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教案_1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说《套中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象征意义和隐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2)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深入探究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认识人性的复杂性;(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关注社会现象,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小说《套中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2.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3. 小说中的重要象征意义和隐喻。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的解读;2. 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3. 小说主题思想的抽象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套中人》文本;2. 参考资料:有关《套中人》的评论、分析文章;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作家契诃夫及其作品《套中人》;(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套中人》,理解情节,感知人物;(2)学生做好笔记,标记疑问和感悟。

3. 合作讨论:(1)分组进行讨论,交流阅读感受和理解;(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3)教师指导学生解读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2)讲解小说《套中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4)解读小说中的重要象征意义和隐喻。

5. 拓展延伸:(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会,谈谈对小说主题的理解;(2)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关于《套中人》的读后感或短篇小说。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高中语文课文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套中人》非常深刻的揭露了那个时期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对于人性的压迫与迫害,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套中人》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套中人》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2.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设想】1.要引导学生从别里科夫这个可笑怪诞的外表逐步深入认识其可憎的内心,透过可笑的行为举止认识人物所代表的保守腐朽思想。

从“笑──思──悟”的过程来引导。

切不可停留在表面肤浅的笑上。

2.本文语言浅易,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纯,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

因此,教学时,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

【教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老掌柜”难舍芭蕉扇》: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则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点拨: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光窄,接受新事物迟钝。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与他相似。

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

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语,简直叫人拍案叫绝。

从这位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挂着“一带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鲁迅《风波》),想起只要镇上有点什么动静就忧心忡忡地担心“不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契诃夫《变色龙》)。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另一个典型得让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形象。

二、自主、合作、探究[互动设计1] 作者简介请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作者。

套中人教案高一语文

套中人教案高一语文

套中人教案高一语文第一篇:套中人教案高一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抓住“套子”,理清情节结构。

(2)探究别里科夫之死的原因,分析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形象。

二.课时安排 2个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把握重点段落和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二.教学难点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这个形象的意义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一幅图片,向同学们讲述这幅图片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个在夏季30°C的高温下仍要穿十几条裤子,十几件衣服的人,他用厚重的衣裤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老人一直说冷,穿这么多衣服,但在30多度的高温下,老人却在流汗。

老人的病很奇怪,因为在医院查不出病因,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了答案。

原来老人以前并不怕冷,只是在他的老伴去世后,才出现这种状况,并且越来越严重。

医生说,他老伴的去世对老人的打击很大,于是心理上就觉得孤独,寒冷,由于一直给自己冷的心理暗示,于是身体也就觉得冷了。

所以老人怕冷是个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要对症下药才能消除疾病。

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个有相同病症的人,我们也来当一回医生来给别人找一下病根,治一下病。

现在我们就来进入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来给主人公别里科夫治治病。

(二)教学步骤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鲁迅说,倘要论文,必须顾及全篇,顾及作者的全人,顾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1)作者简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

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

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

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

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

鲁人版高中语文《套中人》精品教案

鲁人版高中语文《套中人》精品教案

鲁人版高中语文《套中人》精品教案《套中人》教案一、1.授课时间:2.课型:新授课3.教学创意: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公开课)2.学习小说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三、课前预习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熟读文本,列出小说情节提纲。

3.找出别里科夫身上套子的具体体现?四、授课过程预习内容展示(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

与莫泊桑(法)、欧·亨利(美)并称为世界文坛三大短篇之说之王。

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第六病室》《套中人》《万卡》等。

后期转向戏剧创作,写过十多个剧本。

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写作风格独2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以简练的手法、幽默讽刺的笔调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

2.写作背景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阶级斗争日趋激烈,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和工农运动高涨,新事物不断涌现整个俄国处在革命的前夜,沙皇政府为维持其腐朽、黑暗的反动统治,对人民实行高压政策,禁锢人民的思想,扼杀一切新生事物。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一方面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十分惶恐不安。

