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遇事分清是非》说课稿范文

合集下载

遇事辩是非

遇事辩是非

如果小强不问清 情况,把小刚打一顿, 情况,把小刚打一顿, 给小表弟出气,事情 给小表弟出气, 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

学会分清是非, 学会分清是非,对于我们少年儿童的 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而要分清是非, 健康成长十分重要。而要分清是非,就要 遇事冷静分析,先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 遇事冷静分析,先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 然后再按照是非标准作出判断, 然后再按照是非标准作出判断,从而决定 该不该做。正确的要敢于坚持, 该不该做。正确的要敢于坚持,错误的要 敢于抵制,不受别人的影响,不感情用事。 敢于抵制,不受别人的影响,不感情用事。 我们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 我们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为使自 己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分清是非, 己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分清是非,在不 断地分清是非中,使自己渐渐成熟起来。 断地分清是非中,使自己渐渐成熟起来。
小虎看见别 人做什么事, 人做什么事,就 跟着做, 跟着做,结果做 了错事。 了错事。他的毛 病在哪里? 病在哪里?
在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分清 是与非,分清对与错。 是与非,分清对与错。经常注意分清是 与非,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有利于自 与非,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 己的成长。不注意分清是与非, 己的成长。不注意分清是与非,糊里糊 涂地说话和做事,就可能犯错误, 涂地说话和做事,就可能犯错误,造成 不良影响,也有损于自己的名声, 不良影响,也有损于自己的名声,甚至 还可能被坏人利用。 还可能被坏人利用。
说一说: 说一说:
举例说说经常注意分清是非有 什么好处?不注意分清是非有什么? 什么好处?不注意分清是非有什么? 你在分清是非方面做得怎样? 你在分清是非方面做得怎样? 把你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事例讲给大 家听听。 家听听。
帮一帮: 帮一帮: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七章“明辨是非”,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何为是非”,第二节“明辨是非的标准”,第三节“如何做到明辨是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何为是非,认识到明辨是非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标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明辨是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判断是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判断是非。

2. 讲解:讲解教材内容,分析何为是非,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探讨如何明辨是非。

六、板书设计1. 何为是非2. 明辨是非的标准3. 明辨是非的方法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并说明你是如何判断的。

(2)谈谈你对明辨是非的理解和认识。

2. 答案:(1)示例:是否应该帮助陌生人、是否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是否应该诚信考试。

答案:根据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答案:明辨是非是道德判断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人生道路指明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是否掌握了明辨是非的标准和方法,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道德伦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3.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用性。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遇事分清是非》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遇事分清是非》

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遇事分清是非》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遇事分清是非》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说课稿《遇事分清是非》,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第二课《遇事分清是非》。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自尊自爱”德目中有关要求编写的。

侧重对学生进行分清是非的教育。

课文叙述了十佳少先队员方小强在同学之间发生纠纷时,冷静分析并正确处理的事情。

在第一件事情是讲,当本班同学和外班同学发生冲突,请小强帮忙去打架时,小强不仅拒绝了错误的请求,反而摆明道理劝阻了双方;第二件事情是讲当小强的表弟和同学小刚发生矛盾时,小强没有袒护自己的表弟,而是坚持明辨是非。

通过以上两个事例,让学生知道小学生遇事只有分清是非,才能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一)认知目标,知道要遇事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感和羞耻心;让学生对分清是非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三)行为目标,让学生做到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坚决不做。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

教学方法: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通过“表演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针对本课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讨论学习法”。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表现形式。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发展,他们对思辩性很强的问题情有独钟。

在课堂上开展辩论和讨论,学生之间能互相补充思想,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别人的意见。

这种群体间的互动,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的德育观点理解得更为透彻,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原有知识的整合。

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将分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一)巧设悬念,诱趣入境。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二):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做有道德的人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二):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做有道德的人

导语:品德教育从小培养,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明辨是非,做成有道德的人呢?下面是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二)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能够:1.理解道德的概念,认识道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学会正确辨别是非,判断事情的好坏;3.学会在生活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社会添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关于道德的故事请学生听一个小故事,让他们思考在这个故事中,人们是如何遵守道德准则的,以及道德对于我们的生活意义是什么。

