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课程培育基地建设的反思与总结

合集下载

校长赴扬州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校长赴扬州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校长赴扬州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为学校的校长,我有幸前往扬州参加了一次学习培训,这是一次充实而有收获的经历。

在这次学习中,我从专业的老师和同行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启发我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如何构建完整的学校管理机制。

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高效的布置和合理的规划。

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到了如何制定合理的学校管理机制,如何组织师资力量,以及如何调整管理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这些知识帮助我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学校决策,确保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有序、稳定和高效运转。

在学习过程中,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班级作为一个小团体,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建立 harmonious 班级关系、构建紧密的学生和老师关系是加强班级管理的实质。

通过与久经考验的专业老师的交流,我深份认识到,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强调的是情感关怀与互相支持的重要性,并且需要恰当的启示、探索和管理策略。

当班级关系和谐时,班级成员自然会呈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这对个别学生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还让我认识到了一些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技术和新手段。

比如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教育教学的改进,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提高师生的互动效率,让教育教学管理更加高效和精准。

这些手段也让我明确认识到了未来教育教学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以互联技术为核心,以质量效益为落脚点,得出对于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规划方案。

在培训中,我还与同行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管理经验,分析讨论了好的管理经验。

这些交流不仅展现了区别于学校之间的差异,也让我学习到了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化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这对于我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管理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至关重要。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公正、敬业的态度投身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以便让广大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教学服务。

吴桥中学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吴桥中学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吴桥中学四导四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 石 峰 许小秋 吴桥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优质生源流失严重,中考成绩不如人意。

“穷则思变”,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好庄稼,成了摆在吴中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而放眼全国,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种种新的课堂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这当中,不乏有原本生源少、质量差的学校凭借新的课堂模式“麻雀变凤凰”的例子。

看来,薄弱学校要想发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11年,随着扬州市城乡学校网上结对活动的开展,一种新颖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四导四学”教学模式进入了吴桥中学领导们的视野。

这种教学模式实施方便,提升质量效果明显,吴桥中学校长室当即决定,引进“四导四学”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改造,使其适合吴桥中学的实际情况。

如今,“四导四学”教学模式落户吴桥中学已有近三个年头,随着三年来的不断实践与反思,它也已被深深地打上了吴桥中学的烙印。

一、什么是四导四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学教合一”为教学理念。

传统课堂模式下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教学活动中更是“重教轻学”。

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教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进行讲授,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

而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器,而应该是获得知识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所以,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统一交融的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是平等的,两者各自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二者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构成学与教的共同体。

学与教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更不能对立。

“四导四学教学模式”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在充分重视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倡导并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的合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学教合一“的理念。

课程基地建设汇报

课程基地建设汇报

课程基地建设汇报引言概述:课程基地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建设课程基地,学校可以提供更加实践性和专业性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校课程基地建设的情况和成果。

一、基地资源丰富1.1 基地设施完善我校课程基地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工作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1.2 基地设备先进基地配备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专业软件等,能够满足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1.3 基地人才优秀基地教师团队由经验丰富、业内资深的专家组成,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二、实践教学活动丰富2.1 实践课程设置合理基地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设置了多样化的实践课程,包括实验操作、实训项目等,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2 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基地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如产学研结合、跨学科合作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体验。

2.3 实践教学成果显著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基础。

三、产学研合作深入3.1 与企业合作紧密基地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渠道。

3.2 与科研机构合作广泛基地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促进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

3.3 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通过产学研合作,基地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做出了贡献。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力4.1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基地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学指导。

4.2 师资队伍培训完善基地定期组织师资队伍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3 师资队伍激励机制健全基地建立了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效率。

五、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显著5.1 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升通过课程基地的建设和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中学特色培训项目的收获和反思

中学特色培训项目的收获和反思

中学特色培训项目的收获和反思2023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中学的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实际应用和个性化培养,因此特色培训项目渐渐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人作为一名中学生,又参加过多个不同的特色培训项目,现将个人的收获和反思整理如下。

首先,参加特色培训项目让我对我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需要遵循固定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方式,因此无法充分展现个人的优势。

而通过参加不同的特色培训项目,我逐渐了解到自己对于哪些主题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例如,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关于动漫设计的培训项目,通过这次活动我初步了解到自己对于画画和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也被鼓励去发扬这方面的天赋。

