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宜兰阿姓家谱
【免费下载】台湾姓氏读法
X:
奚/席 Hsi/Chi 夏 Har/Hsia/(Summer)
肖/萧 Shaw/Siu/Hsiao 项/向 Hsiang 解/谢 Tse/Shieh 辛 Hsing 刑 Hsing 熊 Hsiung/Hsiun 许/徐/荀 Shun/Hui/Hsu 宣 Hsuan 薛 Hsueh 西门 See-men 夏侯 Hsia-hou 轩辕 Hsuan-yuen
T:
谈 Tan 汤/唐 Town/Towne/Tang 邰 Tai 谭 Tan/Tam 陶 Tao 藤 Teng 田 Tien 童 Tung 屠 Tu 澹台 Tan-tai 拓拔 Toh-bah
W:
万 Wan 王/汪 Wong 魏/卫/韦 Wei 温/文/闻 Wen/Chin/Vane/Man 翁 Ong 吴/伍/巫/武/邬/乌 Wu/NG/Woo
M:
马/麻 Ma 麦 Mai/Mak 满 Man/Mai 毛 Mao 梅 Mei 孟/蒙 Mong/Meng 米/宓 Mi 苗/缪 Miau/Miao 闵 Min 穆/慕 Moo/Mo 莫 Mok/Mo 万俟 Moh-chi 慕容 Mo-yung
N:
倪 Nee 甯 Ning 聂 Nieh 牛 New/Niu 农 Long 南宫 Nan-kung
K:
阚 Kan 康 Kang 柯 Kor/Ko 孔 Kong/Kung 寇 Ker 蒯 Kuai 匡 Kuang
L:
赖 Lai 蓝 Lan 郎 Long 劳 Lao
乐 Loh 雷 Rae/Ray/Lei 冷 Leng 黎/郦/利/李 Lee/Li/Lai/Li 连 Lien 廖 Liu/Liao 梁 Leung/Liang 林/蔺 Lim/Lin 凌 Lin 柳/刘 Liu/Lau 龙 Long 楼/娄 Lou 卢/路/陆鲁 Lu/Loo 伦 Lun 罗/骆 Loh/Lo/Law/Lam/Rowe 吕 Lui/Lu 令狐 Lin-hoo
台湾的姓氏与堂号源
台灣的姓氏與堂號源流楊玉姿、張守真一、漢人姓氏源流「大丈夫坐不改姓」,意即以自家所擁有的姓氏為傲,光宗耀祖是我們立身處世的重要準則之一。
(一)、原始的母系社會時期:起初,「姓」與「氏」是有所不同,「姓」產生在前,「氏」產生於後。
姓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原始的母系社會,只知道有母,而不知道有父。
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
每一個母系血統,即形成一個個別的氏族;每一氏族為區別於其他氏族,必須有一個稱號,這些稱號就是「姓」。
從「姓」字的構造來看,它是屬於「會意」字,「從”女”從”生”」。
即由同一女性所生的後代,就為同姓。
宋代史學家劉恕在《通鑒·外紀》中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已準確地說明「姓與氏」的關係與區別。
(二)、周代時期:周代時期的姓、氏仍有別,如周武王滅商紂王後,分封其同姓宗親於魯、晉、蔡、鄭、吳、曹等國。
這些諸侯國與周天子同姓「姬」,但其後代卻以國名(如曹、吳等)為氏,所以貴族有其特權,擁有姓,有名,也有氏;但平民只有姓,沒有名,也沒有氏。
](三)、春秋戰國以後:春秋戰國以後,各國貴族流落民間,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有變革。
氏開始轉變為姓,或以國為姓,或以氏為姓,氏逐漸為一般眾人所有,不再代表氏族、特權,因此,姓氏亦逐漸混而為一。
這反映了貴族的沒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今將有關姓氏的分類舉例如下:1.以姓為氏:如姬、姚、姜、嬴、風等。
2.以國為氏:周代曾分封170多個諸侯國,其後子孫以國為氏,如夏、商、周、魯、唐、虞、宋、齊、衛、陳、鄭、蔡、許、黃、吳、蔣、魏、徐、曹、何、梁、朱、江、黃、胡、沈、鄧、賴、紀、薛、田、趙、杜、畢、蕭、管、賈、龔、羅、曾、洪等。
3.以邑為氏:如周代曹叔之後,其支子封於卞(今山東泗水縣東)。
例如:卞、馮、崔、楊、白、馬、毛、鹿、鍾、鮑、費、盧、苗、平、上官、鄒、葉、蘇、柳等。
4.以地為氏:據鄭樵《通志》:「商相傅說之後,築於傅巖,因以為氏。
影视台湾
台湾泰雅族的文化2012326601073 数学与应用数学刘恩波不知不觉,影视作品中的台湾与海峡两岸这门课已经接近尾声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台湾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特别是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在我的心里流下了非常深刻的映像,也让我不自觉地想去了解关于台湾的民族以及他们的文化。
说到台湾的民族,就如同我们大陆有56个民族一样,台湾是由9个民族所组成的。
首先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9个民族。
达悟族,旧称雅美族,是台湾岛内惟一原来居住在兰屿岛上的少数民族。
他们可以用整块原木雕刻成小木舟,结网捕鱼更是他们的拿手活儿。
阿美族,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在雾溪以南的花莲、台东地区。
泰雅族,集中居住在埔里以北的山区,人口还不到一万人,却是台湾第二大少数民族。
尚武好战,黥面是泰雅人很特殊的风俗。
女性都擅长织布,织布的技艺是各民族中最精湛的一族。
排湾族,是台湾第三大少数民族,石雕、木雕是他们民族的传统工艺。
赛夏族,分布在新竹、苗栗山区。
该族至今保留着自己最神秘的特殊的祭典“矮灵祭”,每两年举行一次。
邹族,原称曹族,大多数居住在玉山的西南以及阿里山一带。
他们集会的处所中都有部落象征的敌首笼和火具箱,均与战争有关。
用藤竹编篮,制陶及纺织均为女性的工作。
布农族,是台湾各民族居住海拔最高的一族。
布农族祈祷小米丰收时的歌唱,即是享誉世界的“八部合音”,也叫着布农合音。