故事内容如下:在一个美丽的湖畔,有一个小岛,居住着一群善良的居民。

他们生活朴素但是和睦,互相帮助,岛上的环境十分美丽。

有一天,有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小岛上,他是一个从外面的世界踏入这个小岛的人,他觉得这里的生活过于平淡,没有什么真正的趣。

于是,他就开始做一些生活习以为常的事情,比如乱扔垃圾,随意砍伐岛上的树木,甚至有时捣毁岛上的公共设施。

一开始其他居民并没有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过分,甚至开始干扰到了整个岛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于是,岛上的居民开始质疑这个不速之客的所作所为,他们纷纷站了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最终,不速之客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道歉表示不再做出类似的行为。

通过这个小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个有连带责任心的人。

2.学习完成任务:学习思考分析是非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在下面的问题中进行思考分析:1.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可否允许那个“不速之客”所做的那些事情?为什么?2.大家认为为什么这个“不速之客”会做出了这样的事情呢?他是不是也应该想一下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3.学习完成任务:做有道德的人,添正能量请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下面的学习策略,以此模拟进入真实场景。

请学生在课上一一分享归纳的策略。

1.找到真正的好处2.认真考虑道德出发点3.与感性理性相结合,做出判断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阅读小故事,思考道德的定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学习完成任务:探讨是非对错的辨析方法,以及引导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3.总结课程内容,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来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在日常中步步为营地成长。

六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

六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

六年级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一、导入活动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本堂课将以《明辨是非》为主题展开讨论与反思。

通过思考和讨论问题,使学生更加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

二、呈现案例1. 案例一:小明的作弊行为材料:小明在考试中偷看同学的试卷,并抄袭了其中的答案。

讨论问题:小明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2. 案例二:网络欺凌事件材料:小红在网络上发布恶意言论,攻击同班同学,并恶意传播不实信息。

讨论问题:小红的行为是否正确?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三、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自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讨论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

四、小组发言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辅导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对的还是错的?2. 分析案例中的行为,引导学生对明辨是非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六、引导反思1. 提问学生:你们都有哪些观点和结论?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是否需要改正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讨论与反思,我们明确了明辨是非的重要性,了解了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

八、课后延伸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和体验到的各种事情,并进行明辨是非的思考和反思,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思想品德《明辨是非》讨论与反思教案。

通过使用案例、小组讨论和引导反思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和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教案:《明辨是非》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章节: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明辨是非》。

详细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认识到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故事书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讨论视频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是非善恶,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分辨是非善恶。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举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3. 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是非善恶问题,讨论如何分辨和处理这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道德和价值观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

4.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其是非善恶,并解释判断的理由。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例分析。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明辨是非板书内容:是非善恶的概念分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描述一次你遇到的是非善恶问题,以及你是如何处理的。

2. 写一篇短文,阐述你对是非善恶的理解和看法。

答案:1.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回答)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回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是非善恶的概念,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教案

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辨是非的重要性,认识到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后果。

2. 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分辨是非的定义和意义2.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3. 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4.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做出明智的选择。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正确行为,克服错误行为。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分辨是非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实践演练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分辨是非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后果。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分辨是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实践演练: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实践环节的积极性。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知识测试:设计相关的知识测试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行为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践行正确行为。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 作业模板:准备课后作业的模板,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4. 讨论指南:制定讨论指南,帮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分辨是非的定义和意义,分析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遇事分清是非

遇事分清是非

遇事分清是非教学目标: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3.遇事能分清是非。

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问:一个小朋友叫小虎,看见别人做什么事,就跟着做,结果做了错事。

他的毛病在哪里?学生回答。

师问:应该怎样做呢,请听一段故事?(一)请同学朗读扩展资料1:《摘梨》师问:许衡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小结:许衡做得很对,他知道不是他的东西,他不应该拿的。

说明他是个是非分明的人。

课文中的方小强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请同学们看一看。

(二)请同学朗读有关文段。

师问:方小强没有帮助去帮助别人打架,也没有帮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评了表弟和小刚,因为他俩做得都不对,最后还让他们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