在此之后,我则开始加入学校美术社团和参加有关绘画的比赛活动,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兴趣发挥到极致。

因此,通过特色培训项目的参与,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且能够因此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特色培训项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许多特色培训项目中,学生通常需要进行许多实际应用的演示和操作过程,并且需要具备强大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这些操作和本身都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的心思和努力,在学生应用这些所学知识时,还会牵涉到一系列的问题和方案的衡量,因此更能锤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判断力。

例如,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团队合作的培训项目,这个项目非常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协作,因此我也逐渐锤炼出了和其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以及敏锐地察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素质,而特色培训项目正是能够让我们提前锤炼这些实际运用能力的平台。

然而,特色培训项目的质量也是需要被严格把控和确保的。

因为特色培训项目往往都是由民间机构来进行培训的,因此在项目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在我参加的部分培训项目中,有一些项目教学效果并不如预料中的好,甚至存在着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的差异。

用大爱去成全 因激赏而美丽——基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尚美教育”的思考

用大爱去成全 因激赏而美丽——基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尚美教育”的思考

【摘要】“尚美教育”是近几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在总结反思办学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

“尚美”,已开始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

学校全方位贯彻用激励欣赏教育生活中人的闪光点,用大爱成全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人的“尚美教育”,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关键词】尚美教育;成全;教育生活【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0-0039-02【作者简介】石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江苏扬州,225000)校长,高级教师。

“尚美”是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它旨在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用大爱去成全学生,进而完成师生的相互成全。

在具体的行动中,坚信并努力践行“教育,因激赏而美丽”。

在学校教育生活实践中,通过发现、认同、引导、激励、放大“人”身上的善和美,使人被理解被尊重,进而使人的潜能得到释放,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一、尚美教育的内涵在我们的“尚美教育”中,“尚”主要有“发现、认同、捕捉、尊重、崇尚乃至追求和创造”的意思,既有其本来的义项,亦有由基本义项延伸出来的意思。

“美”有“好”“漂亮”“善”“得意”等义项,在我们的“尚美教育”中,我们取其“好、善”作为基本意义,具体是指在学校教育生活中,人所呈现出来的值得被称赞、被认同的亮点,即人性中的光辉。

综合以上认识,我们的“尚美教育”,是以信任、以爱作背景,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发现、认同、挖掘、尊重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善和美的东西,通过激励欣赏,使其有更多的善和美出现,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成全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人,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尚美教育的实践(一)亮点点亮人生———让学生走上自信之路实践证明,学校大力开展的“亮点点亮人生”的德育主题活动,可以有效树立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燃起学校生活的激情。

活动项目有体现集体荣誉感的,有竞赛类的,有综合评定阶段性激励的,有体现个人兴趣的等。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之思考和实践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之思考和实践

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之思考和实践作者:张贻恒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4年第3期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225222)张贻恒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

教育学指出,教学效能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边互动效果的有效反应和生动表现。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衡量教学效能高低的标准,主要放置在学生主体特性的展示上、学生解题技能的提升上、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上。

基于上述内容,本人结合新课改目标要求,对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现将本人探究实践的点滴心得进行简要论述。

一、彰显教学活动的双边特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激发自主能动性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过程,学生在有效互动交流、探讨过程中,能够得到主体特性的有效展现。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主阵地。

教学活动效能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才能为教学效能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摒弃教学分离、教学脱节的传统教学模式,抓住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特点,将学生引入新知讲解、问题探析的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教学语言、名人轶事等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素养,促进初中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如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新知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创设了“现在路、桥衔接的地方,往往铺一大片平行四边形的地砖,这样可引起过往车辆驾驶员的注意,还可以增大摩擦力”这样具有生活意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宜的教学氛围中,保持良好的学习情感。

同时,在新知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抓住平行四边形性质内容的关键字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新知探知的有效互动,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参与新知探知的学习全过程。

