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新浙教版科学期末复习专题(知识整理和配套练习)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28 物质的.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28 物质的.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初中科学专题28 物质的分类和分离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物质的分类考点二各类物质的比较12.单质与化合物的比较3.氧化物: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的化合物。

氧化物 (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4.有机化合物:含有的化合物(除了、CO2、H2CO3及以外)。

考点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离和提纯。

1.要求(1)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且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提纯:需加入试剂除去杂质,被提纯物质必须恢复原状态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具体要求是:不增、简便、安全、试剂易得、效果最好。

2.方法(1)物理方法①过滤法:适用于将和分离。

②蒸发法:适用于将从中分离出来。

③蒸馏法:适用于将不同的分离。

④结晶法:适用于受温度影响明显的的提纯。

(2)化学方法选择一种试剂与杂质反应,将杂质的存在状态改变,使杂质因与被提纯物质的状态不同而分离。

常用的方法有:①气化法:加热或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转化为气体。

如:除去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钾,可加入适量的将CO32-转化成。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化成沉淀。

如: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a(OH)2,可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将Ca2+转化成。

③溶解法: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成液体而除去。

如:Cu粉中混有少量的Fe粉,可用或,将Fe粉。

④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KCl中混有少量的KClO3,可用的方法,将KClO3转化为。

考点四分离实验操作1.过滤实验操作(1)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2)注意事项:滤纸要紧贴;滤纸边缘要漏斗边缘;液面要滤纸边缘;烧杯尖嘴要轻靠;玻璃棒要轻靠一边;漏斗末端要紧靠。

(3)玻璃棒的作用是。

(4)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

(5)过滤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

浙教版(新)七年级上册科学物理部分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学习科学的方法: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 1毫米=103微米 1微米=103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2、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③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一定要估读)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注意:页和张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曲线长度 = 轮的周长×圈数。

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期末知识点汇总复习总结提纲(浙教版新)

期末知识点汇总复习总结提纲(浙教版新)

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味道 酸 甜 苦 咸 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考试卷(浙教版含答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考试卷(浙教版含答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科学考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学号、姓名。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实验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草履虫B、衣藻C、大肠杆菌D、青霉菌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仙人掌的叶成针状B、有些植物在秋天会落叶C、警察执行任务时身穿迷彩服D、变色龙会变体色4.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但质量减少B、物体从地球送到月球上质量不变C、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毫克D、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5.对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A、对量筒读数时,应小心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B、托盘天平使用前,发现指针偏向左侧,调平时可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外旋C、取放砝码时应用手轻拿轻放D、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外调6.能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7.用量筒量取80毫升的液体时,若俯视读数,则液体的实际体积最可能的是()A、79毫升B、80毫升C、81毫升D、都不可能8.银杏树与杏树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A、植株是否高大B、叶是否宽阔C、是否有种子D、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9.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无法确定10.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

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19 欧姆定律(无答案)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19 欧姆定律(无答案)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初中科学 专题19 欧姆定律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

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使 发生变化;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 不变,使 发生变化。

考点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

公式:I =U R 。

2.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电阻都 。

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 ,因此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并联电阻都 。

3.串联电路分压: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它们的电阻成 ,表达式: ; 并联电路分流: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分得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 ,表达式: 。

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电 流 电 压 电 阻 分配规律 串联电路I =I 1=I 2 U =U 1+U 2 R =R 1+R 2 分压:U 1U 2=R 1R 2 并联电路 I =I 1+I 2 U =U 1=U 2 1R =1R 1+1R 2分流:I 1I 2=R 2R 1 考点三应 用1.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 。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 、 、待测电阻(小灯泡)、导线若干。

(3)电路图(如图所示)(4)实验注意事项:①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一定要置于 处。

(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②保护电路。

2.安全用电(1)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 ,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危险了。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人体皮肤干燥的时候电阻 些,皮肤潮湿的时候电阻 些,发生触电事故时,如果带电体接触的是潮湿的皮肤,电流会很 ,就很危险。

