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与学堂 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
浅析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教育的情况与特征论文
浅析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教育的情况与特征论文呼伦贝尔市,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
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
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析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教育的情况与特征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析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教育的情况与特征全文如下:呼伦贝尔今属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众多、人口稀少、区域广袤、地处北陲、毗连沙俄、地位重要。
清时,直属于黑龙江将军管辖区域(或称防区),民国建立后,以县治的形式继续隶属于黑龙江省.清末民初,在传统“旧学”和新式教育的双重作用下,呼伦贝尔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边疆教育之路。
有关这一领域,目前学界还没有专题论述,学者往往是在论述蒙古、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教育问题时兼有提及,因此很有研究的必要性。
本文依据相关文献、档案资料,对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教育状况与教育的特点进行梳理,涉及的时间范围在清末至1931年期间,地理范围主要是大兴安岭(亦称内兴安岭)以西地区。
一、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教育的状况清末民初呼伦贝尔的教育形式,大体有学校教育、私塾教育、寺庙教育、俄侨教育四种类型。
下分述之:(一)学校教育早在康熙年间,依照清政府“诸满洲诸佐领下,每岁各选幼童一名,教习书艺”[1]的指令,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墨尔根城(将军府所在地,今嫩江县城)设立满文学堂,招收新满洲子弟入学读书。
此后,黑龙江各城先后设立官学。
相对黑龙江其它地区,呼伦贝尔官办教育的起步更晚。
至光绪八年(1882),才创立岭西呼伦贝尔地区的第一所官办学堂。
“副都统公署始建文庙附设校舍二所,设学官一人。
由副都统就无品级笔帖式拣用,以三年为任期。
清末民初启蒙教育
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清末民初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启蒙教育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发生了许多变革和创新,对后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民初启蒙教育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也对中国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注重启蒙教育的普及。
在这一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普及教育的观念。
他们认为,只有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有才能、有知识的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他们积极倡导启蒙教育,提倡普及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清末民初启蒙教育强调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这一时期,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他们认为,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再次,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一时期,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种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最后,清末民初启蒙教育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
在这一时期,一些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应该具有社会功能的观念,强调教育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
他们认为,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工具,更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因此,教育应该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这种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奠定了基础。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700字)中国教育史是指中国古代到近现代的教育发展历程。
在这个历程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名词。
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的中国教育史名词的解释。
1. 私塾:私塾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普遍的教育机构,由私人设立和管理。
私塾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的学习,以及文学、历史、诗词等方面的教育。
私塾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础,对培养优秀的士人有着重要的贡献。
2. 学宫:学宫是古代中国的官办教育机构,设立在宫廷内部或者地方政府机关中,负责培养官员及子弟的教育。
学宫的教育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同时也涉及到其他学科,如礼仪、法律、文学等。
学宫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实现官僚统治的重要手段。
3. 科举:科举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它由九品中正制、进士及第制、翰林院、庙试、乡试等组成。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进士及第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及政治文化方面的知识。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公立学校:公立学校是指由政府设立和管理的教育机构。
它们包括政府设立的学校、地方政府设立的学校以及军队、企事业单位、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各级教育机构。
公立学校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
5.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是指中国近代时期产生的新型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的一些特点,如普及性、科学性和民主性等。
