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汇总

合集下载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原油按性质分为矿物燃料和石油产品两大类。

原油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可用于制造汽油、煤油、柴油、机油、润滑油、石蜡等石油产品以及沥青、石油焦、石油沥青等化工产品。

也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制取合成氨、合成纤维、人造橡胶等。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它是比较重要的能源之一。

石油主要分布在陆地上稠密的地下沉积岩中,石油的形成,通常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石油在自然界中通过不同的沉积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而转化形成。

原油是指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温度在250 ℃以上的黑褐色可燃粘稠的液体。

广义地说,凡是经过原油蒸馏所得的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都是原油。

世界上原油储量最多的是中东地区,中东的原油主要是重质原油(包括凝析油、混合油),还有少量的中质原油。

石油主要分布在陆地上稠密的地下沉积岩中,石油的形成,通常需要上亿年的时间。

石油在自然界中通过不同的沉积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而转化形成。

石油通过管道运输到各地炼油厂后,进行一系列的提炼,然后装车销售。

主要的生产流程:原油脱水脱盐、原油预处理、原油加氢精制、原油加工。

一般原油经脱水、脱盐、原油预处理等工艺处理后,可改善其使用特点并降低其危害;但由于这些工艺均属物理变化,故又统称为二次加工。

根据原油所含轻、重组分的不同情况和对产品性质要求的差异,原油可以再进行加工,以获得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石蜡基础油、沥青等产品或其他用途。

2、炼油工艺(1)裂解工艺—将原油加热到250~280 ℃,利用催化剂作用把碳氢化合物裂解成烃类气体,该法具有投资省、建设周期短、操作简单、便于控制、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2)热加工工艺—将原油加热到400~450 ℃,干馏将残留在原油中的非碳氢化合物彻底氧化,此法适应性强且不受炼厂规模限制,产品纯度高,但能耗较大,废气排放量往往超标。

(3)催化裂化工艺—将原油加热至260~300 ℃,使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类饱和烃断链、环化,得到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将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因此发达国家已很少采用。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原油的分类与原油的评价

低硫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低硫中间基 含硫中间基 低硫环烷-中间基
含硫环烷基
二、原油的评价
原油评价:对于新开采的原油,必须先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分析、试验 (一)原油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性质分原油析。 简单评价。 常规评价。 综合评价。
原油综合评价的流程
三、我国主要原油性质及加工方向简介
(一)原油的加工方案概述
原 油 加 工 方 案 的 确 定 取 决 于 诸 多 因 素 , 例 如 市 场 需 要 、 经 济 效 益 、 投资力度、原油的特性等。通常主要从原油特性的角度来讨论如何 选择原油加工方案。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燃料型 :主要产品是用作燃料的石油产品。
K=11.5~ 12.1
中间基原 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油
K=10.5~ 11.5
环烷基原 油
环烷和芳香烃的含量较多,密度较大,凝点较低,
一般含硫、含胶质、含沥青质较多,所以又叫沥 青基原油。孤岛原油和单家寺(胜利油区)原油等 都属于环烷基原油。
2.关键馏分分类法 关键馏分的分类标准
d420>0.8562 API0<33 (K<11.5)
d420>0.9305 API0<20 (K=11.5)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编号
1 2 3 4 5 6 7
第一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石蜡 中间 中间 中间 环烷 环烷
第二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 中间 石蜡 中间 环烷 中间 环烷
原油类型
石蜡 石蜡—中间 中间—石蜡
原油名称
含硫% (质量)
相对 密度
特性因素
特性因 第一关 第二关 关键馏分

