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练习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结合“某自然带的分布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2.图甲中该自然带的分布最高纬度高于40°,而在图乙中分布的最高纬度在30°附近,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及轮廓B.大气环流的差异C.地形分布D.洋流影响解析:图示阴影地区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图乙为非洲大陆南端,35°S以南为海洋,没有陆地自然带分布。
图甲为半岛地形,伸入海洋中,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纬度较高。
答案:1.C 2.A下图为“沿某纬线自然环境变化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b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4.导致图中由c到a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土壤条件D.人类生产方式解析:由图示经度及地形可知,b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东部,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由c到a,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呈现森林(c)→草原(b)→荒漠(a)的变化。
答案:3.C 4.B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完成第5~6题。
5.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6.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解析:诗句描述的是由北向南的变化,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以热量为基础。
答案:5.B 6.B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4.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高中地理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1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复习总结新人教版必修1陆地自然带的特征和分布读图1和图2,完成(1)~(2)题。
(1)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2)据图2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解析:第(1)题,O→a,热量条件在不断增强,纬度越来越低,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O→b,热量条件在不断减弱,可能是纬度越来越高,也可能是海拔越来越高。
第(2)题,从图中可知,非洲土地退化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答案:(1)D (2)B特殊地区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
但是某些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上述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这种地域分异叫做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方面。
(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这是由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形成的。
(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狭长,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这些绿洲是由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而形成的。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5)题。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提升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知识必备 1.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自然环境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自然环境要素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 能量交换,构成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基础。 2.自然环境拥有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等整体功能。 3.自然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演化是统一的, 形成了阶段性的环境要素组合。 4.对外界的干扰,要素间产生了连锁变化,自然环境表现出整体性 的响应。 5.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 部条件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
自然环 境的差
异性
热带水果:椰子 亚热带水果:柑橘 暖温带水果:苹果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始盛开
山地发展“立体农业”
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 化
垂直地域分异的体现 利用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 到山顶种植不同的作物
[学以致用] 1.甲图为秦岭南北坡1月平均气温 随海拔的变化图,其中各点为不同海 拔实测得到的气温值,线段代表不同 坡向的气温变化趋势。乙图为秦岭南 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其中a~ g海拔不断升高,a~g为植被带。读图, 完成(1)~(3)题。
(3)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a~d因水热条件变差导致林地比重变小
②g大致是林地和草地的分界带
③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④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小D.①④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g植被带处林地和灌木疏林的面积比重几乎为0,而 草地面积比重接近100%,说明g大致是林地和草地的分界带。从土地利用的类型 比重计算可知,南坡林地和草地比重最大。
(1)甲图中同海拔南北坡温差显著,下列有关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是( B )
[推荐学习]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他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①②④正确。
答案 1.A 2.D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循环的过程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C.如果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受阻4.有关作用于⑤环节的人类活动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解析第3题,①②③反映了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循环的过程,故A项错误;④环节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氧化物排放到大气圈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重,故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B项正确;碳排放速度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故C项错误;人类无法改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故D项错误。
第4题,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格局,故A项错误;建设水电站后会减少洪涝灾害,故B项错误;发展火电会导致温室气体增多,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故C 项正确;北京冬季燃煤取暖会导致大气污染,故D项错误。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乐章。
10月底-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是广东韶关南雄帽子峰镇赏银杏的好时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银杏林属于()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以上地区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地形B.降水C.光照D.热量3.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
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
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
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
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径流C.寒流D.盐度5.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地典型红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图。
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代表淀积层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
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
