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6: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一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深入认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有重要意义。
同时,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又是今后学习其他变异及这些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四章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的特征或性状如何通过基因代代相传的机制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子代与亲代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这一普遍的生物学现象还不是特别清楚,本章的学习将为学生解答这一问题。
三、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突变的概念2.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阐明基因突变的意义3.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4.阐明基因重组的意义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基因突变的概念②基因突变的原因和意义教学难点:①基因突变的意义五、教学过程1.基因突变的实例科学家通过对比正常红细胞和镰状红细胞发现两者的血红蛋白有差异,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可以发现什么现象。
据此说明了镰状细胞贫血患病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那根本原因呢?蛋白质是如何得到的?因此,根本原因与基因相关,请同学们完成下图中DNA的碱基序列。
发现什么现象?说明患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碱基对除了可以发生替换外,还可以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基因突变的概念如下: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思考1: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中的哪种类型可能对蛋白质结构(性状)的影响最小?思考2: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替换一定会改变蛋白质结构(性状)吗?细胞中有两类基因,分别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他们作用分别是什么?这两类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可以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形成癌细胞,癌细胞有什么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以下情况是减少哪种外界因素,从而防止基因突变呢?因此,诱发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自发突变,即DNA复制时偶尔会出错。
3.基因突变的时期我们已经知道了DNA复制时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据此可知基因突变是发生在什么时期呢4.基因突变的特点资料1通过课件可知果蝇、草莓、羊和乌龟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说明了什么特点?资料2据表说明了什么特点?资料3可见A可能突变成a1或a2或a3,说明了什么特点?资料4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时期,说明了什么特点?资料5基因突变形成的性状有利的多还是有害的多,说明了什么特点?5.基因突变的意义在一群白色的蛾中突然发现一只黑色的突变个体,突变个体是怎么形成的?可见,基因突变形成新基因,进入产生新性状,从而可能适应新环境,可以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哪些意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
一、基因突变
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基因突变的概念
3.本质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
1.诱发突变
2.自发突变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
四、基因突变的意义
五、基因重组
1.概念
2.类型
3.意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1(总4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5 章第1节的内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从基因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是基因表达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6章和7章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从实例入手,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在阐述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在进化教程中“变”与“不变”的平衡,有助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
问题4.基因突变有何特点
问题5.如何理解基因突变的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五、基因突变的意义
问题6.基因突变的意义
六、基因重组
问题7.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和意义是什么
七、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比较
学生完成学案表格
八、课后提升
学案上课堂练习题。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镰刀型贫血症病因的图解,并讨论其能否遗传?尝试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包含了两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基于前面已经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知识,学生们对于基因重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处理上应注重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集中于基因突变这个知识点,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对基因突变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模型.游戏等方法从分子水平(碱基对替换.增添.缺失)分析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内因,推导出基因突变概念。
2. 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时对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性状与子代的影响。
3.基因突变的产生外在原因.特点及意义。
4.掌握基因重组的概念.来源.意义,会辨别不同情况下的基因重组。
能力目标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学会用图示形式表示发生基因重组的原因,培养学生的作图和识图能力。
2.借助示意图的观察和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判断.推理等能力。
3.通过游戏、模型演示推出基因突变概念的过程,锻炼学生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珍惜爱护生命。
2.认同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重点1.基因突变发生的概念.原因及特点。
2.基因重组的来源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交叉互换后对应的的基因变化图。
难点基因突变及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析归纳法。
教学流程大体为: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探索──得出结论。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熟悉到陌生,我对教材做了调整,先学习基因重组,再进行基因突变的学习。
教具:多媒体.游戏纸条.磁条(制成基因碱基对)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呈现水毛茛图片),为什么在水中和空气中,叶片的形状差距这么大呢?这种变异可以遗传么?如果是遗传物质改变,会不会遗传给后代呢?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分析,说出环境引起的是不可以遗传的变异,而遗传物质的改变一般可以遗传的变异。
教学设计18: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设计思路1. 立足课标,联系生活本节课位于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
本章节从生物变异入手,从基因和染色体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
在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基因的表达等内容,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课本从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入手,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对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癌症的形成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回顾必修一能够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追根溯源,探讨实质本节授课对象程度较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理解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有一定的自我思考和拓展能力。