通过这两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强了,他也因此被评为“是非分明的好队员”,你佩服他吗?如果当时小强去帮助他打架,事情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分组表演一下。

看哪组表演得好?同学分组表演,教师点评师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结果,不是同学间伤了和气,就是相互记恨,团结就没有了,凝聚力也没有了,势必给集体带来不良的后果。

板书:要有主见不要盲目跟随二、课堂练习:选一选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

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2)站在旁边看热闹。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4)走上前去制止。

()(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

()板书:二遇事分清是非要有主见。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说课稿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说课稿

《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课堂评价和资源开发六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七课第二项目的内容,本项目由“要明辨是非善恶”和“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介绍中学生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二个层次介绍在是非善恶面前如何作出选择,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整个思想品德包括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部分内容,本项目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渗透了法律教育。

体现了课标中“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内容要求,是对第十四、十五课及第十七课第一框题所学知识的拓展,又为第十八课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初二下册养成亲社会行为和初三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本课的内容结构及课标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

【能力方面】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方面】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学情分析:针对本项目的内容,调查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通过小学品德及本册教材第十四、十五课及第十七课第一框题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并初步具备了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不够成熟,在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一些错误的选择。

本节课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对他们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学模式本节课我通过两条线索引领课堂教学。

以故事发展线作为课堂明线,通过发生在生活中的案例时政导入,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情感生成线作为课堂的暗线,通过运用教学案例以及合情合理的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实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

明辨是非教案正式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思想品德》教材第八章“明辨是非,正确选择”中的第一节“明辨是非”。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是非观念,认识到是非观念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是非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 讲解新课:(1)什么是是非观念?(2)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析教材中的案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的重要性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3.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对是非观念的理解。

(2)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明辨是非,作出正确选择的?(3)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如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答案:(1)个人理解,简要说明是非观念的含义和作用。

(2)结合个人经历,描述事件及自己的处理方式。

(3)从案例中提炼出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2. 作业要求:字迹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伦理道德教育教案——分清是非

伦理道德教育教案——分清是非

分清是非教具准备:投影片、话筒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桌椅安排和黑板布置仿照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场景。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崔永元叔叔,爱看《实话实说》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就分清是非这个话题来实话实说。

(板书课题)二、探究悟理:(一)、学文明理:1、课件出示课文主人公画像: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是光明小学五年级二班的武强同学。

长得虎头虎脑,浑身是劲的武强遇到了一件难事,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是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2、指名表演(一)[两个同学请武强帮忙收拾"欺负"他们的人。

]独立思考:你认为武强该怎样做呢?[如果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

]3、过渡:武强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4、指名表演(二)[武强怕同学瞧不起他,一口答应了下来。

]提问:武强的想法对吗?为什么?5、指名表演(三)[武强犯错误的后果]提问:武强犯的错误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小组讨论交流:假如武强能分清是非,正确处理,事情的结果又会怎样呢?(可以现场实践表演)(二)、深化明理:1、提问:探讨了武强的事例后,你认为什么是是与非呢?2、投影出示是与非的概念,读一读。

(相机板书)3、探讨分析:怎样才能做到分清是非呢?4、小结:遇事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正确的事坚持做,明知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相机板书)(三)、辨析导行:1、初步培养道德辨析能力。

(1)、投影出示辨析题。

王春说:我不需要分清是与非,大多数人怎样做,我也跟着怎样做就行了。

赵秋说:在日常生活中,遇事要想清楚是对还是错,明辨是非。

(2)、提问: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谈谈你的认识。

2、提高道德辨析能力。

(1)、出谋划策:寒冬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看到自己的几个好朋友正在围追一个不认识的人。

这时,寒冬应该怎样做?原来好朋友们正在替一位妇女追偷钱包的小偷。

这时,寒冬应该怎样做?小结:有些事情的好坏我们分不清,不能盲目参与。

2024年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

2024年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

2024年广东版1.2明辨是非教案(五则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广东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对应章节为1.2节“明辨是非”。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什么是是非观念,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是非观念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是非观念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

