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和对外交流

合集下载

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汉初
汉武帝时
汉武帝后
东汉时
2、汉与匈奴 ①战争: 刘邦遭遇“白登之围” ◆汉初:
②“和亲”: 内容: a .嫁公主给单于。 b .每年赠送大量财物。 汉初“和亲”原因:①汉初国力较弱;②休养生息, 稳定边疆;③刘邦遭遇“白登之围”
为了暂时避免匈奴的侵扰, 汉初实行“和亲”政策,这 是被迫的,屈辱的。也没有 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 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
万里长城
辽东
辨证地看待秦长城: 观点1:秦长城的修建,对防备、阻止匈奴侵扰,保 卫黄河流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保障内地人民 安定的生产和生活,起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观点2:长城是秦始皇的象征,为修长城,秦朝连年 投入数十万人力,它消磨了秦帝国的国力,导致了 秦朝的灭亡。 临洮
2、汉与匈奴
学习任务: 阅读P58第三段到P61阅读卡,完成下列表格: 与匈奴的关系 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P61第1、2段: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及意义。 公元前119年 意义:从此,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 织品、金属工具等
西汉
葡萄、核桃和良马、地毯等 张骞经过的地方现在大致属于哪些国家?
西域
阿富汗 塔吉克斯坦 伊朗 中国
(2)经过哪些高山峻岭,戈壁沙漠?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天山、昆仑山
◆汉武帝时:
③再战争: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先 后三次出击匈奴,结果:取 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并 实施统治。从而促使匈奴分 裂,再也无力与西汉抗衡。
◆汉武帝后:
④再和亲:
呼韩邪单于向西汉称臣并 向汉元帝提出和亲请求, 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
昭君出塞
资料: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马之警, 黎庶亡干戈之役。” ——《汉书》 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之后,展现的欣欣向荣的和 平景象,使北方出现了几十年的安定局面。

明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明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明朝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明朝正式建立于1368年,迅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在其近300年的统治期间,明朝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外交政策来应对国际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

本文将探讨明朝的外交政策以及其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

一、开疆拓土、巩固边境安全明朝初期,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并向西北地区扩张势力,朝廷采取了积极而强硬的外交政策。

明成祖朱棣曾进行数次出征,成功将后金朝、西域诸部和南洋诸国收入明朝势力范围。

这些战争巩固了边境安全,打开了对外交流与贸易的渠道,也为明朝的外交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修建长城、加强国防明朝修建了长城作为对外防线,以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

长城的修建不仅体现了明朝在外交政策上的主权意识和对国家尊严的重视,也达到了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此举显著提升了明朝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使其他国家更加尊重明朝的军事实力。

三、修好边境封疆、维护邻国和睦除了对外扩张和防御外,明朝还通过修好边境封疆来维护与邻国的关系。

明代朝廷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外交活动,与朝鲜、越南等邻国签署了多项友好条约,确保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

这种以封疆来维护国际关系的外交政策,让明朝能够与邻国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派遣使臣、拓展对外交流明朝时期,朝廷派遣了许多使臣到外国进行外交活动。

这些使臣由朝廷选派,代表明朝向他国传递信息和利益诉求,拓展对外交流渠道。

派遣使臣有助于明朝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为制定外交政策提供了信息支持。

同时,使臣也传播了明朝的文化、政治和科技成就,提升了明朝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影响力。

五、推行海禁政策、保护国内产业明成祖时期,为了保护国内产业,特别是手工业和农业,明朝实行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

这一政策有效保护了国内产业,但也限制了对外交流和经济发展。

然而,明朝仍与东南亚国家进行贸易活动,并通过外交手段巩固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