因此,在达到课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在基因突变的特点中,分析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既可突变为黄色基因,也可突变为黑色基因,从本质上解释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确定的。
3.分析综合,归纳提升通过学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理解变异多样性的原因和本质。
能够总结从本质、时间、条件及意义对比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综上,本节总体教学思路为“联系实际、问题探究”,基本环节设计如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讨论研究,增强问题分析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及与人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理解变异多样性的原因,深刻理解变异多样性对物种延续的意义,为下一章节育种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做准备。
2. 通过思考、探讨变异与生活的联系,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如人工诱变的方法过程、杂交育种的原理和方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四、教学准备1.收集生活中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实例及图片,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囊性纤维病等,还有学生喜爱的绿巨人、美国队长、蜘蛛侠等。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生物学科室梁春辉第一课时:基因突变教案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
2.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介绍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等特点时,教材也举了具体的实例。
旁栏设置的思考题和小资料,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有重要用途,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诱变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变异的类型及可遗传变异的来源(A: 知道)。
(2)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B:识记)。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实施方案:(1)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五、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
七、学法指导* 本小节内容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师生互动,通过实例举证来理解抽象概念和特点。
八、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一] 教学程序导言:了解了性状为什么会遗传以及性状在向后代遗传时所要遵循的规律特点。
知道了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性状的表现除了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外界条件有关。
而且性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这就是生物的变异。
那么生物的变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变异》的有关教学内容。
[二] 教学目标达成过程1.复习提问:2.新课:一:变异的类型:下图是太空椒(普通青椒种子遨游过太空后培育而成)与普通青椒对比,果实明显增大,种植下去,仍然是肥大果实。
(1)太空椒与普通青椒相比,性状有明显的差异,原因何在?(回答:发生了变异)(2)把子粒大而饱满的种子种下去长不出同样好的种子,而是普通种子;把肥大的太空青椒籽种下去可以结出肥大的青椒。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因、机制及影响。
3. 能够区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特点及区别。
4.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本概念、原因、机制及影响。
2.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使用PPT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本概念、原因、机制及影响等相关知识点。
2. 视频:使用视频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过程及实例。
3. 图表:使用图表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及关系。
4. 教学软件: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等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呈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问题解决: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的实例,如某些疾病的发生、杂交育种等,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
2. 呈现: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详细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本概念、原因、机制及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点。
3. 讲解: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4. 练习:设计一些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5. 作业:布置一些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在讲解完每个知识点后,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回答和理解。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全文)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包含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前面已经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和减数分裂,学生对基因重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知识点应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的重点集中于基因突变,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加深对基因突变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识目标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模型演示推出基因突变概念,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原因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珍惜爱护生命。
三、学习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及原因。
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四、教学方法及教具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游戏纸条。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基因突变游戏导入:把学生分成4排,给每排第一个学生发一个纸条,上面写了THECT STONTHEMT。
由每排第一个同学看完口头往后传,每排最后一个同学回报结果,结果有的同学丢了一个单词或一个字母,有的增添了字母。
教师设疑:如果将原句想象成DN分子,将错句想成出错的DN分子,将字母想象成碱基,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教师导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1.概念:DN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设疑:基因突变的三种类型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么?(1)碱基对替换:呈现:正常红细胞和异常红细胞的图片。
大家知道,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
多媒体呈现: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组成正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异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教师:找出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原因?学生:谷氨酸被缬氨酸替换。
教师: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DN分子决定的,那相应的DN 分子的碱基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分析后回答:T// 被//T取代。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分类;2.了解基因重组的过程和意义;3.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验方法;4.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工程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定义和分类;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工程的影响;2.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验方法。
