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30年河北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廊政办〔2016〕30号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正文:----------------------------------------------------------------------------------------------------------------------------------------------------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廊政办〔2016〕3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廊坊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六届市政府第五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5月24日廊坊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
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大数据正成为信息技术的新热点,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大数据正加快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加快驱动人类由IT信息时代向DT大数据时代迈进。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财富,就是资源,就是竞争力。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以及《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抢抓发展机遇,推动廊坊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将廊坊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大数据产业城,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背景全球范围内,大数据正在加速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热点领域,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的重要手段。
各国抢抓战略布局,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大数据成为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的新机遇。
廊坊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建议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人口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生活垃圾处理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垃圾累积量约达60亿吨,[1]大量堆积如山的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处理不当随时会污染环境,引发地下水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甚至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处理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生活垃圾采用无害化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要的基础设施,既可以大规模有效地解决垃圾出路,治理空气和水环境污染,又可以保证垃圾处理厂的厂区和周边环境绿化、美化,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符合国家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回收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社会效益。
1我国生活垃圾产生及处置情况1.1我国生活垃圾产生情况2019年全年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24206.2万吨,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561座,包括城市垃生活圾处理设施1183座,县城处理设施1378座,日处理能力接近1百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9%。
[3]2019年河北省生活垃圾清运量802.2万吨,无害化处理量797.7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4%。
[4]1.2我国生活垃圾特性我国生活垃圾目前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含水量高,一般为55~65%,一些南方城市在夏季高达70%,而西方国家一般为30~35%;二是生活垃圾中厨余和餐饮等有机废物比例大,为45~55%,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20%左右;三是依然以混合收集为主,尽管近年来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但收效甚微。
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处理的都是混合原生垃圾。
而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在60%以上,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超过80%。
1.3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随着生活垃圾清运及无害化处理的能力的不断提高,现阶段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方法,其中卫生填埋和焚烧是最主要的两种处置方式。
根据垃圾不同性质和各地区自然、社会特征,参考经济、技术、制度可行性,选择垃圾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规划适合当地生活垃圾处置的最佳方案。
廊坊富力新城规划方案
廊坊富力新城规划方案背景廊坊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京津冀三地的中心城市之一。
由于规划和发展不当,城市的功能分布不够合理,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市政府决定启动廊坊富力新城规划项目,希望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廊坊富力新城规划范围位于廊坊市南部,总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内包括南阳站、白沟大街、世纪公园、大荣城等多个片区。
规划原则1.车与人分离,鼓励非机动出行。
2.宜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3.合理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经济适度,稳健发展。
规划设计交通规划为解决城市交通瓶颈,规划方案在交通设计上注重“车与人分离”,鼓励非机动出行。
具体措施包括:1.设立捷运、充电桩等公共交通设施,建立智慧出行平台,提高城市的出行效率;2.设立多条骑行和步行路线,并在街道两侧设置一定宽度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以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降低机动车的使用比例。
环境规划为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规划方案注重宜居环境的打造。
具体措施包括:1.打造城市绿化带,增加公共绿地、健身器材等,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环境。
2.开展垃圾分类和社区治理,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和社区卫生习惯。
建筑规划为推进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方案合理布局,调整原有功能结构。
具体措施包括:1.划分多个产业园区,打造金融、文化、休闲、旅游等多元产业结构;2.推进规划区域内现有建筑物的升级改造,提高房屋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