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4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课程组主要人员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编写出版了《农学概论》教材,该教材已经被采用。主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料内容,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料,满足了网络课程教学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实验内容,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需要。每名教师都配备了电脑和相关电子存储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和电话等设施用品,对教学活动有了很大的促进。校教务处匹配了1万元经费,为本课程的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张北试验站、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科研示基地等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实习点,并统筹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教学需求。课程组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课程网站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
2.1.1教学队伍建设
5年来,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队伍建设,在不断提高授课教师的学术造诣,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课程组教师拥有博士文凭的教师比例达到67%。有2个教师为博士研究生,将在近年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从教师的年龄结构看,中青年人员比例适当,建成了以老带新的良好局面,并引进了一名有教学管理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
2.1.2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设计和丰富了课程内容。采用符合科学性、先进性的教学理念,在基础性、研究性基础上丰富了前沿性知识内容,结合各位教师在科研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有意识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在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及其他实践活动。结合教学实践,课程组基于教学实践撰写了教研论文“面向农业生产实践,推进创新型教育改革——以《农学概论》考核革新为例”。

课程建设反思总结模板学生

课程建设反思总结模板学生

一、前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积极参与了课程建设,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现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反思总结如下。

二、课程建设中的收获1. 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课程建设,我对所学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程建设中,我积极参与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沟通能力的锻炼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与同学、老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程建设中,我学会了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建设中的不足1. 时间管理能力不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存在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学习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

2. 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我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但在自主学习方面仍有待提高,尤其是在面对新知识、新技能时,不能迅速适应和掌握。

3. 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团队协作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影响了团队的整体效率。

4. 评价反馈意识薄弱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对自己和团队的评价反馈意识较为薄弱,未能及时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确保学习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

2.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技能。

3. 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加强与同学、老师的沟通,明确分工,提高团队效率。

4. 加强评价反馈意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协作方式。

五、结语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改进的过程。

通过本次反思总结,我认识到了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不足,并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建设反思总结模板初中

课程建设反思总结模板初中

一、前言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为追求”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反思总结。

二、课程建设情况1. 课程设置我校课程设置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课程。

同时,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了特色课程,如科技创新、书法、舞蹈、篮球等。

2. 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力求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上,我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加强教师评价,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反思与总结1. 成绩与亮点(1)课程设置合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教学内容丰富,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教学方法灵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教学评价多元化,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 存在的问题(1)课程资源不足,特别是特色课程资源。

(2)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3)家校合作不够紧密,家长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3. 改进措施(1)加大课程资源投入,丰富特色课程资源。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总之,我校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
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教研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对过去一段时间的教研基地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推进下一阶段的工作。

首先,我们在教研基地建设工作中注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过加强对教师的
培训和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其次,我们重视了教研基地的硬件建设。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了教研基地
的实验室设备和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同时,我们还积极引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教研基地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术
会议和研讨会,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了教研基地的整体学术水平。

同时,学校还与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了教研基地的国际化发展。

总的来说,我校在教研基地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之处。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教研基地建设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教研基地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一些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教研基地的国际化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总结。

教研基地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
质量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校教研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特进行以下总结。

一、建设成果显著。

通过不懈努力,我校教研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教研
基地建设的硬件设施得到了大幅提升,教研资源得到了充分整合和共享,教研成果得到了有效转化和应用,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师
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对教研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是教研成果转化应用不够,教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最后是教研资源共享不够,教研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和共享,导致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三、建设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是
加大对教研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教研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其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教研骨干,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和能力。

最后是加强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有效的教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教研成果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总之,教研基地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研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强教研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初中课程基地项目的点评

初中课程基地项目的点评

初中课程基地项目的点评初中课程基地项目的点评近几年,初中课程基地项目在教育界逐渐兴起,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课程基地项目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通过实地体验、实践探究等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下面,我将就初中课程基地项目的优势、可改进之处和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点评。

首先,初中课程基地项目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其一,项目能够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拓宽视野。

通过亲身接触实际环境,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例如,数学课程基地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测量、观察、统计,让学生亲自实践数学知识;科学课程基地可以带领学生去探索科学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其二,初中课程基地项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面对问题时,需要主动思考,并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项目中还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选择方向的能力。

这些能力和素质在未来的学习和就业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三,初中课程基地项目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提高学习质量和积极性。

实践中,学生亲身体验到“亲手做一次胜读十遍”的真理,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

同时,项目中的合作探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与同学之间的友情和默契。

然而,初中课程基地项目也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

首先,有些学校在开展项目时,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指导,只是简单地将几个课程联系在一起。

这种方式容易让项目变得杂乱无章,形成一种教育“鸡肋”,效果有限。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指导,明确项目的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保证项目能够真正取得好的结果。

