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写绘”中走向共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视角——读写共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视角——读写共生【摘要】在“双减”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读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有许多学生对阅读写作充满抗拒和畏惧,但是到了中高段,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却愈发重要,而学生的读写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
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关联,采用融合共生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打开语文教学新视角。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共生“读写共生”是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主张实现的主要机制。
读写共生≠读写结合,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
阅读和写作不只是先读后写,输入和输出这么简单,而是彼此滋养的过程,读写是互融共生的,以读可以促写,以写当然也可以促读。
要重现读写的“共生”,即读写同时发生、延展、成长,唤出一种超越文本的崭新思想,最终实现生命的丰盈和充实。
近年来,在“双减”大背景下,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提升变得愈发重要,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
一、以读导写:让阅读课堂更灵动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是重难点,要想实现以读导写,教师就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及时发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点,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读写活动,使这个“点”顺利达成。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以读导写,激发天赋才情、提升迁移能力、发散思维意识,让课堂“活”起来。
1.因读生情:激发天赋才情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探索,选择关键要点让学生恍然大悟,从而激起探索的兴奋点。
在学生因为阅读而生起“情愫”时,那么他们的天赋和才情将会得到无限放大。
通过文本内容,开展想象,在审美提升中不断感悟,在课前预习中寻找画面,洞开想象之门,做好阅读铺垫;课堂学习品画面,创设想象之路,体会读写纽带;课后写作理画面,打开想象之窗,进行拓展感悟。
2.文以为获:提升迁移能力要想有效实施以读导写,需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
建立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渗透写作方法,利用阅读语言文字来收获写作方式,关键点大多为“仿、补、续、改、扩”等。
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在小学语文低学段的教学中,读写和画的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实践方法。
通过读写和画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读写和画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或教材,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意义,然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而通过画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图像的表现方式来理解和描绘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更加直观和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古诗词,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然后用画笔来绘画描绘诗词中的景物和意象,通过画画来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读写和画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读书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故事和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通过写作和画画的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表达出来,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和创造来编写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画画来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通过读写画结合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于学生而言,读写和画的结合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学习乐趣。
学生在读写和画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到阅读、写作和绘画带来的乐趣,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读写画结合的教学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基于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研究
基于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研究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过渡期,涉及到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变化。
近年来,关于幼小衔接的研究日益增多,其中一种基于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模式备受关注。
读写绘一体化是指将阅读、写作和绘画相融合的一种幼儿教学模式。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而在小学阶段,阅读和写作成为他们的主要学习活动。
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模式将绘画与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既能保留幼儿园阶段的绘画活动,又能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活动。
在这种模式下,幼儿扩大了对文字和语言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观察、模仿和绘画文字,幼儿学会了认识和书写字母。
幼儿通过绘画来构建想象世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些绘画活动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并促进了他们对文字和故事的理解。
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模式还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绘画活动也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让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种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于幼儿适应小学环境和与同伴合作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模式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资源支持。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文字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和故事资源。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与教师合作共同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模式为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它不仅可以保留幼儿园阶段的绘画活动,还可以顺利引导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活动。
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
读写绘一体化的幼小衔接模式在幼儿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同构共生
