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报告文学视阈审视中国报告文学

合集下载

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系统工程的持续推进,中国的垒球化进程也不断加速。

与此相应,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文学方式也被紧裹在全球化语境之下。

对于报告文学这种非虚构性文体来说,全球化的紧迫时势和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为报告文学提供了再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也给该文体的深度拓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面对世纪初的开放语境,我们有必要在秉持非虚构原则的前提下努力谋求报告文学文学性的重新认定和整体超越。

具体而言,当下报告文学的文学向度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指标:一是不尚虚幻的真实品性,二是鲜活灵动的报告形象,三是本真深切的思想感情,四是创新自治的文体形式,五是崇高瑰丽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报告文学;非虚构文体;文学向度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或文学向度置于“全球化语境”之下予以考察,并不是说“文学性”在今天才成为问题,而是旨在强调“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在此种语境中愈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伊格尔顿说过,文学根本就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本质”,文学的所谓本质常常取决于他人的认定。

他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虚构”与“事实”的涵义让人捉摸不定,二者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以至于很难成为判断的依据。

因此,“什么是文学”仅仅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人们无法也没有必要为文学设计一个无懈可击的形而上学定义。

类似的看法差不多成为新旧世纪之交的主流见解。

如德里达在《这种叫做文学的奇特体制》的访谈中也讨论过文学和文学性的问题。

在他看来,文学是一种思想建构,是知识领域中“规则”的产物;只不过这种思想性和社会规则都镶嵌于文本的内部而难以为人发现。

他说:“文学性不是一种自然的本质,不是文本的内在属性。

它是文本与某种意向关系发生联系之后的产物。

”我们之所以再三重申文学性的多元性理解,不仅在于说明报告文学在文学谱系中的合法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呼唤一种开放的、移动的、与现实人生紧密关联的大文学观念。

正如雷达所说:“文学性的概念应该是历史的、动态的,它不是虚悬的极境和戒尺,也不可能一次性地、一劳永逸地被完成。

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读后感

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读后感

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读后感二十世纪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文学的
研究也愈发深入。

在阅读了一些关于二十世纪国外对中国文学研究的
著作之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这段时期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独
特魅力。

二十世纪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仅注重文本本身的分析,
更着眼于文学与时代、历史、文化的关系。

他们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探讨中国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脉络以及作品所蕴含的社会
意义。

这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作品,
不仅能够欣赏其艺术价值,还可以了解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文化意义。

在国外学者的笔下,中国文学被赋予了全新的视角和解读方式。

他们以独特的学术视角和理论框架解读中国文学作品,探究其中的文
学风格、意象符号、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比较文学与其他文
学体裁、文化语境之间的联系,他们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更为立体和多
元的中国文学图景。

国外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也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他们将中国文学作为窗口,通过翻译、评论、论述等形式将中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国际读者,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为中国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丰硕,不仅带来了新的解读方式和视角,还推动了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深入阅读这些研究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学的脉络和发展趋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

希望未来中国文学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加辉煌的光彩,吸引更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什么是报告文学

什么是报告文学

什么是报告文学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

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的总称。

作为一种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的文体。

它以叙事纪实为主体,以报告真相为己任,即要求作品中占主体的人与事必须真实,具有新闻性;又经过艺术加工,以形象反映生活,并饱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具备文学性。

也就是三个征:新闻性、文学性和政治性。

这种文体是近代新闻事业发达的产物,曾盛行于20世纪初期的苏联和欧美。

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某些通讯、旅行记和叙事散文已具有报告文学的部分特性。

但正式倡导和自觉创作报告文学,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并与左翼文艺运动和外国报告文学的传入有关。

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名义出版的作品集是《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1932)。

稍后有《活的记录》、《中国的一日》等专集和《包身工》(夏衍)、《1936年春在太原》(宋之的)等名篇。

3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报告文学获得很大发展,已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品种。

什么叫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19世纪的晚清,报纸登陆中国,散文与新闻相结合的产物枣报告文学才开始孕育。

鸦片战争之后,出现了第一批初具报告文学雏形的作品,但只是到了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才明显具备了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

梁启超之后,报告文学作品慢慢多了起来。

“五四”运动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带来深刻的变革,报告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取得了巨大突破。

冰心、瞿秋白、梁启超、鲁迅、柔石、谢冰莹和文学研究会的诸作家都积极写作报告文学。

除坚持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扬外,同情人民生活疾苦、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恶、寻求中国出路、赞扬苏俄革命、表现北伐革命等思想内容更多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作者们多以亲身经历的事件为素材,作品的抒情性大为增强。