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

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

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摘要:一、引言1.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重要性2.反思的必要性二、初中课程建设反思1.课程设置的合理性2.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3.课程体系的完善三、初中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2.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3.师生关系的构建与优化四、课程建设与教学的结合反思1.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协同发展2.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3.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五、案例分析与启示1.成功案例的分享与解析2.存在的问题与挑战3.反思后的改进措施与建议六、总结与展望1.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反思的意义2.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正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课程建设和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未来。

因此,对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反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拓展以及课程体系的完善。

课程设置要兼顾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兴趣的发展,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程体系要呈现出层次性和连贯性。

其次,在教学方面,我们要反思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出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学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评价指标要全面,评价方法要多样,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诊断作用。

在课程建设与教学的结合方面,我们要反思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协同发展。

课程建设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需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建设和教学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一、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把课程的一部份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

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认识一: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质是办学的特色化我们认为,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建设,强调由学校发起,根据学校自身特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进行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课程结构,并在学校中加以实施,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

其实质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而且,我们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先强调的遵从和统一的课程指导原则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主义和多样性原则:一种是外部驱动的校本课程建设,即来自于国家的要求、任务或规定,但学校以自己所独有的方式接受、完成;另一种是内部驱动的校本课程建设,即完全由学校内部发动,是学校自身所独有的。

从这一点来看,校本课程建设顾及到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和保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校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锻炼,学有特长”的素质教育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会里办”,积极实践“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生活教育”的办学特色,积聚起丰富的生活教育资源,为建构“生活�6�1能力”这一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创造了良好条件。

认识二: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是教学的生活化校本课程建设,从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背后的哲学理念却是“以人为本”。

因此,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是关注“人”的生活,更多地从挖掘学校自身和周边环境、社区教育等资源出发,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直接接触材料,尽可能地沟通校内校外,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

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

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摘要:一、引言1.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重要性2.反思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必要性二、当前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2.教学方法单一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4.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受限三、课程建设和教学改进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素质培养2.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3.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4.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实例分析1.成功案例:某初中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2.存在问题: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五、总结与展望1.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意义2.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3.为学生创造更有利于成长的环境正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改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课程建设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对初中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课程设置方面,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导致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科交叉,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例如,增加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课程,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长。

二是教学方法方面,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是教育资源分配方面,部分学校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为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学校应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支持。

以某初中学校为例,该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优化,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教师积极尝试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开展课程基地活动的一点反思

开展课程基地活动的一点反思

开展课程基地活动的一点反思徐华【期刊名称】《作文成功之路(中旬)》【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1页(P79)【作者】徐华【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正文语种】中文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好玩。

”田刚院士说过:“玩好数学。

”我校数学课程基地本着“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通过开展各个馆室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奥妙,使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课程基地课程研发中心室精选24个核心概念,围绕问题的起源、产生背景、相关典故、发生发展过程、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教与学、练与测、拓展与发散等多方面进行剖析,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对于优秀生的培养作用更大,学生可根据各自需要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针对高考级别要求较高的知识点,课程研发中心作了重点设置,比如在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这一重要知识点时,课程研发中心根据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难点入手,凌驾于课堂之上设置了一些活动:(1)解决直曲关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参变量的引入如何才能比较合理?(3)如何应用一些技巧简化计算?(4)如何实现几何条件与代数条件的灵活转化?(5)向量在处理直曲关系中的作用等?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总结方法,区分异同,抓住本质,很好地巩固了数学知识。

课程基地探究实验室主要由电子计算机、图形计算器、传统数学教具等数学实验仪器构成,这是可以把繁琐抽象的推理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使得数学更加直观、有趣,更有吸引力。

我们还成立了数学建模小组,教师事先设计好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利用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的能力。

数学探究实验室还配置了3D,应用玲珑3D画板开展立体几何方面的数学实验,打破空间限制,进行交互式的空间实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研究立体几何时,借助于探究试验室我们设计了一个“蚂蚁长征”的活动。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建议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建议

江苏课程基地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建议
倪娟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十二五”以来,课程基地项目建设在我省取得了显著进展,育人核心价值得到广泛认同,优秀课程基地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基地建设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在下一阶段工作中予以改进。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倪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南京,2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3
【相关文献】
1.江苏企业自主创新的经验、问题与建议
2.课程基地建设的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以江苏省连云港市浦南中学物理课程基地建设为例
3.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江苏省召开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
4.交流经验推进实践——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现场推进会掠影
5.深化课程基地建设促进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宝应中学人文综合体验课程基地建设与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成功经验与不足总结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成功经验与不足总结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成功经验与不足总结2023年,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已经持续运作了三年时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该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但是在实际运营中,我们也经历了一些挑战和不足,需要总结和改进。

