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题库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组织行为简答题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态度的形成受以下一些主客观因素制约:①社会因素;②个性因素,其中包括个性倾向性因素和个性心理特征因素;③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2、组织结构有何特点?组织结构通常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把要完成的任务划分和安排成几个可以管理的部分。
我们常把这种划分和安排的过程称之为“部门化”。
(2)各组的组长需与常设的群众团体负责人密切地协作,因此各组所作的努力才能协调。
向负责人汇报工作的小组的数目,是一个由组织工作的方式所产生的结构特点。
对负责人来说,这些工作小组就是他必须给以协调或管理的小组的数目,即“管理的跨度”。
(3)在负责人协调下的各个小组,其职能犹如一个委员会。
在许多组织中,委员会是一个长期性的组织机构。
组织的这些正式职权和联系网络可以通过“组织图”来描述清楚。
3、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科学。
4、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和渗透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特征有:①边缘性、综合性;②两重性;③实用性。
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特别最近几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级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对于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活力和提高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③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自动力;④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⑤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个体行为B. 群体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内部的所有行为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美学需求答案:D3. 在组织中,领导的权威主要来源于()A. 奖励权力B. 强制权力C. 法定权力D. 专家权力答案:C4. 下列哪项是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A. 工作条件B. 公司政策C. 工作成就D. 薪酬水平答案:C5.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A. 价值观A. 使命陈述C. 视觉标识D. 行为准则答案:A6.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项属于保健因素?()A. 工作责任B. 工作成就C. 薪酬D. 晋升机会答案:C7. 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团队决策的特点?()A. 快速B. 合法C. 一致D. 信息充分答案:A8. 在组织中,社会惰化现象是指()A.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工作时努力B. 群体中的个体比单独工作时更努力C. 群体决策总是比个体决策更准确D. 群体中的个体倾向于承担更多的工作责任答案:A9. 下列哪项不是有效的领导者应具备的特质?()A. 智力B. 责任心C. 社交能力D. 过度自信答案:D10. 组织变革的驱动力不包括()A. 技术进步B. 市场竞争C. 组织内部的惯性D. 法律法规的变化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元素分析,即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确定最有效的工作方法;(2) 科学选工,选择最适合某项工作的工人;(3) 工作标准化,确保所有工人都使用最有效的工作方法;(4) 差别计件工资制,根据工人的生产效率给予不同的工资;(5) 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管理者专注于规划和组织,工人专注于执行。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的科学。
A. 人B. 组织C. 人与组织相互关系D. 组织内部结构1.2 多选题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A. 个人能力B. 工作环境C. 薪酬福利D. 组织文化E. 管理风格二、简答题3.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 请简述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5. 请分析以下案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某公司部门员工最近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公司领导希望找到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论述题6.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提高组织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7. 请论述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B、C、D、E二、简答题3. 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等。
4. 组织行为学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在于:帮助组织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竞争力、促进组织发展等。
三、案例分析题5. 可能原因:员工满意度低、组织文化不良、管理风格不适合、工作环境不佳等。
建议:提高员工满意度、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调整管理风格、改善工作环境等。
四、论述题6. 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个体、群体、组织结构、文化、领导力等方面,有助于组织发现并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组织竞争力。
例如,通过了解员工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效率;通过培养领导力,提升组织管理水平等。
7. 组织行为学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体现在:根据员工需求进行培训设计,提高培训效果;关注员工职业发展,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员工潜能,促进员工全面发展等。
组织行为学,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绪论一、单选题1.()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
A.里基.W格里芬B.陈国权C.泰勒D.梅奥2.()认为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A.陈国权B.关培兰C.罗伯特.维卡D.富兰克林.斯克伯兹3.()即个体在组织中因角色地立或不同的情境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A.个体心理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群体行为4.()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A.社会学B.政治学C/心理学D.人类学5.()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大教学论》D.《管理心理学》6.()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中。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心理学年鉴》D.《管理心理学》7.()首先采用了“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