到这时,作者们尚没有文体的自觉性,“报告文学”这一名词直到1930年才正式被引进。

可疑的“世界文学”立场与“语言问题”——对顾彬先生的当代文学批评的反思

可疑的“世界文学”立场与“语言问题”——对顾彬先生的当代文学批评的反思

这样做太不严肃 了。 ” 的作者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 ,对流行语 的界定 及其 特点的归 而是用懂不懂外语来 评判 中国当代作家 ,
纳、 流行语产生途径 、 流行语语义发展 、 搜集方法以及 网络语料 蔡翔先生则认为顾彬 的“ 世界文学” 准是典型 的“ 标 西方 中心” 库的如何利用等难题 , 出了清楚 的解释和恰 当的实例分析 。 做
他们普遍缺少外语能力 , 只能靠翻译获得国际文学 以“ 中国当代 文学都是 垃圾 ” 的夸大化 处理引发 争议 , 事后顾 心对待文学 ; 缺乏真正 的国际视野 ; 他们普遍不重视写作语言的提炼和 彬多次 出来澄清其表述 , 但一个基调还是不变 的, 即顾彬看不 资源 , 没有达到一个作家应有 的专业水平 , 因此是 ‘ 业余写作 ’ ; 上 中国当代文学 ( 部分诗歌除外 ) 次是在 2 0 。再 0 7年 3月中国 升华 , 他们普遍 缺少关注现实的勇气 , 回避问题 , 重复历史题材 , 不能 人 民大 学 “ 学 视 野 下 的 2 汉 0世 纪 中 国文 学 ” 桌 会 议 上 , 彬 圆 顾 民众 ) 的代 言人。” 江马益先生也觉得 “ 顾彬 提 出中国现 代文学和 当代 文学 的关 系就像 “ 五粮液 ” 二锅 成为当代 中国社会( 和“ 这里的 ‘ 垃圾 ’ 一说 , 其间具有某种颠覆性 的建构特色 : 一方面 , 头” 的关系。于是 引发在场的陈平原等学者 的激烈反对。
世界 文学 ” 的标 准 , 顾彬 认为像杜 甫 、 迅 、 鲁 北岛等作 家都 方面 阐释了其深刻认识 。 由于流行语 的流动 I 不确定性 , 生、 我们 的“ 而 很 难 对 流行 语 进 行跟 踪 把 握 。 荐说 过 :流 行词 语 现 象跟 新 词 具有世界文学的价值 , 中国当代文学缺乏世界文学 的价值。 周 “ 语现象一样 , 表面看去似乎 学术 含量 不高 , 任何 人好像都可对 顾彬先生这些观点一出 ,就引起 中国学界的激烈争鸣, 反 研究者们耗费心血研制 出来的成品指手 画脚评头品足 , 而实际 对 的声音 自然很高 , 如陈平原先生在人大的圆桌会议上 当场指 “ 操作起来确实问题多多 , 远非袖手旁观者所能想象 。 但《 ” 论稿 》 出顾彬的说法是不严肃的 ,顾彬先生不谈体制 ,不谈文学场 ,

中国文学海外出版传播的思考和启示

中国文学海外出版传播的思考和启示

中国文学海外出版传播的思考和启示作者:韩梁来源:《对外传播》2018年第08期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全球读者对“中国故事”的好奇与期待与日俱增。

中国文学在全球的“能见度”不断提升,走向世界的规模不断拓展,海外出版传播“影响力建设”初具成效,成为构建国家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中国文学正在推陈出新,描绘有“精神重量”的中国,打破语言藩篱,弥合多样性文化的差异,畅通渠道,搭建联接中外的桥梁。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道路注定漫长,既积累不少有益经验,也面对多重复杂挑战,其历程带给人们诸多思考和启示。

一、书写“中国故事”,探索共性与特性的美妙融合中国文学海外出版种类丰富,视角多元。

近年来,中国文学的海外出版和传播,经历了从政治性向审美性、从边缘到主流、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进阶演变。

从经典纯文学到商业化运作的流行文学,从当代写实、谍战推理、都市生活到乡土文学、科幻文学、儿童文学,各种流派、风格、层次皆有涉及。

从文学传播角度分析,真正让异域读者折服的中国文学作品往往既能直击人性重大关切,又能展现民族独特审美品格趣味。

麦家的《解密》在海外走红,与谍战推理小说庞大成熟的国际读者群体密不可分;刘震云的作品语言幽默,视角独特,反映小人物悲喜,容易引发共鸣;刘慈欣的《三体》系列成功“圈粉”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内的国际政商精英,显示出探寻人类命运等终极哲学命题的科幻杰作能够超越民族国界,展现强大感召力。

众多成功案例证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文学谱系的海外读者对中国“好故事”的共同渴望,超越了对内容、题材的差异化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网络文学全球圈粉成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新亮点。

不论作品规模、传播效果、读者接纳度,还是衍生品开发,中国网络文学都已走在世界前列,甚至与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剧并称“世界四大文化奇观”。

与精英文化输出方式不同,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的核心能量在于打通读者的“快感通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 报告文学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 报告文学阅读(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 报告文学
阅读(解析版)
报告文学是一种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对社会和人生进行观察
和记录的文学形式。

