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

合集下载

宗白华的美学观点

宗白华的美学观点

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哎呀,说起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思想,那简直是深邃得跟咱们四川的九寨沟一样,美得让人心醉,又琢磨不透嘞。

宗白华啊,他讲的那个美学,不是那种浮在面上的花花肠子,而是深入到骨髓里头去的那种韵味。

他说美,不光是眼睛看到的那些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更是心灵里头那份对世界的感悟和体会。

就像咱们四川人喝茶,不光是品那茶水的香,更是在品那份悠闲自在的心境。

他讲“意境”,我就觉得跟咱们四川的竹林小道差不多,走进去,空气里都带着一股子清新脱俗的味儿,心里头那个舒坦,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宗白华说,艺术就是要创造出这种“意境”,让人看了、听了,心里头能起涟漪,能跟作者的心意相通。

他还讲“生命律动”,嘿,这我就想起了咱们四川的变脸,那脸谱一换,就像生命里头的喜怒哀乐,瞬间就变了个样儿。

宗白华说,美就是生命的律动,就像咱们的心跳,有节奏,有力量,又温柔又坚韧。

总而言之,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就像咱们四川的火锅,麻辣鲜香,啥子味儿都有,但归根结底,都是那股子让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的劲儿。

你要真想去琢磨它,嘿,怕是要像咱们吃火锅一样,慢慢品,细细尝,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滋味来。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意象论美学诠释黄小丽温德朝内容提要宗白华整体上是在意象论范畴内交替使用意象、意境、艺境、艺术境界等不同概念的。

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是象征的哲学,以仰观俯察为取象方式,以立象尽意为表意特征,易象和审美意象是象思维在不同领域的互通互证。

他以散步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生命的节奏,以同情的直觉去审视自然、人生、社会的具体形象,以此抵达意象的美学世界。

艺术家通过审美直觉、审美“同情”、审美“静照”、迁想妙得等主观能动作用创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星现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有无相乘、虚实相生,气韵生动、传神写照,澄怀味象、超以象外等美学风貌。

在近代美学背景下,宗白华意象论美学成功实现了美学的现代性转型,为当代中国特色美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

关键词宗白华意象论美学中国美学20世纪初中西美学相遇后,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怀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积极探寻中国美学现代性之路。

他们在西方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下,对传统美学意象和意境理论进行了阐释。

在诸大师的共同努力下,审美意象论初步实现了美学现代性转型,这也是最能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理论之一。

整体上看,宗白华关于美及美感特质、尚象思维方式、审美意象的创构生成、审美意象的美学形态、人生的艺术化等方面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与朱光潜相比,宗白华没有系统的思辨性论著,他的审美意象理论散见于不同文本中。

意象、易象与审美意向中国传统美学以意象论为本体。

可以说,意象是中国美学的元理论范畴,在中国美学整体架构中居于重要地位。

叶朗认为,“从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①朱志荣认为,意象指称的是美的本体形态,意境是意象的境界。

“从感性形态、思想的延续性和普遍性看,选择意象作为中国美学的本体范畴更为合适。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一部美学著作,书中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学的深刻见解和独特感悟。

以下是我对书中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在“美从何处寻”这一章节中,宗白华先生引导我们思考美的根源和寻找美的路径。

他指出,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之中。

我们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身边的美,然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便能在平凡的事物中捕捉到美的瞬间。

比如,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或者是雨后的天空中出现的那一道绚丽的彩虹。

这些看似寻常的景象,其实都蕴含着美的元素。

先生强调,我们需要摆脱功利的心态,以一种纯粹的、无功利的眼光去欣赏和感受世界,才能真正发现美。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这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空灵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在有限的艺术形式中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观者能够在作品中自由驰骋自己的思绪。

比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常常运用留白的手法,给人以空灵之感,让人在那片空白中感受到无尽的诗意和遐想。

而充实则是指作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情感力量,能够深深触动观者的心灵。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应当在空灵与充实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既能让人感受到空灵之美,又能在心灵深处引起共鸣,给人以充实的精神滋养。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章节中,宗白华先生对中国美学史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探讨了中国艺术中的线条之美,指出线条在中国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线条不仅仅是描绘物体的轮廓,更是艺术家情感和精神的寄托。

通过线条的运用,艺术家能够传达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同时,先生还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意境理论,认为意境是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意境的营造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创造出一种富有韵味和诗意的艺术境界。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一章节让我对中国艺术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意境的诞生需要艺术家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感知能力。

美学自然美分析

美学自然美分析

美学自然美分析一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曾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作了一个概括的描绘: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是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对自然美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历史发展上来看,我国对自然美的认识大致可分三大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期到殷代前,是萌芽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对自然美的艺术表现,具有两个鲜明的特色。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自然美包括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四野等等,非常广阔多样。

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

但从东晋到南朝,这种以个体人格的弘扬为中心的社会美形态,就逐渐为主体心灵的自由为标志的自然美所取代了。

刘勰所说晋宋之际“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正说明自然美的凸现是玄学衰微、佛学兴盛的产物。