六、与蒙古和西域国家的关系在对外交流中,明朝与蒙古和西域国家的关系备受关注。

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
西 方
丝绸之路 友谊支路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东 方
作 用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绸、陶瓷、 铁器、漆器等商品经此运送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则利用此路把毛 皮、香料、药材、珠宝等物品运到中国。丝绸之路也成为东西方 文化交流的桥梁。古罗马的魔术表演、波斯的马球游戏经此传入 中国。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 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对匈 国力情况 奴的政 策 汉高祖时 战争、 汉初国力较 期 和亲 弱 所处的时 期 汉武帝时 期 武力反 经过汉初几 击匈奴 十年的休养 生息,国力 强盛 国力强盛 汉武帝之 和亲 后
和亲的性 质
被迫和亲
平等互利



比较汉朝初期和后期与匈奴的和亲政策的 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变化:汉初出击匈奴失败,为了换取北部 边疆暂时的安宁,采取了被动的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打败了匈奴,在匈奴的请求 下,西汉政府采取了主动的和亲政策。 原因:这种政策变化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 化。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加强,国力强盛, 加上对西域有了更多的了解,汉武帝才可 能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张骞出使西域的大致路线: 长安——陇西——河西走廊——玉门关——楼 兰——龟兹——大宛——大月氏——大夏——葱 岭——于阗——阳关——祁连山——陇西——长 安 经过的国家: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土库曼 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经过的高山峻岭和戈壁沙漠: 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和塔克 拉玛干沙漠

军事(疆域治理或民族关系)上:开疆拓土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2剖析教学内容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2剖析教学内容

汉 武 帝 对 匈 奴 的 战 争 形 势 图
“冠军侯”的来历
汉武帝称赞霍去病:
“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 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这样勇 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 就封你为冠军侯吧!”
3、汉武帝后的和亲与互市局面
呼韩邪、王昭君
“昭君出塞”
公元前85年,匈奴统治集团 内部爆发了争夺权位的斗争,诸 王纷纷自立,形成“五单于争立” 的局面。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 于亲自入汉觐见汉帝,“赞谒称 臣”,塞北与中原始归一统。
铁器、铜器、畜力……

文化交流

体育活动、音乐、舞蹈……
问题探究
1.如何认识汉匈战争的性质? (1)两汉时期匈奴与内地汉族政权的战争是
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之争,不存在侵略与 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 (2) 两汉与匈奴的战争是由于匈奴对中原抢 掠引起的,匈奴对中原抢掠是非正义的, 两汉对匈奴的战争具有反掠夺反奴役的性 质。




平等互利
:
三、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1、西域的范围及概况 ①西域的范围
②西域概况
2、张骞出使西域 丝路第一人——张骞
①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②概况:
③作用: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任务未完成,但西行使人们
•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领
了解到西域各国的经济、政 治与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
河西走廊,先后设立四郡。
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
3、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玉门关遗址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
劝君更尽一杯酒,

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汉与匈奴的关系—战和交织 单于和亲
单于和亲
西汉政府将汉皇室女子作为公 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同时, 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财物。
汉与匈奴的关系—战和交织 单于和亲
和亲列表
匈奴入侵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9年,匈奴冒顿数次侵略北方边境。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82年,匈奴入侵狄道,攻打阿阳。
武力反击
汉朝北部边患基本 汉朝国力强盛;汉武帝 解除,边境安定, 的雄才伟略……
社会发展
和亲与互市
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 处与文化交流,做出 了贡献
汉国力强盛,匈奴分裂, 国力衰弱。主动和亲
北匈奴战败后,部分 战和兼有 西迁,匈奴势力逐渐
汉国力强盛,匈奴分裂, 国力衰弱
从蒙古草原消失
比较汉初 “和亲”与汉元帝时“和亲”的异同?
第二次 BC119年 加强同西域
各国的联系
BC138年,张骞应募从长 安西行出使西域。中途被 扣留10余年,逃离后到达 大月氏
张骞未能完成使命, 但了解了西域各国的 经济、政治与文虎情 况及各国想和汉朝往 来的愿望
BC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 使西域,带去上万头牛羊及 金币、丝绸等财物。访问了 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 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 化交流频繁 派使节携带礼物回访长安。
汉武帝前,西域小国林立,有的国 家以农耕为主,有的国家以畜牧为 主。物产丰富,盛产香料、核桃、 葡萄等,产良马和玉石。 西域北部的一些国家,当时受到匈 奴的控制,如大月氏西汉初年被匈 奴逼迫而西迁。
二、凿通西域:汉与西域的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
阅读书本,填写表格
原因
经过
结果
第一次 BC138年
联络大月 氏夹击匈 奴

