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125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13篇)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篇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小石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写景记游,借景抒情散文。

课文通过仔细入微的观察,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地描绘出小石潭的优美景观。

从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来看,教材的编写意图意在继续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技巧,领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所教班级学生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

背诵课文。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3)美育目标: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4)情感目标:把握的感情变化。

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特征仔细观察,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

这一重点是根据本文的特点所定。

难点:体会思想感情的变化。

确定依据:学生年龄尚小,对生活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体会由“乐”而“忧”的感情变化。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确定的教学方法如下:1、诵读法。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教学方法,特别是对这种文质优美散文。

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的主体。

2、讨论点拨法。

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

3、情景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的意境美,进而激发学生想象。

4、迁移练习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的写作中。

三、说学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前布置学生充分预习,培养学生主动自学的好习惯,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默读去进一步自学课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识记感知课文的内容,以达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人”的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一)导入(二)展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重点的实、虚词,疏通文意。

3.把握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1.预习课文,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反复朗读课文,合作交流探究文脉、景物的特点和写景方法。

3. 结合文章背景,分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作者人格精神的探究,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小石潭的美,学习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作者思想情感中“乐”和“忧”的关系。

作者孤独忧愁情感内涵的探究和挖掘。

【课堂活动设计】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教师:在上节课中,要求同学们自学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从诗中感受到诗人被贬二十三年凄苦又豪迈的复杂情感。

今天,我们来认识他的一位同命相连的朋友,他曾经和刘禹锡一起被贬到了湖南永州,他就是柳宗元。

被贬到永州后,柳宗元的生活和心情怎样呢?他为我们留下了“永州八记”八篇文章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第四篇《小石潭记》。

二、检测预习,巩固基础:过渡:课前安排同学们进行了预习,请大家根据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检测内容,学生举手回答:1.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代河东人,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代表作有《永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2.给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卷石底以出()3.本文的文体是什么?记:古代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

4.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预设:描写了小石潭周围的环境,抒发了作者游览时的心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在分析作者面对小石潭美景时的感慨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政治失意后的心情,从而体会作者所抒发的孤寂之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石潭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游山玩水时,有没有过被一处景色深深吸引,引发内心感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柳宗元是如何通过描写小石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然而,我也发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设计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主题,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此外,今天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写作练习和小组讨论,将课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
一、教学内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文章背景及作者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0《小石潭记》【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0《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教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文章,翻译重点词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推敲、品味文中关键词句,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学习抓住典型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鼓励学生正视逆境,笑对挫折。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熟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和句子(特殊句式/重点句子),带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推敲、品味文中关键词句,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概括小石潭的特点;理解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翻译重点词句,通译全文。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游记线索。

教学重难点:翻译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和句子(特殊句式、重点句子),通译全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的情感!(板书,课题)二、投放目标,明确任务(大屏幕投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1.反复诵读诗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翻译重点词句,通译全文。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游记线索。

三、了解作者,知人读文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永州八记》等留存。

2.背景资料。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到永州任司马。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

初中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

小石潭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小石潭记》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其在文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2. 体会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孤独与凄凉,理解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2. 理解作者的移步换景手法,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二)难点1. 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及其与自然景观的相互映照。

2. 掌握文章的语言精炼与富有韵味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包括课文朗读、图片等辅助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小石潭的实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小石潭的自然美,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们能想象到柳宗元当年所见的景色吗?”2. 背景介绍简单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创作动机。

可以说:“柳宗元是唐代的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被贬到永州时,他创作了这篇《小石潭记》。

”3. 课文概览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可以指出:“《小石潭记》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游记,它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4. 引入主题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柳宗元在这篇游记中,除了描写景色之外,还想表达什么情感或思想吗?”(二)朗读课文1. 课文导入与感知通过展示小石潭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简要介绍作者柳宗元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情境感。

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停顿,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小石潭记》全文。

(2)理解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3)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景物描写分析人物心情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3)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

2. 理解文中生词和句子,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3.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难懂的句子和生词的理解。

