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江: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

合集下载

文学院本科生必读书目(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院本科生必读书目(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院本科生必读书目(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2-1》:1.王力《談談學習古代漢語》,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2.《古文观止》,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选读《周文》《秦文》部分)3.《论语》,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4.《孟子》,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5.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选读与教材相关部分)6.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7.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8.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选读部分)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选读部分)10.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古代汉语2-2》:1.《古文观止》,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选读《汉文》《唐文》部分)2.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选读与教材相关部分)3.杨伯峻、何乐士《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4.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选读部分)5.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现代汉语》:一年级配合《现代汉语》阅读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3.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4.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年级配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学》阅读1.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马庆株:《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

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商务印书馆,三年级配合《语言学概论》、《实验语音学》、《现代汉语修辞学》阅读1.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语言学交流平台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语言学交流平台

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十年|语言学交流平台来自上海的语言学交流平台编者按:本文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以“理论内涵——运用研究——应用研究”为线索,综述国内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同时对由此引发的构式语法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热点和盲点以及理论建构等核心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促进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一经引入国内便迅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若从张伯江(1999)运用构式语法对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进行由上而下的分析算起,构式语法研究在中国的历程只有十年多,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

由这一阶段性的特点所决定,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虽已有一定讨论,但还未形成一个很完善、系统性很强的理论。

而构式语法的运用和应用研究,还处于探索或起步阶段,需要做更多实践性研究。

基于此,本文以“理论内涵——运用研究——应用研究”为线索,综述国内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旨在探讨目前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的理论研究现状、个案研究的热点与盲点、研究方法、理论建构等问题,以期促进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

一、综而观之在认知语言学和框架语言学中,强调意义和形式匹配的“构式”(Construction)早已提出。

而Goldberg(1995)明确提出构式的“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认为语言中所有的形式,从最小的语素到句子结构都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form-meaning pairs),只要其意义不能从其形式或已有的构式推导出来,即不能预测,那么该形式就是一个构式。

构式义“不可预测性”的显著化是构式语法成为一种新的语法理论的关键。

构式语法源于但又独立于认知语法。

尽管认知语言学和框架语义学也认为构式是语法研究的一个单位,强调构式的整体性,但并没有引起人们对构式整体性的足够认识和重视,而“不可预测性”的提出使构式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得到高度关注,因为这种不可预测性充分体现了完形理论“整体大于部分组合”的观点,使得构式整体意义大于部分组合意义的论述变得有理有据。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

语言学必读书目语言学必读书目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语言学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语言学专业阅读书目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3.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6.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7.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8.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9. 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10. 马庆株编《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199911.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12.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13. 宋国明《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15.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198316. 詹伯慧主编《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7. 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8.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的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21. 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22.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23. 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 李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5.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6. 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7.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8. 孙德金主编,对外汉语语法及语法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29.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30.陈昌来编,《应用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31.何自然,冉永平编著,《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3. Lappin, S. ed., 1998.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当代语义理论指南),487-507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134.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35.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语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布莱克韦尔出版社,2000语言学必读书目《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语言论》,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1990《现代语言学教程》,(上下)霍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987《句法结构》,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语言学说史》,康德拉绍夫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现代语言学流派》,冯志伟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编著,商务印书馆,1981《西方现代语言哲学》,周忠昌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语义学》,利奇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语义学》,徐烈炯著,语文出版社,1995《生成语法理论》,徐烈炯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心理语言学》,桂诗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文化语言学》,(增订本)邢福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计算语言学概论》,俞士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3《语料库语言学》,黄昌宁、李涓子编著,商务印书馆,2002《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语言教学分析》,麦基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语言学中的逻辑》,奥尔伍德等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语言逻辑分析(语言学家关注的一切逻辑问题)》,麦考莱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语言学方法论》,桂诗春等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刘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语法学史稿》,龚千炎著,语文出版社,1987《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刘丹青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北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语法研究入门马庆株(编)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林焘、王理嘉(1992)《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1991)《音系学基础》北京语文出版社王洪君(1999)《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符淮青(1996)《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刘叔新(1990)《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 (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郭锡良商务印书馆古汉语词汇纲要蒋绍愚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说文解字许慎中华书局汉语史稿王力中华书局音韵通讲耿振生河北教育出版社音韵学教程唐作藩北大出版社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商务出版社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词汇的分析与描写符淮青语文出版社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符淮青语言学概论(语音、词汇) 贺阳、沈阳语文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陈保亚山东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教程 [美]霍凯特北大出版社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商务印书馆汉语方言概括袁家骅语文出版社汉语方言导论游汝杰上海教育出版社语音学教程林焘、王理嘉北京大学出版社音系学基础王理嘉文字学纲要苏培成简明汉语史向熹高等教育出版社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詹伯慧湖北教育出版社。

