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潜山县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3年中考语文阅卷分析
2013年中考语文阅卷分析题号:三、现代文阅读(三)23-26 满分8分共4题每题2分一、试题分析1、文体:议论文2、难度:中等、较活3、题目分析:第一题: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考查的是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把握,但在问法上较为灵活。
第二题: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为什么?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对议论文文体特点的把握能力。
第三题: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考查的是学生对常见的论证方法和作用的认知能力。
第四题: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整体理解、感悟和分析能力。
二、阅卷中发现的问题1、字迹潦草、模糊不清,语言表达不通顺、不流畅,写与试题无关的话。
2、学生对文体认识不清,基本概念混淆。
在议论文答题过程中出现了说明、描述、叙述、主旨、反衬、衬托等不该出现在此种文体中的词汇。
甚至于出现了这样的答案“因为第三段的论据方法是驳论,是指举一个反例用自己的观点去驳倒它,是议论文的一种说明方法。
概念混淆到了极点。
3、答题时语言表达不完整、不到位。
如答比喻论证的作用时,“生动、形象、论证”这些词不能在答案中落实;②③段构成对比论证,“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从反面说出了”“形成对比”等答案频繁出现,“对比论证”四个字总是说不完整;再如题目26问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学生答“因为只有爱自己,才能爱世界”、“如果不爱自己,怎么能爱世界呢?”学生认为这就应该是回答这个问题了。
4、关键知识点掌握不好,学生分析能力低。
画线句运用的是比喻论证,仅一个比喻论证,学生就答出了几十种答案,如比喻的论证方法、打比方、作比较、拟人的论证方法、类比论证、作比较的论证、对比论证,甚至出现了物理论证、自我论证这样的离奇答案。
在答论证方法作用时,学生分析不出用这种论证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论证本段的分论点,也就是本段的第一句话,答出了“照应文章第⑥段”“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答案,这本是平时训练很常见的题型,但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准确答出。
2012-201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官庄中学一、总体分析这一份期末考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考卷突出了检查学生一个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
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本次试卷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汉字的注音、书写、词语和成语的运用、语病修改、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的知识、综合性学习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诗词名句填空,难度较小,除个别的有错别字,其余得分不错,试卷开篇给了学生一份自信。
汉字、成语运用细密繁多,学生平时重视不够,所以丢分较多,以后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加强记忆。
第8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关注食品的安全和卫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阅读(一)古诗和古文阅读古诗阅读《晚春》,难度也很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太多理解的障碍,与中考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题的要求是一致的。
文言文阅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两个文段联系紧密,难度不大,让学生做到了课内到课外的迁移。
(二)记叙文说明文阅读设置了记叙文、说明文各一篇,记叙文问题的设置侧重文本理解,淡化文体知识,记叙文阅读考查了记叙文的基础知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品析句子,符合九年级学生的知识层面。
学生的所学知识能真正应用到检测当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了就有用,找到一份自信。
说明文《感冒吃药有讲究》考察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方法以及怎么预防感冒,时值冬日,为学生普及了与流感有关的知识。
第三部分作文作文形式从以前的话题作文中解脱出来,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与当下的作文考试题目类型的大致走向是一致的。
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出题者设置文题:《那一抹心痕》。
对于这个作文题目,主要体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说真话”的作文命题意图。
学生有较深刻的体验,有话可说,感情也较为真挚,但缺少深刻的表现,就是说,自己的感情,不知道怎么表达,生活面窄,选用的材料不是很新奇,我在批阅作文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是:作文选材不够典型,素材不够新颖,生活素材不够丰富。
2013语文试卷分析修改解析
(2)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借着火柴的亮光,看
见了温暖的( )、
喷香的
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蔼的。
13 年名著考查题,贯穿了以往阅读名著的要 求。虽然 2013年考纲对名著改动较多,不过选题 还是考生们比较熟悉的《骆驼祥子》和《安徒生 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是考生需阅 读了名著原本,做题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名著阅 读在连续几年“文学常识化”的基础上,有进一 步细化的倾向,无论是《骆驼祥子》的一段情节 中填写 A 、B 两个人物,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
弘 鲁 室研教县城舒
析分卷试文语考中
2013
一、试 题 特 点
2013 年安徽语文中考卷仍然沿用近几年的三大板块:
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写作。
