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风俗习惯

合集下载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精选37篇)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精选37篇)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精选37篇)一、重阳战胜黄河洪水的传说重阳节,又称为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在古代,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而重阳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被赋予了战胜洪水的神奇力量。

据史书记载,早在几千年前,洪水泛滥成灾的时候,一位智者发现了解决洪灾的方法。

他发现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一天,阳气最旺盛,洪水也会减退。

于是,他向人们传授了战胜洪灾的办法:爬山、佩戴五谷、挂艾草、饮菊花酒等。

此后,民间便将这一天定为重阳节,并世代流传下来。

二、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是一个充满乐趣与寓意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

1. 登高望远重阳节的第一大习俗就是登高望远。

在这一天,人们纷纷踏上山岳,攀爬高峰。

他们带着家人和朋友,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登高望远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使人心情舒畅,心境开朗。

2. 佩戴五谷佩戴五谷是重阳节的又一传统习俗。

据说,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五谷能够辟邪、增添好运。

因此,人们会将五谷装在细纱中,佩戴在胸前或腰间。

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带来幸福和吉祥。

3. 饮菊花酒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经典习俗之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相信饮用菊花酒能够驱邪避暑、延年益寿。

因此,人们在重阳节这一天会相约品尝菊花酒,一起庆祝节日的到来。

三、重阳节的意义与价值重阳节不仅仅只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包含着深厚的意义和价值。

1. 重阳节弘扬了孝道精神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在重阳节这天,人们怀念祖先和过世的亲人,向他们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既是对祖先的尊敬,也是对家族情感的延续。

重阳节通过这种方式弘扬了孝道精神,引导人们铭记传统美德。

2. 重阳节培养了团圆意识重阳节是一个传统的家庭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将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欢度。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而重阳节的到来,提醒了人们要珍惜亲情,懂得团聚的意义。

3. 重阳节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精选28篇)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精选28篇)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精选28篇)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祝福。

下面是关于重阳节的28篇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作文一: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是由中国古代文人孤岛老人杨继洲发起的,以纪念他曾经御赐药生死疗法而重获新生的故事。

从此,每逢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便开始庆祝重阳节。

这天,大家会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祈求长寿平安。

作文二: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是一个寄托着对老人的敬意和祝福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包香囊、赏菊花、登高、饮菊花酒等。

尤其是登高,象征着远离疾病和不幸,迎接健康和好运。

作文三:重阳节的佳肴重阳节有着丰富多样的佳肴,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菊花糕。

菊花糕以糯米为主料,加入菊花、枣泥、豆沙等配料,制成菊花形状,寓意吉祥如意和幸福如花。

作文四:重阳节的赛龙舟除了赏菊花和登高外,中国的南方地区还有一项重要的重阳节活动,那就是赛龙舟。

人们会划着彩色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中划桨竞赛,这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也是对丰收的庆祝。

作文五:重阳节的故事重阳节有许多经典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屈原投江和杨贵妃误服长生不老药的故事。

这些故事通过不同的角度,让人们对重阳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悟。

作文六:重阳节的家庭团聚重阳节是一个重视家庭团聚的节日。

在这一天,家人会相聚在一起,一同欢度节日。

通过合家欢聚,人们传递出对传统家庭观念的珍视和维系。

作文七:重阳节的民俗活动重阳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不同地区的民俗活动也各具特色。

比如江南地区的诗会、河南的爬殿、浙江的攀岩等。

这些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作文八:重阳节的禁忌重阳节也有一些禁忌,比如不宜剪指甲和织布,以免意味着割断长寿的命运。

此外,不宜割草,以免伤害阳气。

这些禁忌的产生和传承,也显示出人们对于重阳节的敬重和畏惧。

作文九:重阳节的诗词重阳节的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代表着古人对这个节日的情感表达。

有关重阳节作文400字(精选20篇)

有关重阳节作文400字(精选20篇)