3.4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预习单(学生用)

3.4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预习单(学生用)
所处的时期
汉对匈奴政策
国力情况
和亲的性质
汉高祖时期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之后
(2)阅读课文的阅读卡“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②卫青、霍去病打破匈奴对当时西汉与匈奴有什么影响?
(3)如何评价昭君出塞?有何意义?
3、概述张骞出使西域概括(目的、时间、经过的国家)(书上划出),然后思考张骞出使西域之影响有哪些?(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宗教方面、。交通方面、艺术几个方面概括)。概述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时间、作用、意义)
课题:八上社会与历史《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班级:小组:姓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问题探析:
1、概述秦朝与匈奴的关系(划在书上),并说说①秦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②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③修长城有什么作用?(写在下面)
2、汉朝与匈奴的关系:
(1)汉高祖时期、汉武帝时期和汉武帝之后,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完成下表)
4、概述“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是何时由谁开辟的?(2)丝绸之路的路线如何?(3)这条商路上,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什么商品?(4)丝绸之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或者说有什么作用?)
5、汉朝与南方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与周边国家交往如何?
我的收获(至少写两点):
我的疑惑(至少写一点):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开放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开放

和亲
所谓和亲,一般是指中原王朝与边疆少
数民族首领缔结的婚姻关系,这种关系 是从汉高祖与匈奴的和亲开始的。后来, 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利用和亲来达到其 某种政治目的,逐渐成为我国各族统治 者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外交政策 .
西域: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现 在新疆和更远的地区。
玉门关 阳关
丝路风光 —玉门关 阳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丝绸之路在工业化 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 的历史使命,它已被东 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 特丹全长10900公里的 国际铁路线所取代。丝 绸之路已渐渐成为历史, 虽然当地的人们依然行 进在这条古路上,但同 一条路已经不再具有原 来的那种沟通世界的干 线意义了。你认为古老 的丝绸之路在今天可以 开发哪些新的价值呢?

访
沿线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商旅提供住宿、 交通和安全保护。
三、丝绸之路
1、名称的由来: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
2、主要路线(东起长安,西至大秦,即古罗马)
长安 →河西走廊
→ 新疆 → 中亚西亚→ 欧洲
3、交流的物品: 西 方
皮毛、汗血马、石榴、葡萄、胡萝卜、 佛教、音乐等 东 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丝织品

汉高祖 汉武帝
汉元帝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发生变化取决于什么呢?
答:取决于国力的强盛与否。
汉代“单于和亲” 瓦当
昭君出塞图
民族友好使者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这首诗赞扬了昭君出塞
王昭君墓
氏出匈奴附常自 ,使奴骚近被古 共西,挠的匈以 灭域现,人奴来 匈,招为民压, 奴联募大更迫我 。合一举常,族 重大勇反遭黄人 赏月士击匈河民 。

