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济基础知识讲义汇总 (1)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辅导资料(1)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辅导资料(1)第二部分财政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财政部分分为五部分内容:1 财政基础知识。
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2 财政支出。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3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4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5 财政政策。
第十四章财政政策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一)财政的基本含义(掌握)财政是一种以国家(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理财活动或经济活动。
例题: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 )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事业单位B国家C企业D财政部门『正确案』B(二)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掌握)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公共财政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
公共财政特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生产建设性财政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
例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一般称之为( )。
A效益型财政B生产建设财政C经营型财政D公共财政『正确案』D(三)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掌握)1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市场失灵领域。
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4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营利的性质。
5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
例题:1公共财政具有( )基本特征。
A公共财政是营利性的财政B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C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D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E公共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正确案』BCDE2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 )领域。
A经济B市场C社会D市场失灵『正确案』D3(2007年)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公共财政应发挥职能作用范围的活动是( )。
A防止传染病B防震救灾C生产电风扇D发展义务教育『正确案』C4(2007年)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公共财政要以满足(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选
2011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0102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二)四、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掌握)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点弹性点弹性是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2)弧弹性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例1·单选题】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时,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为( )。
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缺乏弹性C.需求单一弹性D.需求完全有弹性[答疑编号28830102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例2·单选题】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 B.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C.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D.一种商品若有极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答疑编号28830102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D【例3·单选题】(2007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答疑编号28830102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B.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D.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E.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策略 [答疑编号2883010204: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B【例5·单选题】( )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强化讲义(1)
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掌握需求的含义注意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二)掌握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三)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掌握需求规律: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注意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二、市场供给(一)掌握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是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的统一。
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二)供给曲线掌握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注意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三、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掌握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二)掌握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四、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1.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定义: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掌握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熟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1)点弹性(2)弧弹性3.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Ed>1(2)需求单一弹性。
Ed=1(3)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Ed<14.熟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因素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其需求价格弹性大。
(2)商品的重要性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5.熟悉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二)需求交叉弹性1.掌握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2011年经济基础知识答案
2011年经济基础知识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当市场出现过剩时,政府应及时入市收购并予以储备,否则保护价格必然流于形式。
2.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某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需求量同向,与其互补品需求量相反。
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上升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量下降80个单位,总共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下降30个单位。
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3.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可传递性是指假定有ABC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大于C,那么对A的偏好必定大于C,如果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则如下图所示:A、B均位于I2,AB偏好相同;AC位于I1,AC偏好相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B与C 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B比C具有更多的X2,根据多多益善假定,B必定比C 更受偏好,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其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5.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当边际产量等于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6.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一个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个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
7.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一,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第二,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即不能使购买者在低价市场上买到产品再卖到高价市场上去。
如果这两个条件能够满足,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对缺乏弹性的市场规定较高的价格,而对富有弹性的市场规定较低的价格,以增加总收益。
8.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是,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重点汇总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知识重点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二章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汇总
