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聚焦中考》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 16记叙文线索与情节.doc

合集下载

考点跟踪突破16 记叙文线索与情节

考点跟踪突破16 记叙文线索与情节

考点跟踪突破16记叙文线索与情节(一)(2017·上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09394062)十七岁那年的单车①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

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

刘伟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

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

刘伟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

③那一天,刘伟没有骑车出门。

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

单车散了架。

“你——”刘伟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

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

④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

⑤第二天,刘伟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

”刘伟头也不回,(),走了。

⑥“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

⑦刘伟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刘伟的饭留在锅里。

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

⑧刘伟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

母亲急了,找男人吵。

父亲便四处打听刘伟的下落。

⑨母亲依然每天都给刘伟留饭。

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

⑩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

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

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

⑪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

刘伟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啊!”⑫刘伟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

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

⑬刘伟在前面使劲蹬车。

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

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

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

⑭刘伟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⑮“我不走了。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题(理解标题含义)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题(理解标题含义)

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跟踪训练题(理解标题含义)(一)(2016·镇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捕风者彭家河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

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

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

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

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

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

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

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

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

《聚焦中考》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 16记叙文线索与情节含答案

《聚焦中考》中考语文考点跟踪突破: 16记叙文线索与情节含答案

考点跟踪突破16 记叙文线索与情节(一)(2016·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少年护城河肖复兴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

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

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

”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

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

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儿。

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的简单,又是这样的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

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交给她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

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

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

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通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脸青,鼻子流出了血。

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

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

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

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

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追踪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追踪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追踪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现在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语文记叙文答题技能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期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获得良好成绩!今天作者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追踪,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追踪11、运用想象,恰当的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描写。

如写“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你可以一句话写完,也能够像以下去写: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牢牢“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邋遢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忍让:身体高大的在纵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奇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车的人气急败坏,下车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眼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两相比较,当然是添加了这种想象性体验的描写更加生动。

通过想象使作者直接进入特定的场景中,帮助我们生成无穷无尽可写作的杰出内容。

当然这种清楚强烈的写作体验,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具有的,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做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从而打开学生写作的闸门。

2、细化动作,增加动作的内涵,延长动作进程。

如表达“妈妈长时间看着我”之意,有的同学简单写成一句话:“妈妈长时间盯着我,看了很久、很久……”。

而另一位同学不但写出了妈妈看的动作,还写出了我对妈妈眼神的料想:“妈妈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到她的眼光在我的头发上触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想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眼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眼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顺的手,轻轻地推拿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

妈妈的眼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好像在找寻着什么,妈妈在找寻她自己的影子吗?又好像在观赏着什么,还是在观赏凝聚她一生血汗的艺术品?”增加了动作的内涵,同时也就增加了人物的情感,浓浓的母爱激荡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心理共鸣。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6记叙文主题与标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6记叙文主题与标题

考点跟踪突破16 记叙文主题与标题(一)(2016·连云港)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最大的事情刘亮程①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了。

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②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

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

草棚这儿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

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粒足够几代老鼠吃。

鸟会把巢筑在我们搭起的草棚上,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

野鸡会从门缝钻进来,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③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

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

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边。

④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

下下一年还不来。

⑤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

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

再也没有了。

⑥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⑦别说一座铜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

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⑧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

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

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

终于有一天,再听不见了。

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有锹来铲它,脚来踩它,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来。

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土房子。

⑨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⑩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

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把这棵木梁蛀空。

然后房顶塌下来。

⑪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

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

⑫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

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大蝼蚁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

2019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6 线索与情节

2019聚焦中考语文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6 线索与情节

考点跟踪突破16线索与情节一、(2015·临沂)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雪白王开岭一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比如雪。

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

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

童年时,我心里溢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

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

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

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

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

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那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

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雪么?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

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

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①”,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

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

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不久,她因贫穷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

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儿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最难忘的一个,也是最伤感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的女儿是买不起雪花膏的。

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二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从前的那些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

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另外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是的,我们相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记叙文阅读线索的作用课件