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
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
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总结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②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③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④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触摸高考]错误!1.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下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下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解析:答案:(1)B (2)A主题升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分异的判定自然环境水平分异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纬度地带性)沿海向内陆的分异(经度地带性)概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础以热量为基础以水分为基础根本因素纬度位置差异,导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差异大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赤道→两极)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自然带更替方向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纬线方向经线方向图示分布低、高纬度大陆地区最显著中纬度大陆地区最显著2.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1 图2(1)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o→a海拔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2)据图2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解析:(1)从图1中可知,o→a自然带由荒漠带到热带草原带到热带季雨林带到热带雨林带,降水越来越多,且均在热带,这种自然带分布态势应该主要由大气环流因素决定,故排除A、B项;o→b自然带由荒漠带到温带草原带到针叶林带到苔原带,可以得知温度带由热带到温带到寒带,但降水并不是越来越多,只能表明。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I专题丨归纳整合专题一主要的陆地自然带1.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陆地『I然带Mm热帯草原带热僭雨林带2.主要陆地自然带特征与分布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
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z r.曰曰_U生产量最大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洛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梳理知诅把握王干地理要素闾逬行若拘质与能屋的龙换山赤追到两槻的Jtk域分計也理班素间相/作川产生新功能环境从冇统一的演化过程大气、水、岩石. 生臨土壤算則分从沿绛向内陆的Jtk域分异山地的域分异朮她蒂艸地J威自然带箱展贯通深度畀华/盘帯晦f洋性咒地屮海諛繆」/ 苔原帯 \__»带针吋林帯叶阔叶温带臟带草原带却阿叶林带温带薄叶期叶绿隔叶怵带然带地区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3.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几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③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专题训练1】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
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修建水库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诸多影响。
读图,回答1、2 题。
—Qg 成人工曹弓}®变下游河流疽遠、舉量}誉如,| [口 f 丙]洪水灾害地 下卑阿世叫fVj 侏生生物1储发地震盐碱化‘增多.影响 岩石地方气候増多,影响陆地生物1.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C.整体性2.下列对图示空白处内容的补充合理的是 A.甲一一水位下降 C.丙——增加【解析】1选C, 2选B 。
第1题,修建水库,使得该地区的水分条件发生了变化,引起该地 区其他自然要素,如生物、局部地区的气候、土壤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地理环境整体V TL T性的体现。
第2题,水库的形成,会对地下水进行有效补充,使地下水水位上升。
水库的出 现增加了局部地区的湿地,使得大气湿润程度有所增加,改善局部气候。
水库的修建可以对下游起到防洪的效果,减轻洪涝灾害。
由于泥沙沉积在库区,使得下游的泥沙含量减少。
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读下图完成3、4题。
光热水33.我国南方地区的树木比北方地区发芽要早,主要影响因素是 C.林地光照优于草地 D. 土壤决定植被类型【解析】3选A ,4选B 。
第3题,我国南方气温回升早,北方晚,影响南北方树木发芽早晚 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第 4题,植物的生长受光、热、水综合影响,这说明地理环境各因素间 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
5.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 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生物和土壤四部分组成B. 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稳定C. 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 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解析】 选B 。
地貌、岩石亦属于地理环境要素。
C 项中某一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 化。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章末整合提升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路分析1.形成基础地球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地理环境整体发展演化的基础,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如图所示:2.具体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荒漠景观。
如图所示:(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如图为森林植被破坏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大气圈、海洋与地壳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1)请写出图中Ⅰ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
(2)请写出图中Ⅲ处的地理现象的名称并简要说明其成因。
解析:第(1)题,从Ⅰ喷发出来的物质和形态可以断定其为火山,其形成过程是岩浆沿一定的通道到达并喷出地表。
第(2)题,Ⅲ处从地质构造上看是背斜,从地形上看是谷地。
应从岩石受力的情况、外力作用等方面分析。
答案:(1)火山。
形成过程:岩浆沿一定的通道到达并喷出地表。
(2)背斜成谷。
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多裂隙,加快了风化和侵蚀的过程。
考点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2.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思路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多少内陆降水量:沿海――→多少内陆植被:沿海―――――――→森林、草原、荒漠内陆土壤:沿海―――――――――――→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内陆【练习2】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3)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含答案) (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A.位于南半球B.甲地北岸比南岸侵蚀严重C.甲河段径流量大,水能丰富D.湖泊上游河段径流量变化比下游小2.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可能为A.热带季风气候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温带海洋性气候近年来,多肉植物以“天然呆、无公害、治愈系”风靡中国。
图中A地区(阴影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
回答下面小题。
3.该地区多肉植物的特征反映了当地A.高温多雨B.四季分明C.大部分时间气候干燥D.降水充沛4.该地区8、9月份“百花盛开、生机再现”反映了当地A.晴天多昼夜温差小B.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C.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D.太阳直射,光照强5.若A地区多肉植物运往中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A.白令海峡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D.马六甲海峡读“我国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