2. 文章写作特色的把握,尤其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课文内容、生词解释、句子解析等。

2. 准备相关的文学背景资料,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柳宗元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小石潭记》的作者、背景及课文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词和句子的问题。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如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4. 景物描写分析(1)学生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表达的心情。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景物描写分析人物心情的方法。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文中景物的喜爱之情。

(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

(2)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的作文。

8. 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等。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被贬后的孤寂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内容:
(1)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生字词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文学常识: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
(4)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言文词汇与句式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等句子的理解。教师需重点讲解并让学生熟练掌握,以便于阅读和理解古文。
(2)文章主题的把握:《小石潭记》通过描绘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孤寂心情。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3)写作技巧的分析:课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教师需重点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这些写作技巧在文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词汇的辨析:学生对古文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如“络”、“缀”等字词。教师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2)文章结构的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学生可能难以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教师可以采用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
(1)重点词汇:如“青树翠蔓”,“翠”字表示绿色,这里指树木茂盛、绿意盎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观察,理解“翠”字的用法,并在课堂中进行巩固练习。
(2)重点句式:如“参差披拂”,表示树木的枝叶错落有致。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种句式,用现代汉语表达类似的景象,从而加深对句式的理解。
(3)难点情感:在分析作者孤寂心情时,教师可以引用柳宗元被贬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感知文章内容。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身心的愉悦与奇妙的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往往会使我们放松心情,排遣掉心中的郁闷,流连其中,乐而忘返,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浏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山水间寄寓着怎样的情感?二、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亦称“柳柳州”。

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韩愈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三、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四、初读课文(1)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准停顿(2)检测1、给生字注音:这些字你会读了吗?篁竹清洌为坻为屿为嵁佁然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2、读准节奏1)潭中鱼∕可百许头2)蒙∕络∕摇∕缀3)其岸势∕犬牙差互4)不可知∕其源五、疏通文意感受美景(一)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

要求:1、忠于原文,表述要明确,语句要通顺2、标注出不理解的词句。

(二)检测句子翻译: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

(过渡:同学们,如果在题目中加一个字,你觉得加哪个字好?游记,那何为游记?顾名思义就是把旅游中所至所见所感记录下来的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小石潭记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小石潭记》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并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文学知识。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
1. 课文教材《小石潭记》。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一张小石潭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小石潭是什么样的地方,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类似的自然景观吗?你觉得自然景观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Step 2 学习课文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3 分组合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于小石潭的话题,例如:小石潭的生态环境、小石潭的保护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和展示方式。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话题的内容和观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10 小石潭记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二)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记”的特点,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

(四)教学难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品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入《小石潭记》1、朗读课文(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2)学生齐读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1)小组交流、疏通文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集体质疑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

(课件展示板书)扫清字词障碍,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并积累和掌握一些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 )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提高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升交流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小石潭记》的整体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鉴赏课文中的自然景色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石潭记》为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熟读并背诵《小石潭记》,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2.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通过写景抒发感情的手法。
3.领悟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表现出的情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遭遇的感慨。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但反思后发现,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仍然难以消化。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
此外,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氛围良好。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或是缺乏自信。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石潭记》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言文教学的挑战与魅力。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古文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这也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以生活中的实际经历为切入点,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而,在讲授过程中,我意识到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讲解还需更具体、生动,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今后,我打算尝试更多有趣的讲解方式,如故事化、情境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10.《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的感情。

3.体会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的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作者作品】《柳宗元》,了解作者作品,导入新课。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洵、轼、辙)、曾巩、王安石。

﹞“远在江湖砺心志,古来贬官多妙文”: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其最好的文章,都是写于被贬时期,其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捕蛇者说》等名篇。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二、整体感知1.播放【影视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教师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

【精品课件】展示篁竹(huáng)清冽(liè)坻(chí)嵁(kān)佁然(yǐ)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悄怆(chuàng)幽邃(suì)3.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可以“从……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的小石潭。

