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汪娟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虽然时下人们对此认识因个人理解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根本点上却是一样的,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采用类似于史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历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但从我国的国情看,在绝大多数地区,初、高中各学段是分开办学的,各自保持着很强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考虑初中学段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核心任务、实施步骤、基本形式。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初中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初中学段不同于高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部适龄儿童,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为每一位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每一位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

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显然不同于高中学段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

为什么要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该与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吻合。

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应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新的“贵族式”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要追求“发展性”,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纯学术”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

初中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什么是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学历史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学习历史绝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历史常识,重要的是“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对过去的人和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为了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产生,适合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渐地形成。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针对我校学生的底子薄,自学能力差,接受式学习已成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特点,要是完全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而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中心环节,也是课改的实践过程。

因此课堂教学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几年的逐步探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历史课堂,我有收获也有困惑。

下面就一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导学案的一些收获与思考。

1导学案设计主备:审核:授课人:授课时间:学案编号:cl—17年段:班级:小组:姓名: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课前预习学案【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知道聂耳的主要成就。

3.了解西安事变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依次阅读教材三目的内容,分别回答下列2个问题:【共同探究】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产生了什么恶劣后果?2.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开始,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2010·江苏连云港)“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

”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2.(2010·江苏无锡)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

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3.(2010·山东日照)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

历史课心得体会 历史课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历史课心得体会 历史课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历史课心得体会历史课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历史课心得体会历史课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为我 国历史 上 唯一 的一个女 皇帝 的? ( )武则天 的治 国措施有 哪 5 些 ?如何进行评价 ? ( 武则天 6) 为什 么要重 用 酷吏 ?为什 么要信 佛 ? ( )你还能想 出哪些治 国措 7 施 ? 以 问题 形 式层层 深入 ,步步 为营 ,让 学生 思考 。在 回答 这些 问题 时 ,引导 学生注 意分辨 史料 真 伪 。讨 论 后 ,又 继 续 设 问 : ( )历史与 电视剧有什么不 同? 8 (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学生带 9 着 问题先 阅读 关于武 则天 的课文 内容 ,然后 课 外查找许 多关 于她 的一 些 图片和 影视资料 ,当学生 把 这 些 问题 搞 清楚 以后 ,学 生 的 历 史 分析 能力 在加强 ,情感 上有 共 鸣 。通 过这样 的学 习 ,让 学生 理 解 治 国安 邦 要抓 哪些 方 面 ,编 历 史 剧 的原 则 以及如何 获得 收视 率 ,评价历 史 人物 的三点基 本结 构 ,然后把 这些 引入其 他历 史 内 容 的 教学 中 ,这样使学 生举 一反 三 ,达到 以点 带面 ,学 会学 习历 史 的方法 。 2 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 . 对 于社会 中历史 学 习 ,教师 可根 据课本 内容 ,组织 学生 进行 课 外 活动 ,在 活动课 中深入 研究 性 学 习 。做 法 是 :课前 把全 班分 成 若 干小组 ,发挥小组 合作 学 习
识。
候 ,农 民都 始终 会起来 反 抗 ,不 是 陈 胜 ,也 会 是 他 人 揭 竿 而 起 的。也 得 出了在 楚汉 战争 中,刘 邦最 终 战服 项羽 是顺乎 民心 ,顺
乎 民心 是历 史 的选择 ,得 民心者 得天下 的结论 。 这 种 以小组 讨论 形式 进行 的
针 对初 中生 的知识 基础 ,能 力 现状 及 心理 特 点 ,本 人认 为在 初 中阶段 的历 史 教学 性 学 习为辅 ,立 足 于课堂 中指 导学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1 在课 堂教 学 中开展研 究性 .

“六步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六步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六步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就是探究性学习,要求我们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实行开放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阐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六步教学法”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六步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23.4新课程教学中,历史教师的责任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引导他们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体验倘徉在历史长河中的快乐,享受历史带给他们的智慧与启迪。

本着这一目的,近几年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历史”六步教学法”,这一教学法突出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且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效果比较显著。

”六步教学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学”,但关键又在教师”导”。

”导”既有指向,即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自学,又要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的既往性又使其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成为支撑学生持久学习的动力。

在这一环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精心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悬念;或用现代技术手段虚拟情境、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历史氛围中,产生情感共鸣;或用地图、图片再现历史场景,并辅之以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是设计符合学生特点、能引导学生自学的目标。