语法基础书目

语法基础书目

现代汉语部分: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本(1979),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 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5年,《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吕叔湘, 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陆俭明,2004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史部分:王力,《汉语史稿》(语法部分)。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曹广顺,2005,《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

现代理论部分:沈家煊 1999《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 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 2005,《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烈炯、刘丹青 1998 《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

科姆里(Comrie, Bernard.)沈家煊译1989.《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华夏出版社。

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伯江、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刘丹青,2008,《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即出)外文(引进):Comrie, Bernard. 1989. 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Syntax and morphology (2nd edi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roft,William 1990 Typology and Universal.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e.国内英文版(中文书名《语言类型学与语言普遍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沈家煊导读。

Whaley, Lindsay J. 1997. Introduction to typology: 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language. Thousand Oaks, London,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刘丹青导读,2008,《类型学:语言的共性与差异》,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

汉语虚化、语法化研究综述(下)作者:刘永华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10期刘永华(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汉语实词虚化、语法化研究对现代语法化理论进行了补充、修正、丰富和发展,为汉语研究,语言学理论和普通语言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走到了国际语言学界学术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虚化;语法化;综述[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10-0036-02经过长期不断的铺垫,汉语语法化研究进入自觉期。

标志为沈家煊(1994)《语法化综观》的发表,该文全面介绍了语法化的定义、研究史、研究原则、研究路径和方法、语法化与结构层次、语法化原因和条件等问题,强调了语法化与语言的普遍性、类型学和认知科学的关系。

孙朝奋(1994)的《〈虚化论〉评介》、文旭(1998)的《〈语法化〉简介》和沈家煊(1998)的《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对于隐喻、推理、泛化、和谐和吸收等语法化机制的介绍,为国内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极大地推动了汉语语法化的研究。

[1]17该时期论著的特点有:(1)探求适合汉语的语法化规律。

例如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的《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分析了诱发、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因素。

江蓝生(1999)的《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讨论了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音变现象。

张谊生(2000)的《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把语法化理论引入副词研究领域。

[2]157(2)延续了汉语学界优良的描写传统。

例如张伯江(1997)的《疑问句功能琐议》讨论了问句的语法化过程。

马贝加(2000)的《对象介词“将”的产生》强调了组合关系在语法结构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萧国政(2000)的《武汉方言“着”字与“着”字句》讨论了相同形式实体的语法化过程。

李宇明(2000)的《拷贝型量词及其在汉藏语系发展中的地位》讨论了拷贝型量词结构在汉藏语系中的分布。

汉语语法学的一份书目

汉语语法学的一份书目

汉语语法学的一份书目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版。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版。

———《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版。

张斌、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版。

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现代汉语语法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主编(方绪军著《现代汉语实词》、张谊生著《现代汉语虚词》、齐沪扬著《现代汉语短语》、陈昌来著《现代汉语句子》、范开泰、张亚军著《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邢福义《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

———《汉语语法三百问》,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版。

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版。

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范晓、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版。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

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版。

———《求真集:对汉语语法问题的一些思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版。

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修订本),语文出版社,1997年第1版。

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

———《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1978—2008)》,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版。

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语法研究人门》,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版。

马庆株主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著指要》,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版。

