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存在四大制约因素
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在推动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各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在推动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工作
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1. 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在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工作时,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包括政策法规、财政和税收激励、奖励措施等,但目前这些支持还不够完善。
2. 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供应商的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不具备实力和经验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供应商,这给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3.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的人力和技术能力有限。
缺乏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支持,往往会影响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工作的效果和进度。
4. 公众意识的不够。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但很多人对节能意识还不够强烈,需要加强相关宣传和教育工作。
5. 资金及绩效管理等问题。
在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得到合理的处理,才能保证节能效果的最大化。
合同能源管理目前面临的困难
合同能源管理目前面临的困难?1、信息障碍:EMC在中国还是全新的概念,在国内尚未广为人知。
中国幅员辽阔,EMC 的商业机会多种多样,发展空间广阔,能源合同管理概念的传播工作还必须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帮助有兴趣的机构了解能源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借鉴已取得的经验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融资障碍:EMC示范公司的经验表明,为节能项目直接融资的EMC在中国市场仍然最具吸引力,但对EMC启动资本金的需要量非常大。
由于EMC的业务性质尚未被人们所认识,潜在的EMC在初创时要从资本市场中筹措资金是十分困难的,困为中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近期重点仍然是支持国有企业。
3、管理障碍:尽管多家公司对EMC业务十分感兴趣,但其中的大多数却不具备EMC 所特有的综合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在中国特别是原来的国营老企业(恰恰这些企业具有很大的节能改造潜力),其本身的技术力量很强,如果EMC不能发挥综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要在这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是很困难的。
所以潜在的EMC急需在EMC创建、综合技术能力和商务计划制定等方面得到指导和帮助。
4、信用障碍:EMC初建期尚未建立商业信誉,EMC在中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在国内的商业信誉度还比较低,难以获得商业贷款。
由于中国国内银行利率数度下调,国内商业银行首先考虑的是贷款投放的安全性问题,对风险业务非常敏感并持消极态度,主要原因是潜在的EMC公司没有良好的经营业绩,能源合同管理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5、担保障碍:在中国目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贷款抵押或担保的机制,中国商业银行不可能给新EMC公司或其客户提供贷款,而这一点也是中国贷方/节能企业最迫切的要求。
如何合理地解决上述障碍问题是EMC业务在中国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EMC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足够的资本,同时从国内金融机构顺畅、持续地获得所需的商业贷款。
不断扩大EMC的业务规模,在中国建立起一个使EMC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框架。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益 或 承 包 整 体 能 源 费 用 的 方 式 为 客 户 提 供 节 能 服 队” ,以满 足 客户 需 求 。这 种 抱 团 的形 式 在 积极 推
务 。 国 内外 的实 践证 明 ,合 同能 源管 理是 行 之有 效 进企 业节 能 降耗 的 同时 ,解决 了钱 从 哪里来 、技术
存 在的主要 问题 的 础上 ,提 出 了舍 问能源 管理要 谨 防 一哄 而上 加强 政 襄扶持 和 引 导 递立 茂热 、完善和 规 范的 市场环境 , 多管 齐下 引导 合同能 源管 理规 范发展 的 造议
关 键 词 合 同 能 源 管 理 设 备 节 能 节 能服 务
D : 3 6 / i s 2 9 — 4 3。0 { 0 0 4 0l 1 0.9 9 i n 0 5 1 9 2 1 .9. 0 s
自 1 9 年 我 国 引 入 合 同能 源 管 理 机 制 以来 , 节能 服务 产业 总计 综合 节能投 资 3 03 ×1 ,形 98 6 .7 0元
节 能 服 务 产 业 从 小 变 大 、从 弱 变 强 ,2 0 年 总 产 值 成 年节 能 能 力 1 5 . X1 标 煤 ) 09 79 0 t( 7 。截 至 2 0 年 09 已经超 过 5 0X 1 ,综 合节 能 投资 达 到 3 0X1 8 0元 6 0 年底 ,运 用 “ 同能 源管 理 ”机制 实施 节 能项 目的 合 元 。 “ 一 五 ” 期 间 , 中 国节 能 协 会 节 能 服 务 产 业 十 节 能 服 务 公 司 从 2 0 年 年 底 的 3 6家 增 加 到 5 2 08 8 0 委 员会 ( M A)会 员从 8 E C 9家递 增 到 5 0 ;全 国 6家 家 ,增 幅 为 3 . %。 00 5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0 引言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的一种服务机制。
具体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通过分享节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从而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
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的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合同能源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1.1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最新情况自1998年我国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以来,节能服务产业从小变大、从弱变强,2009年总产值已经超过580亿元,综合节能投资达到360亿元。
“十一五”期间,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会员从89家递增到560家。