经济规划为确保城市经济的稳健发展,规划方案注重经济适度的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1.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一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2.促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完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
总结以上是廊坊富力新城规划方案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措施。
规划方案力求合理布局、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经济发展。
廊坊总体规划文本(2007-2020)
(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
第13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第5条规划的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4)《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
(5)《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国家其他有关法规和技术规范;
(2)次中心城市:以“挖掘潜力、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完善功能”为目标,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谋划城市精品工程,迅速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进一步强化次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发展。
三河要立足于“一市两区”(东区为三河城区、西区为燕郊),发挥毗邻北京的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壮大经济实力,发展成为市域北部的中心城市;
(4)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廊坊。
(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12条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1)加强生态网络建设,确保生态安全。积极进行生态恢复治理,有效保护生态敏感地区。
附表1城市规划用地汇总表
附表2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附表3规划道路红线宽度及断面型式一览表
第一章
第1条廊坊市1989年建市,1990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该规划的实施,对廊坊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目标已基本实现。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率先”奋斗目标,根据廊坊市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指导纲要》和《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廊坊市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的批复-冀政字〔2016〕36号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廊坊市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的批复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廊坊市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的批复冀政字〔2016〕36号廊坊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方案的请示》(廊政〔2016〕48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事宜批复如下:一、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永清经济开发区)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管理,规划面积不变。
不再挂“河北永清经济开发区”牌子。
二、将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与河北安次经济开发区合并,实行“一区两园”,整合后名称为河北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为省政府批准原两个开发区规划面积之和,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管理。
撤销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河北安次经济开发区牌子。
三、将河北三河经济开发区、河北三河泃阳经济开发区、三河新兴产业示范区合并,实行“一区三园”,整合后名称为河北三河经济开发区,面积为省政府批准原三个开发区规划面积之和。
撤销河北三河泃阳经济开发区、三河新兴产业示范区牌子。
四、将河北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河北大厂工业园、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并,实行“一区三园”,整合后名称为河北大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为省政府批准原三个开发区规划面积之和,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序列管理。
撤销河北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河北大厂工业园牌子。
五、将河北香河经济开发区、河北香河环保产业园、香河新兴产业示范区合并,实行“一区三园”,整合后名称为河北香河经济开发区,面积为省政府批准原三个开发区规划面积之和。
撤销河北香河环保产业园、香河新兴产业示范区牌子。
廊坊市总规文本
i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 (1)第二章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策略发展目标与策略 (3)第三章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6)第四章第四章.. 市域支撑体系规划市域支撑体系规划 (16)第五章第五章.. 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规划区协调发展规划 (23)第六章第六章.. 城市性质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职能与规模 (34)第七章第七章..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35)第八章第八章.. 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8)第九章第九章.. 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中心城区住房保障与居住用地规划 (42)第十章第十章.. 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工业仓储用地规划........................................................................................................44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46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中心城区景观特色规划中心城区景观特色规划中心城区景观特色规划................................................................................................................50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54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58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中心城区市政设施规划................................................................................................................61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65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规划................................................................................................................69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中心城区分期发展规划中心城区分期发展规划中心城区分期发展规划................................................................................................................71 