卑南族,该族分布于台东平原,接受汉化及农耕技术的年代很早。
在社会组织上,会所是他们的政经中心。
鲁凯族,分布在中央山脉的南段。
在原始艺术的表现上,非常优秀和细腻,尤其是女人的织布和男人的木雕。
由于我是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的原因才开始了解台湾的民族的,所以我也是主要介绍泰雅族。
我之所以我想讲述关于泰雅族的内容,是因为他们的彩虹桥文化和纹面文化给我产生了深刻的映像,所以我主要讲述的也是泰雅族的彩虹桥文化和纹面文化。
彩虹桥的起源是有一个故事传说的,相传古时候,社祖先有一伟人名布塔那哇伊。
中国姓氏大全
中国姓氏大全A阿:见《希姓录》阿跌:见《中国姓氏汇篇》阿单:见《中国姓氏汇篇》阿贺:见《中国姓氏汇篇》阿会:见《中国姓氏汇篇》阿里:见《中国姓氏汇篇》阿仑:见《中国姓氏汇篇》阿罗:见《中国姓氏汇篇》阿每:见《中国姓氏汇篇》阿那:见《中国姓氏汇篇》阿热:见《中国姓氏汇篇》阿支:见《中国姓氏汇篇》阿薄干:见《中国姓氏汇篇》阿步干:见《中国姓氏汇篇》阿恩有:见《中国姓氏汇篇》阿伏干:见《中国姓氏汇篇》阿勒根:见《中国姓氏汇篇》阿鹿桓:见《中国姓氏汇篇》阿史德:见《中国姓氏汇篇》阿史那:见《中国姓氏汇篇》阿思布:见《中国姓氏汇篇》阿思没:见《中国姓氏汇篇》阿勿嘀:见《中国姓氏汇篇》阿逸多:见《中国姓氏汇篇》啊:见《新篇千家姓》云南有啊姓哀:春秋鲁哀公后代,见《风俗通义》哀骀:春秋有哀骀它,见《姓氏词典》哎:见《神州姓氏新考》埃:见《神州姓氏新考》唉:见《神州姓氏新考》霭:见《太平图话姓氏综》毐:见《姓苑》敱:源于贵敱之后,见《左传》蔼:见见《太平图话姓氏综》霭牙:见《明史》艾:见《姓氏考略》伌:见《中国姓氏汇篇》艾岁:见《路史》艾貌:见《元史》爱:见《姓氏考略》爱新觉罗:清王朝皇姓瑷: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壒:见《贵姓何来》忄盖:《华阳国志》载晋代江州有此姓安:见《姓氏考略》安平:见《元和姓纂》安其:见《中国姓氏汇篇》安期:见《姓氏英贤传》安丘:见《姓氏考略》安是:见《姓氏英贤传》安阳:见《康熙字典》安迟:见《魏书》安都:见《姓苑》安瑞:见《姓氏词典》安国:见《姓氏寻源》安金:见《元和姓纂》安陵:见《姓氏考略》安克:见《明史》安末:见《南史》山安(上下旁):an 见《姓氏词典》庵:见《新篇千家姓》俺:见《新篇千家姓》谙:见《元史》唵:见《新篇千家姓》按:见《姓苑》元有按法普按摊脱脱里: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暗:见《姓苑》元有暗普岸:见《姓氏考略》口岸:an 见《姓氏考略》犴:见《古今姓氏书辩证》豻:见《姓谱》鵰:见《中国姓氏汇篇》卬:见《希姓录》周卬叔后代昂:见《姓苑》盎:见《姓苑》敖:颛顼师大敖之后,见《风俗通义》暗:见《姓苑》元有暗普熬:见《新篇千家姓》凹:云南傣族有此姓骜:古国名,见《姓》鳌:见《中国姓氏汇篇》翱:见《姓谱》傲:见《新篇千家姓》奥:见《姓氏考略》奥敦: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奥里:见《姓》奥鲁:元有上柱国奥鲁刺,见《姓氏考略》奥屯: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澳:今浙江嵊泗县有此姓浇:jiao ao 见《姓氏考略》B八:明有礼部主事八通,见《明史》八鲁剌dai: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八思:见《元史》八忽:见《元史》八达:见《明史》捌:见《太平图话姓氏综》,明有捌思叭:见《姓》扒:见《新篇千家姓》仈:见《康熙字典》巴: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巴公:见《姓源韵谱》在川东鄂西有此姓巴林: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巴鲁达: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巴雅拉: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巴炎刂:见《希姓录》巴羽特: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巴岳忒: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巴而术:见《元史》巴都葛:见《明史》巴刺密:见《明史》芭:见《宋史》宋有芭良茇:见《姓苑》拔拔: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拔汗那:见《姓》拔列:《后魏官氏志》载拔列氏后有改梁氏者拔列兰:《后魏官氏志》载拔列兰氏后有改梁氏者拔略:《后魏官氏志》载拔略氏改苏氏者拔也:据《姓氏考略》载回纥姓以部落名为姓氏拔曳固:回纥姓,《唐书》载“回纥九姓,四曰拔曳固”拔都康里: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跋:见《希姓录》,五代后梁有此姓把:据《广韵》载“杞康避董卓难,改把氏,pa,令姓把利:据《姓氏考略》载“甘肃庆阳古代有把利氏族”把岳忒: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把汉:见《二十四史纪传索引》把塔:见《二十四史纪传索引》把罗兰:见《二十四史纪传索引》把匝刺:见《二十四史纪传索引》霸:据《路史》载“豸韦子孙不忘祖先霸业,取霸为姓”坝:见《新篇千家姓》罢:见《新篇千家姓》罢敌:见《中国姓氏汇篇》白:见《姓氏寻源》bo令姓《姓解》“楚白公胜之后,有以为氏者”白公:《姓解》“楚白公胜之后,有以为氏者”白侯:《姓氏考略》“汉有柏侯氏,白侯为柏侯声转”白郎:南北朝有白郎久同,见《北史》白龙:见《简明中国通史》白鹿:《周书》载“古有白鹿国,或以为氏”白马:《潜夫论》“白马氏,因地也”白冥:《史记·秦本纪赞》“赢姓十四姓之一”白男:《路史》载“楚公族之后有白男”白南:《路史》载“春秋楚国有此