序考点的常考题型。
(一)2016河南中考《母亲养蜗牛》第8小题(17年三年模拟五年中考第92页)
8.“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4分)
(1)①(
),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②(
) ,波澜又起。
(二)2014河南中考《看自行车的女人》(河南中考试题精编第3页) 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3)以人物为线索。如《最后一课》以“我”(小弗朗士)的见闻感受 为线索。
(4)以事件为线索。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 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这一中心事件。 (5)以事 物为线索。“一物”:一事指作品中说描绘的具体的物。如 《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情节是围绕“紫藤萝瀑布”展开的,“紫藤萝瀑布” 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紫藤萝 瀑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 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了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 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 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阿长与山海经》中以“我对长妈 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济南的冬天》中以“我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为线索。
文章线索的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
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

专题15 记叙性文体阅读-2017年中考语文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考点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具体到记叙文,中考要求有以下4点:①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②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

③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二、中考对这部分的考查重点是:①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和体会选材目的。

③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近几年中考记叙文阅读测试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在命题材料的选取上较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比较注意其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等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占较大比例。

②记叙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占份额最大。

由于中考语文将逐步过渡到最终只考读写,因而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试题所占比例逐年加大,而中考现代文阅读又一向以记叙文为主要考查文体,所以记叙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

抓住记叙文阅读就抓住了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半壁河山”。

③选文课内课外并举,课外选文逐渐加大。

甲卷的阅读题选文目前还是一段课内一段课外,乙卷则多是取自课外。

总体上看,课外选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已是势在必行。

因为,一方面它有利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另一方面也是实行“一纲多本”后保证公平竞争所必需的。

④选择题主观题并行,主观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选择题在考查的覆盖面、阅卷的客观性上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题型优势,但它忽略对过程的考查,忽视对语言表述的考查等弱点正日益暴露出来。

鉴于此,前些年重选择题轻主观题的倾向正在得到纠正,目前主观题正呈现上升的势头。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记叙文阅读(线索与情节)

2017中考语文总复习考点跟踪突破10记叙文阅读(线索与情节)

考点跟踪突破10 记叙文阅读(线索与情节)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看麦熟刘成章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

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

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

②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

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

③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

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

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

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

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

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

④于是,麦黄天,广漠的田野上,村与村的大路小路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

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

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

⑤奔着爹,她们在走。

奔着娘,她们在走。

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

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丰盈而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

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

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

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⑥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

她们或者静看半天,或者干脆上前折个麦穗,放在手心把颗粒搓下来,吹去皮皮,数数一共是多少颗,然后挑一颗胖嘟嘟的颗粒,轻巧地扔进红唇,用雪白的牙齿咬咬。

2017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第二讲 专题一 线索与情节

2017中考语文(陕西)总复习现代文阅读第二讲 专题一 线索与情节

④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女儿准备将伞送给 新同学
2.细读课文,完成下面题目。 (1)文中说“女儿对答如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 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我”为什 么会“又惊又喜”? “惊”是因为女儿以“和爸妈捉迷藏”来应对陌生男子的问话,出乎 “我”的意料;“喜”是因为女儿懂得以巧妙的理由防范陌生人、保 护自己,心中感到高兴。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⑫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常常行进在布满漩涡、处处危险的浊流中,孩子的童真与善良, 却让我仿佛在浊流中看到一股清泉,这股清泉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的 甘甜,让我看到了人间最美好的那一面!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世俗的社会比喻成“布满漩涡、处处危险 的浊流”,将“童真与善良”比喻为“一股清泉”,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童真与善良”带给“我”的温暖,让“我”看到了人性的美好。
(3)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串联、合并。
(4)摘录句段法。引用或整理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 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警策句、议论抒情句。
(5)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进行概括。
3.情节安排 (1)文章情节的四个阶段:开端、发展、高①顺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
⑦那陌生男子又问女儿,为何单独走路,爸妈在哪里?女儿对答如 流,说在跟爸爸妈妈捉迷藏呢,他们可能就躲在前面的树丛里。我又 惊又喜,这理由简直妙不可言。此时,陌生男子从背包掏出一把玲珑 的小红伞,向女儿比比画画,我心咚咚跳,叫自己沉住气,看看女儿 会怎样应付。 ⑧那陌生男子硬是将小伞塞入女儿手中,两人开始拉扯推让。我赶 紧走过去,还未来得及出声,一名推婴儿车的女子忽然走过来,正是 广场上扔鞋小妹妹的妈妈。她挡在陌生男子前面,质问他意欲何为。 陌生男子大窘,举起小伞叫我们看,上面印着广告,有家新开张的甜 品店儿童节大酬宾。他解释,因为看小女孩实在可爱,忍不住多聊了 几句,所以才造成一场误会。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及对策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及对策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及对策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考点一:叙事线索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对策:1、了解叙事线索的几种类型:(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其中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2、寻找线索的几种方法:(1)文章的标题。

