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 区域经济联系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区域经济联系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 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东部沿海地区: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却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
西部广大地区: 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 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开发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 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南 水资源 北
密度大
西部
资金短缺、市场需 天然气资源丰富 求量有限、基础设施
地区
与交通条件落后
轮南
西气东输工程还包括从四川、重 上海 庆到湖南、湖北等省的输气工程
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 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 越长江,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最终送到上 海市。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2原.影材响料产价业格转、移工的资因与素地:价 水平、公用事业 费用 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 低成本 地区
转移。
案例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工业结构的调整
(1)“二战”后,日本为促使经济的复苏,大力发展纺织、 食品等轻工业,依靠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了一些劳动密集 型工业。
(2)自1955-1969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 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因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消耗 量大,而日本国内矿产资源缺乏,因此,需大量进口原料 和燃料。
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 负荷分布不平衡,客观上 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利用
西北
中南
西南
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
西电东送
资源 分布 原 的不 平衡
经济 因 发展
的不 平衡
水能资源分布不均衡,90%可开发装 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 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 不平衡,客观制约了水电的开发和 利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学霸笔记专题15 区域经济联系
专题15 区域经济联系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1.背景(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供需不匹配。
(2)资源调出区①资源储量丰富;②资源生产量巨大;③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
(3)资源调入区①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②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③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2.西部煤炭资源外运(1)类型①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的有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
通往华北的有京包—京深线、大秦线、石太—京石—京沪线、焦——兖—日线。
②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③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
(2)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①消费能力: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②线路长短和施工难度: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③对环境影响: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调出地经济角度:促进资源开发,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社会角度: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生活收入,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角度:缓解环境压力,减少污染物排放;但可能出现地面沉降等问题。
②调入地经济角度: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角度:提高城市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
3.美国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1)原因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雨季常有洪灾发生;南部地势平坦,雨量很少,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
人口众多,农副产品最丰富。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调出地减轻了洪涝灾害的发生。
但由于调水量大,减少河流入海水量,造成河口海水倒灌,影响水质和鱼类资源,旧金山湾地区土地盐渍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60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一、区域联系1.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2.区域自然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等。
3.区域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联系形式: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等。
4.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突出表现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经济全球化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特别提醒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第二,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
第三,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第四,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二、区域协调发展1.意义: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合作效果表现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东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等,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实现了“双赢”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达区域具有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落后区域具有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两者通过这些经济要素的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9.3 区域经济联系课件 湘教
③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 通条件和投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 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 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学以致用
2.(2010·高考江苏卷)下图为发达地 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 回答(1)~(2)题。(双选)
3.实例分析 (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因环境、 资源问题,为降低生产成本进行的产 业转移。
原因:沿海地价、劳动力、环保等成 本上升,企业需要寻求廉价资源,降 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 影响:①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发展; ②不可避免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 影响。
(2)中国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为寻 求新市场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 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坡河 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 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 电供应东部城市。
(4)以色列北水南调 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 水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 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 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
原因:①大陆经济发展,尤其是投资 环境改善;②大陆有廉价的劳动力; ③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④大陆有 广阔的市场空间。
影响: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 广 东 边 远 地 区 内 部 的 产 业 集 聚 效 应,(“二次转移”)——为促进区域 经济均衡发展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 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备考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考点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考点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1.区域整体性(1)区域要素构成:自然要素有地质、地貌、[1]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要素有人口、文化、[2]经济等。
(2)要素之间的关系: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干脆影响,有些是[3]间接影响。
(3)整体性的形成: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4]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4)区域地理特征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1)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2)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淌实现的。