原油评价与原油蒸馏—原油的分类与评价

原油评价与原油蒸馏—原油的分类与评价
原油性质分析、简单评价;常规评价;综合评价
原油性质分析,工作任务是对油井、集油站、油库原油 一般性质进行分析。 简单评价,工作任务是对原油的一般性质分析进行普查. 常规评价。工作任务是除了原油的一般性质外,还包括原油 的实沸点蒸馏数据及窄馏分性质。
综合评价 工作任务是: ①原油的一般性质分析 ②原油馏分组成和窄馏分性质 ③直馏产品的切割与分析
大庆原油的燃料—润滑油加工方案
三、胜利原油的主要特点及加工方案
胜利原油 是含硫中 间基原油, 多采用燃 料型加工 方案
胜利原油的燃料型加工方案
本次课小结:
国产原油的加工方案
1.原油加工方案主要为三种:燃料型、燃料一润滑油型、 燃料一化工型。 2.国产主要原油的特性及加工方案:大庆、胜利等方案。
特性因素K K>12.1 K=11.5~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原油 中间基原油
原油特性因素分类 特点
烷烃含量一般在50%以上,密度较小,含蜡量较高,凝 点高,含硫、含氮、含胶质量较低。我国大庆原油和 南阳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
性质介于石蜡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之间。
K=10.5~11.5
环烷基原油
环烷和芳香烃的含量较多,密度较大,凝点较低,一般 含硫、含胶质、含沥青质较多,所以又叫沥青基原油。 孤岛原油和单家寺(胜利油区)原油等都属于环烷基原 油。
特性因数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有关
2.关键馏分分类法:目前应用较多。
问题:什么是关键馏分?(记2分)根据关键馏分的什 么性质进行分类? (记2分)怎么分? (记2分)
第一关键馏分:用特定的简易精馏装置切取常压 250~275℃ 第二关键馏分:残油在残压5.3Kpa即40mmHg下 取得的275~300℃的馏分(相当于常压下395~ 425℃馏分)。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原油的分类

原油的分类

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含环烷烃多。
2021/5/10
6
K
3
TR
/
d15.6 15.6
1.2163
TK
/ d15.6 15.6
缺 点:
① 不能表明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类 的分布规律,因此它不能反映原油中轻、重组分 的化学特性。
② 由于原油的特性因数 K 难以准确求定,用其他参
数计算或查特性因数K容易造成误差,因此这一
➢ 同一类原油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 ➢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
间基原油
➢ 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其特点是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胶质较少,属于地质年 代古老的原油
➢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较 年轻的原油
直馏汽油的收率和辛烷值都较低(ON=37左 右),但汽油的感铅性好,应通过催化重整来提 高汽油的辛烷值或生产芳烃,但芳潜量低。也可 以将直馏汽油用来生产溶剂油,或作为制取乙烯 的原料。
2021/5/10
17
煤柴油馏分(200~300℃),收率为20%(w)左右
航空煤油密度小,结晶点高,通过精制只能符合2# 喷气燃料的规格要求;另外,直馏180~300℃馏分芳烃 少,无烟火焰高度大,含硫少,精制后可以生产高质量 灯用煤油;
2021/5/10
5
1.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K值大小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 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中间基
10.5~11.5 环烷基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它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这一方法分类我们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原油的分类方法石油产品分类国产原油的性质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原油的分类方法石油产品分类国产原油的性质
第23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6、青海冷湖原油
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 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 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
青海冷潮原油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轻质原油。只需要经过 简单加工,就可以得到收率很高的直馏油品。其汽油、煤油 和柴油的安定性很好,质量高,不必要经过精制就可以直接 使用。由于含蜡量不多,柴油的凝点较低。
第22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5、中原原油
中原原由密度中等、凝点较高。含硫量达0.62%(质量分数),胶质、沥青质含 量不高,属含硫石蜡基原油。含轻馏分较多,小于300℃的馏分含量达31.1%(质量分 数),是国内少有的。汽油馏分辛烷值较高。初馏点~180℃馏分中芳香烃含量、烷烃含 量较低,环烷烃含量较高,是理想的催化重整原料。
第7页/共27页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2.3 原油性状指数分类法(补充) 此方法的特点是将原油蒸馏获得的汽油、煤油、柴油、瓦斯
油、润滑油馏分的主要特性(如:汽油的辛烷值、煤油的烟 点、柴油的十六烷值、瓦斯油的特性因素、润滑油的粘度指 数及各馏分的API度)及各馏分的收率数据,经过规定的数 学处理后,得到一个综合指数QI,并以QI值表示原油综合性 质的好坏。 该分类方法将原油的品质好坏,按QI值的高低顺序划分为十 个等级,如阿拉伯原油QI值为13,属E级;科威特原油QI值 为3,属F级;科威特原油较差者QI值为-1,属G级。
第11页/共27页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大庆原油是我国产量最高的原油。 大庆原油的性质主要特点是含蜡多、凝点高、含硫少、汽
油馏分较少。接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分类,属于低硫石蜡 基原油。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