有关重阳节作文400字(精选20篇)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

据传,九月九是阳气最旺盛的日子,被视为吉祥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以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祝福。

下面是精选的20篇有关重阳节的作文,每篇400字。

1. 重阳节的由来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中国南方有一条凶猛的河龙,每到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它会出来祸害百姓。

然而,有一位智者通过制作菖蒲酒,并供奉菖蒲,成功地抵挡住了河龙的袭击。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便习惯在每年的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重阳节。

2. 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有许多独特的习俗。

人们会戴菖蒲、插艾草,以驱邪避灾。

同时,还会登高远足,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赏菊花。

九月是菊花开放的季节,人们欣赏菊花,品味秋的美丽。

3. 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寓意着长寿和吉祥。

人们对重阳节有着深深的情感和特殊的意义。

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看望自己的老人,并送上祝福和礼物。

这不仅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尊重,也是对智慧和经验的敬意。

同时,重阳节也提醒我们关爱老人,珍惜时光,学习他们的智慧。

4. 我的重阳节对于我来说,重阳节意味着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我会早早起床,为爷爷奶奶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

我会选择他们喜欢的食物,并尽力让他们开心。

在吃完早餐后,我会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户外欣赏秋景,聊聊家常。

重阳节是一个特别的时刻,能够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5. 重阳节的庆祝活动重阳节的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样。

人们可以登高望远,欣赏美景,感受秋的气息。

他们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以表达团圆之情。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诗歌朗诵、民俗表演等文化活动,增加节日的庆祝氛围。

6. 重阳节的美食重阳节有许多传统的美食。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菊花糕。

它是一种以糯米做成的糕点,外形像菊花,口感软糯,香甜可口。

此外,还有重阳糕、菖蒲酒等特色食品,都是人们庆祝重阳节时必不可少的佳肴。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5篇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5篇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5篇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

在这一天,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以下是五篇关于重阳节习俗的作文。

作文一:重阳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重阳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一天,人们会踏青、登高、采菊,以及佩戴菊花。

因为九月九日的“九”与“长”谐音,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重阳节是感恩和敬老的象征,人们会去看望父母、祖父母,并向长辈们敬献菊花、山楂。

作文二:赏菊的习俗重阳节是赏菊的最佳时机。

人们喜欢到菊花展览会上观赏各种各样的菊花。

菊花的花形独特,色彩丰富多样,常常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在赏菊活动中,人们还会结伴而行,载歌载舞,共同感受秋日的美好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作文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也是登高的好日子。

人们喜欢选择山区或风景秀丽的地方,登高远眺,展望远方。

登高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状态。

登高的同时,人们还会携带一些食品,如糕点、水果等,以增添过节的喜庆氛围。

作文四:喝菊花酒的习俗重阳节还有一个特色的习俗就是饮用菊花酒。

菊花酒是将菊花与白酒等混合而成的酒,其制作工艺独特。

人们相信喝菊花酒能够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因此在重阳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自制菊花酒来庆祝节日,并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

作文五:佩戴菊花的习俗重阳节人们还习惯佩戴菊花,用以庆贺节日的到来。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菊花更是寓意长寿和健康。

人们会将菊花别在衣帽上,或者用菊花制作成花环佩戴在头上,这样做不仅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还有祈求长寿的美好寓意。

以上是关于重阳节习俗的五篇作文。

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人们对长寿、健康及尊重老人的美好愿望。

这些传统习俗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也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赏菊、登高还是佩戴菊花,都彰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更加凝聚了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让我们一同庆祝重阳节,祝福长寿与幸福!。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作文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作文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作文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作文7篇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

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有登高的习俗。

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作文,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篇1)转瞬间,又到了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的好日子,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到了。

重阳节,又被称为“重九节”、“老人节”、“晒秋节”等,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有吃重阳糕、插茱萸、饮菊花酒这些习俗,此刻成为了敬老节。