区域之间流淌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更,可以变更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5]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3)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详细表现如下。
3.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1)区域的发展,既要依据[6]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支配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7]变更,刚好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2)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须要探讨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8]关联性。
(3)因地制宜是发展变更的:区域各要素的[9]综合作用,以及区域的对外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随着技术、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等因素的变更而变更的。
(4)区域差异案例分析①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要素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纬度30°N—33°N旁边大致位于44°N—48°N 海陆位置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煦季节短耕地条件类型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水稻土为主,生产力较高黑土分布广泛,肥力更高矿产资源条件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②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经济区域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农业 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作物 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等 大豆、甜菜等 粮食作物 水稻玉米、春小麦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 工业 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邻近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发展变更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不断调整,耕地面积大幅削减,渐渐由全国的粮食净输出区变为粮食净输入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全球气候变暖,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情境1荷兰木鞋和风车 荷兰地势低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地理讲义第九章第三讲区域经济联系
第三讲区域经济联系考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应学生用书p132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使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西部地区实际引进的资金逐年上升。
3.在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__信息__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东部地区企业在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中,在输出资金、技术、管理等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合作方的“__双赢__”。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1.西气东输(1)线路①一线工程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轮南__,经甘肃、宁夏、河南等,最后到达__上海__。
②二线工程干线西起__新疆__,经甘肃、河南、湖北等,最后到达__广东__。
(2)意义①该工程推动了新疆及中、西部沿线地区的发展,促进了__民族团结__和__社会稳定__,增加了财政收入和__就业机会__,加速了西部大开发进程。
②沿线城市使用清洁燃料,改善了__大气环境__,提高了__生活品质__。
③促进了我国__能源结构__和__产业结构__的调整。
132一、我国南水北调各线的优缺点、综合效益及可能产生的问题分析1.南水北调各线的优缺点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各有优缺点,可从调水量、水源地、水质、地形地势对调2.综合效益表现南水北调工程可有效实现我国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
具体分析如下:3.可能产生的问题(以东线为例)东线调水的影响如下表所示:二、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西气东输对东、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分析如下:(2019·天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
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A)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B.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C.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解析] 红旗渠干渠坡度设计得很小,可降低水流速度,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但也会增加渠道中的泥沙沉积,A正确、C错误。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区域发展 第十三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微专题(十五) 京津冀协同发展
(2) 说明塞罕坝植树造林成活率低的自然原因。 [答案] 高寒(冬季漫长寒冷);干旱(或者降水少/水源短缺);多风沙;生态环境脆 弱;土壤贫瘠(或土地荒漠化严重)。 [解析] 塞罕坝植树造林成活率低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当地的大气状况(气温、降水、 风沙)、土壤等角度作答。
(3) 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塞罕坝成为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原因。 [答案] 防止沙地南侵(或防止风沙对京津冀地区的侵袭);涵养水源,保障京津冀地 区用水(或是京津冀地区的水源地)。 [解析] 塞罕坝成为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原因,结合京津冀地区风沙活动频发、水资 源匮乏这一特点,分析塞罕坝对其的改善作用。
第三篇 区域发展第十三章 源自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微专题(十五) 京津冀协同发展
例题导入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北京人口过度膨胀,交通日益拥 堵,房价持续高涨,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其根本原因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 都功能。要想解决北京发展的困局,需要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集中疏解 与分散疏解相结合、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的原则, 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 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而河 北省在京津冀经济圈中存在经济落后;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资源缺乏;产业结构不合 理;公共服务落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下图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联系示意图。
(4) 分析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_明__确__三__地__功__能__定__位__和__产__业__分__工__,__调__整__三__地__产__业__结__构__;__调__整__优__化__城__市__布__局__和__空__间________ _结__构__,__促__进__城__市__分__工__协__作__;__构__建__现__代__化__交__通__网__络__系__统__,__促__进__三__地__交__流__与__联__系__;__加__强__三__ _地__大__气__污__染__防__治__和__生__态__环__境__保__护__方__面__的__合__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湘教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29讲区域经济联系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西部地区煤炭资源 调配为例)
(1)调出区: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产业层次偏低等。 (2)调入区: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环境问题。 (3)总体: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 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栏目 导引
流
等的输水隧洞
栏目 导引
2.西气东输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主气源: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 (2)消费市场:我国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如一线工程最后 到达上海,二线工程最后到达广东。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3)意义 ①社会效益: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高了生活品 质。 ②经济效益: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利于冶金、建 材、石化、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③环境效益:改善了大气环境。
(1)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 )
A.可调水量大
B.水质好
C.施工难度小
D.投资成本低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2)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②解决陇东地区严重 的水土流失问题 ③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④促进陇 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栏目 导引
专题七 农业生产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思考探究2 我国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什么长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勘 探和开发?
