机器人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中国机器人科学的未来趋势1. 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未来,中国机器人科学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等领域,技术的不断突破将使机器人具备更高的智能化和自主化能力。

2. 产业升级和转型: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弱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3. 人机协同合作的加强:未来,机器人将与人类更加紧密地进行协作。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成为未来备受瞩目的领域之一。

机器人是实现人工智能化的代表,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控制和智能判断能力,可以在农业、工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机器人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探讨。

一、机器人产业现状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机器人产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目前,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这些国家的机器人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机器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较高。

在我国,机器人产业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受政策支持的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连续几年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率。

四川、江苏、广东等地也逐渐形成了机器人产业集群。

目前,在工业制造、服务领域,我国的机器人应用需求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机器人在医疗和物流领域得到了更多应用,为抗击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机器人发展面临的挑战机器人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技术和法律层面的挑战最为突出。

指向性、学习能力、智能算法等是机器人技术的三大核心,而在技术方面,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

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不断拓展,也为解决机器人长期以来制约其发展的电池续航、柔性机械和高强度材料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但是,机器人安全、隐私、道德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机器人智能发展与使用安全、隐私保护等要求,是机器人产业未来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机器人发展的未来展望目前,机器人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服务化。

未来的机器人可以上路、上天、上水,在各种行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医疗机器人、全自动化制造设备、物流机器人、社区服务机器人等将成为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商业领域。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机器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其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动向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1.1 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之一。

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增加,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1.2 应用领域广泛:中国机器人在工业创造、物流仓储、服务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工业机器人在汽车创造、电子创造等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

1.3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中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机器视觉、自主导航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国内机器人发展动向:2.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内机器人企业积极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将其应用于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控制等方面,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2.2 服务机器人的兴起: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服务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

国内机器人企业加大对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力度,开辟出了多款适合于医疗、养老、餐饮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

2.3 产业升级与智能创造:中国创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传统创造业转型的重要手段。

国内机器人企业致力于研发智能创造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3.1 技术率先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向来处于机器人技术的率先地位。

这些国家在机器人感知、运动控制、人机交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3.2 应用领域广泛:国外机器人在军事、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军事机器人在侦查、救援等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机器人与人类协作:国外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展望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突破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展望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突破
人才培养:未来将更加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了解市场需求, 把握行业趋势
加强技术研发, 提升产品竞争

探索新的商业 模式,实现产
业升级
加强与政府、 行业协会等组 织的合作,共 同推动产业发

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制定合理的人工智能监管政策,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鼓励跨界合作,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带来的数据安全和 隐私泄露风险
如何平衡数据利 用和隐私保护的 关系
法律法规和政策 对安全与隐私保 护的监管要求
人工智能产业如何 加强安全与隐私保 护的技术研发和应 用
人工智能产业的监管政策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规 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指导原则
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 市场将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更多机 会和可能性。
深度学习在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智能机器人能够识别和理解更复杂的 指令,提高生产效率。
深度学习在智能制造中的价值: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 成本。
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制造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个 性化。
深度学习与智能制造的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深度学习和 智能制造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兴市场为人工 智能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 抓住机遇并应对挑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挑战:新兴市场的竞争激烈,需要 面对来自不同领域的竞争和挑战。
创新与合作:在新兴市场中,需要 不断创新和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 能产业的发展。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

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动向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动向。

通过对机器人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机器人行业的现状,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国内机器人发展现状1.1 产业规模扩大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20%。

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1.2 技术创新成果丰富中国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例如,智能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3 应用领域广泛国内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制造业、医疗卫生、农业、物流等。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国外机器人发展现状2.1 高度发达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发达国家在机器人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例如,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机器人产业体系相对完善,技术水平领先。

这些国家的机器人制造商和研发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2 重点关注服务型机器人国外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服务型机器人的快速发展。

服务型机器人包括家庭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能够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这些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2.3 人机协作成为研究热点在国外,人机协作成为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人机协作是指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紧密合作,通过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模式在工业生产、医疗护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国内外机器人发展的共同趋势3.1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是机器人技术发展的共同趋势。

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机器人中,可以使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智能化和自主性,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中国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并为制造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变革。