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自然带甲—乙—丙的这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是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D.在中低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7.图中乙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针阔混交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8.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自然保护区的地势大致特征为()A.由南向北倾斜B.由东北向西南倾斜C.由东向西倾斜D.由西北向东南倾斜9.《中国诗词大会》以清流般的文化气韵引发收视热潮,赛事举办方也到三中开展选拔。
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
下列诗句中,体现从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有()A.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0.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
环 节
简 图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地球内部热能、 太阳 能、重力能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 产资源;②改变了地 表形态,塑造了各种 自然景观;③实现了 地区之间、 圈层之间 的物质交换、 能量传 输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 能 太阳能→化学能 送)、重力能(降水、径 量 →热能 流) ①促进自然界物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 质和化学元素的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迁移运动及能量 意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 的流动、 转化;②联 义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 系自然地理环境 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 中的有机界和无 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机界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为什么说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点拨:自然地理环境除了具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 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等。这些功能并非单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功能,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 整体功能。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含义。 (1)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 个要素的演化。 (2)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2.意义。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 表现形式。 3.表现。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 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4.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物、水容易受到影响,岩石受人类直接影响较小。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水循环 概 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 大气圈、岩石圈、生 物圈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蒸发(蒸腾)、水汽输 送、降水、下渗、径 流(地表径流、地下径 流)
生物循环
高中地理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章末归纳提升
菜单
新课标 ·地理
探 思 路 · 题 型 类 析
新课标 ·地理
构
探
网 络
备选答案
思 路
·
·
知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 题
识
型
成 系
律
③海陆分布
④生物循环
⑤生产功能
⑥自然带
类 析
菜单
新课标 ·地理
地理计算型选择题
构 1.题型分析
探
网
思
络
路
· 地理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地理能力,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 ·
【解析】 第(1)题,从自转方向可以看出该区域位于北
半球,且越往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从自转方向
可以看出甲地的经度为20°E;甲地昼长为14小时,此时正在
日出,因而地方时为(12-14/2=5)时,由此可以计算出此时
构 网
地 方 时 为 12 时 的 经 线 —— 即 太 阳 直 射 点 所 在 经 线 为 125°E 经
某地昼长=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 /15°;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 时刻=12+昼长/2
菜单
新课标 ·地理
气温计算
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高 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
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总数;
构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 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
探
网 络
算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思 路
·
·
知
题
识 成 系
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总数/总面 积
型 类 析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数/该地区 总人口数
2018版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分层突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 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自我校对]① 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②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 ③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④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晶学思心胃拓展层-典题建接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解析】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使水面大大减少,水循环减弱,因而大气湿度会降低,大气降水也不会增多,故 A 、B 两项错误。
珠三角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增多,众多建筑物的阻挡会降低近地面风速,故 C 错误。
由于水面减少,水域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减弱,气温变率增大,故D 正确。
【答案】 D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IR层-知识整台\知识怀系反哺報材■■■■■■■■■■■■fr-4f地理从希海到内陆 时地城幷舁ssfit性带主.1B.大气降水增多丸汽.水、 岩石、生務、 七壤、地肢31成 形也非地带性分异2•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 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解析】 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大陆西岸,紧靠太平洋分布,造成南美洲地势大致西高东低,故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故选 B 。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是沉积作用的结果,与地壳运动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无关;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流经的结果;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是暖流、东南信风(迎风岸)综合作用的结果。
【答案】 B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下图,完成 3〜4题。
3•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导学号:23010244】(F20°40°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4•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解析】 第3题,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距离南美大陆约1 000 km ,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故选B 。
高考地理 总复习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提升 新人教版
[审答流程]
[标准答案] 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 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 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位置、 气候 地形、
洋流等
①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②海陆位置主要 影响降水。③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④洋流 影响气温和降水
气候、 地貌 水文、
植被等