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同构共生作者:陈秀丽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20年第03期高效的语文课堂,本质上来讲就是引领学生言意互转、读写共生的过程。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阅读、全面阅读,最终汲取知识精髓,完成由读到写的过渡。
一、内容感知,积累写作素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为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的顺利推进积累素材。
”素材对写作活动产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畏惧心理,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素材积累。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因为没有材料和资源,写作活动开展时,学生的表现自然不尽如人意,学生眉头紧锁、苦思冥想,但是收获较小,一节课写出几句话或者几行字都是常见现象,学生逐渐对写作失去了兴趣。
教材是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参考,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素材资源。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文本资源出发,展开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并积累写作素材。
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师首先借助媒体技术展示动画版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内容有基础感知。
因为故事情节非常曲折,快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看的格外仔细、认真。
当学生完全投入故事阅读中,教师给出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两个好朋友不离不弃,由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故事。
”学生思维快速转动起来。
很快,学生就想到了《人与熊的故事》。
故事中两个好朋友在野外遇到了熊,一个人不顾朋友的死活,迅速爬到树上。
这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将故事的内容叙写出来并写出感悟和启示。
学生立刻行动起来,积极准备,课堂教学顺利进入轨道。
教学活动伊始,学生的思维尚处于静止状态,亟需外部因素的触发。
教师把握住教学时机,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故事内容进行阅读、概括。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资源类型异常丰富,经过长期积累,学生素材储备达到一定量,再进行写作时,学生就能启动学习认知,将积累的素材进行运用。
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是指将阅读、写作和绘画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读、写、画三者相互配合,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素养。
在小学低学段的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两个核心环节。
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感,写可以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表达能力。
而绘画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形式之一,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和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将这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和综合素质。
在进行读写画结合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后,用绘画的方式将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表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将文章中的人物、场景等绘制出来。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学生还可以在绘画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将自己绘制的内容进行描述和表达。
这样综合了阅读、写作和绘画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读写画结合的教学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例如拓展阅读、角色扮演等。
还可以通过评比、展览等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鼓励。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低学段读写画结合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写作和绘画的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才能逐步完善这一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读写共生,成就多彩语文课堂
读写共生,成就多彩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场所,读写是语文教育的核心。
读是获取知识和感悟的途径,写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读写共生,相辅相成,成就了多彩的语文课堂。
下面我们将从读写共生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打造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
读写共生需要注重阅读的力量。
阅读是知识的源泉,是情感的滋养,是思想的碰撞。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文章、多读作品,从中获取美感、情感和智慧。
通过阅读名著、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开阔心灵,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阅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的滋养,感情的陶冶,思想的启迪。
读写共生需要注重写作的培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应该引导学生多写作文、多写日记、多写感想,从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文、开展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素材,锻炼写作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他们在写作中感悟生活、表达情感,提升情感认知和处理情感的能力。
读写共生需要注重创新的引导。
语文课堂应该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读写活动为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语言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可以设置读书分享、作文交流等环节,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感受阅读和写作的魅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以读促写,读写共生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话训练初探
以读促写,读写共生——小学语文阅读与写话训练初探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写作则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读写的关系,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以读促写,将阅读与写话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促写;阅读与写话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1]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写作则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割裂读与写的关系,如果只是一味地读,没有写作为检验,则是无用的读;如果没有充分的读作为基础,写则无从谈起,因此要重视读与写结合,以读促写,实现读写共生,读写相长。
一、童享悦读,以读促写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
”而知识、思想和语言等方面积累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一二年级正是儿童阅读的黄金期,是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好时机。
抓住儿童的阅读敏感期,激励孩子每天坚持阅读,将阅读进行到底,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阅读量,有了阅读的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为二年级孩子进行规范的书面语言训练做好铺垫。
