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学习体会
华东师范大学培训感悟
华东师范大学培训感悟莘县第一中学宋秀芳首先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这次培训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从莘县到上海,不仅仅是距离上的遥远,更是思想和理念的差距,我觉得,能够有幸聆听专家、教授的讲解,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幸福。
尽管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们风格迥异,但有三点他们是一致的,一是认真。
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方教授告诉我们,来这里上课的教授一般都会早到几分钟,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确实如此,没有一位教授迟到,这是我第一次遇到的如此讲原则的大学学校,我在内心里也感到了被尊重的快乐。
认真还体现在教授的内容上,无论是课件的制作还是课堂的讲解无不显示教授们严谨认真的风格。
二是观念新。
我以前上课的时候,很少有教授在课堂上讲究互动的,包括我读教育硕士的时候,但是,华师大的每一位教授都或多或少的设置了互动的环节,这说明,有些理念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已经变成了行动的准则。
还有老师提到的一些前沿的研究如课堂资源、积极心理学等等,让我获益匪浅。
第三就是博学,教授们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打通各学科甚至是不同领域的关系,比如,张三丰与课堂改革,这是我当天听完王建军教授的课堂后写的心得的题目,比如崔永元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比如运动员与演说技巧等等。
讲课的教授们还能够在广泛的阅读写作的基础上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上完一堂课后我喜欢在网上查查教授的一些情况,我发现他们都有很多著作很受欢迎,有许多说都是缺货状态。
当然,我的感受和心得就更多了,从来到上海,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写了接近20000字来表达我对上海以及华师大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下面我就整合一下,简单的谈几点:第一,要更新理念,打破传统的框架的束缚,找到符合学校特点、学科特点的发展方式。
吴亚平教授有一句话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当方向不明确的时候,越认真离真理越远。
”如何让方向明确,各位专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指明了方向,我们需要做的是理念的更新,知识的更新。
不管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的发展评价,不管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师生关系的构建,不管是特色教师的形成还是创新学生的培养都需要我们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用心钻研,努力去做。
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
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篇一:上海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上海华师大学习心得体会XX年6月26日至7月2日,我有幸到上海华师大参加高级研修班学习,非常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
这次培训的第一周,我们在华师大聆听了12位专家的讲座,让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与思考。
一、做个会学习的教师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今天的教师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拓宽学生视野。
朱益民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让我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在教育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丰富自己。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要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
”但是经过培训后,我觉得“教师应该是一条有源头的奔流不息的溪流”。
我汗颜的是对教育专著了解甚少,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教学理念,做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做个会反思的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学会反思。
可是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却不知道要反思些什么?华师大的杜成宪教授送给我们很好的建议,他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思维观、学生观、教学方法观。
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呢?方法一:学会写教后记,教后记应该包括学生和自己在教学中各自的表现;方法二:观摩教学,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听课;方法三:观看优秀课的录像,可以自我观看,同事共看,专家帮看;方法四:记录上课中的关键事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最成功的做法。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学会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
胡东芳教授给我们的推荐做法是:每学期给自己拍一节课的录像,多揣摩自己的语言,肢体动作,表情,重点、难点的突破,以此为镜,效果很好。
2012上海华东师大国培总结
上海华东师大国培心得体会我们是中职学学校的老师,参加今年国家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
首先感谢教育部,给了这样的培训机会。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仰慕已久的华东师范大学,希望能通过这三个月(2012年7月8日~9月28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
但来到这里,给我们的感受只有一个词:“糟糕”。
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教学,听师资培训基地负责的老师说,他们的分工是这样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负责学员的生活方面(包括住宿、吃饭),负责人是:徐景双。
各学院负责教学。
一、先说说由华东师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负责的生活方面,总体来说很多老师都非常不满意。
这个不满意不仅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基地的老师无视我们的存在,不管是在管理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对我们不理不睬,对我们不在意和不尊重。
7月8日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聚集在华东师大,首先对于我们的每日的生活补助非常的诧异,堂堂的上海大城市,给我们的每日生活补助是20元,其他培训基地的学员身处同是大都市,但每日的补助是35~50不等,没有比我们更低的了,每日我们吃不饱,好在那时有水喝,可以喝个水饱。
关于这个补助问题,在没来上海之前,我们已经通过电子邮件问了负责我们的屠坚敏老师,当得知20元时,不止一个学员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得到重视,等我们来到华东师大,仍然是20元。
更不能忍受的是:大部分学生在格林豪泰宾馆住大通铺,本来是两人间,强加进一张床变成了三人间,几乎是三张床连在一起,变成了农村的大通铺,不少学员半夜起来碰得腿脚青紫,造成了生活上的非常不方便。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拿出1万8的培训费用让我们培训80天,就给我们这样的生活条件!当时郑福娟老师负责签到,我们又向她沟通了这个问题,请她向上反映,没有人理睬我们。