今日,我六点零九分就起床了,早早地出门去买了重阳糕及爷爷奶奶爱吃的各种糕点食品,“四宜糕点店”都快被我们买空了。

回老家时,我在车上细心照看着糕点,生怕它们这些“小伴侣”被车子颠坏了,心境非常紧急。

到了家,爷爷奶奶观察我活蹦乱跳的样貌,连忙向我挥手。

我笑着对他们说:“今日你们好好的休息吧,饭妈妈来做,我还带了些糕点呢。

”爷爷刚想开口,就被我用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堵住了:“哎呀,今日重阳节呢,答应我一次好不好呀!”说罢,我就拉着爷爷奶奶进了客厅。

把豆沙糕、重阳糕一个个拿到桌子上,还时不时塞一个进他们嘴里。

午饭好了,香喷喷的饭和糕点的甜香相得益彰,色相味儿俱全!吃得我嘴角流油,吃得爷爷奶奶乐开了怀。

午时,我拿出洗脚盆,放了些热水,去给爷爷奶奶洗脚,他们非常感动,一丝幸福挂在脸上,还有说有笑,差点把盆打翻了。

洗完了,我在两位老人的脸上亲了一口,便端着盆子走了。

回头一看,他们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我在院子里来回走动,不敢信任刚刚自我做的一切,心想:不管哪一天,重阳节也好,其他日子也罢,我们都应敬老、爱老,让老人们幸福地安度晚年。

重阳节的传统文化作文(精选篇2)“重阳节”,爸爸和奶奶带我去姨婆家。

吃完中饭,我们一齐去爬山。

到了山脚,由于汽车开不上去,所以我们只能步行。

走着走着,我观察一大片像韭菜一样的植物种在水里,我问奶奶:“奶奶,这是什么植物,长得这么像韭菜呢”奶奶说:“这是水稻,此刻还是它的苗,叫秧苗。

写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0篇)

写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0篇)

写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0篇)写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阳节的作文1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现时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由来已久,《易经》载:“以阳爻为九。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传说重阳节吃重阳糕可消灾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恶。

《齐人月令》:“重阳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远。

”唐代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独为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晋代陶渊明诗:“菊花如我心,九月九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京师谓重阳九月九日。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磕,出郭登高……赋诗饮酒,烤肉分糕,洵一时之快事也。

”重阳节的作文2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

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

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

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

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

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

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重阳节的作文3今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是一个爬山的好日子,我和同学约好去爬白云阁,爬到山上的时候,我和妈妈累得筋疲力尽。

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2篇)

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2篇)

重阳节的作文(精选12篇)篇一: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许多固定的习俗和传统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人们会登高远足。

九月初九正值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正是远足的好时机。

很多人会选择前往高山或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登上高山后,他们可以俯瞰群山,欣赏秋叶的美丽,还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其次,人们会佩戴茱萸。

茱萸是重阳节的象征物之一,因为在古代传说中,茱萸可以驱邪避灾,保佑平安。

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佩戴茱萸,以表达祈愿和祝福的心情。

另外,人们也会饮菊花酒。

重阳节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采摘菊花制作成菊花酒,来庆祝这个节日。

菊花酒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喝起来清香爽口,而且据说菊花酒还有清凉祛湿的功效。

最后,人们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祖扫墓。

重阳节也是祭祖的时候,家人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和纪念已故的亲人。

这是人们对先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的表达,也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总之,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登高远足、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祭祖扫墓等都是人们喜爱的活动,它们不仅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篇二:难忘的重阳节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重阳节。

这个节日对我来说是非常特别的,因为它让我有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年的重阳节是阳光明媚的,我和家人一起来到了爷爷家。

我们帮助爷爷收拾房间,擦拭家具,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在午餐的桌子上,有爷爷最喜欢的菜肴和各种点心。

大家围坐在一起,畅快地聊着天,笑声不绝于耳。

中午过后,我们一起出门登高远足。

我们选择了最近的山峰,一路上我们欣赏着道旁美丽的秋叶和飞舞的蝴蝶。

山顶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在山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和照片。