提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勘探开发难度 大;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天然气的需求量较小, 且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技术力量薄弱,配套设施缺乏,而天 然气开发技术要求较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经济联系ppt 湘教版
高频考点讲练
高频考点讲练
1.三条线路的具体比较如下表所示
方案 中线方案 西线方案 从长江三峡水库 从扬州江都抽水 引水,出丹江口 从长江上游 站引长江水,基 水库,沿伏牛 引水到黄河 本沿京杭运河输 山、太行山东麓 上游 水到华北地区 送水到北京、天 津 长江上游金 长江中游,丹江 沙江及其支 口水库、三峡水 流雅砻江、 库 大渡河、通 天河 东线方案
高频考点讲练
(4)巴基斯坦的西水东调工程:解 决印度河平原的缺水问题。 (5)原苏联的伏尔加——莫斯科调 水工程、纳伦河——锡尔河调水工 程、库班河——卡劳斯河调水工程、 北水南调工程等;主要用于农田灌 溉。
高频考点讲练
例1 (2010年深圳模 拟)2008年12月26日, 中线黄河北—羑河北工 程(简称黄羑段工程)开 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 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 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 段。读“南水北调中线 干线工程路线图,”回 答(1)~(2)题。
基本自流
基础知识回顾
(2)西气东输 ①起止点: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 木盆地的轮南到上海。 ②线路特点:穿越众多地形复杂 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站 是目前我国 距离最长 、口径最大、 场最多的一项管道工程。 ③意义:a.东部地区:改善 能源 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改善生活 质量。b.西部地区:促进 西部大开 发,拉动经济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和 社会稳定 。
黄河以南地区地 需挖掘渠道 缺点 势北高南低,需 的工程量很 抽水北送 大
高频考点讲练
2.南水北调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 决措施
问题 水质污染(东线) 水价上升 生态安全 措施 先治污后通水 农业用本地水,工业用调来水
先生态后用水;丰水期多调,枯 水期少调;引(长)江济汉(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9.3 区域经济联系
工程
环境问题 工程建设破坏沿线环 西气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 境,导致水土流失、 东输 源紧张状况,促进 生态破坏等 经济发展。同时改 善东部地区能源结 对调出地来说,面临 构和大气环境质量 着煤炭资源减少、地 西电 ②促进中西部地区 面沉降、产业层次偏 东送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低等直接或间接问题, 济优势,带动相关 并产生大气污染、废 产业发展 渣处理等环境问题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
(2)从地域分布来看 环境污染 加重, 使欠发达地区的__________ 减轻转出区的环境问题。
考点串讲课堂互动
考点 1 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
调配产生的影响
知识精析
工程
效
益
①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投 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 好的社会条件,缓解城乡争 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 利于社会安定 南水 ②经济效益:促进供水区经 北调 济发展,可产生经济效益 ③生态效益:增加供水区城 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美 化环境,缓解地下水位大幅 度降低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 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
效
益
【拓展延伸】
世界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1)美国北水南调 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 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 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 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 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西水东调
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
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
2.举措:(1)_________ 对口帮扶 成效明显。
(2)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 __________ 发展较快,东、 合作项目 西部地区 __________增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经济联系
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 产力。
优化区域政策环境
财政政策支持
金融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对区域经济联系优化提升的支持 力度,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区域经济联系优化提 升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
土地政策支持
市场环境优化
优先保障区域经济联系优化提升项目的用 地需求,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价格。
3
旅游活动
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等目的在不同地 区之间的旅行活动。
04
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与作用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联系使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 效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拓展市场空间
区域经济联系打破了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 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推动产业分工与合作
培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分析热点 事件中的地理因素
精选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
精选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进行 练习
针对易错题型和难点进行重点突 破
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 准确率总结归纳,Fra bibliotek成自己的答题模板
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针对不同题型,总结出相应的答题模板和思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经济联 系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区域经济联系概述 • 区域经济联系的形成与发展 • 区域经济联系的表现形式 • 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与作用 • 区域经济联系的优化与提升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与技巧
01
区域经济联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9讲区域经济联系学生用书
第29讲区域经济联系【最新考纲】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南水北调2.西气东输(1)工程起止点一线工程:西起新疆a________,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苏,最后到达b________。
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和江西,最后到达广东。
(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意义3.西电东送(1)地理背景: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
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________、中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达的________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