近代教育的形成与西方文化的传入有密切的关系,它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冲击,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6. 高考:高考是指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一直是中国大学招生的重要途径。
高考考试内容涵盖了数学、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
高考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在中国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对培养人才和选拔优秀学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对一些重要的中国教育史名词的解释。
清末民初劝学所改良私塾活动述评
清末民初劝学所改良私塾活动述评作者:贺军妙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09期[关键词]劝学所,私塾,改良[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9—0086—03清末民初,由于教育发展现实的局限,形成了新式学堂与旧式私塾并存的二元教育模式。
目前,史学界虽有文章关注私塾改良,但迄今鲜有人关注劝学所,更遑论劝学所对旧式私塾的改良。
本文着力对劝学所改良私塾的职责、方式以及作用作一考察,求抛砖引玉之效,以就教于方家。
一劝学所由严修于1905年在直隶首创,后推广全国,正式成为县级教育行政机关。
劝学所应新式教育的发展而设,有对于新式教育的劝学、兴学之责。
学部《强迫教育章程》要求各省广设劝学所,并严令:“以学堂之多寡,立劝学员之功过。
”劝学所的建立,促进了近代新式教育的迅速发展。
然而,新式学堂的发展远不能满足儿童的入学需要。
时人1906年曾作如下推算:当时中国人口“就四百兆计算,成人与儿童为百与七之比例,则全国应有儿童28000万人,即应有能容百人之小学28万所”。
1907年,全国实际统计数字为33605所,与1年前的预算数28万所相比,仅占预算数的12%;入学儿童仅占适龄儿童的3.19%。
上述预算是以每所学堂100人计的,事实上,当时“每校平均不及30人”,30与100的数字悬殊又使12%的比例再打折扣。
据实际统计,1912年全国儿童平均入学率仅为1%。
政府普及教育的宗旨与教育现状的巨大差距,使得劝学所劝学、兴学的效果大为缩水,面临的局势任重而道远。
劝学所主导的新式教育因经费、师资的缺乏使得很多学堂名不副实:“初等小学,其科程完备,常款丰裕,学生达34人以上者,十无一二;校舍合宜、管理合方法,教授有兴味者,百无一二。
”但私塾的发展却有增长的趋势,据直隶提学司的调查,“各府州县官私两等小学虽以设立,而与私塾比较尚不敌其十分之一”。
“细察各处学堂之状/况,则着着退步,大有一落千丈之势”,“私塾之增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私塾与家学教育
私塾与家学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其中,私塾和家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形态的两种重要形式。
本文将从私塾和家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教育内容和影响等方面探讨这两种形式的教育。
私塾的发展历程私塾原指私人设立的小学,为儒家文化传承,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中国古代,私塾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时至汉、魏、晋等朝代,私塾的发展逐渐成熟。
唐代时,私塾还被统称为“郡学”、“州学”等名称,成为一种传授经书礼法知识和教育青年的场所。
宋代时,私塾的数量不断增加,充满了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
元、明、清等时期,私塾发展更加成熟,传承和兴盛了中华文化。
家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家学教育指在家中进行的自我学习和家庭教育,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人们对家学教育的要求逐渐增多,特别是在科举制度的兴起和推广,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要求由此变得更为严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教育内容的比较私塾和家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它们在教育内容上有很大的相同处。
古代文化传统是中国教育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知识结构方面,私塾和家学教育都要求学生学习诗、书、礼、乐等传统鸟类,以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此外,私塾和家学教育在语文、数学、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涉及,但私塾更加注重道德与文化传承,家学教育则重视实用性和生活技能的培养。
教育影响的辨析私塾和家学教育都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代表形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私塾在中华文化的传承、推广和弘扬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尊重、守护和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成为了古代中国教育的精髓。
家学教育则在教育的个性化和环境塑造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对孩子进行更为个性化的培养,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渐渐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也成为了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清朝的教育制度书院私塾与官办学校的兴衰
清朝的教育制度书院私塾与官办学校的兴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教育制度在封建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清朝时期,书院私塾和官办学校是主要的教育形式,二者在清朝的兴衰发展中各有特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教育内容、制度建设和衰落原因等方面来探讨清朝的教育制度以及书院私塾与官办学校的兴衰。
一、历史背景清朝建立之初,其统治者积极借鉴中原教育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
而汉族地区的教育制度则得以保留并得到改良。
然而,由于后期清朝政府对教育的管理松散、思想禁锢和社会动荡等原因,导致清朝的教育制度逐渐失去原有的活力,书院私塾和官办学校面临严重的挑战。
二、教育内容书院私塾和官办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 书院私塾书院私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重视教育的思想性和精神品质的培养。
学生在书院私塾中,通过师长的教导,学习儒家经典,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书院私塾注重的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修养,但缺乏对实用知识的培养。
2. 官办学校官办学校则更注重实用性的教育内容,教授知识面更加广泛。
学生在官办学校中,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并且注重实践应用。
官办学校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制度建设清朝对书院私塾和官办学校的制度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1. 书院私塾书院私塾制度是由私人举办的教育机构,其经费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费。