姓”白石:见《古今姓氏书辩证》白威:见《姓苑》白象:《风俗通义》载“古有白象先生,古览者”白巫:《姓氏考略》北魏有此姓白乙:《路史》春秋齐公族之后白云:见《姓氏词典》白寘:《希姓录》载“战国赵国公族后代有此姓”白巴公:见《希姓录》白苏尼:见《二十五史人物索引》白杨提:见《太平图话姓氏综》白鸾:见《中国姓氏汇篇》白苏:见《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白郁:见《二十四史人名索引》百:见《姓解》汉有百政百里:见《风俗通义》佰:见《新篇千家姓》摆:见《明史》明有摆言太柏:见《风俗通义》拜:见《万姓统谱》败:见《姓谱》晋有败崇美栢:见《姓解》宋有栢孝隆柏常:见《姓氏考略》柏高:见《姓氏考略》柏侯:见《姓氏考略》柏成:见《元和姓纂》柏霜:见《姓谱》班:见《古今姓氏书辩证》斑:见《河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今河南省有此姓班麻:明有班麻思结,见《明史》班丘:见《姓氏考略》般:见《太平图话姓氏综》阪:见《新篇千家姓》板:见《太平图话姓氏综》阪泉:见《姓氏考略》阪上:见《元和姓纂》昄:见《姓氏寻源》半:见《姓苑》伴:见《新元史》办:见《新篇千家姓》邦:见《姓苑》孔子弟子有邦远浜:见《新篇千家姓》榜:见《新篇千家姓》傍:见《姓解》棒:见《姓苑》蚌:现云南有此姓傍木:见《宋史》包:见《路史》古有包牺氏苞:见《姓氏考略》宝:汉有宝忠,见《姓苑》保:明有保春和,见《姓氏考略》报:《新元史》载报恩奴暴: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堡:见《新篇千家姓》饱:宋有饱安盈见《正字通》豹:三国魏有豹皮公,见《风俗通义》爆:见《山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山西屯留有此姓抱:《魏书》有抱嶷传鲍:见《姓苑》瀑:见《新篇千家姓》暴伯:见《姓》鲍丘:见《姓氏考略》鲍俎:见《魏书》保宝:见《元史》保脱:见《元史》杯:宋洪州知州杯承宠,见《姓苑》悲:见《山东省单县一中校友通讯录》碑:见《新篇千家姓》卑:汉北平太守卑鲁,明有卑铭盃:金有盃鲁,见《姓谱》北:见《万姓统谱》桮:汉有桮育,见《姓苑》庳:见《姓苑》倍:见《姓氏考略》蓓:见《新篇千家姓》辈:见《新篇千家姓》背:见《鼠璞》孛:《姓氏靠略》载“萧衍之后有悖氏”贝:见《姓苑》悖:见《古今姓氏书辩证》邶:见《路史》被:汉有御史大夫被通,见《姓》备:见《风俗通义》鄁: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卑梁:见《姓》春秋楚国边邑卑路斯:见《新唐书》卑弥:三国魏有卑弥弓呼,见《三国志》卑徐:见《路史》北髪:见《元和姓纂》北附:见《姓苑》北宫:见《姓氏考略》北官:见《姓解》北郭: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北海:见《姓氏英贤传》北门:见《通志》北髦:见《世本》北旄:见《姓氏考略》北丘:《淮南子》载“东海有北丘氏”北人:唐尧时有北人无择,见《通志》北山:见《中国姓氏汇篇》北唐:见《姓氏英贤传》北乡:见《姓苑》北野:见《元和姓纂》北殷:见《姓氏考略》倍利:见《太平图话姓氏综》倍俟:北魏姓,见《元和姓纂》奔:五代后晋石敬瑭有将军奔洪进,见《姓》奔水:见《路史》,古有奔水氏贲:汉有贲休,见《元和姓纂》本:见《姓氏考略》本答失蛮: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本雅失里:蒙古族姓,见《明史》夲:见《广韵》,少数民族姓崩:见《正字通》甭:见《神州姓氏新考》迸:元有迸不刺,见《元史》泵:见《神州姓氏新考》祊:见《姓苑》菶:见《希姓录》逼:见《新篇千家姓》笔:见《新篇千家姓》鼻:见《路史》彼:见《千家姓》鄙:鄙,古国名,以国为氏,见《路史》比:见《后汉书》比丘:见《魏书》比人:见《元和姓纂》妣;见《姓苑》俾:见《新篇千家姓》娝:见《元和姓纂》必:宋有必赞,见《姓氏考略》必兰:元有必兰·纳识里,见《二十五史人物索引》必力:见《明史》必禄:满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邲:见《姓氏寻源》苾:见《新篇千家姓》苾悉:突厥姓,见《新唐书》袐:见《姓氏考略》,汉有袐彭祖秘:西羌姓,宋有秘珍,见《姓氏词典》碧:见《姓苑》闭:壮族有此姓,见《希姓录》弊:见《姓》敝:见《古今姓氏书辩证》蔽:见《姓考》弼:见《新篇千家姓》弊耶伽罗:见《中国人名大词典》碧鲁:满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闭珊:见《姓氏考略》璧:见《路史》壁: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庇:见《路史》薜:见《新篇千家姓》辟:见《姓氏考略》晋有辟奚弼毳:见《梁书》毕:见《唐书》毕鲁:满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馝邦:见《后魏书》馝邗:见《魏书》馝刊:见《中文大词典》费:见《姓氏词典》fei 令姓毕也:见《元史》编:见《姓氏考略》边:见《康熙字典》扁:见《希姓录》,pian 令姓鞭:见《新篇千家姓》辩:见《姓氏寻源》辨:见《太平图话姓氏综》卞:见《元和姓纂》遍:见《新篇千家姓》变:见《姓苑》汴:见《姓苑》苄:见《姓苑》萹:见《新篇千家姓》弁:见《姓考》便:见《神州姓氏新考》鴘:见《姓苑》昌平有此姓篇:见《神州姓氏新考》标:见《新篇千家姓》飚:见《神州姓氏新考》彪:见《路史》表:见《姓苑》杓:见《姓苑》表纥:见《姓氏急就篇》表黎:见《元和姓纂》鳖:《池北偶谈》载“山东寿光有此姓》,宋有鳖弊别:唐有别傪,见《姓苑》龞:见《中华大字典》别成: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别都:见《二十五史人物索引》别哥伦:见《新元史》别速: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别里:见《元史》别儿怯:见《元史》宾:明有宾天秀,见《路史》宾牟:见《元和姓纂》滨:见《姓苑》,郑州市有此姓斌:见《新篇千家姓》彬:晋有彬宝,见《姓苑》鬓:见《中国姓氏汇篇》邠:见《元和姓纂》豳:见《姓苑》并:南朝梁有并韶,见《万姓统谱》并官:见《中国姓氏汇篇》冰:见《姓氏考略》,明有冰如鉴兵:见《新篇千家姓》槟:见《姓苑》禀:见《新篇千家姓》丙:见《姓氏考略》柄:见《姓解》炳:见《姓苑》秉:见《姓氏考略》邴:见《古今姓氏书辩证》邴意:见《元和姓纂》屏:见《姓氏急就篇》邴:见《五方元音》,春秋鲁大夫邴氵曳竝:见《姓苑》並:见《姓谱》钵:见《唐书》唐有钵阐布波:见《姓氏考略》播:见《姓苑》,元有播里蔔:见《新唐书》唐有蔔写玻:见《新篇千家姓》拨:见《新元史》,元有拨绰薄:见《姓氏考略》,汉代有薄昭亳:见《后汉书》有亳氏孛:见《姓》明有孛敏,bei 