题量除了 2012年是18题,13年跟前几年一样,计 19题。 赋分与前几年一致: 35分+55分+55分+5分=150分。能力考查 层次感强、难易适度,其中 易、中、难 题的比例约为 6:3 :1, 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试题 紧扣《安徽省学业水平考试纲要》,注重引导师生回归语文教 材,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注重考查学生 的语言和语文能力 。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遵循学 生学习语文的发展要求和语文学习规律,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 文素养,没有偏题、怪题。
语段综合训练中能使用新华字典,因 而字音字形部分学生基本能得分,但字义 失分较多,如“华而不实”的“华”应为 “开花”,不少学生选择了字典中“华” 的第一个义项“华丽”。
名著阅读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 1)~(2)题
试 。 (4分)
2013年秋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13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期末测试结束了,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与时俱进,适应当今改革的要求,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任教的九(7)(8)两个班语文试卷作一个全面、具体的分析。
一、基本情况2个班参考人数共有113 人。
九(7)班参考人数为57人,合格人数47人,合格率为82。
5%,优秀人数11人,优秀率为20%,最高分102分,最低分38分。
九(8)班参考人数为55人,合格人数44人,合格率为80%,优秀人数11人,优秀率为20%,最高分105分,最低分14分二、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语文卷由县教研室统一命制。
从形式上看,它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
命题者重点关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同时又直击中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还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本次测试命题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试题包括六个部分:一、选择题(24分);二、古诗文阅读(10分)三、默写(10分),四、综合学习(10分);七、现代文阅读(16分),作文50分。
现就本次调研测试卷的情况作具体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情,更好地让教学服务于中考。
试题难度适宜。
试卷在难度上既侧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能力的考查。
试题特别注重学生的人文性教育,侧重考查学生独特的见解和感受,靠死记硬背来得分的试题较少,主观性试题比例明显增加,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三、学生考试得失试题分析:第1小题从基础知识易混淆的字形、字音进行了考查,学生对易混淆的字掌握较差,如“娑”“忪”。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阅卷人:祁立微
题号:二、【二】10—12
参考总人数:22654人
平均分:6.43分
最高分:13分
最低分:0分
方差:6.16
典型错例:10、稻田的麦香,太阳的笑话,菜地的葱,豆荚炸裂的声音
11、(2)“那是世界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
12、修辞手法:打比方,重复,比喻,排笔
作用:突出主旨,增加趣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原因分析:1、仿写不注意格式;2、读题不认真,不遵循题意、文意,不按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3、读文不仔细,抓不住关键语句;4、修辞手法与
说明方法混淆不清,常用修辞手法作用不明。
阅卷体会及启示:夯实基础是得分的要点,低级错误是致命的要害。
认真读题是做题的前提,理清题意是答题的关键。
不能过分低估学生,也不可过
于高估,要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基础性的内容,然后再试着让学生学
会举一反三。
2013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13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的总体评价本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结构由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现代文阅读(28分)、古诗文阅读(15分)、作文(50分)四大版快组成。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
本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高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学生成绩分析班级参考学生226人,及格181人,及格率为72%,优秀53人,优秀率23%最高分116。
学生成绩整体良好,但已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三、答题情况分析(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2小题的找读音有错误的一项,第3小题找有错别字的一项,主要考查学生识字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落实不够。
2、综合性学习回答不完整,缺乏必要的积累。
第七小题考查了探究题,一些学生对这类题,把握不够准确,此题失分较多。
3、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重视程度不够,因而有错填或不填的现象。
(二)阅读现代文阅读此题选取了两个语段,一个在课内,一个选自课外。
按照新课标精神,设题选点较合理,全面考查了学生的一般阅读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筛选能力和揣摩语言、修辞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1、第11题学生对理由的阐述不准确。
第13题对句子的赏析和理解不到位,回答不够透彻,失分较多。
2、第14考查学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进行概括,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能力。
此大题学生得分率不很高。
主要原因在表达能力差成为学生普遍的弱点。
言不达意甚至是不知所云的学生不在少数。
文言文阅读此题选取了《三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遵循了课标对文言文的阅读要求。
解释加点的词和翻译句子都是书中注释出现的重点词句,多数学生能把握答题要点,因而,这两个小题的得分率较高。
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2013年度中考语文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试卷难度适中,试题设置合理。
从考试来看,禀承了中考试卷的一贯作风,注重基础,兼顾灵活性,提倡学生有合理而创意地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时考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试卷第一大题考查积累与运用,诗词填空均为考纲要求的必背诗文。