A.里基.W格里芬B.莱维持C.泰勒D.梅奥8.()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分析法D.实验法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个体心理与行为B.群体心理与行为C.组织行为D.领导行为E.生物行为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格里芬B.莱维特C.泰勒D.梅奥E.韦伯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人”的观点认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A.证明自身实力B.获得经济报酬B.实现社会价值D.打发空闲时间2.“经济人”假设是以()为基础的。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浪费主义哲学C.享乐主义哲学D.虚无主义哲学3. “社会人”学说认为管理工作要以()为中心。
A.人B.物C.执行力D.行为4.“社会人”假设主张的管理方式是()A.服从管理B.相互参与C.参与管理D.共同管理5.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属于()的观点。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团队行为C. 组织结构D. 组织文化2. 下列哪个理论是解释员工激励的最早理论?A.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B.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C.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D.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3. 在组织中,领导风格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A. 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B. 任务型、关系型、变革型C. 指令型、支持型、参与型D. 传统型、现代型、创新型4. 下列哪个不是有效的团队建设活动?A. 团队角色分配B. 团队目标设定C. 个人业绩竞赛D. 团队决策制定5. 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创始人的价值观B. 组织的历史传统C. 员工的个人信仰D. 所有上述因素二、判断题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影响组织效能的科学。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会追求社交需求。
()3. 领导与管理者是同一概念,他们的角色和职责是相同的。
()4. 团队中的冲突总是有害的,应该尽可能避免。
()5. 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所有的变革都会受到员工的欢迎。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并说明它对员工激励的意义。
2. 描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动机。
3. 讨论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组织效能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组织中领导风格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领导风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2. 分析团队冲突的成因及其对团队发展的潜在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团队冲突管理策略。
3. 针对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探讨组织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C5. D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错误三、简答题1.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环境因素分为两类:卫生因素和激励因素。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附答案)1.群体决策有何优缺点?答:群体决策的优点: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克服偏见,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群体决策在确定目标时,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优于个人决策。
(2)群体决策可提供更多的备择方案。
(3)群体决策对活动结果的评估更为客观。
群体决策的缺点:(1)风险转移现象;(2)群体思维;(3)较少选择性;(4)对偏爱的选择没有再检验;(5)对淘汰的选择没有再检验;(6)否决专家意见;(7)对新信息存有偏见;(8)没有权宜之计。
2.什么是情商?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情商是指个体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能力,以及对情绪进行的思考能力。
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二、思绪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三、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四、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能力。
3.我实现人假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自我实现人”假说。
“自我实现人”是指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自己的才能表现出来,自己才得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实现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人并非生来是懒惰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②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愿意而且主动工作。
③人有追求满足欲望的需要,职工的自我实现倾向与组织所要求的行为之间没有矛盾,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④人并非必然会对组织目标产生抵触和采取消极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压力造成的。
⑤人对自己所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⑥大多数人都有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的智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介绍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来的,全名叫“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通过在匹兹堡地区11个工商业机构对200多位工程师、会计师调查征询,赫兹伯格发现,受访人员举出的不满的项目,大都同他们的工作环境有关,而感到满意的因素,则一般都与工作本身有关。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分,共32分)1.在个体方面,心理契约主要受到与个体( )相关因素的影响。
