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1)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1

标准预防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 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手卫生
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护目镜、面罩、防护服装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锐器盒的使用:合适尺寸、合适位置、完整关闭、及时
丢弃、不能徒手打开或清空整理。
针头的处理:避免双手回套针帽、徒手弯曲或折断针头 手术或操作行为规范: 减少使用锐器:弧形针缝合改为使用钝针缝合或皮肤缝
合器;无锐器手术
建立锐器中立区存放或捡取锐器,不直接传递器械(缝
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来 源 定 义 目 的
• 20世纪 90年代中期 ,美国CDC提出 了“标准预防”的概念
• 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 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 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 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 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 用
患者安置
医疗设备、仪器清洁消毒 环境清洁消毒
织物清洁消毒
安全注射 职业防护

手套:防止血源性传染病之标配 1)可能直接接触血液或体液、黏膜、不完整的皮肤 或其他潜在传染源时。

2)直接接触定植或接触传播的病原体的患者。 3)处理或接触可见潜在污染的设备或设备表面。 4)自己手部皮肤有破损时,需要接触病人。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

标准预防课件 (1)

标准预防课件 (1)

二、确诊感染的措施
1、病人的隔离: (1)病人应单间安置,加强通风,并注意风向。 (2)无条件时,相同病原微生物感染病人可同住 一室。 (3)尽快转送有条件收治的传染病院或卫生行政 部门指定的医院进行收治,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 人员的防护;当病人病情容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 罩。 (4)限制传染病人的活动范围。 (5)做好空气的消毒。
标准预防措施5
空气隔离
1、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 粒(粒径小于5um)一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这种微粒 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 所以可造成多人感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因此,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间、 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空气传播。
二、确诊感染的措施
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应使用呼吸 道保护装置。如果病人确诊或可疑感染了经空 气传播的疾病,如结核、流行性脑膜炎、腮腺 炎、水痘、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在标 准预防的基础上还要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预防, 要采用以下隔离措施:1、病人的隔离; 2、空气隔离、防护隔离 ;3、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措施1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 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 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 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 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 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 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 膜的防护。
三、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二级预防:适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留观室、隔离 区的医务人员。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的定义标题:标准预防的定义引言概述:标准预防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以预防某种疾病或问题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标准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标准预防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一、标准预防的概念1.1 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指通过制定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来预防某种疾病或问题的发生。

这些规范和标准可以包括行为准则、防护措施、卫生标准等,旨在降低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1.2 标准预防的范围标准预防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

不同领域的标准预防内容和实施方式也有所不同。

1.3 标准预防的目的标准预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各种意外和危害的发生。

二、标准预防的重要性2.1 保障公共安全标准预防可以有效地保障公共安全,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例如,建筑行业的标准预防可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减少建筑事故的发生。

2.2 促进健康发展标准预防可以促进健康的发展,减少疾病的发生。

例如,食品安全的标准预防可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2.3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遵守相应的标准预防,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

例如,交通安全的标准预防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出行的安全性。

三、标准预防的实施方式3.1 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了有效实施标准预防,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明确行为准则和安全要求。

这些标准和规范应该由相关部门或组织负责制定和监督。

3.2 宣传和教育宣传和教育是实施标准预防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

3.3 监督和检查为了确保标准预防的有效实施,需要进行监督和检查工作。

相关部门或组织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标准预防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标准预防(1).

标准预防(1).

3、隔离的原则是什么?
•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的途 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 他传播途径),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 定相应的隔离预防措施 • 一种疾病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 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预防隔离 措施
• 隔离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 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标志;粉色为飞沫传 播隔离标志;蓝色为接触隔离标志 • 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 人隔离病房。条件受限时,同种病原体感 染的患者可安置在同一隔离病房 • 病区的建筑布局应符合相应的隔离预防要 求
院感知识培训
1、什么是标准预防?
•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 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 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 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 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 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 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 原则
• 防护隔离:进入隔离室接触病人包括接触 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 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室前,接触污 染物品后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 入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 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 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 理要求进行处置;隔离室应有隔重耐药菌,广泛耐药菌和超 级细菌?
• 多重耐药菌(MDR)通常是指同时对3类或 3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也有少部 分MDR,虽然定义为对一种抗生素耐药, 但这些细菌往往也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 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 霉素肠球菌等。
• 范耐药菌(PDR)是指同时对5类或5类以上抗 生素同时耐药的细菌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 除了多粘菌素外,对其它所有抗生素耐药 的细菌。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在个人防护方面,需要遵守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制度。

标准预防制度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或被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手套。

第二,脱下手套后必须立即洗手。

第三,一旦接触到这些物质或物品,也必须立即洗手。

第四,处理锐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割伤,不得将使用过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或刀片,必须将使用过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

第五,当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或眼睛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该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第六,对于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必须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非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可以使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器械必须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进行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第七,环境清洁方面,各科室必须按照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进行清洁,并适当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第八,需要设立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以住在同一个隔离室内,病人的外出必须受到限制,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该戴口罩。

第九,需要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第十,医务人员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站立。

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适用于不同的医务人员。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应该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时应该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认真执行手卫生。

三级防护适用于重症监护室、传染病病房、手术室等高风险部门的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应该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 ??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 ?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严格执行手卫生。

⑸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新冠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新冠一二三级防护标准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最大限度降低防控人员感染风险,为不同岗位人员科学提供防护措施,现将标准预防、三级防护标准明确如下:一、标准预防1.标准预防:是指基于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包括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咳嗽礼仪等。