———主编《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词汇(xx)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
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
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
语法答问,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
语法丛稿,朱德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袁晖、戴耀晶编,语文出版社1998年
三国平面的语法观,范晓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78年
现代汉语常用格式例释,武柏索等著,商务印书馆,
1988年8月
当代中国语法学,申小龙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沈阳主编,语文出版社,
语法问题思索集,邢福义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
汉语语法学,邢福义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汉语如是观,史有为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萧国政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郑定欧著,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三个平面:
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陆俭明、马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汉语语法研究,张斌、胡裕树著,商务印书馆,1989年
语法研究入门,吕叔湘等著、马庆株编,商务印书馆,2000年
汉语语法三百问,邢福义著,商务印书馆,2002年
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陆俭明著,商务印书馆,1993年
动词和动词性结构,马庆株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语素,徐枢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单句复句划界研究,陈信春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现代汉语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带星号*的是必读书)刊物中国语文方言语言文字应用语文建设语言研究(武汉)语文研究(太原)当代语言学(原《国外语言学》)语言文字应用民族语文语言学理论*(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法)方德里耶斯《语言论》岑麒祥叶蜚声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之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美)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1版1984年2次印刷(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何勇等译语文出版社 1989年*(丹麦)威廉.汤姆森《19世纪以前的语言学史》黄振华译科学出版社 1960年*(丹麦)裴特生《19世纪欧洲语言学史》钱晋华译科学出版社 1958年(日本) 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余志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高名凯《语言论》科学出版社 1963年陈明远《语言学和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年岑麒祥《普通语言学》科学出版社 1957年*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修订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冯志伟《数理语言学》知识出版社 1987年*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9年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桂诗春《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刘坚《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徐烈炯《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1999年现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桂诗春《心理语言学》 1985年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1988年1版 1998年4次印刷王德春《神经语言学》 1997年冯志伟《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伍铁平《模糊语言学》当代语言学理论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英)R.H罗宾斯著许德宝等译《简明语言学史》1997年徐大明《当代社会语言学》1997年靳洪纲《语言获得理论研究》1997年包智明《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1997年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年语言学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林涛《语音学教程》1994年冯胜利《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1997年北大中文系《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语言文献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年*何兆雄《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陈原《汉语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语言学知识的计算机辅助发展》科学出版社 1995年冯志伟《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汉语语法一、现行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比较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钱乃荣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现代汉语》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二、汉语语法学史汉语语法丛书商务印书馆*马建忠《马氏文通》1983年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82年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1985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陈望道等《中国文法革新论丛》1987年何容《中国文法论》*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82年*王力《中国现代语法》杨树达《高等国文法》1984年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商务印书馆*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1版1980年7次印刷张斌《汉语语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汉语的词类问题》第一集,第二集《主语宾语问题讨论集》*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5年*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陈建民《汉语口语》北京出版社1984年吴竞存侯学超《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陈望道《文法简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胡裕树《现代汉语参考资料》上中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林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吕香云《现代汉语语法学方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郑定欧《词汇语法理论与汉语句法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刘勋宁《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马庆株《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邢福义《语法问题思索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史有为《汉语如是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伯江《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邹崇理《逻辑、语言和蒙太格语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语音*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年*董少文《语音常识》(改订版)文化教育出版社1958年李振麟《发音基础知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岑麒祥《语音学概论》《国际音标》石锋《语音学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1992年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语文出版社1995年吴宗济《汉语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吴宗济《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曹剑芬《现代语音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孔江平《论语言发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王士元等《语言、语音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林焘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方言*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3年*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 1999年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0年岑麒祥《方言调查方法》邢公畹《汉语方言调查基础知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朱建颂《汉语方言讲话》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李荣等《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郎文有限出版公司 1989年李如龙《汉语方言特征词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年刘俐李《江淮方言声调实验研究与折度分析》巴蜀书社 2007年刘俐李《汉语声调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音韵学*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新1版1979年3次印刷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中华书局 1956年1982年6次印刷李荣《切韵音系》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年邵荣芬《汉语语音史讲话》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9年邵荣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李新魁《等韵学》中华书局 1983年耿振生《明清等韵学通论》语文出版社 1992年《广韵》商务印书馆影印古逸丛书本《韵镜》古籍出版社 1955年影印古逸丛书本《切韵指掌图》中华书局 1962年影印严式海刻本(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丁声树等《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中华书局 1981年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版 1997年3次印刷林端《音韵学》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年潘悟云《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文字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高家莺等《现代汉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李乐毅《汉字演变五百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年(苏)维克多.亚历山大罗维奇.伊斯特林左少兴译《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年何九盈《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词汇和语义*徐烈炯《语义学》语文出版社 1991年石安石《语义研究》语文出版社 1995年贾彦德《语义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2年其他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 1996年陈建民《语言与文化多学科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1980年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年重印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 1983年*李绍山《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语言学工具书董树人《语言学论文索引》(1991—1996)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3—1998年聂建民李琦《汉语方言文献研究目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乙编商务印书馆 1978年[英] 特拉斯克《语音学和音系学词典》语文出版社 2000年哈特曼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年。