本专题将介绍报告文学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
广为人知的报告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的特点
报告文学具有以下特点:
- 真实性:报告文学以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作为基础,通过观察
和记录来表达事实。

- 客观性:报告文学以客观的态度观察和描述,避免主观色彩
和夸张。

- 全景式描写:报告文学详细描写事物的细节、背景和环境,
使读者能够立体感知。

报告文学的发展历程
报告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发展。

它通过真实的观察和记录,揭示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多个层面。

报告文学经过不断的演变和创新,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

广为人知的报告文学作品
以下是几部广为人知的报告文学作品:
- 《红楼梦》:这部古代经典作品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生活和人性的百态。

- 《呐喊》:这部鲁迅的代表作品以真实的观察为基础,揭示
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困苦。

- 《一个女剪纸艺术家的挣扎》:这篇报告文学作品以真实的
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位女艺术家在现实困境中的奋斗和坚持。

通过阅读报告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和人生的
各种现象。

报告文学以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思
考的窗口。

如何阅读并解析报告文学

如何阅读并解析报告文学

如何阅读并解析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以真实事件为背景,以事实为依据,通过文学手法来表达和阐述的文学体裁。

它以真实、客观的描述,生动地描绘了人物、事件、场景,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记实性。

阅读并解析报告文学既能拓宽视野,了解社会现象,又能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选择阅读材料、深入理解文本、揭示作者意图等方面,介绍如何阅读并解析报告文学。

一、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报告文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报告文学的题材多样,包括历史事件、社会问题、个人经历等。

我们可以从报纸、杂志、书籍等渠道获取相关材料。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的领域进行筛选,同时也可以从话题热度、作者知名度等方面进行考虑。

二、深入理解文本阅读报告文学需要注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本,了解文本背景、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

其次,要关注文本中的人物描写、事件经过、细节描写等,以形成全面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文本的叙述方式、修辞手法来判断作者意图,并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本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观点。

三、揭示作者意图阅读并解析报告文学,还要努力揭示作者的意图。

报告文学往往有一定的主题、观点或立意,阅读者需要通过分析文本细节、人物形象等来理解和解读作者的意图。

在揭示作者意图的同时,也可以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有助于拓宽思维和深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四、与自身经验结合阅读报告文学时,可以将其与自身的经验结合起来。

通过对文本中的人物、事件的比较,可以找到与自己或他人的相似之处,从而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观点和立场,对文本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评论。

五、加强批判思维在阅读并解析报告文学时,要加强批判思维。

不仅要理解和接受文本中的信息,还要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分析。

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思考和反思,拓宽对问题的认识。

同时,也要尊重不同观点和思想,做到以理服人,不偏激,不片面。

六、注重阅读体验阅读报告文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获得阅读体验。

文学与国际关系我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的研究

文学与国际关系我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的研究

文学与国际关系我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的研究文学与国际关系:我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的研究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不仅仅反映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关注和表达了与国际关系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文学作品中国际关系的描写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思考。

一、文学作品中的国际关系主题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作家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国际关系成为了作者们经常关注的主题之一。

比如,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通过描写阿Q与外族侵略者的斗争,呈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与压迫的无奈与愤怒。

这一主题在中国文学中并非个例,许多作家都曾通过刻画国际关系问题,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关切。

二、文学作品中的国际关系描写手法文学作品中的国际关系描写往往通过对人物关系的刻画来实现。

比如,在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中,通过描绘外国人明媚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乡村的贫困、落后,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西方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而在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则通过对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军的斗争描写,呈现了国际关系交错中的人性与命运的考量。

三、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的深刻思考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对国际关系的描述,更多的是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

通过文学作品,作家们试图回答一系列有关国家、民族、文化与个体的命题。

比如,王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中,通过对科学与人文主义的辨证关系的思考,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困境。

这种深刻的思考和对国际问题的关注,使得中国文学作品更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四、中国文学作品中国际问题研究的意义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国际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学的内在价值,更能够推动文学与国际关系的交流与合作。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能够更深层次地传递人类普遍的情感与价值观。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现代报告文学是在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记者的调查和报道,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它不仅具有文学性,还具有新闻性和社会性,能够深入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起源、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起源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当时,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怀疑和批判的态度。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民主和人道主义,呼吁文学要为社会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作家开始关注社会现象,他们以真实的笔触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呼唤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二、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开始以报告文学的方式记录社会的变革和人民的生活。

他们通过调查和实地考察,以真实的事实和细腻的笔触描绘社会的面貌,使人们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到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些作家以报告文学的方式报道战争的真实情况,揭示了人民的抗战精神和英勇事迹。

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表现,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呼唤。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呼吁更加迫切。

一些作家以报告文学的方式记录和揭示社会的问题,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的艺术性,更具有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三、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通过真实的事实和细腻的描写,让人们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它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呼唤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其次,它通过文学的形式,使人们对社会问题产生共鸣和思考。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行动。