令姓播吾:见《中国姓氏汇篇》波罗摩:见《明史》波大龟:见《姓氏考略》波美税:见《宋史》波斯:见《姓氏考略》拨略:北魏姓,见《魏书》孛儿只斤:元王朝国姓孛术鲁:见《姓氏词典》孛思忽儿弘吉剌:蒙古族姓,见《姓氏词典》孛术:见《太平图话姓氏综》孛兰:见《元史》孛由补:见《元史》孛刺兰:见《明史》孛罗:见《元史》孛颜:见《元史》勃:汉有勃鞮,见《唐书》勃窣野:见《古今姓氏书辩证》渤:见《新篇千家姓》愽:见《古今姓氏书辩证》愽尔济吉特:满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愽尔济锦: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愽和里:满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愽罗忒: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愽罗特: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愽特: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薄姑:见《姓苑》薄奚:见《魏书》薄野:见《姓氏考略》伯: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帛:汉有帛敞,见《姓谱》泊:见《潜夫论》钹:见《神州姓氏新考》僰:见《姓苑》駮:见《太平图话姓氏综》駮马:见《姓氏考略》伯比:见《古今姓氏书辩证》伯常:《晏子春秋》载“齐国有伯常蹇”伯成:见《姓氏考略》伯德:《辽金元姓谱》载“金大定时,定奚族为五曰姚里,伯德,奥里,梅智,揣,皆辽姓也”伯封:见《姓氏考略》伯丰:见《姓》伯夫:见《姓解》伯高:见《姓》伯昏:见《希姓录》伯勒克:见《新元史》伯鸾:见《姓氏考略》伯夏:见《中国姓氏汇篇》伯象:见《中国姓氏汇篇》伯颜:见《元史》伯帖:见《元史》伯有:见《中国姓氏汇篇》伯州:见《中国姓氏汇篇》伯宗:见《中国姓氏汇篇》伯牙吾:见《中国姓氏汇篇》伯岳吾:见《中国姓氏汇篇》伯牙吾台: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白鸾:见《印數》白:bo 见《康熙词典》蘗:见《姓苑》捕:汉有捕巡,见《康熙字典》逋:见《宋史》卜:孔子弟子卜商,见《元和姓纂》卜咸:见《姓氏考略》卜梁:见《姓苑》卜马:见《姓氏考略》卜领勤多礼伯克:蒙古族姓,见《姓氏词典》卜颜:见《元史》卜理:见《元史》卜鲁:见《元史》卜答:见《明史》卜烟:见《明史》补:汉有补郎,见《姓苑》补禄:见《姓氏英贤传》簿:见《姓苑》部:宋有部的,见《章丘县志》不华:见《姓》不花:元有不花掌吉,见《姓》布:见《姓氏考略》布却:见《姓苑》布赛:满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布叔满:见《路史》布叔沛:见《姓氏考略》布苏克: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布鲁:见《元史》布遮:见《新唐书》佈:见《中国姓氏汇篇》步:见《潜夫论》步大汗:北魏姓,见《魏书》步六根:北魏姓,见《魏书》步六孤:北魏姓,见《魏书》步鹿根:北魏姓,见《魏书》步鹿孤:北魏姓,见《魏书》步叔:见《元和姓纂》步温:见《姓苑》步扬:见《姓苑》步鲁:见《元史》步扬:见《太平图话姓氏综》不第:见《中国姓氏汇篇》不更:见《中国姓氏汇篇》不茅:见《中国姓氏汇篇》不蒙:见《中国姓氏汇篇》不梦:见《中国姓氏汇篇》不夷:见《中国姓氏汇篇》不雨:见《中国姓氏汇篇》C:擦:见《新篇千家姓》猜:见《新篇千家姓》才:明有兵部左侍郎才宽,见《希姓录》材:见《太平图话姓氏综》财:见《太平图话姓氏综》采:汉有度辽将军采皓,见《姓考》彩:见《姓苑》菜:见《河南省革命烈士英明录》蔡:见《元和姓纂》蔡丘:见《姓解》蔡仲:见《元和姓纂》参:见《太平图话姓氏综》参烈宝毗邪:见《明史》参烈昭:见《明史》骖:见《姓苑》残:见《神州姓氏新考》蚕:见《新篇千家姓》惭:见《神州姓氏新考》粲:见《姓苑》灿:见《新篇千家姓》璨:见《姓苑》嬱:见《姓苑》潜:见《姓氏考略》燦:见《神州姓氏新考》仓:《周礼》载“仓人,以官名为姓氏”仓颉:见《元和姓纂》沧:见《新篇千家姓》苍:见《风俗通义》苍伯:见《中国姓氏汇篇》苍林:见《路史》苍舒:见《路史》苍梧:见《姓氏考略》苍吾:《淮南子》载“有苍吾绕”藏:见《姓苑》操:汉有操乘,见《姓苑》曹:见《古今姓氏书辩证》曹牟:《东莱先贤传》载“兖州刺史曹牟君卿”曹丘:汉有曹丘生,见《姓》漕:汉有漕中叔,见《姓考》槽:见《新篇千家姓》鄵:见《元和姓纂》草:《周礼·地官》载“草人,农业官吏,其后以官名为姓氏”曹叔:见《史记》策:古有策疆,见《姓氏考略》筴:系策姓分族,见《姓氏词典》侧:《路史》载“春秋楚公族有侧氏”册:《姓氏考略》载“唐有黄国公册安昌”岑:汉有岑彭,见《风俗通义》层:《宋史》载“宋有层伽尼”缯:《路史》载“汉有缯贺”鄫:见《古今姓氏书辩证》插:元有插都,见《二十五史人物索引》杈:见《新篇千家姓》查:见《新篇注音千家姓》zha令姓茶:宋有茶龙眉,见《姓氏考略》察:三国吴有将军察战,见《姓苑》察失利:见《太平寰宇记》察台: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察哈扎剌儿: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