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班(CLSI10,复旦大学,201207160805)讲师简介(全)

第十届全国语言学暑期班(CLSI10,复旦大学,201207160805)讲师简介(全)

2012年7月16日1. 刘丹青(195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8年生于江苏无锡。

本科、研究生阶段先后在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求学。

2002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任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副主编,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主要专著有:《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话题的结构与功能》(与徐烈炯合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等。

他在翻译伯纳德·科姆里和诺伐尔·史密斯的原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原著作了十倍篇幅的扩充、增补,编成的中文版《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添补了国内编写语法调查研究手册方面的空白,对推动语法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丹青先生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汉语语法学、方言学、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语言类型比较,在多个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他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日益受到学界重视,结合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类型学语法探讨引人瞩目。

本届暑期班刘丹青老师给大家讲授的课程名称是“语料库藏类型学”。

2.蔡维天(1964—),台湾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兼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蔡教授1994年取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台湾任教于清华大学。

历任清华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人文社会学系主任、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南山大学客座教授。

蔡教授的学术专长领域包括语法理论、句法─语义界面研究、汉语句法、南岛语句法等。

1999年在美国出版专著《A-杠依存理论的简化》(On Economizing the Theory of A-Bar Dependencies,Garland Publishing, New York). 2000年至今先后获得包括台湾“中央研究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在内的多项学术研究奖。

北大文学系必读书目

北大文学系必读书目

北大文学系必读书目北大中文系学生应该读哪些书籍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文学系必读书目,希望您喜欢!语言学1,美国结构语言学 (American linguistics)参考书目:Hockett 《现代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Sapir 《语言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Bloomfield《语言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实验语音学 (phonetics)参考书目: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P.B.邓斯 E.N.平森著曹剑芬任宏谟译《言语链——听和说的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王理嘉,《音系学基础》,语文出版社3、汉语音韵学参考书目: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耿振声《音韵通讲》,河北教育出版社唐作藩,《汉语音韵学常识》,上海教育出版社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丁声树、李荣,《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李新魁,《韵镜校正》,中华书局杨军,《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4、汉语史(上)参考书目: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何九盈《音韵丛稿》(版本原文未注明)下面的著作只研究某一时期的语音情况:上古: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最好将李、王、何三家对比阅读)何九盈、陈复华,《古韵通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何九盈,《上古音》,商务印书馆龚煌诚,《汉藏语研究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唐作藩,《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工具书)中古: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最好将邵、李两家对比阅读)张渭毅,《中古音论》,河南大学出版社周祖谟,《周祖谟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近代: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近代汉语音论》,商务印书馆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5、汉语史(下)参考书目:王力,《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向熹,《简明汉语史》(语法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太辰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与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宋绍年,《马氏文通研读》,北京大学出版社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6、《切韵》导读参考书目: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周祖谟,《广韵校本》,中华书局李荣,《切韵音系》,科学出版社(最好读1956年版)邵容芬,《切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现代汉语参考书目: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商务出版社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8、古代汉语参考书目:郭锡良等,《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9、汉语和汉语研究参考书目: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参考书

现代汉语参考书

一、商务印书馆:《汉语语法丛书》朱德熙序:“《汉语语法丛书》选收1949年以前国内出版的汉语语法著作十种。

这些著作除了本身各有其独自的价值之外,合在一起,可以说大致反映了上半个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经历的过程。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898年初版,1983年新1版。

(2)陈承泽《国文法草创》商务印书馆,1922年初版,1982年新1版。

(3)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中华书局,1922年初版。

(4)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初版。

(5)杨树达《高等国文法》商务印书馆,1920年初版。

(6)陈望道编《中国文法革新论丛》重庆文聿出版社,1943年版;商务印书馆,1987年新1版。

(7)何容《中国文法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新1版。

(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新1版。

(9)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新1版。

(10)高名凯《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第1版。

二、语法学史(1)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孙玄常《汉语语法学简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李玉山《汉语语法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4)龚千炎《中国语法学史稿》语文出版社,1987年版。

