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农村生态环境多元主体治理路径探析——基于河北省廊坊市近郊农村的考察

合集下载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随着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成为当前国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河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之一,农村人口占比较高。

但是在农村的发展中,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的限制,农村人居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卫生环境差、垃圾乱堆放、污水排放不规范等。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河北省加大了整治力度。

二、调研范围本次调研范围主要涵盖了河北省的农村地区,包括较为发达的地区如雄安新区,也包括经济落后的地区如临城县。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以全面了解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四、调研结果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突出河北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乡村干净整洁、居民生活环境良好。

此外,临城县还在乡村农家院落内安装了智能化垃圾分类回收箱,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分类回收问题。

2.仍存在一些问题尽管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些乡村的卫生环境仍比较差,如某些村庄内垃圾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

此外,一些乡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备,导致污水排放不规范。

3.需要加大投入和培养人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

农村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不高,而且农村人员流动性大,农村人员缺乏专业化技能,这些都是限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因素。

五、建议1.加大投入力度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农村整治的重视程度,并逐步增加资金投入,想办法解决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

2.深入贯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是当前城市和农村环保的重要任务,应在农村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建立科学的垃圾处理系统。

3.培养技能人才政府可以增加建设环境处理的机构和设施,聘请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带动本地区培训一批有技术的技术人才,为整治农村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河北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之一,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河北省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报告对此进行详细汇总和分析。

二、现状分析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概况河北省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业省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直是该省重点工作之一。

近年来,河北省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农村建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

在政府的支持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2.存在的问题(1)农村垃圾污染严重由于农村居民观念的滞后和管理水平的不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存在乱堆乱放、未分类处理的现象,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污染。

(2)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一直是一个难题,农村居民家庭污水处理设施滞后,大量污水直接排放到农田和河流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农村建筑杂乱无章农村地区的建筑存在着杂乱无章、缺乏规划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美观,也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混乱。

3.政府工作和社会力量政府部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资源调配、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

社会力量的参与也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源和力量的优势,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建议对策1.加大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加大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减少农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平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村居民建设合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一)

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一)

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摘要:针对目前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等方面研究分析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廊坊;农村环境保护;对策0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深入研究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与措施,对廊坊市保护农村生态,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廊坊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农村生活污染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长期以来,廊坊市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之势。

“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农村居民环境的真实写照。

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1.2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家庭作坊式污染严重近年来,廊坊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工矿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剧增,目前已占到廊坊市工业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0%左右。

另外,廊坊市农村规模化工业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是分散式的家庭作坊加工业。

1.3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

这些污染物大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源利用,且大多数沿袭传统堆肥方式,畜禽粪便往往堆放于居所四周、村口等处,不仅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村貌。

河北省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探讨———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河北省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探讨———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河北省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探讨———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田莹莹a ,王惠a ,张若望b(河北金融学院a.会计系;b.国际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51)摘要:保护环境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农村环境影响着乡村振兴方方面面,在追求经济提升的同时,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现在分析河北省农村污染面临的困境基础上,从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个角度提出了农村污染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对农村环境污染进行防治;提高各级环保部门的管理和技术支撑能力;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关系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0)04-0037-02收稿日期:2019-12-26基金项目:2019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青年基金项目(SQ191085)作者简介:田莹莹(1984-),女,河北保定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王惠(1988-),女,河北保定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张若望(1984-),男,河北保定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学。

一、引言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环境治理。

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的关键所在。

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强调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节约资源。

农村污染防治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追求经济提升的同时,应注重绿色发展,防治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走绿色生态道路,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不仅能够满足农民对绿色乡村、最美乡村建设的需要,而且直接关系广大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这也愈显严防农村污染的紧迫性。

河北农村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动绿色乡村发展,满足人民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伴随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省对此进行了调研,并制定了相应的整治计划。

本文将就此问题,对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进行分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河北省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

随着农民收入持续提高,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愈发迫切。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一系列难点问题,例如:1、村容村貌脏乱差。

农村生态环境存在严重污染,村庄卫生条件差,社区绿化缺乏,村道交通状况较差,居民基础设施不完善。

2、村民生活品质低下。

在农村地区,贫困和生活水平低下是主要的社会问题,社会治安得不到保障,村民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对于河北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来说,早已不单单是一种形象问题,而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绿色发展任务。