3. 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问题时,能够运用是非观念进行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是非观念进行判断和选择。

教学重点:理解是非观念的含义,掌握明辨是非的方法,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板书材料。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生活中的是非判断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对错。

2. 理论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什么是是非观念,以及明辨是非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判断。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难题,共同探讨如何明辨是非。

6. 案例分享(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是非观念的含义2. 明辨是非的方法3. 正确的是非观念4. 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明辨是非的方法。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是非案例,进行分析,并写出自己的判断。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明辨是非的方法,以及正确的是非观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所学的是非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

第5课辨别是非,明事理

第5课辨别是非,明事理

第5课辨别是非,明事理第一篇:第5课辨别是非,明事理第5课辨别是非,明事理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做一个真正的人。

2、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

教学重难点:重点: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难点: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展示课件:看图片,请回答:哪些是真善美的行为?哪些是假恶丑的行为?这些行为分别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顾上节内容,思考回答。

二、合作探究1、要明辨是非善恶(1)感悟名言心能辨事非,往事方能决断: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王永彬不审不聪则播,不察明则过。

——《管子·宙合》(2)故事启迪马克思拒绝利诱马克思参加欧洲1848年革命以后,被迫流亡到英国伦敦,由于马克思积极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和专心写作(资本论)以及其他著作,使他不能求职,当然也没有固定的收入。

所以马克思一家人的生活经常是很困难的,“贫困简直要置马克思和他的一家人于死地。

就在马克思处境分困难之际,普鲁士官方几次收买利诱他。

1865年,普鲁士首相卑斯麦就曾通过一名官员去找马克思,请克思为普鲁士官方报纸(普鲁士国家通报》撰写金融问题的文章,并任该报驻伦敦的金融记者,还对马克思说,谁想自己的一生对德国有影响,就必须“联合在政府的周围”,马克思坚决地柜绝了这种合作。

1867年,马克思将在艰苦条件下写成的(资本论)第一卷送到德国报社。

交稿付印时,卑斯麦趁此机会再次派人劝说马克思,马克思又一次拒绝了这无耻的诱惑。

马克思曾宣布:“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走向自己的目标,因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邪恶的。

我不允许资产阶级把我变成造钱的机器。

(3)讨论辨析1.马克思为什么在生活上遇到极端困难时,面对反动政府的诱感却仍不动摇? 2.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小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明辨足非善恶?三、活动体验1、模拟法庭—一寻衅滋事案审判审判长:1人人民陪审员:2人书记员:1人公诉人:2人辩护人:2人被告人:3人被告人:贾浩乙然包志林被害人:丁新法警:2人基本案情:贾浩与丁新同为某中学在校生,在食堂因丁新插队,贾浩与其当场吵架,丁新打了贾浩,被老师劝阻,贾浩认为太丢脸了。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

《明辨是非》教案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七章第一节“明辨是非”,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学会辨别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具体涉及教材第7章第1节前两段,详细内容为探讨何为是非观念,阐述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以及通过案例解析引导学生识别是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是非观念在个人行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跟从。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识别并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是非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学会辨别是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随堂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是非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包含助人为乐、违法乱纪等不同情境。

提问:这些情境中,哪些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哪些是我们应该抵制的行为?2. 理论讲解:讲解教材第7章第1节前两段,阐述是非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

讲解:是非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的观念。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辨别是非的。

3. 随堂练习: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涵盖本节课所学内容。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及处理方法。

讨论主题: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及处理方法。

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补充。

强调:在生活中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大明辨是非2. 小是非观念的重要性辨别是非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一个你生活中遇到的是非问题,并说明你是如何处理的。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分辨是非与正确决策的训练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分辨是非与正确决策的训练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分辨是非与正确决策的训练分辨是非与正确决策的训练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十分关键的。

在小学五年级阶段,分辨是非与正确决策的训练尤为重要。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孩子们学会辨别各种情境下的是非对错,并且能够做出明智而合适的决策。

下面我将具体介绍一些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开展分辨是非与正确决策的训练活动。

一、培养社会责任感1.了解家庭价值观: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组织家庭讨论时间,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关于道德和法治方面存在的规定和原则。