我们在华东师大就这样被不理不睬、不被尊重。
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们在邬宪伟校长讲课的那天下午采取了罢课行动,虽然他的课很精彩,大家也很想听,但是,罢课也没有能引起基地负责人徐景双主任的重视,他视而不见,坚持对我们不理不睬,在办公室稳坐钓鱼台。
赴上海华东师大学习心得1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赴华东师大培训心得本学期初我有幸参加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承办的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虽然天数不多,但学习内容很广泛,很充实。
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也对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这次培训活动中我既感受了名师的风采,又体会了名师的成长过程,既聆听了精彩的讲座,也更新了教学观念。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分别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亮点、新课程实施面临的难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解,帮助我们分析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以及教师的职业倦台和自我调节方式。
在很多问题上产生共鸣,特别是在构建尊重、信任、理解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等等,大家意见一致,教师的爱体现在于教育上,对学生的尊重,期望,理解与宽容,即是一种情感。
”教师不但要对学生有爱,而且要公正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体谅宽容,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数学教研员张斌辉的“初中数学专题课型教学设计及教学”对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五点要求:1、发展为本;2、主动参与;3、重在思维;4、合作成功;5、探索创新。
从理论和实际操作双方面让我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具有了新的认识,情景教学问题活动并不是一种形式,不能形成学生喜欢数学课但不喜欢数学这样的负面效应。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有不断的进取钻研精神,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不断地充实学科知识。
同时要善于积累和总结,完成一个心理与知识的积淀,丰富自身的内在修养。
更重要的是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能忽视学生的长期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王继延教授为我们解读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标强调了教学中突出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的早期渗透,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重视原理和态度的普遍转移,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身的学习兴趣。
赴华师大学习体会
赴上海华东师大高级研修学习体会小店区西温庄二中武小科 G50转眼之间,从华东师范大学回来已经有几天了。
可是华师大的那种氛围,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小桥流水,诗意盎然;荷塘月色,风景无边;八月桂花,香气袅袅;青松翠竹,掩映其间。
更叫人难以忘怀的是行色匆匆的学子,童颜鹤发的教授,热情互助的同伴,睿智犀利的专家。
短短的一周培训,我收获颇多。
在教室聆听专家的讲座,顿觉自己见识之粗鄙;于课下参与学员的交流,才感自己思想之浅薄。
于是我生发了许多感慨,那就是“全新的成长,思维的嬗变!”一、对数学文明的发展和数学课程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两个讲座是华师大数学系教授柴俊为我们作的。
他的渊博的历史学识,丰厚的中国文学功底令人钦佩。
仿佛他不是在讲数学方面的东西,简直就是一节文学艺术欣赏课。
他幽默诙谐而不失严肃,高屋建瓴却又深入浅出,把枯燥干涩的纯数学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课堂效果可见一斑。
通过柴教授的讲解,首先我明白了“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火车头”,数学对于现代文明的作用至大至伟。
同时也知道了数学发展的四个高峰,以及各个高峰时期的重要代表成就,而这些是我以前大学时从没有学过的,如今听来耳目一新,收益良多。
其次柴俊教授关于数学创新的见解也非常独到,使我使我顿开矛塞。
以前我认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的进程中走向进步的。
听他讲数学也需要“推陈出新”“有了陈才有新,不能光讲新”,于是我懂得了创新不能没有旧的道理。
这也就给我们的教学改革以启示,应该“深入课堂教学实际,注重经验反思研究,从而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这大概就是出新不忘旧的道理所在吧。
再次柴俊教授关于如何看待初等数学的讲座更见其数学与文学功底。
他把数学的人文意境用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来解释表达,让我们既陶醉在无边的文学艺术欣赏之中,同时又深刻透彻的理解了他的讲座。
像什么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来阐释数学的人文意境,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阐释极限,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说明无限等等。
暑期教师研修心得体会2000字(3篇)
暑期教师研修心得体会2000字(3篇)暑期教师研修心得体会2000字(精选3篇)暑期教师研修心得体会2000字篇1炎热的8月,上海骄阳似火,我们一行30人来到华东师大参加骨干教师强化培训,短短的一周时间聆听了十几位专家教授不同风格的精彩报告,收获很大。
可以说,每一天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尽管时间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感想颇深。
这次强化培训不仅让我们收获大量的知识和理念,更重要的,它让我们深切体验到,学习,对于老师是多么重要。
学习,对于做一个有品位的教师,做有品质的教育,有多么重要。
进修培训的价值不仅在于让我们感到学到了多少知识、更新了多少理念,更重要的是在一场场报告中带给我们强烈的情绪感染与深刻的理念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感悟到教师的使命与素质的提高的紧迫性、感悟到作为一名教师,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欠缺的东西太多了。
这是一个超速的信息时代,据统计《纽约时报》一周报道的信息量比十八世纪一个人一生接触的信息总量还要多。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
应对不确定的最好办法———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终生适应。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历史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
教师的职业是特殊的职业,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前提,教师的优质是一所学校实施优质教育的前提,如果还停留在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存问题,无疑会导致工作效率的偏低甚至是问题难以解决。
高纪良教授在他的报告中讲到:不要拒绝任何知识,学习是为了丰厚教师的积累,一个教师积累的厚度和深度,决定了他职业生涯的长度和宽度。