下面就是我们在这个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的总结。

一、成功经验1. 多方合作,资源共享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实施中,我们积极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多方资源的共享,我们成功地组织了一些大型研讨会和培训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2. 制度规范,评价体系完善我们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制度规范和评价体系,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评价。

同时,我们也鼓励和倡导教师们主动参与制度规范的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

3. 鼓励创新,注重实践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中,我们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创新,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经验。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注重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二、不足之处1. 员工培训不足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实施中,我们发现教师培训的力度还不够大,导致一些教师对新的理念、方法和教育技术还不熟悉。

这也使得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加强培训。

2. 评价标准不统一我们发现,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有些教师对评价标准的理解还不够统一,这也导致了教研成果的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评价标准的规范和统一。

3. 教研成果的推广方式不足我们发现,一些教研成果虽然很优秀,但是由于推广方式不当,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广方式上下更大的功夫,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和认可我们的教研成果。

总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是一个有益的创新之举,通过实践和总结,我们相信,我们的项目会越来越好,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评价》课题阶段性总结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评价》课题阶段性总结

《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评价》课题阶段性总结2016年12月27日,中陶会实践教育分会在重庆万州举办的基地年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与评价的研究》课题,之后在2017年2月24日的江苏海门会议上总课题组明确了课题的意义与实施方向。

目前,大部分基地的课题研究已经进入实质阶段,产生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总课题组收到共计37个子课题单位报送的开题报告,27个子课题单位的阶段性课题总结及成果。

nshang01 昆山市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已完成研究论文7篇,并出版了《鹿城农耕》、《鹿城秀色》、《鹿城乡俗》三本图书,尚有两本图书出版正在进行中。

(出版图书)筹备“昆山人家”民俗文化教育体验馆建设,一期于2017年3月建成。

二期预计在2018年5月完成。

(“昆山人家”民俗文化教育体验馆)02 苏州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围绕课题《基于物联网的基地农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开展开题论证会,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推动课题研究落地,进行课程资源二维码建设推动课程资源数字化,推进物联网建设打造智慧校园。

(吴中基地开题论证会)吴中基地将接下来的课题研究计划定为六个阶段:1. 继续推动物联网建设打造智慧校园;2. 以德善书院为载体传承国学;3.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课程开发能力;4. 课程开发凝练成册;5.研学旅行拓展资源;6.邀请专家顶层设计。

03 湘潭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的研究课题为《基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策略》,于2017年7月,顺利开题。

湘潭基地承担湘潭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公益培训,在综合实践教育中充分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开展国情、省情、乡情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湖湘文化、践行绿色两型理念,全面提升湘潭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

(湘潭基地学生观看文艺演出)04 甘肃省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的课题是《甘肃武威铜奔马文化主题课程实践开发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培育基地建设的反思与总结
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学石峰陈跃庭周扣民2016年5月25——29日,在省教科院基教所的组织下,我们在苏州市二
十四中接受了初中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培训。

听取了专家报告、领导指示、部分优秀学校建设课程基地的经验介绍,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本人作为通用技术学科课程培育基地的建设者,也参与了本次考察活动,受益良多。

通过这次实地考察和观摩,对比先进地区和先行者建设课程基地的思路和做法,反思本校在建设课程基地中的情况,有了一些思考。

在苏州二十四中考察时,有幸听了朱向峰校长的介绍,其中关于课程建设几个说法让我很有感触。

一、朱校长说建设课程基地要抓住“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部分”。

我的理解这是我们建设课程基地的“抓手”问题,就是我们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基于我们自身的条件,建设课程基地不可能做到高、大、全,那么我们建设通用技术课程基地要做什么呢?我觉得,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就是要把资源投入到“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部分”。

在建设课程基地之初,我们就提出了物理学科的学科宣言:“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促进终身学习,形成适应未来的技术素养。

”正是基于我们对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通用技术课程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实践、学会创新。

所以,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紧紧抓住“实践”和“创新”这两个基本点,在必修内容的学习中,我们确定了“基于手工的实践”、“基于机械的实践”以及“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实践”三种梯级的整体实践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并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方法的指导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应该说,我们在建设课程基地的理念上还是与唐校长的观点相契合的。