(二)理清脉络,把握小说情节结构。

第一课时导语:文学作品中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已成为生活中的代名词了,如你真是条变色龙(见风使舵),你典型的孔乙己(要面子、忠厚、迂腐),他活脱脱一个诸葛亮啊(聪明),还有一个——你千万别成了别里科夫啊,(幻灯2)这是为什么?别里科夫又是什么的代名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名人。

一、剖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题目中最关键的是哪个词?(套)那就让我们从这个“套”字入手吧!1问(1)看图(看图说话),先请一位同学起来描述一下我们的主人公。

套中人教案

套中人教案

套中人教案根据您的要求,我提供了一份700字的套中人教案作为参考:主题:学习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计划。

2. 能够提供健康的饮食建议。

3. 学会制定并实施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教学重点:1. 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学会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教学难点:1. 如何制定并实施个人的健康饮食计划。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图片,让学生讨论它们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健康饮食的基本要素,如均衡的膳食、多样化的食物、适量的食量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健康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3. 组织活动(3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制定一个健康的饮食计划。

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天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并列出所需的食材和步骤。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并在30分钟内完成计划。

4. 展示和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饮食计划,并讨论不同计划的优缺点。

作为教师,您可以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改进他们的计划,并确保它们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并强调制定和坚持健康的饮食计划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调查并分享其他健康食物的信息。

2. 学生可以分析并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饮食习惯。

这是一个简单的套中人教案,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套中人教学设计

套中人教学设计

《套中人教学设计》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而《套中人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灵活的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内容:通过“套中人”教学设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通过团队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具体内容如下:1. 理论知识:首先,老师会详细讲解所学知识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2. 实践操作: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将参与到实践操作中。

他们将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在《套中人教学设计》中,我们将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2.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协助、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老师在课前准备阶段需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准备相应教学材料、课件等。

2. 导入阶段:老师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引入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3. 知识讲解阶段: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

4. 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阶段:老师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套中人1

套中人1
(三)熟读文本,疏通字词句。思考题:
①别里科夫的恋爱为什么会失败?从文本中找出自己观点的依据.
请你给别里科夫的恋爱设计其他的结局,并分析设计依据.
②别里科夫死去,为什么全城的人喜而后悲?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③你最喜欢文本中哪一部分的描写,为什么?
倾听并思考
学生探究思考,并分组讨论,能得出有理由拒的说明
(二)背景介绍:
19世纪末。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了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钳制日益加深,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出现在知识界,契诃夫的《套中人》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1.理解套子式的语言魅力
2.分析套中人的典型意义
3.探究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
4、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
2、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讨沦、点拨
教具
教案、PPT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板书设计
套中人
契诃夫
恋爱风波 (失败)
北京市垂杨柳中学教案
课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
授课日期
年月日
第1课时
课程标准
解读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在考试说明
中的地位
考查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

教学设计教案《套中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说《套中人》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其对主题的揭示作用;(3)掌握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小说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批判精神;(2)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套子”现象;(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热爱文学、关注现实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小说《套中人》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2.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及其对主题的揭示作用;3. 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解读;2. 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与主题关系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套中人》;2. 相关参考资料;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契诃夫及《套中人》的背景信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套子”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及人物关系;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4. 象征手法解读:(1)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象征元素;(2)分析象征元素在揭示主题方面的作用;(3)举例说明象征手法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启示,关注现实生活;(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现实的积极态度;6. 作业布置:(2)选择一部象征手法运用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鉴赏。

7.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套中人》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象征手法的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情况;3. 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文学的态度表现。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优秀5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优秀5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写作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相关内容,小编精心整理了5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欢迎查阅与参考。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总结别里科夫人物性格,分析全城人害怕别里科夫的原因,体悟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 在与别里科夫的对比中分析华连卡姐弟的作用。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诵读品味法,点拨法,自主探究法。

第一课时:人物形象分析一、导入穿过时光的云烟,我们看到,在一百多年前的俄国,有一场葬礼正在举行。

奇怪的是,送葬的人们的悲伤好像是装出来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就让我们走进《装在套子里的人》,从这场葬礼说起吧。