参观考察华东师大第二附属中学带给我们的更是震撼和触动,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办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手段的信息化,无不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改变习以为常的、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树立新的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体会: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
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3月3号结束的华东师范大学收获满满的培训学习之后,我们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浸润在全国顶尖的两所教师教育的高等学府,可谓是难得的机缘、难得的充电机会,难得的提升平台。
在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等多个部门精心设计的培训大餐中,怎样获取最大化的“心智营养”,又怎样将“心智营养”转化为“实践智慧”,我想,这里面需要我们处理好“学习力、思考力、行动力”三者的关系。
一、学习力是名师成长的动力源泉名师的成长,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从学前教育学段来说,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代表,首先要学习国家、省、市层面的各项规范性、纲领性文件,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山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等;其次要学习关于儿童发展理论、领域教学核心经验、教学情境及方法等有关领域教学PCK方面的理论;第三还要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要求的各项相关内容等。
只有心中装着理论,才能在实践中不盲目,不跟风、不摇摆。
二、思考力是名师成长的转化核心仅仅关注学习还不够,怎样让学到的东西最大化地对接自己的实践,这就需要思考力来做转化,哪些东西可以为自己所用,怎么用,用了效果不好怎么调整等等,都需要动脑筋。
先师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很好的诠释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三、行动力是名师成长的万力之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同样道理,仅仅有学习到的知识和反思后的经验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工作上,实践里,让实践把学习和思考真正转化为促进幼儿发展、促进自身成长的生产力,方显学习和思考的价值。
王建军教授也不只一次的提醒我们:作为一位名师,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的生命在课堂,我们的成长在实践。
“知易行难,惟其难,方显价值。
”作为一位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我想,她最为可贵的地方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挖掘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岗位上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思考如何改进教学;在每一个可能的时空中不随波逐流而努力去实践和改变,因为我们坚信,期待已久的新世界会在每一个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完美的人手中实现!。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华东师范大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心得
一
辈 子做 教 师 , 一 辈 子 学做 教 师
——
华东师范大学骨干教 师高级研 修心得
@ 叶青
2 0 1 3年 1 O月 1 3日至 2 7 E l , 我 很荣幸 在上海 华东师 范大学 参加 了 马和民教授 给我们讲述 了教师 如何撰 写研 究论文 : 其一 , 模仿 是最 青海省 首届 中学骨干教师 高级研 修班 的学习 。第 一次参 加这样 高水平 好 的老师 , 其二要“ 言之有据 , 言之成理” 。正向他所 讲的那样 , 我们 的一 的学 习 , 对 于我来说是一 次难 忘 的机会 , 由衷感谢 青海 省教育厅 和华 东 线教师应 该在 “ 且思且行 ” 中实现 自己的专业成 长。 以前 每 当学 校布置 师范大学为我们搭建 了一个很好 的学 习和交 流的平 台。在华 师大学 习 写教学随笔 、 教学反思 、 教 学案例等 材料时 , 我 都会有 一种 “ 书到用 时方 期间 , 每天的讲 座都 以鲜 活的实例 、 丰富 的知识 内涵及精 湛 的理论 阐述 恨少 ” 的感觉 , 其根本原 因就是平时不注重挖掘和 积累 , 教学实践 中 的资 打动了我的心 , 使 我的思想重新焕发 了激情 , 燃起 了斗志 , 受益匪浅。 源、 小 故事 、 小事件 以及这些 带给 自己的思考 , 要 做一名 善 于思考 、 善于 初 来到这 美丽繁华且快 节奏 的都市 , t L , 中不 免有些 焦虑 和忐忑 , 可 总结 的教 师。我们还聆 听了周 国韬老 师的讲 锯 , 真是如 同在我混沌 的心 老师们 热情 的接待 , 一句句暖人 的叮嘱 , 待人做事 的耐 心和细致 , 使我 一 屋中开启 了一扇 小窗 , 使我看到 了指引我 向前 的方向。平时要在教 学实 下子觉得亲切无比。 践中多观察 、 多发 现 、 多积 累、 多思 考 , 这 样才 能做 到厚 积 薄发 , 有事 可 通过十几天的学 习, 我深刻地 了解 了骨干教 师所面 临的形势是严 峻 写 , 有感 可言。 的。首先我们必须要正视 自己 , 摆正 自己的位置 , 不要 高估 自己, 要发挥好 三、 聆 听 专家 教 诲 。 感受 职 业 幸 福 个体作用 , 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去努力 , 去研究教学 , 要把实践不断的提升为 教 师的职业 意味着 对儿 童生命 世界 的引领 和人类 民族精 神 的薪火 理论 , 力求使 c a己由专业型 、 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同时, 我们也 相传 , 尽管我们 目前的教 师职业 活动还 很难达 到这一 高度 , 但 至少 我们 深深 的感到了一种压力 , 我们肩负 的任务 是巨大的, 要拿 出我们的热情和 内心中应该怀 有一份敬 意 , 不至 于使这 个职业 堕落 为纯粹 谋生 的职业 , 智慧再一次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下面是我通过本次学习获得的体会 : 这意味着教师职业 的复 杂性 。通 过本 次学 习 , 让 我更 深刻 的体 会 到 了 增强修 养 。 提 高技 能 “ 职业 幸福感 ” 对一位老师 来说多 么重要 。其 实 , 幸福是 一个过 程 , 精彩 作为一名教师 , 要努 力做到 师德高 尚 、 师 能全面 、 教艺精 湛 、 教技 突 的总会精彩 , 而且会在不经意间显 现, 就看你有没有 善于发现 的眼睛 , 有 出, 这将成为每一 位骨 干教 师的追 求。那 么怎样 才能 具有 高 尚的师 德 没有敏感的心灵。珍惜 这种过 程 , 感悟 学生 的成长 未尝不 是快 乐的事 。 呢?聆听吴遵民教授和金 忠民教授 的精 彩讲座 , 内心 引起 了我深度 的反 不管压力多大 , 我们都可以快乐 而优雅 地追求 幸福 , 就看你 有没有 一颗 思, 作为老师 , 我们不 能剥 夺孩 子受教 育 的权利 , 不能 剥夺 孩子 的话 语 平常心 , 就看你是否愿意走 近学 生的心灵 , 和他们做 真心 的朋友 。 权,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 合格的人 , 教学要 关乎人 的心灵 的重塑 , 使他们 变 本次学习使我对未 来的工作充满 了信心 、 动力 和热情 。尤其 是教师 的乐学 、 善思。朱誉民教授用鲜 活 的实例 , 让 我明 白教学并 不是 掌握一 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 衡 , 并 获得 了更多 的方法 , 这对 自己是 一 点点的技巧问题 , 必须在学 中教、 教 中学 、 学 会反思 ; 王 占魁 教授 深入浅 种鼓励 , 鼓励我们教师适应新 的教学 环境 、 生活环境 、 人 际关系 环境 ; 鼓 出的讲解 , 告诉我们新课程下如 何评课 , 新课 程下 的教学设 计及教 学策 励我们要理性地认识社会 、 认识 自己的价值 ; 鼓 励我 们要做 一名 终身学 略, 如何听课和评课 ; 还有魏玉翠 教授从 师生 心理健 康维护 的视 角谈 到 习型老师 , 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 新知 识 、 新 问题 、 新 环境 的老师 ; 鼓 励我 了学生行为研究 , 师生互为环境 , 师生相互影响 , 师 德与职业技能 的重要 们要坚持创新 , 在教学中发挥 自己的聪 明和 才智 , 争 取在教 学 中获得更 性. … . 两周的学 习, 在专家 的引领下 , 我们 重新认 识 了 自己, 重 新审视 大 的发展 。一辈子做老师 , 一辈子学做老师是我们一生的追 求。 并反思 了自己的工作 。 ( 作者单位 : 青海省海晏县寄宿制民族中学 8 1 2 2 0 0) 二、 细心积累 。 厚积薄发