二、彭刚主任说建设课程基地建设要进行“顶层设计”。

我的理解就是我们建设课程基地就是要结合我们的课程发展理念,对课程基地的建设内容、课程设置、基地的建设要有规划,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有具体可实施的方案。

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上都有了长远的规划,并制定出了实施方案。

我们是这么说,也是这做的。

在基础设施上,利用学校自筹经费完善和充实了“课程资源创新工作室”的各类常用工具,侧重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小制作、小发明。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和对教学内容尝试进行重组探索,及时吸收学生好的创意。

紧跟时代特点,开设新技术选修课程。

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得益于我们一开始就对课程基地有了长远规划和思考,基本上也是按照预设的规划进行实施。

三、朱校长说建设课程基地要四有:“有魂、有体、有道、有人”。

我的理解是首先,课程基地建设一定要有“宗旨”和价值观,就是我们建设课程基地的目的和意义体现在哪里?要有宗旨就是要有顶层设计的理念,每一个课
程基地都要针对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部分进行设计,就像人要有思想一样,这些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课程基地一定要有核心课程,没有课程体系建设的课程基地如何发展呢?建设课程基地最重要的应该是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而不是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建设,如果没有课程建设,仅有硬件设施的课程基地就只是一个人们参观的景点和景观而已,而没有课程体系的支撑,课程基地也只是空有其表而已,及时再有思想和宗旨,也只是空中楼阁。

再次,建设课程基地就是要紧紧抓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这个“道”,建设课程基地如果只是为了增加课程内容和学科数量,而没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只是增加学生的负担而已,建设课程基地就是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引导学生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学习方式转变,比如学生在接受型学习方式为主的同时学会探究式研究性、实践性等多种学习方式。

最后,课程基地建设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进入课程基地进行学习,是课程基地的建设成为实事、收到实效、建成实功。

课程基地不应该是竞赛生和特长生或者是少数学生的学习场所,而应该是所有学生的学习乐园。

吴桥中学物理课程基地建设已经走过近一年的历程,培育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已经基本完成课程所需硬件建设,为课程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促进学生的成长方面,开展实验式教学研究,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培养技术实践能力的同时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同时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主要是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参加骨干教师送课下乡活动,开展各种课程研究,
总的来说,我们的课程基地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反观我们当初的基地建设的内容与举措,在下面几个点上需要反思,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在轰轰烈烈的硬件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就是要扎扎实实的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实施阶段了,这是一个细水长流加平淡无奇的过程,需要我们课程基地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沉下心来,兢兢业业的做好课程教学工作。

通过这次考察观摩,反观我们的课程开设,更多的是基于教师的个人专业特长和硬件设施,而不是基于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基于硬件设施和校本选修课的课程无疑是很难惠及大部分学生的,因为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上课时间所能容纳的学生是有限的。

那么,如何让更多甚至全部学生能够分享课程基地的资源和课程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个人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选取部分与必修课程紧密相关的基地课程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在日常课堂进行教学;其次,将部分课程作为全员必修内容进行教学;再次,增加选修课课时数,扩大学生参与学习的面和量。

当然,这些做法都各有利弊,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探索,找到良好的解决方案。

二、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当中,虽然我们提出了很多的课程主题,但是囿于师资等因素的制约,无法把课程开起来,也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和闲置,这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常州市田家炳中学引进香港资金和师资力量的做法,我们
觉得在校内师资不足和无法胜任新的课程内容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其实花钱并不是很多,学生又能接触到高水平的专业人员的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三、课程基地建设需要本学科老师的全员参与,通过参与课程基地建设,教师能够在专业和能力上得到成长。

但是,实际情况是课程基地的建设还只是部分有专长的教师在做工作,其他教师还没能够加入到建设中,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解决思路是将二者的工作和活动能够结合起来,当然,也要思考建立一些机制,能够鼓励或奖励参与课程建设的老师,让参与者能够所收获。

四、课程基地的建设工作已经开始有些时间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没有对此进行很好的总结和整理,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好好对待的一项主要工作。

五、我们也要以课程基地为载体,积极研究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内容,对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模式,创新改进现有的课程学习方式,为今后的学生适应新的课程构建新的学习平台和乐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