本文将对中国制造业中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

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纷纷应用于制造业的不同环节。

例如,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检测产品的质量问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此外,人工智能的技术也广泛应用于预测和优化生产计划,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生产决策支持。

在中国制造业中,人工智能还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制造业正在迎来一波自动化生产的浪潮。

传统的机器人需要经过预先编程才能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通过学习和自主决策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

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能够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从人类工人的责任中解放出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因此,人工智能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昂成本对于许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其次,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不成熟和复杂性也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由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所掌握,中小型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面临着很多法律和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和机器人的道德责任等。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人工智能在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依然可期。

首先,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政府的支持将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普及和经济可行。

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规模与发展趋势

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规模与发展趋势

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规模与发展趋势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从应用角度分,机器人可以分为智能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其中,智能机器人一般包括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等。

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行业应用机器人和个人/家用机器人。

其中,行业应用机器人包括智能客服、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引领和迎宾机器人等;个人/家用机器人包括个人虚拟助理、家庭作业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儿童教育机器人、老人看护机器人和情感陪伴机器人等。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

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和各种智能机器人。

现在虽然还没有一个严格而准确的机器人定义,但是我们希望对机器人的本质做些把握: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

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一、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显示,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大约为750。

1亿元,近年来保持良好的增速,不过总体增速在逐渐放缓。

具体来看,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到66%,服务机器人达到25%,特种机器人约为9%。

1、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能自动执行工作,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

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工业机器人可以按照操作极坐标、功能、机械结构、驱动方式和程序输入方式等维度进行分类:(1)按操作极坐标主要分为直角坐标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SCARA机器人)、球坐标机器人和关节型机器人。

【九科精测 模拟分类】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I(原卷+解析)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分类精编卷

【九科精测 模拟分类】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I(原卷+解析)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分类精编卷

专题6 语言文字运用I(原卷版)一、(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持续了一千三四百年之久的浑盖之争,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贯串这个时期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过程之中,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获得诸多重要成就。

例如,被后人奉为中国古代历法的圭臬的《太初历》,是浑盖之争的直接产物;又如,在中国历史上① 的“小儿辩日”问题,(①);再如,在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勾股定理”以及相关的测高望远之术,是在浑盖之争中为发展天文测算方法而形成的;更如,唐代僧一行组织的天文大地测量,是为了解决浑盖之争的一个重要命题而得以实施的;还如,中国天文仪器的发展,亦与浑盖之争② ;……类似例子,③ ,这表明浑盖之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②)等特点,它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

这种规模和深度的争论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亦不多见。

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作为(③),浑盖之争将永载中华文明发展的史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语句,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括号里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2023·河北衡水·河北衡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机器人难免给人以四肢僵硬、机械感十足的印象,但最近机器人“出圈”了。