为了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难点,河北省采取了以下方法:1、以县(市、区)为单位实施。

借助县域的政策支持和经济力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政策支持。

为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河北省加强和改进了一系列服务政策,例如加强“三保障”的投入(即保证农村自来水、电力和道路等基本设施建设的开工率、完工率和投入标准),同时还提出了特殊财政支持政策,并且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以激励和帮助农民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3、公众参与。

为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河北省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建立了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向民众征求意见与建议,提升公众参与感,加强社区的凝聚力。

1、工作目标1)、实现农村环境整洁,为农民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环境。

2)、实现乡村振兴,科学合理利用农村土地和资源,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3)、提升农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省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均衡发展。

2、成果通过实现整洁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1)、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环境整治效应显著。

河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河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河北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一、调查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生态现状从家庭饮用水来看,东王庄村有80%的农户使用自来水,使用大口井水约占20%,且是对大口井水经过处理后使用,从用水来源和使用方式上来看基本不存在健康隐患.在调查过程中我也发现村民的饮用水整体上非常清澈,而且由于工业的影响较小,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村民的习惯喝水方式是饮用开水,目前已达97%,经过沸腾后的水对一些可能引起疾病的细菌进行了处理,保障了人体对健康需求.因而从整体上来看,该地区的饮用水不会对村民的健康带来威胁,是比较安全的.与使用水的来源相比,各种污水的处理情况就不是那么乐观了.家庭污水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养殖业污水,分别占50%、41%.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对于养殖业污水,由于大多数的牲畜采取圈养,农户会定期对饲养圈进行清理工作,清理后的污水也随着简陋的沟道随意排除.但在村庄的调查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村子里有许多的小污水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已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招致许多苍蝇,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牲畜圈养率为49%,散养为24%,其他27%.猪、鸡基本都是圈养,牛和羊散养的较多.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垃圾,每年18吨,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67%、10%、11%.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水等的侵袭后腐烂堆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垃圾的积累.由于近些年化肥的使用,村民对人工堆肥垃圾的依赖降低,许多垃圾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综合起来看,农村的垃圾污染情况比较严重,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未经处理的垃圾堆积物.还有就是噪音污染.据了解,该村临近公路,交通方便的同时也受噪音影响较大.在各种生活环境中噪音污染占50%,固体废弃物和水体污染紧随其后,各占25%和15%.除了上面所说的三个大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在收割的季节,村民对秸秆的就地焚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对空气质量的危害;常年未经处理的坑塘中的污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大多数村民由于没有使用太阳能沼气等绿色能源,依赖传统燃烧方式对大气产生的污染等等.这些因素由于都有一定的季节性或其他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是那么大,然而也是不能忽视的.三、影响因素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小问题变为大问题之前就进行解决,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政府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提出一些建议之前,我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我认为阻碍生态环境进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没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是最关键的一条.很多时候农民不是不愿意去维护生态环境,而是他们根本没有生态环境和污染的概念.对于生活污水,他们不觉得随手倾倒有甚末不对,只要是倒出了家门且没有影响别人就不存在问题,他们不会联想到污染,不会联想到生态环境.就地焚烧,只要是方便,怎么会把一些烟雾和大气污染联系到一起呢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全球变暖,没有酸雨的概念,更不会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无知把我们的生态环境逐渐的往危险的道路上逼近.2、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是可以理解的话,政府对生态环境的忽视就是难辞其咎.地方政府的意义在于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而在大多数的农村地区,虽然有政府组织的各种科学宣讲活动,环保科普活动等有利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活动,但是落实的不尽人意,这也是造成农民生态环境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据了解,村民认为当地政府在生态方面需要加强的40%首推环保宣传力度.实现当地工业发展和环保意识主要还要靠当地政府和公民自身分别占52%、43%.地方政府对农民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没有合理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对本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过详尽的调查,制定过保护的措施,更无从谈起维护.四、针对措施在对制约农村生态环境的因素和各个因素的引发都有了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1、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在原因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各种生态环境隐患的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农民的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维护的意识较低,因而开展各种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是很必要的.具体的可以由政府组织人员对农民进行分批培训,然后再由这些人员将环保的意识传递给其他的村民,可以让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明白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再由政府组织一些可再利用垃圾的回收工作,在村子里设置专门的回收站点,并付给村民一定的报酬,这也可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从而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变为一件无意识中的自觉行为.2、依托科技力量,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转型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转型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技术领域的研究,向国际领先领域靠近,通过科技创新,达到生态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走新型的循环经济之路.例如: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农药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要求农民停止或减少对其的使用是不现实和不可行的,农民不会为了抽象的生态环境的概念而放弃可以看得到的收益.改善这种依赖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研发出新的环保无机或对土地生态危害小的产品来取代目前所使用的农药化肥,这既不会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从源头对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控制.五、调查总结这次社会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却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一方面通过这次实践,我更深一步地了解了农村,了解农村各方面的情况,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另一个方面,它也促使我来思考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回报社会,为促进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农村地方官员的组成中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就导致对许多问题的认识非常的片面和不科学.这固然与国家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从自身出发,也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到基层去,到需要的地方去.农村的许多方面都还有待完善,我们的知识在那里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这对我们以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意向也是一次很好的指导课.这次调查实践虽然结束了,未结束的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这是一条漫长而繁杂的工作,需要各方的配合和重视.希望农村的生态环境可以进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扫除障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已不容忽视,开展更为深入有权威的调查很有必要,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京郊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研究——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