”句式说话。

示例从“坐潭上……悄怆幽邃”这句话中,我发现这是一个环境凄清的小石潭。

答案点拨怪石嶙峋、树木青葱、群鱼戏水、水清见底、源头曲折、岸势崎岖……4.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按游览顺序的分别写了: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三、局部探究(一)探究重点词语、句子的翻译1.小组合作,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再由全班讨论,参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点拨用“猜”“看”“查”的手段疏通词义。

猜: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根据对上下文大意的把握,猜测关键词的意思。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

10 小石潭记
教学过程
“永州八记”指《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课本及有些选本均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八记各自成篇,而又有一定联系,宛如一卷优美的山水画轴,把永州秀丽的奇山异水描绘得形神毕肖。

各篇均根据实地景物情况,突出描写其中某一特点,虽同为写石写水,亦各不相同。

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了永州山水,不仅貌肖,而且传神,故为游记中的名篇。

2.选择你见过的山水景物,参照本文所学的写景手法,写一个片段,至少用上两种写景方法。

300字左右。

教学反思。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教案

就;离开)
【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以朗读的形式来展示对课文的理解,要
读得准确、流畅。
【学生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3.读出文脉
【教师引导】浅层次解读如雾里看花,不能领会文章要旨。下面老师
领大家读一遍。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配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教师引导】
本文是一篇游记,请大家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游踪变化的词语,看作者依
为屿”“为堪,为岩”可以看出石头的形状多姿多彩,很奇特。
【学生展示】小潭的树“青树翠蔓”“四面竹树环合”,是青翠茂密
的,作者后来说的“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这些感觉都是因为这儿的
树青翠茂密使环境显得很清幽造成的。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以舒缓的语气、赞美的感情来齐读第一段,头
脑中努力想象小石潭的美景。 【学生齐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会流淌在字里行间的动人情感。
二、疏通文意
1.读准确
【教师引导】学习文言文,第一关就是读,初读要注意读准字音,读
好长句的停顿。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文中容易误读的字音。
在朗读中理解
【学生齐读 1……
文章的意思。
【投影显示】易读错的字音及句子节奏:
怡(yǐ)然不动 为坻(chí)为屿 为堪(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
(板书:景语皆情语) 【学生展示】看到了快乐调皮的鱼。作者先写鱼“怡然不动”,接着 写它们的动态——“俶尔远近,往来翕忽”,这样动静结合,写出了鱼的 调皮可爱,“似与游者相乐”,好像故意和人捉迷藏逗乐一样。 【学生展示】“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空游” 等都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表现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教师小结】柳宗元不愧为游记散文的鼻祖,此段以鱼写水,侧面烘 托的写法历来令人叹服。水清、鱼乐、人欢,请大家轻吟慢诵,读出鱼的 轻快活泼,读出作者的愉悦之情。 【学生诵读】(学生轻吟慢诵,尽量读出鱼的轻快活泼,读出作者的愉 悦之情) 【教师引导】我们再来看看第 3 自然段,小溪展现出怎样的美? 【学生展示】“斗折蛇行”写出了它的曲折之美,“明灭可见”写出 了溪水的波光粼粼,“不可知其源”写出了源头的幽远,“犬牙差互”写 出了石岸的奇特。 【教师引导】小石潭景物富有画面感、层次感,前三段描写的景物, 具有明丽秀美的特点。写景中流淌着作者愉悦赞赏的情感。我们由此看到 了一个秀美的小石潭!(板书:明丽、美)既然小石潭景色明丽秀美,那作 者为什么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产生 这种心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展示】因为小石潭的环境太凄清了,作者触景生情,伤感起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课程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课程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和寓情于景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乐与忧,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重点难点】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体会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柳宗元同游,去感受他那份特有的心境。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代表作有《水州八记》《三戒》《捕蛇者说》等,《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

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水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道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钻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三、招聘导游师:谁能带我游览小石潭?导游招聘开始了!招聘要求1.了解小石潭,熟悉景区地理位置及特点。

2.齿清晰,表达能力强。

招聘办法—一闯四关第一关:口试,能够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关:笔试,完成有关小石潭的测试题。