中国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

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是中国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学类型,它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观察和记录,展现出生动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形象。

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有了一些类似的文学作品,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报告文学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报告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其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在现代中国,报告文学已经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许多优秀的作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报告文学的特点之一是真实性。

作为一种以真实事件为素材的文学形式,中国报告文学要求作者对所观察到的事件和人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不能夸大事实,更不能虚构内容。

这就要求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写作功底,能够准确地捕捉事件的本质和细节,将其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另一个特点是思想性。

中国报告文学不仅仅是对事件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事件背后的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进行深刻的思考和分析。

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往往能够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探索,从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和启发性。

此外,中国报告文学还注重艺术性。

虽然以真实事件为基础,但中国报告文学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而是要求作者通过巧妙的语言和结构,将所观察到的事件和人物进行艺术再现,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中国报告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它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展现出生动的历史画面和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学创作的不断丰富,相信中国报告文学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解读报告文学该何去何从

解读报告文学该何去何从

解读报告文学该何去何从解读报告文学该何去何从解读报告文学该何去何从我国的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从上世纪30年代夏衍的《包身工》、50年代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到80年代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刘心武的《五一九长镜头》等,曾产生了一大批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近年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也和诗歌、小说一样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危机。

不久前,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作家何建明创作的《三牛风波》,给沉寂了许久的市场带来一股新的“风波”。

该书通过解剖“三牛风波”,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党的干部为国家和民族做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党的事业矢志不渝的精神。

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也出版了不少纪实作品。

期刊方面,《北京文学》(月刊)每期至少都会刊登一部反映当下的作品,这些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以及学术圈中也引起了反响。

去年,由青年评论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梁鸿创作的《中国在梁庄》在的文体上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例子,她把“非虚构”这个概念带到了的范畴中。

该书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三十年来的变迁。

作家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们的情感和所面临的问题传达出了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但是这些优秀的个体现象并不足以改变整体衰退的局面。

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如何定义的文体和范畴,如何谋求的新发展新繁荣?造成作家青黄不接局面的主要原因在哪里?作家究竟应该担负怎样的历史使命?带着这一系列的困惑和迷茫,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学会会长何建明,《北京文学》月刊社主编、著名作家杨晓升,以出版纪实文学为主的华文出版社副社长、文学博士李红强,著名青年评论家、作家梁鸿,邀请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来把脉的“病情”,一起探求的发展问题,力求为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定义社会中的“新骑兵”新世纪以来,也被称为纪实文学、非虚构文本、叙事文本等。

这些不同的叫法一方面模糊了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的领域。

浅谈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历时考察

浅谈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历时考察

浅谈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历时考察论文关键词:报告文学文体特性政治制导真实性文学性文化批判性论文摘要:历时性考察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形成、变异和发展,可以见出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由一些基本元紊组成一定结构,其内涵在发展中相继呈现,其中有深化和丰富,也有异化和扭曲,似乎完成了一个“正一反一合”的过程。

政治制导是报告文学丈体特性发生偏离的最主要的原因。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成型的文体,其文体特性是什么?历时性地考察,我们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也有不尽相同的看法。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差异去领略这种文体的变化和发展,从而辩证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基本问题。

一、1930年代的代表性观点(一)胡风:报告文学是杂文的姊妹。

胡风于1935年2月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速写及其他》的短论。

有论者认为这是一篇标志着我国报告文学理论由译介转述走向独立研究的重要论文,“有的是论者对报告文学新文体的独特理解和阐释”m。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把报告文学称之为“速写”,“‘速写’为什么能够发达得这样快呢?说是因为作者和读者都处在非常穷困和忙乱的境况里面,这种文体最和他们相应。

”“十几年来剧激的社会变动所掀起的瞬息万变的波纹,使作家除了在较大的规模上创造综合的典型外,还不能不时用特殊的形式来表现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解剖和态度,运用他的锐敏的锋芒和一切的麻木混浊相抗。

”胡风把报告文学与现代杂文相比较,认为它们是“姊妹”。

“姊妹”当然有相像的地方,它们有着“同样的社会基础和同样的社会意义”,产生于“剧激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是“战斗的文艺体裁(genre)" ,“更生动更迅速地反映并批判社会上变动不息的日常事故”,是两者共同的社会职能。

他认为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论文(fuuilleton)",而速写(报告文学)“是一种文艺性的纪事( sketch)"。

两者“不同的是,‘杂文’是由论理的侧面来反映那些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甚至能够使人得到形象的认识,而‘速写’是由形象的侧面来传达或暗示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

纪实小说_国际性的文学现象_兼评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纪实小说_张素珍

纪实小说_国际性的文学现象_兼评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纪实小说_张素珍

纪实小说:国际性的文学现象兼评美国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纪实小说张素珍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新新闻主义或曰“非虚构小说”浪潮以及接踵而来的全球性的纪实小说热,倡导了小说创作“非虚构”即“纪实”的潮流。