(5)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三、其他著作(1)丁声树、吕叔湘、李荣等合著《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版。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朱德熙《汉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朱德熙《语法丛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pdf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pdf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一、引言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功能和意义。

通过研究语序、虚词、词类、语气与功能、句型与句式以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内容,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汉语的内在结构和表达特点,进一步揭示语言的本质。

二、语序研究语序是汉语功能语法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汉语的语序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排列顺序,以及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排列顺序。

通过研究语序,我们可以了解汉语表达信息的方式,探究语言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三、虚词研究虚词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词类,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辅助和表达语气等作用。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探究虚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四、词类研究汉语的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具有不同的语法特性和功能。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词类的划分和辨析,探究不同词类的语法特点和语义内涵,以及词类在句子中的组合方式和表达效果。

五、语气与功能语气是汉语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语气可以传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意图。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语气的研究,探究不同语气的表达方式和功能,以及语气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此外,还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探究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

六、句型与句式汉语中存在着丰富的句型和句式,不同的句型和句式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和语法特点。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句型与句式的分类和研究,探究不同句型和句式的构成和表达效果,以及句型与句式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此外,还关注句子的信息结构和语义关系,探究句子信息的组织方式和意义表达。

七、特殊句式研究汉语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句式,如被动句、把字句、强调句等。

这些特殊句式在表达方式和语法特点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注重特殊句式的研究,探究特殊句式的构成和表达效果,以及特殊句式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

此外,还关注特殊句式的语用功能和语义内涵,探究特殊句式在实际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参考书目

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的参考书目

一些语法研究和教学语法的参考书目语法研究方面: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吕叔湘(1984)《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赵元任(1959)《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北京商务印书馆朱德熙(1990)《语法丛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陆俭明(1993)《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3)《现代汉语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陆俭明(1994)《陆俭明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陆俭明(2003)《陆俭明选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陆俭明马真(199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沈阳(2000,主编)《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沈阳郑定欧(1995,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沈阳何元建顾阳(2000)《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黑龙江出版社袁毓林(1998)《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袁毓林(1998)《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袁毓林郭锐(1998,主编)《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2)》北京大学出版社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詹卫东(2000)《面向中文信息处理方向的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徐烈炯(1988)《生成语法理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0/1995)《语义学》北京语文出版社徐杰(2001)《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邓思颖(2003)《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定栩(2002)《乔姆斯基的形式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宋国明(1997)《句法理论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龚千炎(1987)《中国语法学史稿》北京语文出版社邵敬敏(1990)《汉语语法学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刘月华(2001)《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卢福波(1996)《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王还(1995)《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吕文华(1999)《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蒋祖康(1999)《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上海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刘旬(2000)《对外汉语教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赵金铭(2004)《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周小兵(2004)《对外汉语教学入门》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赵永新(1995)《语言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华语出版社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语言类型学与语法比较方向刘丹青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语言类型学与语法比较方向刘丹青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语言类型学与语法比较方向刘丹青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104语言学系(6)050103汉语言文字学(4)01语言类型学与语法比较刘丹青①1001英语②2067汉语语法学(含现代汉语及汉语史③3128汉语方言学1二、导师介绍刘丹青,语言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1958年8月生于江苏无锡。

2000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语言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

现任语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语文》杂志副主编,南开大学文学院兼职博导。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语言类型学、汉语语法学、方言学。

主要著作有:《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2003)、《语法调查研究手册》(2008)、《话题的结构与功能》(1998,合著)、《南京方言词典》(1995)、《南京方言音档》(1998)、《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2005,主编)、《名词性短语的类型学研究》(2012,主编)等。

学术论文约170篇,其中包括在欧美发表的英文论文Identical Topics:A more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of topic-prominent languages(2004),Syntax of space cross Chinese dialects:Conspiring and competing principles and factors(2008),Ideophonic reduplication of content words in Mandarin Chinese:A category shift and its typological background(2012)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词性短语的句法类型学研究”、社科院重点项目“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与方言语法语料库”、“语言库藏类型学”等。

对外汉语必读书目

对外汉语必读书目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必选读书目语言学: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2、萨丕尔《语言论》3、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5、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民俗学:1.〈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版。

