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材料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课件
典型专业案例分享
总结词
展示专业特色
详细描述
选取具有特色的典型专业,介绍其专业建设、 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展示专业特色和发展趋势。
经验交流与互动环节
总结词
促进经验共享
详细描述
组织参会人员开展经验交流与互动,鼓励大 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共同探讨人才培 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经验共享和
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
导向性
评估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引 导学校注重实践教学、校企合 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工作。
可操作性
评估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方 便评估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数 据采集。
公平公正
评估过程应公平、公正,保证 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评估范围
教育教学条件
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等硬件条件 以及师资队伍、课程建设等软件条件。
现场考察与评价
考察内容
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学校实际运行状况。
评价标准
根据考察情况,结合学校自评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管理效能等方面 进行评价。
结果分析与反馈
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评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问 题。
资源配置与政策支持
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职业院 校和专业进行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 如增加经费投入、优化师资结构、提 高教学设施等,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 条件。
对于评估结果中表现不佳的院校和专 业,进行资源调整和政策引导,帮助 其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同时,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院校和专 业进行整改或淘汰。
实践能力
评估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科研项目等实践经验。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读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解读一、指导思想(一)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
(二)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三)引导院校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3]16号)的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二、评估目的(一)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23]16号)的精神与规定贯穿于整个方案设计,引导高职院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改革与建设。
(二)以分析诊断、促进改革与发展为重要目的,激发学校参与评估的内在需求。
(三)引入多元评估主体。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强调评与被评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分析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五)引导院校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基本任务(一)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
(二)提出改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校加大对工学结合改革的投入,使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的自觉行动。
四、评估原则(一)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
强调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三)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
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四)评价与引导相结合。
既要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绪与办法。
(五)提高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六)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五、实行方法(平台+考察)(一)平台强调原始、实时、写实1.对学校进行整体判断2.对照指标找数据(二)现场考察方法现场考察以深度访谈为主,视实际情况辅以专业剖析、说课、走访、基地或查阅原始资料等方法。
1.深度访谈(平等、开放、探求成因)对象:院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或用人单位、家长等。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解读
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 教师比例达到规定要求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教 学模式得到有效实施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需求相适应
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注重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符 合职业岗位需求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 学质量稳步提升
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
校企合作机制健全,合作企业 数量和质量有保障
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
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促 使高职院校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方 法、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了教 学质量。
完善了质量保障体系
通过评估,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了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更加科 学、规范、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 评估机制。
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评估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教师队伍 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应对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师生 互派和学分互认,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趋势三
信息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 信息化的推进,高职院校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管 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应对策略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广信息化教学 手段和方法,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
问题二
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建议加大实 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03
问题三
部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教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优秀经验做法推广价值
经验一
某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经验 值得其他高职院校借鉴和推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精)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
8、教学改革与建设
• • • • • (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 (2).科目课程改革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4).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 (5).产学合作的改革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
查阅资料 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校外实习、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专业开出的实
践教学项目统计表 实验室开出的实践教学项目统计表、开出率 专业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图书、电子图书资料、 等教学资源情况表、统计表)
专业可利用校园网、机房等教学资源情况表