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规划实施保障..............................................................................................75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附则附则..............................................................................................................78 附表附表 (79)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目的为适应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机遇,以北京新机场和天津南港建设为契机,全面对接北京世界城市和天津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全面融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根据《城乡规划法》和《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冀政〔2009〕115号),立足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长远目标,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好推动廊坊跨越式发展,提高廊坊核心竞争力,特编制《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最新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一、总则(1)本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层次。
包括两区两市六县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国土面积6429平方公里。
规划区层次。
规划区范围为廊坊中心城市,具体包括广阳区、安次区,以及固安县、永清县的行政辖区(以下简称廊永固地区),面积为247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层次。
中心城区包括广阳区全部范围,以及安次区大部分范围,用地总面积约488.7平方公里。
(2)本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
其中,近期2012—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展望2031年之后。
二、发展目标与策略(1)区域目标定位。
规划期末,将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城镇群的重要功能节点,北京世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河北省国际化先锋城市,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发展的领跑者和新的增长极,河北省城乡统筹改革“先行先试”的典范和经济发展转型示范区。
(2)总体策略。
积极实施推进“中心扩容、两翼并驱,服务带动、工业支撑,分区统筹、区域联动”的总体发展策略,把廊坊市建设为经济发达、功能高端、品质一流、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空间结构。
本规划确定廊坊市域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主两副、三轴两带”。
“一主”指中心城区,“两副”指京东城区、霸州-胜芳城区。
“三轴”分别为京津发展主轴、津石发展轴、京沈发展轴。
“两带”为环京现代服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环津先进制造产业带。
(2)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市域总人口规模在57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64%左右。
2030年域总人口规模在785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规模在60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为77%左右。
(3)市域城镇中心等级结构。
规划确定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副中心城市—次级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五级中心等级体系结构。
区域中心城市为廊坊中心城区;区域副中心城市为京东城区、霸州-胜芳城区;次级中心城市8个,分别为三河城区、香河城区、大厂城区、永清城区、固安城区、文安城区、大城城区、码头组团;另有24个中心镇和38个一般镇。
廊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廊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年)廊坊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八月〇目 录总 则............................................................................................................- 1 -一、现状与形势...........................................................................................- 2 -(一)矿产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2)(二)形势与要求 (4)二、指导原则与目标...................................................................................- 6 -(一)指导原则 (6)(二)规划目标 (7)三、矿产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9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调控方向 (9)(二)矿产资源产业重点发展区域 (10)(三)矿业布局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 (10)四、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12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2)(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 (13)(三)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机制 (14)五、积极发展绿色矿业.............................................................................- 15 -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6 -七、矿业权设置区划及监督管理.............................................................- 18 -(一)探矿权设置区划 (18)(二)采矿权设置区划 (18)(三)严格勘查开发监督管理 (19)八、规划实施管理.....................................................................................- 20 -九、附则......................................................................................................- 22 -总 则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廊政办〔2016〕67号
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廊政办〔2016〕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5〕48号)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目标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要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