题型为上下句填空,理解性默写,分类默写,对联和交际语句。
理解性默写以及分类默写有古诗也有古文背诵,但都注重基础的考察,难度不大,符合平时的复习要求。
考查的试题也都建立在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以及很好的理解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而出的题。
比如:第六题考察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重对诗歌内容,情感上的理解。
第七题《无题》考察学生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
但都符合平时的复习要求,难度不大。
只要学生平时上课认真听讲,这里不会丢分。
对联部分考察学生对词性、词意以及语言的运用表达能力。
上联:四季美景养灵性,要求填写下联。
按照平时的讲课要求,先要断句。
四季/美景/养/灵性/。
名词、名词、动词、名词。
然后在根据上联的意思,对出下联。
比如百年母校育英才,或者一朝中考创佳绩。
等等,对联难度不大,也很符合平时学生复习思路。
交际语句部分考察学生良好的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
这种问题会设置一个情境,问题多是假如你是某人,你会怎么做。
所以处理这类问题时候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比如第九题,可以简单概括问题就是如果你是王阳,你该如何委婉的的劝阻客车上吸烟的人。
重点在“委婉”一次上,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试卷第二大题阅读,报包括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都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的能力。
课内文言文考的是《醉翁亭记》,也是中考必备文章之一,符合平时复习思路。
里面考察的问题也都注重基础,注重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课外文言文阅读《梨酒》,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够学会分析文章大意,去回答设置的问题。
但课外文言文的问题多比较基础。
语文试卷分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整体概况(一)试卷结构我县九年级语文试卷依据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结构,全卷共四个板块: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第二部分阅读共46分。
其中,古诗阅读(6分),文言文阅读(14分),说明文阅读(11分),记叙文阅读(15)分。
第三部分作文(50分)。
试卷继续维持三大块的结构,但各板块的赋分略有变化。
三大板块考查重点不变,但考查点更为全面。
(二)试题主要特点(1)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学科的“三个维度”。
命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体现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试题内容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思维过程、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判断等内容。
试题材料注重人文熏陶、注重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受到一次心灵的净化,灵魂的洗礼;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意识,陶冶道德情操。
(2)着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全卷没有繁题、偏题,所考查的都是学生在初一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如识字写字能力、基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段的阅读虽有一定意蕴但并不深奥,学生基本上都能读懂;作文题也无审题障碍。
全套试题特别关注学生语言理解及运用能力的考查,对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3)试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新型教育理念。
试卷的第6题考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着眼于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
试卷还强调创新,引导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地理解和表达。
(4)试题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
第6题、作文等都体现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这对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试卷满分值12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情况分析第一答题共6道题目,分值为24分。
2013年语文中考试卷分析
2013年语文中考试卷分析杜焕玲第一部分(总共6小题,24分)印象:试题难度适中,得分率较高。
1、.第1小题,查字典与改正错字,8空,4分。
主要问题为不了解查字法,拼音书写不规范;错字修改有些同学只找出错字却不知本字。
2、第二小题,诗文默写,共6空,6分。
得分主要集中在4-6分,个别为空白。
主要问题表现为,错别字较多,集中在“采(中间写成一竖)”“逊(讯)”“秉(多、少笔画)”“苟(荀)”“于(与)”“侯(候)”等字上。
另外,很多同学因书写潦草失分。
3、选择题(3.4)共2题,6分。
满分率较高,相对来说,4题标点错误更多一些。
4、第5小题,4分,病句修改题,满分率较高。
主要问题表现为找出错误但对错误表述不清。
5、第6小题,4分。
对西游记故事较为熟悉,第一小题满分率较高,但有个别学生表述不清或不能突出重点。
第二小题仿写内容能从西游记中选取人物故事,但仿写结构上错误较多。
总体上,学生的书写还需提高,修改痕迹要整洁,答卷的条理性、表述准确性还需加强训练。
说明文说明文设题共四个,其中三个小题(15、16、17题)均需要认真阅读文本,从文章中提取必要信息来答题。
从试卷上看,学生对这三个小题的解题方法运用较为恰当,约有20%的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阅卷的标准,也是能够准确使用文章中的词句,可得满分。
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的,尽管也可以得分,但是毕竟会产生表达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造成失分。
15题,“内容方面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够结合文本提问并且有思考价值可得满分,不符合其中一点,都会失分。
16题,筛选第二段的总述句(开头句或结尾句),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7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首先判断“是否适合中国人”,然后再谈理由。