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3.4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重难点
重点:汉匈关系的转变。
难点::分析西汉对匈奴政策变化的原因,感悟统一的多民收集相关地图、图片和资料。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新课导入
出示单于金冠和瓦当图片,师问:这些让你们联想到历史上的哪个少数民族?生:匈奴。老师:这一民族与我国古代哪个朝代关系最复杂、密切?生:西汉。师:匈奴大致生活在中国的哪一区域?今天这部分属于哪个国家?这说明什么?生:中国的疆域是不断扩展的,而汉朝是区域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师:今天我们不妨穿越历史探讨: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2.西汉与匈奴关系
教师过渡:了解完秦与匈奴的关系后,我们重点探讨一下西汉与匈奴的关系。这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谁能用最简洁幽默的话向我们介绍一下图片背后的故事生动反映什么。(第一幅图,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没有老师就自己讲。)看来大家的历史知识面还是挺宽的,继续保持!不过故事只能揭开历史面纱一角,具体的历史真相还等我们一一揭晓。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幻灯片表格的启发下,阅读课本P58—59,自学完成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变化(表格见ppt)。探讨的不错,从书本上查找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高,大家继续提高。
3.穿插课堂练习:读丝绸之路示意图,回答问题(示意图见ppt):
(1)根据上图写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
(2)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地名,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没有关系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D.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3.东汉时的分裂
师:老师有个疑问:有没有知道哪位同学知道今天56个民族没有匈奴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穿越到东汉揭晓谜底。生:分裂,融合、远遁。师追问:南匈奴融入中华民族反映了什么?这一点还可以从下面两张图片得到证明。请大家用刚才学到的方法看看他们向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生答:省略。师继续:铜奔马是汉代的工艺精品,马原产于哪里?汉朝工匠制作这么精美?生答:马匹大量进入中原地区,汉朝人非常了解熟悉马。这也是后来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有利条件。师继续:第二幅描绘的是内蒙古生活匈奴人的生产情形,貌似不是骑马打猎,他们在看什么?这体现了什么?生答:汉族先进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师继续:这些集中体现两种文化的什么关系?生答:交流、融合。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府。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西




新疆自古以来就 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 部分!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公元前60年,中央设立西域都护府,这是新疆 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西域都护府
意义:促进了汉族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济文
化的交流。
三、丝 绸 之 路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 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 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 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万里长城
辽东 全长一万多余里
临洮
2、汉朝与匈奴的和战
⑴汉初抵御匈奴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领大军北上抵 御匈奴,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 围 ⑵汉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①原因: 汉初国力较弱
西汉政府决定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②政策:将汉朝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 于为妻。同时,汉朝每年赠送给匈奴大 量财物,以暂时避免匈奴的侵扰。这种 和亲政策持续了几十年。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一座桥梁: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文明的友谊
之桥。
选择题: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 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 声五十年。”此诗赞扬的是(C ) A. 汉武帝的统一 B. 张骞通西域 C. 昭君出塞 D.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填空题:
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 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发经 到今 , 再通往 中亚 和 西亚 ,最 后到达欧洲。
⑶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
①原因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迁徙百姓到这些地区居 住垦荒,并设置了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
②政策:汉朝转而对匈奴采取攻势,几次派兵攻打匈奴,取 将军 第一次 第二次 卫青 霍去病 西汉结果 取得了…… 设置了…… 匈奴结果 分裂 呼韩邪单于向汉 称臣、和亲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城冲中心学校
城冲中心学校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一、汉匈和战 二、张骞通西域 1.西域 2.张骞通西域
城冲中心学校
2.张骞通西域
张骞:汉中郡城 固(今陕西省城固县博 望镇)人。曾为汉武帝 伴读,洞悉朝野和天下 大事,胸有大志且性格 坚毅,办事沉稳敏捷。 史书记载,他“为人强 力,宽大信人”,即坚 韧不拔、心胸开阔,能 以信义待人事友。
城冲中心学校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一、汉匈和战 二、张骞通西域 1.西域 2.张骞通西域 3.西域都护的设置 三、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 2.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城冲中心学校
“张骞通西域”同“汉与西域关系”“西域 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是何关系呢? 汉与西域的往来 西域都护的设置
促 进 中 外 经 济 文 化 交 流
城冲中心学校
张骞以凿空西域道路彪炳史册,他的哪些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 1.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2.矢志不渝、不辱使命的坚强意志
城冲中心学校
说一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 1. 开启了西域各国和汉朝频繁交往的时 代,沟通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2. 促进了汉朝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
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
第三单元 大一统国家的 建立和发展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城冲中心学校
第13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一、汉匈和战
城冲中心学校
第13课 开疆土与对外交流
一、汉匈和战 二、张骞通西域 1.西域
城冲中心学校
1. 西域
玉门关 阳关
西域: 汉朝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 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对外学术交流 的成语