原油分类和理化性质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杂质含量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氧化、燃烧等。

颜色:原油的色泽按产地和成分不同,一般有褐色、黄褐色、深棕色和黑色。

通常颜色越深则比重越大,同时含沸点成分就越少,反之亦然。

然而原油中纯粹烃类为无色物质,原油的颜色是由石油中含有的其它物质所形成的。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溶解性:原油很难溶于水中,但却能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苯、氯仿、酒精、乙醚、四氯化碳等。

虽然原油几乎完全不能和水相溶解,但仍有少量水分会“包溶”于原油中,一定条件下可自然析出。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原油基础必学知识点

原油基础必学知识点

原油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原油基础知识的必学知识点:
1. 原油的定义:原油是一种混合烃类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的硫、氮、氧和金属组成。

原油在地下形成并存在于地球的沉积岩层中。

2. 原油的分类:根据原油的物理特征和化学成分,可以将原油分为轻质、中质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富含较短的烃链,燃烧后产生较少的
污染物,而重质原油含有较长的烃链,燃烧后产生较多的污染物。

3. 原油的采集和提炼:原油通常通过钻井从地下开采出来,然后被送
往炼油厂进行提炼。

提炼过程中,原油会被加热至不同温度,不同分
子量的烃类会在不同温度下蒸发和冷凝,从而分离成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

4. 原油价格的影响因素:原油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因素、经
济形势、货币汇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供需关系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之一,当供应增加或需求减少时,原油价格通常会下跌,反之则上涨。

5. 原油市场的交易方式:原油市场通常通过期货合约来进行交易。


货合约允许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和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原油。

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对于石油生产商、炼油商和消费者等各方都具
有重要意义。

6. 原油的全球产量和消费量:世界原油产量和消费量巨大,主要产油
国包括沙特阿拉伯、美国、俄罗斯和伊拉克等。

同时,世界上一些国
家也是主要的原油消费国,包括美国、中国、印度等。

以上是关于原油基础知识的一些必学知识点。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油市场和能源产业的运作。

原油相关常识知识点总结

原油相关常识知识点总结

原油相关常识知识点总结1. 原油的产地原油主要存在于地球的沉积岩层中,通常形成于海底或湖底腐殖质淤積并经过几百万年的生物和非生物作用。

全球原油的主要产地包括中东地区、北非、拉丁美洲、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

2. 原油的分类原油可以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和重质原油。

轻质原油密度较小、比重小、黏度小,燃烧时释放的热量较大,适合于汽油、柴油、喷气燃料等的生产;中质原油处于轻质和重质原油之间;重质原油密度大、比重大,黏度大,因此适合于生产燃料油、沥青等。

3. 原油的开采原油的开采通常分为陆上开采和海上开采两种。

陆上开采一般是通过钻井机将原油从地下钻出,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处理厂进行加工;海上开采则需要通过海底油井进行钻探,之后原油通过管道或船只输送至岸上进行加工。

4. 原油的加工原油加工是将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以及对这些组分进行物理和化学反应,最终得到所需的石油产品的过程。

原油加工通常包括蒸馏、裂化和重整等工艺流程,最终得到的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和石油化工原料。

5. 原油的市场原油市场是全球最活跃的商品市场之一,主要受到供需、地缘政治、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原油价格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紧张关系以及国际能源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6. 原油的交易原油交易已成为全球最活跃的期货市场之一,主要分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

期货市场主要是通过期货合约进行的交易,主要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伦敦国际期货交易所等;现货市场则是以现货价格进行交易,主要有伦敦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等。

7. 原油的使用原油主要用于燃料生产和化工原料的生产。

石油产品包括汽油、航空燃料、柴油、润滑油、燃料油、石油化工产品等。

此外,原油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合成纤维、塑料和橡胶等领域。

总之,原油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的产地、分类、开采、加工、市场、交易和使用等方面的知识点将影响到原油在全球的地位和发展。