二、初步感知,挖掘深层含义1 切入:这场葬礼首先出现在课文倒数第三段,我们读一读。

(学生齐读倒数第三段)师:这是谁的葬礼?人们称他作什么?明确: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2 人们为什么叫他“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的表现反映了他的什么性格?明确(学生回答):(1)穿着:穿雨鞋、棉大衣,把脸蒙在竖起的衣领里,穿羊毛衫,戴黑眼镜,用棉花堵住耳朵。

用具、出行:晴天带雨伞,把表装在灰色鹿皮套子里,削铅笔的小刀也装在套子里,出行坐马车也要支起车篷。

——总结出别里科夫的一个性格:封闭。

(2)居家:卧室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睡觉则用被子蒙住脑袋。

——总结出别里科夫的一个性格:胆小多疑。

(3)引导学生齐读第一段结尾和第二段,列举别里科夫思想方面的表现:歌颂过去。

官方禁止的才觉得一清二楚。

违背法令的就闷闷不乐。

——总结出别里科夫的一个性格:怀旧,极力维护旧秩序。

(4)请几个学生读别里科夫的标志性言语: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要求读出他可笑的担忧心情。

3 (1)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对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影响?明确:“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呢!”(2)他是校长吗?不是;他是市长吗?也不是;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

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案设计-鲁人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8课《套中人》教案设计-鲁人版必修2

《套中人》教学设计东方市铁路中学黄少梅教学目标知识培养目标(1)透过社会环境欣赏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学习领会作品中讽刺幽默手法2、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思维习惯。

(2)培养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3、思想培养目标认识沙皇制度的反动与黑暗,激发学生爱憎情感。

教学重难点1、别里科夫形象的塑造及典型意义的把握。

2、讽刺笔法的了解。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布置学习预习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写一篇《我眼中的别里科夫》。

目的是培养学习预习的习惯及事先思考及表达的能力。

2、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初中时我们学过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什么类型的人物形象?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媚上欺下的警官,他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主人公别里科夫的世界。

(板书课题)3、整体感知(在学习预习的基础上,师生互动,通过研讨下列问题,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1)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套子”?(自己动手整理,归纳)?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思考讨论)有形的套子(生活方面):衣着打扫生活习惯无形的套子(思想方面):职业上思想上论调上(2)作者是如何在“婚事”情节中刻画别里科夫形象的?(讨论)(3)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几部分?(独立思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划分标准)(4)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是怎样有机联系的(讨论)4、形象鉴赏(以下问题讨论进行)(1)别里科夫是一个中学希腊语教师,性格孤僻,行为鬼祟,是一个虚伪、守旧的伪君子。

分析课文,你认为他的性格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征?(自由发言)(2)作者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请你结合创作背景及对课文的理解,谈一谈对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深层认识(3)假若你是一名医生,别里科夫是你的一个病人,你该怎样在病例卡上填写他的症状、病因、病源、病害?(4)本文中主要出现三个人物,即别里科夫、柯瓦连科姐弟,我们已对别时科夫有了深刻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柯瓦连科姐弟这两个人物形象?5、主题把握(1)别里科夫结婚的喜剧转眼间变成了死亡的悲剧说明了什么?(2)别里科夫是个中学的希腊文教员,为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3)别里科夫的安葬本是大快人心的事,“我”为什么要做出忧郁的脸相?(4)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往日的样子”,对这样的结尾你如何看?6、手法把握归纳:(1)夸张变形画丑态(2)鲜明对照揭破绽(3)精妙细节戳画皮7、生活拓展有学者认这任何的人性格和命运都是所有人的性格和命运,只不定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让这种性格和命运凸显出来而已。

《套中人》教案(沪教版第六册)

《套中人》教案(沪教版第六册)