一年级时,将孩子引入了阅读的大门,不少孩子在日复一日的阅读行为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一开始的对图画感兴趣,到现在对文字感兴趣;从一开始的读简单的绘本,到现在开始读绘本以外的课外书,如米小圈系列,小鲤鱼跳龙门系列,小猪唏哩呼噜、神奇校车系列等,加之《日有所诵》、《成语接龙》的熟读成诵使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阅读范围变广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阅读行为得到了强化。
通过一个学年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孩子们的阅读逐渐形成了自主行为。
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在阅读时能静心、专注了。
读写绘汇报
•
“写绘”是指孩子在阅读之后借助图画和语言 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生 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当然,我们写绘 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为了培养低 年级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想象和观察 力,丰富学生语言表达,陶冶学生心灵方面的魅 力。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看你怎样去涂抹,那
让“读写绘” 给孩子的童年打上亮丽的底色
方下中心小学
张芹
一、在共读中沟通 二、在诵读中快乐 三、在写绘中徜徉
“ 读写绘”主要通过读绘本、儿歌、童诗、电 影等,让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灵得到浸润,在
幸福中不知不觉地成长。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
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确,但是想象力丰富,形象思 维活跃,绘本中的图画能帮助孩子读 • • • • • • • • 爱读书的树叶 捧着阳光读 一天一遍 读的兴奋满脸 爱读书的树叶 捧着月光读 一夜一遍 读的平平安安 一听说风老师来检查 每片树叶便 摇头晃脑 齐声朗读
•
改编后:
• • • • • • • • • • •
爱读书的一年级二班的孩子们 捧着阳光读 一天一遍 读得认认真真 爱读书的一年级二班的孩子们 捧着月光读 一夜一遍 读得平平安安 一听说张老师来检查 每个同学便 摇头晃脑 齐声朗读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一书中指出:亲子 共读,从科学上来讲,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 最不着痕迹的方法,让孩子掌握“阅读”这种人 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通 过亲子共读,通过父母亲口向孩子传递最重要的 语言密码,父母与孩子就真正实现成为一家人, 而不仅仅是生活在同一个房间里的陌生人。word
•
我们都知道,“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而不是 画),旨在通过大量阅读人类最优秀的读物,为学生学习 构建丰厚的智力背景,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儿童 产生对学习、学校、教师的喜爱,改善师生、亲子、家校
读、写、绘,玩转语文课堂
改写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激活了他们改写的兴趣,把学生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学生认知不同,对同一事件的看法也不同。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对文本结局进行改写,学生将主观认知和自身情感融入其中,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值得期待。
学生是在仔细品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改写的,因此,这样的改写不会偏离文本的中心。
四、体验扩写,拓展学生思维阅读是写作的必经阶段,是基础,是吸收养料的过程,也是体验的过程。
基础不夯实,学生没有切身体会,没有真情实感,写作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
写作是在阅读、体验基础上的表达。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有些文本在进行内容表述时可能比较简略。
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扩写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生成写作冲动。
但开展扩写的前提是不改变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基本情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里介绍了高尔基的儿子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扩写:“高尔基儿子会选择哪些花草进行种植?”文章中还有一句话:“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
”这也可以进行扩写。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将生活中的感知和感悟写进去。
将扩写内容与学生的生活链接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有话说,有事写,自然对扩写产生了兴趣。
扩写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扩写,另一种是指定扩写。
自由扩写内容相对宽泛,由学生自己决定需要扩写的地方;指定扩写是指教师已然制定了需要扩写的范围和要求。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扩写,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与自身生活、情感联系起来。
这样的扩写才是生动的、贴切的、富有感染力的。
小学语文教学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
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决定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引入新课改精神,丰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仿写、合作补写、趣味改写、体验扩写。
教师应借助形式多样的“写”,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为学生实际参与读写实践活动提供机会。
读写共生——高中语文教学新视角
读写共生——高中语文教学新视角作者:宣雯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0年第8期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二中学宣雯“读”与“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两翼,二者共同决定着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强化二者共生性具有必然性。
本文立足于“读写共生”教学视角,重点探究如何有效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然而,当下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将二者割裂开来,不仅耗费了较多的教学时间与精力,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为了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强化阅读与写作的联系,践行“读写共生”的新型教学理念。
1.以读促写,学习写作方法阅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可以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知识的理解,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情感,不仅可以丰富写作素材,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
因此,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等。
比如,教学《一个人的遭遇》时,除了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外,还要引导学生剖析作者采用的描写手法以及情节安排方法,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重要素材。
为了顺利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践行“以读促写”的教学思想,教师要立足于阅读文本,巧妙借助问题情境创设或活动探究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文本的含义以及思想情感。
比如,教学《想北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思考“作者是采用何种方法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问题创设,启发学生理解作者是通过描述北平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画面来表达对北平的热爱的。