般若佛学作为精神(心理)本体论哲学,它的重大功绩就是对主体内心世界的无限拓展。

它一方面使主体精神完全摆脱了外物的干扰和束缚,成为绝对和谐,无限自由的心境;另一方面又将外部自然界视为这个精神本体的感性显现形式,即所谓“从寂灭中出,住六情中”(17)。

这样就又使人与自然,心与物、意与象消除了一切差异和对立,达到了互契不分;两忘俱一的一体化关系。

对象界在人面前,就不再是冷漠的疏远的纯然外在物,而是成为普遍灌注和显现着主体精神(佛性般若)的内在化形式。

特别是大自然的单纯、宁静、寂寥、旷远,更是成为印证般若佛学精神,实现无矛盾;无差别之主体自由心境的合规律合目的性所在。

这样,自然美便从作为玄学人格之映衬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东晋南朝人们欣赏玩味的独立审美对象了。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人类对美的理解,大概起自对美的困惑。

美是什么,美从何处寻?这是一个看似简单而又难辨的话题。

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似乎我们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美,感受到美。

美具有生活的质感,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杆衡量美深浅的标尺。

我自以为不懂美学,曾在老师的推荐下,多次到图书馆的美学书架上寻觅,试图了解这一哲学与道德或宗教的结合体,但每每都被那些艰涩的理论所击退。

但是,宗白华先生所著的《美学散步》笔随心走,从感性意义上出发,能让我们接触到美的力量,显然要比一般的美学概论书籍要生动易懂许多。

全书五百多页,巨厚无比,仅是读了第一部分“美从何处寻”便觉得收获颇多。

这里,仅以这个话题谈谈我的读后感。

苏格拉底说:“美是难的。

”美之难,不难于本身的存在,而在于探索发现之难。

的确,连什么是美都众说纷纭,要从哪里发现美呢?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发现美的踪迹。

要想达到深入的美感,发现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我们的感情是要经历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

我们要把整个思想和情绪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和深入地反映到心理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引自第27页、第3段)用一句很俗的话来解释:“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所谓主观心理上的准备,就是说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而这样的眼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美的熏陶下才能形成。

倘使你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里,有着“一朵微小的花唤起的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深思”(华兹沃斯),那么你所到之处必然都是美的踪迹。

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遇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处其中时,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别人无法领略的甚至是苦涩的美,如果把这些东西形象地表现出来,传达给别人,这便是艺术的表现形式。

亦即是说,寻找美是一个将自己“形象化”的过程。

这样的形象化,可以是“舞蹈”,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甚至是芸芸众生众物。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作者:赵纯一来源:《公关世界》2018年第12期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其主要的美学论文都收集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

本文从注重自然事物形态美的自然美角度,对《美学散步》中《美从何处寻?》一文进行分析,用自然美视角看待宗白华美学思想。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简单分析《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散步”寻美方式,并从自然美的本质角度出发,分析宗白华美学观点中对于内容与形式观点的阐述。

最后从自然美的相对静止的特性上分析宗白华对于寻美方法论的阐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宗白华美学研究以在总体评价中拈出同情作为宗白华美学精神的基点。

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美学、社会美学、中西美学观点对比、宗白华美学观点缘起等角度。

从自然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至今仍有一定空白尚未发现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从自然美学角度对宗白华的部分美学观点展开研究,旨在寻找宗白华美学观点中与自然美学方法论的契合点,为宗白华美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也对宗白华“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自然美学的观点认为,美是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形式的改变体现的。

人们单纯收到形式赋予的感官刺激带来的快感就是自然美。

不同于社会美侧重于对事物“内容”,即事物内在的意蕴的探索,自然美主张的是形式带来的直白的美的感受,内容美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上。

内容美是事物的社会性,而形式美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一、《美从何处寻?》中“散步”的寻美方式《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

《美从何处寻?》作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第二篇论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观点,主张用“散步”式的审美方法论来指导日常的寻美活动。

何谓“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宗白华先生在《小言》中进行了解答:“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桃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作者:宗白华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3年第5期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

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

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这好像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

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

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柳宗元语),你就会象一面镜子,象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

人们会感谢你的。

那么,你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

只有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甚至于在你的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

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

除此以外,恐怕不容易吧!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对象(人生的,社会的,自然的),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

你能训练你的眼睛深一层地去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

希腊伟大的艺术不因中古时代而减少它的光辉。

)宋朝某尼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意,假使梅花枝上已经春满十分了。

美从何处寻

美从何处寻

美是什么?什么是美?我想不但只我们有这样的疑问,即便是美学家们也是长挂心头,而不能给其一个明确的答案的,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但是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却颇有趣味,显得与众不同,它不直接跳入那个圈内纠缠不清,而是反其道而行,直接去寻找美,美从何处寻?首先,宗白华引用宋朝某尼悟道诗:“近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里某尼看似悟道,其实不然,正因为她悟识的境界还不够深、不够高,她虽然看见了梅花枝头上已经春色十分了,但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也已经是春意盎然了。