(2)三条线路示意图A山西、内蒙古的________ B黄河上游的________ D三峡和C金沙江干支流的________E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____________以及黔、滇两省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3)经济意义:给我国________较发达的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主要从资源调入区和资源调出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分析如下:2.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分析思路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活学巧用】1.读下面的简图,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1)~(2)题。
(1)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西部地带,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水源B.资金C.天然气、电力等能源D.先进技术(2)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C.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2.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模块三区域经济联系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模块三区域 经济联系
汇报人:XX
目录
• 区域经济联系概述 • 区域经济联系的形成与发展 • 区域经济联系的表现形式 • 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 • 区域经济联系的优化策略 • 案例分析:某地区区域经济联系现状及发
展策略
01
区域经济联系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区域经济联系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 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技术创新
通过研发、创新等方式,提高技 术水平和竞争力。
技术转移
将技术成果应用于其他地区或领 域,促进技术普及和发展。
人才流动
人才引进
吸引优秀人才来本地工作、创业、交流等。
人才培养
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本地人才素质和能 力。
人才流失
人才因各种原因离开本地,对本地经济和社会发 展造成影响。
04
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
布不同。
交通运输因素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区 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和物流效率 。
交通枢纽的作用
交通枢纽是连接不同交通线路和运输 方式的节点,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要的带动作用。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 、航空、水运等)具有不同的特点和 适用范围,影响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 和发展方向。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交通通达度。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发展多式联运,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智能交通发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运输安全和效率。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篇 区域发展 第十三章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4讲 流域内部协作开发
对点训练
[2021·浙江6月卷]我国东
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
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
Hale Waihona Puke 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
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
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 序列。如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思维点拨1. 同一河流上下游之间,水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争__建__水__库__或__港__口__码__头__;__上__游__大__量__排__污__,__下__游__污__染__严__重__;__上__游__山__区__森__林__破__坏__、__水__土__流__失__, _加__剧__下__游__河__道__淤__积__、__洪__涝__灾__害__。____ 2. 流域的开发就是对河流的开发? _流__域__的__开__发__并__不__是__对__河__流__的__开__发__,__流__域__的__开__发__包__括__河__流__的__利__用__与__治__理__、__流__域__内__资__源__的__ _开__发__、__生__态__环__境__的__恢__复__与__治__理__等__。___
(3) 简述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____积__极__影___响__:__阿__斯__旺__大__坝__的__修__建__,__提__高__了__尼__罗__河__灌__溉__、__防__洪__、__发__电__、__养__殖__、__航__运____ _等__综__合__效__益__。__消__极__影__响__:__尼__罗__河__下__游__沿__岸__平__原__失__去__了__定__期__泛__滥__带__来__的__天__然__肥__料__,__土__地__ _肥__力__下__降__;__河__口__外__海__域__内__的__沙__丁__鱼__因__失__去__饵__料__而__迁__往__地__中__海__北__部__;__尼__罗__河__下__游__流__量__减__ _少__,__导__致__海__水__倒__灌__,__尼__罗__河__三__角__洲__盐__渍__化__加__剧__,__海__岸__遭__到__侵__蚀__而__后__退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第3课 区域经济联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第十六页,共40页。
产业转移 典型案例
迁出区
优势
迁入 影响
劳动力成本高,投资环境的
加速了大陆劳动
市场有限,造 改善、廉价
密集型产业和高
台湾产业向 成机电、IT、 的劳动力、 技术产业的发展,
大陆转移 化工等行业大 众多的发展
也创造了大量的
规模转移到大 机会、广阔
就业机会
陆
的市场空间
第十七页,共40页。
第十一页,共40页。
②能源消费重心也在向西南方向移动(yídòng)但波动 较大。能源消费重心明显偏南的情况表明,中国能源 地区供需严重不平衡。由于中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主要 集中在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因此中国能源消费区 与分布区呈现空间错位,加重了跨区域资源运输和调 配的压力。
第十二页,共40页。
第十页,共40页。
规律(guīlǜ)技 巧总结
读上面试题中的图可知,通过对1978~2005年中国能源 生产、消费重心及GDP重心变化轨迹的研究,可以(kěyǐ) 发现: ①能源生产重心在逐步向西南方向移动,整个移动轨迹 近似呈直线变化。揭示了中国能源生产在东西和南北方 向上的差距有所减小,且东西方向差距减小的速度要比 南北方向快。
平衡
第十八页,共40页。
【真题2】(2011·海南)20世纪80年代初,某国W汽 车公司开始在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 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 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 W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 产转移(zhuǎnyí)到我国。据此完成(1)~(2)题。
第四十页,共40页。
西部的投资,加快对西部的开发; ②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④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社会方面看:提供较多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7讲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含解析)
【第27讲区域经济联系】之小船创作[考纲呈现]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1.掌握我国主要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消费分布特点。
2.理解区域资源调配的意义及影响。