自学目标既要抓住本课的主要内容,又不能面面俱到。

自学目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知识提纲,也可是问题形式。

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自学即可。

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自学题目。

1、香港和澳门分别于何时回归?为什么能够回归?2、目前台湾问题的解决具备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我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怎样的方针和政策?3、我们能够为祖国统一大业做些什么?这使得学生的思维不但有着明显的确定性,也使思维保持着层次上的递进性和开放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了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通过几年来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我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一、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1.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

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

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

2.探索概要掌握某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

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

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

可以借鉴语文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重点词(动词或名词),简化句子,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同时,可结合数学的“集合”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便于系统掌握。

3.探索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科知识的方法。

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

二、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1.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首先直接反映了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藏性知识。

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初中历史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

初中历史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

初中历史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初中历史继续教育研修总结范文「篇一」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本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一、思想品德方面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

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

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教育教学方面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做好教学工作计划,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认知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的思想工作及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

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方面本学年,本人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的子课题,积极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实践性认识——以“中华寻根之旅——古都荣耀”西安研学课程为例

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实践性认识——以“中华寻根之旅——古都荣耀”西安研学课程为例

一一| 2021年 第 6 期 (总 第 5 1 0 期 )
十 €急 丈 教 学 参 考
1.参 观 历 史 博 物 馆 ,增 强 民 族 自 信 心 和 自 豪感
博 物 馆 本 身 就 是 一 部 源 远 流 长 的 历 史 ,可 以 反 映 人 类 文 明 的 发 展 过 程 ,亦 能 了 解 一 个 地 区 的 前 世 今生 。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 史 的 见 证 和 最 真 实 的 图 像 记 忆 ,每 一 件 文 物 都 是 我 们 中 国 人 的 信 仰 寄 托 ,是 我 们 文 化 自 信 的 根 基 [|]。 为 此 ,我 们 参 观 了 兵 马 俑 博 物 馆 和 陕 西 历 史 博 物 馆 。秦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重 现 二 千 年 前 秦 虎 狼 之 师 的 威 猛 气 象 ,彰 显 秦 皇 一 统 天 下 的 辉 煌 业 绩 ,展 现 秦 皇前无古人的宏韬伟略。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了 上 起 远 古 人 类 初 始 阶 段 使 用 的 简 单 石 器 ,下 至 1 8 4 0 年 前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各 类 器 物 ,时 间 跨 度 长 达 一 百 多 万 年 ,工 作 人 员 为 孩 子 们 讲 解 一 件 件 文 物 铸 造 工 艺 、独 特 图 案 、纹 络 。 不 仅 拉 近 了 历 史 与 现 实 之 间 距 离 ,更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民 族 文 化 的 厚 重 与 魅 力 ,民 族 自 信 心 和 自 豪 感 油 然 而 生 。
历史 美术
《西 京 望 长 安长》
2019年 3 月 王端老师
28曰
《陕 西 民 间 艺术知多 少》
2019年 4 月 林 子 靖 老
3曰

一 、整 合 行 前 课 程 ,感 知 家 国 情 怀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明确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提出师生互动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指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并提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是指没有思维则没有收获,历史教学主要是开启学生的智慧,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变成有情操、会思考的人。

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的做法,改变过去重灌输、轻思维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并使其成为这一学科的教学风格。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做好以下几点:(1)明确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并不是记住几个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历史学习掌握相关的常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加以了解,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学生对历史上的人和事有自己的认识。

(2)明白我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产生于问题与惊讶。

所有的发明、发现与创造都源于学生的好奇心,所有的创造力要从学生的疑问开始。

有所作为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以,在中学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中要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为目的。

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但掌握了系统的知识,还对知识有了储备,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培养与发展,并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这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是有利的,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也非常有利,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对探究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要以适当的学习内容为载体。

在对初中历史进行探究性学习中,要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也就是以教材的内容为探究的基础。

比如,学习《新文化运动》与《改革开放》时主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还可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一些小型的研究专题。

中华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华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华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诗言志,史言智。

历史记载的是人类的文明,传承的是民族的精神。

历史昭示未来,回放往昔,学历史,看成败,做智者,效先烈之丰功,仿豪杰之伟绩。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明确学习历史的方法和目的,旨在对教学方面有所增益、更上层楼。

关键词:中华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学习兴趣;方法;目的一、艺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利用歌曲传道功成易,找到方法难。

历史教学,充分发挥这个学科的优势——连带艺术,挖掘情趣,切忌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乃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呵欠连天。

在学习《八年抗战》的时候,原先拟定的学习目标如下:(1)历史知识: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2)学习方法:课前浏览、自学梳理重大历史事件,把前后历史事件贯穿起来,在头脑当中,画一幅思维导图,来找出学生学习历史的重点、难点。