察罕:见《元史》刹:见《路史》刹帝利:见《姓氏词典》刹利:见《姓氏考略》刹利帝:见《中国人名大词典》刹利邪伽:见《姓氏考略》差:见《姓氏考略》差师:战国魏公族有差师氏,见《世本》柴:见《古今姓氏书辩证》虿:见《姓源韵谱》茝:见《中国姓氏汇篇》单于:见《姓氏寻源》禅:见《中国姓氏汇篇》缠:汉有缠子,见《姓氏词典》阐:见《姓苑》产:见《姓氏考略》蝉:汉有蝉封,见《新篇千家姓》婵:见《新篇千家姓》蟾:见《姓氏急就篇》镡:见《中国姓氏汇篇》昌:汉有昌豨,见《路史》伥:见《新篇千家姓》常:见《姓氏考略》尝:见《史记》尝羌菖:见《新篇千家姓》常丘:见《姓解》常寿:见《世本》常仪:见《姓氏考略》常庄:见《姓》长:春秋时楚国有长沮,见《路史》zhang令姓长狄:见《路史》长克:见《姓》长柳:见《汉书》长卢:见《姓解》长桑:见《姓氏考略》长沙:见《姓氏考略》长勺:见《路史》长梧:见《姓氏考略》长兴:见《姓》长渔:见《姓氏考略》长仲:见《元和姓纂》长儿:见《中国姓氏汇篇》长孙:见《中国姓氏汇篇》苌:见《姓氏考略》苌伯:见《路史》昶:见《新篇千家姓》敞:汉有敞居落,见《汉书》畅:见《风俗通义》唱:见《姓苑》黑龙江有此姓倡:见《新篇千家姓》伥:见《神州姓氏新考》偿:见《中国姓氏汇篇》抄:明永乐中有举人抄思,见《姓氏词典》超:汉有太仆超喜,见《希姓录》钞:见《姓氏考略》朝:隋有朝景焕,见《潜夫论》朝臣:见《通志》潮:见《元史》潮海晁:汉有晁错,见《汉书》巢:见《姓氏考略》炒:见《明史》鼌:见《风俗通义》车:汉有车忠,见《汉书》车成:见《潜夫论》车非:见《通志》车遽:见《世本》车焜:见《魏书》车裩:见《姓氏考略》车悃:见《姓氏考略》车门:见《世本》彻里:见《元史》扯:见《明史》扯力克撤:见《新篇千家姓》澈:见《新篇千家姓》彻:见《姓氏考略》掣:见《五代史》撦:见《明史》謵:见《姓考》彻兀台:蒙古族姓,见《中国人名大词典》沉:见《新篇千家姓》郴:见《通志》綝:见《古今姓氏书辩证》沈:见《姓苑》shen令姓沈谶:见《希姓录》沈犹:见《广韵》沈纤:见《路史》臣:见《姓氏考略》忱:见《新篇千家姓》谌:见《万姓统谱》shen令姓晨:见《新篇千家姓》辰:见《姓氏考略》茞:见《中国姓氏汇篇》辰放:见《姓氏考略》宸:见《新篇千家姓》陳:见《元和姓纂》尘:见《万姓统谱》陈哀:见《希姓录》陈方:明太祖赐镇国将军陈方亮姓陈丰:见《路史》陈锋:见《姓氏考略》陈留:见《姓氏英贤传》陈王:见《姓氏词典》陈夏:见《姓氏急就篇》陈李:见《人民日报》陈梁:见《人民日报》成:见《通志》称:见《路史》偁:见《姓氏词典》成功:见《姓苑》成公:见《路史》成王:见《通志》成纪:见《姓氏考略》成阳:见《姓氏考略》成子:见《姓考》郕:见《古今姓氏书辩证》诚:见《新篇千家姓》城:见《风俗通义》城阳:见《姓氏考略》呈:见《正字通》裎:见《五方元音》乘:见《姓氏考略》sheng令姓澄:春秋时宋有澄子,见《姓氏考略》丞:山东绎县有此姓,见《五方元音》汉有丞德,见《汉书》承:春秋时卫国大夫成叔承的后代,见《世纪》承桑:《帝王世系》载“神农娶承桑氏”逞:见《路史》枨:明句容训导枨锡,见《姓氏词典》乘马:见《中国姓氏汇篇》乘丘:见《中国姓氏汇篇》秤:见《中国姓氏汇篇》絺:周有絺邑,以邑为氏,见《姓氏词典》絺韦:见《姓氏急就篇》蚩:古代九黎族首领蚩尤的后代,见《姓》蚩尤:见《新篇注音千家姓》痴:见《新篇千家姓》持:宋有持总,见《宋史》迟:见《姓氏考略》池:见《风俗通义》,宋有状元池梦鲤赤:颛顼时有赤诵,见《姓氏考略》持黎:见《宋书》齿:见《姓氏考略》尺:见《新篇千家姓》鸱:汉有鸱靡,见《姓考》鸱夷:见《风俗通义》炽:见《姓考》炽侯hai:见《新篇注音千家姓》炽俟:回纥姓,见《姓氏考略》治:明有治国器,见《路史》耻:见《新篇千家姓》驰:见《姓苑》明有举人驰九垓弛:见《中国姓氏汇篇》褫:见《中国姓氏汇篇》蚳:见《姓》茌:山东荏平县有此姓,见《广韵》莉:安徽寿县有此姓,li令姓赤将:见《尚友录》赤龙:见《简明中国史》赤人:见《中国姓氏汇篇》赤松:见《路史》赤诵:见《姓氏考略》赤乌:见《姓氏词典》赤小豆:见《魏书》赤章:见《姓氏词典》敕:后燕有合浦公敕勃,见《姓氏词典》敕力:见《姓氏考略》敕门:见《姓苑》斥:河南汝南有此姓,见《元和姓纂》zhe令姓叱:陕西省蒲城有此姓,见《姓氏考略》叱豆:见《西秦录》叱伏列:见《姓解》叱伏卢:见《姓解》叱干:北齐有叱干苟生,见《通志》叱雷:见《姓氏词典》叱李:见《姓解》叱力:见《姓氏考略》叱利:见《姓氏考略》叱卢:见《姓氏考略》叱闾:见《姓氏考略》叱吕引:见《姓氏考略》叱罗:见《姓氏考略》叱列:见《姓氏词典》叱灵:见《姓氏词典》叱吕:见《魏书》叱茅:见《姓苑》叱门:见《魏书》叱奴:见《魏书》叱温:见《魏书》叱千:见《中国姓氏汇篇》充:见《姓谱》汉有充向,充申冲:汉有博士冲和,见《姓氏词典》崇:见《姓源韵谱》重:汉有重异,见《姓氏词典》,zhong令姓宠:三国蜀有长史宠义,见《姓苑》种:宋有种师道,见《元和姓纂》嵩:见《康熙字典》song令姓虫:汉有虫达,见《姓氏词典》重丘:见《中国姓氏汇篇》抽:元有抽丑,见《新元史》酬:金有酬贑,见《金史》筹:见《中国姓氏汇篇》疇:春秋越有大夫疇无馀,见《姓氏词典》稠:见《古今姓氏书辩证》俦:见《姓苑》雠:见《中国姓氏汇篇》紬:见《中国姓氏汇篇》丑:见《奇姓通》臭:见《新篇千家姓》裯:见《史记》初:见《姓苑》樗:明有合水训导樗木直,见《姓考》摴:见《通鉴外纪》樗里:汉有樗里牧,见《元和姓纂》貙:见《姓解》櫖:见《中国姓氏汇篇》出:福建惠安有此姓,见《姓氏寻源》出大汗:见《魏书》出就:古有出就鞠,见《汉书》出连:见《姓氏词典》出莲:见《太平图话姓氏综》厨:见《姓氏考源》厨人:见《姓解》鉏:见《姓氏考源》,xu令姓鉏从:见《路史》鉏卯:见《中国姓氏汇篇》鉏丘:见《元和姓纂》锄:见《集韵》除:见《姓氏考略》刍:见《姓氏考略》雏:见《新篇千家姓》褚:见《通志》褚师:见《春秋左氏经集解》楮:见《太平图话姓氏综》储:见《风俗通义》楚:见《姓氏考略》楚季:见《姓氏词典》楚且:见《路史》楚丘:见《姓氏考略》楚宗:见《路史》杵:见《新篇注音千家姓》杵臼:见《姓氏词典》处:春秋晋有处穆,见《风俗通义》处罗:唐有处罗拔,见《新唐书》处师:见《姓氏考略》畜:见《古今姓氏书辩证》触:见《太平图话姓氏综》矗:见《姓谱》黜:见《新篇注音千家姓》黜弗:见《魏