第三关:面试,在景区实地演说。

第四关:考官,回答考官提出的相关问题。

(一)口试关:初访小石谭师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2)注意停顿,读准节奏。

(3)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读出情感,读出情味。

初中 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教案

初中 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教案

初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四、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背诵课文2.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及文学常识3.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4.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感情五、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实词和常用的文言虚词2.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六、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理解含蓄的感情七、教学方式:1.注重诵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讲促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2.进行讨论适时点拨,便于启发学生认知,纠正偏颇、弥补缺漏3.引导质疑,人人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切身感受,激发质疑、辨疑的意识八、媒体使用:电脑辅助教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句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实词和常用的文言虚词⒊理解课文第一节大意及其写作特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教学时间预设:2分钟二、自学成果展示(一)简介作者及“记”1.柳宗元——唐文学家,字子厚,祖籍山西河东郡人,人称“柳河东”他生长在长安,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已沦为奴婢的人,仍可出钱赎回家甚贫者,柳宗元自己出钱助赎;重视农业生产,曾亲自组织农民开荒种地,植竹栽树柳宗元在文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并称“韩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他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笔锋犀利他的六七百篇诗文,被刘禹锡汇编成《柳河东集》,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而遭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孤独寂寞,悲苦不堪元和十年(815),43岁的柳宗元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柳州当刺史,官职是提高了一些,但地方却更僻远了刺史是地方长官,有实权他在柳州引导当地人民发展生产,释放奴隶,兴办学校,政绩显著但因长期心情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逝在柳州,年仅47岁2.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二)师指名读下面的字词,师生共同点评后生齐读字词两遍篁竹(huáng) 清洌(liè) 为坻(chí) 为屿(yǔ) 为堪(kān) 佁然(yǐ) 俶尔(chù)差互(cī) 寂寥(1iáo) 悄(qiǎo)怆(chuàng) 幽邃(suì) 翕忽(xī)教学时间预设:8分钟教师活动预设:1.引导自学或检查课前预习情况2适时点拨精讲学生活动预设:1.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卡2.学习成果展示3.学生点评同学展示情况三、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教学时间预设:10分钟教师活动预设:⒈教师范读课文⒉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语气语调、节奏⒊请几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指导读出语气、感情的方法:课文的1、2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卷石带来的冲击,游鱼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3、4、5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凄冷的氛围,应读得低沉些、伤感些4.学生齐读,教师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5.利用书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掌握第一节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学生活动预设:(1)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2)利用书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掌握第一节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四、精读研讨探究质疑教学时间预设:10分钟教师活动预设:(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段意【点拨】写发现小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⑵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用文中语句回答【点拨】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⑶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点拨】(全石以为底……参差披拂)潭由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⑷作者为什么给这潭取名为“小石潭”?本段围绕小潭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点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围绕着“石”的特点来写潭的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冽,正由于它是个“石”潭接着从正面落墨,写出石潭中石头的种种形状和姿态然后又就树的长势从旁描绘“石”,树的种种姿态正说明它是长在石头上的五、精读研讨品味欣赏教学时间预设:10分钟教师活动预设:⒈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点拨】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⒉选择第一段中自己最欣赏的一句话,从语言运用或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点拨】“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句运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表达了作者欣赏景色时愉悦的心情,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学生活动预设:引导学生从修辞、感情、词语的色彩等角度品味指导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情感并把你最深切的感受批注在旁白处六、当堂巩固⒈试背诵第一节课文及文言词解释⒉口头翻译第一节七、布置作业⒈整理笔记⒉背诵第一节知识点⒊背诵课文2~5段八、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景物: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发现小潭移步换景行动:隔——闻——伐——取——见小潭概貌:全石为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2.学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⒈重要文言词的解释(师指名背)⒉重点语句的翻译(师指名背)⒊重点问题的理解(师指名答)二、积累展示教学时间预设:1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利用书下注释并通过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掌握第25节的文言词意思及翻译(结合自主学习卡积累展示)学生活动预设:1.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卡2.学习成果展示3.师生共同点评同学展示情况三、精读研讨、品味欣赏教学时间预设:1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⒈生齐读课文第2段,然后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点拨】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去写的?请结合课文简析【点拨】清澈作者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写的整段无“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先写鱼的游,“空游”突出水清澈的程度;接着写鱼的影,借日光来显示,太阳照下来连鱼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都看得清清楚楚,可见水的清澈(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点拨】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⒉指名朗读第3段,然后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点拨】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点拨】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⒊教师范读第4段,并提出问题: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点拨】凄清寂静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在寂寞的处境中的忧伤感情学生活动预设:【展示】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要求表达观点有理有据,语言简洁流畅四、精读研讨、探究质疑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点拨】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学生活动预设:【展示】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有理有据五、拓展延伸教学时间预设:5分钟教师活动预设:从文中选取其中最让自己心神向往的景物或最能触动你展开想象的景物,加以描绘,说给你的同伴听,然后组内选一个说得最好的,一齐润色、加工,再在全班朗读【示例】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这小石潭中,看,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快活地摇着尾巴鱼儿们似乎与阳光玩着捉迷藏,有的静静地倚在石头上透过清澈的水,阳光似乎找不到他们忽然,鱼儿们全都游开了它们张开嘴,调皮地对着阳光吐出了一串串的水泡,还不忘向你热情地摇尾问好呢!学生活动预设:【展示】四人一组活动,或说或写,教师随堂指导,最后派一名代表展示组内佳作,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二、总结全文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自然风物,寄寓了自己被贬谪的遭遇,倾注了孤寂抑郁的情感文中调动各种技法营造小石潭幽清秀美的景致:有移步换景,有定点特写;有动静结合,有化静为动;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映衬;有融情入景,有因情造景这些手法值得我们借鉴柳宗元的个人遭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借此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了解一千多年前知识分子的立身处世,间接接触社会,丰富人生阅历七、布置作业⒈背诵全文⒉背诵相关知识点八、板书设计小石潭记柳宗元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潭水:清澈侧面描写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忧伤情感潭中景物特写镜头游鱼:动静结合↓溪身:曲折蜿蜒小潭源流形象比喻岸势:参差不齐↓潭中气氛:凄清寂静寓情于景。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教案 新人教版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0 小石潭记教案 新人教版