2.〈美〉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3月版。

3. 〈日〉柳宗悦《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版。

4.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2002年2月版。

5.花健《文化产业竞争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4月版。

6.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第1版。

7.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1年, 第1版.。

8. 陈勤建《中国鸟文化》北京学林出版社, 1996年, 第1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1、《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崔永华杨寄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3、《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卢福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4、《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叶盼云吴中伟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5、《任务型语言教学》龚亚夫罗少茜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齐沪扬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7、《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徐子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徐子亮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古代汉语:1、左民安《细说汉字》、《细说汉字部首》、《汉字例话》2、许慎《说文解字》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4、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5、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6、王力《汉语诗律学》7、吕叔湘《语文常谈》8、方一新《中古汉语读本》9、刘坚《近代汉语读本》10、何乐士《左传语法》11.汪寿明、潘文国1992年《汉语音韵学引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张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提要形容词在不同的语言里有偏谓词性和偏体词性的两种倾向,偏体词性的语言里,形容词做谓语依赖系词性句法标记。

本文强调汉语形容词在句子平面上做谓语依赖句法标记。

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了汉语形容词做谓语时“很”“不”等程度副词都有系词的性质,第二部分提出“状态形容词”不是词,是汉语形容词独有的形态化的谓语形式。

综合这两方面的观察,可以总结出:程度副词、形态化谓语形式和“是……的”框架是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的三种主要句法手段。

文章第三部分依据形容词陈述性的普遍特征,在汉语里寻找性质形容词直接做谓语现象,得出性质形容词不加标记直接做谓语只出现在主谓谓语句和动补结构这种低于句子平面的结构里的结论。

关键词形容词系词状态形容词句子平面〇引言讨论形容词做谓语问题,首先要把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开。

状态形容词自由地做谓语是没有争议的。

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是否自由,是否依赖语法标记,做谓语是不是汉语性质形容词的主要功能,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讨论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带标记与不带标记的情况(文中如不特别指明,则“形容词”均指性质形容词),并提出对汉语形容词(包括状态形容词)谓语功能的总体看法。

什么情况是形容词做谓语? 需要简单地交代一下。

性质形容词表示恒定的属性意义,做谓语时应该是这一意义的实现。

不管加不加句法标记、加什么样的句法标记,“陈述恒定的属性”这一意义都是基本意义。

依此,形容词加时体标记做谓语的情况就不在考虑之内了。

这是因为,时体标记所表达的“变化”意义,是带给谓语的,无论什么词性的成分充当谓语,都是如此。

动词谓语句“张三休息[了]”、名词谓语句“张三大学生[了]”、形容词谓语句“张三开朗[了]”都是在原本的陈述意义上由“了”带来了变化义( 见赵元任(1968:8.1.3. 4)。

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形容词做谓语现象,不包括“花红了”这样的句子,也不把“了”看成形容词做谓语时的一种必要的句法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科学 ISSN 1671-9484 CN 32-1687/G 2005年11月 第4卷第6期(总第19期)42-53[收稿日期]2005年4月11日 [定稿日期]2005年6月20日3感谢《语言科学》杂志匿名审稿专家对拙文提出的修改意见。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3张伯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 100732提要文章分三个专题讨论了功能语法方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问题:1)语法成分作用的层次。

以疑问和否定、“了”和“的”为例,观察它们在不同层面的语法单位上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2)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语法。

以关系从句和“把”字句为例,讨论不同语体中倾向性规律的差异;3)动态的论元结构观。

以施事和受事为例,讨论高频动词和低频动词在论元结构选择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功能语法 语体 动态浮现语法中图分类号 H 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05)06-0042-121引言近年来汉语语法研究在借鉴功能语法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功能语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本文试图结合功能语法的基本学术理念的讨论,探讨功能方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功能语法考虑的所有问题,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语法何以如此(how gra mmars come to be t he way t hey are )”的问题。

而这恰恰是形式语法学者并不引导人们去考虑的,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属于人的天赋的。

形式派语法学者把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结构原则控制的,自身具有一致性和简明性。

他们的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寻求对系统组织的解释;而功能派语法学者则宁愿把语言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他们认为语言的内部远远不是完美组织的,我们所能看到的那些组织形式,其实都是产生于语言的生态环境中。

所谓语言的生态环境,指的就是语言的交际功能,服务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互动的功能,以及它所负载的全部的认知属性、社会属性和生理属性。