对外学术交流 的成语

对外学术交流的成语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外学术交流已成为许多学术界人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外学术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学术界的互动和学术成果的交流,还可以拓宽学术界的视野和增加学术界的国际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与对外学术交流相关的成语:
1. 推陈出新:意指推翻旧的观念,创造新的理论和思想。

在对
外学术交流中,推陈出新可以促进学术界的发展和进步。

2. 开疆拓土:意指开拓新的领域和拓展学术界的影响力。

在对
外学术交流中,开疆拓土可以帮助学术界与国际上的学术界建立联系,推广自己的学术成果。

3. 扬长避短:意指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

在对外
学术交流中,扬长避短可以帮助学者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和特长,同时避免自己的不足之处。

4. 交流互鉴:意指双方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在对外学术
交流中,交流互鉴可以促进学术界之间的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共享,同时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5. 求同存异:意指在交流中寻找共同点,而忽略差异。

在对外
学术交流中,求同存异可以促进学术界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同时也可以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

综上所述,对外学术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学术界的发展和进步,还可以拓宽视野和增加国际影响力。

在对外学术交流中,若能遵循上述成语的原则,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之路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之路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之路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措施,使汉朝的边疆更加强大。

下面将按照汉武帝对开疆拓土的重要举措进行小节论述。

一、西征匈奴在位之初,汉武帝便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采取了西征的策略。

他先是对内进行改革,实行了军事制度的改革,增强了兵员和装备的数量。

然后他亲自带领大军出征,与匈奴进行多次决战,成功地削弱了匈奴的实力。

最终,汉武帝成功地迫使匈奴向汉朝臣服,实现了边疆的安定。

二、南征百越除了西征匈奴外,汉武帝还进行了南征百越的活动。

百越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部族,他们经常侵扰汉朝边境,威胁着南方的安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决定出兵南征。

他派遣将领向百越展开军事进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最终,汉武帝成功地吞并了百越地区,使其成为汉朝的一部分,巩固了汉朝对南方地区的控制。

三、西南征服除了对外扩张,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还对西南地区进行了征服。

汉武帝派遣李广利用西南地区的内部纷争,在西南各部落之间进行分化瓦解,最终成功地将西南地区纳入了汉朝的版图。

通过这一系列的征服,汉朝的领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边疆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四、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对外扩张的同时,汉武帝还注重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

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也进一步拓宽了汉朝的边疆。

五、夜郎之战夜郎是中国古代南方的一个部族,他们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的南方屏障。

汉武帝意识到夜郎对汉朝的威胁,派遣将领进行夜郎之战。

经过一系列的战斗,汉武帝成功地征服了夜郎,夜郎成为了汉朝的属国,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南方的地位。

总结通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之路,汉朝的边疆得到了巩固和扩张。

他成功地西征匈奴,南征百越,征服了西南地区,开辟了丝绸之路,并打开了南方夜郎的屏障。

这些举措不仅使汉朝的疆域面积得到了增加,也加强了汉朝的国力和影响力,为后来的维持统一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的外交政策

唐太宗的外交政策

唐太宗的外交政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唐朝的创立者之一。

他在位期间,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维护国家安全,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政策措施。

一、开疆拓土唐太宗的外交政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开疆拓土,实现国土的扩展。

他先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胜利。

首先是隋炀帝时期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唐太宗在位初期亲自督战,平定了来自突厥和吐谷浑的叛乱,将边疆稳定下来。

其次是对高昌的征战,征服了文成公主嫁妆中的高昌,使唐朝西域边疆实现了初步的统一和稳定。

最后是对吐蕃的战争,唐太宗在位后不断向吐蕃进攻,直到贞观十四年,吐蕃最终向唐朝投降,唐朝的统一得以巩固。

二、联姻结盟唐太宗的外交政策的第二个目标是联姻结盟,通过婚姻和同盟关系来促进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合作。