对原油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3第三章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3第三章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一节 原 油 分类
一、化学分类:
最常用的有特性因数分类和关键馏分特性 1、特性因数(K值)分类 按照特性因数(K值)的大小可以把原油分为如下三类: (1)特性因数K>12.1为石蜡基原油;
(2)特性因数K=11.5~12.1为中间基原油;
(3)特性因数K=10.5~11.5为环烷基原油。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原油被加热至部分汽化,在一个容器的空间内,于一定的温度
和压力下,汽、液两相迅速分离,得到相应的汽相和液相产物,此 过程称为闪蒸。如果汽液两相有足够的时间密切接触,达到了平衡
状态,则这种汽化方式称为平衡汽化。
以馏出的体积分数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可以绘制平衡 汽化曲线。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三节 原油及其馏分的蒸馏曲线 一、三种蒸馏曲线
价四种类型。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一、原油性质分析
原油脱水后,进行一般性质分析,包括密度、粘度、凝点、含蜡量、 沥青质、硅胶胶质、残炭、水分、含盐量、灰分、机械杂质、元素分析、 微量金属及馏程,并根据需要和条件,测定闪点及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第二节 原 油 评 价 第二节 原油评价
所谓原油评价就是在实验室采用蒸馏和分析的方法,对原油进
行全面的分析。 原油评价的目的是根据原油性质确定某一原油应如何炼制,从
而制订合理的加工方案,为新炼厂设计确定生产流程提供基本数据,
并为现有炼厂指出改进方向。 原油评价分类:原油性质分析、简单评价、常规评价和综合评
第三章 原油的分类及评价

原油产品种类

原油产品种类

原油产品种类一、轻质原油轻质原油是指相对密度小于0.85的原油,也称为低粘度原油。

由于其粘度低、流动性好,轻质原油是石油化工领域中常用的原料和燃料。

二、中质原油中质原油的相对密度在0.85~0.92之间,也称为中粘度原油。

其特点是粘度较高,但低于重质原油,含蜡量较少。

中质原油是石油化工和燃料油的重要来源。

三、重质原油重质原油的相对密度大于0.92,也称为高粘度原油。

由于其粘度高、流动性差,重质原油加工难度较大。

重质原油含蜡量高,常用于生产润滑油、石化原料等。

四、超重质原油超重质原油的相对密度极高,粘度极大,加工难度极大。

超重质原油中含有的沥青质和胶质较多,用途相对有限。

五、石蜡基原油石蜡基原油是指含蜡量较高的原油,其特点是凝固点较高,含硫量较低。

石蜡基原油主要用于生产石蜡、润滑油等产品。

六、环烷基原油环烷基原油是指环烷烃含量较高的原油,其特点是粘度较大、含硫量较低。

环烷基原油主要用于生产润滑油、变压器油等产品。

七、混合原油混合原油是指由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原油混合而成的。

混合原油的特点是性质不稳定,加工难度较大,需要针对不同的组分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八、天然气凝析油天然气凝析油是指在天然气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凝析作用得到的轻质油品。

天然气凝析油常用于燃料油和石化原料的生产。

九、原油的硫含量硫含量是指原油中硫的质量百分比。

硫是原油中的有害元素之一,会对设备和环境造成腐蚀和污染。

根据硫含量的高低,原油可以分为低硫原油、中硫原油和高硫原油。

不同类型的原油在加工和用途方面也有所不同。

原油的类别

原油的类别

原油的类别
原油是一种天然的矿物油,是地球上的一种化石燃料。

它是由生物残骸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原油的类别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区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轻质原油
轻质原油是指密度较小、粘度较低、易于提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化合物,含硫量较低,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少。

轻质原油的产地主要在中东地区,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

2.重质原油
重质原油是指密度较大、粘度较高、难以提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芳香烃和脂肪烃,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多。

重质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南美洲、非洲等地区。

3.酸性原油
酸性原油是指含有较高酸值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和酚类化合物,含硫量较高,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也较多。

酸性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南美洲、非洲等地区。

4.甜原油
甜原油是指含硫量较低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类化合物,燃
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甜原油的产地主要在中东地区、北海等地区。

5.酸性甜原油
酸性甜原油是指含有较高酸值但含硫量较低的原油。

它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和烷烃类化合物,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少。

酸性甜原油的产地主要在北海等地区。

总的来说,原油的类别主要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来区分。

不同的原油类别在提炼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其特点和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利用。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按硫含量分类;按比重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