(3)情感体验:抗战时期,英雄儿女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英勇不屈,军民一心。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学习重点:七七事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找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上课的铃声响起,我精神抖擞,给学生播放在抗战期间广泛流传的几首优秀的音乐。

《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感人肺腑,饱含热泪,悲愤交加。

我带头领唱,歌声交织在一起。

歌声是时代的脉搏,通过演唱歌曲,学生好像看到了抗战的中国土地上,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们。

通过演唱这首歌曲,同学们群情激昂,激起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我话语一转,书归正传,给学生说:“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八年抗战》,让我们来学习当年的历史,让我们走近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学生兴致高昂,进入了学习情境……课堂上自始至终情景交融,群情踊跃,学生学习了历史,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快下课的时候,我额外布置了一项作业,规定要找出五首抗战期间涌现出的优秀歌曲进行了解,至少要有一首歌曲能熟练演唱。

等学生把作业交上,我看学生找了很多歌曲,比如《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保卫黄河》《团结就是力量》等等,歌曲或者表达了抗日英雄的英勇不屈,或者表达了游击健儿英豪勇猛,唱出了人民的心声,表达了热爱祖国、反对侵略者、爱戴人民英雄等情怀,学生在歌声当中学到了历史知识,在轻松愉快当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学习心得总结范文(5篇)

初中历史学习心得总结范文(5篇)

初中历史学习心得总结范文(5篇)初中历史学习总结范文第一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学习心得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1.精英教育发展成全人发展的大众化教育。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

在新的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

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3.从重视传授知识主到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带来的弊端越来越人门所认识到,在新的课改中就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反思并作出独立、独特的判断。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4.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是系统的学系统的忘”。

学完就忘,这是不止一人告诉我的尴尬事。

可喜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要求课程的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5.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

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观念的改变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

初中历史教学新思路(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新思路(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新思路第一篇范文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青少年,我们需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新思路。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初中历史教学的新思路。

1. 立足核心素养,确立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历史价值观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

同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注重史料教学,培养历史思维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史料的选用和分析。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推理,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史料搜集、整理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4. 融入情感教育,塑造历史价值观历史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教育。

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情感因素,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人物等途径,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温度,培养学生的历史同理心和责任感。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5. 拓展课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课外活动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开展历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关注历史教育的发展动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八年级历史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

八年级历史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

八年级历史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优秀8篇)八年级历史教学反思篇一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

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八年级历史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篇二这几天上课,一直以对同步、做题为主,通过做题一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来及时发现复习中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补救。

但是今天的课堂让我感到非常的气氛,但是事后,仔细想想,还是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估计的不足啊。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评价不能偏激
扬会让 学生忘乎所 以沉溺在 良好的感觉 中。
对学生过 多的抱怨会导致 教育 的失败 ,
而且 当表扬过 多时 ,反倒变得 廉价 了。轻 易
气息 ,焕发 出醉人 的生 命活力 。但也 因此让 同样 对学 生 的过 多 表扬 也 会 导致 教 育 的失 就 获得 的称赞 ,学生经常不会 珍惜 ,也就 失 一切 为了 很多老 师有了错误 的认 识 ;认为批评 就是伤 败 。因此 ,对于学 生的评价我们不 能从一个 去 了愿望 中的功效。 只要我们 用 “ 极端 走 向另一个 极端 。新课改 倡导尊重 、赏 每一个学生 的发 展” 的理 念 ,用我们 的爱 心 害 了孩 子的情感 ,挫 伤孩子学 习的积极性 , 只有表 扬才是促进 学生学 习积极 性的万能药 识 ,提倡鼓励性评 价 的今天 ,表扬 诚然是件 去正确地进行评价 ,那么 ,恰如其分 的表扬 , 充满关怀 的批评 ,满怀希 望的鼓励 ,都是 好 法 宝 ,然而用 多了用过 了也 就变成 了吹捧。 膏 ,使得 教学 中过 分的推崇鼓励 评价 ,形式 化现象 严重 。那 么教师在教学 中如何进行课 常言道 :酸甜 苦辣咸都有 营养 ,成败得 失都 的评价 ,学 生都 能从 中得 到激励并不 断正确 堂 评 价 呢? 我个 人认 为应 从 以下几 方 面 做 是收获。仅剩 “ 甜”味的评价注定是会让学 的认识 自我。