全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从76家递增到782家;节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从1.6万人递增到17.5万人。
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从47.3亿元递增到836.29亿元。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1亿元递增到287.51亿元。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年节约标准煤能力从86.18万吨递增到1,064.85万吨,实现CO2减排量从215.45万吨递增到2,662.13万吨。
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1]。
1.1.1 初步形成“抱团效应”近年来,用能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新型节能减排改造机制逐渐熟悉并接受[2-6]。
面对用能企业对节能技术更高、更多的要求,单独的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单一节能技术和解决方案已不能满足客户需要,通过行业协会平台和专家平台可以将相应的技术专家和节能服务公司组成专业的“联合舰队”,以满足客户需求。
合同能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合同能源管理面临的问题
合同能源管理的推广,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进一步发展还有诸多不利的环境和障碍需要克服:
(1)在现行的我国税收制度下EMCo的纳税负担过重。
客户要17%的增值税发票,增加了投资方的税负。
希望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为EMCo 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2)目前的信誉环境不利于EMCo的发展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信誉环境尚待改进,无论是EMCo还是耗能企业(EMCo 的客户),都存在这个问题。
企业怀疑EMCo的承诺是否是真的;EMCo怀疑客户能否能真正按合同分享节能效益。
(3)我国金融机构尚未能积极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
目前,我国的EMCo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希望国家支持节能的有关基金也能划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提高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EMCo节能项目的投资和融资能力。
(4)被投资方总是在算计投资方到底多挣了多少钱
在甲乙双反商务谈判中,甲方(被投资方)总是在想着乙方(投资方)到底多挣了多少钱,就不想投资方为此要承担多少风险。
(5)投资方无法按时按量的回收节能投资款
由于总总原因投资方经常无法按时按量的收回投资节能分享款,导致投资方现金流短缺无法进行正常业务。
(6)获得政府的合同能源管理补贴资金比较难实现
由于总总原因要获得政府的合同能源管理补贴资金比较难。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障碍与对策
队伍
★专家队伍
——深圳市节能专家联合会 (咨询单位)
——深圳市知名节能服务企业(技术支持单位)
——深圳市节能专家库成员 (评标队伍)
★用能单位管理人员
——市直机关各单位必须指定一个处室负责协
调,设立节能管理员岗位,固定一名工作人员,
负责具体工作。
采购模式
深圳市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采取的是“综合 节能改造”、“方案招标”和“综合评分法”。 ★综合节能改造—按部门或区域打包进行多项改造。主
做低碳绿色发展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 变化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要普及合同能源管理知识, 解决不懂不会的问题。
第三,要有强制措施,明确任务指标。
第四,要加强检查监察,有构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的关键
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节能与环保的法律法规,为 公共机构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法律 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修订)
第一,要深化各级领导对节能减排 的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深圳市节能“十二五” 规划》
●深入推进各领域节能工作,全面推
《深圳市低碳发展 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深圳作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要
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倾力打造“绿 色建筑”之都。 ●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全面推行合同 能源管理模式,完成单位面积能耗下 降20%的目标。
《深圳市“十二五”温 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
《深圳绿色建筑促进 办法》
●用能水平在市主管部门发布能耗
公共机构率先垂范,加快设施低碳化 限额标准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和机 改造,以市民中心等政府公建为重点, 关事业单位办公建筑,应当采用合 积极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着力于 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改造。 建筑围护结构、照明、供冷、电力系 统和办公设备等方面的节能改造工作。
合同能源管理制约因素
节能效果计量难成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约因素时间:2011-06-27 来源:中国化工报文章类别:转载作者:赵引德核心提示:节能效果计量难就成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王树茂介绍,有了健全的检测机构和先进的计量方法,就可以评价节能技术,评估企业能效和节能潜力,核查节能目标是否实现,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发生争执时也就可以为仲裁机构提供依据。
关键字:节能效果计量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效果认定无据可依无人担责今年以来,国家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行的税收减免政策催热了节能服务市场,许多化工企业受政策导向影响,纷纷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力度。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节能效果如何认定的难题。
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来承担认定责任,节能效果计量难就成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制约因素。
这是记者近日参加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举办的合同能源管理暨节能服务产业培训会,了解到的信息。
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王树茂介绍,我国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推进节能减排存在三大障碍。