判断错误整道题不得分;理由,能够运用从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可得满分。
18题,实则是考查根据示例仿照造句。
前两句,问题不大,“合在一起”后的想象和联想,学生表达不准确的问题比较突出。
2013-2014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13-2014年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随着2014年的到来,期末考试的帷幕渐渐落下,这次考试给我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试卷特点整套试卷紧扣中考题型,难易程度适中,覆盖面较广,全面考查了学生对初三年级所学两册书的内容。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阅读能力的检测都能显示出平日教与学的扎实程度。
客观地说试题不算难,但是就我们的学生答题情况看却不容乐观。
具体分析(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题,共35分)出现问题及原因:(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欠缺较多。
比如第2题,内容是记住了,但是总有错字出现,不能保证做到只要写上就不错字。
(2)缺少知识积累,或是太死板,不知变通。
即脖子里挂着大饼最终还是饿死。
不仅在这里,文言文阅读更甚。
比如第3题,成语的准确理解还是一大关,别说运用,就是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
平时虽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学生的知识面太过狭窄,仍是令人头痛的一点。
应对方法:在接下来的总复习中,要依托课本,有步骤、有条理的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加大练习量,重点问题要详细讲解,反复练习,争取让学生在基础上少丢分,甚至是不丢分。
(二)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18题,共55分)出现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1)文言文考查的是《鱼我所欲也》,共15分。
最高分:分。
纵观这几道题,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
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能化课内为课外,是否能够灵活运用。
问题较多的还是在翻译和理解上。
第14题,两个句子翻译,要么翻译错误,要么翻译不到位,丢拉现象比较普遍。
原因还是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机械记忆仍是主流。
第16题,分析作者感情太笼统,随意性太强,只是凭自己的一点生活经验,没有好好思考,没有联系全文去考虑,忘记了规范用词。
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让学生始终有一个大局的、整体的概念,规范答题,多进行一些迁移能力的练习,把课内和课外紧密联系起来,以期达到熟练、灵活的运用。
(3)议论文的阅读相对简单。
共21分。
最高分:分。
2013年潜山县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2013年潜山县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叶青徐赟2013年潜山县中考首次实行网上阅卷,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县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有效地找到下一步教学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特对2013年试卷进行抽样分析,得出如下报告:一、分数段统计分析全县中考报名5252人,语文学科实际参考人数5220 人。
全县最高分125.5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100.1分。
大多数集中在100-109分之间(此分数段有2198人)。
高分明显低于2012年(最高分135.5分,120分以上510人,300份随机抽样试卷的人均分104.73分)。
见表一:【表一】分数段统计表34 0.00651341 34 0.00651 5220 125.5 2 100.1120--129882 0.168965517 916 0.17548 5220 125.5 2 100.1 110--1192198 0.421072797 3114 0.59655 5220 125.5 2 100.1 100--10990--99 1349 0.258429119 4463 0.85498 5220 125.5 2 100.1 80--89 454 0.08697318 4917 0.94195 5220 125.5 2 100.170--79 181 0.03467433 5098 0.97663 5220 125.5 2 100.1 60--69 66 0.012643678 5164 0.98927 5220 125.5 2 100.1 50--59 27 0.005172414 5191 0.99444 5220 125.5 2 100.1 40--49 17 0.003256705 5208 0.9977 5220 125.5 2 100.1 30--39 6 0.001149425 5214 0.99885 5220 125.5 2 100.1 20--29 3 0.000574713 5217 0.99943 5220 125.5 2 100.1 10--19 2 0.000383142 5219 0.99981 5220 125.5 2 100.1 0--9 1 0.000191571 5220 1 5220 125.5 2 100.1从上表可以看出,考生得分集中在90——110分之间,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分布,说明成绩拔尖学生较少,可提升的空间很大。
2013初二语文试卷分析
2012—2013年初二语文考试试卷分析2013年初二第一次质量抽测语文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语文试卷题量与难度适中,但学生答得不太理想,最高分124,最低分17。
一、试题评价1、试题结构:全卷包括语言积累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四大部分,共25道小题,2、试题特点:(1)语言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书写、字词、修改、仿句、信息筛选、默写及名著阅读内容。
(2)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断句、内容理解和语言赏析的内容。
(3)注重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分别为说明文和记叙散文,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把握,准确提炼和表达的能力。
(4)作文考查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鼓励学生写真话,心里话。
(5)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题干表述严密。
此次考试的题型以考察学生能力为主。
二、存在的问题及疑问从试卷中看出的问题:1、修改病句一题(第3题)错误率较高。
表现为学生找不出宾语的缺少,而是较多地认为“贴”用的不好,说明学生对于句子成分很生疏,而且对这种病句类型印象不深。