上 ,必须 以学生 的兴趣 、爱好为前提。只有从 处技 术查 阅、收集 相关学 习内容的资料 ,同

探 究性学 习内容 的要求
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
保 证探 究 『 生 学 习 的成功 。
时 ,根据探究 内容的需要 ,指 导学生设计 调

浅谈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操作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操作方法

浅谈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操作方法作者:张朝军来源:《中小学学校管理》2013年第12期传统的历史教学,偏重于传授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史实,将教学内容习惯于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记忆、消化、吸收。

这种方法只着眼于学生对一般历史知识和结论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在新情景下,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特定的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很难达到理解史实,感悟历史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历史教学势必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自主地获取历史知识,提高认识。

而研究性学习则强调以学生的体验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主动性为内在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所以在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究历史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一、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可以把它界定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的实施渠道有两条:一是学科课堂,二是新课改所专门开设的研究型课程。

1、以课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责任田”,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研究性学习的主战场应该是教室,即让学生以研究的精神走进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学习对象。

开展初中历史课研究性学习,必须立足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梳理,教师注重引导探究,优化课堂小结,开拓历史教学的研究性空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应该在课堂学习中产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是将课堂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做以记录,可备为以后研究性学习的题目。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作者:俞辉来源:《家长·下》2024年第04期在当今教育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初中历史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开展跨学科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本文分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原则与意义,以及初中历史与美术、政治、语文、地理学科的融合实践,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原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超越单一学科界限,以某一主题为核心,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

它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主题探究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

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打破学科壁垒,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关注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整合与优化。

2.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探究性原则。

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4.可操作性原则。

任何教学模式的实施都需要考虑其可操作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应具有可操作性,以便有效地组织教学。

二、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初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事件的学科,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责任感。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发展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历史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问题,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5.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给予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1.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应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框架。

2.历史事件的多样性:教师应选取具有多样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历史人物的典型性: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分析历史人物的品质、成就,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4.历史文化的传承性:教师应注重历史文化传承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学 术 论 坛224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1 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将反思教育贯穿进来,例如,在讲解到马克思的早期活动时候,可以为学生讲解马克思青年时期是非常勤奋好学,进而使其掌握很多的科学技术知识。

而马克思在17岁的时候中学毕业的作文题目就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候的思考,通过这方面的讲解表明青年时期人生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是不能够让虚荣心和幻想来左右自身的思想的,要不为社会的利益和地位的诱惑所驱使,要将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主要的人生目标。

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有表情的为学生讲解,讲解在选择人生道路将来的走向时候,如果选择的是为人类造福的职业,我们就要不被他的压力所压倒,因为这是为整个人类做出的牺牲和选择,最终获得的满足和欢乐不会是很小,也会为人类造福,而这些幸福是属于千万人的,这样的事业不是非常显赫的,但它却是非常伟大和神圣的。

如果作为一名中学生,在这个阶段中拥有这样的思想和远大的报复,那么他的情操是何等的高尚。

我们教育学生,作为同时期的同龄人,看到马克思尚可如此,想想自身该怎样呢,这样就会促使学生的思想和马克思产生共鸣。

历史教师就是要将学科的知识和德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2 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实际上教学环节和教学对象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样就会促使原本比较出彩的教学方案必须要随着变化而变化。

在教学中会面对不同的学生,本身学生们的生活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掌握的结构也会不同,这些方方面面的不同都是教师无法控制和无法掌握的,因此影响历史教学的课堂质量是有很多因素的。

所以,只要是能够具有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案都要在教学中尝试,在课堂上要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来获取演讲的实践经验,增加对课程的掌握程度。

另外,我们要不断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理论教学水平,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关注在教学中忽视的一些重要环节。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5篇初中历史教学反思1今天学校领导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听取了一节马牧池张文淑老师的课和薛校长的报告,感触很深,收获也不少: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真独学、实自查,有效地控制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进度。

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互助的目标要明确、互助的对象要明确、互助的内容要明确、互助的时机要明确、互助的方式要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把握好展示时间、展示的对象,展示的过程要跟上评价,评价要公正合理。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2总结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从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

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

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中,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

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

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活动课教学内容摘要: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就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我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纲要》指出,在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课堂和学生的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创新的能力有积极作用。

因此,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学生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动机来解读课堂,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高。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又有哪些方面要引起我们这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注意的呢?下面我就结合在历史活动课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历简要谈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学习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所谓从实际出发,是指教师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选择的课题不宜大,应结合学生实际,量力而行,从主客观条件(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及物质条件等)方面考虑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能性,不要超出学生的驾驭能力。