晚上,我们回到了家,一同品尝了美味的菊花酒。

菊花酒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喝起来清香宜人。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600字(精选46篇)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600字(精选46篇)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600字(精选46篇)关于重阳节的作文600字作文一:重阳节的由来与庆祝活动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庆祝。

传说,重阳节起源于汉代时期,当时有位名叫华佗的著名医学家发现每逢九月初九,气候转凉,人们易患疾病,因此他给人们吃菊花和饮菊花酒的建议,渐渐地这一天就成了重阳节。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首先是登高远足,人们会结伴前往郊外的山顶或风景名胜区,爬山锻炼身体,欣赏秋天的美景。

登高远足的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进行,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宜人。

其次是赏菊观花,人们会去公园或花坛赏花,尤其是赏菊,因为九月九号的菊花最盛开。

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最后是喝菊花酒,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饮品之一,人们相互敬酒,共同庆祝佳节。

重阳节是我国的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庆祝活动,人们不仅能够享受到秋天的美景和菊花的芬芳,更能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

作文二:重阳节中的家庭团圆与敬老重阳节是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在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和敬意。

在重阳节这一天,许多人都会返乡探亲,和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在一起。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重阳节都可以看到家庭成员相聚的场景。

家人们会一起包粽子,共同品尝粽子的美味;家庭成员会一起登高望远,欣赏秋天的美景;亲人们也会一起为长辈准备各种礼物和祝福,表达对长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家庭团聚让人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感受到亲情的珍贵。

与家庭团聚相伴的是对老人的敬重和关怀。

重阳节又被称为“敬老节”,人们在这一天会特别关注和照顾老人。

孩子们会为老人准备礼物,陪伴他们度过愉快的时光,表达孝心和感恩之情。

许多社区和机构也会组织各种活动,为老人们提供免费体检、文艺演出等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节日作文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节日作文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节日作文重阳节的传统风俗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这个传统的节日也拥有许多的传统风俗。

今日优秀作文和大家共享部分关于重阳节传统风俗的作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重阳节风俗(一)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家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进行,由于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爱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最出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便,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饵,即古代之糕。

《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

饮菊酒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利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

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重阳节风俗(二)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由于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头过此节日。

有关重阳节的作文10篇

有关重阳节的作文10篇

有关重阳节的作文10篇作文一:重阳节的起源与传说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起源于汉朝。

据传说,东汉时期,华阳国有一位叫做张仲景的道士。

张仲景走遍山川,寻找名贵草药,以救百姓于疾苦。

在寻找灵草的过程中,他收到了仙佛的悄悄嘱托,每年的九月初九要登高祭祖。

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作文二:重阳节的风俗习惯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祖和登高的节日,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

人们通常会提前做好一些食物,如糕点、菜肴等,供祭祖之用。

同时,人们也会登高远足,欣赏秋天的美景,以祈求平安和健康。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行行龙舞、放风筝、荡秋千等游戏活动,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作文三:重阳节与百草艾绒在重阳节,人们有一项独特的习俗,那就是佩戴百草艾绒。

百草艾绒是由各种中草药制成,具有驱邪、祛病、辟邪的功效。

人们会将百草艾绒制成项链、手链等饰品佩戴在身上,以防病邪附身。

这一风俗习惯至今仍然流传并受到一些人的重视。

作文四:重阳节的庆祝活动重阳节是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节日。

除了登高和祭祖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庆祝活动。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举办重阳诗词比赛、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使节日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重阳节也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时刻,人们会相约一起走亲访友,共度欢乐时光。

作文五:重阳节的美食重阳节有着丰富多样的美食,其中著名的有菊花糕、重阳糕等。

菊花糕是用面粉、红糖等材料制成,形状像菊花,香甜可口。

重阳糕是用糯米、豆沙等制成,口感软糯,风味独特。

这些传统的美食不仅好吃,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作文六:重阳节的忆往昔重阳节是一个寄托思念的节日。