其实某尼是心被自己人为地限制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宗白华是借此来说明“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踪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

”而真正可行之法便是“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确实地发现你的心里的美。

”进而发现自然之美,艺术之美。

亦即是说,寻找美是一个将自己“形象化”的过程。

这样的形象化,可以是“舞蹈”,可以是“诗歌”,可以是“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甚至是芸芸众生众物。

所谓的相由心生,美亦由心生,也是同理可证,同理可解的。

然而,虽然说万物皆由心起,但人之初时,不曾见过任何世间景色,亦对美没有太深刻的理解,自然而然也不能够很好地领悟美。

所以说,心也会限制人的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更广阔的世界。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得到“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对我们丰富多彩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形有色的客观真实世界要有真实体验。

其次,宗白华认为“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见这样深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即所谓的“移情”,“移情”简单而具体地说,其实是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对象化到事物上去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各人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兴趣态度等等的不同,由于这些方面的迥异,人们往往不能把最真实的最本质的美给反映和表达出来,从而有失偏颇,比如说:“矿石商人仅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性质;木材商人仅仅看到的是松树的实用价值及经济利益,而看不到松树昂然高举、不屈不饶的气概”。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一本充满了智慧与感悟的美学著作,它引领我们在艺术与美的世界中悠然漫步。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深邃的美学花园,每一个章节都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以下是我对书中几个重要章节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美从何处寻”让我开始思考美的本质和来源。

宗先生指出,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常常因为忙碌和疏忽而未能察觉。

他通过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观察,告诉我们要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比如,当我们清晨推开窗户,看到第一缕阳光洒在嫩绿的树叶上,那瞬间的光影交织就是一种美;当我们在博物馆里欣赏一幅古老的画作,被画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所打动,那也是一种美。

美,就隐藏在这些平凡而又珍贵的瞬间里。

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这一章节中,我对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空灵与充实,看似矛盾的两个概念,在艺术中却能达到完美的统一。

空灵并非虚无,而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让作品具有一种悠远的韵味;充实则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

以中国古代的诗词为例,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短短十个字,营造出了空灵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展现了作品的充实之美。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这一章,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学历史的大门。

宗先生梳理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让我看到了不同历史时期美学思想的特点和演变。

从先秦时期的“和”之美,到魏晋时期的“风骨”之美,再到唐宋时期的“意境”之美,中国美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让我认识到,美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是让我感触颇深的一章。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灵魂所在,它是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传达出的一种超越表象的精神境界。

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美学思想艺术

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美学思想艺术

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美学思想艺术关于美从何处寻作者开篇是从内心感悟美开始寻找美的。

有人提及,如果自己内心找不到美,那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了。

不管是艺术的美还是自然的美,都必须从内心的感悟才能发现它的美。

对于这种看法,作者宗白华认为是不对的。

美相对人的心是客观存在的,不论心情如何,只要将内心涤荡干净,就能发现美的客观存在。

美的东西如花,是客观地美着的,丑的东西如顽石,也是客观丑着的,不以人的心态为转移。

人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任何美丑的东西在人的内心都有着谐和的规律和和节奏,小明认为把花挂在耳朵上是美的,小红认为把花扎在头发上是美的,决定美丑的不过是两人内心对美的理解与判断,而他们的心情、感觉、思维是不能决定美的存在的,因为美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意志只能决定眼睛要不要去欣赏美,手要不要去触碰美,却不能动摇美。

它就在那里。

由于美的客观存在性,宗白华先生认为,只在自己的心理去寻找美的踪迹是大有问题的。

内心是狭隘的,宇宙是广阔的。

身处狭室哪里能感受到外面已经春花烂漫,花开满园。

这广阔世间大有存在着美的存在。

当然,美没有大小之分,广阔与狭窄之别。

整个宇宙可以是美,一片绿洲可以是美,甚至一朵小花上的小露珠也可以是美。

美的程度也与大小无关不论大小,美可以唤起人内心的汹涌感情。

这就是王羲之在《兰亭序》中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乐,信可乐也。

”的真谛。

宇宙与万物都是王羲之美的源泉。

无关大小。

因而,俯首之间均为美,何必把找寻美的范围限制在拳头大小的距离之间。

何处无美,何处无美存在。

但是,即使一件客观事物是美的,如果没有一颗心去认可它,那么我们也是看不见它是美的。

再者,美是无可撼动的,因此宗白华认为我们只能深一层去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

所以美的事物不因我们的不可认识而略减姿色,它依旧光辉着。

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眼界,或者转换方向,再或者心无旁骛地去正确面对美的形象,让心灵契合美,最后达到美和心灵的融合,因而个体去发现与探索深入的美需要心理条件和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即为美的客观存在。

美从何处寻?——再读《美学散步》

美从何处寻?——再读《美学散步》

美从何处寻?——再读《美学散步》西晋大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写《日出东南隅行》,其中有: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之句,从此留下“秀色可餐”的成语。