除了认识障碍和投融资障碍以外,最主要的是技术障碍,而技术障碍的核心并不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匮乏,而是检测能力建设,有了健全的检测机构和先进的计量方法,就可以评价节能技术,评估企业能效和节能潜力,核查节能目标是否实现,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发生争执时也就可以为仲裁机构提供依据。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经济研究室王敬认为,节能计量工作是实现合同能源管理的基础工程,没有完善准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和扎实有效的能源计量管理,就不可能为项目计算收益提供可靠数据。
所以能否搞好节能计量是决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能否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
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人员培训、节能量确认和保证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并从客户进行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行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瓶颈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瓶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瓶颈是什么?制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发展有哪些?制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发展的四大因素分析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能源用户不需要事先支付改造和服务费用,而是通过与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期内分享节能收益的方式,支付费用和分享收益。
而节能服务公司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有效降低客户能源消耗的同时获得自己的收益。
可以说,这是一种节能服务公司、能源用户和社会三方共赢的理想模式。
然而,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却并不顺利,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节能服务公司融资困难由于需要事先垫付所有投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为前提。
因此,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成为节能服务类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
但是,我国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尚处于发展初期,普遍存在注册资本较小、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银行贷款审核过程中信用评级较低,银行必然以提高担保要求等措施来弥补。
目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获得贷款担保的可行办法,是通过向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使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担保基金为其担保。
但是,要获得这样的担保却并不容易,到xx年底,在全国300多家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中,只有41家获得了贷款担保,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依然处在融资乏力的困境中。
自身担保资源有限以及得不到外部担保,制约了节能服务企业融资的进行。
加之,目前我国银行还没有与“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模式相配套的贷款品种以及合同能源管理仍存在一定风险等原因,导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项目融资。
据统计,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有92%面临融资困难问题,如果能够顺畅融资的话,至少有50%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速度会提高一倍。
需要指出的是,与节能服务公司因资金不足而步履艰难相比,我国节能服务却需求强劲。
统计表明,我国节能减排市场每年至少有3000亿到5000亿元的市场投资规模需求,而在未来,这个数字有望上升到一万亿元。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缺点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缺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缺点是什么?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服务推广难点就在下面,欢迎阅读!推广能源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性发展,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和利于发展的市场环境是基础,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技术和水平的提高,才是最终推动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领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项目融资难融资难是目前节能服务公司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营中遇到的最大障碍。
合同能源管理尤其是能源费用托管型模式的市场机制要求节能服务公司必须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但由于能源费用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的投入产出周期长,许多能源托管节能项目一般在投入五到十年之间才会有回报,在节能服务公司已经投入能源费用托管项目后,后续要进行投入新的项目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而作为中小企业节能服务公司,又是新生的技术型企业,谷底资产、信用度相对较低,很难从银行获得商业贷款。
同时,国内节能行业市场和节能资金市场也存在着信息脱节,私人投资者、商业投资机构不了解节能项目的可盈利性和节能市场的潜力,对节能投资的潜在风险心存顾虑,也致使节能项目的融资十分困难。
这都导致了节能服务公司自我积累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较弱,制约了节能产业化发展进程。
节能服务公司虽然以盈利为目的,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公益性质,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政府应对节能公司予以多方支持,实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降低节能服务公司的经营成本和风险。
为帮助节能服务公司解决融资难题,需完善节能融资服务机制。
发挥财政奖励资金的引导作用,面向资本市场,组织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推介。