书院私塾虽然在缺乏国家资助的情况下生存下来,但学费昂贵、师资素质参差不齐是其存在的问题。
2. 官办学校官办学校则由清朝政府直接建立和管理,其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
因为有政府的资助,官办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充足,师资力量较强,但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
四、衰落原因书院私塾和官办学校在清朝的兴衰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衰落原因。
1. 思想禁锢清朝最后几十年,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面临种种挑战,严重的思想禁锢导致教育制度逐渐僵化,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 社会动荡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不断,经济衰退,这些因素对教育的兴衰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古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古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古代至今,教育制度不断演变,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改革,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主要由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和官学教育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家庭教育在古代,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都会给孩子上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和道德原则。
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很难制度化,但它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父母会教育孩子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孝敬父母和长辈等等基本道德和社会习俗。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着重强调孩子的德育教育,认为这是孩子成长的基础。
二、私塾教育私塾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私塾中,学生们接受传统文化和文学知识的教育。
私塾起源于春秋时期,其最早的形式是由名医、贵族和知名学者开设的小型学校。
在秦汉时期,私塾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了中国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学制。
在私塾教育中,师父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师父们不仅教授学生们知识,还传授给他们道德和社会习俗。
在私塾教育中,如果一个学生能够获得名师的赏识,那么他的前途会非常光明。
因此,在私塾中,学生们必须刻苦学习、勤于向师父请教,以期获得名师的认可和信任。
三、官学教育官学教育是古代中国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
它从汉代开始出现,并在唐代时达到了最高水平。
在官学中,学生们接受国家官方教育,学习各种课程和技能。
作为国家制度,官学教育非常正规和严格,因此也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顶点。
在官学中,学生们学习不仅是文化和文学知识,还包括政治和官僚文化。
这种综合性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官学的学制和课程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朝,直到近代被废弃。
总结古代中国教育制度的历史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历经了数百年的变革和改革。
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和官学教育三部分构成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体系,并共同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浅谈我国古代学校教育
浅谈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从最初的私塾,到后来的官办学校,再到后来的民办学校,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本文就来浅谈一下我国古代学校教育。
1. 私塾私塾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方式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始于周朝。
当时,贵族子弟在家里请一些有学问的老师到家里教授他们读书、写字和礼仪;这些教师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其他家庭的孩子。
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一个由私人组成的教育体系,也就是私塾。
私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经史子集,要求学生先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等基础读物,然后逐步深入学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
此外,还包括一些实际技能的教授,如算术、书法、音乐等等。
2. 官办学校官办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一大特点,是由朝廷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教育机构。
最早的官办学校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的官宦学,但是规模小,只为官族子弟服务。
到了秦汉时期,官方开始大力兴办学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郡国学和太学。
郡国学是在郡县级别上设立的学校,是由地方政府和当地学者共同管理的。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当地士子,为地方政府提供官员。
而太学则是由朝廷直接管理的大型学校,目的是选拔高级官员和学问精深的学者。
官办学校的教学内容比私塾要丰富得多,不仅包括传统文化,还包括法律知识、兵器制造等等。
同时,官办学校也注意组织师资力量,选取有才干的名家传授知识。
3. 民办学校随着社会的发展,官办学校逐渐变得滞后,民办学校应运而生。
民办学校是指由民间组织、个人或团体所创建的学校,相对于官办学校而言,更加自由、灵活。
民办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当时民间学校的数量达到数千所,而且教学内容也相对宽泛多样。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办学校也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改革。
现代民办学校的特点是注重科技教育和职业教育,因此在技术和专业方面的教育更加专业化。
总体来说,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呈现出多样化、富有特色的面貌,基本上遵循着教育传承的传统,强调基础教育和人文素养。
正是这种强调品德与智力相结合的教育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近代教育模式的演进打下了基石。