2、第4题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写处总体的一个变化,知识针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年份进行了阐述,没有从总体上进行相关的信息筛选。
学生的筛选能力仍旧不高,也没有能掌握信息筛选题的技巧。
有待下步训练和加强。
3、针对于默写填空的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好的进行书写。
只是在部分学生的身上体现出对于一些较为难写的字,掌握的依旧不够扎实。
在(4)中,让学生写出千里马终身不得志的句子,有一部学生不能够写出“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第7题关于名著阅读的部分,明明题目是讲过的,而且难度也不是特别的高,可是依旧有很多的学生不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书写作者名字的时候也会出现错误。
体现出学生知识积累的不够扎实,考场不同出现的差距也十分的大。
5、在《送东阳马生序》的理解答题中在第(8)小题的解释字词中,这些字词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
2013初三语文(二检)试卷分析
2012-2013初三语文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分析试卷整体分析本套试卷难度中等偏上,但与去年二检相比稍微简单,但与中考相比难度相当,与中考题型较为相似。
综合性较强,比较注重基础和对学生口语交际、概括理解能力的考查,其中阅读与作文是考查的重点。
题型比较常见但是答案比较灵活,更注重学生答题思路及技巧与方法的运用,例如第二大题。
整体来讲,今年的二检试题切近考纲,切近中考。
其中,基础知识占26分,阅读部分占44分,作文占50分。
作文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及其对日常生活学习的感悟。
试卷结构分析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所属知识体系积累与运用1 辨字音 2 基础知识2 析字形 2 理解应用3 成语的理解及运用 3 课外及课内知识积累4 文学常识的熟识程度 3 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5 诗词填空8 语言的综合应用6 材料分析概括及改病句 5 修辞方法的应用7 句子仿写 3 语言概括记叙文阅读8 文章内容的概括 3 理解分析9 人物形象分析 4 思考分析10 画线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分析 4 弄懂文章内容11 对文章指定内容的理解 2 理解文章主旨12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及其原因 3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说明文阅读13 题目及开头的好处 3 理解分析14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 基础及应用15 写出说明对象的形成过程 3 内容的理解及概括16 概括出说明对象的优势和缺点 4 文章内容的总结文言文阅读及诗歌鉴赏17 解释加点字 4 基础知识熟记18 翻译句子 4 课文内容的熟识程度19 人物形象分析 2 概括分析20 对比阅读后写出自己的看法 2 思考并总结21 炼字赏析,理解作者描写的意境 2 体会诗歌的意境22 写出表现手法及作者思想感情 2 了解诗歌写作背景作文23 考查语言组织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50 对生活的观察及感悟,语言组织能力的运用注:1、对于本次考试基础丢分较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比如句子仿写、成语理解及文学常识等。
2013九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卷分析
2013年九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卷分析渑池县教育局教研室艾晓伟今年语文毕业考试试题,我在命题时力求从基础到能力,从理论到实践,从工具性到人文性,从课本到课外,从生活到社会,覆盖面要广,时代性要强,难易要适中。
既能考查知识,又能考查能力,内容要贴近教学一线,学生的能力水平要能够通过本试卷客观的反映出来。
作文题目要符合中招考试试题类型,能有效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考场作文应试技巧,做到指导和引领作用。
学生的成绩体现了命题的用意,全县人评分98.44 ,及格率99.07%,优秀率72.12%。
一、从整卷看,有如下特点:1、结构题型稳中求变。
试卷框架结构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全卷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
在分值的分布上,积累与运用28分,现代文阅读27分,古诗文阅读15分,写作50分。
题型方面与中招试题基本一致。
2、试题注重基础,难度较低。
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和运用,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
二、各题分析(一)积累与运用此题由8小题组成,共28分。
有字词识记、语病修改、例句仿写、名著知识、古诗文填空、材料探究等。
本题学生得分较高。
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第1小题中的“颠”字写错,第5小题例句仿写审题不清,第7题古诗文填空有错别字现象,第8题材料探究题提取主要信息语言不够概括,拟写标语语言不简练。
(二)现代文阅读由阅读(一)和阅读(二)组成,共27分。
阅读(一)是《小葱青青》记叙文阅读,由5小题组成,共15分,平均得分13分,,难度不高。
失分多在第10题和第13题,原因是学生做题不知结合相应文段全面思考,未能全面表述自己观点,不能挣全分,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语言文字组织能力不过关造成的。
阅读(二)是《太空里的绿色动力——太阳帆》说明文阅读。
由5小题组成,分值12分,平均得分10,难度不高。
失分主要在第16小题,学生在概括太阳帆特征时没有认真阅读文章,以致答案不完整。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6篇)
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6篇)初三语文试卷分析与反思1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搞好下一阶段的语文教学,现将前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1.搞好团体备课。
我们组总是提前把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资料团体确定下来,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并团体确定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方法。
2.抓好作业环节。
在为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我们每一天布置作业都不会超过20分钟,并且没有机械性的、重复性的作业。
我们的.作业紧紧围绕课本和伴你学以及刚刚征订的abc试卷,指定有针对性的题目作为作业。
3.提高课堂效率。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景下,我们确定了共同的教学资料,并且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尽量缩短教师的讲解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基本上每一节课都会进行小测,做到堂堂清。