推动设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金,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融资、用户诚信风险担保、项目保险担保等金融支持。
推进金融机构运用节能收益权质押、能效融资、节能贷等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支持中介咨询机构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专业评估服务等。
当前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障碍和对策研究
多个 国家通过节能服务公司采用 “ 合同能源管理 ” 机
制来实施节能技 改工程 以及新建 、 建工程 , 扩 帮助用 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 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12 “ 同能源管 理” E C) 式 的实质 . 、合 (P 模 “ 同能 源管理 ” E C)模式 的实质 是一 种 以 合 (P 减 少 的能 源 费用 来 支付 节能 项 目全部 成 本 的节 能
基金 ( F 合作 , GE ) 开始 引进 、 示范 、 推广 “ 同能源 管 合 理” 模式。2 0 0 2年 1 2月 , 在上海成立 了“ 上海市合 同 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 政府推动 、 , 在“
市场运作 ” 的原则指导下 , 节能服务产 业在探 索与创
投 资方式 。 这种节 能投 资方式允许 用户 使用未 来的
13 节 能服务公 司 ( MCO) . E
节能服务公 司(MC 是一种基于 合同能源管 E O)
理机制 运作 的专业 化公 司 。E O 与愿意 进 行节 MC 能改造 的用户 签订节 能服务 合 同 , 为用 户的 节能项 目进行投 资或融 资 ,向用户 提供能 源效 率审计 、 节
源管理的序幕 。三家示范公司的成功实践证 明 , 虽然 在实施过 程 中, 碰到 一些问题 , 是“ 同能源管理 ” 但 合
《匕 j京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扶持办法( 试行 ) 》 。该《 办
法》 规定 , 政府将对北京市公共机构 、 两万平 方米 以上 的大型公 共建筑 以及 其他年 耗能 2 0 0 0吨标准 煤 以
“ 同能源 管理 ” E C)是 国际上一 种先进 的 合 (P 基于 市场 的 、 新型 的节能 项 目投 资方 式 , 节能 技 是 改 、 建等项 目市 场化 运作 的新 机 制。专 业化 的节 扩 能服 务 公 司 ( MCO, E 国外 称 E C , S O) 与需 要 进 行
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合同能源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合同能源管理(EnergyManagementContract,EMC)是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服务合同,给客户提供节能改造的相关服务,并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能给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的新型节能减排机制。
相对于传统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改造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市场机制,其核心在于达到项目节能减排社会效益目标的同时,为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美国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在发达国家,尤其在北美和欧洲,已催生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国内还处于摸索阶段。
节能服务公司提供节能服务的模式节能服务公司(ESCo)在提供节能服务时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1)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此种模式是在节能改造项目合同期内,由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双方共同确认节能效率之后,双方按比例来分享节能效益。
在项目合同期结束后,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将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
(2)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此种模式是指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改造企业的高能耗设备,并管理其新建的用能设备。
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按照双方约定的能源费用和管理费用承包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日常维护工作;在项目合同结束后,也要将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
(3)节能量保证支付模式。
此种模式是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向企业承诺某一比例的节能量,用于支付工程成本,而达不到承诺的节能量的部分,由节能服务公司自己负担;超出承诺节能量的部分双方分享,直到节能服务公司收回全部节能项目投资后,项目合同结束,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移交给企业使用,企业享有以后产生的全部节能收益。
(4)能源管理服务模式。
此种模式是指企业委托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能源规划,给予整体节能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工程施工和节能设备安装调试。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浅析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浅析虽然我国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快速增长,项目投 资总额不断加大,各项政策优惠措施得到逐步落实,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初 级阶段, 进一步发展还有诸多不利的环境和障碍需要克服, 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原有纳税负担过重,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后尚未落到实处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前,在现行的我国税收制度下,基于市场运作的 EMC 公司为客 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其中也包括通过面向全社会的采购为客户优选节能设备。
然而我国 的税务部门总是把 EMC 看作是一般的节能设备销售商, EMC 公司与客户的节能服务合 把 同看成设备购销合同,把 EMC 的服务费视同一般节能设备销售商的加价,纳入增值税的 规范,也就是说,把本应该是服务税的部分变成了增值税;与此同时,EMC 公司的收益 来自于节能效益分享,由于税务部门把 EMC 的服务看作简单的设备销售,因此把节能效 益分享看成了设备销售的分期付款。
根据我国的税收制度的权责发生制,在 EMC 公司把 节能设备安装到客户后就被认定为设备销售已经实现,这样,在 EMC 为客户实施节能项 目后还只刚刚开始分享节能效益时,就被认定应立即按合同全额上缴企业所得税。