(重点)3.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规律。
(重点)4.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重点)[思维导图]考点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
拓展延伸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和重点措施有利条件①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有能力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②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条件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④西部地区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⑤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大;⑥西部地区的人民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不利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②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1.(2016·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答案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从土地、水源、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结合图中信息作答。
(2018·河北衡水中学联考)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人口相应增长0.1%为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1讲区域经济联系
有利影响为主,不利影响可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一.图表分析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我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之一,其具体原因如下图所示:
二.表解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及影响——深化探究
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改外转移,减少了国内就业机会,
例1.(2010年山东济南质检)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山脉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的是 ( ) A.秦岭 B.昆仑山
C.巴颜喀拉山 D.南岭
(2)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
B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C .图示地区南部森林覆盖率高,不易发生地质灾害
D .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解析】南水北调西线必须穿越巴颜喀拉山。
图示区域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地形陡峻,滑坡、泥石流多发,不宜修筑梯田。
【答案】(1)C (2)B
例2.(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联系的是
( )
A .①为资金
B .②为技术
C .③为劳动力
D .④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 .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区际经济联系和产业转移。
第(1)题:发达国家技术先进,资金雄厚,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而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第(2)题: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等两类企业,其仍然垄断着高技术行业或某些高技术产品,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亦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过程,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好处。
【答案】(1)AC (2)CD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第1-3题为单选,第4题为双选,每题5分,共20分)
(2010年深圳模拟)2008年12月26日,中线黄河北—羑河北工程(简称黄羑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 .③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0年山东枣庄调研)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
3.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4.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B.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C.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D.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广大
二.综合题(20分)
5.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及其产业转移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较周围的广东其他地区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2)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广泛升级,当地一部分产业向_______、粤北
和______等边远地区转移,转移的大部分是______________型产业和
______________型产业。
(4)接受产业转移的广东边远地区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将形成现代化的_____________,这对缩小广东区域内的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基础梳理】
一体全球合作对口帮扶招商引资合作项目人才相互双赢扬州天津丹江口大渡上轮南上海黄距离能源大气污染经济发展稳定均匀 90 西南中南西北沉降层次内地大陆产业集群不大三废产业结构劳动资源资金技术发达久发达劳动、资源密集型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第1-3题为单选,第4题为双选,每题5分,共20分)
1.B 2.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为丹江口水库,冬季水量少;沿线需开挖新河道,建设穿黄隧道;沿线工业不发达,污染轻;调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缓解环境恶化。
第2题:调水可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沿线及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化问题加重,加大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3.A 4.AC 解析:第3题,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达、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密集型工业失去了成本优势,被迫向外转移。
第4题,经济较落后地区在产业转移中接收一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进程;但因资源型工业有一定的污染,可能对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损害。
二.综合题(20分)
【答案】(1)改革开放时间早,首先得到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4分)(2)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4分)(3)粤东粤西劳动密集资源密集(4分)(4)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较为丰富(4分)(5)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差异。
(4分)
【解析】本题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意义,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各地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首先得到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转移出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