《美学散步》的文字不仅秀色可餐,它更像是一首曲,灵动飘逸、俊丽婉转,回荡在天地之间,悠远清扬。

这本书是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自1981年首次出版以来,三十多年来四十几次印刷发行,可谓经久不衰。

宗白华先生,20世纪中国的哲学家、诗人、书法家、一代美学宗师。

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赴德国留学,融贯中西。

曾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合并到北京大学,即任北大哲学系教授。

一生从事美学研究与教育。

宗老对中国艺术美学的论述是开创性的,独树一帜的,他对中国艺术中的绘画、书法、音乐、诗词、建筑、雕塑等论述可谓鞭辟入里,对中国艺术意境之阐述尤为精彩,韵味无穷;而对中西美学的比较更是别开生面,令人大开眼界。

再次捧起这本书感到又有新的领悟和启发,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荡气回肠,舒畅无比。

掩卷沉思,仿佛面前有一扇窗敞开的窗,心脾空气清润间,满目中江天辽阔。

《美学散步》中对“美”的论述林林总总,涉及的范围很广,难于在一篇小文中概况,故仅就一个点说说自己的体会吧。

美从何处寻?这并不是件容易说清楚的事情。

首先,什么是美,美在何处?其次,怎样寻找美,目的是什么?“你的心可以发现美的对象(人生的,社会的,自然的),这‘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

你能训练你的眼睛深一层地去认识她,却不能动摇她。

希腊伟大的艺术不因中古时代而减少它的光辉。

)”——宗白华在宗老看来,美是唯物的,是客观存在。

我们不妨打个比喻来说明,假定“环肥燕瘦”是美的(用‘假定’一词是因为客观存在的并不都是美的),那么,这种美与我看见与否没有关系。

同理,文中引用的禅宗“女尼悟道”公案也正说明这点。

女尼悟道后口占一首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美学散步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是一部充满诗意与哲理的美学著作,它宛如一场在美学世界中的悠然漫步,让我领略到了诸多美妙的风景。

以下是我对其中不同章节的读书笔记。

在“美从何处寻”这一章节中,宗白华先生引领我们思考美的根源。

他指出,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自然与社会的万象之中。

我们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身边的美,然而只要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美无处不在。

比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街头巷尾人们真诚的笑容;甚至是一件旧物上岁月留下的痕迹,都蕴含着独特的美。

这让我明白,要拥有发现美的眼睛,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敏锐而宁静的心。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一章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空灵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在有限的形象中蕴含着无限的意蕴,让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而充实则是指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和饱满的情感。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在空灵与充实之间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既给人以空灵的遐想,又让人感受到其内在的充实力量。

就像一幅留白恰到好处的水墨画,寥寥数笔,却能展现出深远的意境;又如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简洁的词句中饱含着深厚的人生感悟。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这部分让我对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魏晋南北朝的风度气韵,再到唐宋的诗词书画,中国美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价值取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这使我意识到,美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它是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章节中,宗白华先生深入剖析了中国艺术意境的形成机制。

他认为,意境是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中国艺术追求的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是要传达出一种超越表象的精神内涵。

例如中国的山水画,画家不仅仅是在描绘山水的形态,更是在表达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让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能够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升华。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文/赵纯一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其主要的美学论文都收集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

本文从注重自然事物形态美的自然美角度,对《美学散步》中《美从何处寻?》一文进行分析,用自然美视角看待宗白华美学思想。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简单分析《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散步”寻美方式,并从自然美的本质角度出发,分析宗白华美学观点中对于内容与形式观点的阐述。

最后从自然美的相对静止的特性上分析宗白华对于寻美方法论的阐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宗白华美学研究以在总体评价中拈出同情作为宗白华美学精神的基点。

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美学、社会美学、中西美学观点对比、宗白华美学观点缘起等角度。

从自然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至今仍有一定空白尚未发现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从自然美学角度对宗白华的部分美学观点展开研究,旨在寻找宗白华美学观点中与自然美学方法论的契合点,为宗白华美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也对宗白华“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自然美学的观点认为,美是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形式的改变体现的。

人们单纯收到形式赋予的感官刺激带来的快感就是自然美。

不同于社会美侧重于对事物“内容”,即事物内在的意蕴的探索,自然美主张的是形式带来的直白的美的感受,内容美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上。

内容美是事物的社会性,而形式美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一、《美从何处寻?》中“散步”的寻美方式《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

《美从何处寻?》作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第二篇论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观点,主张用“散步”式的审美方法论来指导日常的寻美活动。

何谓“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宗白华先生在《小言》中进行了解答:“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桃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美从何处寻? ----读宗白华艺术、小诗有感

美从何处寻?      ----读宗白华艺术、小诗有感

美从何处寻? ----读宗白华艺术、小诗有感美从何处寻?—读宗白华《艺术》、《小诗》有感班级姓名学号《小诗》是宗白华先生《流云》诗集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