许多人都会趁着这个节日,回忆曾经与已故亲人的点滴往事。

他们会带着家人一同登高,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之情。

登山过程中,可以远望山河美景,这也让人们感到生活的美好与无限可能。

作文七:重阳节的人文关怀重阳节也是一年中重视关爱老人的时刻。

社区、学校和一些公益组织会组织志愿者,慰问身边的孤寡老人,陪伴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节日。

重阳节的风俗作文(3篇)

重阳节的风俗作文(3篇)

重阳节的风俗作文(精选3篇)重阳节的风俗作文(精选3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作文的考前须知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的重阳节的风俗作文(精选3篇),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是九月九日,传统的重阳节。

我听妈妈说:双九代表的是生命长久、安康长寿的意思,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

重阳节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

早饭后,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了许多姥姥爱吃的,然后一起回到了姥姥家陪姥姥过节日。

到了姥姥家,姥姥快乐的合不拢嘴。

看着眼前的姥姥,笑起来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白头发更多了,苍老了好多,再加上老毛病腰间盘突出和骨刺,走路都显得十分困难。

我走到姥姥跟前,扶着姥姥坐到沙发上,蹲到姥姥背后,手捏着拳头轻轻地给姥姥捶背。

我一边捶一边说:“姥姥,您没事一定要多锻炼,这样身体就会更安康!”我捶了会儿,问姥姥:“舒服吗?”姥姥快乐的点点头。

我的姥姥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尽管平时对我唠叨不断,但是却特别的疼爱我。

姥姥还是一位特别勤劳、爱干净的人。

每次我回姥姥家,家里都是一尘不染地,姥姥还会煮我最爱吃的“饺子”,还给我买零食,我长大以后会更孝敬她。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重逢,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风俗很多,有敬老、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等,首先我介绍敬老的风俗,这天,晚辈要给家中老人做可口的饭菜,分家另过的要给老人送礼品,出家的闺女要探望父母,祝福老人安康长寿,报答养育之恩。

这天恰逢我爷爷的生日,每年这天,爸爸在饭店定好丰富的饭菜,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同祝福爷爷的生日,爷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故又称为登高节。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意。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精选33篇)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精选33篇)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精选33篇)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下面是精选的33篇重阳节的作文范文,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些美丽的文字吧。

篇一:重阳节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人们通常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那就是佩戴菊花,这是为了驱邪辟邪,保佑身体健康。

重阳节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老人节”,因为九月初九的“九”同“久”谐音,寓意长寿。

每逢重阳节,我都会和家人一起登高望远。

登山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上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

山下的河水清澈见底,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活泼可爱。

山上山下,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重阳节,还有一个传统的食品——重阳糕。

重阳糕的制作需要一点点耐心和技巧。

首先,需要将糯米粉和水搅拌均匀,然后倒入糕模,蒸熟即可。

重阳糕有多种口味,比如红豆、枣泥、花生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红豆口味,吃起来软糯甜美。

重阳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我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节日,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我们一起登高、赏菊、品尝重阳糕,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日子。

篇二:重阳节的习俗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丰富多样,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重阳节的习俗。

首先,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中国古人认为,九月初九是阳气最盛的日子,因此要爬高山,以求旺盛的阳气能够带给人们好运和福气。

许多地方都有专门的登高活动,人们相约一起去登山,欣赏美丽的风景。

其次,重阳节还有赏菊的习俗。

重阳节正值秋风送爽的季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人们会去花坛、菊花展览会等地欣赏菊花的美丽。

赏菊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兴趣和文化修养。

另外,佩戴菊花是重阳节另一项重要的习俗。

人们会将新鲜的菊花插在胸前或者系在帽上,以驱邪辟邪,保佑身体健康。

在这一天,你会看到很多人襟上别着一朵朵金黄的菊花,非常漂亮。

写重阳节作文

写重阳节作文

写重阳节作文有关写重阳节作文6篇写重阳节作文篇1重阳节,是中国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