京郊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研究——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

京郊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探究——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行,京郊山区农村环境维护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究京郊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以探究有效的治理措施体系,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通过对京郊山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探究,结合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旨在实现京郊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

一、引言京郊山区是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农田耕作、乡村建设和短视的环境管理方式,导致了京郊山区农村环境恶化。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开展综合整治探究势在必行。

二、京郊山区农村环境问题分析1. 土壤污染:长期的农田化肥、农药使用导致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下降,重金属含量过高,对农作物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恐吓。

2. 水源污染:乡村生活污水和农田农药残留等因素导致水源污染,给居民饮用水安全带来隐患。

3. 生物多样性丢失:持续的开发建设使得京郊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恐吓,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濒临灭亡。

三、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1. 构建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农业等可持续进步的农业模式,缩减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3. 治理生活污水:加强乡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的处理率,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4. 保卫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卫区和生态农田,保卫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增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卫。

四、案例分析1. A村综合整治:通过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生物防治措施的实施,显著缩减了农田面源污染,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

2. B村生态修复:在乡村周边建立了生态农田和自然保卫区,恢复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升了乡村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京郊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的探究,我们得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系,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探析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探析
党 的 十八大 报告 指 出 , “ 建 设生 态文 明 , 是 关 系人 民福 祉 、 关 乎 民族未来 的长远 大计 。面对 资 源约束 趋紧 、 环境 污染 严重 、 生态 系 统退化 的严 峻形 势 , 必须 树立 尊 重 自然 、 顺 应 自然 、 保 护 自然 的 生态 文 明理 念, 把生 态 文 明建 设放 在 突出地 位 。 ” [ 1 治 理城 乡结 合部 的环 境污 染 , 减 轻其 环境 压力 , 促进 城 乡和谐 , 具
赵永艳 , 女, 哈 尔滨 学 院政 法 学 院讲 师 , 吉 林 大 学 哲 学 社 会学 学 院博 士 生 。研 究 方 向 : 环 境社 会 学 。
4 6
化 浪潮 , 都 是 以工业 的发 展作 为其 推动 力 , 在带 来经 济高 速发 展 的同时 , 也伴 有 可怕 的环境 污染 , 给城 乡 结合 部带来 巨大环境 压力 , 需 要我们 倾 注较 多精 力去 面对 。
能 带来 的生态 破坏 之外 , 还 面 临着诸 如人 口大 量增 加 、 交 通压 力增 大 、 工厂 企业 剧增 等带来 的生态压 力 。
界, 城 镇化 共经 历三 个 比较 明显 的阶段 : 首先是 英美 等西 方发达 国家在工 业革命 后率 先 出现大规模 城镇 化; 其 次是 拉 丁美洲 等城镇 的逐 渐加 入 ; 最 后是 中国 、 印度 等亚 洲 国家城镇 化 的开始 。不 可否认 , 每一 次 城镇 化 的发展都 使人 类文 明产 生 巨大飞跃 , 但 城镇 化带 来 的消 极影 响也 是不 容 忽视 的。综 观历 次 城镇
增 长等是 造成 生 态环境 恶化 的重要 因素 。 因此 , 从 构筑社 会和谐 、 推 动城镇 化 良性 发展 的 视 角 出发 , 我 们 需要 采取 必要措 施 , 既要做 好 环 境 治理 的整 体 规 划 , 又要 注 意 完善 相 关的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幸福乡村建设路径探析——以廊坊市为例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幸福乡村建设路径探析——以廊坊市为例
村 建 设 路 径 问题 ,文件 指 出 :按 照 “ 山 、水 、林 、
圾处理 ”模 式 ,有 效地改善 了居住 环 境 。l 3 ‘ 文安 县 制定 了 农村 环境 卫生 村规 民约 及教育 引 导制度 》 , 并成 立 了 以老 党 员 、老 干部 、村 民代表 为 成 员的环 境 卫 生监督 小 组 ,尝试 建立村 民 自我 管理 的长效 机