优秀范文: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赴华东师范高校学习心得体会优秀范文:赴华东师范高校学习心得体会赴华东师范高校学习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由xx市培训局举办的xx市首期名校长培育基地“华东师大培训管理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虽然时间只有10天,但使我受益匪浅。
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新的理念,新思想的现代培训、办学模式。
下面就我的学习和熟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我是这样想的,一个人可以影响一群人,一群人可以撑起一片蓝天。
所以,我信任校长的信念必定可以影响和感染四周的同志。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培训风格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打算着学校的办学特色。
首先,校长要明确办学思想,要对办学理念和进展目标决策,要有猛烈的进展意识,对同学培育目标有独特的理解,要依据校情进行特色设计。
要审时度势,依据时代进展的要求和本校实际,发扬传统,利用优势,挖掘潜力,扬长避短,不能不顾条件盲目草率,又不能受条件束缚而畏缩不前。
要擅长统揽全局,高瞻远瞩,仔细选准创新特色的突破口,大胆改革,敢于创新,勇于进取。
与此同时,作为校长,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必需走在时代的前列。
以时代的眼光端详培训现象,发觉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并从学校实际动身,扬长避短,确定学校的进展方向和办学育人目标。
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想特色建设是个突破口。
记得朱永新市长曾说过:“培训的历史只会记住有特色的培训,只会记住那些有办学理念的校长,只会记住那些有办学风格的校长,它不会记住芸芸众生。
尽管校长们为培训的进展作出特别大的贡献,没有你们就没有中国的培训,就没有世界的培训;但很遗憾,历史往往只是记住英雄。
鹤立鸡群嘛!假如是鸡立鸡群,全都是鸡,就会无人发觉。
万绿丛中一点红,假如是万绿丛中一点绿,一片都是绿,那你就无以显现。
”所以我想,作为一校之长,必需建设学校特色,但是学校要创建特色,必需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去保证。
因此,有人说:“管理就是创新必要的条件。
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修感受——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和人文熏陶中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并重,促进学生生长——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和人文熏陶中全面发展兑镇初中薛孝全初中语文班为期十多天的华东师大研修学习结束了,学习期间专家教授的精辟论述给我很深的感受,让我从另一个深度和广度意识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和内涵的深远意义。
这十多天来,几乎每天都在听讲座,记笔记,而且思想也要高度集中,说实话不比平时上课轻松,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家,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
在这里,我了解了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法。
有宏观上的,如李政涛教授的“生命自觉与教师实践智慧”,将教师生命价值的取向与教师教育实践结合,提倡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定位所面对的学生、定位所处的环境;吴遵民教授的“当代国际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变与实践”,横向比较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焦点,从中探索更为有利的教育教学措施;王斌华教授的“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从考试制度的诞生、发展到各国的创新,细致分析了我国考试评价的现状,从中探索当前学生评价的重心、方法与管理;魏志春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和新课程的背景之下,阐述了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培育;张万朋教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学校教学的成本与收益问题,理性客观地评析各类教学模式的优劣;郅庭瑾教授的“重建课堂文化:为思维而教”,从沪港两地课堂文化比较研究探索课堂文化的构建;方智范教授的“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将古诗词提升到文学鉴赏的高度,开拓古诗词教学的新视野。
有微观上的,如李政涛教授的“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围绕“有效教学”,全面细致地阐述了课堂教学的“五实”、“八效”,明确课堂要充满生长的气息,必须要“开放、扎实、温暖”;王意如教授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修养以及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赵志伟、沈龙明、郑桂花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语文读写指导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王斌华教授的分层考试具体办法;郭继东、郑桂花教授就教学设计问题的分析与改进等等,这些都是一直以来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和困惑,各位专家们都用生动的例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做了讲解,使我受益匪浅。
2010年赴华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学做“反思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赴华师大培训心得体会﹡﹡﹡市某中学初中物理组﹡﹡﹡首先,感谢某校长在开学的第一天给我这个平台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培训体会!其次,特别感谢上级组织——﹡﹡﹡市教育局为我提供这次去上海培训的机会!另外,借此机会对学校所有领导、同事们(尤其是物理组的同事)、我的家人表示谢意: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和关心,我外出的这一年,许多工作都由你们分担了,你们辛苦啦!这次培训是国家教育部为实施《支援新疆教师工作方案》“中学骨干教师赴内地高校参训项目”。
(这个项目共三期,我们是第二期,培训项目有高中语文、高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小学英语5个学科,全疆共225名中小学骨干教师。
初中物理和初中化学共90名都在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培训,其余学科培训地点在北京。
今年九月开始第三期,培训高中数学、高中生物、高中英语、初中语文、初中历史、初中地理6个学科,仍为225名中学骨干教师。
)任教十多年,经历过市级、州级和自治区级培训,可惟独这次在上海的国家级培训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原因之一是:时间长。
其次,学员集体是来自全疆的同行骨干教师。
更重要的是我充分感受到内地高校和中学的名师风采!培训由华东师范大学和新疆教育厅共同组织,以“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教学观摩、参观考察、自我研修、科研论文”等为主要形式。