自2016年起,廊坊市域内所有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和新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水系等要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进行规划建设。
老城区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更新、城中村改造等开展区域整体治理,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到2017年底,全市要规划不少于2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到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试点区域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以上,并实现连片示范效应。
廊坊未来城市规划
廊坊要建成什么样?随规划师一起——神游未来城市4月10日,以‚廊坊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暨城市建设攻坚动员大会‛的召开为标识,三年大变样迎来了决战决胜的时刻。
那么,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变成什么样?未来廊坊城市发展将走向何方?生态智能城市概念的提出,是为城市创造核心竞争力,是城市的有机更新;以一轴一廊两环八中心为城市功能空间的主框架,也为城市风骨的形成搭建框架。
生态智能:城市有机更新‚生态智能城市概念规划‛作为今年城建工作规划提升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聘请美国霍克(HOK)国际有限公司,就‚大三点‛架构范围内进行生态、智能、结构整合研究,提出长期发展控制战略和具体管控方案。
‚‘生态智能’概念的提出,是对原有城市规划的继承、完善和提升。
‛杨少杰说,之所以对已有城建规划做这样的提升,主要是面对在城市发展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机遇城市融资能力之强前所未有,政府投融资平台达到近百亿元的投资能力,全国顶级投资企业竞抢廊坊市场。
新农村建设气势之宏前所未有,新民居和新农村建设正以百村联拆联建的形式成建制地大手笔推进。
产业发展层次之高前所未有,制造业现阶段的代表富士康达到近3万人生产规模,自主创新的代表新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汇福集团创造了三项亚洲第一,廊坊制造和廊坊创造并蒂花开的局面正在呈现。
交通建设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交通设施建设的投资量和种类、项目的规模和水平都大幅提升。
两条高速铁路在廊坊通过并设站;京台高速又进一步缩短了京廊距离;北京轻轨进入实质性对接阶段;廊沧高速、密涿高速等公路把廊坊市域南北贯通,北京发展战略的调整为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挑战挑战与机遇同在。
机会来了,能不能抓住,关键要看廊坊人怎样面对挑战。
审视自身,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在京津冀乃至环渤海都市圈,我市不占有资源优势,在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资源富集区的影响下,如果廊坊没有自己的特色,同质化竞争可以说没有胜算。
京津城际、京秦铁路…随着交通以及通讯的飞速发展,廊坊的区位优势正在弱化。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072020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07 2020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07-20202010年06月07日星期一21:11一、现状描述该规划的研究地点位于廊坊城市市区中心,南至京山铁路,北至广阳道,东至新华路,西至银河北路,用地呈南北狭长的矩形用地,总占地面积约为3.22平方公里,区位重要。
其中银河北路是城市南北向主要干道,是北京进入廊坊市的主要景观大道;新华路是城市的主要商业街,廊坊市的大多数重要商业设施均集中在该路上,该路北部与新世纪步行街相连,人民公园就在步行街的南侧;北侧紧靠京山铁路是廊坊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是廊坊市的对外交通枢纽,人员流动量很大。
东西向主要道路自北到南依次为:广阳道、爱民东道、金光道、建国道和解放道,南北向贯通道路为:银河北路和新华路,连接通爱民东道和解放道的文明路、宾安街,连通爱民东道和建国道的迎春路。
现状用地主要以多层聚居用地为主,建筑建成年代较早,建筑质量一般,用地最南侧的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的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随着城市总体空间的拓展和城市结构中心的提升,该片区将成为城市的最重要发展片区之一。
从现有的土地现状看,住宅用地偏大,土地现状利用效益与区位不匹配,必将发生土地的功能置换。
二、功能定位与设计重点设计重点1、通过集中商业服务功能及其它相关的土地利用的设计,旨在形成一个有序的土地利用格局。
2、形成方便高效的混合商业核心区和混合功能区。
3、通过景观资源的设计,创造城市核心区的整体风貌和个性。
4、建筑的群体作为比建筑单体更为重要的设计因素来对待。
5、交通形成成一个清晰的等级系统。
6、城市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设计的关键因素。
7、尽量保护一些城市的历史遗存。
功能定位考虑到该片区的区位及环境优势,规划为以商务办公为主体,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居住生活等相关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城市混合商务中心区。
该片区将成为廊坊城市的重要功能片区,整合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并带动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
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2007年3月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产业发展现状 (2)一、“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2)二、工业产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2)三、全市产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 (3)第二章产业发展机会 (4)一、国际产业转移趋势 ..................................................................... (4)二、国内主要行业市场规模和成长性 (4)三、京津冀地区行业比较优势分析 (4)四、我市产业发展支撑条件 ..................................................................... .. (5)五、我市重点行业发展形势 ..................................................................... ........ 5 第三章产业发展定位 (7)一、重点产业选择的原则 ..................................................................... (7)二、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 ..................................................................... (7)三、主导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 . (8)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 .... 9 第四章产业发展目标 ............................................10一、产业发展总体要求 ..................................................................... . (10)二、经济发展总体目标 ..................................................................... . (10)三、主导产业发展目标 ..................................................................... . (10)四、新兴产业发展目标 ..................................................................... ............. 12 第五章产业发展措施 (14)一、推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的总体措施 (14)二、推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措施 (17)三、推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专项措施 (20)- 1 -廊坊市产业发展规划第一章产业发展现状近些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建设“实力廊坊、效率廊坊、和谐廊坊”奋斗目标,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加快“壮县、强市、富民”步伐,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产业发展形成了规模扩大、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结构优化的良好势头。