而《艺术》这首诗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艺术是美学的最典型的形态。

这两首诗所彰显的“新诗人人格”对于新诗发展的客观意义十分真淳而颇具新意。

小诗体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是即兴式的短诗。

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达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理想。

这不仅是是人对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探索的努力更是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感受的努力。

在众多小诗体的创作中作为郭沫若的导师宗白华先生的《小诗》为典型代表。

首先从事的语言上来看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和流动性。

作者将生命比作一棵会开花的树树上的花是生命之花是生命的象征。

作者成功的将中国的文字与西方的语言相结合生命的树上调了一枝花以示生命的终结如同花朵的凋零一般。

然而这朵花就谢落在诗人的怀里诗人便轻轻地把它压在心上那凋落的花朵与心中的音乐相接触化作了小诗一朵。

整首小诗就像是一组镜头的完美组接动作连贯而衔接自然。

成功的将物与我相结合给人以恬淡而安静的感受。

其中比喻新奇作者将生命比作大树即言生命之生机会在岁月中接受无数风霜的洗礼才能开花结果。

而生命的结束则好似花儿的凋零。

花朵无疑是美好的象征生命也是最美好的东西将两者相同的东西连接在一起。

花朵谢落在诗人的怀里是否指诗人曾经经历过一个生命的终结呢?不然何言“谢落在我怀里”?但诗人并未嚎啕大哭而是轻轻地把它压在心上烙在记忆里。

这样才是最好的纪念吧!那音乐便是诗人对这个已失去生命的怀念和热爱吧!当生命逝去这产生的细微的矛盾引起了是人的思考是该顺其自然的惋惜还是诗意的去接受这份音乐般的生命的洗礼便化作了小诗一朵深入作者的内心的细微感受变大出来。

其次从诗歌的意象上来看树花等意象新奇而巧妙。

树和花都是一种生命的象征它们同人一样要经历风吹雨打和时间的洗礼在重重考验之下真正修成正果的必然是顽强而积极的一类。

美从何处寻_福柯生存美学与宗白华生命美学的比较

美从何处寻_福柯生存美学与宗白华生命美学的比较

福柯(1926-1984)与宗白华(1897-1986)同是活跃于20世纪的学术界巨擘。

一位被誉为“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一位被赞为中国现代“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美学大师”;一位以权力-知识观启示了人们认识问题的新视角,一位以“散步学派”的风范在美学研究中独树一帜;一位从西方文化的边界入手,考察疯癫、医学、监狱和性的历史,一位把精美哲思化作《流云小诗》。

二者生活背景不同,学者气质迥异,但福柯的生存美学与宗先生的生命美学在殊途中亦有同归之妙。

就字面而言,“生存美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福柯在法兰西学院1982年关于“主体的诠释学”的课程中。

他在这一年的课程中所探讨的问题实际是作为西方传统主体理论基础的“自身文化”。

而在《性史》的创作过程中,福柯从瑞士历史学家、艺术史和文化史专家布尔克哈对于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文化的研究成果中,延伸出了“生存美学”的概念。

由此可见,福柯的生存美学是从西方传统的自身技术中演变而来的,其主旨就是把审美创造当成人生的首要内容,以关怀自身为核心,将自己的生活当成一部艺术品,通过思想、情感、生活风格、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艺术化,把生存变成一种不断逾越、创造和充满快感的审美享受过程。

而宗白华则吸收了叔本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歌德的泛神论,并把它们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加以融合,认为宇宙是无尽的生命,美就在于生命。

而生命的本质在精神,宇宙的精神在活力,故美在活力,即创造力。

他还认为艺术的境界与人生的境界是相通的,“我们生命的创作现象与艺术的创造现象,颇有相似的地方……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一个优美高尚的艺术品,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一个优美高尚的艺术品似的人生”,主张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生——“同情”、美化、超然。

同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比对中,二者对各自美学的实践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分析如下:一、思维底蕴的不同:怀疑——和谐为了使自己的一生实现美学化,福柯认为,首先必须不断地考察对自身生活产生疑问的实际条件,也就是善于使自身的生活“成问题化”。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最近,一首名为《美从何处寻》的诗歌引起了众多读者和文学家
的广泛关注。

这首诗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用简洁而明快的语
言描绘出当时生活和心境的种种变化。

由于诗人一生的潜心研究,这
首诗歌逐渐成为一首经典的诗歌作品,而诗中也提出了“美从何处寻”的重要话题。

这首诗歌出自白华之手,他把“美”这一抽象概念写得栩栩如生,令人犹如置身其中。

他在诗中提出,“美”从何处寻,只有真正走进
社会,观察、体验其中的苦与乐,才能发现其中所蕴藏的真美。

比如,在诗中,诗人描写了一位乞丐,他每天徘徊在街头,艰难的生活下仍
不放弃希望,这种不屈的精神就是一种美。

诗人也提到了一位小学生,他在学校里,把有限的能力用在努力学习,也是一种美。

因此,在面对“美从何处寻”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妨从他人身上
寻找答案。

比如,我们可以从艰苦奋斗的人,耕耘自己的事业的人,
求学努力的学子,甚至友善社会的志愿者等等人中去感受美的气息,
去发现美的真谛。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自然的景物,比如清新的湖光
山色,明亮的月光海浪中度过一些宁静而又充满美感的时光,也可以
帮助我们找到美的归属。