私塾科普知识: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私塾科普知识: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店铺:私塾是一种私人性质的学习机构,是古代我国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清末民初全椒的私塾与义学》。
清末民初,全椒初等教育以私塾(蒙童馆或蒙馆)教育为主。
私塾是历代私人办学。
西周前,学在官府。
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战国时,私学大盛。
汉代以后,私学成为中国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私塾是“私学”的一种。
私塾以一年为一馆,每年教学十个月左右,一般只有一个教师,人称塾师。
塾师因身份、学识不一,其设馆的方式与待遇也不一样。
外地或本地一些清贫学究,塾师请董事为其联络筹措,所设之馆谓“团馆”;人品端正,颇富才识的名师,为富豪家庭所聘,设之馆谓“东馆”;唯学识渊博,声望地位较高,在自己家里设馆课徒者谓“门馆”。
对于一些贫苦百姓利用农闲时间合资聘请塾师教授其子弟,一般从当年农历十月起到次年的三月结束,谓之“冬学”。
塾师的束修(工资),在“团馆”、“门馆”中读书的学生,按不同的年龄和受教内容交纳不同的学金(有时候以粮食计算);在“东馆”读书的一般都是富豪人家的亲属子弟,由办学人付给塾师一定的报酬;“团馆”塾师的膳食,一是自炊,即自理伙食,一是“供馔”,即由一家或几家或挨家轮流供膳。
私塾使用的教材及学习年限亦无定制。
塾师日常的教学程序是上午教读字方(方纸写成的字块)、基本教材,放学前每个学生写大字一篇,大字的书法程序是仿影、临摹,最后学习小楷,兼自习大楷。
下午,蒙童温习字方,塾师指认字方,再摇头晃脑范读诗文,蒙童复颂诗文。
每月初一、十五以及端午、中秋、馆末等各个阶段,蒙童要将前一阶段所念之书会复读背诵,背错除了重背,还得让塾师用戒尺打手心或罚跪,“学以畏而成” 是一般塾师的基本信条。
私塾的教学方式是个别教学。
对不同年龄及不同智力儿童安排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即使是读一样的书,也会因进度不同而不能一刀切授课。
启蒙儿童先识字方,再读《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然后读“四书”、“五经”。
清末民国时期私塾对义务教育的作用分析_刘白杨
收稿日期:2008-04-28作者简介:刘白杨(1983-),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公安专科学校马列部教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
清末民国时期私塾对义务教育的作用分析刘白杨(江西公安专科学校马列部,江西南昌 330012)摘要:1904年,/癸卯学制0的公布标志着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的发轫。
但义务教育体制未能在短期内造成,传统私塾教育形式也未即刻退出历史舞台,近代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二元格局。
私塾对义务教育产生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辅助和补充作用。
在新式小学堂没有得到普及时,私塾继续扮演了它普及蒙学的重要角色;在新式小学堂无法满足基础教育需求时,经过改良的私塾对义务教育形成有益补充。
其二,阻碍作用。
私塾的大量存在,阻碍了义务教育在乡村的普及;私塾改良往往流于口号,无益于义务教育的全面落实。
私塾和学堂并存互动的历史,有助于反思和推进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
关键词:清末民国时期;私塾;义务教育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8)05-0115-06On the Roles of the O ld -style Private School to the CompulsoryEduc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LI U Ba-i yang(Department of Marxist-Leninis t Theories Jiangxi People .s Police College,Nanchang,Ji angxi 330012,China)Abstract :In 1904,the announcement of /Guimao Syste m 0marked the C hina .s modern compulsory edu -cation.However,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failed to establish in the short term,the traditional formof the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did not immediately withdra w from the sta ge of history,modern educationshows the dual structure.The private school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played a role in two aspects:first,supporting and complementary role.When the new-style primary school was not universal,the old-style private school continued to play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king th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universal;when the ne w-style primary school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for basic education,the old-style privateschool made a supplement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second,the role of obstacles.There are a lot of theprivate schools,which hampered compulsory education universal in the rural areas;the improvement of theold-style private school tended to be in the form of slogans,which was not helpful for the realization ofthe compulsory education.Key word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old-style private schools;compulsory education近代私塾和义务教育史是近年来学术界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
论文范文
附件1: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推荐表IIIIIIVVVI专家推荐理由本文选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作者比较系统地考察了古代私塾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评述了塾师的素质要求。
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古代私塾语文的一般特征,探讨了私塾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以及对当今语文教师素质培养的参照意义。
作者从教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考察现代私塾教育试验的案例和价值。
全文层次清晰,引用文献严谨而规范,语言流畅,显示作者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该论文在答辩会上,受到专家们的好评。
因此,我乐于推荐该文参加优秀教育硕士论文评选。