A、工作经历B、性格特征C、受教育程度D、成长环境正确答案:A2.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生存运转的( )等的总称。
A、手段、环节B、办法、手段C、办法、手段、环节D、办法、环节正确答案:C3.对于同一场考试,某位同学的考试成绩很好,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具有天赋或足够努力等个人因素所决定的。
这属于对应推断理论的( )。
A、区别性B、选择自由性C、社会期望D、非共同性效应正确答案:D4.补足式的契合度是指个人( )组织不足的程度。
A、改变B、满足C、弥补D、适应正确答案:C5.电子邮件使成百上千的员工可以同时分享信息,并使普通员工可以直接与高级高级主管进行交流,这属于( )。
A、女性化组织B、无边界组织C、虚拟组织D、团队结构正确答案:B6.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
A、生存、健康、美好B、奋斗、成长、成熟C、生存、享受、发展D、出生、成长、死亡正确答案:C7.员工的( )能够通过其灵活性、流畅的沟通转变成有效的组织创新。
A、创造性B、认知性C、能动性D、积极性正确答案:A8.异步通信是指沟通的参与者需要轮流发送和接收信息,也就是说发送者的信息和接收者的信息不是同步的。
下列不属于异步通信的是( )。
A、电子邮件B、社交网络C、博客D、电视会议正确答案:D9.电视会议、即时信息、聊天室属于电子化信息沟通主要方式中的( )。
A、异步通信B、双向沟通C、同步通信D、单向沟通正确答案:C10.莉莲·吉尔布莱斯的《管理心理学》中强调工人的( )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前提。
A、欲望B、共性C、积极性D、个性正确答案:D11.( )年,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归因理论。
A、1956B、1958C、1965D、1968正确答案:B12.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 )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简答题1.组织行为学: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的行为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提门科。
2.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1有助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的使用人才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4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3.模型: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的简化表示4.按模型的发展变化,模型可分为静态模型动态模型按模型生产的形式,可分为-主观模型和客观模型按模型的形态,可分为物理模型与抽象模型按模型反映事物的特征,可分为标准模型和描述模型5.模型的结构由目标变量和关系组成6.组织外部环境的内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7.组织内部环境的内容:物理环境组织环境心理环境的要素8.人的行为的特征:1自发的,人的行为是自发的2有原因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一定的原因,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还同该行为导致的后果有关3有目的的4持久性的5可改变性的9.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10.个性的特点:1社会性2组合性3独特性4稳定性5倾向性6整体性11.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的特征构成了每个人独特的心理基础2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影响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和社会阶级的影响。
12.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个性的整体之中包括着彼此关联而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称为本我自我超我13.个性理论的应用:1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工作成就2运用个性理论提高健康水平3运用个性理论提高管理水平14.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5.气质差异的应用原则:1气质绝对原则。
以其所要求的气质特征为绝对标准挑选和培训人员2气质互补原则.有的气质可以由别的气质特征予以适当的补偿,基本上不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这叫做气质互补。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最全题库
同济大学闻贡源出品研究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有何意义?研究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对个人对组织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有:(1)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2)有利于本人和组织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实力和专业技术(3)有利于组织和本人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开发计划,鼓励自我控制自己前途和命运(4)有利于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群体决策有哪些方法?群体决策的方法有:①头脑风暴法②德尔菲法③提喻法(哥顿法)④方案前提分析法⑤非交往型程序化决策术人际交往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改善人际交往?人际交往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这里的互利包括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精神互利三个方面的内容;(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
在组织中,改善人际关系必须从领导和群众两个方面人手。
组织的领导者、管理者应主动引导群体内的人际关系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包括创造有利的群体环境和交往气氛,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制定必要的措施;搞好民主管理,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训练群体成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理顺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群体成员应自觉地加强修养,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重视性格锻练;加强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怎样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压力产生的后果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但通常更多的是表现在消极方面。
压力的消极作用集中表现在对健康和工作绩效的损害方面,这种损害程度同控制能力及个人对压力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工作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同样的压力在不同人的身上却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绩效。
但经受的压力感水平过高,或中等水平压力感持续的时间过长,都会使员工绩效降低.这时就需要管理人员采取行动。