尽管 2010 年 12 月 30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 税 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0 号)出台,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税收优惠政策,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各地尚未出台具体操作细则,可操作性 差,税收优惠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真正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少之又少,没有起 动应有的推动作用。
(二)目前的信誉环境不利于 EMC 公司的发展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信誉环境尚待改进,无论是 EMC 公司还是耗能企业(EMC 的客 户),都存在这个问题。
企业怀疑 EMC 公司的承诺是否是真的;EMC 公司怀疑客户能否 真正按合同分享节能效益。
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问题与建议
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问题与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建筑的能源消耗也不断增加。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政府和企业都开始注重公共建筑的能源管理。
然而,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合同起草不规范在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中,起草不规范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一些合同中的条款不够明确,容易产生歧义,导致后期的管理难度增大。
比如,一些合同中的能源消耗指标没有具体规定,只是简单地写明“降低能源消耗”,这样的条款无法量化,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考核。
建议:在起草合同时,应该尽量详细地规定各项指标和要求,例如具体的能源消耗指标、能源管理责任、节能措施等,以便后期的监管和考核。
二、合同执行不到位一些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还在于合同执行不到位。
一些企业在签订合同后,没有充分履行合同中的约定,导致能源管理效果不佳。
例如,一些企业在节能措施上没有下足功夫,或者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能源消耗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建议:在合同签订后,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项责任。
同时,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于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处罚。
三、合同缺乏监管机制在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中,缺乏监管机制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合同虽然规定了各项指标和要求,但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企业没有得到足够的监督和管理。
例如,一些合同中规定了能源消耗指标,但是没有规定如何监测和考核这些指标,导致企业可以随意操作数据,影响能源管理效果。
建议:在起草合同时,应该规定明确的监管机制,包括监测、考核、评估等,以确保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四、合同缺乏激励机制在公共建筑合同能源管理中,缺乏激励机制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合同中只规定了责任和要求,缺乏激励措施,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难以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例如,一些合同中规定了降低能源消耗的要求,但是没有规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企业缺乏积极性,难以实现节能目标。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障碍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障碍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节能服务公司与能耗企业实现互惠双赢的管理模式,并可以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合同能源管理经过30多年的运行,商业模式已经十分成熟,并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我国10年前从国外引进了这种节能机制,首先在北京、辽宁、山东等地进行示范性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随后,各地节能服务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然而,从这么多年的发展状况来看,这些节能服务公司并没有获得预期的高速成长,反而大多步履蹒跚,处境被动。
可见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障碍,诸如社会认知度不够、项目融资困难、技术力量薄弱等。
一:融资困难融资困难是目前节能服务公司运营中遇到的首要障碍。
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机制要求节能服务公司必须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但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投入产出周期长,大项目一般在投入几年以后才会有回报,节能服务公司要进行后续投入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而作为中小企业,又是新生的企业,商业信用相对较低,很难从银行获得商业贷款。
缺乏信用评价机制,银行授予信用额度低。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节能服务公司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强,常常无力向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和足额的抵押。
因此,银行对这些公司的信用度水平存在质疑,授信额度很低。
此外,目前中国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前景不是很明朗,银行缺少对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机制的深入了解,这更增加了节能服务公司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
二:技术障碍①节能效果的衡量存在一定困难。
评价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收益成为制约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的瓶颈。
进行节能改造后,如何去评价节能是不是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是不是确实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需要一套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体系。
因为缺乏节能经济效益评估体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节能效果上的技术问题及扯皮现象。
②我国的节能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存在专业化不强的缺陷。
节能公司给企业提供的往往不是自己研发的专利技术,而是社会上集散的技术。