波折,以此来强化 格和思想特
人物的思想性格特 征,也暗示着
点。这桩婚事因为 他必然走向毁
别人的撮合,华连 灭的命运。对
卡长得不坏,招人 这一问题的思
喜欢,家庭背景不 考,既是引导
错,又是第一个待 学生加深对人
他诚恳而亲热对他 物形象的理
4、如何理解别里科 表示好感的人等外 解。又是帮助
夫的死?
在诱因,使得别里 理解教学难点
合小说开头和结尾 想不铲除,就永远 保守的本质。
的作用。)
存在着别里科夫这 由对这个问题
样的人物,生活就 的思考再一次
不可能自由快活。 深化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生活又恢 的典型意义、
复了旧样子,揭示 价值及本文通
沙皇专制制度对人 过象征主义手
们思想的禁锢毒 法所表现的深
化,号召人们必须 广的社会内
从根本上推翻沙皇 涵。
析赏析 夫为“套中人”? 能够找到文章第4段 进一步熟悉课
人物形 文中有哪些具体的 ——第14段中大量 文,能够从文
象 表现?让学生边读 描述别里科夫“套 本出发来把握
边找出文章中相关 中人”特点的语 人物的典型特
语句,并概括出作 句。
点。
者是从哪些方面来 举例:
为下一步的概
表现他的“套
A、“即使在顶晴朗 括和深入思考
碍社会发展的保守 型形象。是沙皇政 是一个性格怪
者的代名词。列宁 府的忠实拥护者极 僻者,而是在
曾经用“套中
力维护沙皇帝国的 社会中大量存
人”的故,对现实 统治,更是专制统 在的一类人物
生活中的“套中 治的受害者。
的典型。
人”进行了有力的
嘲讽。)
2、讨论归纳:只要 2、别里科夫

第三高中语文 套中人教案 必修_1

第三高中语文 套中人教案 必修_1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第三中学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套中人〔第2课时〕教案必修1教学目的:1、学会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赏析人物形象;2、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赏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1课时一、回忆预习二、自主、、探究:对应目的1〔学会通过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赏析人物形象〕阅读全文,完成以下表格,判断并写出描写手法,并对人物形象进展分析。

典型描写的句子描写手法人物形象分析①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文章第3段) 语言描写表现了别里科夫胆小、畏首畏尾的性格特点②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

(文章第5段) 动作描写说明别里科夫无时无刻不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③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形象地说明别里科夫在用套子思想毒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深受其害。

学法指导对作者及相关知识要做一番详细的理解。

他要到难民救济会开会。

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

他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Ding!同志们彼此看着,唔,华威先生到会了。

有几位透了一口气。

有几位可就拉长了脸瞧着会场门口。

有一位甚至于要准备决斗似的——抓着拳头瞪着眼。

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一种沉着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似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消解掉了。

他在门口略微停了一会儿,让大家好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一种信任心,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来。

他并且还点点头。

他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

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

会场里很静。

会议就要开始。

有谁在那里翻着什么纸张,……华威先生很客气地坐到一个冷角落里,离主席位子顶远的一角。

他不大肯当主席。

“我不能当主席,〞他拿着一枚雪茄打手势,“工人救亡工作协会的指导部今天开常会。

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议也是今天。

套中人-鲁人版必修二教案

套中人-鲁人版必修二教案

套中人-鲁人版必修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套中人》这篇鲁迅小说,通过阅读和分析,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
3.学习描写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情节;教学难点是学习描写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阅读和分析中。

2. 学习阅读小说
分析小说结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鲁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3. 学习描写技巧
介绍鲁迅小说中的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 课堂讨论
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5. 课后作业
让学生自选一篇鲁迅的小说进行阅读和分析,完成读书笔记或文章,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式和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讨论、举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
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套中人优秀教案

套中人优秀教案
婚事风波
正面交锋
神态
漫画事件 脸色发青,比乌云 阴沉,嘴唇发抖 自行车事件 脸色由发青变成发白 心神不定地搓手, 打哆嗦 正面交锋 脸色苍白 心慌意乱,脸上带 着恐怖的神情
语言
天下竟有这么 歹毒的坏人!
性格
胆 小 怕 事 保惧 守怕 落新 后事 物 因虚 循伪 守保 旧守
还成体统吗? 这怎么行? 正人君子 绝对不合宜 政府没发通告,那就 做不得 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别里科夫形象
1、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 的 拥护者 ,维护 旧制度 , 害怕
新事物,新思想