切实落实小组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进取性。
4.注重知识和规律的积累。
语文学科更需要有心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整理和积累工作。
每一次的小测,每一次的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我们都要求学生认真地整理出来。
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常识性的知识,我们也要求学生积累和进取记忆。
5.搞好写作。
作文在考试中赋分50,不可小瞧。
我们根据教研室发放的作文配当认真搞好作文教学。
在作文练习前,我们总是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所凭借。
在本次考试中,我们初三语文基础知识得分46.2排在第三位,作文得分40,排在第二位,成绩差强人意。
本次考试的试题难度适中,只是课外阅读中议论文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在这方面也是我们没有充分的准备。
可是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争取在将来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下一阶段,我们打算:1.继续搞好团体备课,进一步规范课堂环节,在搞好合作探究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效率。
2.精选习题和作业,在减负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3.继续认真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4.搞好阅读教学,剖析典范的课文,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的阅读本事和组织答案的本事,并为作文做好素材和技能的储备。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3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纵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朴实简约,难度不大,试卷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与课标和考纲联系更加紧密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考纲。
这套试题是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重点的。
注重积累。
试题坚持从新课标要求初中考生背诵的古诗文名句、名著名篇等方面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状况。
试题继承了前几年的做法,在语言材料积累的基础上,加强了理解性和运用性积累的考查。
注重感受。
在阅读理解题中十分注意通过文本引发考生的主观感受,所设问题的角度尽可能贴近考生的生活和心理;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便于考生身临其境地表达感受、思考问题;试题注重考考查与考生的生活实际、成长过程相关的知识积累、分析、感悟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不少试题在设问的方法上和参考答案中为考生发表主观化的感受预留空间。
作文命题能启发考生调动自己原有生活体验方面的积累,激发考生的表达欲望,使人体验方面的积累,激发考生的表达欲望,使人人有话可说。
注重运用和探究。
为引导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分标准多题不设统一答案,只列示例或要点,在阅卷的思维上加以引导,主观题参考要点后多附“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字样。
尤为可贵的是,设题在注重体现价值导向和审美情趣的同时防止了用大而无当的引申或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演绎来代替对基本阅读能力考查现象的发生。
高三语文组
2013.6。
九年级语文 试卷分析报告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评价分析报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搞好下学期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语文试卷和教学质量做如下分析:一、总体分析试题反映了《课标》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有利于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有利于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些都与当前课程改革的目标一致,将进一步强化课程改革,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卷结构分析及试题特点一、试题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20分,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口语交际;第二部分是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完成2-8题;第三部分是阅读文言文阅读下文,完成9-12题;第四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完成13-23题;第五部分是写作。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能够全面测出课标上语文对学生所要求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
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设计的也比较合理,第2--8选择题是基础知识,是考察学生字词、诗句的掌握情况,从易到难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程度掌握的非常适当。
从难度上,试题比较适中,没有怪题、偏题。
在试题的命制上,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基本含盖了九年级(上)册的学习范围,现代文阅读能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命制,这种考察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句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能从最基本阅读能力的建构上出题,文言文的考察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与迁移,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语段内容的整体理解,把握文言考察的立足点,有利于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写作能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人入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身边的点滴,便于学生动笔,利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题共1个小题,分值为3分,总体来看学生得分基本在2--3分左右,第二大题错误的主要是2、3、4、6、7小题,原因如下,第2题学生对拼音的声调、词语的解释掌握不准,错的多。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报告1. 引言本文对一份初中语文试卷进行了分析。