民心 工程 、生 态 工 程 和 基 础 工 程 ” 的 设 想 I 1相
生态 文 明 作为 对 农业 文 明和 工 业 文 明 的超 越 , 代 表 了一 种 更 为 高 级 的人 类 文 明形 态 。 它 倡 导 克 服 工 业 文 明时 代 那种 人 类 与 自然对 抗 的生 存状 态 , 以 人 与 自然 、人与 人 、 人 与 社 会 和谐 共 生 、良性 循
的 路径 。
关键 词 :生 态文 明 ;幸福 乡村 ;廊 坊


生态文明与 “ 幸福 乡村 ”建设
当前 ,河 北 的 “ 幸 福 乡 村 ” 建 设 开 始 让 一 些 百姓感受 “ 真 幸福 ” 。但 也 不 容 讳 言 ,这 与 其 “ 作 为 建 设 经 济 强 省 、和 谐 河 北 进 程 中 的 发展 工 程 、
收集 、村集 中、乡运 送 、县处理 ”的 “ 城 乡一体化 垃
2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2年 1 月 ,河 北 省 委 一 号 文 件提 出 :紧 紧 抓住 “ 幸 福 乡 村计 划 ” ,大 力 改 善 农 民生 产 生 活条 件 。对 于 如 何 有 组 织 、有 计 划 地 深 入 推 进 这 一 工 作 ,帮 助 农 民建 设 幸 福 美 好 的新 家 园 , 即幸福 乡
制 。大厂 县正 在建设 全 省一 流的环 保科 普 中心一 一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调研报告一、概述人居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河北省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参观学习等方法。

在河北省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具体做法和效果;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参观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

三、调研结果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看到一些村庄经过整治,农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卫生设施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

一些村庄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部分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仍然不够理想。

2. 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不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认知程度不高,对相关政策和措施了解不深入。

部分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效果不满意,认为变化不大或变好速度太慢。

3. 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通过参观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我们发现一些地方注重资源整合,整合各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合力;另一些地方注重引导农民参与,赋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

四、建议和对策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经费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提高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满意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认知程度,增加农民的满意度。

3. 引导农民参与整治工作。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的引导,让农民更加主动地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4.加强资源整合和合作。

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合作,整合各自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最新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最新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摘要通过对河北省部分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解和调查,深入挖掘了我省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总人口70%以上为农民,搞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乃至受其影响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身体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所占比例较大的地区,近年来,在市民环境意识不断提高,政府加大治理投入的基础上,城市的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但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垃圾、污水、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这显然是与“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为了了解我省农村生态坏境现状、农民对环境状况的看法,从而为做好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我们对我省部分地区的农村进行了调查。

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1)固体废弃物(垃圾)处理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农用薄膜、秸秆。

垃圾的处理方式中随意丢弃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放到田间地头,有的放到房前屋后,有的直接掩埋在耕田中,有的焚烧。