原油性质

原油性质

石油原油定义1.原油的定义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呈淡黄色到黑色、流动或半流动的可燃粘稠液体。

它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原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2.原油的化学组成组成原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硫、氮、氧。

通常碳的含量占83~87%,氢含量占11~14%,两者合计达96~99%,其余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总共不过1~4%。

但是,有的原油例如墨西哥原油仅硫含量就高达3.6~5.3%。

大多数原油含氮量甚少,约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也有个别原油如阿尔及利牙原油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原油含氮量可达1.4~2.2%左右。

除上述五种主要元素以外,在原油中还发现微量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在金属元素中最重要的是钒(V)、镍(Ni)、铁(Fe)、铜(Cu)、铅(Pb),此外还发现有钙(Ca)、钛(Ti)、镁(Mg)、钠(Na)、钴(Co)、锌(Zn)等。

在非金属元素中主要有氯(Cl)、硅(Si)、磷(P)、砷(As)等,它们的含量都很少。

从元素组成可以看出,组成原油的化合物主要是烃类。

现已确定,原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烷、环烷、芳香这三族烃类。

至于不饱和烃,在天然原油中一般是不存在的。

硫、氮、氧这些元素则以各种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兼含有硫、氮、氧的胶状和沥青状物质的形态存在于原油中,它们统称为非烃类。

3.原油的物理性质世界各地所产原油在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颜色上看,绝大多数原油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的不同;更有一些原油是呈赤褐、浅黄,乃至无色的。

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含量的体现,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以比重论,绝大多数原油的比重介于0.8~0.98之间,但也有个别例外,如伊朗某原油比重高达1.016,美国加利福尼亚原油比重有低到0.707的。

原油在一定试验条件下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称为凝点。

各种原油的凝点差异很大。

我国有的原油凝点高达36℃,而新疆克拉玛依原油凝点则低到-50℃。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的性质分类

原油的性质分类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按硫含量分类;按比重分类。

原油可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

/解读我国主要原油的性质及类型摘要:原油的理化性质因产地而异,如按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三类。

原油的理化性质因产地而异,如按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按含硫量分为低硫、含硫和高硫三类。

目前国产原油除胜利油田和南疆油田为含硫原油外,其他都属于低硫原油。

我国主要油田原油的共同特点是API度小、密度较大、含蜡量高、轻馏分含量较少等。

我国有十几个油区,其中大庆、胜利、辽河、新疆等油区的产量最大。

这些油区的原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石蜡基原油/我国此类原油的产量最多。

大庆、中原、吉林、新疆油田所产的原油都属于石蜡基原油。

它们一般具有含硫低、镍和钒含量不高、残炭低、无庚烷沥青质、蜡含量高、凝点高等特点。

2、中间基与石蜡、中间基原油该类原油包括胜利、辽河和大港等原油。

与石蜡基原油相比,这类原油的蜡含量较低,镍含量一般较高。

3、环烷基与环烷、中间基原油属于此类原油的有孤岛、单家寺(胜利油区)、羊三木(大港油区)、高升(辽河油区)等原油。

该类原油的产量较少,含蜡不多,凝点较低,而胶质、残炭、酸值和镍含量较高。

尽管不同地区的油田所产的原油性质千差万别,但其元素组成却基本一致,主要由碳、氢、硫、氮、氧5种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碳和氢,这两种元素在原油中含量一般占95%以上。

原油的氢碳比是反映原油化学组成的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烃类化合物来说,氢碳比是一个与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大小有关的参数,随着石油及其产品中环状结构的增加,其氢碳比下降,尤其是随芳香环结构的增加,其氢碳比显著减小。

硫、氮、氧一般称为石油的杂原子,它们在原油中的含量只有百分之几,但是含有这些杂原子的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却非常高。

我国主要原油的硫含量一般都较低,而氮含量相对较高。

除碳、氢、硫、氮、氧外,原油中还含有微量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原油中的微量元素有几十种,目前已经检测出59种,其中金属微量元素45种。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汇总