专家签字:胡亚敏单位推荐意见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主席(签章):单位公章年月日说明: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
本表可复印、附页。
分类号密级U D C编号硕士学位论文VII论私塾语文教育特征及其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学位申请人姓名:邓红申请专业学位类别:教育硕士申请学位专业方向:学科教学·语文指导教师姓名:张三夕教授VIIIOn Chinese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Old-style Private School and Enlightenment to ModernChinese TeachingA ThesisSubmitted in Partial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M.A. Degree in Chinese TeachingByDeng HongPostgraduate ProgramCollege of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upervisor: Zhang SanxiAcademic Title: professor Signature_________ApprovedNovember, 2006内容摘要本文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私塾语文教育的特征,着重分析其对现代语文教学的启示。
私塾与学堂:清末民初教育的二元结构
多的私塾 。 多数人 受经 济条件 、 家庭 背景 等限制 只能 在 私塾 接受 启 蒙 教育 。 私 塾 不仅 承 担着 蒙 学 教 育
和道德 教化 的重任 , 而且 还为学 生进 一 步深造或 参加 科举 考试预 作准备 。 1 9世纪 中叶 以来 , 着 国际 国内形势 的剧 变 , 随 中国传统 教育 越来 越 不 能适应 变 化 了的社 会 形势 , 改 革 传统教育 、 展新 式教育 的 呼声 日渐高涨 。新 式教 育经 历 洋务 、 发 维新 两 个 发展 阶段 , ^ 2 进 0世纪 后 .
I 育 体 系 中均具 有 一定 的代 表 性 , B教 故这 一榕 局在 初 等 教 育 领 域 里 的 表 现 尤 为 明 显。 清 东 是初 , 塾 仍 占 私 有相 当 比例 非 学 堂所 能取 而代 之 。学 堂取 代 私 塾 虽是 大 势 所 趋 ,但私 塾 顽 强 的 社台 适 应 性 与 学 堂 教 育 的 不成 熟使 二 者 既存 在 冲 襄 与 竞争 又 存在 互 补 与传 承 ,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匣 映 了中 国 教 育 近代 化 的 特 点 . 从 这 也
全 国 小学 堂数 学 堂数 小 学 堂数 与 学堂 数 之 比 小 学生 数 学 生 总数 小 学 生 数 与学 生 总 数 之 比 3 65 3 0 362 77 8 % 92 85 7 94 1 【l5 l 0 37 8.% 83 直 隶 7 6 88 8 2 73 9% 0 J6 9 74 4 14 7 6 12 8 .% 94 江 苏 85 l 14 09 7 % 76 207 80 350 5' 7 % 87 浙江 l4 00 19 25 8.% 03 3 76 52 4 59 l6 8 % 59 广 东 l4 4l l0 67 8 . % 96 696 5 8 773 53 8.% 71 贵州 40 0 65 3 6 .% 29 l3 6 67 16 8 77 9 % 26 新 疆 9 9 13 0 9 .% 61 l 8 0O 18 17 9 % 09
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机构
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机构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机构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机构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先,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机构主要包括私塾和书院两种形式。
私塾是由个人或家族创办的教育机构,通常设立在家庭或宗族的院落内,由一位或多位教师教授学生。
私塾的教学内容以经义、诗词、书法、算术等为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而书院则是由地方官府或有识之士创办的教育机构,规模较大,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包括经学、史学、文学、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私塾和书院共同构成了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网络,为当时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机构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教育内容方面,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主要以经典文化为主,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和传承。
学生们在私塾或书院中,通过背诵经典、讲解经义等方式,接受着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育方法方面,启蒙教育注重师生互动,强调师德和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倡导“格物致知”、“诚实守信”等传统价值观念,使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得到道德的熏陶。
再者,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机构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教育的普及使得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启蒙教育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可以说,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机构在当时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明清时期的启蒙教育机构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
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一、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清末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育机构将识字、拼音、算术、诗词等知识融入故事、游戏和手工活动中,使学前教育更加有趣和寓教于乐。
同时,针对男女幼儿的不同特点,教育内容也有所区别,女孩注重的是柔美的习惯和品德培养,男孩则注重的是阳刚的品质和体力培养。
二、教育机构种类多样清末学前教育的机构包括家庭教育、幼稚园和私塾等。
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方式,大多数幼儿在家中接受教育,父母或其他亲属负责教育工作。
幼稚园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教育机构,它为幼儿提供了组织化、集体化的学习环境,并雇佣了专门的教师。
私塾则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机构,多数男孩在私塾学习。
三、教育方法多样化清末学前教育注重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方法多样化。
教师会通过故事、游戏、体操和手工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
同时,教师也注重培养幼儿的礼仪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方法中也包括一些礼仪和社交活动的训练。