试卷由多道选择题和阅读理解题组成,旨在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分析试卷的难易程度、题型分布和题目命制等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整体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2. 试卷难易程度分析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份试卷整体来说,难度适中,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
选择题部分的题目设置较为灵活,涵盖了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和篇章理解等方面。
阅读理解题相对较长,但题目难度适中,可以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推理能力。
通过这样的设计,试卷能够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语文水平。
3. 题型分布分析语文试卷的题型分布也是评估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试卷的题型分布相对均衡,分别包括了词语填空、选词填空、句子改错、阅读理解等多种题型。
这样的设计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词汇和语法的基本掌握,还需要学生具备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试卷中的每个题型都有一定的比重,使得试卷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语文水平。
4. 题目命制分析试卷的题目命制是评价试卷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
本试卷的题目命制相对合理,题目的难度与学生年级相匹配,涉及的内容也与课程要求相符。
词语填空和选词填空题目设计合理,涵盖了常见的词汇和短语,并且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句子改错题目能够考察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题目的文章内容也与学生年级的教材相符,能够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
5. 学生表现分析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表现。
根据试卷得分情况,可以得出学生的整体水平。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题型的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在不同方面需要加强的地方。
例如,如果学生在词语填空和选词填空题目上得分较低,可能需要加强词汇的积累和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如果学生在阅读理解题目上得分较低,可能需要加强阅读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潜山县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分析报告叶青徐赟2013年潜山县中考首次实行网上阅卷,取得了圆满成功。
为了更好地了解全县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进而有效地找到下一步教学工作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特对2013年试卷进行抽样分析,得出如下报告:一、分数段统计分析全县中考报名5252人,语文学科实际参考人数5220 人。
全县最高分125.5分,最低分2分,平均分100.1分。
大多数集中在100-109分之间(此分数段有2198人)。
高分明显低于2012年(最高分135.5分,120分以上510人,300份随机抽样试卷的人均分104.73分)。
见表一:【表一】分数段统计表34 0.00651341 34 0.00651 5220 125.5 2 100.1120--129882 0.168965517 916 0.17548 5220 125.5 2 100.1 110--1192198 0.421072797 3114 0.59655 5220 125.5 2 100.1 100--10990--99 1349 0.258429119 4463 0.85498 5220 125.5 2 100.180--89 454 0.08697318 4917 0.94195 5220 125.5 2 100.170--79 181 0.03467433 5098 0.97663 5220 125.5 2 100.160--69 66 0.012643678 5164 0.98927 5220 125.5 2 100.150--59 27 0.005172414 5191 0.99444 5220 125.5 2 100.140--49 17 0.003256705 5208 0.9977 5220 125.5 2 100.130--39 6 0.001149425 5214 0.99885 5220 125.5 2 100.120--29 3 0.000574713 5217 0.99943 5220 125.5 2 100.110--19 2 0.000383142 5219 0.99981 5220 125.5 2 100.10--9 1 0.000191571 5220 1 5220 125.5 2 100.1从上表可以看出,考生得分集中在90——110分之间,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状态分布,说明成绩拔尖学生较少,可提升的空间很大。
二、试卷及答题分析今年中考语文试题继续呈现“稳中求变,变化不大”的特点,所谓“稳”是指题型与2012年相比基本不变。
所谓“变”,是往年作文实行全命题与半命题轮流间隔出现,但今年没有命制全命题,而沿袭了去年的半命题,打乱了全命题与半命题间年出现的惯性;综合性学习涉及了交通安全,突破了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学习生活等内容,联系社会生活更密切了;名著导读,涉及《骆驼祥子》和《安徒生童话》两项内容;阅读理解,现代文考查了说明文(去年考查的是议论文)、散文。
试题简约,总体难度不大,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要求。
但阅卷中,发现很多不该失误的地方。
按照试题顺序,简析如下:(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第1题为识记默写性题,正确率较高。
第(1)小题为“8选6题”,但考生中出现全答或多选的情况,原因之一是出于自信,可仍有未得到该小题满分6分的,主要原因还是未注意到题目中“任选其中6句作答”的要求。
主要错误有:第①题受上句“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择”的影响,有不少考生在“其不善者而改之”,前也误加“择”字,即变成“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第②题有的考生答成“日月之行”。