各项专业教学运行经费、建设经费投入情况表 全系教学仪器设备一览表(功能、购入时间、技 术水平、价值、利用率)
二、专业剖析的内容和标准
序号 1 2 3 内 课程体系和结构 科目课程 容 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剖析结构图
第一符合度
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4
5 6
教学环节
职业素质 教学环境
第 二 符 合 度
社会需求 教学条件 与 培养过程 就业率 培养质量 与 培养效果
7
8 9 10 11
产学研合作
教学改革与建设 师资队伍 学生素质 学生就业
(6)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
查阅资料
专业开展产学合作的事实综述
教师参与产学合作协议书、合同书 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技术报告、成果鉴定报告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会议纪要(专业论证、实训室建 设论证)、会议及重要活动照片与资料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之思考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之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要性,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意义和方法进行思考,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评估的意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意义在于提升教育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教育改革。
首先,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到教育质量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其次,评估结果可以反馈给各个高职高专院校,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最后,评估的过程也是教育改革的过程,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评估方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专家评估、学生调研和教师自评等方式,从多个角度了解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例如,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评估团队,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进行评估;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调研,收集他们对教学质量和就业能力的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另外,定量评估可以通过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薪资水平等指标来评估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改进的建议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培养出的人才质量。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其次,要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
高职高专院校的特点是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建立更多的实践基地和实训中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
职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职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拓展高等教育资源,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已逐步得到扩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教育改革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然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所面临的难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调研学院培养工作情况,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
二、评估内容评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一)课程设计与实施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估,主要考察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实际职业需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式是否有效,课程评估机制是否健全等问题。
可以通过听课、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毕业生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二)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评估时可了解学生的实践环节是否充分,实践教学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学校是否配置了适当的实践和实训设备,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训是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等情况。
可以通过实习情况调查、实训设施设备审核、实训大纲文件审核等方式进行评估。
(三)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评估时需要了解教师的教育背景、教学水平、带教经验等情况。
同时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否科学、高效、便于操作。
可以通过教师访谈、教师档案资料调查、教学管理文件审核等方式进行评估。
(四)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评估时需了解目前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和质量,为后续的职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合理的建议。
可以通过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意见反馈、用人单位统计数据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三、评估方法与数据来源针对上述评估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访谈法等。
数据来源包括学生、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潍坊职业学院人才
些学 校没有根据模 式的培养途径构建课程体系 , 还有部分 院校对人 才培养模式 中的教学运行机制的研究和建设不够 , 造成 人才培养模式结 构 、 内容不够完整 。
一
2 . 4 人才培养模式 内容 的浅显 对人才培养模式 的认 知上存 在偏差 , 将人才培养模式等 同于 教 学组织和教学 实施 , 或者将人 才培养模式 同于教学模式 , 使得 模式 内容浅显 。 3 创 新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潍坊职业学 院树立 “ 以服务为宗 旨、 以特 色求 发展 ” 的办学理
关键 词 i 高等职 业教 育 人 才培养模式 运行保 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 : G7 1 8 . 5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5 . 0 1 . 1 9 0
随着山东半 岛蓝色经 济 区和黄 河三角洲高 效生态经 济 区经 济水 平 的不 断发展 , 产业结 构的调整 和升级加速 , 迫切需 要大批 技术技能 型人 才。潍坊职业学 院利用两 区叠加之地 的优势 , 以教 育部 和山东省共建潍坊 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 区为契机 , 紧 扣地 方经济发展 的脉搏 , 以山东省技能 型特色名校 建设 为抓手 , 政校 企行共 同构建“ 产教结合 , 学 岗融通” 人才培养 模式 , 形成独 特 的人才培养途 径 , 培养 区域产 业转型升 级急需 的复合型 、 创新 型 的技术技 能人才 , 为国家职业教 育创 新发展试 验区 的教育改革 做 出了有益 的探索 , 为构建现代职业教 育体 系探 索出 了一条特色 鲜 明之路 。 1 人才培养模式的 内涵与要 求 人才培 养模 式是 指在一 定 的现代教 育理论 、 教育 思想指 导 下, 按照特 定的培养 目标和人才 规格 , 以相对稳定 的教学 内容 和 课程 体 系 、 管理制 度和评 估方 式 , 实施 人才教 育 的过程 的总和 。 高职 的人才培养模 式 的内涵主要体 现在 职业教 育培养什 么人 和 如何培养人两方 面。 1 . 1 职业教育培养什 么人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的决定 》 中指 出, 加快现 代职业教育体 系建设 , 深化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 , 培养数 以亿计 的 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术技 能人 才 , 这指 明了今后一个 时期职业教 育 创新改革 发展 的任 务和 目标 。职业 院校应 结合 国家 高等职业 教 育人才培养 目标和学 院 自身 的办学定 位与办学特色 , 确立适应 产 业发展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需求 ,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的技 能 型创 新人才培养 目标 。 1 . 2 职业 教育如何培养人 1 . 2 . 1 多样化培养人 技术进步 、 产业 升级带来 了对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的需求 。 人才需求 是多样化 的, 人 才培养也应该是多样化 的。建立现代职 业教 育体系 , 就是要 根据 技术进步 、 产业升级 和创新 驱动的要求 , 培养 多样 化的技术技能人才 。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专业剖析及说课PPT课件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鼓励学生自主、持续地学习和成长。
跨界融合