比如,父母对孩子们是否鼓励分享玩具、帮助他人等问题上有哪些期望和要求?2.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或慈善机构举办的公益活动,如义卖、街头清洁等。

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做公益的意义和快乐,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道德判断力1.情景模拟游戏:设计各种道德决策情景,让学生分组表演,并结合讨论。

比如,小明在考试时发现了同桌作弊,应该怎么处理?通过情景模拟游戏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从中发现与探索问题背后的道德价值。

2.伦理故事阅读:选择一些涉及道德问题的寓言故事或真实案例适时讲述和阅读给学生听。

然后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你认为主人公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为什么?三、培养法治观念1.参观法庭: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法院或开展线上虚拟法庭参观活动。

通过亲身参观或观看庭审记录视频等途径,让学生了解司法流程和法治基本原则。

2.角色扮演活动:设定一些法律纠纷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通过角色对话、理性辩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如何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公正成为了他们在游戏中的首要任务。

四、巩固与评估1.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作品创作,并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

通过展示,学生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还能看到其他人不同观点的呈现。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明辨是非与培养守法意识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明辨是非与培养守法意识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明辨是非与培养守法意识导引: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辨是非和培养守法意识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和正确行为意识,提高他们在面临道德和法律问题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小学一年级学生明辨是非和培养守法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使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3.提高学生在面临道德和法律问题时的分析和判断能力;4.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I. 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A. 道德的定义和特征B. 法律的定义和特征C.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II. 游戏活动:明辨是非A.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是非B. 活动规则:教师出题,学生举手答题,鼓励学生讲解答案背后的道理III. 小组讨论:守法意识的培养A. 讨论话题:我们应该遵守哪些法律?B. 讨论方式: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C. 讨论结果:由每个小组代表发言,并由教师引导总结IV. 案例分析:道德和法律的冲突A.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矛盾情况B. 学生自由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给予评价和指导V. 总结: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A. 通过本课程学到的道德和法律知识B. 总结学习收获及给出学生的思考和反馈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活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

这些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他们在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道德和法律的定义和特征。

3. 进行游戏活动:教师出题,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游戏巩固对是非的认识。

4. 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守法意识的重要性,并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面对生活的是非善恶思想品德说课稿