2.分级防护: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

3.分级防护标准:1、一级防护(1)适用范围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

②样本运送人员。

③一般呼吸道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穿工作服(白大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穿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和戴一次性使用手套、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每 4 小时更换 1 次或感潮湿时更换,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2、二级防护(1)适用范围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②在疫源地内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

③在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处理和检测的实验室人员。

④病人转运的司机和医务人员。

⑤进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区进行诊疗、清洁消毒的医务人员。

(2)防护要求戴一次性使用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 或更高级别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穿工作服(白大褂)外罩一件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使用手套、穿一次性使用鞋套。

3、三级防护(1)适用范围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出现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标本采集人员。

②标本处理和检测时可能产生气溶胶操作的人员。

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观察或确诊病例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近距离治疗操作例如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 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医务人员。

医院感染标准预防措施(1)

医院感染标准预防措施(1)

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用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一)手卫生1、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先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挪移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者伤口先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先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者配餐前。

2、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者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戴手套1 、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清洁手套: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时、接触污染物品时。

2、在以下情况下应戴无菌手套:医务人员进行手术时;为病人进行诊疗技术等无菌操作时;接触病人破损皮肤、粘膜时。

3、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如手部皮肤破损,应戴双层手套。

(三)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者防护面罩1、普通诊疗活动、手术室工作或者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者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或者外科口罩。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内容(一)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内容(一)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内容(一)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内容
1. 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特别在接触食物、使用厕所后以及咳嗽、打喷嚏后。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嘴: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避免接触眼口鼻: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腔和鼻子,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2. 社交距离
•保持距离:尽量保持与他人1米以上的距离,特别是在人多拥挤的地方。

•避免聚集: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避免参加拥挤的聚会或活动。

•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尤其是无法保持社交距离时。

3. 环境清洁
•定期清洁物体表面:经常清洁家中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进行通风。

•废弃物处理:正确分离并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以上是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内容,通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以及做好环境清洁,我们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

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这些基本措施尤为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践行,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负责。

标准预防的介绍

标准预防的介绍

标准预防的介绍引言概述:标准预防是指按照既定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预防措施的一种方法。

通过遵循标准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各种风险和危害的发生,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安全与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预防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标准预防的重要性1.1 提高安全性:标准预防是防范各种风险和危害的基础。

通过遵循既定的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和灾难的发生,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安全性。

1.2 保护健康:标准预防不仅关注安全,还关注健康。

在医疗领域,标准预防可以匡助医护人员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

1.3 提高工作效率:标准预防可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生产创造领域,遵循标准预防可以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二、标准预防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1 感染控制:医疗机构通过遵循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这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隔离措施、手卫生等,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2.2 药物使用:医疗机构通过遵循药物使用的标准预防措施,可以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这包括药物的储存、配药、给药等环节,减少药物错误使用的风险。

2.3 手术操作:医疗机构通过遵循手术操作的标准预防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这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操作规程、手术后的护理等,保证手术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三、标准预防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3.1 食品生产:食品生产企业通过遵循食品安全的标准预防措施,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

这包括原料的选择、加工过程的控制、储存和运输的管理等,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3.2 餐饮服务:餐饮企业通过遵循餐饮服务的标准预防措施,可以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水平。

这包括餐厅的环境卫生、食品的储存和加工、员工的卫生管理等,保证顾客用餐的安全和健康。

3.3 食品检测:食品检测机构通过遵循食品检测的标准预防措施,可以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标准预防的内容

标准预防的内容

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

标准预防核心内容:一视同仁:针对所有患者(无论是否有疑似或确定的感染状态)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双向防护:医务人员←→患者三种隔离: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防护一级防护:预检分诊点,普通急诊留观区,门诊,普通病区,重症监护病房,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区,医务人员医学观察区,隔离病区的潜在污染区工作人员,以及进行普通患者手术,非新冠患者的影像检查与病理检查,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外的安保、保洁、医疗废物转运等工作人员采用一级防护措施。

一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工作帽、工作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等。

二级防护: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内,隔离重症病区,疑似及确诊患者影像检查及检验,消毒供应中心对隔离病区物品回收、清点及清洗时,疑似及确诊患者转运、陪检、尸体处置时,为疑似或确诊患者手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采用二级防护措施。

二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一次性工作帽、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三级防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可产生气溶胶操作、手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尸体解剖时采用三级防护措施。

三级防护用品主要包括:正压头套或全面防护型呼吸防护器、防渗隔离衣或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或丁腈手套、鞋套等。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

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措施1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标准预防措施2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标准预防措施3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1)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

(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标准预防措施46、物体表面、环境、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1)对医院普通病房的环境、物体表面包括床栏、床边、床头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2)在处理和运输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衣物时,要防止医务人员皮肤暴露、污染工作服和环境。

(3)可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清洗、消毒后再使用,对隔离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餐饮具。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中,标准预防、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制度一、标准预防制度:1、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2、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一旦接触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后应当立即洗手;4、处理所有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如: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必须将使用后的锐器放入利器盒内等。

5、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非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采用加酶洗涤剂浸泡后清洗。

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先采取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然后再常规清洗,最后消毒或灭菌。

7、环境清洁:各科室有日常的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的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表面、床栏、门把手、轮椅等。

8、设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住同一隔离室,限制病人的外出,如呼吸道病人因病情必须出隔离室时病人应戴口罩。

9、在需要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区域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10、医务人员要站在呼吸道感染病人的上风向。

二、一级、二级、三级个人防护制度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

⑶认真执行手卫生。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