四、教育目标综合发展五、教师身份与教育观念变化清末学前教育的教师身份与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以往的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亲属担任教育者,随着幼稚园和私塾的兴起,专职教师开始出现。
教师开始重视幼儿的心理、情感发展,并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同时,教师们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
总之,清末学前教育的特点体现在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多样化的教育机构和方法,以及追求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教师身份与教育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对幼儿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越来越重视。
这些特点为后来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的形式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的形式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学校教育的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而在最早的时候,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私塾来实现的。
私塾,顾名思义,就是由一个私人经营的学校。
在古代,由于缺少统一的教育系统,私塾成为了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
私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读书人和子弟贵族子弟,他们的父母愿意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
私塾的教学内容以经史子集等儒家经典为主。
学生每天早晨到私塾报到,接着开始读经学习,直到夜晚散学。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私塾通常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即由名师一对一地讲解加上学生自习、背诵。
私塾的效果显然不如现在的教育体系。
因为私塾的质量和教学水平难以统一。
孩子们学习的质量不仅受限于所能请到的名师,还限制于自身家庭背景和经济条件。
如何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问题。
王阳明在明朝推行的阳明教育,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
他强调教育应以人为本,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人的思维素质,让学生具备活学活用所学的能力。
天启年间,他为官创办了一所学宫,使阳明教育获得了更大发展。
除了私塾之外,还有一种传统的教育形式是官学。
官学由朝廷兴建,由国家教育官员管理,其教育内容以政治、历史、经济等为主,旨在培养合格的官僚阶层。
官学有不少名校,如唐朝的国子监、宋朝的东京国子监等。
官学一般对所有学生实行平等待遇,排斥豪门富贵般的特权。
因此,不少孩子通过官学教育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如秀才、举人、进士等。
在人们的传统教育之外,还有佛教和道教的寺庙学校。
寺庙学校通常分为一些基本阶段,如学习佛经,学习禅宗等。
这种教育形式以培养僧人和居士为主,培养他们的精神世界、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这些寺庙学校也曾为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总之,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形式经历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历史演变。
从最早的私塾,到官学、寺庙学校,再到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形式逐渐成熟和互相补充。
无论是古代的私塾制度,还是初步形成的官学和寺庙学校,都为我国的文化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明清启蒙教育机构
明清启蒙教育机构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启蒙教育机构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有闲阶层,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教育。
同时,明清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他们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启蒙教育机构的兴起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些文化名人通过创办私塾、书院等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明清时期,启蒙教育机构主要包括私塾和书院两种形式。
私塾是由一些文化名人或富有文化素养的士人创办的小规模教育机构,他们在家中或庭院内招收学生,教授文学、历史、经义等课程。
私塾的特点是师生关系亲近,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而书院则是一种规模较大的教育机构,由一些有名望的学者或官员创办,招收地方学子,教授儒家经典、文学、诗词等课程。
书院的特点是注重教学规范,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制度,对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明清启蒙教育机构的兴起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启蒙教育机构的兴起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其次,启蒙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再次,启蒙教育机构的兴起促进了儒学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最后,启蒙教育机构的兴起为后来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明清时期是中国启蒙教育机构兴起的重要时期,启蒙教育机构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明清启蒙教育机构的兴起、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今天的教育事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更好地了解明清启蒙教育机构的重要性,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
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人注重教育的价值,并且积极推动普及教育,为青少年提供了多种教育机会。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学校的发展及其特点。
学堂与私塾:中国古代的学校系统主要由学堂和私塾组成。
学堂是由政府设立的官办学校,为优秀的学生提供了教育。
私塾则是由个人或家族建立的民办学校,多数为富有人家子弟提供教育机会。
这两种学校各有特点,但都对中国古代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教育注重道德、礼仪和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上有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人。
儒家学校强调经典阅读和书写,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来提升自身修养。