九个月时间,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班级的管理事务、面对不同风格的专家讲座、面对同行们思想火花的撞击。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了解到国内外教育新动向和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今年国家教育部在聘请专家拟定“教师资格证”实行有效期限的相关文件(负责我们培训工作的华师大教授胡炳元6月20~7月1日参加了这项工作),上海将在近几年首先试行,这就意味着“教师资格证”不再终身有效,今后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认定教师资格:①是否参加各类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意识!抓住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接受再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赴上海华东师大高级研修学习体会10月9日-19日我参加了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组织的“十二五”骨干教师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
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所讲的《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郭继东副教授《公开课的效能改进》;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副教授王意如《教师的职业定位和专业素养》;上海市数学教研员姚剑强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教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吴亚萍《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福建省人大终身教育立法顾问,上海社区教育协会理事兼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吴遵民的《重塑教育的灵魂—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思考》等著名教育专家的授课;内容涵盖教育的多个领域。
每一个讲座,就是一次思想盛宴,不断丰富着我们的教学思想,催生着我们新的教育智慧,点燃着我们新的教育激情。
教授们授课或严谨精辟,或形象风趣,或激情洋溢,或沉稳幽默,共同之处是他们用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亲切的话语、精彩的演说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把学员们引领到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认识的新高度,精彩之处,掌声阵阵。
培训期间还亲身感受了上海市哈密路小学、中远实验学校两所知名学校,实地察看了两所学校的校园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情况,目睹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景象,他们的校史展览馆和师生活动室、食堂、办公室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的日常管理井井有条、有条不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日新月异、开拓创新。
两所名校老师的介绍和宣传片宣传资料展示了他们的经验、思路、理念及育人方法,使我感觉到上海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
所有这些使我收获颇大、耳目一新,开阔了思路、拓宽了思维、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前进的方向。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热门】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篇1 说句实在话,能去上海,切身体会五色斑斓的大上海,直接承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前沿的理论和理念,我期待;能零间隔接触上海现今那震古烁今的根底教育,感受到了上海教育在全国教育的引领作用,我等待。
就这样,我怀揣梦想与期待,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
当我经历上海风的洗礼后,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可谓是获益匪浅,收获颇丰。
感受之一:我们每天都在做什么?几次过马路,几次搭乘地铁,我无意感受了人群脚步的匆匆,我们渐渐的走着,怎么他们却是跑呢?上海的地铁虽然本班地铁到站上客到下一站停车间隔2分钟时间,但谁都不愿错过而去乘坐下一班地铁,当乘上地铁后紧接着便是翻开自己的手提电脑开场工作。
上海犹如一个快速旋转的球体,让你感到坐不住,悠闲不得。
无意中你就会被带入一种现代生活节奏的状态李政涛教授说:“华东师大的教授个个都是精英,学识渊博,但是他们从不敢懈怠,必须不断学习。
”他还举例说:“华师大的女教授们请产假一般是一年,但是假如一年后来上班,她自己不敢上讲台给学生授课”。
此番话或许太过急,但也不难看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不能停顿的,尤其是我们不能放弃终生学习的想法。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竞争剧烈、快速开展的时代,经历无视教育的“____”、知识爆炸的年月,以及走入歧途的应试教育,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一番我们的学习了。
6天的学习除了参观了两所学校外,主要听了五个个讲座。
从这些讲座的题目中我们就能体会到目前我国教育所关注和研究的前言问题。
开展、认知、心理、心智、文化、对话、形式、课堂、评价、专业、成长、创造、案例、问题、策略、课程、反思,这些词汇所涉及的都是现今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这些报告都是围绕老师专业开展的。
“人们期望学生能用自身的经历与别人合作,进展创造,解决真实问题。
但当老师自己成为学生时,却不采用这种做法。
”面对这样一个不愿承受别人和改变自己的境况,教育要求的提升和老师专业开展的指向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内容和改变的可能。
2023年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的体会
2023年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的体会这次参加2023年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收获颇丰。
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该教材与以往版本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以下是我对培训会的体会和总结。
一、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新版中增加了更多的实例和应用题,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培训,我深刻体会到这样的改进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培训会的导师还介绍了教材中新增的数学思维训练部分,这部分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上,导师们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让我深感受益匪浅。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还介绍了一些互动教学的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和演示等,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导师们还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师资力量强大通过参加这次培训会,我深刻感受到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团队的实力和专业性。
导师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能够清晰地解释教材中的知识点,并提供多种解题方法和技巧。
他们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整个培训会的氛围非常融洽,导师们不仅注重培训内容的传授,还鼓励我们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通过参加2023年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我对该教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应用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相信,将这些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带来更高效、更有趣的学习体验。