(3)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 现象,可利用 来防雷。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6 生命活动的调节(无答案) 浙教版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6 生命活动的调节(无答案) 浙教版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初中科学专题6 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1.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天气变化、昼夜与季节的变化、光和化学物质等影响动物的行为。

2.对植物行为的影响:由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植物具有、向光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现象。

考点二激素1.植物激素:植物体合成的化学物质,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1)生长素:具有影响植物的化学物质,它可促进生长、促进枝条生根、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

但高浓度可生长。

(2)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的推测,温特的实验探索,的提取得到了生长素。

2.动物激素:由动物体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内的,经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对动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起的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如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素及各种促激素。

3.各种激素的作用肾上腺素:能心跳的节奏,通往肌肉的血管。

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

考点三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意义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与外界以及体内相互协调的主要方式。

它包括、传导信息、以及作出反应的过程。

2.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元⎩⎨⎧ 细胞体: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 轴突树突 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树突→ →轴突 3.神经系统结构 (1)中枢神经系统: ①脑 大脑:大脑皮层表面凹凸不平,形成沟、裂、回,增大表面积;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还有人类特有的 。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 。

小脑病变会使动作不协调。

脑干:大脑下面,主要控制 、 的运动,生命中枢存在于此,此处受损会危及生命。

②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功能: 和 。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 。

4.神经活动方式——反射(1)反射:生物通过 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2)反射弧感受器: ,产生神经冲动,存在于眼、耳、鼻、舌、皮肤、内脏等器官内。

2013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2013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1、海洋水就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就是冰川水。

2、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与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就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地下径流f 、下渗3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就是食物与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就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就是水分。

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南多北少),在时间上分布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5、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就是太阳光的照射 与 地球引力 。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就是水的 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 温度 而变化。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就是 氧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就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到的气体就是 氢气 ,积比约为 1:2 。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水的电解就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就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就是0℃,沸点就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3、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俩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

水就是由氢与氧组成的。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就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公式:F 浮=G 排液=ρ排g v 排((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 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①F 浮<G 下沉,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如桥墩。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基础知识篇 期末检测题 浙教版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基础知识篇 期末检测题 浙教版

期末检测题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2•某某株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A.Z一定是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 g X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g Y3.(2011·某某某某)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A.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D.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4.(2012·某某某某)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中子数相同5.(2011•某某某某)右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

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6.(2012·某某某某)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2—氯化镁 B.2Ca—钙离子—2—2个氧原子7.微型录音录像磁带所用的磁粉,其主要成分的化学组成为Co x Fe3-x O3+x的化合物,已知其中钴(Co)的化合价为+2价,铁元素只有+2价和+3价,则x的值和铁(Fe)的化合价分别为()A.1,+3B.1,+2C.3,+3D.2,+28.(2012•某某某某)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H、O、174g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9.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B.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C.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10.(2012•某某某某)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专题26物质的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专题26物质的

C.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铜<铝<铁 D.宇宙空间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二、 填空题 ( 共 55 分 )
16. (8 分)(2012 ·乐山 )(1) 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2) 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构成的。
(3) 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
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

17. (8 分 ) 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用粒子的观点回答:
(1) 构成水的粒子是

(2)1 滴水中大约有 1.67 ×10 21 个水分子,说明

(3) 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 (4)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200 mL,说明
考点二分 子 1.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概 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
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相同点 质量、体积都很 直接构成物质
,彼此之间有
,总在不停地
,都能
区 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
再分
联系
2. 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
分裂为

重新组合成新的

考点三离 子
1.定义:离子是带电的
)
A.核裂变是一种物理变化
B.碘 (I-127) 原子和放射性碘 (I-133) 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核能的利用证实了原子的可分性
D.碘 (I-127) 原子和碘 (I-13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0.(2012 ·成都 ) 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不正确的是

浙教版科学总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总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一、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外表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30 质量守

浙江省2013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 专题30 质量守

2013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初中科学专题30 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考点知识梳理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使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变化,不适用于 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

(3)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填“能”或“不能”)计入“总和”中。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保持不变。

4.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 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书写原则(1)必须以 为依据。

(2)必须遵守 。

2.书写步骤(1)将 的化学式写在左边,将 的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号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 相等。