学生必须背诵经典并解释其含义,以培养思考和分析能力。
科举制度:中国的教育制度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举制度。
这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要求学生掌握经世致用的知识,并通过考试来评估他们的才能。
这种制度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确保政府中有足够的人员来担任重要职位。
科举制度也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学生们为了准备参加考试而积极学习。
师生关系:在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生关系强调尊重和纪律,学生必须遵循老师的教导并表现出恭敬的态度。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塑造。
老师不仅仅扮演了知识传达者的角色,还是学生精神引导者的角色。
男女教育: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男子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资,而女子教育通常被忽视。
男子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以备战斗、治国和从事文化活动。
相较之下,女子教育更注重家庭和婚姻的培养,注重传统女性美德和家庭责任的培养。
总结: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些教育制度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进步。
浅论清末民初时期法学教育模式
浅论清末民初时期法学教育模式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清末民初时期法学教育的引进与演变我国近代意义上的法学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创办新式的法律教育机构为主要标志。
由于晚清社会风气之开有先有后,办学主体和教育模式又呈现多样化,使得近代法学教育发生过程十分复杂。
下而将以法科学堂、法学学制以及法学教育模式的演变为视角,具体考察清末民初时期法学教育模式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一)法律学堂的创办与发展1.清末时期法律学堂的创办与发展。
最早引入西方法学教育的是1862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以美国传教士丁匙良在馆中传授他所翻译的《万国公法》为标志,同时也被认为近代法学教育的胚胎0 90年代中后期,清廷在处理内政外交上对法律的需求日益增多,许多综合性学堂都开始增设法律教育。
如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设立的“万木草堂团”,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设立的中西学堂团(后改名为北洋大学堂),1897年梁启超、谭嗣同在长沙设立的“时务学堂”,1898年筹设的京师大学堂等教学内容都涉及近代法律学。
20世纪初,修律形势的发展和“预备立宪”之需,司法、财政以及警察自治等都需要法政人才,且立宪思想蓬勃发展,对法政、法律人才需求加剧升温,培养专业法律人才,开创法政(法律)学堂,无疑是孕育新式法律人才重要摇篮。
1905年,经修律大臣沈家本和伍廷芳多次奏请,京师法律学堂成立,为晚清全国开办法政学堂的先河。
同时,直隶省也在筹设直隶法政学堂事宜,学部于1907年2月2日提出把原设进士馆即将空闲下来的馆舍与教习室改为法政学堂,名为“京师法政学堂”,其宗旨就是“养成专门法政学识,足资应用”,造就应用型法政通才,其逐渐成为后来法政学堂的办学模式。
2.民国初年法政学校的扩张与改造。
民国初期法学教育的“兴盛”状况延续了清末以来教育机构数量增多的层而上。
清朝的教育制度从私塾到官办学校
清朝的教育制度从私塾到官办学校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教育制度经历了从私塾到官办学校的演变过程。
在清朝时期,教育一直被视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了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本文将会探讨清朝教育制度的变革、私塾与官办学校的区别以及对清朝社会的影响。
一、私塾教育清朝初期,私塾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形式。
私塾是由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士人自主创办的学校,在城乡各地都能找到。
这些私塾通常是民间性质的,基本上属于地方的私人机构。
私塾的教育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强调对经史子集的解读和诵读。
学生多为地方士绅子弟或普通百姓的子弟,有志于进仕科举考试或想获得一定的文化教养。
但是,私塾教育受到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二、官办学校的兴起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以及对社会稳定的追求,清代开始出现了官办学校的兴起。
这些官办学校由清政府直接或间接创办,旨在提升士人的素质和培养人才。
1. 士子教育清朝创办的官办学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科举考试培养士子的书院,如国子监、附书院等;另一类是为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的官员培训的学堂,如诸子学堂、武备学堂等。
这些官办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儒家经典为基础,强调士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此外,还包括一些实用课程,如礼仪、兵法、算术等。
官办学校的师资和设施一般较为完备,教学质量相对较高。
2. 儿童教育除了为士人提供教育,清朝也开始重视儿童教育。
清代开办了一些为儿童提供基础教育的学校,如杂院、私学等。
这些学校教授儿童基本的文化知识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然而,这些儿童教育的普及程度仍然有限,只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家庭能够接受这种教育。
三、私塾与官办学校的区别私塾与官办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来源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私塾的教育主要侧重于经典文化的传授,对经史子集的解读及诵读非常重视。
而官办学校相对较为综合,除了儒家经典,还会教授一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足 ,拟 将该堂改为家塾 [5]。 北京地 区经 费缺 乏 的情况在全 国并非特例 ,富 庶 的江苏也面临 同样 的问 ” “ 题 ,“ 官立 民立各学堂费繁事太 ,每 苦难 于兴办 [6]。 地处边远 的吉林 ,1909年 小学所聘 教师 多滥竽 ” ” “ ” “ 充数 ,被 陆续淘汰 ,翌 年决定 在北洋学习师范毕 业生 中择优派充 ,惟 人数太少不敷分布 ,故 不得不
(见 表 2)。
表 2.19"-1918年 全 国及 部分省份 学 堂和学 生统计
年份
1907年
学 堂数 33605 7868 学 生数 895471 146794 学 堂数 50301 10569
1909年 学生数 429443
230713 37434 35726 65986 16376
1822 1628
第 z9卷 第 1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 会科学版 )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zOOz年 1月
Ⅴ o1.29,No.1 January,2002
私 塾 与学 堂 清末 民初教 育 的 二元结 构
:
贾
国
,
生数所 占比重均在 90%以 上 ;贵 州 省小学 堂所 占比重 虽 较 他 省 为低 ,但 学 生 比重 亦 在
90%以 上 。初 等