面对生活的是非善恶思想品德说课稿

面对生活的是非善恶思想品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二教法学法、三教学活动、四板书设计、五教学效果预测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山东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第八个生活主题单元中第二个项目的内容本项目内容体现的是课程标准中“一2.6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一内容标准的要求根据内容标准的要求本项目要帮助学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本项目内容由“要明辨是非善恶”和“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两个层次构成分别介绍中学生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和在是非善恶面前如何作出选择的问题两个层次从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到如何作出选择从这样做的原因到怎样去做符合认知规律根据内容标准的要求和本项目的内容安排我确定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选择教学难点: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不够成熟存在着是非善恶标准不够明确辨别是非能力差的问题从现实生活来看很多中学生在盲目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一些错误的选择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这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对他们走好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正直的人【能力】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知识】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二、教法和学法说教法: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开放性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获取情感体验构建自己的价值观体系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景体验法、活动探究法、合作讨论法、情感激励法说学法: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计划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分析、角色模拟等动态活动较多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探究学习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我将结合教学活动加以具体说明三、教学活动本节课我通过两条线索引领课堂教学以故事发展线作为课堂明线通过设计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参与中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情感生成线作为课堂的暗线通过运用各种活动以及合情合理的教学评价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实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将通过四个环节来来组织教学活动游戏参与诱趣入境;感悟选择激情明理;情景体验辨析导行;情感升华明理践行㈠游戏参与诱趣入境上课后我让学生回答出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在实现人生目标的道路上经常要面对很多复杂的事情而且要做出选择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有关选择的小游戏”由于屏幕中只是显示了两个按钮所以学生会对这两个按钮充满了好奇在学生按键参与之前我分别问他们:“你选一个按钮你知道这个按钮按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会回答不知道我在此故意渲染:他们不知道自己选择的那么我们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呢两个学生把按钮按下去出现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学生参与完成后教师总结:“同学们小游戏包含大道理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道路上我们要面对各种是非善恶而且必须要做出选择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就会影响我们人生目标的实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一个好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这种游戏导课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又能够把游戏与将要探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自然的导入新课㈡感悟选择激情明理本环节主要内容是为什么要明辨是非善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承接上面游戏中出现的两种不同人物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他们不同的人生选择第一种通过一名中学生由于不能明辨是非善恶难以抵制不良诱惑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让学生感悟到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的危害第二种道路展示出在全社会有相当感染力的任长霞的照片让学生谈谈他所了解的任长霞从而感悟到任长霞善恶分明、刚正不阿在是非面前坚持原则勇于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从而成为一个人民群众爱戴的好警察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就是在是非善恶面前两种不同的选择在这种直观的对比下引导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的方式认识到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意义本环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通过直观事例的展示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合理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认识㈢情景体验辨析导行本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此环节我采用了情景体验的教学方法设计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三个情景故事以一名中学生“小林”的故事作为情景发展的线索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学会选择故事贯通有利于提高课的整体效果第一个生活情景是小林和同学去公园游玩面对留下的垃圾是否带走小林和同学产生了不同意见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你在场你会作出什么选择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即道德和法律标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评判一下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行为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同时渗透了法律教育贯彻了思品课的教育目的第二个生活情景是小林在网络上结识了网友以“小林该不该去见网友”引导学生去讨论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形成认知上的冲突:认为去或者不去对此我将做进一步引导:去或者不去我们很难统一意见是因为我们对这个网友的身份不能做正确的辨别在这种引导下学生能够形成认识: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提高辨别能力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探讨如何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拓展探究得出结论第三个生活情景是在网吧门前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小林和同学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此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两个同学在表演中表现出由于自制力的差异从而做出了进入网吧和不进入网吧的不同选择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既渗透了心理教育同时又使学生通过体验形成认识: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还必须提高自控能力青少年网瘾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困扰家长和教师的一大难点问题选择这种极其敏感问题创设情境便于触动学生心灵促使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既关注了中学生的健康发展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又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符合新课程的理念㈣情感升华明理践行本节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选择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从而做一个正直的人我选取了丛飞的视频给学生以情感的激励视频之后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被丛飞资助的一名学生你最想说什么学生会回答像丛飞学习继承丛飞精神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利用丛飞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升华目的就是通过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伴随着情感的激励引导学生放飞理想展望将来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会遇到些是非善恶又将如何面对通过这种方式既能使学生总结了本节课探究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了体现出课堂学习的连续性我设计了一份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写一份倡议书这样的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把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明理践行最后我打算做这样的总结:“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黑暗和光明两种境界如果像我们在刚上课时做的游戏那样我们不知道自己要选择的就很有可能把自己带进黑暗的世界今天通过我们这节课的探究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一颗明辨是非的慧眼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生开关已经能够分辨出个是真善美个是假恶丑我们只要坚定的把手放在真善美的开关上轻轻按下去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充满鲜花和掌声的光明前途”这样的结尾和课前导入的小游戏遥想对应既总结了本节课探究的内容又体现出整节课浑然一体结构完整的特点四、板书设计:本节课采用了网络式的板书设计每一个知识点都是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学生在对问题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建构板书的设计力求简洁、艺术从要明辨是非善恶到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五、教学效果预测各种活动的设置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的参与能力、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在情景的参与中进行了知识的自主构建学会了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起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初步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专家和老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

明辨是非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的第二章“明辨是非”,详细内容涉及第二节“如何正确判断是非”,重点探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辨识对错,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判断是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如何正确判断是非,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法律意识。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是非观念的思考,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让学生回顾教材内容,讲解判断是非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是非案例,分享自己的看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明辨是非2. 内容:(1)判断是非的原则法律规定道德规范社会公德(2)判断是非的方法分析问题辨别是非做出选择(3)抵制不良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你认为是非观念错误的案例,并分析其原因。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明辨是非的。