四、教学过程Step1:导入(10分钟)1.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基因重组的概念,鼓励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和应用。
Step2:基因突变的分类(15分钟)1.介绍基因突变的分类,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2.利用示意图和生物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对基因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Step3:基因重组的过程(20分钟)1.介绍基因重组的概念和过程,包括DNA的剪接、拼接和修复;2.通过示意图展示基因重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对基因重组的理解。
Step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验方法(25分钟)1.介绍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演示PCR反应的步骤和条件;2.通过实例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Step5:学生讨论(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工程的影响;2.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
Step6: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分类;2.展望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基因工程和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结合示意图和实例,提高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概念的理解;2.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3.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1.PCR实验的原理图和实验步骤;2.基因克隆实验的原理图和实验步骤;3.示意图和实例,用于解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分类。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难点: 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具
多媒课件、智慧平板、导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调试智慧平板
一、导入新课:
运用新冠病毒“双突变”实时新闻,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针对自身的学情,各抒己见
从问题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激发学习热情
做到学以致用
增强个人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律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攻克本节课重难点
科学畅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关注人类健康的问题
引起学生对基因重组的兴趣
举例辨析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和不定项性
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六、科学畅想:学了“基因突变”,我想到了……
展示生物小故事,引入下一节课《基因重组》
配合老师调试
通过了解病毒“双突变”初步了解基因突变
观看微课,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史
学生思考讨论
动手制作,最终认识到,基因控制形状;结构决定功能
针对老师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1.展示学习目标和本节课问题聚焦
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有哪些?
4.基因突变有哪些重要意义?
二、微课: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科学发现史(微课)
让学生阅读教材,从分子水平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合作学习:
利用材料制作模型阐述病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一、课程目标及内容本课程通过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调节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基因遗传变异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课程内容包括:1.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2. 基因重组对基因组变异的贡献;3. 如何观察基因变异现象;4. 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采用PBL(问题式研究)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积极性,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2. 操作和观察基因变异现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基因重组调控机制;2. 基因工程的应用。
四、教学时间分配本课程总共需要3节课,每节课50分钟。
时间分配如下:1. 知识讲授(40分钟);2. 多媒体展示案例(10分钟);3. 小组讨论(40分钟);4. 实验操作(20分钟);5. 实验结果讲解(20分钟)。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 介绍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类型;2. 讲解基因重组对基因组变异的贡献;3. 多媒体展示基因变异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基因变异现象;4.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第二节课1. 讲解基因重组的调控机制;2. 展示基因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3.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基因工程实验操作;4. 收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节课1. 学生小组发表实验结果,进行讲解;2. 教师介绍其他基因重组应用案例;3. 学生小组展示基因重组应用案例;4. 总结课程。
六、教学效果评估本课程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业评分法和实验操作评估法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1. 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2.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目标:1. 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定义和概念。
2. 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类和机制。
3. 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和遗传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学生手册或课堂笔记本。
3. 图表、示意图或实例相关的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并与他们讨论基因的重要性和遗传的基本原理。
知识讲解:2. 解释基因突变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点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错义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
3. 介绍基因重组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和基因重排。
4. 解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机制,包括DNA复制错误、辐射和化学物质引起的突变,以及DNA重组酶的作用。
示例和应用:5. 提供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例,如突变导致的疾病、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以及基因重组在遗传工程中的应用。
6. 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这些实例,以加深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
活动和练习:7. 分发相关的练习题或工作表,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中完成,以检验他们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
8. 整理学生的答案,并提供反馈和讨论。
总结:9. 总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主要概念和要点,并强调它们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最新进展,并要求他们撰写一篇小论文或进行一次小组报告。
评估:11. 设计一个简单的问答或小测验,以评估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2. 在后续课程中,与学生讨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其他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如医学和农业。