201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1)前言一、教材体系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二部分:财政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四部分:市场营销第五部分:管理学基础第六部分:法律涉及多个学科。
什么叫复合型人才?把经济基础知识学完就是复合型人才。
二、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试卷分析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有两种: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单选题70小题,第小题1分,共70分。
多选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试卷总题量为105小题,满分140分。
三、学习方法1.针对教材特点的解决方案(1)内容多;(2)记忆量大针对内容多的特点,要让教材由厚到薄。
要找出那出闪闪发光的句子和词语。
什么是闪光耀眼的?也就是结合考试要求比较重要的内容。
一句重要的话,一个重要的詞。
有时候一大段叙述都是在阐述一个观点,那么这句表达观点的话就是重要的话。
例如:第三章第一个问题:货币转化为资本,说了一页多之后,最后一句话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一句话下个定义,给个概念,说明一种认识等,那么其中的关键词就是重要的词。
例如:第一章第(二)个问题第二段讲生产关系,有一句话藏在第四行: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07年09年的真题都考了这句话。
当然这其中有些东西似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针对记忆量大的特点,有两个对策:一是注意归纳总结,以达到由繁到简的效果。
其实是简约而不简单。
看似总结出三两句话或一两个重要词,却每词每句都是要点。
二是注意记忆技巧。
这么大的记忆量不仅是对毅力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记忆技巧的挑战。
运用了科学的记忆技巧,记忆便可由难变易。
例如:第三章第六个问题: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在资本循环中实际上讲了这样几个问题: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阶段;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并与剩余价值联系起来;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这几个问题可以一一对应地去进行记忆。
这样看似杂乱的内容就形成了三条清晰的线条。
2.注意梳理不同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中有的内容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但教材在编排时并未将其串连在一起,看似很零散,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以便于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讲义复习要点
经济基础知识讲义笔记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1、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1)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1)社会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运动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
4、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客观经济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经济规律(2)经济规律的类型在人类各个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及经历的主要阶段(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2)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自然经济的概念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自给自足2、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3、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1)简单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2)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市场、市场体系、市场机制等几方面区分。
一级建造师2011年工程经济讲义汇总
四、标前会议与现场侦察五、工程量复核六、生产要素与分包工工程询价IZ103082 熟悉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组成一、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组成二、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基础单价计算三、待摊费 1、现场管理费、2 其他待摊费用承包工程中的保险项目一般有工程保险、第三方责任险、雇员的人身意外保险、施工机械设备保险、材料设备运输保险灯,后三项保险费已分别计入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的单价,此处不再考虑。
四、开办费五、暂定金额承包商无权作主使用此金额 IZ103083 熟悉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的方法一、分项工程的单价分析 1、计算分项工程的单位工程量直接有定额估价法、作业估价法和匡算估价法,见 p328 2、求整个工程项目的直接费 3、求整个工程项目的待摊费用 4、计算分摊系数和本分项工程分摊费 B 5、计算本分享工程的单价 U 和合价 S 二、标价汇总总标价=分项工程合价+分包工程总价+暂定金额 IZ103084 了解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分析方法一、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对比分析 1、分项统计计算书中的汇总数据,并计算其占标价的比例指标 2、通过对上述各类指标及其比例关系的分析,从宏观上分析标价结构的合理性 3、探讨上述平均人月产值和人年产量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4、参照同类工程的经验,扣除不可比因素后,分析单位工程价格及用工、用料量的合理性 5、从上述宏观分析得出初步印象后,对明显不合理的标价构成部分进行微观方面的分析检查二、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动态分析(类似项目投资的敏感性分析) 1、工期延误的影响 2、物价和工资上涨的影响 3、其他可变因素的影响 1Z103085 了解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的技巧 1、 2、 3、 4、 5、 6、 7、 8、 9、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报价适当运用不平衡报价法注意计日工的报价适当运用多方案的报价法(需要对原招标方案标价)适当运用建议方案报价(需要对原招标方案标价)适当运用突然降价法适当运用先亏后盈法注意暂定工程量的报价合理运用无利润算标法 1Z103086 了解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决策的影响因素国际工程投标报价决策的影响因素有 1.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2.期望利润 3.市场条件 4.竞争程度(“SWOT 分析”来评价竞争程度)5.风险偏好 1Z104000 宏观经济政策及项目融资 1Z104010 宏观经济政策1Z104011 了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 GDP)是衡量一国的国民产出的重要经济指标。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之经济学笔记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之经济学笔记经济学笔记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历特定阶段。
一方面明确现阶段社会性质,表明已进入社会主义,具备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完善,正处于不发达阶段。
即指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基础: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占优势,有量的优势质的提高,国有全民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表现在对经济发展控制力上。
3.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4.市场经济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定性1)经济活动纳入市场,市场机制推动流动优化配置。
2)企业是市场主体。
3)政府不直接干预,通过经济政策调节。
4)受法律约束。
5.市场运行存在条件1)成熟主体 2)完善体系 3)健全机制 4)规范规则 5)间接调控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1)坚持公有制主体,转化机制,建立微观经济主体。
2)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3)转换管理职能,以间接为主。
4)建立分配制度,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发展,保稳定。
二.1.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归属和所有关系是最基本关系,所有制可分为私有、公有、混合三种。
私有制:(个体和私人资本主义)。
个体: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个体生产经营,产品与收入归个人,不同社会存在,不占主体,在我国从属公有制。
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雇佣关系。
公有制:(全民和集体)。
2011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_学习讲义1301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一、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一)政府预算的含义(掌握)政府预算: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例1·单选题】(2009年)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
A.政府预算B.信贷计划C.税收计划D.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答疑编号2883130101]『正确答案』A【例2·单选题】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 )。
A.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B.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C.是重大的政治行为D.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答疑编号2883130102]『正确答案』B【例3·单选题】(2008年)政府理财的主导和基本环节是( )。
A.信贷计划B.政府预算C.国民经济发展计划D.年度投资计划[答疑编号2883130103]『正确答案』B【例4·单选题】(2010年)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 )。
A.中国B.英国C.美国D.日本[答疑编号2883130104]『正确答案』B(二)政府预算的职能(熟悉)1.反映政府部门的活动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3.控制政府部门的支出政府预算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预算调整须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三)政府预算的原则(掌握)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接受的预算原则主要有: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合法性、公开性、年度性。