书》黜容:见《魏书》亍:春秋楚有大夫亍衡,见《姓氏寻源》鄐:见《风俗通义》媰:见《集韵》歜:见《姓氏寻源》揣:金有举人揣本,见《金史》啜:宋有啜香,见《姓氏寻源》啜剌:唐有啜剌·右失毕,见《通志》穿:见《姓氏考略》穿封:见《姓》川:见《姓氏考略》传:见《姓苑》船:见《姓苑》yan令姓串:见《新篇千家姓》钏:见《中国姓氏汇篇》歂:《史记》载“有歂师”窗:见《新篇千家姓》床:元有床兀儿,见《姓考》闯:见《新篇千家姓》炊:见《新篇千家姓》cuan令姓吹:见《姓苑》垂:宋有垂仁,见《姓苑》锤:见《新篇千家姓》椎:唐有椎古,见《新唐书》春:见《姓氏考略》椿:见《新篇千家姓》淳:见《姓氏考略》淳于:见《姓谱》纯:见《姓谱》湻:见《中国姓氏汇篇》纯狐:见《姓苑》绰:见《中国姓氏汇篇》戳:见《新篇千家姓》绰儿加:见《明史》绰罗:见《姓氏考略》茨:汉有桂阳太守茨充,见《姓解》茨芘:见《姓氏考略》慈:汉有慈仁,见《姓苑》慈母:见《姓》慈毋:见《路史》慈无:见《姓考》磁:见《神州姓氏新考》雌:见《汉书》辞:宋有辞擀,见《姓苑》此:见《云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次:明有次益,见《路史》刺:宋有刺颖,见《姓源》赐:春秋时孔子的弟子端木赐的后代,见《姓解》佽:见《姓氏考略》朿:见《新篇注音千家姓》刾:见《姓苑》聪:见《新篇千家姓》枞:汉代有枞公,见《姓》匆:见《新篇千家姓》葱:唐朝有葱勿雅,见《唐书》从:明有怀庆知府从龙,见《新纂氏族签释》丛:明有著名诗人丛叔模,见《姓氏考略》琮:宋有隐士琮师古,见《姓氏考略》藂:见《姓解》賨:古有賨城,在今四川渠县东北,见《路史》凑:唐朝有凑罗栋,见《新唐书》粗:见《新篇千家姓》促:见《新篇千家姓》媨:《潜夫论》载“古狄族有此姓”趣:《姓氏考略》载“趣马氏之后”趣马:《姓氏英贤传》载“趣马,周朝职官,掌握养马”篡:见《新篇千家姓》爨:《姓氏考略》载“爨为南夷著姓,以国为氏”熶:见《中国姓氏汇篇》炊cuan:见《河南省革命烈士英名录》崔:见《古今姓氏书辩证》催:河南确山有此姓,见《新篇千家姓》摧:见《新篇千家姓》璀:见《姓苑》萃:明有萃良翰,见《明史》毳:见《姓苑》衰:见《姓苑》村:见《新篇千家姓》存:《希姓录》载“宋有存光孙”寸:《姓氏寻源》载“明有梓潼知县寸居敬”忖:春秋时齐有忖公,见《姓解》蹉:见《中国姓氏汇篇》撮:元有撮及斑,见《元史》嵯:《姓氏考略》载“宋有嵯峨”错:今山西孝义有此姓,见《姓苑》措:见《新篇千家姓》厝:见《路史》D:答:明有答谷,见《康熙字典》。
台湾原住民-噶玛兰族(卡瓦兰族)
噶玛兰族噶玛兰族在台湾的关系位置噶瑪蘭族人是現今台灣平埔族群當中族群意識強烈、文化特質最鮮明的一群人。
十五年來,噶瑪蘭族人為爭取復名,四處向地方、中央政府陳情,為了能展演噶瑪蘭族的文化特色,噶瑪蘭族人動員族中耆老、婦女、青年,無畏舟車勞頓,也不惜將神聖私密的kisaiiz(除瘟祭)公諸於世,到台灣各地表演,為的只是讓一般大眾、政府見識我們的存在,早日完成復名大業,無愧於在流離失所中黯然死去的祖先。
噶瑪蘭族人最可貴、最引以為傲的地方,在於日常生活作息中保存了噶瑪蘭文化。
以新社族人而言,保留了噶瑪蘭語言、風俗(如新年祭祖palilin)、以metiyu為中心的祭儀(如pagalavi,patohoka等)、以及與農漁業相關的祭典(如入倉祭、海祭),噶瑪蘭族人也恢復或創造了一些傳統文化(如歌謠舞蹈、豐年祭,香蕉絲織布等),還建構出與噶瑪蘭族人相關的族群圖騰(如大葉山欖gasop等)。
一、組成特色噶瑪蘭人傳統的社會型態,和台灣其他平埔族一樣,是一種母系社會。
但噶瑪蘭人是一個沒有階級的平等社會,就算再富有的家庭,也沒有僕人。
首領是以推舉的方式產生的。
部落內其他的公眾事務,則由各年齡階層的族人分工合作。
有事的時候,以大海螺當號角,來召集大家。
二、財產繼承噶瑪蘭族是屬於長女繼承制,長女繼承大部份的財產。
家裡沒有女兒,則由大兒子繼承大部份財產。
三、婚禮噶瑪蘭族的婚姻制度有女方嫁娶及男方入贅。
噶瑪蘭人男女均需下田工作,男女經常在田埂上認識進而喜歡對方。
消息傳至雙方家長耳中時,則由一方家長相約共同商議男女雙方的婚事。
噶玛兰族(Kebalan),为台湾平埔族原住民,主要分布于宜兰、罗东、苏澳一带,以及花莲市附近、东海岸之丰滨乡、与台东县长滨乡等地,至2011年4月、人口约1,258人。
原居于兰阳平原,后因汉人争地压力而逐渐南迁,是最晚汉化的平埔族。
宜兰地名的由来台湾的宜兰地区,旧称“蛤仔难”或“甲子难”,正是“噶玛兰”(Kebalan)一语的音译。
传统领域传统上
三. 腿紋:需有特殊表現才能刺紋,例如擅長織 布或狩獵高手。
刺紋於腿部,數目分為單、多條數形式比其 他位 複雜,無固定形式,以刺 多條條文為主,也 有條紋之間或旁邊刺圓環點紋,或於小腿刺一 小段叉形紋、方形紋。
四. 手紋:刺紋於手部,主要以橫線條重疊 而成。
材料與工具
1.材料:紋面所使用的顏料是取附在 鍋底 的黑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松煙為上選,通常 混以豬油或火藥調拌。
紋面的意義
1.成年的象徵:通常泰雅族人十七、八 歲時,便開始刺紋於臉上,表示已成 年。未紋面的女性,泰雅族男人是不會 娶她的;同樣的,未紋面的男性也沒 女生願意嫁給他。刺紋之後便可以參 加各種公開的活動,未紋面者則會受 到排斥。
2.祖先的約定:結婚無人慶祝,也沒有祖 先的祝福,更會讓族人鄙棄。
3.美的表現:將漂亮的圖案紋在臉上, 可以 吸引族人注意,吸引異性。
3.刮血工具 刮刀:由藤條或竹片所製成,藤的兩端用
繩子或細藤紮起,兩端彎曲成橢圓形, 通常用來刮血。
泰雅紋面之美
早期泰雅族紋面的情形
紋面的形式
紋面的形式可以分成臉部、胸部、腹部、 足部、手部等五個部位來說明: 一、臉部: 臉紋是紋面部位中最基本的, 男性主要紋於頤部,女性主要紋於頰部,額 部則男女皆有。
二. 胸紋:需有特殊表現才能刺紋,例如擅長織 布或狩獵高手。 刺紋於胸部,主要為橫線條相疊而成 條紋, 條 紋數目有單、多條之分。
4.趨吉避邪:傳說中,是可以防杜災禍;紋面 也具有延長壽命。
5.紀錄功績:有特殊功績的泰雅族人(女 性多半為織布高手,男性通常為狩獵高 手或獵得敵人首級者),便有資格在胸 部、手部、腿部上刺上花紋
紋面的傳說