(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考点二:表达方式类型(一):直接考查一些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类型(二):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简要说明这些描写方法的作用。

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5)环境描写。

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4)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类型(三):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考点三:表现手法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

对策:1、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及对策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及对策

中考记述文阅读考点及对策考点一:叙事线索考察种类: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对策:1.认识叙事线索的几种种类:(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觉或许事迹。

(2)物件线索:某一有特别意义的物件。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2.找寻线索的几种方法: (1)文章的标题。

(2)各段频频出现的事物。

(3)文中谈论抒怀的语句。

(4)作者的思想感情。

(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觉。

考点二:表达方式种类 (一):直接考察某个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认识表达方式的几种种类:记述、谈论、说明、抒怀、描绘。

种类 (二):本段 (本句 )运用了哪些描绘方法 ?简要说明这些描绘方法的作用。

对策: 1.认识描绘的几种形式:(1)从不一样的感觉来描绘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联合。

(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

(4)人物描绘的多种方法。

(5)环境描绘。

2.要点认识几种描绘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1)肖像 (相貌 )描绘 [ 包含神态描绘 ]( 描绘人物的面貌、穿着、神态、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状况。

(2)语言(对话)描绘和行动(动作)描绘: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 ),并反应了人物的××性格特色或××精神质量。

有时还推进了情节的发展。

(3)心理描绘:形象生动地反应出人物的××思想,揭露了人物的××性格或许××质量。

(4)环境描绘:自然环境描绘和社会环境描绘。

自然环境 (描绘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 ):衬着××环境氛围,衬托人物的××感情,预示人物的××命运,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描绘社会状况或许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四周 (室内 )的布局、摆设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衬着××环境氛围,衬托人物心情,推进情节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突破16 记叙文线索与情节(一)(2016·陕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少年护城河肖复兴①在我童年住的大院里,我和大华曾经是死对头。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

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偶尔会来北京看看他,但谁都没有见过他爸爸,他自己也没见过。

这一点,是公开的秘密,全院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

②当时,学校里流行唱一首名字叫《我是一个黑孩子》的歌,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在黑非洲。

”我给改了词儿:“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

这里黑孩子的“黑”不是黑人的“黑”,而是找不着主儿即“私生子”的意思。

我故意唱给大华听,很快就传开了,全院的孩子见到大华,都齐声唱这句词儿。

现在想想,小孩子的是非好恶就是这样的简单,又是这样的偏颇,真的是欺负人家大华。

③大华比我高两年级,那时上小学五年级,长得很壮,论打架,我是打不过他的。

之所以敢这样有恃无恐地欺负他,是因为他的小姑脾气很烈,管他很严,如果知道他在外面和哪个孩子打架了,不问青红皂白,总是要让他先从他家的胆瓶里取出鸡毛掸子,交给她然后撅着屁股,结结实实挨一顿揍。

④我和大华唯一一次动手打架,是在一天放学之后。

因为被老师留下训话,出校门时天已经黑了。

从学校到我们大院,要经过一条胡同,胡同里有一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大石碑。

由于胡同里没有路灯,漆黑一片,经过那块石碑的时候,突然从后面蹿出一个人影,饿虎扑食一般,就把我按倒在地上,然后一通拳头如雨,打得我鼻肿脸青,鼻子流出了血。

等我从地上爬起来,人影早没有了。

但我知道除了大华,不会有别人。

⑤我们两人之间的仇,因为一句歌词,也因为这一场架,算是打上了一个死结。

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也不说话,即使迎面走过,也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⑥没有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的母亲突然去世了。

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

一下子,全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原来跟着我一起冲着大华唱“我是一个黑孩子,我的家不知在何处”的孩子们,开始齐刷刷地对我唱起他们新改编的歌谣:“小白菜呀,地里黄哟;有个孩子,没有娘哟……”⑦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⑧我很想和他说话,不提过去的事,只是聊聊乒乓球,说说游泳世界冠军就好。

好几次,碰到一起了,却还是开不了口。

再次擦肩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

⑨一直到我上了中学,和他一所学校,参加了学校的游泳队,由于他比我高两年级,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我们才第一次开口说话。