特别是电影《流浪地球2》里的四足仿生机器人机械狗“笨笨”、可穿戴的外骨骼机器人等“黑科技”,都让人对如此有魅力的机器人①在北京朝阳区某商场,一米多高、“萌萌的”智能问询机器人正四处“走动”,为人们提供指路等服务;在广东一家制造企业的总装车间,上百台工业机器人挥动着机械臂,② 地进行汽车生产作业,高效且不知疲倦;在上海一家大型仓库内,智能配送机器人按照各自的运行路线准确定位并搬运指定商品,虽然身板儿瘦小,但强壮得能抵得上好几个劳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万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未来3年,机器人在电子、金属、橡胶塑料、食品以及医药行业的出货量将超过汽车行业,一般制造业领域将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新战场。
发展还要靠集群规模
“机器人是高新技术产业,是典型‘三高’,技术密集度高,人才密集度高,资金密集度高。”曲道奎说,“高新技术应该是芯片、网络、光电,但国内很多机器人企业做的依然是机壳、风扇、键盘。”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曹健林曾表示,中国做机器人的企业除了沈阳自动化所等专业化研究所走出来的一些中型企业以外,基本没有大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起来的小企业。
“技术革命往往也伴随着企业模式的变革。”曲道奎说,在经历了工厂模式、公司模式后,未来的企业模式会向平台模式转变。为此,新松正在实施大平台战略,希望打通创新链平台,与产业平台、基金平台协调发展。
事实上,上述工信部发布的《意见》也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玉春介绍,“公司拥有高速高精度全自动称重技术、高速包装技术、高速码垛技术、拉伸套膜包装技术、合成橡胶脱水、干燥、成型、包装、码垛等核心技术,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地打破了该技术及产品领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在汽车制造领域,目前应用于点焊和弧焊最普遍的是关节臂式机器人。但这种机器人是一种示教再现型工业机器人,只能走固定的程序,是瞎的机器人,没有眼睛。哈尔滨行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义说,“我们的智能焊接切割机器人具有视觉识别跟踪和三维测量功能,等于为机器人装上了眼睛和大脑。从这个层面上说,我们不是技术的追随者,而是国际竞争的直接参与者。”
王宗义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太小,不可能像IBM、因特尔等大企业一样投入巨额研发资金,也没有足够的人才和设施配给。而机器人项目投入大,周期也相对长”。
“靠小企业、小钱来发展机器人产业是不可能的。”曲道奎认为,中国需要有规模的机器人企业。“这个规模不仅仅指产业规模,更指企业的综合实力。”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在2014年12月的成立被看作是整合资源、走集团发展模式的又一个案。该集团副总裁白相林说,“集团的基本思路是:平台牵引-全链整合-创新创业-集群发展,其目标是打造国家级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平台。”
张玉春也表示,博实公司之所以在2013年成立哈工大博实研究院,是希望依托哈工大的学科优势和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支持,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四大平台,对国际制造领域前沿的机器人技术进行集中攻克。
事实上,早在2012年5月,国家工信部就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其战略性的发展契机。
各地政府也加速推进机器人战略的实施。2013年,浙江宣布将率先实施机器换人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2014年,东莞已有超过60%的工业企业开始用机器人取代工人;2015年,沈阳设立200亿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
“由于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等原因,中国原有制造模式已不再可持续。”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机器人的广泛使用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除了产业升级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中机器人是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大多停留在制造阶段
在“机器人换人”的大潮之下,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仍大有可为。而在技术方面,我国工业机器人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中也得到不断推进。
业内人士称,经过30多年发展,无论是机器人基础技术、单元技术、控制装置还是操作机制或应用工程都取得了重大发展。这样的例证在国内的机器人企业中并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见。
作为国内机器人的龙头企业,沈阳新松的移动机器人被美国、福特等企业列入全球采购供应名单,出口21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国内汽车市场、电力市场份额90%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自动包装码垛机器人及成套生产线的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上少数几家能够系统完成自主研发、成套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企业之一。
而在张玉春看来,智能化是未来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比如工业机械手,一定要带感知能力。不带感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法进行人机协同。”
据了解,国内机器人应用大多限于码垛、搬运、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等领域,而汽车、电子等高端行业的应用,几乎完全被国际品牌垄断。
此外,我国工业机器人从基础原创性成果到研发产品之间断层严重,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严重制约了我国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产业的发展。机器人产业所需创新型多层次人才体系不健全,也影响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创新。
机器人翘盼“中国智造” 发展亟待集群规模
机器人弧焊、激光跟踪寻位、重载AGV智能输送……零人工搬运、零人工组对、零人工焊接……得益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如今这样的场景已在国内不少企业成为现实。
这仅仅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新浪潮。
然而,从机器人密度上看,还远远不够。据统计,中国目前每万名工人中仅有30个机器人,距离工信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中提出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意见》提出,到2020年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而相比于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机器人数量的使用差距更大。目前日本的机器人密度是中国的11倍,德国为10倍,北美为5倍。
当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内机器人企业仍有较大差距。据张玉春介绍,中国机器人企业的关键零部件普遍依赖进口,技术储备低,应用规模小,生产的机器人在精度、可靠性等指标上普遍低于国际品牌。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70%以上依赖进口,进口成本已占总成本的40%以上。
“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只习惯于制造,核心的技术一直没有。”王宗义告诉记者,“我们的企业确确实实没有这方面的积累。国家一直在呼吁,让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但现在大多数还属于制造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