印象中的重阳节,我都是与爸爸妈妈一起回爸爸的老家去,也就是陪爷爷奶奶吃吃饭,聊聊天。

今年的重阳节,刚好周六,我们一家一早就起来,先去了超市买了许多东西,接着往老家赶。

爸爸一路上不断在絮叨,说早点去好给爷爷奶奶多干些活。

到了爷爷奶奶家,已接近中午了,妈妈放下大包小包,就把买给爷爷奶奶的饼干、水果一股脑儿全交给奶奶,又从一个包里拿出给奶奶买的新衣服,让奶奶试穿。

“妈!来,试试看,不合身我再拿回去换。

”奶奶心疼地说:“哎吆,怎么又买新衣服了,不是有的穿的吗?”“那都是什么样的啦,穿出去邻居会看不起我们这些小辈的,还以为我们不懂事呢!”妈妈笑着与奶奶亲热地聊了起来。

“哦――行行行,我穿我穿。

”奶奶高兴得几乎合不拢嘴。

看着这温馨的一幕,我和爸爸都忍不住笑了。

奶奶试好衣服,妈妈便走进厨房协助奶奶给大家张罗午饭了。

客厅里,爷爷抽着烟,爸爸喝着茶,爷儿俩你一句我一句聊起了天。

爸爸一会问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睡觉怎样,一会又问今年蕃薯长得好不好,现在地里该种什么了。

我呢,在一旁看书,一听到番薯,便一个劲嚷着要爷爷带我去地里挖蕃薯。

“好好好!吃了饭就去。

”我的爷爷对我这个孙女儿的要求历来是有求必应,爷爷笑呵呵的,满脸的喜悦。

爸爸偷偷地向我竖了竖大拇指,这可是我和爸爸早就计划好了的。

因为爷爷总不让爸爸帮干活,总认为爸爸是文弱书生,不常干体力活,担心爸爸吃不消。

开饭了,我们大家说说笑笑,吃得可开心哩。

爸爸不停地给爷爷奶奶夹菜,嘴里不住念叨:“阿妈,这菜有营养,你要多吃点”“爸,这菜味道不错”奶奶不住推辞:“够了,够了,给可可多吃点。

”爷爷笑笑说:“我自己来。

”我也学着爸爸给妈妈夹菜,可看到妈妈对着我朝爷爷嘟嘴,便又夹了满满一筷子的青椒肉片往爷爷碗里送。

爷爷笑呵呵地一个劲儿夸赞我孝顺,懂事情。

看着我们父女俩一致的动作,妈妈开心了。

下午,我和爸爸跟着爷爷去地里挖蕃薯,后来妈妈也赶来了。

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传统作文10篇

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传统作文10篇

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传统作文10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作文,如传统节日作文、西方节日作文、国际节日作文、24节气日作文、纪念日作文、其他节日作文等等,想了解不同作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essays, such as traditional festival essays, western festival essay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essays, 24 solar terms essays, memorial day essays, other festival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tay tuned!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传统作文10篇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传统作文(10篇)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传统作文?作文,就是我们通过自身的思考,进而用笔写出来的一种文字,既然这样,那么下面本店铺带来了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传统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篇1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

重阳节风俗作文6篇整理

重阳节风俗作文6篇整理

重阳节风俗作文6篇整理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而说到(重阳节)的风俗,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你还能说出哪些呢?抓紧写一篇(作文)告知我们吧。

下面我给大家整合了2023重阳节风俗作文6篇,盼望对你有关心,欢迎阅读!重阳节风俗作文1爱国诗人屈原在其《远游》一文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句子),所明早在战国时代,就已把重阳视为吉日了。

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夫人被吕后残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