因循守旧,保守反动。
2、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鹰犬, 又是 牺牲品 。 既是凶恶可怕的卫道士 , 又是 不堪一击的可怜虫 。
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 那样的“套子”?该如何正确 认识社会中的各式“套子”?
虚荣是一种套子,名望是一种套子,金钱是一 种套子,考试是一种套子,升学率是一种套 子……可以说“套子”无处不在。
(二)鉴赏人物形象: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
性情孤僻 胆怯不安 躲避现实 隔绝人世
1、职业上:教授古代语言\ 歌颂过去\借以躲避现实。 2、思想上:只相信政府的 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对 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3、论调上:千万别闹出什 么乱子来。……
因循守旧 害怕变革 维护旧制
写作背景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套子:人虽然离不开套子, 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 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鉴别反思,跳 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 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 识。总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如法律规 章制度),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 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
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 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 含义?

套中人优秀教案

套中人优秀教案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 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 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 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的人怕他,向他 妥协,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 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 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 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 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 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 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 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 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 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了解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 人及这个人物的典型意义。 教学难点:领会作品用幽默讽刺手法 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解题和创作背景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 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就 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 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 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学习这篇课文,必须把 握创作的时代背景:19世纪末期的俄国正是农奴 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极端反 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沙皇政府面 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 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士,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 统治,仇视和反对一切社会变革。作者写这篇小 说就是为了揭露和讽刺这种人丑恶的本质。
1、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 子?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明确】 有形的套子—— 衣着打扮:晴天穿雨鞋和棉大衣、带雨伞;脸藏 在竖起的衣领里;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 堵耳朵眼。 生活习惯:把雨伞、表、削铅笔的小刀等统统装 在套子里;一坐上马车,总要支起车篷;睡觉蒙 头;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无形的套子—— 思想上: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对 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论调上: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套中人》教案_1

《套中人》教案_1

《套中人》教案【教学目标】.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2.了解课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4.积极思考人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介绍契诃夫。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及十来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杂货店老板家。

他从小生活困苦,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和求学。

1884年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

与社会和人民的广泛接触,丰富了他的阅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从入学的第二年开始,契诃夫便在一些幽默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

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

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

契诃夫的小说内容丰富,其代表作有揭露统治阶级奴才的暴戾无耻的《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反映小市民庸俗与丑恶的《匿名者的故事》《跳来跳去的女人》等。

《哀伤》《苦恼》《万卡》等真切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剧命运;而《没意思的故事》《套中人》等则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向往新生的内心世界。

他的剧作《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与他的小说一样表面上并无离奇之处,大都讲述很普通的生活故事,然而细细品味,作品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人物的对白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樱桃园》发出了年轻的俄罗斯的声音:“永别了,旧生活!”“你好,新生活!”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病逝于德国。

2.相关背景。

《套中人》写于1898年,是契诃夫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套中人(创新教案)

套中人(创新教案)

套中人(创新教案)
套中人(创新教案)
课题:别里科夫畅想曲
教学目标:掌握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
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分析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
教学形式:常规教学(有条件可利用幻灯机)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约10分钟)
别里科夫去世了,他有一个遗愿,要求我们为他举行一个追悼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自己心中的别里科夫。

(二)能力落实(约25分钟)
现在,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全体肃静,奏哀乐。

(在具体奏何乐上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此时不失时机地补充课文时代背景。

可用幻灯片打出:这篇小说反映了19世纪未沙皇俄国的社会现实。

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对人民的专制恐怖统治。

面对进步知识分子和贵族要求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的代名词。


(三)能力延伸(约10分钟)
别里科夫的追悼会暂告一个段落。

据说别里科夫到了天上之后,对华连卡姐弟一直耿耿于怀。

后来他联络了奥楚蔑洛夫,把这事告上了天庭。

那么结果会如何呢?请大家发挥想象,写一个完整的故事,字数不限。

(可用幻灯片打出题目。

教师灵活地掌握时间,最好能让一两位学生讲述自己所写的故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中人》教案【教学目标】.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了解课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积极思考人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介绍契诃夫。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以及十来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杂货店老板家。