其实压力感对于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并不直接,虽然低于中等水平的压力感有助于员工提高绩效,但他们仍然以为这种压力感令人不快.对付压力的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几条措施:(1)通过组织途径来改变行为方式以减轻和抵消压力(2)通过员工个人的解决途径来减轻和抵消压力简述事业生涯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1.职工要学习和掌握对自己事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能力2。
组织行为学简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组织的基本涵义。
2.简述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
3.影响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有哪些?4.解决冲突的技术主要有哪些?5.组织老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6.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是由什么决定的?a:多科学性决定的;b:由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本身的两重性所决定的;c:由管理的两重性所决定。
7.简述“X理论”的内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
内容------a: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没有抱负;b:安全需要最重,自我中心;c:反对变革。
相应的管理方式-------a: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b:金钱是最主要的激励手段;c:关心任务而不关心职工8.简述群体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
群体在其长期的依赖性运行的存在过程中,会有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主要是由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和紧迫感而引发的。
9.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
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年龄结构:应是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结构;b:智能结构:必须有创造能力强的思想家、组织能力强的组织家和实干精神强的实干家组成的班子结构;c:专业结构:必须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内行、专家进行合理配置;d:知识结构:班子成员必须具有足够高的知识水平;e:个性性格结构:班子成员性格气质应具有多样互补性。
10.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有哪些?a: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这是衡量组织成熟程度和组织运行有效的基本标志;b: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c: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d: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16.简述人的行为的特点。
17.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18.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19.简述选择沟通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20.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21.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22.简述“领导”概念包含的四种重要含义。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1.简述人际关系的作用。
思路: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必然使这个单位的凝聚力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士气,提高劳动积极性。
反之,如果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关系紧张,就会削弱群体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组织结构的优化、合理化思路:组织结构指组织里个人和团队的工作、责任、权力分配的正式结构。
(1)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化。
组织目标的设置应该符合一下特征:一致性、协调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认知度、实现度。
(2)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
(3)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
(4)组织结构功能优化。
(5)遵循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目标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精简高效原则、信息畅通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结合原则、执行与监督相分离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原则)。
(6)组织领导结构的合理性(知识、智能、年龄、专业、能力结构)。
(7)组织部门的合理化。
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思路: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在内的吸引力。
影响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或成员的共同性;(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以前的成功经验;(6)外部威胁;(7)有效的情绪认同;(8)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9)群体的领导方式。
4.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思路:(1)公平报酬。
(2)改善监管质量。
(3)分散组织职权。
(4)使员工的工作与他们的兴趣一致。
(5)安排心理挑战性的工作。
(6)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7)营造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氛围。
5.人际关系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思路: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这里的互利包括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精神互利三个方面的内容; (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5)尊重原则;(6)真诚信用原则;(7)宽厚包容原则等。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简答题:1、如何理解组织的含义?答:组织的定义包含着多层内涵:1)组织是有一定结构的。
至少有两个人才谈得上组织;(2)组织有一定的构造方式。
组织内的个体是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的; 3)组织是有目的的。
这说明组织的存在是有具体意义的。
4)组织是以有规则的活动为存在方式的。
没有活动,目的就无从达到,组织也就名存实亡。