然后,教师结合文章中的某个具体的段落或语句,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修辞手法等写作方法的运用,并鼓励学生套用该种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乡之情。
通过开展阅读活动,可以逐步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常用布局方法、修辞手法、人物与景物的描写方法等。
2.以写促读,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时,许多学生一味地写“流水账”,词汇量不足,结构不明晰。
读写交融情智共生
读写交融情智共生作者:潘雅频邹恒宙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9年第01期漫画,是一种艺术。
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
那夸张的画面、独特的构思、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又发人深思。
这一天,我们一起欣赏漫画《望子成“鹅”》——画面一目了然——唐老鸭逼唐小鸭学钢琴,唐小鸭抗议:“爸爸,我不喜欢学钢琴,真是赶鸭子上架!”简洁的画面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节:唐老鸭为什么要小鸭学钢琴?缺乏弹奏钢琴基本条件的小鸭被迫学琴,其中会有怎样的波折?学琴的最终结果如何?……“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独特的故事背景。
是的,将漫画内容看作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故事,更容易叩开儿童思维情感的大门。
儿童漫画和普通的画面区别在于:儿童漫画,有自己鲜明的特性,寄寓着深刻的寓意,因此要引导儿童“悟意”,真正看懂画面。
怎样“悟意”呢?一是,要理解画面意义,正如阅读文字材料先要读懂文字的表现意义一样,阅读漫画同样要读懂画了什么内容。
二是,要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理解漫画隐含着的意义,如此,方可称“读懂”。
想象,在读懂画面后自然展开。
首先,唐老鸭为什么逼小鸭学钢琴?“跟风”“实现自己深埋的音乐梦”“为了高考时考艺术特长生”“想让小鸭在音乐中陶冶情操”“磨炼小鸭的意志”……海阔天空的想象,呈现着现实生活投射在孩子们身上的影子。
优秀的童漫作品就是这样,贴近孩子的生活,切近孩子的心理。
缺乏兴趣,也缺乏弹奏钢琴基本条件的小鸭被迫学琴,其间会有怎样的波折?故事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画面有着极为广阔的空间,任想象驰骋。
其中,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是想象、构思的重点——逆来顺受型的小鸭,也许会老老实实地学,委委屈屈地熬,这对彼此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抗争型的小鸭也许会哭闹、会逃脱,甚至要怒砸钢琴……唐老鸭目睹小鸭学琴的艰难,是固执不悔,还是幡然醒悟,或者在“弃”和“学”中纠结疑惑,难以抉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让画面角色变成有神态、有语言、有动作、有心理活动的活生生的人,学琴的喜怒哀乐、冷暖甘苦,有相似学习经历的孩子更是感同身受。
读写结合,和谐共生
读写结合,和谐共生发表时间:2016-06-03T09:29:43.52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3月下作者:陈丹[导读] 读与写就像红花和绿叶,相互依存才是美的体现。
摘要:“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教师要从意识上重视“写”,要从行动上落实“写”,采用“仿写”“补写”“续写”等多种形式,认真展开训练。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师;学生读和写是一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辨证的关系。
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
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
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
以写促读,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动活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读与写就像红花和绿叶,相互依存才是美的体现。
针对不同特色的课文,我们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说说写的几种不同形式。
一、仿写教材中,适合仿写的课文有很多。
我们可以从句子、段落、文章整体等不同角度去进行。
1.句子仿写。
精美、典型、结构分明的句子适合仿写,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对偶句等。
学习了《荷花》后,仿照课文中“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学生就创作了同样美的句子:蝴蝶飞过来,告诉我清早空气的清新。
青蛙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天捉虫的快乐……句子的仿写是最为容易的,只要你给予学生写的机会,他们就能不断积累,慢慢提高。
2.段落仿写。
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段落适合仿写,如一些经典的总分段式、总分总段式、并列段式;还有一些语言描写有明显特色的段落,如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
《翠鸟》的第一自然段是描写了翠鸟的样子,其中的比喻写法、总分句式非常适合学生仿写。
为了学生的写更有条理,笔者把课文进行了句序的调整,按从头到脚的顺序来描写:翠鸟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对儿童的读写绘三个基本技能的培养。
这三个技能的相互结合与互相促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本文将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语境以及注重学生创造力等几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
首先,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读、写、绘的教学融为一体。
例如,在音韵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朗读、书写拼音的方式,加深对音韵的理解,促进儿童对字音、字形的理解。
在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并利用绘画作为写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老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读物,让学生既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字的意思,又能够通过书写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读、写、画中全面发展。
其次,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将读写绘有效结合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扩展对文章的理解。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撰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运用一些游戏化的方法,如角色扮演、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此外,创设良好的语境也是将读写绘相结合的关键一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布置和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例如,在图书馆或自习室中摆放各种绘本以及与绘本相关的绘画工具,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享受到绘画带来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绘画比赛和作文比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
最后,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也是将读写绘结合起来的关键点之一。
过多地纠结在书本上的话,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开放度和创造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读、写、绘,玩转语文课堂
·课堂建设·读、写、绘,玩转语文课堂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溪实验小学 夏丽菊【摘 要】 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将读、写、绘三者有机融合起来,采用读写结合的绘本阅读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具体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读、写、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希望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帮助教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读;写;绘;语文课堂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式开始学习语文知识,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看图写话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图画相比于文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