在农村中设有垃圾箱的村随着新农村的建设有很大改观,但农民没有及时将产生的垃圾放入相应设施集中管理清除的习惯,也说明垃圾箱(池)设置的位置和数量不太合理,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和不便存放倾倒垃圾。

由于塑料大棚的推广和普及,农用地膜的使用面积逐年增加,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河北省2013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7776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119.7千公顷。

(2)农村污水处理情况。

农村中污水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水及工业废水。

这些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大部分排放河流、坑塘、农田街道上,对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

村民将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大多随便排放到院落以外的街道上,形成地表径流,慢慢蒸干。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多元主体治理路径探索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多元主体治理路径探索

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多元主体治理路径探索在当今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和严峻,单一主体的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路径逐渐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决定了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努力。

从大气污染到水污染,从土壤侵蚀到生物多样性减少,每一个问题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例如,工业生产造成的废气排放不仅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还可能通过降水影响土壤和水体质量;过度的农业开发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这些问题跨越了地域和行业的界限,单一的政府部门、企业或社会组织往往难以独立应对。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扮演着主导角色。

首先,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例如,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

其次,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

同时,政府还通过监管和执法,对违法排污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确保环境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然而,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承担着重要责任。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实现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已经开始主动采取环保措施,如推行清洁生产、使用可再生能源、开展资源回收利用等。

通过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环境成本,还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社会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环保组织、志愿者团体等通过宣传教育、公众监督、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他们可以组织各类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等,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

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作为政府和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反映公众的环境诉求,促进各方的交流与合作。

多元主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的建设路径

多元主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的建设路径

多元主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的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为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必要措施。

为促进人居环境治理进程,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必要探索并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

农村社会多元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传统的独裁式管理转向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的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治理中的矛盾冲突,是一种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建立的有效途径。

第一,政府部门肩负起统一人居环境治理的责任。

政府部门首先要明确人居环境治理的总体任务和目标,拟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为多元主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创造条件。

第二,多元主体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多元主体的活力,将农村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权利公平分配,实现农村社会责任和权利的一体化。

第三,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平台。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平台,是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探讨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探讨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探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农村非点源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农村地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农田农膜、畜禽粪污等的排放直接导致水体和土壤污染。

加之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进一步加剧了环境污染。

非点源污染的治理难度主要有两点:一是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分散,难以确定具体责任单位;二是治理非点源污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果不是立竿见影,需要长期坚持。

农村环境卫生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农村地区的卫生设施和设备相对薄弱,垃圾处理设施不健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了农村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一些农村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垃圾分类不到位、无序倾倒、缺乏垃圾处理设施等原因,给农村环境卫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解决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需要加大对卫生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境卫生意识。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土地资源问题也十分突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资源遭到了大量挤占和破坏。

农田被用于建设工厂、城市、农房等,大量的耕地面积收缩,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农村土地的非法流转以及土地流转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土地资源利用不当的问题,进一步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为了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

要加强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惩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

要加强对农民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并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还需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明确土地流转的权益,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监管机制,防止土地的非法流转和过度利用。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问题与思考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问题与思考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问题与思考作者:马晓亮来源:《南北桥》2018年第10期【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系党的使命宗旨。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描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国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做好乡村生态环保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河北沧县姚官屯乡地处京津冀地区腹地,属于生态环保工作的重点区域,具有比较典型的代表性。

本文选择以此为例,聚焦“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问题与思考”,结合乡村工作实际,提出了意见建议,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生态环保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72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为此,沧县姚官屯乡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遵循“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坚持为民理念,厚植生态底色,共享绿色福祉,突出发展特色,彰显乡村本色。

笔者通过走访群众、调查研究、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结合自身分管环保工作的经历及当地的环境治理情况,总结了近年来姚官屯在鄉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希望对下一步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有促进作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沧县姚官屯乡基本情况沧县姚官屯乡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36779人,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5.6万亩。

位于沧县政府北15公里,南邻沧州市区,西依运河,京沪铁路、104国道和朔黄铁路、廊沧高速公路从乡境内穿越,沧州市612路公交车直达乡政府驻地,是北上和南下的必经之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发展跃迁与治理变革: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路径——基于河北省东南部村庄的调查