2、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答:管理同样具有多层含义:1)管理必然是群体活动。
至少有两个人才谈得上管理,才谈得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方面是相互对立而统一地存在的。
2)管理是有目标的,是为实现目标而实施的。
没有目标的管理是盲目的、没有意义的,也不会有效果。
3)管理是要使别人和管理者“一起”从事活动。
这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体现,强调双方的感情沟通。
3、为什么现代管理离不开心理学?答:在组织中,人是核心因素,因为人是组织活动的执行者、组织目的的实现者。
人的问题解决不好,组织就隐于混乱。
4、Y理论的民主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答:(1)管理重点的转变;(2)管理人员职能的变化;(3)奖励方式的改变;(4)管理制度的改变。
5、Y理论在管理重点方面与人权关系理论和X 理论有何不同?答:“经济人”的假设只重视物质刺激因素,重视工作任务,轻视人的作用和人际关系。
“社会人”的假设看到了“经济人”假设的明显缺陷,反其道而行之,重视群体作用和人际关系,把物质因素放在次要地位。
“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又把注意的焦点从人的身上转移到工作环境上,但与“经济人”假设有重大区别:重点不是放在计划、组织、指导、监督和控制上,而是要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们能在这种条件下较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6、简述内控与外控型的人在工作中有何不同?答:外控型的人更容易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出勤率差,对工作的投入相对较低。
内控型的人则倾向于把组织的成绩归因于自己的作为,故易产生较高投入;一方面,内控者倾向于采取积极行动改变不满的现状,故易辞职,另谋高就;但另一方面,内控者表现较出色,容易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组织结构设计B. 组织文化建设C. 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D. 组织变革与发展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审美需求答案:D3.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激励因素?A. 工作条件B. 工作安全C. 工作成就D. 工资水平答案:C4. 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通常具有哪些特点?A. 明确的组织结构B. 明确的领导层C. 基于共同兴趣或目的D. 严格的规章制度答案:C5.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领导力理论?A. 路径-目标理论B. 情境领导理论C. 交易型领导理论D. 系统理论答案:D## 二、简答题1. 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 工作分析:通过科学方法分析工作流程,找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 工作设计: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设计工作任务和流程。
- 员工选拔与培训:选择适合的员工,并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效率。
- 激励机制: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2. 描述波特-劳勒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
波特-劳勒期望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取决于三个因素:期望、工具性和价值。
具体来说:- 期望(Expectancy):个体相信自己努力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绩效水平。
- 工具性(Instrumentality):个体相信绩效水平能够带来相应的奖励。
- 价值(Valence):个体对奖励的个人价值评价。
3. 什么是组织文化?它对组织有何影响?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习惯、行为准则和符号系统。
它对组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塑造组织成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 影响组织的决策过程和战略方向。
- 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 三、论述题1. 论述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的区别。
变革型领导与交易型领导是两种不同的领导风格:- 交易型领导侧重于通过明确的奖惩机制来激励员工,强调任务完成和规则遵守。
组织行为学的测试题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的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组织结构B. 组织文化C. 个体行为D. 群体行为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范畴?A. 领导力B. 员工满意度C. 产品设计D. 工作动机答案:C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二、填空题4.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_________和_________在组织中的行为模式。
答案:个体;群体5.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将工作因素分为两类: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卫生因素;激励因素三、简答题6. 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张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
主要观点包括:工作分析、标准化作业、时间研究和激励机制。
7. 描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答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不满意度是由两组独立因素决定的。
卫生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等,可以消除不满意度,但不能提高满意度。
而激励因素,如成就感、认可等,能够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四、论述题8. 论述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行为规范。
它对员工行为有重要影响:首先,组织文化可以塑造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引导员工按照组织期望行事;其次,它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效率;最后,组织文化还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对员工的留任和绩效产生积极作用。
9. 分析领导力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