10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写景及融情于景的写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心境。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请你说说“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二、介绍作者作品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

与韩愈、刘禹锡为同朝为官,由于参加(刘禹锡也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文体特点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可说明。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huáng )清冽.(iè)为坻.(chí )为屿.( yǔ)为嵁.(yǔ)佁.然( yǐ)俶.尔(chù )翕.忽( xī)差.互( cī)寂寥.(liá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朗读课文2、逐段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义,并口译课文篁竹竹林清冽清凉寒冷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翠蔓翠绿的茎蔓译文: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教案】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 教案 小石潭记

【教案】八下第三单元第10课 教案 小石潭记
唐朝朝廷少了个想有所做为的官员,中国文学史上多了一个散文家。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十年间写了《永州八记》。让我们学习柳宗元,学习范仲淹,学习欧阳修,在朝廷做官为百姓谋幸福,被贬江湖写千古文章。
屏显《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石涧记》
屏显重点词的用法入及解释
屏显重点句子,让学生翻译
2.梳理文章前三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树、石、水、鱼、溪
四、作业:朗读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创读——体验感受
1.屏显要求:
①指出相关语句
②尽量用四字短语概括景物特点。
③朗读相关语句并说说诵读的感情、语速、轻重等。
④假设你跟随柳宗元同游了小石潭,现在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你当时的见闻和感受。(要求:运用合理的想像,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体会作者孤凄悲凉的心境
学习方法
朗读法、自读法、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Βιβλιοθήκη 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的文人喜欢游历山水,怡情养性。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安然自得;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流连忘返。柳宗元静坐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也可让同学回忆学过的山水诗文导入)
4.小组依次展示,同学倾听,并作出评价。
三、悟读——探究情怀
1.同样置身于优美的山水之间,柳宗元看过这水清、树密、石奇、鱼悦、源幽的景象,却匆匆离开了。他为什么这样匆匆离开了呢?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小石潭记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4.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