他从小生活困苦,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和求学。

1884年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

与社会和人民的广泛接触,丰富了他的阅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

从入学的第二年开始,契诃夫便在一些幽默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

他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

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

契诃夫的小说内容丰富,其代表作有揭露统治阶级奴才的暴戾无耻的《变色龙》《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等;反映小市民庸俗与丑恶的《匿名者的故事》《跳来跳去的女人》等。

《哀伤》《苦恼》《万卡》等真切地写出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剧命运;而《没意思的故事》《套中人》等则深刻地揭示出知识分子的空虚苦闷,向往新生的内心世界。

他的剧作《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与他的小说一样表面上并无离奇之处,大都讲述很普通的生活故事,然而细细品味,作品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人物的对白常常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他的最后一个剧本《樱桃园》发出了年轻的俄罗斯的声音:“永别了,旧生活!”“你好,新生活!”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病逝于德国。

.相关背景。

《套中人》写于1898年,是契诃夫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

当时担任宗教院检察总长的波贝多诺斯采夫给沙皇的奏章中说:“在当前这个艰苦的时代,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那种头脑不清、濒于疯狂的社会舆论;必须禁止那种人人饶舌的不可名状的街头巷议,以期尽量减少流言蜚语……”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潮流的影响,俄国也兴起变革之风,尤其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并付诸行动。

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进行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全国警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身处这一恐怖环境中的俄国知识分子,正如高尔基《海燕》中所描写的,有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高傲地飞翔”的海燕,但也有被“那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了”“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岩底下”的海鸟与企鹅。

.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小说塑造了一个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生活、极端恐惧和反对生活中任何发展变化的典型人物,真实反映了19世纪末革命风暴即将来临、沙皇专制政府竭力维持反动统治、社会异常黑暗残酷的生活现状,表现作者对劳苦大众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的思想感情,同时让人们坚信社会光明的未来,极大鼓舞起人们改变现实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合作探究.讨论:别里科夫是个怎样的人?明确:别里科夫的形象──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唯政府之命是从,与周围一切事物敌对,是虚伪守旧的伪君子,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词。

.如何看待别里科夫的“恋爱风波”?明确:从这场“恋爱风波”中,我们可以看到别里科夫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都不敢承担了,就更不用说有“求婚”的勇气!在别里科夫枯竭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都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无法理解的。

──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

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

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

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认识是多么深刻,对人物的刻画时多么准确到位。

别里科夫的下场告诉我们:思想保守、头脑僵化的人,必然要被淘汰,旧制度、旧秩序终究会被埋葬。

.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有哪些“套子”?明确:生活方面有形的套子。

套鞋,雨伞,棉大衣,装怀表、小刀的套子,高高竖起的衣领,坐车支起车棚,用棉花堵耳朵眼,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字等。

思想方面的套子。

教古代语言,老是歌颂过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千万别闹出乱子来”的口头禅等。

.这些套子对别里科夫有什么影响?明确:套子决定了别里科夫一生令人可笑、可厌的命运。

首先,契诃夫写生活套子把别里科夫套“蠢”。

本来,人在雨天出门,要打雨伞,穿雨鞋,这是生活常识。

别里科夫竟天天装在这个套子里,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

一年四季,不管天冷天热,有蚊子没蚊子,“床上挂着帐子。

”他找对象,准备结婚,并不是出于内在情感需要,而是为了不乱“男大当婚”的俗套。

他的口头禅就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即“千万别乱套啊!”他满脑子世俗成见,一旦适应一种套子,一种生活方式,就把这种方式死搬硬套到各种生活之中,主观脱离客观,有着像堂吉诃德一样的愚蠢,套子已使他完全失去了主体意识,失去了理性。