答案:领导力在组织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领导者需要明确变革的方向和目标,为组织成员提供清晰的指引;其次,领导者需要通过有效沟通,激发员工对变革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再次,领导者要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态度,以身作则,鼓舞团队克服变革过程中的困难;最后,领导者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根据变革进程中的反馈和挑战,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确保变革的顺利进行。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7题,每题1分,共67分)1.在上级向下级传达指示、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意见沟通中起着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是( )A、混合交错的非正式群体B、横向非正式群体C、积极型非正式群体D、纵向非正式群体正确答案:D2.按运用权力和权威的程度分类,工会属于( )A、混合型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强制性组织正确答案:A3.重要的是知识的质量而不是知识的数量是__说的( )A、列夫.托尔斯泰B、莫顿C、吉赛利D、布莱克正确答案:A4.卢因的“场”理论最初用于研究( )A、群体行为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个体心理正确答案:B5.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B、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C、提高员工工作效率D、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正确答案:A6.组织文化的源头是组织( )A、价值观B、创始人C、经营理念D、领导作风正确答案:B7.摄影小组、书画协会属于( )A、任务型群体B、命令型群体C、利益型群体D、友谊型群体正确答案:D8.需要的迫切性及由此决定的需要的层次结构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这指的是需要的( )A、可变性B、多样性C、潜在性D、层次性正确答案:A9.当一名工会干事晋升为基层主管时,他的态度从亲工会转向亲公司管理层。
如果他又回到原来的岗位,那么他的态度也会变回亲工会。
这体现的是( )A、角色期待B、角色直觉C、角色认同D、角色冲突正确答案:C10.当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十分相似时,这种知觉就会比较准确,若双方并不相似,知觉就会出现偏差,这表述是知觉偏差中的( )A、投射效应B、刻板效应C、首因效应D、近因效应正确答案:A11.根据激励的性质,激励可分为( )A、内激励与外激励B、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C、荣誉激励与目标激励D、正激励与负激励正确答案:D12.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善于全过程学习B、善于终身学习C、善于持续性学习D、善于全员学习正确答案:C13.营销部门作出了生产部门无法达到的产品质量承诺,这是庞迪的冲突分析模式中的( )A、二维模式B、讨价还价模式C、系统模式D、官僚模式正确答案:C14.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最高级的需求是( )A、社交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正确答案:C15._______是组织创始人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自身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组织行为学 简答题 集锦
2.组织行为学的五大特征是什么?多层次特征,多学科特征,科学化系统化研究特征,权变特征,实用性特征3.“一般情况下行为是可预测的,因此没有必要正式地研究组织行为”这种说法为什么是错误的?答:一般情况下行为通常是可以预测的,原因是几乎每种情境中都存在着一些规则,使得行为的预测成为可能。
但是有必要通过正式的方法去研究组织行为,因为情境存在的一些规则有时候是不明显的,应用系统的方法来代替直觉预测,有利于提高解释行为和预测行为的准确性。
有必要对组织行为学进行正式研究。
5.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任职时间如何影响工作绩效?年龄与离职率、缺勤率、负相关、同生产率、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年龄:缺勤率方面,女性与男性相比,缺勤率更高。
婚姻:已婚员工与他们的未婚同事相比,缺勤率和离职率更低,对工作也更为满意。
任职时间:同生产率、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同离职率、缺勤率呈负相关6.你认为针对高层管理岗位而言,哪些能力对成功尤其重要?技术能力。
高层管理者应具备为企业经营管理与竞争战略发展的需要推荐与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对技术的发展动向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有敏锐的洞察力,富有远见和技术创新精神。
经营能力。
高层管理者的工作必须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
应变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急剧变化的竞争环境,高层管理者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领导能力。
高层管理者要有领导威信和支配企业资源的权利,能建立一个有效的资源管理班子,既能指挥各部门的工作,也能对企业的政策和策略起领导作用。
8.描述间断强化的四种类型?固定比率强化,指当个体的反应累计到一个固定数目后,便给予奖励。
可变比率强化,指奖励根据个体行为的差异而发生变化。
固定间距强化,指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给予一此强化。
可变时距强化,指根据时间分配奖励,但强化物确实不可预测的。
9.对比态度的三种成分。
答: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
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产生刻板效应的根源在于( )A、人们往往容易先入为主B、人们往往比较在意最后的印象C、人们的思维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D、知觉者对他人的知觉受自身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受被知觉特点的影响正确答案:C2、美国行为科学家埃德加·沙因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是( )A、“自我实现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经济人”假设正确答案:C3、当组织接受的是紧急任务并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时,首选的沟通网络是( )A、链式沟通网络B、Y式沟通网络C、轮式沟通网络D、全通道式沟通网络正确答案:C4、领导者的授权对象只能是自己的( )A、平级B、直接下属C、间接下属D、所有同事正确答案:B5、为了办事方便而结成的团体属于( )A、情感型非正式群体B、信仰型非正式群体C、利益型非正式群体D、爱好型非正式群体正确答案:C6、“复杂人”假设产生于( )A、2 0世纪70年代末B、2 0世纪50代末至6 0年代初C、2 0世纪8 0年代初D、2 0世纪6 0年代末至7 0年代初正确答案:D7、Y式沟通网络倒置式为( )A、全通道式沟通网络B、环式沟通网络C、倒Y式沟通网络D、链式沟通网络正确答案:C8、领导行为理论不包括 ( )A、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B、密歇根大学的研究C、路径—目标理论D、管理方格理论正确答案:C9、以打球、游泳、滑冰、下棋、等业余兴趣爱好为基础建立各种非正式群体属于( )A、爱好型非正式群体B、亲缘型非正式群体C、利益型非正式群体D、情感型非正式群体正确答案:A10、目前,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事业部制B、职能制C、直线制D、直线—职能制正确答案:D11、当前冲突理论的主流学派是( )A、相互作用观念B、传统观念C、人际关系观念D、新式观念正确答案:A12、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 )A、斯托克B、卡斯特C、伍德沃德D、切斯特·巴纳德正确答案:D13、以下关于价值观的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价值观是由许多个不同、但是又相互联系的的价值衡量标准构建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层级和结构B、价值观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C、价值观是一套价值体系D、价值观存在与一维空间正确答案:D14、与协同效应的表现正好相反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效应B、近因效应C、首因效应D、社会惰化现象正确答案:D15、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看,组织是( )A、开放的社会系统B、活动系统C、人的集合D、效力系统正确答案:A16、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中,下属成熟度比较成熟时,适合选择( )A、命令型领导方式B、说服型领导方式C、参与型领导方式D、授权型领导方式正确答案:C17、失业自救群体属于( )A、利益型群体B、友谊型群体C、命令型群体D、任务型群体正确答案:A18、妥协策略的的使用前提是双方都必须( )A、保持灵活应变、相互信任的态度B、满足对方利益C、寻求双方的共同利益点D、视图置身于冲突外正确答案:A19、现代组织结构的核心是( )A、反馈系统B、执行系统C、监督系统D、决策系统正确答案:D20、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激励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注意激励的作用B、注意激励的原则C、对员工进行何种激励D、注意激励的方法正确答案:C21、从众行为源于( )A、群体的压力B、个体所处的环境C、个体的心理素质D、群体文化水平正确答案:A22、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是( )A、男性度B、女性度C、男性度和女性度D、其他正确答案:C23、企业家的基本精神是( )A、改革B、创新C、学习D、优化正确答案:B24、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 )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试题库简答题3.管理中如何利用气质差异?应当应用气质的差异,妥善地进行管理。
具体来讲,在管理中可从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方面来考虑应用气质差异。
在这些范围内应用气质差异应考虑以下原则:气质绝对性原则;气质互补原则;气质发展原则。
4.在管理中如何运用能力的差异?录用选拔,全面考察;使用安排,人尽其才;培训提高,两者兼包;考核评价,因岗异样。
5.性格在管理中有什么意义?行为预测;量材而用,因材施教。
6.需要、动机、行为有什么联系?行为由动机决定,动机来自需要。
但这句话不能反过来理解:有了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有某种行为。
事实上,有某种需要不一定就产生某种动机,要使需要产生动机,首先需要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人在每时每刻都有多种需要同时存在,但其强烈程度不同,只有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为动机。
当人们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以模糊的形式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中并产生不安之感,这就称之为意向,意向还不足以被人意识到,随着需要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比较明确地知道,是什么事情使自己感到不安,并意识到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来满足需要,这时,意向转化为愿望,需要的强度达到强烈的程度,便成为内推性因素;其次环境中还要有能使需要得到满足的目标,即外拉性因素时,才能引发动机。
此外,即使同一需要,在不同的诱因作用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动机。
有某种动机不一定就会引发某种行动。
因为一个人同时可以有许多的需要和动机。
一般而言,多种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其中一种需要是最强的,被称为主导需要。
在这种主导需要驱使下会出现多种动机,但只有一种最强的动机——优势动机实际产生行为。
12.消除不公平感的方法有哪些?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大,报酬低时,可能会采取以下的某一措施或几个。
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求增加自己的报酬;设法增加他人的贡献;谋求降低他人的报酬;改变比较对象。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贡献小,报酬大时,主要是增加投入,提高质量。
这种在有利于自己的不公平状态下,产生内疚感的不多,因此,公平理论对此未作重点研究。
13.消除不公平的策略有哪些?(1)调整政策。
克服政策不统一,机会不等(有的部门控制多一些,有的部门开放多一些),会和造成客观上的公平。
(2)完善制度。
改革不合理的奖励分配制度。
事实表明,平均分配是造成目前我国社会上存在严重不公平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人收入均等意味着贡献大的人少得了收入,贡献小的人侵吞了别人应得的收入。
加强工资和奖励制度的科学研究,使对工作绩效的考核更加客观和科学,从而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改革不合理的人事制度,目前社会上对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抱怨或不满,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产生这种不合理分配的一个重要前提——机会不均等。
(不是工作能力或劳动贡献引起的),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职位的公开竞争,制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逐步实现机会均等。
(3)领导者一碗水端平,秉公办事(4)引导职工进行全面客观的比较,消除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人们在心理上一般都存在“看人挑担轻松“的认知偏向,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低估他人的工作成绩,高估他人的工资收入的倾向。
一是拿事实的数据和材料说服职工,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自体验“轻担”,以换个角度、位置来看问题,三是尽可能提供机会让职工倾诉自己的不满,提供机会进行批评和监督。
15.应付挫折有哪些方法?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改善不恰当的管理,采取宽容态度;改变情境;采用精神发泄法。
17.转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1)逐步提出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首先必须了解他原来的态度立场,然后再估计一下他的态度立场与所要转变的态度目标的差距是否过于悬殊,若差距过大,反而会发生反作用。
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则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所以要转变人们的态度,不能操之过急,最好逐步提出要求。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心理学家们研究认为,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最好能够引导他积极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或者在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原因在于,某种特定的环境气氛能够使人们受到感染。
(3)利用组织规定和群体规范——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法规,它告诉人们怎样做是对的,怎做是不对的。
一般地说,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行动准则(或群体规范),它要求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
如果个体违反了群体规范,群体就会采取各种形式的压力使该成员服从。