巨石傳說:巨石中出生了一對姊弟。為了繁衍 子孫,姊姊便在臉上塗上黑炭,和弟弟相約 在大樹下相見,於是弟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便和姊姊結婚。
六年六班33号郑伊珊(精)
•指導老師:李忠屏 •班 級:六年六班 •姓 名:鄭伊珊
2018/9/16 六年六班33號鄭伊珊 1
屏東孔廟 屏東市的舊地名叫阿猴, 西元1635年,耶誕節荷 蘭人放火燒掉屏東地區 最強大的塔卡拉揚社, 有人稱為阿猴溪 .
鵝鸞鼻 位於中央山脈盡處台地 的最南端,隔巴士有石 似帆船,遂以之取名, 以該地形如突,故稱鵝 鑾」。
灰面鷲
「灰面鷲」在台灣 地區名
紅樹林
紅 樹林係指生長在 熱帶及亞熱帶河 口潮間帶的木本 植物群落,並非 只單一樹種.
4
2018/9/16
六年六班33號鄭伊珊
黑鮪魚
「肚子的肉質是生魚 片的極品,媲美冰淇 淋,入口即化;背部 是台灣松板,乾煎後, 口感柔軟.
2018/9/16 六年六班33號鄭伊珊 2
屏東霧台
屏東霧台鄉是魯凱族 的聚居地。魯凱族有 個美麗高貴的巴冷公 主,因嫁給百步蛇郎 君而沉入大鬼湖湖底。
慈鳳宮
慈鳳宮是屏東市最大的 廟宇,俗稱屏東媽廟, 草創於乾隆年間,香火 鼎盛,常有道而來的慕 名香客。
2018/9/16 六年六班33號鄭伊珊 3
2018/9/16
六年六班33號鄭伊珊
5
语言学研究所
語言學研究所94年度語言學研究所專任研究人員17名,一共發表了80幾篇期刊論文、專書和研討會論文及演講,重點說明如下。
一、搶救濱危及消失的南島語言台灣南島民族至少有20種語言,大約有一半已經消失,有的已經瀕臨滅絕的邊緣,只剩極少數老年人還會講,例如巴宰(只剩1人),邵(只剩10人),卡那卡那富(只剩5人),沙阿魯阿(只剩12人),噶瑪蘭(不到50人),賽夏(不到100人)。
李壬癸調查3種平埔族(巴則海、邵、噶瑪蘭)和3種高山族(卡那卡那富、沙阿魯阿、賽夏)語言的詞彙、音韻、構詞、句法、篇章、文本。
對於已消失的平埔族語言,也收集和整理荷蘭時期傳教士所留下的文獻和日治時期日本人所做的記錄。
已消失的平埔族西拉雅語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也有進展。
還從事《新港文書》西拉雅語的契約文書逐字翻譯及整篇之意譯,並且收集到村上直次郎(1933)未收錄的新港文書50多件,大都已完成轉寫並能解讀出一部分來。
另外,法佛朗語基督教理文本英譯,19篇法佛朗語文本都逐詞並逐句翻譯成英文。
同時也整理了台灣南島語言一千多個詞項的詞彙比較表,理出各種規律的語音對應關係,同時也鑑定了數百個同源詞屬於古南島語的層次。
二、台灣語言地理分布微觀過去語言分布的調查和認定,大都以少數幾個地點來決定整個地區的語言,這就造成兩類問題。
第一,因為各人查訪的同一地區內的地點不同,由一點概括全面,所畫出來的語言分布地圖,就可能有很大的差異。
第二,這種分歧與零星的信息可能影響母語教育與語言政策的決策。
例如新竹縣新豐鄉,有的語言學課本說是客家方言地區,有的調查報告認為新豐海邊村莊是閩南,其他地方是客家聚落。
為了釐清事實,並且提出語言學研究的新方法,鄭錦全的團隊在新豐鄉做個別家戶的微觀的語言調查,完成新豐鄉1萬戶閩南及客家家庭語言辨認與地理分布,利用先進衛星影像與航照建立語言地理資訊系統,畫出來的語言地圖顯示地面每個屋宇內所用的家庭語言類別,確認新豐大部分地區閩南與客家族群雜居。
记录人:乎南
東馬來西亞.砂拉越.伊班族群的宣教體育講師:乎南笛伴1.台灣基督教芥菜種會的焚棘海外傳道會,於1968年及1971年,先後差派八位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原住民牧師,赴東馬西亞砂拉越(Sarawak)的伊班族群,從事跨文化的傳福音事工。
1971年當時正值45歲的父親全所哲,為第二批被差派到砂拉越宣教的原住民牧師之一,當時我(國中時期)與家人隨父赴砂兩年。
2.台灣基督教芥菜種會於1968年起,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十年的宣教期限,期限到期後,八位牧師先後回國。
3.父親因思念砂拉越伊班族信徒(Iban tribe),當台灣解嚴之後,不間斷的每年至少赴砂一次,一直到1998年他病倒而終止。
4.1997年我與家人隨父回砂拉越,之後,就一直參與砂拉越的短宣及獻堂活動。
5.1968年第一批被差派的林金元牧師(目前69歲),原本希望能與父親再次同行赴砂,但因父親於2001年過世,那年只好邀約我同他到砂拉越訪問伊班族的教會。
當林牧師與我巡視三十年前,他們辛苦播種福音的伊班族宣教區之後,認為若能興建教育中心,一方面可以培育及訓練當地的青年,積極投入他們自己族群的宣教事工,讓信仰扎根在他們的生活中,也能藉中心多方面的關懷,使愛於異文化能永續經營著,因此計畫執行伊班族宣教的後續事工由此展開。
6.2005年,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部布農族中會的Tibaun教會,開會通過關於東馬來西亞.砂拉越.伊班族宣教後續事工關懷的事宜。
7.2006年8月28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部布農族中會的委員及松年團契,赴砂參與教育中心落成典禮。
圖一、左後起第一位全所哲牧師、第二位華人伊班語老師及第三位李學盛牧師,1971年影於Long house。
圖二、1997年我妻小隨父第一次重回砂拉越圖三、1998年父親病倒前陪他做最後一次的訪問圖三、2003—2006年計劃興建教育中心成型服飾獻詩歌於中心落成典禮。
回族金名以啊开头
回族金名以啊开头回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伊斯兰教的主要信仰者。
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回族金名以啊开头的一些方面。
回族金名以啊开头的含义是什么呢?在回族文化中,金名是对新生儿的命名仪式。
回族人相信,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可以带来好运和福气。