感谢培训会给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我将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2023年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的体会
2023年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体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2023年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培训会,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体会。
教材整体结构:培训首先对教材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从目录到章节,从例题到习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我发现,这套教材在结构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知识点更新与调整:与以往版本相比,新版教材在知识点上做了一些更新和调整。
新增了一些与现代数学相关的内容,同时也对一些传统内容进行了优化。
这样的调整使教材更加与时俱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教学方法与策略:培训还特别强调了新教材中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新的教学策略强调启发式、探究式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提倡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学软件、教学平台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这次培训特别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全面的教育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际应用与问题解决:此次培训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和场景中。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设计了真实世界的案例和问题,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与考试要求的对接: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考试对学生的重要性。
此次培训中,专家们也针对新教材与考试要求对接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这不仅帮助我理解了教材与考试的关系,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教师自身成长与发展:通过这次培训,我深感自己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总之,这次培训会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收获。
华东师范大学进修记
华东师范大学进修记作者:李国强来源:《江西教育A》2018年第10期1982年,我在江西省教育厅高教处任副处长,曾到教育部高等学校干部进修班华东师范大学班学习4个月。
这个班由教育部委托华东师大举办,以华东地区高校处级干部为培训对象。
我们这一期是第二期,大家戏称“黄埔二期”。
一华东师大当年拥有当时高校最大最美的校园。
进修班学员被安排在第四宿舍,虽然4人一间,但都是研究生宿舍,且在研究生食堂用餐,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学校为进修班配备了很强的师资力量和管理团队。
班主任是华东师大顾问、原副校长王亚朴和校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瞿葆奎,工作人员有吕法川、杨德广等6人。
这期学员50人,平均年龄50岁,最大60岁,我年龄最小,36岁。
全班分为6个小组,我被指定为第6小组召集人,后被选举为班委会学习委员。
3月11日开班,经常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有:瞿葆奎讲教育学,张惠芬讲中国教育史,余立讲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
刘佛年开过教育学讲座,他是著名教育家,其《教育学》一书是全国高校通用教材。
刘校长当年68岁,一个上午,不拿教材,不用提纲,也不喝一口水,娓娓道来,条分缕析。
学员都是教育实际工作者,没有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所以大家希望除学习教育基本理论外,多请一些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同志讲课,像余立、杨德广讲课就格外受欢迎。
学校很重视学员的意见,适时调整了教学计划。
在教育调查方面,既去重点大学,也去一般院校,同时还考察大型现代企业。
7月2日,在总结交流阶段,王亚朴总结学员的体会,归纳为“四个结合”:学习教育理论与管理知识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调查结合;授课、辅导与自学、讨论结合;学习兄弟单位经验与总结工作结合,反映了进修班实际,为大家所认同。
7月3日,进修班举行结业典礼,我代表学员讲话。
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离职进修,因此我把这次进修视为工作中的一次“充电” “加油”,弥补大学学业的一次“回炉” “补课”,把结业论文当毕业论文来写。
对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创新使用体会
对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的创新使用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材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特别是华东师大新出的数学教材更是顺应时代的变迁而创编的,因此,对于这本教材的创新使用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新教材中的应用,它充分利用了新教材的特点,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需求,而且是社会发展对自主性人才的需求,虽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很受青睐,学校也比较重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但其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华东师大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所以,如何更好地研究和实践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初中学校领导和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创新使用必要性1.提高教育质量的客观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保证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栋梁之材的质量和素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市场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而且,如今,初中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老师一味地采取应试教育模式进行教学,设置更多的课时,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每天甚至保证不了基本的睡眠,这种教学模式非常不合理、不科学,同时也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