贾佩兰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惯例。

于是渐成民间风俗。

重阳节又有登高的风俗。

所以又叫“登高节”。

据南朝人无均撰写的《续齐谐记》一书记载:东汉年间,有一名叫费长房的道士,预言其徒弟恒景家,中9月9日这天要遭大难,但假如戴茱萸,因菊花酒,并出户往高山上走,就可以避难。

桓景照他的话班,一家人到山上避了一天,回来看到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暴死了,独家人庆幸。

吴均认为重阳习俗来源于此:“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因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也。

”重阳节正式定为节日是在唐代,使传唐代李泌,走清皇帝批准民间的中秋,上巳,重洋这三天为三令节,得到批准。

于是诏令百官朽沐。

重阳佳节,历来受到我国人民的重视。

唐代诗人王炜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到了现代,众多灿烂的诗句,为重阳佳节增加了光荣夺目的内容。

我国少数民族的敬老节广西壮族于农历九月初九进行“祝寿节”,凡是有寿满60岁老人的家庭,其子孙都要特地预备一个寿米缸。

节日中,要给米缸中添满新米,平常里面总有些米。

不断米,表示岁寿连续。

云南哈尼族:农历每年十一月十五进行老人节。

早晨,小伙子上山砍青松枝布置会场,妇女在家预备节日佳肴。

请老人们边吃边观赏歌舞,最终,有老人们轮番讲评自家的子女及晚辈一年来对自己的孝敬状况。

重阳节的风俗作文

重阳节的风俗作文

重阳节的风俗作文重阳节的风俗作文(精选11篇)重阳节的风俗作文篇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当读起这首诗,我都会想到重阳节。

我的家乡有一个独特的重阳习俗――做栗糕。

那一年重阳节的清晨,我也是早早地跑到了楼下,对着对爷爷奶奶道一声“节日快乐”。

看到奶奶手上拿了几个板栗,我好奇地便问:“奶奶您拿几个板栗干什么?”“拿来做栗糕的。

”听到栗糕,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那您教一下我呗。

我也想亲手制作这一美味。

”我央求奶奶。

“当然没问题。

”奶奶高兴地答应了我。

厨房里,奶奶给我了几个蜜枣,让我跟她做。

奶奶把蜜枣切成了丝儿,我也学着把蜜枣切成了丝儿。

我切的并不是很好看,好在越来越得心应手。

随着个数的增多,我和奶奶的动作几乎一致,仿佛是两位干练的运动员激烈地比赛着。

切完蜜枣,奶奶马上拿起起了几个板栗用水烫一下。

我又好奇了:“奶奶,这是为什么吗?直接剥不是更省时间吗?”奶奶笑了:“大孙子,一听就知道你不缺乏劳动经验啊。

”奶奶告诉我,泡上热水更能轻松剥去栗子的外衣。

我先剥了一个没有烫过水的栗子,壳很坚硬,只能用小刀划了个口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开了一个边边。

我又从热水中挑出一个栗子,轻轻一捏,壳就扁了,我再用指甲一抠,壳就破了。

果然是轻松多了。

随后是切板栗。

切板栗的奶奶,几刀下去就切成了一个个丁,而我也不甘示弱也切成了它的模样。

这比剥板栗要简单。

为了不给奶奶添乱,剩下的部分我只能让奶奶做了。

只见她左手倒糯米粉,右手倒入大米粉,又迅速放下袋子加了些糖,最后快速地加入一点温开水。

没等我眨眼的功夫,奶奶揉起了面团,动作那叫一气呵成啊。

我都被看呆了。

回过神来,板栗丁已经揉在面团里了。

奶奶左手捏着面团,右手一撕,再一揉,栗糕的大致形状就做好了。

依样画葫芦,我也学做了几个,跟奶奶做的不相上下,让我不免有些得意。

紧接着给栗糕刷点油,放进烤箱。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烤箱内的栗糕慢慢膨胀了起来,皮也慢慢变成了金黄色。