①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② 河流、海洋、冰川对地貌造成影响。③植被 覆盖率的高低也影响地貌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候、地 水文 形、植被、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章末综合提升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应用类题目答题模板 1.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以地理关联图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高考上海卷)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 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下图,回 答问题。
土壤
①气候影响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 含沙量、汛期、水能等。②地形影响河流 的含沙量、水能等。③植被影响河流的含 沙量和水量变化。④土壤主要影响河流的 含沙量等
位置、气 植被 候、地形、
土壤等
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 条件下,发育的植被不同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气候、地 水文 形、植被、
土壤
①气候影响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 含沙量、汛期、水能等。②地形影响河流 的含沙量、水能等。③植被影响河流的含 沙量和水量变化。④土壤主要影响河流的 含沙量等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大同模拟)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A.地形生物大气水文土壤B.土壤生物大气水文地形C.土壤地形水文大气生物D.生物地形大气水文土壤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他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③河流水位降低④土壤肥力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构成要素,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第2题,如果当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将减弱,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①②④正确。
【答案】 1.A 2.D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3.这里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4.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第3题,材料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一个要素的变化而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要点透析] 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三大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 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整体发展变化。具体分析如 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有 机 质 的 合 成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
(3)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变是统一的, 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地理环境 演化的一个方面。
[典例剖析] 2.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 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答案: (1)D (2)B (3)D
课后训练·抓落实
[教材回扣] ★1.教材第 87 页黄土高原景观图 点拨:(1)景观形成的原因是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过程图解如下:
★2.教材第 86 页(上)活动 点拨:(1)生物、土壤、大气、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通过 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和生物所需的水分等。 (3)太阳能经植物光合作用而被保存在植物体内并转化成了化学能,植物作为 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动物的呼吸过程将化学能变 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夯基础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包括_大__气___、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循环类型:__水__循__环__、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3.循环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__能__量__交换。 4.循环结果:形成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__整__体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知识网络
]
参考答案: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差异 ②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③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④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触摸高考]
主题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 .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故答案选C 。
答案:C 主题升华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分异的判定
2.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 .秦岭 B .南岭 C .昆仑山
D .喜马拉雅山
(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分 C .海拔
D .热量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不可能在第三阶梯,A 、B 错。
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 000~1 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
对。
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 000千米,D错。
第(2)题,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
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
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
答案:(1)C (2)B
主题升华垂直自然带数目与雪线
1.垂直自然带的数量和顺序等结构型式,称为垂直带谱。
一个山体或一条山脉可以有多个带谱,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2.影响垂直自然带数目的因素。
3.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
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其关系如下:
【特别提示】就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
主题三非地带性分异
3.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①地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为热带雨林带,②位于背风坡,为热带草原带,两者体现了非地带性因素。
第(2)题,四个选项都属于非地带性现象,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带;南半球南纬50°~60°附近为海洋,不具备发育亚寒带针叶林的陆地环境。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及巴西高原东南部虽距赤道较远,但都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都形成热带雨林带。
答案:(1)D (2)C
主题升华非地带性分异的判断
1.熟悉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的规律
2.明确与地带性分异的关系
非地带性因素叠加在地带性因素之上,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完整或不鲜明。
地带性因素影响是普遍的、基本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在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形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
3.掌握判断的方法
(1)根据影响因素判断:地带性主要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影响;非地带性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源等因素影响。
(2)根据地带性判断:判断一个自然景观是否属非地带性分异,首先判断该地的地带性景观是什么?如果与该地的地带性景观不同,那么该自然景观属非地带性分异,也是说“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或者说“该出现的地方,它没有出现”。
(3)熟记典型非地带性分异案例: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沙漠的形成;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在南半球的缺失;东非高原上热带草原带的形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