未来人才培养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领域学习,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培养质量的措施
加强实践教学
01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出
02 课程设置与内容
课程体系结构
01
02
03
基础课程
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 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 基础。
专业课程
深入探讨专业领域的知识 和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素 养和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
强调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 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思维。
核心课程介绍
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旨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素 养。
专业发展历程
起源
每个专业都有其起源,包括历史背景 、发展过程和未来趋势。
影响因素
专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社会需求、科技发展、政策法规等 。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设定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该专业教育的核心,它决定了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和实践环节。
实现方式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和实践环节,包括课堂教 学、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
重点突出
强调课程特色和亮点,突出重点和难点。
说课技巧与方法
PPT演示
利用PPT演示说课内容,图文并 茂,直观形象。
实例说明
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课程内容与设计, 使抽象内容具体化。
互动交流
鼓励听众提问,进行互动交流,提 高说课效果。
说课案例分享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总结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总结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要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
选取被评院校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目的是为整个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创新。
现就专业分析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一、专业分析的内容和标准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支撑材料:近三年高职专业目录新增专业申报材料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2.课程体系和结构(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5)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6)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支撑材料: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该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该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教学执行计划(各学期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3. 科目课程(1)有比较规范的高职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大纲;(2)理论课程有比较系统的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3)重视教材建设,能够组织自编实验、实训指导书,满足实践教学需要;(4)教材选用合理,能够选用优秀高职高专教材及优秀课件;支撑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大纲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CAI课件4.教学环节(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2)必修实践实训课开出情况,是否开设了综合性实践训练课;(3)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支撑材料:课程教学工作计划表、教学进度表、教案、学生考勤表、试卷分析报告、教学日志、教学总结;试卷、实验报告、实训(实习)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工作总结;5.职业素质教育(1)职业素质教育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体现(2)职业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体现,是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创新的措施、力度、成效(4)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情况(5)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教育讲座开展情况6.教学环境(1)该专业必须的实验、实训软硬件保障情况;(2)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态及保障机制;(3)实验室实验开出率、实训基地利用率情况;(4)图书馆生均面积、馆藏册数、开放时间保障情况,电子阅览室建设情况;(5)专业教学及建设运用校园网情况;(6)专业教学及建设的经费支持保障情况;支撑材料: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基地开出的实践教学项目统计表7.产学研合作(1)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方面的合作;(2)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方面的合作;(3)在面向社会、行业进行技术培训方面的合作;(4)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项目推广方面的合作;(5)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方面的合作;(6)教师承担/参与企业科研课题方面的合作;支撑材料:产学合作协议书、合同书技术报告、成果鉴定报告科研课题统计(包括课题名称、经费、结题报告、论着、获奖情况)8.教学改革与建设(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2)科目课程改革;(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4)教学管理体制(学分制)改革;(5)产学研合作改革;9.师资队伍(1)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梯队结构状态;(2)专业带头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骨干等专任教师配备,以及科研教改开展情况;(3)兼职教师来源、数量、素质;(4)师资队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5)学生管理队伍情况一览;支撑材料:师资队伍(含兼职教师)基本状态表专任教师科研和教改开展情况表教师培训进修和经费投入情况表10.学生素质(1)该专业近三年入学学生成绩、报到率;(2)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3)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4)学生计算机、英语水平考试及应用能力;(5)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抽查毕业设计(论文);11.学生就业(1)适合高职教育的就业保障机制;(2)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3)该专业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情况;附表:表1.专业基本情况调查表表2.产学研合作调查表表3.专业分析学生调查表表4.专业分析教师调查表表5.专业分析表。
sa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材料要求(供参考
SA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变革,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越来越重要。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高等职业院校能够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
在评估中,专业剖析材料起着重要的作用。
专业剖析材料通过对专业的综合分析,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了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依据。
评估内容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
其中,专业设置是评估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前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
教学质量评估主要从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和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实践教学评估主要衡量学校是否提供了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能力培养。
师资队伍评估主要关注教师的学历背景、教学经验、科研能力等方面。
专业剖析材料的要求为了有效进行专业剖析,评估材料必须具备一定的要求。
首先,评估材料应该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专业的情况,包括专业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