【例1·多选题】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预算原则有( )。
A.完整性B.专用性C.公开性D.可靠性E.灵活性[答疑编号2883130105]『正确答案』ACD【例2·单选题】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间是每年的( )。
A.1月1日至同年的12月31日B.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C.7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 日D.10月1日至次年的9月30日[答疑编号2883130106]『正确答案』A(四)政府预算的分类(熟悉)A.绩效预算B.单式预算C.投入预算D.复式预算E.规划项目预算[答疑编号2883130107]『正确答案』BD【例2·单选题】经常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第一部分打印版[1]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1)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例题·单选题】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
A.愿意购买的数量B.能够购买的数量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D.实际购买的数量[答案]C(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掌握)(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
(3)产品价格。
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6)预期。
(7)其他因素。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例题1·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
A.呈同方向变化B.呈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D.完全等价[答案]A【例题2·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B.互补品的价格C.预期D.产品生产成本E.消费者偏好[答案]ABCE【例题3·单选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商品品种B.国家政策C.商品本身的价格D.消费者偏好[答案]C【例题4·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答案]ABDE(三)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考试内容: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2011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人工整理笔记1-35章
2011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
③产品价格。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类别含义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第一部分打印版[1]汇总
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预习讲义(1)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例题·单选题】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 )。
A.愿意购买的数量B.能够购买的数量C.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D.实际购买的数量[答案]C(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掌握)(1)消费者的偏好。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但对于某些产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
(3)产品价格。
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4)替代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
(5)互补品的价格。
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6)预期。
(7)其他因素。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例题1·单选题】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社会的人均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
A.呈同方向变化B.呈反方向变化C.不相关D.完全等价[答案]A【例题2·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消费者的个人收入B.互补品的价格C.预期D.产品生产成本E.消费者偏好[答案]ABCE【例题3·单选题】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商品品种B.国家政策C.商品本身的价格D.消费者偏好[答案]C【例题4·多选题】关于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B.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C.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将提前购买D.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随之降低E.消费者的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答案]ABDE(三)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考试内容:掌握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3)具体指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多次提出;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十三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亦即正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具体指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多选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含义( )。
A.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明确了我国正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过渡时期C.说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D.说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未基本建立答案:AC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发展过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公有制经济是必要补充;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部分复习要点 2011年经济师考试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部分必看知识点
1.市场需求
2.市场供给
3.均衡价格
4.弹性
5.无差异曲线
6.预算约束
7.消费者均衡曲线
8.需求曲线
9.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10.生产函数
11.生产曲线
12.成本函数
13.成本曲线
14.市场结构类型
15.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16.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
17.市场失灵的含义
18.市场失灵的原因
19.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20.国民收入核算
21.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22.消费、储存和投资
23.经济增长
24.价格总水平
25.就业和失业
26.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27.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28.国际贸易
29.国际资本流动。
经济金融基础知识:经济学讲义笔记1(银保监会高频考点财会类专业知识)
理论攻坚-经济学1(讲义)第一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一、需求的含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一)价格因素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化成反向变动关系。
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需求定理)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二、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二)非价格因素1.收入水平正常品:需求数量和收入正相关。
低档品(劣质品):需求数量和收入负相关。
2.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它的替代品的价格呈同向变化。
互补品: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呈反向变化。
3.消费者偏好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正相关。
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某种商品当前的需求数量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预期价格正相关。
总结: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一)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数量的关系,需求函数就可以表示为:Q d=f(p)(二)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需求曲线的特征: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一)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二)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在某商品自身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习题演练】1.(单选)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习题演练】2.(多选)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减少B.需求增加C.需求曲线左移D.需求无法确定第二节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
度米文库汇编之2011年经济基础知识点合同法律制度
度米文库汇编之2011年经济基础知识点合同法律制度2011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合同法律制度1、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的支配性和排他性均来自于物的归属,即法律将某物归属于某人支配,从而使其对物的利益享有独占的支配并排他的权利。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物权法是指调整物的归属关系及主体因对物的占有、利用而发生的财产关系和归属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是指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平等保护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物权法定原则;取得和行使物权应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3、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4、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5、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6、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7、善意取得既可适用于动产,又可适用于不动产。