原油的分类及国产原油的性质汇总
? 第一关键馏分指原油常压蒸馏250~275℃的馏分; ? 第二关键馏分相当于原油常压蒸馏395~425℃的馏分,
即在残压40mmHg 下取得的275~300℃的馏分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8
关键馏分分类标准
基属 关键馏分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第一 关键馏分
d420<0.8210 APIo>40 (K>11.9)
我国则采用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和按硫含量分类 相结合 的原油分类方法。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5
1.特性因数分类法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 K值大小可将原油分为石蜡基、 中间基和环烷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 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10.5~11.5
中间基
环烷基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14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15
? 我国原油的 50℃运动粘度一般在 20~100mm 2/s之间。由
于组成不同,特别是胶质沥青质含量和轻组分含量的影 响,粘度的差别也十分悬殊。例如含轻组分多、胶质沥 青质少的南海惠州原油, 其50℃运动粘度为6.44mm 2/s, 而重质的乌尔禾稠油其粘度竟高达20391mm 2/s。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计价的标准是按 比重指数API 度分类和 含硫量分类。第十二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的原油分类标准。
类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重原油
2018/10/12
APIo >31.1 31.1~22.3 22.3~10 <10
储运油料学
20℃相对密度 <0.8661

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原油运输温度控制

温度控制必要性:
1、为了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保证货油的质量和数量; 2、在卸港能够卸空收尽,满足租家和收货人要求; 3、减少卸货时间,尽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
温度控制类别:
1、加温控制 2、保温控制 3、降温控制
温度控制计划的编制:
编制的依据:
装货量 货油特性 装货温度
航程长短
航区气,水温
锅炉 热效率
影响货油温度变化的因数:
装港 货油温度 卸港 靠泊计划 航区 气温 航程 长短 航区 水温 卸港 温度要求
租家
合同要求
货油 理化性质其它 (来自舶结构)温度控制不利因素 : 1、对货油品质的影响,油温低于凝点,蜡质物会析出
,导致再加温困难,影响缷油;油温过高,轻质物会 蒸发,且耗费能源。 2、对货泵的影响,油温过低,货油流动性差,泵吸性 能变差,卸货效率低,ROB增加;油温过高,会触发泵 浦自动高温保护而停泵,还会因蒸汽较多,产生汽蚀 现象。
凝点和倾点都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指标, 两者无原则的差别,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同一油品的凝点和倾点并不完全相等。
一般倾点都高于凝点2~3℃; 一般而言,原油的浊点>倾点>凝点
浊点(℃)=20.2X(100.000708P-0.1157714)+8
其中P-表示倾点温度
浊点与倾点关系表
由于以上所述原油各自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 因此,运输过程中的原油的装,卸货和保管时的温度控 制也不尽相同。
超低硫 原油
按比重分类:
石蜡基 原油
环烷基 原油
轻质 原油
低硫 原油
重质 原油
含硫 原油
中间基原 油
高硫 原油
特重 质原 油
中质 原油
2、理化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古老的原油
? 环烷基原油的特点是含环烷烃和芳烃较多,密度大,
凝点低,一般含硫、胶质沥青质较多,是地质年代较
年轻的原油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13
第二节 国产原油的性质
? 我国的主要油田有大庆、胜利、华北 (任丘)、中原、大港、辽河、
南阳、江汉、玉门、克拉玛依等,目前产量最大的是 大庆油田 , 其次为胜利油田。几种主要原油的一般性质列于表3-6中。
2018/10/12
1
第一节 原油的分类方法
由于地质构造、生油条件和年代的不同,世界各地区所 产原油的性质和组成有的差别很大,有的却十分相似;同一 地区的原油,由于采油层位不同,性质也可能出现差别。性 质和组成相似的原油,其加工、储运等方案也相近。因此根 据原油特性进行分类,对制定原油加工方案和储运、销售都 是十分必要的。
特性因数分类法多年来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油的组成特性。例如通过 这一方法分类我们能知道这种原油是含烷烃多还是 含环烷烃多。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6
缺 点:
K
?
1.216 3
T
/
d 15.6 15 .6
① 不能表明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和高沸点馏分中烃 类的分布规律,因此它不能反映原油中轻、重 组分的化学特性。