注:根据具体的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年龄、学科水平等因素,教案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第一章:基因突变概述1.1 基因突变的定义1.2 基因突变的原因1.3 基因突变的特点1.4 基因突变的意义第二章: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2.1 点突变2.2 插入突变2.3 缺失突变2.4 倒置突变2.5 基因重排第三章:基因突变与疾病3.1 遗传性疾病3.2 肿瘤3.3 先天性疾病3.4 基因突变与个体差异第四章:基因重组概述4.1 基因重组的定义4.2 基因重组的类型4.3 基因重组的特点4.4 基因重组的意义第五章:基因重组的发生机制5.1 同源重组5.2 非同源重组5.3 转座重组5.4 病毒介导的重组5.5 人工基因重组技术第六章:基因突变与生物进化6.1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6.2 突变-选择平衡理论6.3 基因流与基因漂变6.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视角下的基因突变第七章:基因重组的应用7.1 基因工程7.2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7.3 基因治疗7.4 基因重组在农业中的应用7.5 基因重组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八章:基因突变与法律伦理问题8.1 基因隐私权8.2 基因歧视8.3 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8.4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8.5 相关法律和国际协议第九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研究方法9.1 分子生物学技术9.2 遗传学实验方法9.3 基因组学分析9.4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研究中的应用9.5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第十章:综合练习与案例分析10.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辨析10.2 案例分析:遗传疾病的基因诊断与治疗10.3 问题解决:设计一个基因编辑实验10.4 小组讨论:基因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10.5 复习测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点回顾教案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学生的情况。
教案中应该包含互动环节和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基因突变的特点包括随机性、低频性、多数有害性等。
《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高一生物教案设计
《生物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突变》高一生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2.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
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子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如何产生的?(2)引出本节课主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2.基因突变(1)概念: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2)类型: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重复突变等。
(3)实例分析:以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为例,讲解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
(4)意义: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3.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内基因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2)类型:同源重组、非同源重组等。
(3)实例分析:以果蝇杂交实验为例,讲解基因重组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4)意义:基因重组增加生物的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更多可能性。
4.分子机制(1)基因突变:DNA复制过程中碱基错配、插入或缺失等导致基因序列改变。
(2)基因重组:染色体交叉互换、基因重组酶作用等导致基因重新排列和组合。
5.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课堂小结(2)强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内容,整理笔记。
(2)查阅资料,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课堂互动,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及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分子机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需加强讲解和引导。
3.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作业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市优质课比赛)教学案1.能够通过构建生物模型来加深对微观结构的理解。
2.能够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基因重组提供的基因组合方式。
3.能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4.能够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2.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分析,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二)讲授:在阐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先大致归纳了引起基因突变的三类原因,然后紧扣原因分析特点。
在讲述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时,教材用实例说明在一个足够大的群体中,即使基因突变频率很低,突变个体仍然会占有一定的数量。
在基因重组部分,教材设置了“思考与讨论”的栏目,旨在让学生利用数学方法,通过计算,体会基因重组机制提供的极其多样的基因组合方式。
三)探究:让学生通过构建生物模型来加深对微观结构的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四)总结:让学生总结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测验和作业来检验学生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来评价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来指导学生的研究和成长。
白结构的变异,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三、基因突变的原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的原因,并结合课本中的实例进行讲解。
提出问题:什么是突变?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哪些?突变会对生命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通过多媒体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图示,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和意义。
提出问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什么区别?它们对生命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教学设计5: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概述碱基的插入、替换和缺失会引发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阐明基因中基因序列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及相应的细胞功能发生变化,甚至带来致命的后果;描述细胞在某些化学物质、射线以及病毒的作用下基因突变的概率可能增高,而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甚至癌变。
”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简述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3.关注癌症的产生和预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2)基因突变的原因和意义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意义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从航天育种开始,接下来讲解镰状细胞贫血,引导学生建构基因突变的概念。
通过探究结肠癌发生的原因,分析基因突变的结果。
通过回顾减数分裂过程以及自由组合定律,讲解基因重组及意义。
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利用课件展示航天育种成果的图片。
并展示讨论中的两个问题:1.航天育种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2.如何看待基因突变的结果?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并回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基因突变及其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讲解要点为:1.航天育种的生物学原理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导基因发生突变。
2.基因突变后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会控制新的性状,因为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的新的性状。
教师活动:为什么作物种子在太空的特殊环境里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太空育种诱发的突变性状是不是我们需要的优良性状呢?基因突变如何导致生物变异?2.新课讲授一、基因突变的实例教师活动:利用课件展示关于正常的红细胞基因突变形成镰刀状细胞(课本图片5-1),观察正常和异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学生活动:正常是圆饼状,异常的是镰刀状。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我们先来看正常血红蛋白与镰刀型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的组成(展示课本图5-2)。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学生活动:正常的是谷氨酸,异常的是缬氨酸。