8、用益物权是权利人对他人所有的动产或不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用益物权是由所有权派生的物权,是受限制的物权,但也是一项独立的物权,一般以不动产为客体。
9、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10、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1、由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就是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订立合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和违约责任等。
2011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
2011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且能够买的数量。
2、需求的影响因素:①消费者偏好(缓慢变化)②消费者个人收入(社会人均收入,正向变化)③产品的价格(反向变化,最重要因素)④替代品的价格(正向变化)⑤互补品的价格(反向变化)⑥预期(正)⑦其他因素。
3、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将这种关系用曲线D表示出来,这条曲线称为需求曲线。
横轴Q表示需求,纵轴P表示价格。
4、市场供给: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①产品的价格(正)②生产成本(反)③生产技术(正)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
6、供给规律:市场上的商品的供给量以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将这种描述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S被称为供给曲线。
以横轴Q表示供给量,纵轴P表示价格。
7、市场价格是在需求和供给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达到的价格水平。
需求曲线DD和供给曲线SS交叉点E叫均衡点,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0;此刻市场价格P0通常称为均衡价格。
9、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价以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这样会导致刺激了消费,限制生产导致市场短缺。
只宜在短期、局部地区实行。
10、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
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属于市场干预行为。
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11、Q/Q÷△P/P,。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 △12、需求价格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化小的场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汇总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试卷分析(一)试卷题型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题型都是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题量分布为单选题70题,每题1分,共70分;多选题35题,每题2分,共70分;试卷总题量为105题,考试满分是140分,考试时间是150分钟。
(二)合格标准考试合格的标准每年有所浮动,但基本上是总分的60%。
初、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和各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试卷满分均为140分。
全国2007、2008、2009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均为84分。
(三)答题技巧在考试过程中,大家注意多选题的答题技巧。
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为5项,其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即每道题的正确选项最多为4个)。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例如某题的正确答案是ABC,如果我们选择了ABD或AD,由于有错选的选项,则该题不得分;如果选择了AB,则属于少选的情况,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0.5分,该题我们可以得1分。
所以对于多选题,大家注意如果拿不准,宁可少选,不要多选。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考试内容:了解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1·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条件B.人的劳动C.生产关系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答案]BDE【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原料B.辅助材料C.燃料D.生产工具[答案]D(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试内容:熟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熟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注意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及未来********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例题1·单选题】(2008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市场范围的扩大B.商品交换的繁荣C.劳动者技能的提高D.生产工具的变革[答案]D【例题2·单选题】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力B.生产资料所有制C.物质资料生产D.人的劳动[答案]B【例题3·多选题】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等关系的总和。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流通[答案]ABCD【例题4·单选题】(2007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消费B.交换C.生产D.分配[答案]C【例题5·单选题】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答案]D【例题6·多选题】(2007年)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E【例题7·多选题】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E.生产资料[答案]AB【例题8·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落后的生产力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D.人类劳动与生产工具的矛盾E.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矛盾[答案]AB【例题9·单选题】(2008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的变化开始。
A.经济基本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生产关系[答案]C(三)社会经济规律考试内容:熟悉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类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了解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考试内容:了解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原始社会制度原始公有制以及平均分配制度,构成了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奴隶社会制度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即奴隶。
3.封建社会制度封建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民或农奴)是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
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了解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1)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70年代的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2)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后期,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标志;(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技术、空间技术、核能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由于资本主义所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建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题1·单选题】(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A.生产力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社会经济制度[答案]D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一)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考试内容:熟悉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是处于补充和从属的地位,自然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才趋于瓦解。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考试内容:熟悉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发展的基本过程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例题1·单选题】(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D.市场经济[答案]A【例题2·单选题】(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D.市场经济[答案]B【例题3·多选题】(2008年)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
A.社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E.人类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不断增加[答案]CD【例题4·单选题】(2007年)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
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答案]B四、市场与市场体系(一)市场的概念考试内容:了解市场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
(二)市场体系考试内容:了解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
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在市场体系中,既包括商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等)。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