原油的组成十分复杂,对其确切分类很困难。原油的分 类方法有许多种,通常从工业、地质、化学或物理等不同角 度进行分类。本节只讨论广为应用的原油工业分类法、化学 分类法和我国采用的分类方法。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2
一、工业 (商品)分类法
原油的商品分类法又称工业分类法,是化学分类方法的 补充。工业分类的根据很多,如分别按原油的密度、硫含量、 氮含量、含蜡量和胶质含量分类等等。
d420=0.8210~0.8562 APIo=33~40 (K=11.5~11.9)
d420>0.8562 APIo<33 (K<11.5)
第二 关键馏分
d420<0.8723 APIo>30 (K>12.2)
d420=0.8723~0.9035 APIo=20~30 (K=11.5~12.2)
d420>0.9305 APIo<20 (K<11.5)
国际石油市场常用计价的标准是按 比重指数API 度分类和 含硫量分类。第十二届世界石油会议规定的原油分类标准。
类别 轻质原油 中质原油 重质原油 特重原油
2018/10/12
APIo >31.1 31.1~22.3 22.3~10 <10
储运油料学
20℃相对密度 <0.8661
0.8661 ~0.9162 0.9162 ~0.9968
? 第一关键馏分指原油常压蒸馏250~275℃的馏分; ? 第二关键馏分相当于原油常压蒸馏395~425℃的馏分,
即在残压40mmHg 下取得的275~300℃的馏分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8
关键馏分分类标准
基属 关键馏分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第一 关键馏分
d420<0.8210 APIo>40 (K>11.9)
② 由于原油的特性因数 K难以准确求定,用其他 参数计算或查特性因数 K容易造成误差,因此 这一方法并不完全符合原油组成的实际情况。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7
2.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是将原油用 Hempel 简易蒸馏装 置取得 250~275℃和395~425℃两个轻重关键馏分,分 别测定其 密度 ,对照 分类标准表 确定两个关键馏分的基 属,然后根据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确定原油的类别。
10
★我国现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和硫含 量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把硫含量分 类作为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的补充。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11
原油 名称
含硫量 m%
第一关键 馏分d420
第二关键 馏分d420
原油的关 键馏分特 性分类
建议原油 分类命名
大庆 混合
0.11
0.814
0.850
(K=12.0) (K=12.5)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9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2018/10/12
第一关键馏分 第二关键馏分
石蜡基 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基 中间基 环烷基 环烷基
石蜡基 中间基 石蜡基 中间基 环烷基 中间基 环烷基
储运油料学
原油类别 石蜡基 石蜡-中间基 中间-石蜡基 中间基 中间-环烷基 环烷-中间基 环烷基
我国则采用 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和按硫含量分类 相结合 的原油分类方法。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5
1.特性因数分类法
根据原油特性因数 K值大小可将原油分为石蜡基、 中间基和环烷基三类原油,分类标准见表
特性因数, K >12.1 原油类别 石蜡基
11.5~12.1 10.5~11.5
中间基
环烷基
孤岛 2.03
2018/10/12
0.891
0.935
(K=10.7) (K=11.4)
储运油料学
环烷基 含硫环烷基
12
? 同一类原油的性质具有明显的共同特点
?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
间基原油
? 石蜡基原油一般含烷烃量超过 50% ,其特点是密度小,
含蜡量较高,凝点高,含硫、胶质较少,属于地质年
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克拉 玛依
0.04
0.828 (K=11.9)
0.895 (K=11.5)
中间基 低硫中间基
胜利 混合
0.83
0.832
0.881 中间基 含硫中间基
(K=11.8) (K=12.0)
大港 混合
0.14
0.860
0.887 环烷中间 低硫环烷中
(K=11.4) (K=1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间基
>0.9968
3
分类标准, w%
原油类别
≤0.5 低含硫
0.5~2.0 含硫
分类标准, w%
原油类别
0.5~2.5 低含蜡
2.5~10.0 含蜡
分类标准, w%
原油类别
<5 低含胶
5~15 含胶
>2.0 高含硫 >10.0 高含蜡
>15 多胶
2018/10/12
储运油料学
4
二、原油的化学分类法
原油的化学分类以原油的 化学组成 为基础,通常用与 原油化学组成直接有关的参数作为分类依据,如 特性因数 分类、美国矿务局关键馏分特性分类、相关指数分类、石 油指数和结构族组成分类 等。其中以 前两种应用最广 。通 常认为,按这两种方法分类,对原油特性可得到一个概括 认识,不同原油间可作粗略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