它对传统小说的创作是一场严重的挑战。

纪实小说从其崛起到发展至今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卓越的艺术魅力。

一、纪实小说走向世界各国文坛纪实小说(Factual Fiction)在西方被称之为“非虚构小说”(No n-fiction Nov el),也有的国家叫做文献小说(Do cumentary)、“高级新闻报导”(High-Journalism)、“新闻小说”(New s Sto ry)、“口述实录小说”(Oral Record Nov el)等等。

当代纪实小说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益高涨的世界性的文学写实主义创作精神和纪实文学热的感染反应。

它是新新闻主义文学流派(New Journalism)新颖、独特的文体。

美国的新新闻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杜鲁门·卡波特、诺曼·梅勒、汤姆·沃尔夫和盖伊·塔利斯这四位美国当代著名记者和优秀作家分不开的。

他们是这个流派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

他们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影响了一大批作家,造就了新新闻主义队伍。

新新闻主义以卡波特的《冷血》在1965年的问世为标志正式宣告形成,《冷血》是奠定新新闻主义流派基础的力作。

卡波特称他的《冷血》是非虚构小说。

作品描写的是发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桩真实的凶杀案。

它以美国中心地带的社会矛盾作为广阔的背景,探索了流浪者对社会的敌意,揭示了美国在20世纪中叶的一个社会问题犯罪问题。

在《冷血》的创作中,卡波特审视当代美国社会,提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并调动文学、新闻、影视等技巧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创造出“不似小说,胜似小说”的新型艺术作品。

梅勒的《黑夜大军》(1968)和《刽子手之歌》(1979)的问世犹如两枚重磅炮弹炸响了美国文坛,波及世界。

最新-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精品

最新-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 精品

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如果与其它文体样式如小说、诗歌、戏剧甚至散文相比,20世纪中国的报告文学研究是相当落后的,不要说用新的理论方法,就是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从事研究者也为数不多本文从叙述模式的角度切入进行研究,其目的既是为了这一文体样式研究的深入,又具有方法论探索的意义。

也就是说,通过这一研究,把握其内在模式及其流变的运行规则,揭示其与其它文体——譬如小说叙述模式的相似点与差异性,以此来探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文体在叙述方式上的丰富性和活力,以及所蕴涵的审美文化意味。

一、叙述视角的选择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模式研究的第一步,即是对其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化趋态的考察。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暂以帕西·拉伯克的视角来取代对这一事物的其它多种说法,也无论视角的指称有多种多样,它们在指涉叙事文本中叙述者或人物观察、讲述故事的角度——即热奈特所言选择或不选择某个缩小的‘观察点’注杰拉尔·热奈特《论叙事文话语》,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40页。

这一核心内涵上却并无太大的语义阻隔。

视角之于报告文学,与其之于小说等虚构性叙事文本,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对后者,英国批评家路伯克曾这样说过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以为都要受观察点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支配。

注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9页。

我以为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报告文学,这意味着,视角的类型、选择及其变化在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无疑是一个具有前提性意义的存在。

至于视角的基本类型,我仍然想以热奈特的叙说为依据,将其作全知视角、限制视角和客观视角的划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往往发生相互作用,即产生交叉与转换,导致同一文本中存在两种视角,此可看作视角的变异,可称之为转换视角。

在对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迁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客观视角几乎未能出现,其它三类则同时存在于这一时空域中,不过,其消长的趋态各有不同。

论报告文学的叙事视角

论报告文学的叙事视角

论报告文学的叙事视角报告文学的叙事视角:深入探索文本的视角与真实感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旨在通过叙述事实和真相来唤起读者对现实世界的和思考。

其中,叙事视角的选择对于报告文学的创作和表达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报告文学中叙事视角的选择和应用。

一、叙事视角的类型1、第一人称视角在报告文学中,第一人称视角通常由作者本人或者文本中的主人公来承担。

这种视角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就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描绘了动物革命的历程,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理解事件的发展。

2、第三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是由作者从外部来描绘事件和人物。

这种视角可以更客观地呈现事实,有利于避免主观偏见。

例如,《世界的浮沉》中,作者以第三人称视角描绘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视野。

3、多重视角多重视角是指由多个叙述者共同构筑文本的视角。

这种视角可以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信息,让读者从多个角度理解事件。

例如,约翰·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就采用了多重视角,通过不同人物的叙述展现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风貌。

二、叙事视角对真实性的追求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纪实性的文学形式,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其核心目标。

叙事视角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文本的真实性。

第一人称视角由于是作者亲身经历和观察,因此能够为文本带来更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然而,这种视角也容易受到作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情感、价值观等。

为了保持文本的真实性,作者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尽量减少主观色彩,努力呈现事实的原貌。

第三人称视角由于是从外部进行观察,因此在呈现事实方面更具客观性。

然而,这种视角也可能因为作者对事件的误解或偏见而影响真实性和可信度。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作者需要在采访和研究过程中尽量收集多方信息和观点,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事件。