教学设计10: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从分子水平分析基因突变产生的内因,推导生成基因突变概念。
2、分析基因突变类型对自身性状、子代的影响。
3、基因突变的产生外在原因、特点及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概念生成能力。
2、综合DNA复制、基因的表达、对性状的控制、癌症病例等知识分析基因突变发生原因及意义,发展知识综合能力。
3、精选例题进行训练,加强学生对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基因突变原因的学习,树立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辨证唯物的思想。
2、认同基因简并性保持生物性状稳定性的意义,以及基因突变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对自身性状、子代、生物进化的影响。
【教学策略】本课时作为高考第一轮复习课,教学任务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构建基因突变的概念、时间、原因、特点及意义,并再深入推导遗传物质的变化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及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分析发现,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相当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点知识,例如基因突变可整合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诱变育种的关系等知识。
本次课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上采取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本节复习课引进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正常红细胞和异常红细胞的图片,请问两者的血红蛋白质究竟有何不同?根据中心法则,蛋白质是由谁控制合成的?从分子水平说明镰刀型红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
碱基对替换可导致基因的改变,从而引起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改变,还有哪些类型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呢?尝试总结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五、教学程序设计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完整版)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教课方案王慧英河北平山古月中学一、教课目的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色和原由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3、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方面:1、经过基因突变原由的学习,建立事物发展的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的辨证唯物的思想2.经过对基因突变原由及特色的逻辑论证过程,不只能够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能够对学生进行用辨证唯心主义的看法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思想教育。
3.经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
能力目标:1.经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剖析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经过学生之间互相启迪、互相增补、激发灵感,提升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
3.教师精心设计训练和反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本质的能力。
二、教课要点、难点要点: 1.基因突变的看法及特色2.基因突变的原由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三、教课与学法方法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适合增补有关的资料, 创建形象生动的教课气氛,让学生从实例剖析下手, 教师适合举例以问题形式层层递进指引,依据认知的规律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来归纳总结看法;指引学生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从议论英词句子中发生个别字母改变可能致使句子意义的变化状况和一本书的文字信息在从头拷贝一份时易发生的错误,进行理解指引联想和类比,理解基因突变和生物性状改变的关系;以设问、议论的形式指引学生经过问题研究和自主合作学习思虑基因突变和重组的意义;用填表的形式指引学生进行知识的对照和总结。
最后有效小练进行稳固和加深理解,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控一次性到位。
四、学情剖析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其实不陌生。
经过前方对基因构造和功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有关,也与环境有关。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学中重要的看法,是学生学习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基础,此中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个要点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
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1.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五、教学程序设计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六、教学过程
1、回顾遗传物质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传学基本规律。
2、设疑:性状由亲代传递到子代时,会不会一成不变呢?当然不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差异,这又为什么呢?
3、进行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解读。
1、学生回顾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2、回顾生物性状的决定因素,思考并回答指出遗传过程中存在变异。
3、明确本节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
多媒体课件展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实例。
观看多媒体相关实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1:基因突变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探讨”进行分析,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4、对基因突变的意义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3、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2:基因重组
1、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重组的类型、特点、实例及意义,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机理。
1、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1、多媒体展现合作探究内容,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流。
2、对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1、合作交流,确定难点。
2、尝试构建表格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间的区别。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完成课标中的能力要求。
随堂练习,当堂反馈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由简单到复杂。
读题,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解答。
1、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1、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对本节课的小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并评出最佳小组。
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
架,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评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七、板书设计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实例
2、概念
3、原因
4、特点
5、意义
二、基因重组
1、概念
2、类型
3、意义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及原因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
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发生可能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
在有性生殖中非常普遍。
八、布置作业
固学案相关习题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