5.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

1.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3.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的特征。

4.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

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他那特有的心境。

二、资料助读
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永州。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

“记”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
感情或见解,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扫清字词障碍
1.听老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音与停顿。

给加点字注音。

清冽(liè) 坻(chí) 嵁(kān) 佁(yǐ) 俶(chù)
翕忽(xī)差互(cī)寂寥(liáo) 悄怆(chuànɡ) 幽邃(suì)
2.学生根据工具书、课本注释,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3.质疑交流。

(1)将自主学习到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组长负责本小组同学疏通文意,有不懂的先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做好记号提出质疑。

(2)集体质疑,同学互助,教师点拨、强调重点词语、句子。

(3)师生合作翻译课文。

四、以抢答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1.一词多义。

以{全石以为底(介词,用)卷石底以出(表承接,“而”)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
为{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为坻(动词,“成为”)
)
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
差{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
2.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令人悲哀了。

3.判断。

“若”“似”“如”都可以用来表示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表示比喻。

试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是。

(1)闻水声,如鸣珮环。

(是)
(2)皆若空游无所依。

(是)
(3)似与游者相乐。

(不是)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概括课文每段大意。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学生朗读课文,概括课文每段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晰。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用精练的短语概括课文各部分内容。

发现小潭(闻声→见形)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小潭源流(溪身→岸势)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

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三、走进课文,品读美点
问题探讨:
1.小石潭的景色美不胜收,你读了文章后头脑中浮现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能选择一个景点和大家分享吗?
示例: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屿、嵁、岩,形状各异,写出了潭的奇特可爱。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三句描写潭边景物。

“蒙、络、摇、缀”观察入微,刻画精确。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特写游鱼,游鱼空游无依,实则旁衬水清。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写鱼的情态。

“佁然”“俶尔”“翕忽”写得惟妙惟肖。

“乐”字既是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明灭”,描写溪水因岸势曲折而时隐时现的状态,写得真切、形象。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寒”“悄怆”,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2.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1)先声夺人。

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隔篁竹,闻水声”,用“如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调动读者的兴趣,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点,用比喻。

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

(3)正面描写。

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4)正面、侧面相呼应。

第二段写潭里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

“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对比描写。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

(6)拟人。

“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

第3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背课文。

2.作者在文中有哪几种感情?
乐、忧。

二、资料助读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异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三、品味《小石潭记》,与柳宗元对话
1.小石潭到底有哪些乐趣呢?(找出“乐”的句子)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似与游者相乐。

2.深入探究,走近柳宗元。

“一切景语皆情语”,面对如此优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却是“悄怆幽邃”。

你能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吗?
作者是被贬官到永州,不幸的遭遇令他感伤,本来想寄情于山水,遣散心中的郁闷,小石潭的美景使他惊叹不已,流连其中,得到了不少乐趣,暂时忘记了心中的痛苦,可是小石潭风景虽美却过于幽静冷清,游玩的时间一长,寒气透骨,难免触景生情,不由得忆起了自己的坎坷命运,忧郁、悲凉的心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3.两组同学进行朗读品味。

(一组同学读乐的片段,一组同学读忧的片段)
4.与柳宗元对话,进一步体会以景写情的写法。

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为题与柳宗元对话,深
入体会柳宗元当时悲凉的心境。

学生分组讨论与柳宗元对话可以说些什么,怎样说才是心灵上的交流。

每组选代表当堂口头作文,其他学生评价。

老师给予引导鼓励。

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
1.教师总结:《小石潭记》是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小石潭记》是一幅寂静清幽的图画,《小
石潭记》是……(让学生补充)
2.柳宗元怀才不遇的悲凉郁闷,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

那么还有哪些中国文人用文字来书写心中壮
志难酬的情感?
李白——王安石——刘禹锡——辛弃疾——李商隐——韩愈——陆游……失意的文人只有借助他们的笔,寄情于山水,或抑郁、或洒脱、或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