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3)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如果一个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必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若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应该在该化学式右边注明“ ”或“ ”;如果反应物也有气体或不溶性固体,则无须注明。

3.意义意义⎩⎪⎨⎪⎧质的方面:表示 、 和 。

量的方面⎩⎪⎨⎪⎧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 ;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粒子 。

如反应2H 2O 2=====MnO 22H 2O +O 2↑表示的意义为:(1)宏观①质的方面:过氧化氢在 反应生成 和 。

②量的方面:每 质量的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 质量的水和 质量的氧气。

(2)微观: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 和 。

中考典型精析 例1 (2012·台州)2012年4月,一位小伙子在家清洗抽水马桶时,同时倒入了“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倒在地。

浙江科学复习题

浙江科学复习题

浙江科学复习题浙江科学复习题科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奥的学科,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

对于浙江的学生来说,科学课程的学习和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浙江科学复习题来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提高复习效果。

1.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包括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改变。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和重组,生成新的物质,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电流?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每秒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电荷的数量和流动的速度。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从正极流向负极。

3.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责任和使命。

4.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层,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5.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

这种偏折称为光的折射。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折射时会遵循一定的角度关系。

通过以上的浙江科学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复习科学不仅需要记住知识点,更需要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多做题目,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提高科学素养。

总结起来,科学的复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应用能力的提升。

期末复习专题(1) 科学入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期末复习专题(1)  科学入门—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专题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提要与注意事项】:一、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针对科学现象提出相应的疑问开始的。

3、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我们在回答对应的问题是,需要从正反两面辩证着去回答。

4、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必需减少滥用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二、走进科学实验室1、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①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的冷水冲洗受伤处②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的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浓硫酸沾染:迅速用干净的布擦拭,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在沾染的皮肤处涂抹稀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沾染: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在沾染的皮肤上涂抹稀的硼酸溶液。

3、胶头滴管的使用:①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

②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

③滴管使用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与胶头滴管有关的相关数字:①未明确用量的液体试剂:1~2ml②不加热允许装入液体最大量:2/3③加热允许装入最大液体量:1/3④清洗时加入液体量:1/24、酒精灯的使用:①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

②酒精灯火焰由外到内分外焰、内焰和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与酒精灯有关的其他注意事项:①加热时用外焰加热;灯芯与被加热器皿碰触易造成器皿底部受热不均而炸裂。

②酒精灯究竟量允许添加最大量为2/3容量,低于1/3容量需及时进行添加,防止爆炸危险;③酒精灯打翻、酒精溅洒导致火焰弥漫开,应及时用湿抹布盖灭。

5、明确实验室安全守则。

6、熟记实验室器材的简易画法,特别时常用玻璃器皿的熟识。

三、科学观察1、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新浙教版科学期末复习专题(知识整理及配套练习)第四章第1~3节复习一、知识要点1.太阳概况:能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恒星;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

太阳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9倍多;体积约为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太阳同所有的恒星一样,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分为氢和和氦。

2.太阳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肉眼可见)、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情况:太阳黑子(光球层表面温度较低的部分),其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的周期11年。

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耀斑是突然增亮的部分,日珥是喷射现象;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上黑子和耀斑增多时,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方向。

地球两极地区的夜空,常会看到淡绿色、红色、粉红色的极光。

5.月球概况: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月球的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1/4;体积为地球体积的l/49;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表面的重力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6。

6.月球表面明暗分布,其中明亮的是山脉和高原,暗处是平原和低地。

7.月球表面最明显是环形山,其形成可能是陨石撞击或古老火山喷发形成的。

8.月球表面与地球上的区别:没有大气,声音也无法传播,所以月球上是一个寂静无声、死气沉沉的世界。

没有风、云、雨、雪等天气变化;昼夜温度温差大,达到300℃。

没有任何形态的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没有流星。

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9.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的运动。

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1天(约24小时)。

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2)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10.自转的证据或结果:(1)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2)昼夜交替;(3)一天中杆影的长短、方向的变化。

11.昼夜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

昼夜交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再加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更替。