这一说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过去那点儿事,就像沙子被水冲得无影无踪,我们一下子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童年的心思,有时就是这样窄小如韭菜叶,有时又是这样没心没肺,把什么都抛到脑后。

只是,我们都小心翼翼地,谁也不去碰过去的往事,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

⑩大华上高一那年春天,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

那天放学回家,刚看见他的生母,他扭头就跑,一直跑到护城河边。

他的生母,还有大院好多人都跑了过去,却只看见河边上大华的书包和一双白力士鞋,不见他的人影。

大家沿河喊他的名字,一直喊到了晚上,也再没有见他的人影。

大华的生母一下子就哭了起来,大家也都以为大华是投河自尽了。

⑪我不信。

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

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我在河边站了很久,突然,我憋足了一口气,双手在嘴边围成一个喇叭,冲着河水大喊了一声:大华!没有任何反应。

我又喊了第二声:大华!只有我自己的回声。

心里悄悄想,事不过三,我再喊一声,大华,你可一定得出来呀!我第三声大华落了地,依然没有回应,一下子透心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哇哇地哭了。

⑫就在这时候,河水有了哗哗的响声,一个人影已经游到了河中心,笔直地向我游来。

我一眼看出来,是大华!⑬我知道,我们的友情,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⑭一直到现在,只要我们彼此谁有点儿什么事情,不用开口,就像真的有什么心理感应一样,保证对方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

我们两人都相信,这不是什么神奇,是真实的存在。

这个真实就是友情。

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人的一辈子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朋友,但真正的朋友,一个就足够。

(选文有改动)1.请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的故事脉络。

(每空8个字)①篡改歌词,欺负大华——②黑夜遇袭,遭到报复——③母亲去世,遭受欺负——④学习游泳,再次交往——⑤深夜寻友,找到大华2.大华的“眉毛往上挑了挑,嘴唇动了动”,这个细节表现了大华怎样的心理?表现大华也想与“我”和好,又碍于自尊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3.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发现,唯一没有对我唱这个歌的,竟然..是大华!写出发现大华没有“报复”“我”,出乎“我”的意料,既表现了“我”的惊讶,又流露出“我”的感激,还传达出“我”的愧疚。

(2)夜里,我一个人又.跑到护城河边,河水很平静,没有一点儿波纹。

写“我”夜晚再次到护城河边寻找大华,“我”的这个举动一方面表现出“我”对大华的牵挂,另一方面凸显出“我”对大华有信心。

4.文中有多处地方,相互照应。

请找两处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示例一:“谁也不去提私生子或后妈这令人厌烦的词眼儿”照应:“大华倒霉就倒霉在他是个私生子”“父亲回老家沧县给我找了个后妈”示例二:“我知道大华的水性很好,他要是真的想不开,也不会选择投水”照应“老师指派他教我总也学不规范的仰泳动作”示例三:“他的小姑突然病故,他的生母从山西赶来,要带着他回山西”照应“他一直跟着他小姑过,他的生母在山西”5.“我”和大华,为什么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请结合全文,分点回答。

(1)_“我”和大华曾因年幼无知互相伤害,而大华却能在“我”遭遇不幸时,谅解“我”,包容_“我”;(2)_“我”和大华虽心有芥蒂,却能不计前嫌,敞开胸怀,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3)“我”在大华最脆弱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我们开始建立真正的友谊;(4)“我”和大华能够心心相通,心有灵犀,无需语言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并施以援手。

(二)(2016·天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三角梅刘成章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

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

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

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

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

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

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

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

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

我们高兴极了。

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

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

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

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

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

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

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点拨: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信息的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注意行文线索和关键词句。

本文以三角梅为行文线索,描述了它的成长历程,题目即要求考生关注“成长经历”。

根据作者叙述的时间变化和描述其生长状态的关键词句即可给出答案。

文章第②至⑧段先后描述了不同时间段三角梅的生长情况,其中第⑤至⑧段主要写的是第四年的情况,题干已经给出,只要梳理出前三年的生长情况即可。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绽放的三角梅被风吹动时鲜艳如火、活力无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BD)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花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代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看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

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作者被三角梅默默积蓄,奋力生长,最终绽放出灿烂之花的经历所震撼,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所蕴藏的坚韧精神的由衷赞叹,升华了文章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