功能语法学者的工作就是在语言的这种生态环境中,试图讲清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功能影响语法结构这一现象的本质,换句话说就是从语言系统的外部寻求对语言现象的解释。

关于功能语法源流及学术理念的讨论文章,以下这些都是值得参考的:陈平(1987),廖秋忠(1991a 、1991b ),陶红印(1994),Thompson (1992),Noona n (1999);评述功能语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的,可以参看Tai ,Thompson &Biq (1996),Biq (2000),屈承熹(2001)等;形式主义学者对功能语法的评介可以参看Newmeyer (1999,2003),徐烈炯(2002)。

本文不再系统介绍功能语法的理论,只是结合国内外新近的研究趋势,讨论几个笔者认为值得重视的方法问题。

24张伯江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2语法成分作用的层次功能语法既然是关心交际的,其关注范围当然就不仅限于句子内部,而是语言交际的全部活动中,而传统语法乃至当代形式主义的语法则都是着重研究句子内部的结构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功能语法与着重形式的语法之区别仅仅在于工作领域的不同呢?意义当然不仅如此。

功能语法看重语言的交际作用,便从交际事实中发现了一些传统上局限于句子所不能完全概括的语法现象。

2.1从疑问和否定的不同作用说起这里首先介绍一项关于疑问和否定的研究,来看看功能语法独到的发现。

以往的语法描述里,疑问和否定都是作为跟一般肯定句对立的形式看待的,它们的特殊句法一向引人注意。

但是疑问和肯定的语法表现各自的根本特性究竟是什么,很少有人追究。

S. A.Thompson(1998)根据前人对世界语言广泛调查的材料,归纳出疑问表达的五种方式:1)动词倒置(inversion);2)疑问语素(interrogative morp hemes);3)附加问句(tag questions);4)非语调性语音标记(non2intonational p honological ma rkers);5)语调(intonation)。

这五种手段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是在句子的开头就是在句子的结尾,或是凌驾于整个句子的语音形式,一句话,都是作用于整个句子的。

再看否定形式,同样,根据广泛的调查,世界语言的否定形式不外乎三种:1)否定助词(negative p articles);2)否定动词(nega2 tive verbs);3)否定词缀(negative affix)。

这三种形式全都是直接与句子的核心谓语动词发生关系的。

面对这样的事实,Thompson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疑问表示法总是在句子平面,而否定表示法总是在谓语中心?这似乎很难给出结构角度的解释。

对此,她从功能语法的视角给出了答案。

疑问是一种交互性的语言行为,典型的交互式话语形式就是由一问一答构成的。

起着提问作用的疑问句,它的作用就是变换话轮(turn ta king)。

而否定呢,从其本质上说就是关于命题真伪的判断,并不在交互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总是用来否定一些不依赖于语境的事件或状态。

所以,疑问的句法表现总是位于交互行为的基本单位———小句上,否定的句法表现总是位于小句的核心———谓语上。

至此,功能语法学者第一次从交际的视角,揭示了“疑问”和“否定”是处在不同层面的东西。

汉语“吗”问句的语法化过程正好从历史的角度证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据蒋绍愚(1994)的介绍,汉语的句末疑问语气词“吗”是从否定词发展来的,以下例句代表了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典型情况:(1)吾非爱道于子也,怨子不可予也。

(《淮南子》)(2)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3)世间羸瘦,有剧我者无?(《贤愚经》) (4)秦川得及此间无?(唐诗)(5)锦衣公子见,垂鞭立马,断肠知磨?(《敦煌文书》)(6)张眉努目喧破罗,签翁及母怕你摩?(同上)(7)这是爆竹吗?(《红楼梦》)虽然“不”、“无”、“磨”、“摩”、“吗”几个字之间还有比较复杂的关系,但汉语历史语法学者对“吗”来自于否定词这一点是有共识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见,当“吗”的前身作为纯粹的否定词的时候,它的句法位置是紧挨着句中主要动词的;当它开始起一定的疑问作用的时候,就有了处于句末的倾向;当它完全变成专职的疑问语气词的时候,就固定在句末位置了。