多重视角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和观察角度,有助于呈现事件的多面性。

报告文学的欣赏与模仿

报告文学的欣赏与模仿
掌握规范
报告文学有一定的写作规范,通过模仿可以掌握 这些规范,使自己的写作更加符合标准。
3
拓展思路
模仿不同风格的报告文学作品,可以拓展自己的 写作思路,培养多样化的写作风格。
模仿的步骤
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
选择一篇经典的报告文学作品作为模 仿对象,分析其写作特点和风格。
理解作品的结构和逻辑
仔细阅读作品,理解其整体结构和逻 辑关系,包括如何开篇、如何展开、 如何结尾等。
20世纪初,随着新闻事业的兴起,报告文学开始逐渐发展成熟。一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如《包身工》、《萍踪寄 语》等相继问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繁荣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报告文学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作品数量大幅增加,题材也更加广泛,涉及社会各个 领域。同时,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和批评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社会事件为报告文学提供素 材
社会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如自然灾害、社会变革等 ,都会为报告文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社会舆论影响报告文学的 立场和观点
社会舆论对于特定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往往 会影响报告文学作家的立场和观点。
报告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01
揭示社会问题和矛 盾
报告文学通过深入调查和报道, 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引 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
教育价值
报告文学还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它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认识社会、增长知识、开阔 视野。同时,通过阅读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还能够培养读者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判 断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02
报告文学的欣赏
欣赏的角度
真实性
报告文学以真实事件和人物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进行创 作。欣赏时应关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的真 实性。

三篇报告文学

三篇报告文学

三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以事实为依据,通过艺术手法来展现真实事件和人物的文学形式。

它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新闻性,是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的结合体。

在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潮流中,报告文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报告文学作品,并分析它们的艺术特点和社会意义。

第一篇是法基颂的《大地》。

这本书以作者在贫瘠的草原上调查研究为基础,揭示了我国农村的现实问题。

通过详实的事实和生动的描写,法基颂成功地把农村的困境和农民的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以无私的精神,全情投入到调查研究中,以真实的目光观察农民的生活,并用温暖的笔触记录下他们的智慧和付出。

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农村现实问题,也展现了劳动者的艰辛和智慧。

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人物塑造打动了读者,引发了社会对农民权益的关注,成为中国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

第二篇是鲁迅的《呐喊》。

这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和观察为基础,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与悲惨。

鲁迅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帝制时代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和不公,他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让读者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愤怒和悲愤。

尽管鲁迅的报告文学被视为一种悲观主义,但它的艺术性和批判性让人深思。

通过对社会黑暗面的揭示,鲁迅激发了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和责任感。

他的作品也被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第三篇是余华的《活着》。

这本书通过对中国农村资本主义改革时期的一个农民家庭的讲述,描述了人类生活中的磨难和奋斗。

余华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的遭遇,使读者感受到他们的苦难和希望。

小说强调家庭的力量和经验的传承,通过讲述人性的美丽和残酷,思考人的价值和尊严。

这本书从一个微观视角出发,深入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奈。

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触动了人们的内心,引发了关于生命的思考。

《活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余华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这三篇报告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并引发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世界文学视阈下康拉德在中国的 “赋形”、“变形”与“正形”.docx