总之,《美从何处寻》这首诗歌,对于了解美的内涵有着独特的
见解,它告诉我们,想要看到真正的美,最重要的是要勇敢地走出去,去感受这个世界,去感受真正的社会现实,去发现其中所蕴藏的真正美。

只有真正感受这个世界,才能找到美的归属。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

试论宗白华《美从何处寻》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是一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篇,是宗白华发展新诗的重要作品。

诗歌描写了一个青年人探索美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内涵,真正完成了一个新诗发展的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美从何处寻》是宗白华发展新诗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标志着宗白华在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宗白华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构建出一个充满张力和节奏感的语言空间,重新定义了新诗的格式,发挥出细节描写的作用。

诗歌中的语言简洁而恰当,想象丰富,视角独特,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空间意象。

诗歌描写了一个青年人探索美的过程,展现了宗白华新诗发展的理论思想。

诗歌以青年人为主角,联系当代实际,表达了对新时期美的追求。

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及面对自身的社会背景、政治和文化,充满信心和改变的决心。

从一个青年人探索美的过程中,宗白华发掘出新诗在技术上的跨越。

宗白华的诗歌中有关美的内涵也体现出作家的独特的眼光,和他正在发展的新诗原则。

宗白华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内涵,表达了一种新的观点,即:“美是从自身洞察中发现的,而不是从外界观察中捕获的。

”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新诗观:探索美的过程不仅需要对外界的客观观察,更需要有一种内在的洞察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受力和情感体验。

宗白华认为,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新诗只有通过个体的观察和感受,才能展现真正的艺术美。

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不仅是一首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篇,更重要的是,它更生动地表现了宗白华发展新诗的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从诗歌的技术结构上看,宗白华突破传统诗歌的格式,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构建出充满张力和节奏感的语言空间。

宗白华以一个青年人追求美的过程为例,提出了美的内涵,即“美是从自身洞察中发现的,而不是从外界观察中捕获的”,真正完成了新诗发展的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宗白华的《美从何处寻》是宗白华发展新诗的里程碑式作品,它标志着宗白华在技术和内容上的跨越。

这首诗真正深刻地揭示了美的内涵,表达了一种新的观点,以及新诗在技术上的跨越。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阅读附答案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阅读附答案

美从何处寻宗白华阅读附答案《美从何处寻》宗白华①苏东坡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也。

②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

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

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

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人也正是从这幅画里体会到这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

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

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

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

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

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

③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

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④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

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⑤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

”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

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

美从何处寻――《荷花》赏析

美从何处寻――《荷花》赏析

美从何处寻――《荷花》赏析2019-10-06编者按:为提⾼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语⽂教师正确解读⽂本的能⼒,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教部语⽂组策划举办了“天骄杯”课⽂赏析⽐赛。

2012年上半年,他们在全区范围内进⾏了各学年下册教材的赏析,2012年下半年进⾏了各学年上册教材的赏析。

这项活动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当中掀起了学习赏析的热潮。

各学校领导也以此次⽐赛为契机,对教师进⾏了关于课⽂赏析的校本培训。

教师们也借此机会研读、学习了如何赏析课⽂、赏析⽂学作品。

为了使这项活动更加深⼊,哈尔滨市南岗区进修学校⼩学教研室特别聘请了《⿊龙江教育》的执⾏总编辑魏永⽣⽼师,为部分获奖教师进⾏了专题讲座,现场点评教师作品,极⼤地⿎舞了教师的学习热情。

两届⽐赛从下发通知到评出结果,历时⼀年的时间,在近700篇作品中,涌现出了⼤批的好⽂章,让我们看到了教师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上了⼀个新的台阶。

本刊从两届⽐赛中遴选出6篇优秀作品推荐给⼴⼤读者,旨在和⼴⼤教师共享成长的快乐,成长的幸福。

美学⼤师宗⽩华先⽣有⼀⾸⼩诗《流云》:啊,诗从何处寻?从细⾬下,点碎落花声,从微风⾥,飘来流⽔声,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诗是美的,美从何处寻呢?宗⽩华先⽣告诉我们,细细⾬丝中飘落的花瓣上跳跃着美,习习微风中飘来的⽔声流淌着美,黯黯天幕⾥摇坠着的孤星闪烁着美。

美是不可定义,不可⾔说的感受,是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听到的,是要⽤⼼去体会的。

“⽣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眼睛是⼼灵的窗⼝,眼睛即是⼼灵。

叶圣陶⽼先⽣在《荷花》⼀⽂中正是⽤美的⼼灵开启这⼀趟寻美之旅的。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进门就闻到⼀阵清⾹。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这美便是从沁⼈⼼脾的花⾹起的,“未见其⼈,先闻其声”,未见其花,先闻其⾹。