铁路行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铁路行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普及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能源管理的方法。
作为一个高能耗行业,铁路行业也积极探索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CEM)。
然而,铁路行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缺乏统一的合同能源管理标准合同能源管理需要建立合同、能源计量和监测、能源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等一系列制度,但目前铁路行业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
不同铁路局之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存在差异,导致合同能源管理的推行效果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制定统一的合同能源管理标准,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与义务,并建立统一的合同能源管理指标体系。
通过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合同能源管理的规范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推动能源管理的有效实施。
二、能源管理意识薄弱铁路行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需要广泛的参与和支持,但目前部分铁路从业人员对于节能降耗的认识和重要性尚不够明确。
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能源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推进。
解决方案:加强能源管理宣传和培训,提高铁路从业人员的能源管理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班、组织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对能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培养员工对能源管理的重视和自觉性,使能源管理工作得以贯彻实施。
三、能源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不完善合同能源管理需要准确的能源数据支持,然而铁路行业在能源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部分铁路局缺乏完善的数据采集设备和信息系统,导致能源使用情况无法实时监测和分析。
解决方案:完善能源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建立科学、准确的能源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
优化铁路能源监测设备,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采集和云端存储,同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合同能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四、合同能源管理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合同能源管理需要有有效的监管机制,但当前铁路行业在监管机制方面存在不健全的情况。
石油石化行业合同能源管理问题及措施
石油石化行业合同能源管理问题及措施石油石化行业合同能源管理问题及措施石油石化行业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政策方面合同能源管理对中国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相对于美国、欧洲等成熟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来说,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还不完善。
2、管理方面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过程中,能源服务公司和客户之间往往会因能耗基准、节能量等问题上产生分歧,最后导致合同无法正常执行甚至毁约。
3、资金方面能源服务公司大多为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充足,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过程中能源服务公司往往需要支付节能改造所需的费用,对石油石化企业进行节能改造所需费用巨大,许多能源服务公司难以负担。
在中国,长期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公司资产价值不高,往往不能从银行贷到足够的资金用于石油石化行业节能改造。
4、技术方面油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涉及开发、钻井、采油、集输等环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各个环节需要相互协调,如改造不当,不但得不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反而会增加能耗。
炼化企业的设备繁多、工艺流程复杂,节能改造难度大,如改造不当,设备会出现运行不稳定的情况,严重时会对企业安全造成危害。
能源服务公司需要高素质综合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懂得节能技术,又要懂得油田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以及炼化过程中的设备和工艺流程,这对能源服务公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合同能源管理在石油石化行业的改进措施与建议合同能源管理引入中国已有20年,在石油石化行业的应用不到10年,在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合同能源管理在石油石化行业仍处在探索与实践阶段。
要解决合同能源管理在石油石化行业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通过政策激励和规范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有序发展。
2010年起中国相关部门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2011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颁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能源管理存在四大制约因素
时间:2008-06-16 09:19:08 作者:王炳坤仲蓓来源:经济参考报
由国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组织的第18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将于6月15日至21日举行。
如何运用市场机制实现能耗的有效降低,已成为节能领域探索的重点。
·
骋望骊都华庭
作为一项在国外有着成功经验的市场化节能机制,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代表的“零投资”节能模式近年在国内推广并不顺畅。
记者日前采访了解到,除了社会对这项全新机制缺乏认识外,现行税收、融资和信用制度等还对其形成制约瓶颈。
“零投资”节能推广空间巨大
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
当时由于“能源危机”使发达国家企业的能源费用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许多技术开发商和设备供应商纷纷向企业推销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