世界文学视阈下康拉德在中国的 “赋形”、“变形”与“正形”.docx

世界文学视阈下康拉德在中国的“赋形”、“变形”与“正形”回望康拉德在东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历史,不难发现,康拉德是一位受世界文学给养又反哺于世界文学的作家:斯拉夫民族的出身(波兰的血统和俄罗斯文学的熏陶)、拉丁文学(法国作家福楼拜、巴尔扎克、莫泊桑)的洗礼、对英国文学与语言的膜拜(盎格鲁-撒克逊尤其是莎士比亚)以及在亚非地区的冒险经历(海洋丛林小说的背景),无疑都对康拉德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生成、阅读和传播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当“英语的枝叶长在波兰的干上”时,康拉德文学已经犹如一棵树不可避免地卷人了世界文学波浪中.波浪的冲击,造成了这棵树在不同文化地理空间树状的断裂和分叉,也造就了世界不同文化空间各不相同的康拉德.事实上,康拉德在世界文学中流通得越深广,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中的形象也越复杂?作为波兰和英国文学的骄傲,他令俄罗斯爱恨交加,也令法国这位洗礼者极富热忱,更让欧美其他国家(尤其是英美)对他推崇备至;而后殖民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兴起,尤其是阿契比和萨义德的研究批:评,更让康拉德在亚非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形象褒贬不一.无论康拉德的形象如何“复杂多变”,毋庸置疑的是在世界文学领域中,他总能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的解读中提供新的意义,赋予新的形象. 康拉德成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不断生成、“赋形”和“变形”的经典对象,恰好体现了达姆罗什提出的世界文学理念.在达姆罗什的理念里,世界文学不是指一套经典文本,而是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和流通,进入新的文化空间的一种阅读的模式.他将世界文学隐喻为“椭圆形折射”,即“译入语文化与译出语文化分别作为两个焦点,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椭圆”.在这个椭圆形的世界文学场域中,译入语文化和译出语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磁场所形成的张力,会造成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态、乃至作家的形象发生变化?达姆罗什进一步指出“不同文化的规范和需求深刻决定了世界文学的选择,影响了进人该文化中文学作品的翻译、销售和阅读方式”.以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理念为观照,可以通过梳理康拉德在中国不同时期的译介情况、存在方式、阅读模式和批评研究,甄别出他在三个历史阶段“赋形”、“变形”和“正形”的历时性时代性特点,以及当前的共时性“百家争鸣”特征,从而挖掘出康拉德在中国形象变迁的深层动因. 一、1949:康拉德的“赋形"期 1.1康拉德在民国时期的译介及其历史文化语境1924年,随着世界文学著名作家康拉德逝世的消息传到中国,现代文坛陆续对康拉德进行了介绍、翻译和评论.到1949年,康拉德作品中文译本有8部,除去译者的译序,已知评介文章4篇.康拉德在民国时期的译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Radi o &T V University (Phil os ophy &S ocial Sciences ) No .1,2010(Su m No .152)[收稿日期]2009-12-20[作者简介]尹均生(1936~),男,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国际报告文学视阈审视中国报告文学Fr om the I nternati onal Reportage ’s V isi on t o Exa m ine Chinese Reportage尹均生YI N Jun -sheng(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430079)(Hua Zhong N or m al U niversity,W uhan Hubei China 430079) [摘 要]中国报告文学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就是中国古代的记实文学。

但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文体,它又确实在外国报告文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与“五四”新文学同步而蓬勃发展起来,如今已成为国际报告文学的强盛劲旅。

但对于报告文学“文学性”的质疑,至今不绝于耳,笔者认为,许多经典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成为时代的艺术化文献,独立于世界文坛。

我们只有从国际报告文学发展的视阈,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报告文学的时代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国际报告文学;视阈;中国报告文学;[中图分类号]I 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10)01-0045-06Abstract:Chinese reportage has its own hist ory backgr ound,that is the real -life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a .But as a ne wly modern type ofwriting,the reportage is truly fl ourished by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ountry reportage ’s theory &p ractice .And now it has become the powerful crack f orce with the internati onal reportage .But f or the questi on of reportage ’s literariness has never st op.I thought with the perfect combinati on of authenticity &ar 2tistic,many classic reportages have become an artistic era of literature which independent of the world literature .W e have t o l ook fr om the internati onal re 2portage ’s devel opment visi on t o correctly realize the ti m e value &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Chinese reportage .Key words:I nternati onal reportage;V isi on;Chinese reportage一、国际报告文学对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影响 在20世纪的国际报告文学之林中,中国是一个报告文学的泱泱大国。

从“五四”兴起的报告文学延续到今天,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民主、国家富强、和平崛起的连绵不断的生动记录,中国报告文学和外国人写中国题材的报告文学堪称是一个世纪的辉煌史诗。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起源,学术界大致有四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古以有之”;一种认为是起于清末一批知识分子向西方开眼看世界所写的游记、笔记;一种认为源起与30年代的抗日战争;一种认为是源起于“五四”新文学运动。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报告文学源起于“五四”新文学运动。

现在第一种、第三种看法已为多数人否定,如刘白羽同志已放弃了“古已有之”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源于清末知识分子所写的西方游记,但清末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士大夫、外交官员、留学生、变法失败的流亡者,他们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他们有人抱有富国强民的思想,有人抱着“保皇”思想,而且多不是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写报道。

这些作品有的从来也没有公开发表(如张德彝描述巴黎公社的《三述奇》),有的仅上交宫廷,存为档案,都没有以公开宣播为目的。

所以不能算作实际意义上的报告文学,但可以看作我国现代报告文—54—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总第152期) 学的滥觞,或者是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中国报告文学和国际报告文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鲁迅称之为“呐喊的文学”,为贫苦人民呐喊,为无产阶级呐喊,为反帝、反封建呐喊,浸染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革命基调。

这同欧美报告文学反映无产阶级的觉醒与抗争是一致的。

“存在决定意识”,文学是时代的烙印,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铁定规则。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新的历史时代,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

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十月革命使“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论人民民主专政》)“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者创办的《每周评论》、《劳动音》就刊登了有关“五四”运动和工人矿难的长篇通讯,同鲁迅的《狂人日记》一起发出了反封建的和无产者最初的呐喊。

“五四”之后第二年,早期共产主义者瞿秋白、周恩来相继以新闻记者名义赴欧洲,瞿秋白到了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周恩来到了资本主义的法国。