发展跃迁与治理变革: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路径——基于河北省东南部村庄的调查

2020.6发展跃迁与治理变革: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逻辑与创新路径——基于河北省东南部村庄的调查姜文静1,张红霞2,3(1.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河北石家庄050061;2.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3.石家庄学院法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5)摘要:伴随着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问题日益突出。

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治理政策与行动不仅具有外部嵌入性与工具理性特征,而且治理行动的行政逻辑凸显、村民主体性边缘化问题明显。

与此同时,城乡空间地位不平等导致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错位、治理技术缺位。

要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行动,让人居环境治理契合农村居民的主体性诉求,并建立完备的制度与技术保障。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城乡空间;治理逻辑中图分类号:D422.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6-087-007基金项目: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路径与对策研究”(19453814D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姜文静(1979-),女,河北沧州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政治制度研究。

张红霞(1975-),女,河北衡水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8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石家庄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社会治理、流动人口研究。

在城乡连续的空间场域中乡村一直被视为田园风光的空间聚落,被赋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图景。

伴随着现代化与工业化副产品对农村空间的入侵,农村也成为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的集中爆发点。

农村人居环境面临着诸如生态循环受阻、生活垃圾渐多、厕所卫生较差、村容村貌凌乱等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国家话语的角度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摘要。

目前,国内外都始终坚持着以生态平衡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够科学合理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

也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这一战略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工作。

因此,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构建良好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污染;治理研究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多元主体要对当前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首先就必须对乡村振兴战略下环境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概念进行分析了解。

这是指通过在河北省农村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按照河北省各地区域农村产业中的兴旺程度、乡风文明以及生态宜居等方面总体要求来统筹推进各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从而加快推进河北省各地农村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也正是如此,不难看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所涉及的农村经济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实施工作,并不可能只依靠某个单一的主体就能够完成,而是需要一个包含政府、基层党组织、企业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以及大学生与工人群体等多元化的主体进行协同实施,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协同治理。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即存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但由于政府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监督者、实施者,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发起者与制定者,因此,政府必然处于整个战略计划的核心地位。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在其中所起到的职责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当前环保领域中的重点任务,而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治理,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

1. 深入调查研究深入调查研究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第一步。

只有充分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症结,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真实了解农村地区的生态问题,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奠定基础。

2. 制定长期规划制定长期规划是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

只有根据实地调研结果,科学制定出长远的治理方案和目标,才能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治理体系,确保治理工作的可持续性和长效性。

3.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在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才能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推动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向农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来。

5. 倡导绿色生产倡导绿色生产是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方向。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多以农业为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式,引导农民采用环保、低碳的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6. 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有力举措。

要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建立循环利用的产业体系,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推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7. 增加投入力度增加投入力度是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政府要加大财力、物力投入,完善农村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创造良好条件。

元治理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分析与反思

元治理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分析与反思

元治理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的路径分析与反思
冯阳雪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管理》
【年(卷),期】2022(44)2
【摘要】农村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实际治理效果却不容乐观,其中资金短缺被视作当前环境治理的瓶颈。

基于对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供给与管理体系的梳理,发现治理资金面临着“开源”与“节流”的双重困境。

研究尝试借助元治理理论,强调政府应充分发挥召集者、建制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调和科层、市场与社会的集体行动困境,促进三元协作治理,以期缓解农村环境治理资金的短缺。