其次,作者写反动套子把别里科夫套“坏”。

小说写于1898年,当时俄国沙皇政府实行白色恐怖和高压政策,经常颁发限制人们思想、行为的法律、法令。

别里科夫是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其貌不扬,人们对其不屑一顾,大家甚至不能想象他是一个可以结婚的人。

然而,他在沙皇各种套子的束缚下,心地变坏了,成为沙皇统治的鹰犬。

他不但自己视报纸上的条文为金科玉律,而且还要求别人也落入圈套。

“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轨、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如一个同事参加祈祷式去迟了,中学生顽皮闹事,“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过气。

”由于他搬出沙皇的法律条文压人,随时都可能向上面汇报,出卖人,大家都怕他。

“太太们到礼拜六不办家庭戏剧晚会,因为怕他听见;教士们当着他的面不敢吃荤,也不敢打牌。

”这个城市在他生活的十五年间,全城的人“什么事都怕。

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足见别里科夫对人们危害之大。

这个小人物凭借套子的威力,发挥着对人们的震慑作用。

他在和柯瓦连科吵架时,口口声声要把谈话内容报告校长,并威胁说:“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这完全露出了他一副沙皇套子忠实走狗的嘴脸。

最后,作品写反动套子把别里科夫套“死”。

别里科夫是在与柯瓦连科吵架后气死的。

这个“气”有两个方面:一是气在受到了柯瓦连科的怒骂和怒推。

柯瓦连科把他骂得很凶,推得很重,他口舌上无力抗衡,拳脚上也不能相迎,一副狼狈相,又遭到女朋友哈哈大笑的奚落,人格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二是气在柯瓦连科明目张胆地乱套,并毫无顾忌,这是他气死的主要原因。

十几年来,城里人都对别里科夫敬畏三分,不敢乱套,惟独柯瓦连科压而不服,言谈举止大出格,大乱套,别里科夫感到无力制止,“礼崩乐坏”,他痛心疾首,结果忧郁不堪,气急败坏,得病而死。

他死死抱住套子不放,极力维护套子,最终为套子献出了生命,成为反动套子的殉葬品。

.作者是如何表现别里科夫的?明确:语言、肖像描写;环境和场景刻画。

.为表现别里科夫,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明确:夸张与讽刺的手法。

突出表现别里科夫神经兮兮、荒唐可笑的外貌特征及内心世界;通过鲜明对照和精当的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了主人公虚弱、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充分表现出契诃夫作为幽默讽刺大师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给人以启迪的同时又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夸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夸张人物形象,像别里科夫这样整天躲在“套子”里的人,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二是夸张人物的作用,说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着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

这些夸张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的本质。

别里科夫是众多“套中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对人们的压制,也是种种专制压迫的结果。

讽刺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嘲讽了“套中人”的丑陋和可憎;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描写别里科夫可悲的下场。

他生平最怕出乱子,结果乱子偏偏找上他,挺好的婚事让他自己无端搞出了“乱子”。

.为达到夸张和讽刺的效果,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明确:比喻、夸张、反复、反问、讳饰等。

.挑选相关重点语段,学生阅读并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不是“套中人”?如果是,如果看待“套子”?套子是一种比喻说法,也可以说是规矩,它实际上是指限制人的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纪律、法律、制度和生活环境,它对人的要求是“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无规矩不成方圆。

必要的、合理的套子是保持社会稳定秩序、推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但是,套子也有负面作用,特别是落后、反动的套子,像枷锁,可以把人的手脚、思想套“死”。

契诃夫在作品中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人的主体性问题。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也可以反抗环境。

人虽然离不开套子,但也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套子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跳出洞穴,破除迷信、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模式,形成开放的眼光和主体意识。

总而言之,人生要有约束的规矩,但不能作茧自缚;人必然进入生活圈子,但不能落入怪圈,这就是《套中人》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四、作业把你自己对“套子”的认识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套中人契诃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套子讽刺夸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