这时,屋里屋外香气十足,让我不知不觉地咽了一口唾沫。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7篇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7篇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7篇重阳节的习俗作文篇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敬老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敬老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敬老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敬老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敬老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敬老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敬老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敬老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古人认为在敬老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敬老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敬老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3篇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3篇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3篇
重阳节的习俗作文(一)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

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

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

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

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

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

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赏菊花是市民多年传统风俗,戴菊花防灾去病也是人们旧时一大习惯。

重阳节到来各大公园将举办菊花展,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名声最大。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

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
动。

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

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

不知不觉当中想起毛泽东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阳节的作文1000字:重阳节风俗习惯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

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无处无之”。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

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

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

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

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

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

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

而茶肆尤盛。

”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

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的“龙山落帽”故事。

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

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

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

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

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

……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

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

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

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

”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

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

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

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

”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

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

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

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

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又如广州地区,游客多于重阳登上白云山,饮酒赋诗,热闹非凡,影响至今。

在上海,附近无山丘,便把沪南丹风楼及豫园的大假山作为登高雅集之所,也很热闹。

至民国年间干脆又登二十四层高的国际饭店。

而近代的北京香山、山东的牛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

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

至于湖北江陵龙山上的纪念晋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古迹,也吸引着许多游客。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可能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

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前往山上游玩,以避灾祸。

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

(古代认为“九为老阳,阳极必变”,九月·九日,月、日均为老阳之数,不吉利。

故而衍化出一系列避不祥、求长寿的活动,并非如魏文帝曹丕所称九为“宜于长久”之数。

这是明代谢肇制《五杂咀》中的看法。

一说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和供副业用的植物原料。

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此演变而来的。

至于集中到重阳这一天则是后来的事。

那意思是以此作为一种象征,起点提倡作用,正像春天宜于植树,人们就定个植树节的道理一样。

此外重阳节期间天气晴朗,气温凉爽,适宜于登高望远。

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佩茱萸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

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

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

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

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

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

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

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放纸鹞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

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放纸鹞纸鹞亦现在的风筝。

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风筝始见于春秋时期,初型均是鸟类。

相传公输般(鲁班)“削竹为鹤,成而飞之”,“作木鸢以窥宋城”。

这里的“竹鹊”“木鸢”,就是代风筝的雏型。

不过,当时没有纸,只能用竹木制成。

清人笔记中说“韩信率军十万围攻项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风筝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乡之曲,其声悲怨,楚军弟子八千人尽皆散去”。

这里所说的汉代风筝,也只不过是牛皮制的风筝。

东汉蔡伦造纸术面世后,始有纸制风筝,出现了“纸鸢”和“鹞子”的称谓。

“风筝”之名的出现,据记是出现在五代,《询刍录》记曰:“风筝,即纸鸢,又名风鸢。

初,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采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俗呼风筝。

”唐以后,风筝盛行,并定清明节为风筝节,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间普及了。

从这以后,风筝的形状已不局限于鹊、鸢、鹞等鸟类,虫、鱼、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风筝制作已成为一种十分精湛的手工艺术。

惠州民间的纸鹞,已非本来面目,多为四方平面,带一尾巴,其形状与民间所贴门神、神位相似,故疑为神状风筝的一种简化。

在惠州民间,风疹制作极为简单,采竹一枝弯曲,一支直竖,撑住一张四方纸,贴上尾巴调好线,即可放飞。

有一种不带尾巴,四方状纸稍大,称“阿婆鹞”,以放飞时平稳、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状的纸鹞也偶而有之。

重阳这天,人们多伴以登高,于街道和旷野处放飞风筝,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壮观。

按我国的传统习惯,放飞风筝多在清明。

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

其来由无从考究。

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

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重阳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

饵,即古代之糕。

《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

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

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

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

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有诗描述重阳糕的制作:蔡云:篝火鸣机夜作忙,织工一饮登高酒,依然风雨古重阳,蒸出枣糕满店香。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