34语言科学 2005年11月2.2现代汉语“了”的不同作用层面再看一个例子,现代汉语“了”的问题。

“了”是现代汉语里最重要的语法标记词之一,一般认为它是表示动词的某种语法性质的。

关于“了”分为几个语素,“了”的语法意义是什么,汉语语法学界有很多争论,本文对“了”的语法意义,分别认同马希文(1983)、刘勋宁(1988)和L i,Thompson&Thompson (1982)的概括,我们分别称之为“了0”、“了1”和“了2”。

“了0”是个专职做补语的意义比较实在的成分,北京口语里读音为[lou],意义为“了结”,跟某些方言里的“~掉”意思差不多;“了1”是动词的体标记,表示实现;“了2”是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该句话的状态是与某个说话时候相关的。

以下是使用“了0”、“了1”和“了2”的一些例子:(8)a.别吃了1(不要继续吃了) (8)b.别吃了0(不要吃掉)(9)a.吃了1两个菜了2(两个菜都吃到了) (9)b.吃了0两个菜了2(两个菜都吃光了)(10)a.别吃了1+啊=别吃啦 (10)b.别吃了0+啊=别吃喽哇(11)说了1老半天也没解决了0问题/幸亏没扔了0它,今天又用上了2(12)走了1三天了2~没走三天呢/走了1没三天[呢](13)走了0三天了2~走了0没三天呢/没走了0三天呢(14)阿姨上街买菜去了2~阿姨不是上街买菜去了2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概括三个“了”的所有特征:语音功能语义否定否定祈使了0lou补 语结束没~了别/喝了了1le体标记实现没~ 别/喝了了2le/la语气词已然不是~了别喝/了 我们从中所看出的明显的规律是:了0意义最为实在,它的作用范围是在具体的动词上,但不一定是句子的中心谓语动词;了1意义较了0虚些,它的作用范围是在中心谓语上,表明句子的时体特征;了2意义更虚些,它的作用范围在整个句子上,表明的是句子命题内容与说话情境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再次看到,完全起着交际作用、不影响句子命题内容的成分,倾向于处在句子的外边;跟事件时间意义相关的成分,附着在主要谓语上;仅仅实现词汇性意义的成分,粘在词上。

2.3现代汉语“的”的不同作用层面再看“的”的情况,也是如此。

北京话里同样写作“的”的成分也许涉及不同的语素,按朱德熙(1961)的分析,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的”应该是同一个语素,至少是同一个语素的变体: (15)老王的烟斗 (16)老王买的烟 (17)老王不抽烟的从普通语言学的观点看,例(15)中的“的”可以看作领属关系标志(genitive ma rker);例(16)中的“的”可以看作关系小句标志(relative ma rker);例(17)中的“的”可以看作传信范畴标志(evide ntial marker)。

三个例子里的“的”的性质差异可以用下面这个表来概括(为方便,这里径用例句编号来称说):“的”前成分功能作用域的(15)名词/代词领属标志领有者名词的(16)动词短语关系化标志关系化小句的(17)句子传信标志整个命题44张伯江 功能语法与汉语研究作为领属标志的“的”可以说是汉语里具有形态学意义的语法手段,名词、代词只要后边加了这个“的”字,就强制性的成为属格身份;作为关系化标志的“的”,则是通过提取句法成分的办法,使谓词性成分体词化的句法手段;而作为传信标志的“的”,并不改变原来句子的命题意义和句法结构,只是在句子外边外加一种说话人的态度因素。

我们看到的规律性的事实仍然是:完全起着交际作用、不影响句子命题内容的成分,倾向于处在句子的外边;事件结构内部的语义调整,该语法成分附着在主要句法角色上;仅仅实现词汇性意义的成分,粘在词上。

2.4区分不同层面的根源在于语言的交际功能观由于功能语法学者惯于选择这样的视点,也就很容易发现类似的事实。

如Sweetser早就明确指出,我们语言中的许多词语可以有歧义地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操作:命题内容的层面(p rop ositional content level),认识世界的层面(epistemic world level)和言语行为情景的层面(speech act level)(见毕永峨1989)。

不过,这个思想以往首先引导人们去观察的是那些跟情态有关的词语,如关于英语must 等词的研究,很好的例示了三个话语平面的表现。

毕永峨(1987)用这种思想分析了汉语副词“也”的基本语义和引申意义之间的联系,区别了“也”的三种用法:1)对称性并列;2)程度性包含;3)评价性婉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