美⼈有美态,好花有异⾹。

请您闭起眼来轻轻皱起⿐冀,这⼀股随风⽽来的⾹味是不是已经让您陶醉了?仅是这⾹味就如此清新,娇美的荷花是不是更让⼈浮想联翩?⾹味吸引我到荷花池边,⾸先映⼊眼帘的并不是荷花,⽽是碧⾊连天的荷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白华《美从何处寻?》中的自然美解读文/赵纯一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其主要的美学论文都收集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

本文从注重自然事物形态美的自然美角度,对《美学散步》中《美从何处寻?》一文进行分析,用自然美视角看待宗白华美学思想。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简单分析《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散步”寻美方式,并从自然美的本质角度出发,分析宗白华美学观点中对于内容与形式观点的阐述。

最后从自然美的相对静止的特性上分析宗白华对于寻美方法论的阐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宗白华美学研究以在总体评价中拈出同情作为宗白华美学精神的基点。

对宗白华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美学、社会美学、中西美学观点对比、宗白华美学观点缘起等角度。

从自然美学角度展开的研究至今仍有一定空白尚未发现相关研究成果。

本文从自然美学角度对宗白华的部分美学观点展开研究,旨在寻找宗白华美学观点中与自然美学方法论的契合点,为宗白华美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也对宗白华“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展开进一步的论述。

自然美学的观点认为,美是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形式的改变体现的。

人们单纯收到形式赋予的感官刺激带来的快感就是自然美。

不同于社会美侧重于对事物“内容”,即事物内在的意蕴的探索,自然美主张的是形式带来的直白的美的感受,内容美则被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上。

内容美是事物的社会性,而形式美是事物的自然属性。

一、《美从何处寻?》中“散步”的寻美方式《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

《美从何处寻?》作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的第二篇论文,从较为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观点,主张用“散步”式的审美方法论来指导日常的寻美活动。

何谓“散步”式的寻美方式?宗白华先生在《小言》中进行了解答:“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行动……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桃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是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后的回念。

”文中语言十分生动,通俗直白地来说,所谓的“散步”审美,就是非刻意的,不遵循某种既定的逻辑思路进行的审美活动,同时这种审美活动并不一定物化为客观现实呈现在观者眼前,也是可以只作为由人的心理活动创作的“内画”形式出现,仅仅勾勒人们主观意识形态中的虚拟线条。

《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就是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导之下的寻美实践活动。

宗白华先生强调的是一种通过外界刺激,从而在内心勾勒美的图景的寻美方式。

他认为仅仅从人的内心寻找美是不够的,因为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而内心的情感波动也只有通过外化的手段才能被他人所认知,从而影响他人的情绪波动,即文中所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那时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你心里的美。

”所以审美活动是一个意识输出,与意识接受,并相互影响产生新的意识和审美观点的,双向互动、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即使思维活动只作为由人的心理活动创作的“内画”形式出现,也必须是在受到来自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实践活动的影响下才能够达成的。

而宗白华先生强调的“美学散步”就是一种“走出去”寻找美,观赏美的事物,和他人交流美的感受的寻美方式。

可以说,宗白华不是中国明代“心学”的教徒,而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的传承和发扬者。

正因为“散步”寻美必然和自然界食物产生密切的接触,也必然在五官通感的刺激下产生美的感受,从自然美学的角度对这种寻美方式展开分析和进一步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美从何处寻?》中对自然美本质的探寻《美从何处寻?》开篇便应用了两首写景状物的小诗,并对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某尼悟道”诗中所谓“道不远人”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宗白华先生认为,像是梅花等意象首先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客观事物,也就是相对内心世界而存在的“外界事物”。

宗白华先生在文中说到:“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情感、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

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这里的分析“结构、形象、内容”表现的就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态的研究,并在对外在形态分析、理解的过程中产生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也就是在思维层面“占有”客观事物,使客观事物的具体形态,在思维层面以虚拟的意识流形态呈现,从而不再收客观世界的规律限制,在意识领域获得自由。

这种自由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提倡的“像一面镜子一样,像托尔斯泰那样,照见了一个世界,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

”这种自由是不拘泥于自己内心活动的自然审美方式,也是一种主动地将自我融入于大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

宗白华先生所提倡的“散步”式审美,不同于德国康德的自我剖析、分析自我内心式的审美方式与哲学思考,而是一种敞开式的交融审美方式。

在“散步”,不必带着过多的“剖析”目的,而是尝试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接受自然事物呈现给观者的最美好的一面。

这种审美方式,是对自然美的本质的最好的诠释,是一种“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境界。

三、对自然美的相对静止性的剖析自然界万物从始至终都按照既定的规律运动着,就像地球每天自转一周,每年绕太阳运转一周。

这种规律是相对自由而言的,也就是说,按规律运行是一种“不自由”的运行方式。

李丕显在《自然美系统》中谈到:“自由是对必然而言的,是对必然的扬弃。

必然与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跟人无关。

人类出现之前的自然界,早就依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这规律没有任何目的,只有纯粹的必然性。