【总页数】8页(P41-48)
【作者】冯阳雪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以L村环境整治为例
2.自主治理理论视角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r——以我国沿海省市A农村为例
3.乡村振兴下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及路径分析
——以昭通市为例4.网络化治理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5.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发展路径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和社会的多元主体 治理模 式十分 必要。 如何 在市场和政府 间寻求一个平 衡点 ,实现治理成本和产权划分 间的平 衡 。 解决农村 生态环境 治理不足 的途径之一。 是 关键词 : 农村 生态环境 ; 治理 主体 ; 多元主体 治理模 式; 制度供给力 ; 互动
中 图分 类号 :3 32 F 2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号 :0 2 7 0 (0 1 1 - 0 5 0 10 - 4 82 1 )20 6 — 3
农村 态环 是 费 用上 有 性 不具 排 的 生 境 在消 使 具 竞争 而 有 他性 公 源, 使 保 易 生 性 搭 行 在 共资 对其 用和 护容 产 外部 和 便车 为。 保 障 国 生 安 、 进 增 的 时要 快 索 村 态 境 我 农业 产 全 促 农民 收 同 ,加 探 农 生 环 保 的 路 S 以 现^ 然 及 际 的 持 发 。 护 新 径 拭,实 与自 以 代 间 可 续 展 城 村生 境 源 析 郊农 态环 污染 分 1 农 产 染。 近 村 环 来 到 . 来自 业生 的污 城市 郊农 生态 境越 越受 关注 重视, 不仅 响 农业 产, 影 着 居民 生 质 和 它 影 着 生 也 响 城市 的 活 量。 过 廊坊 郊 村生 环 考 发 业 过 通 对 市近 农 态 境的 察, 现农 生产 程 中 污 造 农村 态环 污 主 原因 一。 市近 农 的 染是 成 生 境 染的 要 之 城 郊 村生 环境 类 虽 具 普 性,其 要 染 因 不 于 态 污染 型 然 有 遍 但 主 污 原 并 同 远 郊 村 农 。 首 随 城市 扩 来需 增长, 来 的 人口 先, 着 外 带 求的 越 越多 外来 聚 在 近 这 外 居 城市 郊。 些 来人口 地 来 地, 大 种 从当 租 土 建 棚栽 蔬 菜 通 廊 近 农 实 察 对 者的 机访 发 。 过对 坊市 郊 村的 地观 和 租用 随 问 现, 大多数外来农户的土地租约在35 —年,属于土地的临时租用 者, 们对 地和 边 的 护 不 只 追 在租 他 土 周 资源 保 意识 强, 是 求 约内 盈利 大化。 最 对于 “ 买 时 会注 什 题” 询问, 购 农膜 都 意 么问 的 几 乎没 有租用者 过 考虑 农膜的 降解问 他 关心 题, 们只 农膜的 透光 度、 雾 防 度等会 产产 对生 生直接 影响的 素。而 因 且除了 降解问 题, 膜回 也 难, 处 不 十 一, 经成 农 农 收 很困 统一 理的 足 分之 已 为 地的白色污染。 其 出 盈 需 农民 种的 反 蔬菜, 保 次, 于 利的 要, 栽 多为 季节 为 证 产 防 病 害是 须的 从 种 大 部杀 到蔬 成 量, 治 虫 必 。 栽 前的 棚内 菌 菜 熟、 园, 均每 地 使用 总量 5 5 左右, 能 罢 平 亩土 需要 农药 在 .公斤 2 而 够 植 收 用的 足 O , 几 都 在 地中。 于 被 物吸 利 不 3%其余 乎 残留 土 由 气 候原因, 一年只能栽种两季, 年平均净收入每亩不足五千元, 出于 成 与l 的叉 , 然 道 场E 有 价咯 贵 低 高 本 I j 虽 知 市 现 的 昂 但 毒 效的 5 ( j 衡 农 对 护 地 能 利但 种 药 不 成 农 的 选 药 保 农 产 有 ,这 农 并 会 为 户 首 。 最 虽 户的 约 在3 年, 查中 现在同 块 后, 然农 租 一般 - 但调 发 5 一 土 上 地 栽种同 类型 菜的 限 超 五 由 品 作 种 蔬 年 大多 过 年, 于同 种连 加上 倒茬、 休 而 土 板 虽 农 有 保持 不 不 耕因 导致 壤 结。 然 家肥 利于 土壤 产能 但 见效 所以 户 用 家 同 会 生 力, 是 慢, 农 在选 农 肥的 时 更多