金名的起名方式非常独特,其中以啊开头的名字是非常常见的。
这些名字通常带有美好的寓意,比如啊开表示“天空明亮”,啊迪表示“智慧聪明”,啊拉表示“高贵尊重”等。
这些名字不仅代表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也反映了回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回族金名以啊开头的传统习俗是怎样的呢?在回族家庭中,金名仪式通常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七天举行。
这一天,家人和亲朋好友会聚集在一起,共同为孩子取名。
通常,孩子的父亲会向所有的亲朋好友介绍孩子的出生情况,并请大家提供自己心目中的名字。
最后,父母会根据大家的建议和意见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字。
在这个过程中,家人和朋友们会互相讨论,分享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这个仪式不仅是一个举家欢庆的时刻,也是回族文化传承和家庭团结的象征。
回族金名以啊开头的意义和象征有哪些呢?啊开头的名字在回族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象征。
首先,啊开表示“天空明亮”,寓意着孩子的未来会充满希望和光明。
回族人相信,取一个开头吉祥的名字可以为孩子带来好运和幸福。
其次,啊迪表示“智慧聪明”,寓意着孩子将来会聪明伶俐,能够取得好成绩。
回族人非常重视教育,他们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聪明智慧的头脑,能够在学业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最后,啊拉表示“高贵尊重”,寓意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一个有品德、有礼貌的人。
回族人注重家庭教育和道德观念的传承,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尊重他人、谦虚谨慎,做一个有价值观的人。
总的来说,回族金名以啊开头是回族人独特的命名方式,代表着对孩子的期望和祝福。
在回族家庭中,金名仪式是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它不仅体现了家庭的团结和亲情,也传承了回族文化的精髓。
宜兰县泰雅族原住民肝硬化病患的生活品质及其相关因素之探讨
0.147 0.578 0.021 0.597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15 0.015 0.980 0.765 0.396 0.644 0.463 0.442 0.432 0.216 0.999 0.376
合併之慢性病 住院次數 (0-34 次) c 罹病年數 (1-13 年) c 身體症狀困擾與心理狀 況量表得分
0.759 0.357 63.6% ( ( 2) ( ) )
32
Fu-Jen Journal of Medicine Vol.2 No.2 2004
原住民肝硬化病患的生活品質與相關因素
討 論
一、泰雅族原住民肝硬化病患生活品質得分情形 18.5 ( =4.0) 3~4
(1)
(
=18.4) [21] ( =18.5)
CM=571.5 cirrhosis of liver without mention of alcohol)
[9]
hepatic coma)
28
Fu-Jen Journal of Medicine Vol.2 No.2 2004
原住民肝硬化病患的生活品質與相關因素
38
[18]
3 6 21 3 31 30 15 20 2002 2003 4 (Cronbach's alpha) 二、研究工具 0.95 0.96 Powers
16
0.05 (normality) (homoscedasticity) (tolerance TOL)
30 (linearity) 2.6 0.8
(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 (independence)
台湾原住民-阿美族
有關其起源,各族系、部落之傳說不盡相同。 • 「洪水漂流說(mapaniray no nanom)」:普遍流傳於花蓮縣奇美、太巴塱、里稻、水
• 阿美族人自稱pangcah(邦查),為同族、同源、且有人種、血統、同族及民族之意。 除了「邦查」之外,阿美族的另一個稱呼是Amis(阿美斯)。在阿美族語彙中,"Amis" 是卑南族人稱阿美族人為「北方人」的意思。阿美族世居花東縱谷及海岸的狹長地區, 自古就分為不同的幾個群,所以位於南方的部族就稱北方的部族為Amis,久而久之Amis 就變成阿美族的另一個代名詞。其實在大部份的阿美族人的習慣中,還是自稱「邦查」 者為多,只有南方的阿美族才使用Amis。(此名稱係受卑南族
概述
• 台灣原住民中的阿美族人,散居在東海岸和花蓮、台東兩縣的花東縱谷平原上,北起花 蓮的立霧溪,最南到達屏東的恆春,目前人口約有183,385人(98年11月數據來源原民會), 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一族。在以前傳統社會制度裡是以母系氏族組織為主,男性 被招贅(並非漢人原入贅之意)後共居於女方家工作,有關家庭親族事務與財產分配由 女性戶長者做主,只有重要事務,例如婚姻、分家產則必由出贅之母舅返家族共同決定; 而部落性之政治、司法、戰爭、宗教等公共事務,則由部落男性組織之男子年齡階級組 織處理。傳統祭儀以部落之歲時祭儀不同祭典統稱為豐年祭,在部落豐年祭中過程以表 達部落男子年齡階級新成員之加入意義為最重要。
• (1) 北部阿美 • (2) 中部海岸阿美 • (3) 中部秀姑巒阿美 • (4) 南部卑南阿美 • (5) 南部恒春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