廊坊规划工作计划范文最新
廊坊规划工作计划范文最新一、项目背景分析廊坊市位于中国河北省南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
近年来,该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城市发展问题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廊坊市政府决定制定一份全面的规划工作计划,以指导未来数年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规划工作,实现廊坊市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成为现代化、生态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2. 原则:(1)科学合理:遵循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注重协同发展和系统性;(2)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3)民主参与:充分听取市民意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形成共识;(4)多元发展:推动城市内外的多元发展,促进区域协同。
三、工作内容和方法1. 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建立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研究统筹城市用地和空间布局,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
2. 优化城市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疏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网络的效率和便捷性。
3. 保护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修复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廊坊市的生态品质和环境可持续性。
4.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水平。
5.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推动廊坊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6. 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市政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城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四、项目进展和计划1. 建立专门的规划工作小组:由廊坊市政府组织,主要负责规划工作的协调和推进。
2. 项目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搜集各类数据资料和市民意见,形成规划工作的基础准备。
3. 制定规划草案:依托专业规划咨询机构,提出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具体措施,形成规划草案。
4. 公众参与和广泛征求意见:在规划草案形成后,通过公开征集意见和听取市民建议,形成最终的规划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一、总则(1)规划期限。
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2)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层次。
包括两区两市六县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国土面积为6429平方公里。
都市区层次。
包括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永清县行政辖区,国土面积2477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层次。
中心城区包括广阳区的爱民东道街办、新开路街办、银河北路街办、解放道街办、新源道街办、万庄镇、九州镇、南尖塔镇、北旺乡;安次区的光明西道街办、永华道街办、银河南路街办、北史家务乡以及仇庄乡的西永丰村、东永丰村、肖辛庄村、黄道务村、普照营村、南宫庄村、高圈村、小王务村、石各庄村、祝马房村、熊营村、大王务村和杨税务乡的东风村、民主村、建设村、和平村、大垡村、南王庄村、后南庄村、前南庄村、小茨乡村、大北市村、柴家务村、西固城村、东固城村、小麻村、大麻村、前南昌村、后南昌村、于常甫村、北小营村,国土面积约485.8平方公里。
二、发展目标与策略(1)区域目标定位。
到2030年,将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节点,京津冀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和创新驱动经济强市。
(2)总体策略。
实施“中心提质、两翼并驱,服务带动、工业支撑,分区统筹、区域联动”的总体发展策略,把廊坊市建设为经济发达、功能高端、环境优美、品质一流、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空间结构。
本规划确定廊坊市域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主、两副、三区、四轴、多点”。
“一主”指中心城区,“两副”指三河、霸州。
“四轴”指京津发展主轴、津石发展轴、京唐发展轴、大广发展轴。
“三区”指北三县、都市区、南三县三大发展分区。
“多点”指香河、大厂、固安、永清、大城、文安、燕郊、胜芳、码头9个区域发展节点。
(2)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7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2%。
户籍人口规模控制在508万人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到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85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7%。
户籍人口规模控制在607万人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3)市域城镇中心等级结构。
规划确定构建区域节点城市—次级节点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中心等级体系结构,构筑“一主两副多中心”的中心体系格局。
(4)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
规划确定构建“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
(5)市域产业空间布局。
本规划采用产业发展区—产业聚集区的空间组织模式,构建廊坊市域形成中部科创与临空发展区、北部文创与高端服务发展区、南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区三大产业集群区的空间格局。
(6)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廊坊市域构建“三圈三核多点”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三圈”分别指都市区生态商务创意旅游圈、北三县休闲文化商务旅游圈、南三县人文生态文化旅游圈。
“三核”指重点培育廊坊中心城区、三河、霸州三大旅游功能节点。
“多点”指廊坊中央生态公园、新奥梦廊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安次龙河湿地商务休闲度假区、永清韩村乡村旅游度假区、固安温泉休闲度假园区、燕郊健康休闲娱乐区、潮白河滨水休闲区、蒋福山康体休闲区、大厂伊斯兰民族风情区、香河购物休闲度假区、霸州文化旅游区、文安古洼文化展示区、大城名人园、大城仿古家具展示区等特色旅游服务园区。