对此,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绘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将学生带入快乐的知识海洋,让学生在读写绘的学习方式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组织学生看图写话,提高语文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阶段应有意识地开展写作教学,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在读写绘的语文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看图写话,让学生通过观察一幅图片,开动脑筋,发散写作思维,创作出不同的故事,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的潜能。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看图写话时,要给学生选择图画简洁、内容清晰的绘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对图画中的内容进行构想和编排,通过自己的思考创作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
在一幅图片中有一个小女孩和一只小花猫,小女孩轻轻抚摸这只小花猫,学生需要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关系,发挥自己的想象将图片内容补充完整,有的学生认为是小女孩儿带这只小花猫出来玩耍并进行写作,有的学生认为小女孩儿在路边碰巧遇见了小花猫,出于自身对小花猫的喜爱抚摸它,学生在一幅图片中,由于自身的认识不同,写出的小故事也各不相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特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师在学生写作中应指导学生将句子表达清楚,在叙事语言方面尽量写得形象生动,进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让学生在读写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不断完善自身语文综合素养。
“自能作文”袁让读写相融共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019.122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三自课程”中的“自能作文”,让学生实现了读书积累在习作中的薄发。
“自能作文”以单元主题下读写一体化教学观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依托,以多元评价为手段,让学生在阅读课程中学习了方法,在活动中增强了体验,在多元的作文评价中,找到了习作的乐趣,逐渐实现了自能写作的愿景。
一、建立单元教学为基础的习作教学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以一个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在单元导读中揭示单元主题,让学生提前预知单元习作内容,在单元学习中提前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留心学习写作方法,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期待。
接下来,课内“一课一得”,抓住一篇文章的最具阅读价值点,进行读写方面的拓展运用,是学生自能作文的“基石”。
把复杂的习作方法细化到各节课中,促进了学生对习作方法的吸收与应用,扎实了学生的基本功。
善读、勤写,减少了学生对整篇文章写作畏难的情绪,培养了学生独立习作的能力。
群文阅读课是自能作文的“台阶”。
以“美丽的秋天”这一单元为例,将“秋”主题下的《秋天的收获》《我爱秋天》《秋的诗》三篇课外文章进行整合教学,在“选材新”“构思巧”“写法妙”“表达美”上,让学生学习多元选材,联想开拓选材思路,迁移学习习作方法,最终联系自己的观察实际,构思自己的文章。
恰当的课型是自能作文的“扶手”。
根据每单元的习作主题,整理出阅读引路式、观察发现式、活动体验式、想象发散式等较为成熟的作文指导课型。
阅读引路式,在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积累素材,读中模仿创作;观察发现式,以实地观察为主,通过前期的观察启发学生写题为“我的校园”“美丽的故乡”“动植物成长记”的写作;思维发散式,发散思维,激发写作思路,如“编写童话”“我难忘的一件事”等主题习作。
依据课型进一步搭建了习作的扶手,逐渐实现了自能作文。
二、丰富活动,激发习作欲望生活日记,我手写我心。
重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摄取生活、感悟生活。
“读、写、绘、演”多元融合提升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水平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读、写、绘、演”多元融合提升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水平姚旭(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古林镇中心小学浙江宁波315177)【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语文阅读水平对语文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读、写、绘、演”多元融合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起到激发阅读兴趣、强化阅读效果、深入阅读感悟、体验阅读收获的成效。
本文探讨的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读、写、绘、演”多元融合教学实践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多元融合综合素质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89-02一、教学实践背景与意义1.教学实践背景全民阅读活动,自2006年来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
活动规模日渐扩大、方式推陈出新、内容充实完善、影响日益深远。
全民阅读持续推进,学生课外阅读也倍受重视,在该形势影响下,学生课外阅读量确有增加。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25万字。
显然,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教育明确了方向:提升阅读实践与综合素养需双轨并行、紧密结合。
2.教学实践意义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
低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极强,重视开读的最佳时期,从小培养喜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将对其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1-2]。
如何引导小学低段学生爱上、学会并受益于课外阅读,值得教学研究与实践。
二、“读、写、绘、演”综合教学实践1.读:绘本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而提升阅读水平首当其冲是点燃课外阅读兴趣。
结合学生阅读偏好与阅读要求,精准推荐有益有趣的课外读物[3]。
低段小学生识字量有限难以支撑其阅读纯文字书籍,若以纯文字书籍作为其阅读材料,难度较大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下降,因而绘图为主文字为辅又富于教育意义的绘本成为首选。
绘中有料 读中生情
绘中有料读中生情绘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绘画不仅记录了人类的历史变迁,还体现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底蕴。
例如,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它不单纯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态度。
山水画者,不只是要画山、画水,而是要表现心灵与自然的相互交融。
这种审美情趣,并不是与众不同的奇特想法,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共识,是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最佳结合。
如果说绘画是文艺的语言,那么阅读则是语言的艺术。
读书是一种经验,是一种开拓眼界、拓展思路的方式。
它能够让你去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感受一种不同的思想。
读书可以让我们在历史的经验中,看到人类遭遇过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
当绘画与阅读相结合,它们就能够彼此弥补,共同创造出丰富的意义。
例如,在一些绘本中,图文并茂地讲述着故事,图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蓝图,文字则是解码器。