他们连续向国内发出长篇通信报告,瞿秋白的报道后来结集为《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周恩来的报道后来结集为《旅欧通信》。

他们都运用了不同于新闻消息报道的文学笔法,瞿秋白1923年在《赤俄之归途・后记》中明确地说: 这一篇拉拉杂杂记来,似乎没甚系统……可算我三年旅俄最后一次的“新闻记者式”的报告。

这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第一次使用“报告”这个词(笔者注:到1932年瞿秋白和鲁迅都用“报告文学”代替了“报告”)。

所以说,瞿秋白和周恩来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早期实践者。

正是历史时代的大致同步性,以及国际报告文学理论的引入,中国上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报告文学新高潮。

鲁迅1932年在《〈二月九日〉小引》中称它是“输入的先进范本”,茅盾1937年在《关于“报告文学”》中说:报告文学“即在欧美文坛也还是一种新东西,因而在我们中国,确是‘不二价的最新输入’”。

虽然“输入说”受到过一些质疑,但它却是难以撼动的事实。

30年代初国际报告文学理论的引入,确是催生了中国报告文学的繁荣,仅王荣纲先生的《报告文学研究资料选编》中就有日本川口浩的《报告文学论》(1932年《北斗》),法国皮埃尔・梅林的《报告文学论》,安德尔・马尔克劳斯的《报告文学的必要》(1936年《文学界》),捷克的基希1935年在“国际作家拥护文化”大会上所作的《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的演讲(以及他1932年在上海所写的22篇报告文学———后结集为《秘密的中国》),塞尔维亚的巴克为纪念基希50寿辰写的《基希及其报告文学》等。

最早接受国际报告文学理论的是瞿秋白、茅盾、夏衍、徐懋庸、胡风、周立波、周钢鸣等人。

其中茅盾的《关于“报告文学”》,广为人知,影响很大,而“左联”有组织的推广更是功不可没。

“左联”的机关刊物《文学》由上海文学社于1932年4月25日出版(可惜只出了第一卷第一期),其中瞿秋白以“史铁儿”的笔名发表了长篇文章《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强调了“工农通讯运动”“是普罗文学的一个来源”,另一篇洛扬的《论文学的大众化》中,有这样一段话: 国际普罗革命文学的新的大众形式的采用。

即如报告文学……等等。

这些形式,都是真的从劳动大众中产生,从萌芽而成长为普罗艺术的新的形式的。

在国际普罗文学的发达史上,这些形式的文学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最直接地反映着劳动大众的生活和斗争,一方面它又作为纯然新的艺术形式,供给那些从知识阶级转变过来的革命作家去采用和发展,给他们的艺术以新的力量。

这可以看作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从国际视野肯定报告文学的文学形式为劳动者和革命服务的理论了。

到1938年生活书店出版了周钢鸣写的《报告文学写作法》,就是依据上述欧洲、日本作家的观点和“左联”的理论所写的中国第一本报告文学理论专著,对普及报告文学写作起了很大作用,可谓弥足珍贵。

据周立波、冯牧、黄钢回忆,他们在抗日战争的行军过程中,背包里就装着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和斯诺的《西行漫记》,作为写作报告文学的范本。

在国际报告文学理论的启发下,基于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受到十九路军的顽强抵抗,上海市民大力支援抗战的国际形势,阿英主编了中国第一次以报告文学命名的《上海事变和报告文学》,拉开了中—64— 尹均生 从国际报告文学视阈审视中国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研究 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映抗日烽火报告文学的序幕,无论是国统区还是解放区,报告文学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出现了范长江、宋之的、谢冰莹、吴伯箫、周立波、何其芳、丁玲、欧阳山、沙汀、刘白羽、杨朔、周而复、卞之琳、穆青、白朗、沈重、黄钢、冯牧、魏巍、碧野、李蕤、曾克、陈毅、丘东平、赵超构等大批专业和非专业的报告文学家,留下了悲壮而又辉煌的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成为国际反法西斯东方战场的真实记录,也是中国人民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史诗。

在随后的解放战争中,经过抗日烽火锻炼的延安作家,随军作战,又写出了反映解放战争的报告文学,记录了中国人民在黎明前的生死大决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本来应该专心致志地建设自己的国家,但是美帝国主义妄图通过侵略朝鲜扼杀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挑起了长达3年的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帮助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

中国作家深入战争前线,冒炮火、钻坑洞,巴金、魏巍、杨朔、刘白羽、菡子、碧野、李蕤等又写出了血与火相交织的报告文学,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报告文学形成了新中国报告文学的第一个热潮。

抗美援朝胜利后,中国人民迎来了经济建设新高潮,描写水利建设、鞍钢工地、纺织工人、农业合作化、农村新农民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人的报告文学是新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又一个热潮,秦兆阳、靳以、华山、徐迟、巴金、碧野、黄宗英、刘白羽、黄钢、李若冰、冯牧、马拉沁夫、刘宾雁等是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代表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