的 入化 的 量, 期 短的 间 见 农家 与 的 投 肥 使用 以 在最 时 内 效。 肥 化肥 使 例大 1 , 化肥的 均吸收 不足 之五, 用比 约在 :然而 3 平 率 十分 残留 在 壤中 重 等 学 间 的 抗 会 响 作物 土 的 金属 化 元素 产生 拮 作用 影 农 产 量, 为 增 会 用 肥 这样 进 一个 性 农户 了 产又 使 化学 料, 就 入到 恶 循环 的怪圈中。 2来自 业生 的 。 着 化 城 经济 发 城 . 工 产 污染 随 城市 和 市 的 展, 市 近 农村 为 发 重 区 工 废 废 城 近 郊 成 工业 展的 要 域, 业 水 气是 市 郊农 村 态环 污 之 由 地 原因, 些 厂布 散, 行 生 境 染源 一。 于 域 这 工 局分 进 科 统一 理 学 管 不便, 业 的 水废 污 农村 边的 工 排放 废 气 染了 周 生态 环 据 计, 镇 业 年有 量污 物 经 直接 放, 境。 统 乡 企 每 大 染 未 处理 排 其 中 水排 量 O 固 废弃 排 达 3 0 吨。 时 废 放 3 亿吨, 体 物 放量 到 0 万 同 这些 0 企 并不 心 的 础 建 大 位 车的 业 关 农村 基 设施 设, 吨 卡 进进出 破坏 出 了 村道 等, 村民 环 益 化。 农 路 导致 生活 境日 恶 除了 业 染外, 郊 面临 一 新 染源 是 外 工 污 城 农村 的 个 污 就 城市 扩 程中 建 留 污 因 后 金 位和 场 求等 过 的 筑残 物 染。 为 续资 不到 市 需 原因城 近 有 村 只 进 了 迁 闲 下 ,量 砖 瓦 ,市 郊 些 庄 是 行 拆 便 置 来大 的 头 块 堆 在 庄 这 建 残留 严 影 了 的 产 境 生 环 。 积 村 , 些 筑 物 重 响 村民 生 环 和 活 境 3 生活方面的污染。 . 来自 生活垃圾是城市近郊生态环境的另 个主 污 。 致 近 农 态 境 化的 活 圾一 要 染源 导 城市 郊 村生 环 恶 生 垃 方 来自 农民 身的 面 于 们自 生活, 一 来自 城市 转 。 廊 另 方面 于 的 移 以 坊 为例, 生活 圾 放量 年 市 居民 垃 排 逐 增加, 且 装 化 制品 并 包 物等 学 固 垃 例 上 生活 圾 理能 明 不 考 发 体 圾比 逐年 升, 垃 处 力 显 足。 察中 现, 近 农 乎 有生 水 收 排 设施, % 生 城市 郊 村几 没 活废 集中 集 放 9 的 0 活污 直 泼洒 院 马 上 屋 地 含 洗 粉 水被 接 在 外的 路 或者 后田 里。 有 衣 等 学制 的 污 渗 下, 染了 水, 村 的 用 化 剂 生活 水 入地 污 地下 影响 民 饮 水质量。 近 几年, 新 建 取得了 定的 效, 考 发 农 我国 农村 设 一 成 但 察中 现 村 圾回 站 收 的 量 三 之 一 个 庄只 垃 收 或回 池 建设 不足 分 一, 般一 村 有 个回 点, 回 或池的 率不 3 , 多 活固 一 收 这些 收站 使用 足 O 大 数生 % 体 圾 堆 在田 地 夏 恶 闻, 天 顺 雨水 到 垃 仍然 放 间 头, 天 臭难 雨 就 着 流 路 严 堵塞 路,染 产 境 同 又 一 污 了 的 上, 重 道 污 生 环 的 时 进 步 染 村民 生 活 环境。
农业 ・ 农村 ・ 民 农
பைடு நூலகம்
城郊农材生态环壤多元主傩治理路径搽析
— —
基于河北省廊坊市近郊农村 的考察
王春 凤
( 中科技 大学 公共管理 学院。 华 武汉 40 7 ) 3 04
摘 要: 无论 是以市场 为中心 的产权交易治理模式 , 还是 以政府 为 中心的治理模式 , 都很难提供有效 的农村生态 环境 治理制度 和措 施。农村 生态环境 的治理并 不是在 市场与政府 间的非此 即彼 的简单选择 , 构建 一种包 含政府 、 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