所以,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创新中被提出来,而且很快受到各学校和老师的青睐,它能够促进老师和学生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参与到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来,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就掌握大部分的知识,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定位和分析,从而上课听课的方向和目标更加准确和细化,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2.对自主性人才的需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需要自主型的人才,所以,近几年,我国加快了对自住型人才研发培养的步伐,显然,传统的、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已经完全不适应新时代自住型人才的培养,它不利于自住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动地学习、获取知识,不能培养他们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学生更多的是成为考试的机器、老师得到成绩的工具,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我国培养自主型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研究生党校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生党校学习心得体会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我们热切的期待,华东师范大学的新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终于拉开了序幕.能参加我校党校的深入学习,我深感荣幸.从此,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逐渐发现自身的还存在很多的不足,认识到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来缩短与一名合格党员的差距的重要性.通过党校的学习,让我在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党的性质,宗旨,最低纲领,最高纲领等各方面都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党的知识是博大精深的,党的历史是曲折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党就提出了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要求的民主革命纲领和路线,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根本利益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就根据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在建国初期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我们党的骄傲.通过党校的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心和决心.以前在未进党校学习时,对党的认识都是空的,片面的,但现在通过对”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以及”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的学习后,”党”已经不再是我原来思维中的一个单纯的政党,而是一个集中了先进分子的,组织性严密的,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具有广泛性的政治组织,它用它最进步的思想教导着我们——在前进中要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代自己的过失,以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再结合党的历史及建党前后中国面貌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和肯定党的方针路线在建设中的伟大而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建国到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便是党正确领导路线的伟大见证.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还是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腾飞.经过这次的党校学习中,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含义,它不仅仅包括我们所想到经济方面的内容,它还包括政治,文化,体制,甚至分配制度的问题,让我觉得我们的”共产主义”是个”多元化”的共产主义.而且,我还认识到,我们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就如媒体所说的,我们亲身感受到的,我们国家是在迅速发展着的.过去我们国家确实是在水生火热之中,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初步迈入小康.我们不能整天老是念叨着,我们国家还是”生产力低下,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问题,既要看到不足之处,也要看到好的方面.通过党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预备党员最具有的便是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既不人云亦云,也不自我崇拜,要敢于,勇于置疑;既不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吸取,要坐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又要敢于付诸实践中去,要正确看待”失败是成功之母”.通过党校的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只具有先进的思想不是党员,党员不仅在思想上起先锋作用,而且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也要同样起着带头的作用.华东师大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这些都使我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下,对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上也有了更坚定的方向.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15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他同时指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知识分子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深产品的生产者,位中华民族的振兴建功立业”.这些就是党向我们发出的号召,我们的使命——在向党组织迈进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振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是先进分子,积极分子,何谓”积极”积极就是我们无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在工作中都应本着自己的职责力求创先.研究生的学习是发挥我们才能的广阔的天堂,我们应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我们要加入到这”积极”的行列中去,更加勤奋,敬业.作为华东师大的一名研究生,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肩负地重任,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认真完成我的每项学习和工作.工作总结我也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宜的大好机会,积极锻炼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始终与党和人民保持一致.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年,历史的火炬已传到了我们地手中,现代化的理想就将会由我们来实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实现我们共同理想的路,还有多远多远!我们要踏上的路还有多长多长!不是扬长大道.”路”——你长吧,你艰难吧!