他通过文成公主的婚姻,与吐蕃建立了良好的友好关系。

同时,他还与突厥、高昌等国家建立了同盟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强有力的结盟体系。

三、礼尚往来唐太宗的外交政策的第三个目标是礼尚往来,倡导和平、友好、互惠互利的国际关系。

他提倡以礼相交,讲究将中华文化的“礼”之道发扬光大,以此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往。

他在同吐蕃的交涉中,对吐蕃赠予大量的珍贵礼品和精美工艺品,使吐蕃的王子们深受感动,从而达到了联姻和结盟的目的。

而在同西域各国的交往中,唐朝也经常赠送精美的丝绸和瓷器,逐渐形成了以贸易为主、政治为辅的交往模式。

四、划分疆界唐太宗的外交政策的第四个目标是划分疆界,确立国家的领土界限。

为了避免国家领土的不确定性和争端,他主张通过与邻国进行谈判来划定边界。

他在与契丹的交涉中,根据地理地势和历史传统,划定了边界,平息了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确保了边境的稳定和安全。

五、外交学问唐太宗的外交政策的第五个目标是注重外交学问,即注重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

他倡导“以文化驾驭外交”的理念,通过向各国派遣学者,普及中华文化和哲学思想,让各国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卓越性。

他还通过选拔具备外交能力和才干的官员,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外交人才,为唐朝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向来以风景优 美、文化特异、历史 遗迹众多而吸引世界 各国的游客。有谁知 道中国旅游局规定的 中国旅游标志是什么? 的尔 壁汉 画墓 这 。中 是 出在 土内 的蒙 反古 映和 农林 事格
又名“马踏飞燕”。1969年 于甘肃省武威县雷台东汉墓出土。 长45厘米,宽10.1厘米,通高 34.5厘米。奔马造型比例匀称, 体态健美,昂首扬尾,三足腾空, 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 翅回首,支撑着奔马,并成为器 座。古代匠师以丰富的想像力, 精巧的构思,娴熟的技艺,将奔 马和飞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 迅疾的飞鸟衬托奔马的神速。
资料二: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句:“昭君 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 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 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 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它推动了汉和匈奴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一.秦与匈奴
河套
辽东
临洮
二.汉与匈奴
经历了一个战、和、再战争及再和亲的复杂过程
白 登 之 围
大破Biblioteka 单 于 和 亲 昭 君 出 塞
图3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他们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西汉国力强盛 他们军事才能突出,作战勇敢
对 图4“和亲”政策的看法
资料一:《汉书》关于昭君出塞之后的记载: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世无犬吠之警,黎庶 亡干戈之役。”
目的: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概况: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 前121年,先后设立四郡 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知识回忆(二):丝绸之路 四.丝绸之路 疏勒 大秦 玉门关
大月氏
安息 大夏
敦煌 阳关
长安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通往中亚、西亚, 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

从西到东依次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
★ ☆ * ☆
前121年,先后设立四郡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
西 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 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 -----方
友谊之路
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 术、蚕种和养蚕技术------
东 方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西域
西汉疆域图
五:汉与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表明西汉正式对云南地 区进行统辖
西汉政府十分重视对南 方的经营,开拓了疆域
三.汉与西域
1.西域的范围及概况 2.张骞出使西域 目的: 概况: 意义: 结果:
(1.)加强了西域同汉朝政治、 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为西域归属西汉政府创造了条件; (3.)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4.)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从西到东依次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
★ ☆ * ☆
六.汉与东边国家的交往
1.汉与朝鲜半岛的交往 2.汉与日本的交往

如果让你扮演以下人物,你会选择谁?并 说出选择的理由? 秦始皇 汉武帝 张骞 卫青 王昭君

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文明 之一, 陆上丝绸之路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 之一, 如今前者仍屹立于中国北方,而丝绸之路 却销声匿迹了? (从不同角度分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