12.晨昏线(圈):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构成。

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昼变成夜的界线。

晨线:随着地球的自转,逐渐由夜变成昼的界线。

13.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14.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

(由于地球自转)(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15.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如图A、B、C、D四个位置分别如下:A.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B.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D.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4、其他地区无直射16.昼夜长短的变化:(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

(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配套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天体中,距地球最近的是 (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D.水星2.月球景观和地球景观相似的是 ( )A.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有平原、高原、山脉C.有碧海蓝D.有日光、彩虹和风3.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 B.太阳耀斑的多少 C.日珥的多少 D.太阳表面温度的高低4.(2011·金华)下列关于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地球没有影响 B.太阳体积比地球小C.太阳是由固体组成的球体 D.太阳表面温度很高5.(2011·衢州)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以进一步探明月球的基本概况。

以下有关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C.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D.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6.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它对物体的引力仅为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表面没有磁场。

根据这些特征,在月球上下列四种情况能做到的是( )A.用指南针定向 B.用电风扇吹风C.举行露天演唱会 D.用天平称质量7. 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 ①④B. ③④C. ②③D. ①③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多时,太阳活动强度小 B.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色球层C.人工降雨时,往云层中撒播干冰,可以增加云层的湿度,促使降雨D.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9.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大小与月球差不多,因为平时看上去两者差不多大小B.太阳表层的黑子是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C.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到地球上的有线电视收看D.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10.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海岸防卫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的奇怪干扰,这种干扰的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

当时,人们对雷达受到干扰的原因进行了一些分析,据此你认为是( )A.德军使用的一种秘密武器 B.雷达本身的故障C .外界杂波的干扰D .太阳活动的影响11.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

假如“嫦娥X 号”登月开始了,而你作为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进行考察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A .在月球上行走像在水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B .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C .月球上万籁俱寂,宇航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D .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12.(2011·湖州)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湖州所处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365.2422天,月球 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7.3天。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符合事实的是( )A .月球绕轴自转的周期与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相等B .地球和月球白天的长度相等C .地球的一月是月球的一年D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相等 14.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 2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B .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C .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D .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15.小明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测到 ( )A .一次太阳直射现象B .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 .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D .没有太阳直射现象16.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更替C.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四季的变化18.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B 、地球的自转C 、地轴D 、纬度19.从我国的 “清明节” 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 、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 、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 、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 、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20.晨昏线上各地的太阳高度 ( )A 、总是等于900B 、总是等于00C 、只是春分、秋分时等于900D 、只有夏至日或冬至日等于900 21.下列地点中,阳光能照射到水井底部的是 ( )A 、上海B 、北京C 、海口D 、杭州22.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 .地球有昼夜半球之分B .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C .晨昏线在地球表面自西向东移动D .地球上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23.在《观察当地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的实验中,不需要直接测量的量为()A、标杆的高度B、太阳高度C、杆影的长度D、杆影的方向24.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南纬67ºB、北纬80ºC、南纬40ºD、北纬23º25.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时,北京所处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6.计算我国城市住宅楼群的间距。

如果为使底层住户能在全年的正午都见到阳光,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什么时候的楼影计算?( )A、冬至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春分日27.下列纬度带上有可能出现极昼的是:A.00B.23026/ NC.63.50SD.67.50N28.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 )29.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30.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0级强烈地震。

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31.当晨昏圈与地轴平行时(即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 ( )A、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B、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C、太阳光线与地轴成66.5º的夹角D、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32.当1ºS的地方的太阳直射时,此时的日期大概是在( )A、3月21日前一、二天B、9月23日前一、二天C、6月22日前一、二天D、12月22日前一、二天二、填空题33.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中心温度高达,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约千米,太阳的直径约千米。

34.月球表面特征: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的陨石坑——。

环形山是陨石撞击月面和火山活动的产物,月球表面在阳光照耀下明暗相间,明亮部分是、高原,阴暗部分是广阔的___________。

35.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是出现在太阳层中的太阳,它由于比周围温度低而显得较暗。

(2)B叫日珥,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层,该层在图中用字母表示。

(3)太阳活动的显示形式还有耀斑和太阳风,耀斑发生在层,太阳风发生在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