当孩子们读绘本的时候,他们不仅能够得到故事情节的刺激,同时也能够通过图画感受到形式与色彩的美,感知到人物脸部表情、姿态、动作的状态,进而让孩子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绘画与阅读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儿童文学中,也体现在其他类型的读物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开始面世。
这种形式并不仅仅是数字化的阅读方式,更是将绘画与读书融合的新型方式。
例如,一些电子书可以通过画面上的动态设计,将故事情节更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更好地转达故事的主旨。
总之,绘中有料,读中生情,展示的是艺术和知识的交流。
绘画与阅读的交融,不仅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审美和艺术,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了更多体验生活和创造价值的机会。
让我们在绘画与阅读的世界中,收获更多美好的体验和感悟。
读写共生,成就多彩语文课堂
读写共生,成就多彩语文课堂要让语文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就要实现读写共生,即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相互支持。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本,了解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开阔自己的眼界。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达出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含义。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经典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文学讲座等,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作指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多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比如如何组织文字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我们还需要注意创设一个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美。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如语文文化节、语文创意展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把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读写共生是打造一堂多彩语文课堂的重要手段。
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还需要注重创设一个积极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美。
相信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得到更好地培养和发挥。
读写共生,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
读写共生,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读写共生,是指读和写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读是为了写,写是为了读。
读写共生的理念是指在学生的习作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读写共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提高其文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读写共生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字,了解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大量的词汇量,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通过不断地阅读,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品味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而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读写共生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对已有知识和思想的整理和表达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思考的问题进行整理和梳理,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地写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教育实践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多写。
教师可以通过选定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章,让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欣赏,并且通过分析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习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读中习作,写中读,可以对学生的习作素养起到促进作用。
教师还可以进行写作指导。
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指导学生合理地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写作指导,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校还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写作氛围,来促进学生的习作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读书会、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学校还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购置丰富的书籍和文学作品,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以读铺路,以画搭桥,快乐写话——小学低学段语文“读—绘—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以读铺路,以画搭桥,快乐写话——小学低学段语文“读—绘—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摘要】“作文难,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心就烦”这是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写照。
低学段的学生虽然只要求写一两句话或写一段话,但也能发现不少学生不会写,没材题写。
这与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面窄有关,但也跟老师的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也喜欢涂鸦。
于是笔者开拓了新的读写教学模式,把读书、绘画、写话融为一体,专门研究低学段学生在读绘写方面的发展,读绘写中以读先行,以画搭桥,引导学生快乐写话。
【关键词】快乐阅读绘画说话写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为实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笔者开拓了新的读写教学模式,把读书、绘画、写话融为一体,以读先行,以画搭桥,引导学生快乐写话。
一、推广课外阅读,为写铺路“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书”这是新课标要求。
怎样才能达到甚至超过此目标呢?实践证明跟学生一起读书,感受读书的快乐,在阅读中给予恰当的指导,能让他们快速地爱上阅读。
(一)陪读,激发阅读的兴趣实践证明跟学生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能学会聆听,学会阅读,并乐在其中。
笔者经常跟学生一起读书,如《笨狼的故事》、《爱心企鹅》等,学生一听就着迷,还在班上掀起了读书热潮。
(二)点拔,授予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如果说课堂里指导学生阅读,好比游泳池里教学生游泳的话,那么,让学生广泛阅读,就好比带领孩子在江河湖海里搏击风浪。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茫茫书海中成长得更快,走得更远呢?1.读物的推荐。
制订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如学生自订的报刊杂志、世界童话名著等,或者以教材为基点拓展阅读内容,则以一篇带一本。
2.运用工具书的指导。
由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认字不多,在课外阅读时难免会遇上不认识的字。
教会学生当遇到不懂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解决,不仅能帮助理解读物,而且能提高识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