2. 答案:(1)案例一:考试作弊。

原因:违反法律法规,缺乏诚信意识。

案例二:校园欺凌。

原因:道德沦丧,法律意识淡薄。

案例三:浪费粮食。

原因:缺乏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薄弱。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判断是非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明辨是非的能力。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3《辨是非 明事理》教案

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4.3《辨是非 明事理》教案

《辨是非 明事理》本课是第四单元《讲诚信 辨是非》的第三课,二年级学生正值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心理上的不成熟性和思想上的不稳定性,对于是非善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不能够正确的判断身边的事和人们的行为,对一些事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不有意识的加以引导,一些学生可能会扭曲是非善恶,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教育就失去了它的有效作用。

因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良知标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应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价值观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学生通过学习以善良正义的人作为人生的榜样,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

2.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良知,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2.让学生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以正义善良的人作为人生榜样,培养学生成为明辨是非、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铸造心中的良知标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影响的能力。

教师准备:教师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自己明辨是非的小故事。

一、我会辨是非:1.师:每天我们都要接触许多人,判断各种各样的事情。

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相信大家都有所听闻,京剧最有特色的其中一方面就是它的脸谱,不同的脸谱代表人物的不同性格,大家一起来猜一猜下面图片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呢?2.学生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思想品德《遇事分清是非》说课稿范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第二课《遇事分清是非》。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自尊自爱”德目中有关要求编写的。

侧重对学生进行分清是非的教育。

课文叙述了十佳少先队员方小强在同学之间发生纠纷时,冷静分析并正确处理的事情。

在第一件事情是讲,当本班同学和外班同学发生冲突,请小强帮忙去打架时,小强不仅拒绝了错误的请求,反而摆明道理劝阻了双方;第二件事情是讲当小强的表弟和同学小刚发生矛盾时,小强没有袒护自己的表弟,而是坚持明辨是非。

通过以上两个事例,让学生知道小学生遇事只有分清是非,才能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知目标,知道要遇事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情感目标,培
养学生初步的荣辱感和羞耻心;让学生对分清是非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行为目标,让学生做到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坚决不做。

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通过“表演导入法”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针对本课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讨论学习法”。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表现形式。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发展,他们对思辩性很强的问题情有独钟。

在课堂上开展辩论和讨论,学生之间能互相补充思想,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别人的意见。

这种群体间的互动,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的德育观点理解得更为透彻,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原有知识的整合。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分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巧设悬念,诱趣入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创设情景,能起到激情诱趣的作用。

于是,在一开始,我先带学生进入“学生模拟法庭”审理案件的现场。

由本班的班长担任审判长,请同学分别扮演审判员、原告、被告以及辩护人和证人。

等审判长宣布“案件审理开始”后,先原告陈述其提起诉讼的原因:由于被告挥拳打伤了他的鼻梁,他要求被告向他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用。

而被告却辩称,事情的起因是原告先用绰号辱骂他,并请来证人出庭作证。

这样的事情在学生实际生活中时有发生,案例的真实可信,加上“模拟法庭”这个环境所带来的新鲜感,使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高度集中,他们饶有兴味地关注着案件的审理。

当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陈词完毕,案件悬而未决时,我示意审判长宣布暂时休庭。

我向学生提出:“法庭最后是如何处理的,这个案子如果让你来当审判长,你会怎么判呢?”其实,在这里,我并不急于让学生知道法庭的最后判决,而是要通过悬念的设置,为下面的学文明理做好一个铺垫。

于是,接着我话锋一转:“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遇事分清是非》一课,待会老师再请你们对此案作出合理的判决。


感知教材,激情明理。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于新授课,经过老师的点拨与自己的努力,能有一个较全
面的理解、较准确的把握。

因此,不需要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而是以简驭繁。

我决定通过三步讨论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层层深入,把握文理的关键。

第一步,自学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方小强身强力壮,是学校武术队学员,而且非常乐于助人。

可是,最近两次有人请他帮忙,他却没有帮,这是为什么?
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小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做法,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强的行为中得到启示,遇到类似问题应该如此这般去处理。