选题提出的依据要充足,内容要明确,还要考虑学校或社区是否能提供课题实施的必要条件。

例如,我在上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一课时,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因此,我针对活动课的要求布置了学习内容,姓氏是学生很熟悉的事物,每个人都有姓氏,因而,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探究学习的内容。

因此,我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兴趣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研究一个活动课题。

第一组研究姓氏的起源,第二组研究姓氏的变迁,第三组研究从姓氏看民族的融合,第四组研究自己小组内同学姓氏的来历。

这样,无论从实际,还是可操作而言,对学生来说,目标都比较容易达成。

因而,研究性学习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二、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人际沟通合作的良好空间。

研究任务的完成,一般离不开课题组内学生的合作及课题组外(如教师、社会力量)的沟通合作。

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要发扬乐于助人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

历史教师也应为历史研究性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

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成果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

研究性学习一改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在自身的参与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建立师生间平等关系、营造融洽民主气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这一课中,同样,我通过布置学习任务,任务细化到每个小组成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

三、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学生之间既有相对分工,又有相互合作,有学习过程中,做到重在参与,重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获得的,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

研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教师重在科学理性的引导、指导。

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让学生尽情发挥个人潜能。

提供更多的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样,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一课中,我指导学生通过网上调查,到图书馆查阅,向长辈咨询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实践能力。

四、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

历史探究活动课研究性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历史研究性学习要面向学生的整个世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人与社会的联系,以适应开放性社会的发展趋势。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从学生兴趣出发,为学生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过程的操作、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结果的表达以及研究时间、地点、方式的安排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空间灵活性。

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学生潜能的发挥留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从而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以利于学生兴趣的满足和个性的发展,以利于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很多知识,并不是只有在课堂里才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实际上是学生在课外学到的。

因为研究性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社会生活,其课题范围十分广泛,学生可以在人文、社会、科技、环境、资源等诸多范围内拟定研究主题。

例如,我在八年级下册《画地图,讲历史》这一课的教学中,安排学生画一张鸦片战争前期的清朝疆域图,课堂上我把方格放大法画历史地图的绘画方法简要说了一遍,然后就要求学生当堂绘制,尽管课堂时间十分充分,但是学生还是无法课堂完成一张地图的绘制,因而大部分还是在课后完成的。

因此,在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历史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应该给学生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以放开学生手脚,充分利于学生学习历史,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五、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三、四岁左右,学生正处于身心转型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较强,喜欢形式多样,活泼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模式,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随着信息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学生群体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从各种媒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的探索求知欲已经相当强烈。

他们充满好奇心,对新生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兴趣更大。

他们对于“结论性知识”越来越持怀疑态度,而对“方法性知识”和“过程性体验”充满兴趣。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写道,“儿童的好奇心,只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所以应该加以鼓励,不独因为它是一种好现象,而且因为这是自然给他们预备的一个好工具,给他们去除生来的无知的;他们如果不好问,无知就会使他们变成一种愚蠢无用的动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

因此,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以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景,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精神,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例如,在《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的教学中,我就结合学生实际,第一小组的课题里,我根据我们学校的所在地楼村赵姓居民很多班级里也比较多这一现象,还设计了一个小课题:为什么这里赵姓这么多。

学生由于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所以很感兴趣,议论很热烈,但是没有什么结果。

于是我让他们回家去问他们的父母长辈,结果,到第二天,本来没有历史课,但是却有好几个同学兴冲冲的来向我报告了。

而且神情很是得意,原来他们从长辈那得知自己的祖先居然还是宋朝时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亲戚,要是在那时可就是皇亲国戚,而自己所在的村子原来也叫“御楼村”,后来朝代更替,御楼村名字逐渐变为楼村了。

再例如在七年级上册西周的内容,我设计了一个考古的问题:有人挖到了一个瓦盆,在盆底有字,上面写着“西周造”,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感到很高兴。

学生们讨论开了,有的说应该很高兴,那是文物,可值钱了,有的说,文物应该上交国家。

这虽然跟我的目的不一致,最后我才向学生解释,西周和东周的划分是后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为划分的,所以当时没有西周这个说法。

因此,那个盆子是假的。

很快下课了,但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跟老师说,上课上得,忘记下课了。

可见,历史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好的效果。

因此,历史活动课中的研究性学习,也要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这样,学生才会乐于主动学习,乐于主动探究,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想法和做法。

总之,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理念的创新,能进一步提高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创新精神、信息整合能力、协作能力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信息时代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1.《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教育漫话》洛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