其次,评估材料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存在主观倾向和偏颇观点。
评估材料还应该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高等职业院校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意见。
评估材料的内容1.专业的背景和发展历程:评估材料应该详细介绍该专业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包括该专业的设立目的、发展规模、历史成绩等。
通过分析专业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了解到该专业的优势和劣势,为改进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依据。
2.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评估材料需要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同时,评估材料还需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计划的合理性、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
3.实践教学和就业情况:评估材料需要详细介绍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包括实习、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情况。
同时,评估材料还需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就业率、就业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度等方面。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分项自评报告解读
1.2.2办学理念清晰
(1)校训:厚德强能 育人惠民
(2)校风:求实 创新 和谐 奉献
(3)学风:勤学苦练 砺志成才
(4)教风:精讲多练 言传身教
(5)治院方略:质量立院 专家治院 人才强院 改革兴院 全员建院
(6)治院理念:从严治教 从严治学 从严治院
1.2.3办学定位科学
办学定位是关乎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是实现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建院伊始,学院领导坚持战略思维,科学谋划发展,正确定位学院发展。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形成了“学院领导重视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教学,政策制度规范教学,师资队伍保证教学,学研结合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支持教学,校企合作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的良性机制。
表1-2近3年三项教学经费投入(单位:万元)
年份
学费
收入
日常教学经费
教学改革与
研究经费
师资建设
经费
三项经费合计
三项经费占学费收入比例
2007年
1700.00
228.28
468.36
236.56
933.20
54.8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职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剖析材料
一、专业剖析基本程序
1.专业提供材料
(1)专业剖析报告;
(2)专业剖析基本数据一览表;
(3)专业特色项目或创新报告;
(4)专业汇报PPT;
(5)系留存专业剖析佐证材料备查(按照专业剖析要点准备)。
2.专家听取专业带头人汇报(不超过20分钟的PPT,团队全体成员参加)。
3.专家根据需要查阅相关的佐证材料(针对剖析指标和关键要素,查阅或索要相关信息的原材料)。
4.专家组分别召开专业教师(专业团队全体成员参加)和学生座谈会。
5.专家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团队全体教师都要做好准备)。
6.根据需要进行听课和说课(要求团队全体教师做好准备)。
7.根据需要实地考察专业实训条件(基本教学与设备管理文件、教学过程与设备运行记录、实训室功能和项目开设情况等)。
二、专业剖析主要考察点
三、专业剖析需要弄清的若干问题
1.关于专业定位
(1)与本专业相关的产业在山东及潍坊地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产业结构、企业数量、年完成产值、人员结构、近三至五年的人才需求量)(如可能在需求分析时可按岗位列出)。
(2)本专业与全国、全省同类专业比较中所处的位置、优势与不足?
(3)简要谈谈专业调研时,所调研对象有哪些类别,为什么选取这些类别的调研对象?不同调研对象所调研的重点各是什么?
(4)该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什么?岗位核心能力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课程来支撑?
(5)该专业的培养是如何体现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的?
(6)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7)请简要谈谈专业培养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需求?
(8)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学生的高素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的高技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2.关于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
(1)该专业有专业课程几门?其中核心课程有哪些?核心课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2)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学习领域是如何设定的?你认为课程设计是否合理的主要判断依据是什么?
(3)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及具体实施中,如何体现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4)本专业是否有精品课程?如何确保他们的有效应用?
(5)请简述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过程?
(6)课程团队在课程建设中是如何合作分工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统一性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
(7)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学结合有哪些具体做法?企业在哪几方面参与?保障机制是什么?
(8)本专业的生产性实训是如何界定的?占总实训的比例?(近年来是否逐年提高?)
(9)以一门课程为例说明本专业教学改革(模式、内容、教法、考核、成效)的具体做法。
(10)教学中是如何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请举例说明之。
(11)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如何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做过怎样的调研与论证?近三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向)是否有变化?主要变化和依据是什么?
3.关于校企合作
(1)请说明企业在本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主要参与的环节、内容、参与形式及成效。
(2)请说明本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主要管理流程和主要质量监控手段。
(3)本专业有哪些校外实习基地,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的?
(4)本专业的合作企业中,紧密型合作(或深度融合)有几家?是否紧密的依据是?如果要求对该专业所有合作企业进行分类,你会如何分类?
(5)你认为本专业建立长效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有哪些?
4.关于专业团队
(1)该专业有几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其职责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一个专业有若干带头人这一现象?
(2)请简要谈谈你们专业教学团队今年对专业建设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3)本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如何组建的及如何开展工作的?对本专业的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4)本专业企业兼职教师有多少,在聘请本专业企业兼职教师时,对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聘请的一般工作流程?(5)企业兼职教师承担过哪些教学工作?如何有效实现对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
(6)本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条件是什么?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7)如何有效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师的产学研能力?
5.关于教学质量
(1)说明本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组成。
(2)你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总体情况如何?为什么?
(3)本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吃苦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忠诚意识、创新意识)?
(4)本专业学生近三年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就业率、对口率、就业岗位、半年及一年内的离岗情况)如何?
(5)你如何看待“技能证书拿了N张,但实际企业需要的技能一项都没有”这一问题?
(6)你认为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什么?(举3个你认为重要的)
(7)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8)本专业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点有哪些?本专业三至五年内的发展重点与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