无形中,就渗透了本课行为导向的要求。

第二步,在熟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
如果小强去帮助本班同学打外班同学,事情会怎样?
如果小强不问清情况,把小刚打一顿,事情又会怎样?
让学生通过假设联想,进一步认识到是非不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第三步,我再让学生自由地谈一谈:通过小强的
事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思品学科学文明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

在这里,评价方小强的行为,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方小强当成了学习的榜样,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遇事分清是非”这种道德知识的情感体验。

并且,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小强能被评为“分清是非的好队员”与他平时的行为道德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誉同他的言行是密不可分的。

让学生评价小强,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把分清是非同爱惜自己的名誉联系起来理解。

这样,有助于本课难点的突破。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进行板书并作简短小结: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知道了,遇事分清是非,就是遇事要冷静分析,正确的要敢于坚持,错误的要勇于抵制。

辨析导行,扩思深化。

学生经过以上一个明理环节的训练,对是非的认识,也已经由感性上升到了理性。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科曾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为了有效落实学生的道德行为,我让学生回到“模拟法庭”的现场,请学生当审判员,提出合理的处理方
案,以协助审判长审判本案。

其实,这就是一个变相的道德辨析题,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加强学生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和技巧,学会全面看问题,学会自我选择,择善而从。

由于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对是非的判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本法庭这个案件的处理上,有的同学会认为打人的被告应承担全部的责任;有的同学则提出事情的起因是原告先出口伤人,原告的责任不可推脱;还有的可能建议以和为贵,双方先检讨自己,再握手言和。

对于学生的观点,我都不做任何评价,只是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思想互相碰撞,促使他们既引经据典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也积极地关注他人的意见,在说服他人的同时,也纠正自身见解的偏差。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审判长记录并整理大家的意见。

然后,审判长宣布法庭的最后判决。

当大家看到,原告和被告都表示服从法庭的判决,互相道歉,握手言和时,内心一定充满了自豪感,因为是他们的参与使得本案的审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并且,这还将使学生由心底里升起一股凛然正气,这股正气,将促使他们学会从是非高度去待人处世。

接下来,是“帮一帮”行为小训练,我出示幻灯片:
请告诉他们,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1、小牛爱起哄,同伴喊什么,他也跟着喊什么。

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也不知道,只觉得有趣。


2、在图书馆里,大家正在安静地看书,有人却在聊天。

小月也和小芹说起话来。

她想:“反正又不是我一个人说话。


这是两个反面个案。

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指正别人的同时,把本堂课的道德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态度。

经过上一轮的分析讨论,学生比较了解彼此答案的差异后,很自然就会或多或少修正自己的答案,从而得出一些较合理的解决方法。

那么我就不再加以提示,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处理定论。

自省内化,回归主题。

现在的小学生虽然对品德知识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品德评价易受外部具体情景的制约。

但自我意识成熟得较快,有一些比较朦胧的力量上的自信、人格上的自尊、精神上的自立倾向。

这时,指导学生评价自己就比评价别人更有价值,更有助于他们形成道德观念与个人行为之间的联系。

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谈话,说说自己在分清是非方面做得怎样?把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事例说给大家听,或者,谈谈自己由于做事太冲动而造成的不
良后果。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生活经验,正面的事例更能让学生受到感染,负面的教训也更能引人深思。

在教学的最后,我是这样进行总结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十佳少先队员方小强,还亲自当了一回审判长。

知道了遇事分清是非,就是遇事要冷静分析,要把事情的原委搞清楚,然后再按是非标准作出判断。

正确的要敢于坚持,错误的要勇于抵制。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格言:是非分清,一路直行;是非不分,陷入泥坑。

希望你们都能象方小强那样,成为“是非分清的好队员”,更加健康的成长。

板书设计:
遇事分清是非
正确敢于坚持
冷静分析
错误勇于抵制
在板书设计上,我用简明扼要的文字鲜明概括出了本课的导行要求。

总之,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当好课堂上的配角,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明朗、平等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参与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审判员”的扮演是本堂课的高潮部分,学生积极的争辩,营造出了一种具有感染性、催人上进的
教育氛围,对学生把道德观念与个人行为有机结合到一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情理交融中,突破了本课的难点,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