”而人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物质世界的客观运行规律的,也就是至少在人类活动的早期,在人类历史的孩童时代,人类是无法拥有自由的。

而人之所以自由,或者说拥有一定程度上自由的空间,是因为人可以通过实践,部分地改变客观事物的表面,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意识,在意识层面得到了自由。

人通过实践,通过部分地改变客观世界,来占有客观对象,并将其反应到意识层面,再通过意识的指导,进行进一步的时间探索,并在新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获得了自由。

也就是李丕显所说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于物中,从而成为人对对象的占有,——两者是同一事情的两个面,两个方面归结到‘自由’。

因而,在这个基础上,才有自由的形式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事物是在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统一的条件下存在的。

显然的,相对静止的事物总是能被人们更容易地观测到,因此相对静止的事物常常被人们作为参照物,并以此为尺度对事物进行对比研究。

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总是遵循一种较为固定的规律运动,满足相对静止的条件。

因此以自然界中的客观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并以其形式作为观察重点,可以使科学研究更具客观性,结果也更具有说服力。

(一)从自然美的三大领域来看自然界的相对静止性自然美可以粗略地分为三大领域:现象美、生物美、人体美。

重物受万有引力影响,从高向低坠落;树木在春天抽枝,在秋天落叶;人类从出生走向死亡逐渐衰老……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现象,并且从一而终不曾改变。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看,生物的物竞天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具有智慧的人类经过了30亿年漫长的时间。

人的四肢和五官,从出生到死亡,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都以固定的形态出现。

所以,但从自然美的三大领域来看,任何一个领域都具有相对静止性,性质都在一定程度上恒定不变。

《美从何处来?》中引用了明朝文人张大复在他的《梅花草堂笔谈》中的选段,宗白华先生感叹道:“月亮真是一个大艺术家,转瞬之间替我们移易了世界,美的形象,涌现在眼前。

”月亮是古今中外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艺术瑰宝中极为常用的固定意象。

为什么月亮总是能够得到人们的“情有独钟”呢?这大概只能用苏轼的那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解释了。

因为世界上最恒定不变的就是太阳落下升起和月亮的阴晴圆缺,不论身处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的就是太阳和月亮。

所以太阳和月亮可以被看作是最具代表性的相对静止的对象。

由此可见,具有相对静止性的自然事物(尤其是具体的自然事物)能够带给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也更容易成为被人们赋予“美”的定义的审美对象。

同时,宗白华先生也在文中提到了“……无形的原子或电磁波,而这个也只是思想的假设,我们能抓住的只是一堆抽象的数学方程式而已。

” 也就是说,对于观察对象禁止属性的定义,要求的是事物形式上的、相对的禁止性。

具有这样的相对静止性的物体,通常被人们定义为真实的,容易为思维“占有”的。

(二)从自然美的宽泛性看观察对象的相对静止性正如前文论述的内容:自然美是具有极强客观性的物质对象,因此,其根本性质并不观察主体的主观思维转移。

也就是说,不论观测主体分布在哪一地域环境下、使用哪一种语言进行表述、有何种宗教信仰,对于观测对象——自然事物的形式来说,都没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以自然事物的外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自然美学是宽泛的,不同意识形态指导下对于自然对象的研究都可以归到自然美学研究的门类下。

因此,自然美学的研究受到学科差异带来的影响小,具有相对静止性。

也就是李丕显所说的“自然美以形式胜,它的意蕴宽泛而朦胧,就不像社会美、艺术美那样具有确定明朗的社会性含义,一般能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欣赏,适用于更加普遍有效的美感经验”,从这个角度看,它也显得相对稳定些,静止些。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中对自然美的体现,还表现在:他认为自然事物的形态是具有相对禁止性的,但其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却是随着时代变化,人们的心境不同而产生一些改变的(但宏观上看来是有一致性的,如上一点中提到的自然美具有宽泛性),正因如此,每一个自然界中的客体,总有无尽的美等待观察主体发掘。

就像文中写道:“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

它和真和善是人类社会努力的目标,是哲学探索和建立的对象。

”稳定和相对静止的大自然,是美的来源,到这里宗白华先生也对“美从何处寻?”做出了解答:那就是要“如实地反映多彩的世界”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寻找美,接触美的力量。

《美从何处寻?》中体现的宗白华美学思想,在有关自然美的本质和自然美的相对静止性上是相契合的。

宗白华先生从自然美学的角度回答了“美从何处寻?”的审美方式,认为寻美应该是一个外向的交流方式,不能仅仅从自己的内心剖析来认识世界,而是应该拥有更加宏观的视野,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形态出发,分析事物,寻找美、发现美。

从整体上来看,《美从何处寻?》中的宗白华美学观点,是在自然美学方法论引导下,对寻美方法的具体探索。

参考文献[1]宗白华.美学散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2]李丕显.自然美系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作者简介:赵纯一,福建省福州市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P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