我们是新时期的青年,我们有火一般的热情,由海一般的宽阔的胸襟,有铁一般的坚强的意志,既然我们的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千千万万英雄儿女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貌狼纵横的道路上能建立起它高大伟岸的形象,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更由信心勇敢地扛起这光荣而由神圣地重担.我们也应该客观地认识到中国及世界地现状与发展趋势,不断坚定自己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使自身地党性得到提高和深化,向着真正合格地共产党员地奋斗目标前进!为自己地灵魂找到归属,为心灵找到寄托!这次学习是对于我个人灵魂的一次洗礼.现在我认识到了入党不仅是一种光荣,更重要的是应该有坚定的信仰,为我们党的事业出谋划策,用更多的热情和更好的务实精神支持党的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要坦率真诚,相信党组织.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在思想上与党组织靠近,加强自己在社会实践各方面的锻炼,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取早日加入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并且成为其优秀的一员,用党的思想来武装自己,深刻理解里面的精髓,用于指导实际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体会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房县白鹤学校徐成华
非常感谢市教育局继教中心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初中校长培训研修的机会!短短19天,让我受益匪浅,领悟了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更是领略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无限魅力。
通过本次的研修学习,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发表一点说说,恳请各位领导和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育中过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我认为这条理是教育艺术的核心。
教育之为教育,就在于使教育在悄中滋润孩子的心,无意识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与他们进行轻松,自然的心灵对话。
教师从而成为学生尊重和信赖的大朋友。
这是德育教育的最高的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
德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则,最根本的是在长期生活中形式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愚教于学生的生活之中,结合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要使学生通过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
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际德育培养目标。
因此可见,倡导教育不露痕,表达的是这样一种德育理念。
再生活中淡化德育的工作意见,通过生活形式的展开或环境的创设引导个体对真善美的追求。
由上可见,校园的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倾注爱心,体现关怀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重要的是心灵的和谐。
教师对学生的好感和爱是构建师生和谐心灵世界的两个重要支点,要能够完成这两个支点的最佳途径就是“情感投入”。
同时要注重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这种影响往往是察觉不到的,但会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无形的痕迹。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同性格的教师所带的班级会形成不同的班风。
班级同学的性格回趋于教师的性格。
同样,一个写一手好字的老师,班级里有不少同学的字体,这不是老师有意识的传授,而是无痕的教育。
而这种影响作用是巨大的: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一身立教。
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在各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其次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题地位。
德育工作要不露痕迹,必须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
二、营造氛围,促成内化
引导学生个体精神的升华,促成道德主题的自我完善,是充满“生
命化”和“人文精神”的一种德育理念,也是教育无痕的实践和解释。
要以学生个体,注重学生自主选择,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自我内化,使德育真正成为学生内在自觉的行为规范。
1、我们应该在贴近生活形式的德育实践中加强必要的人文渗透,同时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近优秀的人文思想资源,从而给予他们的人格精神以切实的陶冶,拓展他们人格精神的深度、广度和厚度。
用优秀文化精品来润泽学生,鼓舞学生,陶冶学生情操,学生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给人一文化熏陶,催人向上。
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积极建设高尚的校园文化。
从学生活动出发,精心设计来源于学生又高于学生的各类活动,选择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主题,创设有意义的教育情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师生的对话,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体验,促进德育品质的内在生成。
一方面要求在学科教学设计中融入德育的目标,通过师生之间零距离接触,伙伴式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接受教育目标是积极参与努力探索的过程中实现的。
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在做好课堂讲授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于到学校,家庭,社区的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再生活中体验关心,爱和责任。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各种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才艺”评比,“一人一绝”选拔活动,优秀作业展览,个人收藏品展览活动等。
另外,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选择教育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3、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德育
要“攻心为上”。
实际工作中,从“陶冶情操,稳定情绪,完善人格”三方面入手,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通过开设心理信箱,男女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三、完善网络,形成合力
良好德育效果的取得,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要以学习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德育实效。
教育不露痕的方式即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又符合青少年成长的心理规律,而在新形势下这种育人理念,要求学校作整体的、系统的设计和安排,确定目标和步骤,才能行之有效的发挥作用。
一己之见,各位指正!
201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