(7)市域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四纵六横两翼”的高速路网体系。
“四纵”分别为大广高速、廊沧高速、密涿高速、机场南高速;“六横”分别为京秦高速(密涿支线)、京哈高速、唐廊高速、荣乌(保津)高速、津石高速、机场北高速;“两翼”分别为京沪高速、京台高速。
规划形成“八纵十六横”的市域干线公路网,公路网道路技术等级应达到二级以上。
“八纵”分别为国道G106、国道G105、国道G230—省道S516钳屯—五百户、省道S218三河—刘宋、省道273廊坊—霸州、省道S272廊坊—大城、省道S221廊坊—静海、省道S225固安-盐山;“十六横”分别为国道G102、国道G509、国道G112、国道G336、国道G337、省道S316迁安—大厂、国道G230—省道S516钳屯—五百户、省道S306、省道S321廊坊—涞水、省道S324东辛庄-高碑店、省道S325葛渔城-礼让店、省道S326滩里镇-满城、省道S327旺村-鄚州镇、省道S381天津-保定、省道S322廊坊—保定、省道S320廊坊—东仙坡。
(8)市域轨道交通规划规划在大秦、京秦、京山、京九以及京沪、津保高铁等6条干线铁路的基础上,落实国家铁路网规划,新建京九高铁(京霸城际)、京秦高铁、津石铁路、廊涿城际、固保城际;新建北京市郊铁路平谷线三河段、北京s4固安段、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廊坊中心城区段;预留市域市郊铁路、京津廊市郊铁路通道。
(9)市域生态建设保护规划规划形成“四区、四核、六绿廊”的城乡生态结构。
“四区”指北部丘陵生态亚区、北部山麓平原生态亚区、中部平原生态亚区和南部平原生态亚区四个生态功能区。
“生态廊道”包括平谷—三河绿廊、潮白河—通惠河绿廊、温榆河—北运河绿廊、南中轴绿廊、永定河—小清河绿廊、大清河绿廊。
“四核”指永定河故道生态核、东淀—文安洼生态核、蒋福山生态核、潮白河—北运河生态核。
四、都市区协调发展规划(1)都市区空间发展策略主城提质,整合廊永固,打造廊坊都市区。
整合廊坊市区、固安、永清发展空间,构建都市区发展框架,实现城镇空间统筹管理。
重心西进,建设九州组团,推动城市职能升级。
调整城市发展方向,强化与北京新机场对接,促进九州组团建设,培育区域性高端服务职能,推动廊坊中心城区服务职能升级发展。
产业南拓,建设南部产业带,开辟新发展空间。
联动永清、固安,建设永定河南岸产业发展带,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中心城区发展格局,带动南部地区产业升级。
特色引领,提升意象,建设生态智慧城市。
建设城市绿心,优化环城绿带形态,完善设施配置;推动城市绿道建设,构建生态服务体系;优化城镇组团空间布局,强化生态核、功能核和交通廊道建设,重塑城市生态景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整体意象,增强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
(2)都市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形成“一城、一带、多组团”城镇空间格局。
“一城”指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中心组团、开发区组团、万庄组团和九州组团,形成“四点”组团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指永定河南岸综合发展带,主要由固安组团、永清组团和码头组团构成。
规划建设成为南部重要的城镇发展地区,构建与中心城区分工互补发展格局。
“多组团”包括中心城区的中心组团、开发区组团、万庄组团、九州组团,以及永定河南岸的固安组团、永清组团和码头组团。
(3)规划区生态建设规划都市区形成“一区一带,一环一心多廊道”的生态空间结构体系,联通城市与周边生态资源,形成城市与外围地区的生态连通。
“一区”指永定河泛区生态保育区。
“一带”指永定河故道生态休闲带。
“一环”指中心城区环城绿带。
“一心”指城市绿心生态公园。
“多廊道”主要包括依托小清河、龙河、天堂河、东干渠、新天堂河、大皮营引渠、六干渠、八干渠、九干渠等主要河流水系,以及组团间干线道路、京沪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设施绿化廊道。
五、城市性质与职能(1)城市性质:京津冀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和科技研发转化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北京新机场国际门户重要功能区。
(2)城市职能:廊坊重点承担区域生态保障职能和区域性专业职能,其中区域性专业职能主要包括生态商务、经贸会展、文化服务、职业教育、门户枢纽、国际物流、信息科技、高新技术、区域商贸等。
六、城市发展规模(1)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3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2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15平方米/人。
(2)到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0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5平方米/人。
七、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1)城市发展方向中心城区用地发展策略为“西拓、东控、北优、南联”。
城市用地主要向西部拓展,对接北京新机场和区域性交通设施,重点建设炊庄、万庄、九州地区,培育区域性职能。
(2)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三轴四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心指城市“绿心”生态公园;“一环”指环城绿带;“三轴”分别指银河路交通服务轴、祥云道文化艺术景观轴和光明道商务功能轴;“四组团”分别指中心组团、万庄组团、开发区组团、九州组团。
八、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到2030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郊生态绿廊体系形成。
增强公共绿地覆盖水平,实现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大、小各类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100%。
九、中心城区景观特色规划规划构建“两环、两轴、多廊”的中心城区景观格局。
“两环”分别为环城绿带景观环和城市绿心景观环。
“两环”是中心城区塑造“环绿廊坊”的重要载体,是沟通龙河、凤河,实现润景观城理念的重要生态景观载体。
“两轴”分别指新华路景观轴和迎宾大道景观轴,是廊坊“智能都市”建设的集中体现。
“多廊”指中心城区内的龙河、凤河等水系廊道和京山铁路、主要城市快速路等重要交通景观廊道。
十、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1)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网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城市道路构成。
(2)公共交通。
形成以轨道交通、中运量交通为骨干、普通公交为基础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公交出行成为主导出行方式。
公共交通智能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基本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现代化。
(3)自行车与步行交通系统。
鼓励公共租赁自行车发展,促进自行车由个体出行交通公交转化为接驳公共交通、短距离组团内出行和辅助出行工具。
依据国家规范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留足步行道空间;建立起各组团主要功能区的核心区步行系统,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在人流、车流较大的交叉口设置行人过街信号;对服务机动车交通的交通性干道,应设置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设施。
十一、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1)规划目标。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规划范围内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水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水质基本达到水功能区划的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
声环境保护目标:城市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要求。
(2)环境功能综合区划。
对辖区内的空气和噪声进行综合的区划,划分为两类环境功能区,分别执行以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