但是对企业来说,巨额的节能投资从何而来,在大量节能技术中该如何选择,这都是不可回避的难题。
对此,一种以盈利为目的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出现了。
节能服务公司带来的最直观效果,就是能耗企业可以实现对节能项目的“零投资”。
人们通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节能服务公司的功能:一家大学在使用传统线路和灯具照明时,每年耗电费用约为100万元,而实际上如果学校改造线路布局,使用节能灯具,加强节能管理,节电空间很大。
但由于学校没有资金投入,缺乏节电技术,改造无法实施。
节能服务公司出现后,它们与这家大学签订合同,由公司投资100万元进行节能改造。
这样大学每年的电费降至60万美元,而节能服务公司从每年节约的40万元电费中,取走30万用以抵顶服务费,只需三年多就可收回投资,转而实现盈利。
更为重要的是,大学分文未投,每年也能省下10万元的能源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合同能源管理被引入中国,这种耗能企业“零投资”就能获得节能收益的新模式,很快被人们看好。
在合同能源管理的运行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节能服务,这包括能源效率诊断和节能潜力分析、节能项目可行性探究、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选购、人员培训等项目的全过程服务;向客户保证实现合同中所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在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与节能量直接挂钩,与客户分享节能效益;合同结束后,节能服务公司将投入的全部设备移交给客户,并且传授管理办法,从而最终实现客户独享节能效益。
世界银行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王树茂对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作出这样的
分析:首先,节能在绝大多数单位来说都不是主业,它们搞节能存在技术和管理瓶颈;其次,很多企业资金紧张,节能改造一次性投资大,回收还需要一个周期,它们没有这部分资金;再次,很多单位没有时间和精力花在节能改造上。
正是这些原因,才给了节能服务公司以施展拳脚的机会。
正是由于在节能激励机制上的优势,合同能源管理自1996年引入中国以来发展迅速。
当年,世界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支持中国在北京、辽宁、山东成立了三家推广能源服务的示范公司,到2007年初,这类节能服务公司已发展到了300多家。
目前,国内能源服务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平均只有三年,很多项目甚至只需一至二年就可收回投资,进而转入纯利润阶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节能处处长陆新明今年初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
球节能服务峰会上说,中国每年在节能服务方面的市场份额,据测算应该是1000亿人民币左右,市场空间十分巨大,而目前30%的年均利润率,也表明这个行业的巨大吸引力。
四大因素制约发展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统计显示,近年来国内能源服务产业发展飞速,200
5年,该委员会仅有会员企业59家,合同能源管理投资额16.7亿元,2006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12家和20亿元,到2007年底,又增长到308家和114亿元。
但是与巨大的市场空间相比,目前国内能源服务仍存在产业规模小、企业实力较弱、全行业普及率不高等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是现行税收制度导致节能服务企业纳税负担过重。
基于市场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其中也包括通过面向全社会采购,为客户选择节能设备。
然而我国的税务部门总是把节能服务企业视为一般的节能设备销售商,误认为它是通过转卖节能设备从中获利,因此把节能服务合同看成设备购销合同。
这样,税务部门就把节能服务费视同一般节能设备销售商的加价,纳入增值税的规范,也就是说,把本应该是服务税的部分变成了增值税,税负较重。
二是目前的信誉环境加大节能服务企业的风险。
由于节能服务公司投资的不是独立项目,节能项目的运行依附在客户身上,由于自身没有主动权,因此节能服务公司风险很大,往往钱投下去后,等到向客户分享节能效益时,对方却以种种理由拒绝付款。
特别是一旦客户出现重大人事变更,分立、改制,法律诉讼等情况时,节能服务公司的收益更是难以保障。
三是现行公立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利于节能服务项目推广。
政府机关、公用事业等是节能服务的重点领域,但这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节能项目却有政策壁垒。
例如,一家政府机关每年电费100万元,引入能源服务降至60万元,但是根据政府部门实报实销的财务制度,它无法将省下来的40万元节能效益拿出来与节能服务公司分享。
这样一来,不仅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无法回收,而且这些耗能单位也没有了引入能源服务的积极性。
四是能源服务项目融资存在瓶颈。
目前,我国的节能服务公司很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项目融资,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公司都属中小企业,而且成立时间较短,没有在金融系统建立信誉;节能项目不像一般的建设项目,能形成抵押物;金融机构的信贷评估部门尚不熟悉节能服务业务等。
因此,尽管节能服务企业一次性投资很大,但是资金来源却并不畅通。
多项措施打通“瓶颈”
一些专家表示,要想打破能源服务在推广上的种种瓶颈,离不开政府部门、耗能企业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共同努力。
一是大力宣传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代表的能源服务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虽然引入国内已有10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了解这一模式的企业并不多。
当前全社会都在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有关部门应当利用这一契机,大力宣传能源服务模式的好处,为其推广创造良好氛围。
二是调整限制能源服务的政策壁垒,加大支持力度。
针对公立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给能源服务带来的壁垒,有关部门应当出台规定,允许公立机构在不增加能源费用的前提下,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节约的能源费用与节能服务企业分享。
税务部门可以采取更为合理的征税政策,切实减轻能源服务企业负担。
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当根据节能项目的特点,设计出多种投资和融资的金融品种,为多渠道资金进入节能项目创造条件。
三是制定节能服务产业的相关标准,规范行业发展。
由于我国能源服务产业还处于早期发展过程,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规范,诸如服务标准、节能量检测和认定方法、合同规范等。
因此建立和完善这些规范标准,可以避免目前鱼目混珠的状态,相关行业协会可以担负起这一重要职责。
四是构建完善的诚信体系和法律救济制度,保证能源服务合同得到顺利执行,尽量减轻能源服务公司的风险。
同时,能源服务行业也应该创新保障制度,由客户向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履行合同的抵押和担保等,以此降低节能服务公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