因此,管理者可利用群体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
(4)充分利用宣传工作——管理人员改变职工的态度主要是采用普遍宣传、重点教育和个别说服的方法。
可以这样说,其他的任何一种方法在某种意义上都离不开宣传工作。
19.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邻近性;熟习性;相似性;互补性;自我暴露;个人条件。
21.群体心理和行为有哪些特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群体后,群体会对个人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表现出一系列效应,具体来讲,有从众效应,服从效应、社会助长效应、社会惰化效应、群体极化效应等。
这是社会心理学家关注最多,积累资料最多的群体影响问题。
由于受到这些效应的影响,群体心理和行为会表现出以下特点:能力扩大化受到社会助长效应的影响,个体加入群体后往往会感觉到群体的支持,进而认为自己能力突然变大了,会自觉更有力量,因此更敢冒险和挑战。
轻信化和忠诚化受到从众、服从等效应的影响,成员往往轻信本群体行为都是合理的,道德规范都是正确的,因此对群体的目标、规范、决策等毫不怀疑,表现出忠诚化倾向,而且一旦有人不忠诚就会受到群体的压力。
排他化和保护化受到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成员往往把反对本群体的人都看作是坏蛋、蠢人或弱者,不太愿与群体以外的人交往。
成员会自觉地保护群体的利益不受侵害,一旦他人或不利群体的信息侵入,成员会群起而攻之。
趋同化受到从众、服从和群体极化等效应的影响,群体要求其成员的行为保持一致,一旦某些成员在某个问题上保持沉默,就会被认为是默许;一旦成员的观点与群体背离时,会无意识自我调整,以求与群体观点趋同。
22.怎样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提高领导者影响力水平的关键是提高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水平;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即通过政策、程序、规定、决策和命令等方式正确行使职权;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气氛,增强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效能;遵循领导的法则,发挥成功的领导影响力的作用。
23.简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life cycle theory of leadership),简称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下面一些内容。
成熟度。
成熟度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
根据是否具有完成工作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意愿完成工作,可以将下属划分为四种成熟程度:M1——无能力,且不愿意; M2——无能力,但愿意;M3——有能力,但不愿意;M4——有能力,且愿意。
领导方式类型。
命令(高工作—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干什么、怎么干以及何时何地去干,其强调命令指导行为;说服(高工作—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性行为与支持性行为;参与(低工作—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与沟通;授权(低工作—低关系)——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指导或支持,放手让下属自己作决定处理事务。
领导类型与员工成熟度相匹配。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相应地采用恰当的领导方式,这样就能达到有效的领导。
命令型领导行为主要适用于低成熟度的员工(M1);说服型领导适用于较低成熟度的员工(M2);参与型领导主要适用于较高成熟度的员工(M3);授权型领导主要适用于高成熟度的员工(M4)。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对待不同成熟度的下属应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才能获得最有效的领导。
除此之外,该理论还启发我们在管理工作中要创造条件,让被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更快趋于成熟,把使用人才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注重人力开发。
24.简述组织社会化的三阶段模型。
一个员工从“局外人”成为“内部人”需要经历社会化的三个阶段。
(1)预期的社会化:这个阶段始于个体真正加入组织之前。
预期的社会化信息来自各个方面,例如招聘广告、个人经验等等。
(2)碰撞:第二阶段一般是从员工签订雇佣合同开始。
在这个阶段,新员工开始觉得现实和期望并不一定相吻合,为此感到吃惊和不安,有学者称之为“现实震惊”。
(3)调整和变化:随着员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掌握了工作技能、解决了角色冲突,就开始进入组织社会化的第三阶段——员工开始改变自己,接受组织文化,逐渐融人组织。
25.影响新成员组织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1)组织能够控制的因素组织能够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五个:①管理层对社会化的认识;②对新员工的招聘面试;③正式的新员工定向培训;④各种工作培训;⑤组织的监督。
(2)组织不能控制的因素组织不能控制的因素主要有四个:①新员工的个性;②新员工对企业的第一印象;③其他员工行为给新员工留下的印象;④新员工个人需要的满足。
简述组织结构设计中职能分析的基本步骤。
(5分)2009答:是对企业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应有功能、应起作用、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的分析研究。
是分析企业部门的具体化,是职位办公室的前提和基础。
职能分析的基本步骤:1明确企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范围;2对确定下来的活动进行分解;3明确分解后的活动单元的承担单元;4明确各职能块之间的关系;5为职能块确定适当的名称;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答: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和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等。
简述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优缺点答:1、正式组织是依照有关管理部门的决定、命令、指示,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建立的组织。
正式组织的特点是:正式组织有明确的职权划分和等级结构,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决策建立的。
正式组织的优缺点:正式组织的优点是,等级结构明确,决策程序化,可预期性强;缺点点是,筹集成本往往较高,适应变化能力较差。
2、非正式组织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等自发建立的组织。
非正式组织往往没有明确的等级结构和职权划分,又称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组织的优点是,成员自主意识强,沟通良好,员工在非正式组织中能得到满足感。
其缺点是可能传播流言蜚语,鼓励消极态度和形成角色冲突等。
关键在于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管理。
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5分)2003答:1、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而进行的组合。
2、团队是指能够产生积极的协调作用、使团队的整体绩效大于个体成员绩效之和的群体。
3、从以上意义上讲,团队是群体的一种表现形式,群体的外延大于团体。
个体力量与群体动力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