未能准确识记住“若出其里”的上句是“星汉灿烂”;而“若出其中”的上句才是“日月之行”;第③题有极少数考生把“草色入帘青”的“青”写成“清”;第④题少数同学把“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写成“雁”,极少数同学写成“谁家新燕啄春泥”;第⑤题有的考生分不清“居”与“处”,“民”与“君”的次序,也有把“忧”错写成“优”的;第⑥题极少数考生把“山重水复”写成“山穷水尽”;第⑦题把天涯的“涯”写成山崖的“崖”,或写成三点水旁加个山崖的“崖”的错字;第⑧题,把“伤心秦汉经行处”的“汉”写成“汗”,“经行处”写成“行经处”。
此题选做率较低。
第(2)小题是整首(或部分)连续默写,默写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颈联和尾联。
出现的问题有:第一,易错的字有:渐(溅)、蹄(啼)、杨(扬)、阴(荫)、堤(提、低)。
(括号内,均为错别字)第二,写不全,只默写了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或后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句。
第三,默写成其它诗的内容。
有默写成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有默写成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这说明平时学生在背诵古诗词曲中,只习惯背记内容而不顾及题目和作者,以致诗歌的内容与题目、作者对不上号。
第2题的第(1)小题,有相当数量的考生把希冀的“冀”写成“寄”,还有少数写成“绩、迹、寂”的。
第(2)小题绝大多数都正确,写成单字的较少,说明平时教师在教学中对该类型题目的审题作了强调。
找到错词“星晨”而改错的也极少。
第(3)小题的第一个空,很多考生按《新华字典》上的解释“美丽而有光彩的”算对了。
第(4)小题为仿写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按“一边种植梦想”的句式来写,应是6个字且为“一边﹢动词﹢名词(现实,或与现实有关的词)”式,如“一边用汗水浇灌”,句式上错的还是极少数。
第二,关键是内容上。
根据这段上文,谈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所以仿写的下句应与“现实”有关,可是不少考生是对上句的重复,还是谈梦想,如“一边洒下希望”、“一边怀揣希望”、“一边播散希望”、“一边栽下希望”等。
第3题为名著导读题。
第(1)小题A处错误有两种情况:一是意思对,但不具体、明确,如“车厂老板”;二是完全错误,写成“祥子”、“孙侦探”、“(刘)厂长”等。
第(2)小题第一空,在错误中答成“阳光”、“火光”的多;第4题是综合性学习题,内容为“中国式的过马路”。
它紧随时事,出得新颖快捷。
出现的问题有:第(1)小题得分率较高,但也有的考生只是把表格中的几种情况简单相加,如“闯红灯原因有:看到别人闯,看到没有车,习惯了和有急事。
”而不能从表格的数字中,概括出“多”、“少”、“极少”的结论,但也有考生答出了“从众心理”、“没有自制力”、“随大流”等好的答案。
第(2)小题,有的考生未明确选择①或②,阅卷老师要根据其内容才能推测出来选的是第几题,其中的关键是有不少考生尽管规劝的内容还较合情合理,但没有“大妈”或“大叔(叔叔)”的称呼。
第(3)题为改病句题。
很多考生未能修改出的是第①题的第一空,不知“原因是……引发的”为句式杂糅或叫语意重复,删去其一即可。
第②题也有写成“把[B]与[A]调换”,这也是对的。
随着语法知识的淡化教学,我们注意到近年来的改病句题难度越来越低,以致到现在这种某句哪错了、应怎么改,不少考生理不出头绪。
(二)阅读本卷的阅读理解[一]为说明文《西塘古镇》。
第5题:(一)有分成五个部分的,如“③//④//⑤//⑥⑦//⑧⑨”,考生脑中或许认为四部分要用四个隔线,殊不知隔成五部分了。
有分成三部分的,如“③//④⑤//⑥⑦⑧⑨//”,此种情况的考生或许未注意到划在最后的线是无用的。
甚至还有分成两部分的。
这些都是未注意审题所致。
(二)也有未按要求划成单线“/”的;还有在最后划了多余的线,即“……⑨//”或“⑨/”,只要前面分得正确,此种情况都算对了。
第6题:古桥“数量多(或‘河桥密布’)”的特点和廊棚“规模大”的特点答出的不多。
第7题:(一)错答成“举例说明”、“道理说明”,把说明方法与论证方法混为一谈。
(二)答成“设问、说明”的,把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与说明方法相混淆。
这暴露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学科,一门学问,它最小的细胞就是由概念术语组成的。
语文学科,像初中生要掌握的“5种表达方式、10种(常见的有6种)说明方法、8种修辞手法、4种论证方法以及写作手法”等等概念术语是避免不了的。
考生概念的混乱是教师平时教学中不够重视纠正造成的。
第8题是考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题目,说说“两个‘仅’字的表达效果”。
此题“暗藏杀机”。
两个“仅”都是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有的考生答成“一个突出强调了石皮弄的宽,一个突出强调了石皮弄的窄。
”殊不知,石皮弄,“宽处仅1米”,宽处也是狭窄的。
还有不少考生多答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此话也是正确的。
此题,还涉及到当下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阅读理解概念化、公式化”。
答案分为几步,如:第一步某词好不好;第二步某词是何意;第三步如去掉某词就与实际不符;第四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我们说,阅读理解是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怎能用什么公式来统一解决一切呢(上海师大博导王荣生教授语)?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造成学生思维的机械和僵化,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和语文素养的降低,不利于学生终生发展。
第9题,此题得分率较低。
不少考生简单地把“势”理解为“地势”、“地理环境”;把“事”理解为“做事”,至于什么样的地势或地理环境?做什么事?却不能根据原文来具体回答了。
本卷的阅读理解[二]为散文《远去的乡村》。
写景抒情的散文,课本中出现不少,语言优美,构思精巧,意蕴深厚,应该深得考生喜欢。
但答题时,容易思考浅薄,抓不住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0题,有一定难度,因为其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概括,二是仿写。
答题时,需要抓住④⑤⑥段中所描写的乡村富有诗意的景物,仿照“童年的蛙声”“稻田的荷香”的句式,用凝练的语句来表达。
但有不少考生答成了“它在朱自清的《春》中”“它在清风明月里”等等偏离文本、仿写有误的答案。
第11题,题目中的“感悟”,在这里就是表达作者对“土地”一种思考,在表达方式的层面上来看,就是一种抒情或议论。
由此可见,“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是“我”摔跤时的感悟,“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则是写“我”听豆荚炸裂声时的感悟。
不少考生不注意题目要求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用自己的话概括,适得其反。
第12题,不少考生找到的修辞手法只有“排比、拟人、反复”中的前两种,“反复”没有答出来。
从整体来看,运用了拟人手法,“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这样就构成了排比。
而“一行一行”等也构成间隔反复。
先要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再说明其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