教育在整个 新式教育 中的 比重 表 明 ,清 末新 式 学堂 的主体 是新式 小学 堂 ,并 在很 大 程度上 反 映 了清末 以 来新 式教育 发展 的状况 c由 以上 可知 ,小 学 堂与私塾在新 旧教育 体 系 中均具 有 代 表性 ,最 能反 映新 旧教 育体 系在 近代 的变化及 二 者之 间 的复杂关 系 。 一 种新 的教育体制并 非 一两 纸诏 书 即可在 短期 内造 成 。清末 民初 ,兴 学 面 临两 难 处 境 ,“ 民瘠 则 经 ”“ ” ” ” 费难筹 ,地 僻则 师资缺 乏 [2](446页 ),“ 无 经费 、 无 教 员 ,“ 此 中小 学 堂 之 通 病 也 [3]。 即使 在 中 ” “ “ 经济 、 国政治 、 文化 中心 的北京 ,某 些学堂 惟 因经费不 足 ,故 大有难 以支 持 之势 [4],有 的竟 因款 项 不
75733
62,9%
I6376 17678
96,1%
1080
41569
小学生数 与学生 总数 之 比
88,3%
89.4%
78.7%
85.9%
87.1%
92.6%
90.9%
光绪三十三年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 资料来源 :清 学部总务司《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沈 云龙主编《 第 3编 第10辑 ”-28页 。 第93册 ,台 北文海出版有限公司 19“ 年版 ,第 5— 36页 、 表列统计说 明 ,无 论 是新式 教育发展较快 的直隶 ,还 是经 济文化发 达 的江浙 一 带 ,中 高 等教育都 很欠 缺 ⑤ 初等教育 占有绝对 比重 ,而 贵州 、 新疆 等边 远地 区的对 比更 为悬 殊 。新 疆 初 等 教 育 无 论 学 堂 数 还 是 学
城 内北街一 堂 尚无大谬外 ,其 余或 无学科 ,或 虽有学科而学生不能 讲 糕 :“ 十八堂 除溪 口场万寿宫 一堂 、 ” ” “ 三 所学堂 尚无 大谬 ,那 么 解 ,或 堂 中纵横尺余 之黑板 ,或 并黑板而无 之 [9]。 一 县之 中如果仅有两 、 全县乃至全 国的办学成绩也应大打折扣 。此时的学堂不仅质量难孚人愿 ,数 量也极 为有 限。在 近代教 育史上 ,新 式教育 一 直保持 良好发展态势的直隶 ,新 式学堂数量与实际需要之 间的差距仍然令人惊异 。 1916年 ,在 全省 119个 县 中 ,仅 庆 云、 枣强 、 涞水 三县人学率在 45%以 上 ,而 濮 阳、 东 明、 青县等数 十县 尚
,
-
并存 的格 局
家庭 背景 等 限制 只能 在 私 塾 接 受启 蒙 教 育 。私 塾 不 仅 承 担 着 蒙 学 教 育 多 的私塾 。多数人 受 经 济条件 、 和道德教化 的重任 ,而 且 还 为学 生进 一 步深 造或参 加科举 考试 预作准各 。
19世 纪 中叶 以来 ,随 着 国际 国 内形 势 的剧 变 ,中 国传统 教育越 来 越 不 能适 应 变 化 了 的社 会 形 势 ,改
静
(四 川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四 川 成 都 610O64)
摘 要 :中 国近代教 育体制在社会转型过程 中呈现 一 种 新 旧并存 的 二 元格 局 ,因 新 式小 学 堂 与私 塾在 新 旧教育体 系 中均 只 有 一定 的代表性 ,故 这 一格 局在初 等教 育领 域 里 的表 现 尤 为 明显。清 末 民初 ,私 塾仍 占 有相 当比例 ,非 学 堂所 能取 而代之。学 堂取代私塾 虽是 大势所趋 ,但 私塾顽 强 的社 会适 应 性 与学 堂教 育 的 不成熟使 二者 既存在冲 突与竞争 ,又 存在 互补 与传 承 ,这 在很大程度 上反 映 了中国教 育近代 化 的特 点 ,也 从 一个侧 面反 映 了辛 亥革命 前后 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 :清 末 民初 ;私 塾 ;学 堂 ;二 元格 局 中国分类号 :G40-∞ 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O00-5315(2002)01-OO97-09
维 新 两 个 发 展 阶段 ,进 入 ⒛ 世 纪后 发展新 式 教育 的呼声 日渐 高涨 。新 式教 育 经 历 洋 务 、 革传统 教育 、
收 稿 日期 :2000△ 1-01 作 者 简 介 :贾 国 静 (19T7— ),女 ,山 东 省 聊 城 市 人 ,四 川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研 究 生 。
1906年 记载 :“ 乃观于各省 东方杂志》 师资的缺 乏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 。据 《 降格变通办理 [7]。 经费 、 管理 各属之初等小学 ,其 科程完备 ,常 款丰裕 ,学 生达 三 四十人 以上 者 ,十 无一 二 ;校 舍合 宜 ,校 具应 用 、 ” 合方法 ,教 授有兴味者 ,百 无一 二 。 [8]4年 后 ,四 川省视学所查 秀山县新式学堂时发现情况似乎更为糟
,
・97
四川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 ” 即成为清廷推行 新政 的一 大举措 。1901年 ,清 廷下令 :“ 著将各省所有书院 ,于 省城均改设大学堂 ,各 府厅直隶州均设 中学堂 ,各 州县均设小学堂 ,并 多设蒙养学堂 ;其 教法 当 以四书五经 、 纲 常大义 为主 ,以 ” 历代史鉴及 中外政 治艺学 为辅 。 [1](卷 四百八十六,辊 0页 )1903年 ,又 以法 令 形 式 公 布 《 奏 定 学 堂章 程》 ,在 全 国推行新的学制。190s年
新式学 堂兴办及学制 改革是 中国近代教育史 上 的重要 变化 ,也 是 清末 民初 社 会 的重 大变迁 ,由 此 而 ① 造成 的新 型知识分 子群体 正 是辛 亥 革命 舞 台上 最 活跃 的力 量 ,史 学 界 对 此 已有 较 多 研 究 。但 新 式 教 育体制并非 短期 内便 可造 成 ,传 统教 育 形 式 也 未 即刻 退 出历 史 舞 台 ,近 代 教 育 呈 现 新 旧 并 存 的 二 元 格 ② 局 。这一格 局在初 等教育领 域表 现尤 为 明显 。传统 私塾 与新 式 小 学 堂 长 期 并 存 ,且 有 一 个 新 旧 杂 陈 、 彼此渗透 的过程 。这 种新 旧并存 的格局无 疑影 响到清末 民初 新 型知识 分 子 群 体 的形 成 ,也 是 辛 亥 革命 ③ 时期 的重要社会状 况 。史 学界对 私塾 在 近代 的演 变及 其 与 学 堂 的关 系则 关 注 不 够 而 少 有 研 究 ,使 我 们对 近代 教育体制 的演 变及其 社会 影 响缺 乏 更 为 全 面 的认 识 。本 文试 就 私 塾 与新 式 小 学 堂并存 的格局 及其相 互 关 系略加考察 ,以 揭示这一新 旧杂 陈 的社会 历史 现象 ,从 而加深 我们 对 辛 亥 革命 时期社 会 环境 ④ 的认识 。 ”“ “ ” 在漫长 的历史 过程 中 ,中 国传统 教育对 培养 治人 、 修 己 的人 才 起 过 重 要 作 用 ,但 发 展 至 近代 书 院和私塾 不过是科举 的人 门或准备 机 构 。影 响面最 广 的是 数量众 则完全成 为科举 的附庸 ,多 数学校 、
57%[10]。 总体来看 ,直 隶新式 不足 10%,最 低 的东明县仅有 4。 侣 %,全 省各县平均 人学 率也只有 ” 。
学堂远不能满足学龄儿童人学之需 (当 然也不排除部分学龄儿童受 经济 、 家庭 等 限制 失去人学机会 的 可能 ),其 他省份可想而知。学堂普及程度的低下 ,客 观上 为私塾 的存在提供 了可能性与必要性 。私塾
虫 贝
直隶
江苏浙江广东源自新疆小 学 堂数 学 堂数
33605 37672 8723 1049
1040
1295
400 635
小学堂数 与学堂数之 比
小学生数 学 生 总数
89.2%
89547I
1013571
90%
I46794 164172
77.6%
28007 35570
80.3%
35726
89,6%
65986
1918年
学堂数
147594 16828 6707
衤
全 国
学生数 4842628 451897
353165
直隶 江苏 浙江 广东 贵州 新疆
68897 78729 23977 242I
348536 245049 72340
4247
552
光绪三十三年第一次教育统计图表》 资料来源 :清 学部总务司编《 ,第 35— 36页 ;朱 有聪主编 2辑 19ST年 上册 ,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版 ,第 ”2— ”3页 ;阮 湘、 第 李希贤等 《 编《 第一回中国年鉴》 ,商 务印书馆 I924年 版 ,第 1855— 1858页 。 上表 比较直 观地反 映 了学堂存 在 的这一 问题 。个别省份 如直隶 学堂增 长较快 ,全 省 到 1918年 已突 浙江、 文化相对 发达 的江苏 、 广 破万所 (如 前述仍 然难 以担 当普 及 教 育 的重 任 );而 不 少 省 份 包 括 经 济 、 新疆 等地 ,新 式学 堂更 为稀 少 ,贵 州 仅 有 1000多 所 东等省新式 学堂 的数量仍 然有 限 ;至 于偏僻 的贵州 、